梦见自己去抓蛇
梦见自己去抓蛇,会长大后不吃不喝准备把主人躺一起吃掉?
蟒蛇在进食之前确实会测量猎物的大小,但它并不是通过躺在猎物身边来完成这项工作的。如果测量结果表明这具猎物它难以吞下,那么就不会去攻击。反正,它就会出击了。但是它在进食之前是不需要腾空肚子的,因为对蟒蛇来说,如果肚子里还有食物,它是不会进食的。当它感觉到需要进食的时候,肚子里早就空空如也!
世界上人当作宠物饲养的动物有很多,有人养猫,有人养狗,有人养猪,也有人养蛇。不管养什么动物作为宠物,没有听说有哪个人被自己所养的宠物吃掉。因为这些宠物要么体形很小,要么胆子不大,要么它们对主人非常忠诚,所以不可以发生吃掉主人的事情。
但是事情总是有出乎人意料的情况发生。很多饲养宠物的都在说,有人把蟒蛇从小就当作宠物来养,当把它们养到一定年限,比如五六年的时候,蟒蛇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主人发现蟒蛇不吃不喝,哪怕是它喂平时它很喜欢的食物它也不会所动。而且晚上它还会主动躺在主人身边睡觉。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蟒蛇的反常行为终于引起了主人的注意。
于是主要就去请教了野生动物专家,专家听了主人的描述后大惊失色,对他说,幸亏你来找到了我,要不你可能没几天活头了。告诉你吧,你养的蟒蛇正在准备吃掉你!它连续一段时间不吃不喝,是在清空肠胃,为把你吞下腾地方;它与你躺在一起,是在测量你的身高,估算你的体形,为把你吞下作准备!
养蛇人听后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回家把蟒蛇放生了。
不管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们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蟒蛇真的会吃人吗?
蟒蛇吃人的例子一、印尼农妇被巨蟒吞食。2018年6月,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的一个村庄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蟒蛇吞人事件。时年54岁的妇女瓦蒂巴生活在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穆纳岛的一个村子里。6月14日傍晚,她像往常一样去自家农田里巡视,看看有没有野猪过来 *** 庄稼。因为最近一段时间, 这个村子许多村民的庄稼都被野猪糟蹋了。
不过,让家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瓦蒂巴这一走就是与家人们的永别。当天晚上家人们发现她很晚都没有回家,于是就给她留着门其他人就睡觉去了。可是第二天早上6点天亮了,家人们仍然没有发现瓦蒂巴的身影。于是他们把全村人请上,一起去瓦蒂巴查看野猪 *** 情况的田里寻找。结果在农田附近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双拖鞋、一把砍刀和一个已经熄灭的火把。
同时,在这些东西不远处,村民们还发现了一条一动不动的蟒蛇。这条蟒蛇很大,身长在7米左右。并且当时巨蟒的腹部明显膨大,于是人们怀疑失踪了的瓦蒂巴极有可能是被巨蟒吞入腹中。他们报警后,警方与村民一起将蟒蛇打死并解剖,果然在蟒蛇的腹中发现了全身被消化液裹住且已经死亡的瓦蒂巴。
据当地的村民说,瓦蒂巴并不是该村 *** 个蟒蛇吃掉的人,在她之前一年多,也就是2017年3月,当地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了也被一条巨蟒吞食。
二、马来西亚巨蟒食人事件。1995年9月4日,马来西亚发生了一起蟒蛇吞人事件。时年29岁的华裔青年余兴泉,在橡胶园地疑因不小心踩到饥肠轆轆的巨蟒,招来杀身之祸,被巨蟒吞噬。
事发当晚9时45分,当时在丁能警局值勤的警员阿布沙马接到死者兄长的投报,指其弟已遇害,正被巨蟒吞食著。接报后,阿布沙马马上带著M-16莱福枪与另3名同僚赶到现场,目睹巨蟒缓慢吞食余兴泉,发出咕嚕咕嚕 *** 巨响,毛骨悚然。
目睹这骇人一幕,阿布沙马上举枪朝蟒蛇头部连发4枪,终将 *** 蟒置于死地。事后对这条蟒蛇进行测量,吞下这名青年的巨蟒,长21英尺、重140公斤。巨蟒死在警员枪口下时,死者的头部至肩膀已被蛇吞入口内。
三、英国老人死于宠物死于宠物蟒蛇之口。在英国东南部的汉普市,有个年逾60的老人,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养蛇,并且对蟒蛇情有独钟。他40多岁时买回来一条小蟒蛇开始在家喂养,这一养就是16年的时间。在他的精心照顾之下蟒蛇也是越长越大,最终长成了8米长的巨蟒,体型相当庞大。这位老人根本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对,他一如既往,每天与蛇吃住在一起。
某天早上保姆和往常一样来到他家给做早饭,打 *** 门一看,吓得她瞬间坐到了地上。她当时没有看到老人,而是看到蟒蛇趴在地板上,并且肚子里面非常鼓,老人的鞋子也散落在一旁,于是保姆连忙起身打 *** 报警。 *** 赶到后,便将这条蟒蛇给拖到屋外后打死!果然不出所料,在蟒蛇体内发现了老人的尸体,已经去世了很长时间了。一条养了16年的宠物蛇竟然会把主人吃掉!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什么样的蟒蛇能吃人当然是那些比较大型的蟒蛇了。从目前已知的蛇类来看,能够吃人的蟒蛇有五种之多,它们分别是亚马逊森蚺、缅甸蟒、网纹蟒、印度岩蟒以及非洲岩蟒,其中亚马逊森蚺与网纹蟒目前发现的更大个体长度都是7.5米。不过,在同体长下,亚马逊森蚺的体重要更重一些。这么庞大的蟒蛇,要吞下个把人,确实是非常容易的。上面的蟒蛇吃人的例子中都没有说明是什么种类的蛇,但根据地事件发生地分析,可能性更大的应该是网纹蟒或者缅甸蟒。
蟒蛇吃人之前需要先腾空肚子吗?上面说过了,有的人传言,蟒蛇在准备吃掉主人之前可以连续几天不吃东西,目的是为了先清空自己的肠胃。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正确,甚至是从人的角度去揣测蟒蛇几天不进食的行为,完全是 *** !
蟒蛇并不像其它很多动物那样需要每天进食以保证身体的需要。恰恰相反,蟒蛇只要进一次后,它会慢慢消化胃中的食物,在这些食物没有充分消化完之前,它是不需要再进食的。
一般说来,被人类当成宠物饲养的蟒蛇,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投喂一次就可以了。那些处于野生环境下的蟒蛇,如果有幸捕食到一只体形比较大的动物话,甚至半年以上时间不进食都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说蟒蛇连续几天不进食是为了腾空肠胃吃主人,完全是无稽之谈!它不进食,只是因为它不饿而已!
蟒蛇躺在主人身边是为了吃人前先量尺寸?这种说法更是天方夜谭了!蛇类只是一种很低级的动物而已,它们根本不可能会有在进食之前要先量好猎物尺寸的这种本领。对它们来说,什么样的猎物能吞下,什么样的猎物吞不下,它只需要看一眼就可以估计个 *** 不离十。但这并不是它通过测量得出来的结果,只不过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继承下来的本能而已。
至于说到蟒蛇为什么会躺在主人身边,大多数时候它只是为了从主人身体上吸收热量而已。因为蛇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环境温度较低时,它自然会通过靠近主人的身体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增加热量。
饲养蟒蛇有可能被它吃掉吗?当然有可能。上面我们已经举例了,英国的一名60多岁的老人就是被自己饲养了16年之久的宠物蟒蛇给吃掉了!不过,这毕竟只是个例,因为一是饲养蟒蛇当宠物的人不多,二是蟒蛇一般不会攻击饲养它的主人。
野外环境下的蟒蛇,之所以它们会主动攻击人,要么是因为人不小心惹怒了它们,或者是它们感觉受到了人的威胁;要么是蟒蛇当时正处于非常饥饿的状态,所以不管是什么动物,在它们看来都是可以用来填饱肚子的,于是攻击人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至于人工饲养的蟒蛇,因为它从小就与主人在一起,如果要长到能吞食人的体形,一般都需要经过很多年。这么长的时间,它与主人已经非常熟悉了,并且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它们不可能会饿肚子,所以一般不会发生蟒蛇把主要吃掉的事情。
但凡事不能绝对,毕竟蟒蛇就是一低等动物,虽然它们也许会对人产生一定的感情,但是它们的野性毕竟并没有被驯服。一旦它们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是因为处于 *** 期,或者是冬眠期,它们觉得被人打扰了,也许就会性情大变,从而对饲养它的人发起攻击,产生伤害。这种情况是不能排除的。
蟒蛇如何捕猎一、发现猎物。蟒蛇发现并锁定猎物并不是通过眼睛,因为所有的蛇类的视觉能力都比较差。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眼睛在头部的两侧,视野重叠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蛇的瞳孔狭窄,光线进入较少,再加上眼球后方没有后凹,所以视觉不敏锐。
为了准确地找到猎物,不同的蛇用不同的 *** 。有的是用蛇信收集空气中的气味颗粒,比如眼镜蛇科下的蛇类;有的是用头部双眼与鼻孔之间的颊窝探测外界的热力,比如蝮蛇就用这一器官。
而蟒蛇与蝮蛇发现猎物的方式差不多,也是用器官来探测外界的热力,只不过,蟒蛇没有颊窝,它的唇边缘有一些凹窝,里面布满了感热细胞,与蝮蛇的颊窝功能相似。
二、攻击猎物。当蟒蛇通过热感应发现并锁定猎物后,热成像会准确的告诉蟒蛇猎物的体型适不适合自己吞咽,如果合适,它们就会悄悄的接近猎物。趁猎物不注意时一口咬住猎物身体的任意位置。虽然蟒蛇没有毒牙,但是它们有着一口尖利的牙齿,而且这些牙齿还向内倾斜,就像我们鱼钩的倒钩一样。一旦被这种牙齿咬住,是很难挣脱的。
蟒蛇咬住猎物后,很快就会利用自己灵活的身体慢慢地将猎物缠绕起来,之后就是收紧身体了,最终让猎物窒息而死。蟒蛇绞杀猎物的方式不仅仅是为了 *** 猎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压断动物的骨头,这样当它吞食猎物的时候会方便许多。
蟒蛇也是蛇,它不是高智商的动物,所以它们根本不会为了吃人先腾空肠胃,为了吞人先测量尺寸,这些说法都是毫无道理和依据,千万不要轻信。由于它们大都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正常与人们碰面的机会不多,因此它们吞食人类的事件也很少发生。至于那些被人当成宠物饲养的蟒蛇,由于它们食物充足,并且也主人比较熟悉,因此也不太可能会出现吞食主人的情况。但毕竟它们仍然是没有经过驯化的动物,它们的野性依然存在,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只要它觉得受到了威胁或者是打扰,它可不管是你是不是它主人,一旦它的性情发性改变,它就会对人发起攻击!所以,为了自已及家人的安全,如果真要养宠物,就养点别的动物吧,蟒蛇还是算了。
老祖宗说过哪些民间禁忌?
【1】夫妻俩不要同时扫地。
【2】深夜 *** ,不朝东北方向。
【3】倒茶不能倒太满。
【4】结婚不选三娘煞,也不选杨公忌。
【5】一个人睡觉,不放两个枕头。
【6】正月十九,不要动刀。
【7】玉坠没戴三年就掉了,请用红布包起来,装在盒子里保存。
【8】晚上睡觉,不能拉开窗帘看玻璃。
【9】小孩子不要吃鱼籽。
【10】不要量孩子的脚,不与孩子比手大小。
【11】不搂女人腰,不摸男人头!
【12】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
【13】房后不栽桑树,屋前不栽桃树。
【14】晚上不要剪指甲。
【15】许久不住的破宅子,进门前要敲三下。
【16】烧香拜佛时,不要乱说话。
【17】不要吹灭寺庙的蜡烛。
【18】自家孩子的剩饭,不要让外人吃。
【19】小孩子的衣服,不能在外过夜。
【20】不要让别人站在你的身后吃饭。
【21】丧偶男不抬棺,未婚男也不抬棺。
【22】不要睡在堂屋的地上。
【23】睡觉睡在床中间,不要留下大量空地方。
【24】十字路口的一块钱硬币,看到也不要捡。
【25】被噩梦惊醒,吹三下枕头,反过来继续睡。
【26】卧室里的床,不能南北方向摆放。
【27】家有“老人”,不在别人家过头七。
【28】不要在午时去野外钓鱼。
【29】看到路上有药渣,不要踩,绕道而行。
【30】大年初一不洗头,也不能扫地,更不要说脏话。
【31】上坟回来,不能直接进卧室,而是要先去厨房。
【32】怀孕了,不要抱人家吃奶的孩子。
【33】镜子不对床,床不对着门,门不对厕所。
【34】旧衣服不能烧,不能丢野外。
【35】没有事,不要去算命;算命了,一定要给钱。
【36】桥上不 *** ,过桥快步走。
【37】不在下午或晚上看望病人。
【38】不要穿女人的 *** ,也不能从晾晒的 *** 下经过。
【39】独自走夜路,听到身后有人喊你名字,不要转身,不要应答,快步往前走。
【40】相伴走夜路,不要叫对方名字。
【41】吃饭时,桌上不能摆七道菜,筷子长短要一致。
【42】睡觉之前,要将房间的衣柜门关上。
【43】睡觉时听到衣柜有声响,不要管它,翻个身继续睡。
【44】家中老人过世,要么三年不贴对联,要么贴白黄绿对联。
【45】女儿出嫁时要哭,走的那一刻不要回头。
【46】已婚女不要争着当伴娘!未婚女不能第四次当伴娘。
【47】送葬队伍路过,要朝路边泼一盆水。
【48】参加葬礼, *** 红衣与红鞋;参加婚礼, *** 白衣与白鞋。
【49】奔丧之人,七日内不参加另一场葬礼。
【50】吃饭时,不要手托腮!
【51】孩子哭闹不止的房子,不要买。
【52】不要捡路上的衣服穿。
【53】路上捡的帽子,不要戴!
【54】夜里不要吹口哨!
【55】夫妻俩住娘家,不能同床,也不能 *** 。如果要同床,必须要给钱。
【56】睡觉之前,镜子 *** 卡过来,以免无意中看到镜子里的你。
【57】男戴观音女戴佛,不能颠倒过来戴。
【58】披麻戴孝不要去别人家。
【59】手里拿着药,不要去别人家。
【60】床边不放空椅子,至少放件衣服在上面。
【61】不赶梁上燕,不打庭院蛇。
【62】去药铺抓药,不要讨价还价。
【63】不要拍孕妇的肩膀。
【64】不抓深夜的小白兔。
【65】小女孩不能吃鸡头。
【66】不要送人绿帽子!
朋友们,你们还有哪些补充?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竟然生吃了丈夫身上的一块肉?
吃人肉的小公主,名字叫做萧妙芷(三点水旁)。而这位小公主吃的人是自己的丈夫侯景。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帷幕来窥探一下那混乱的五代十国。
事件回顾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王朝,三从四德已经把女人束缚的不像样子。所以萧妙芷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可疑的,也是非常有出彩性的,正因为这一点,萧妙芷作为一个女孩子被记载在了史记上面。
史记记载侯景是羯族人,从小的时候就骁勇善斗,无恶不作。如果放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这样的人定会关在牢狱之中或者前往充军,可惜的是,侯景生活在五代十国,在那个谁的拳头硬谁有理的地方,侯景无疑是最有力的。
侯景在极其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北魏的定州刺史,然后拜入北齐的麾下,被大量赏赐,成为当时颇有权贵的人。
在这之后的将近三年的时间里面,萧衍通过一些手段,把侯景归纳其中。
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侯景并不安心于自己目前的职位,一直想着往更高处去爬。而萧衍,为了能够彻底拉拢住侯景,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当时自己的孙女才14岁,也就是说一个14岁的小女孩嫁给了年近半百的老汉子。
只不过萧衍在位期间比较荒诞,尤其是后期,有事儿没事儿就往寺庙跑,根本没有时间去打理朝政,然后侯景趁机上位,大肆 *** 萧家后人,这也就是著名的侯景之乱。
没错,这就是事实明明本文的主人公需要探讨的是一位公主,可是与萧衍有什么关系呢?
如前面讲到的那个小眼的孙女,也就是14岁的女孩子,就是最开始的萧妙芷。我们有理由相信萧妙芷是非常讨厌侯景的,甚至是非常想去消灭侯景的。
只不过一个弱女子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呢?
可是侯景之乱后,侯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悬挂于城墙之上,当时过往的很多百姓都去啃食侯景的肉,来祈求消除灾祸。
而萧妙芷在途经此地的时候,看到了自己之前的夫君,也正是杀害自己父亲和爷爷的凶手,于是停了下来,也啃了几块肉。
这应该是一位弱女子,能够为自己的家族,为自己的国家所做的更大努力了吧?
侯景背恩弃义,狼顾汝颍,萧衍失信幸灾,蚁聚彭汴梦到底什么怎么一回事?
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让我们用永嘉大师这句话作为开头,说一说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梦是人的一种很神秘的体验,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历,但又无法真实捕捉到它。梦基本上都是在睡眠中产生的,除了一些人喜欢做白日梦。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都在睡觉,并生产出各种梦境。在解释梦之前,先说一下人为什么要睡觉。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为什么有白天黑夜一样,自然界的规律就是阴阳轮转,动静交替。这里的阴阳动静不是对立的,是统一的,不能单独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白天人要工作,释放能量,夜晚人要休息,聚集能量。身体好,能量就足,聚集就快,所以有的人睡眠时间短,但精力充沛,有的人睡眠时间长,却无精打采。所以,动极思静,静极思动,这符合自然与科学的规律。
人体是一架复杂的机器,由 *** 与精神在特定的因缘下和合而成。我们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用意识来辨识事物,从而形成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看法,比如喜欢或厌恶,这就是六根和六识相应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潜意识,就是不依赖前六识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勉强叫做灵犀吧。比如你没有理由的突然想起一位朋友,过不了一会儿就接到了他的 *** 。另外,每个人身体里还有一个元神,是与生俱来的,佛经里叫做藏识,里面藏了很多东西,只是我们无法觉察,更不知道怎么打开和运用。
人在睡觉时,五根基本上会停止工作,对外界事物不再有感知与也不会进行辨识。身心放松,体温下降,能量消耗也降低了。对于身心健康的人来说,应该很少做梦,即使有,醒来也记不住具体的内容。这就说明休息的很好,甚至会产生像婴儿般那种轻安的感受。但是,很多人都会做梦,各种梦境千奇百怪,异常混乱,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古今中外,大千世界,没有障碍,没有尊严,没有掩饰,人与人之间,也可以不分彼此,相互转换。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如何解释呢?
按照近代研究梦的鼻祖,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所说:梦是人们潜意识的体现与宣泄,每一个梦都起源于 *** 种力量,即欲望,但受制到第二种力量,即意识的防御和 *** 。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呢?我想,佛洛依德是要告诉我们:梦一方面是白天思想意识的延续,一方面来自于潜意识的 *** ,产生了一种在清醒时被道德约束不能暴露的利己主义欲望,并且在梦中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地满足我们利己的需求。换句话说,梦都是我们内心被压抑的深度欲望的反应。梦中的事物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是可以直接看到和感知的,隐性是非常隐晦的,是精神层面的,往往用物品来替代。我们醒来之后,可以根据这些线索分析出内心真实的需求。
科学目前对梦还处于一种经验积累和分析阶段,不能对梦中的事物予以精确的解释,甚至连人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清楚,更不能控制。我们通常是忽然之间就睡过去,再忽然醒来。所以佛家把睡觉也叫做小死,就是说一觉之间和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关于梦,让我们再看看佛经中对梦是如何解答的。
佛经大智度论、大毗娑婆论、阿难七梦经等书中,都曾提到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梦,以及对梦的解释。佛祖也多次讲述过梦境,对于梦的性质、作用、因缘和征兆,佛学的研究非常细致,有比较完整的论述。对于有些显性的梦,佛教认为属于实有。对于梦中的所做所为,属于无记业,非善非恶,皆不受果报。但佛门中人,如梦中有杀盗 *** 等行为,则应反省,因为梦是清醒时心思的延续。
关于梦的成因,佛经中记载的约为十种,即:一、身体的四大不调。如果火大过多,也可以说上火,梦中景物多为火及黄色、赤色之物。水大过多,就是痰湿,梦中多见水及白色之物。风大过多,则梦见飞行虚空或黑色之物。又如有山崩、恶兽追赶等情境,皆属四大不调所致。二、疾病。三、过度疲倦。四、昏沉。五、食重。六、思虑过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七、曾更念。即过去的经验、记忆再现梦中,比如会梦见很久以前的朋友,又在一起做某件事。八、由当有。就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会提前出现于梦中,有先兆之意。九、他所引发。如被人催眠,或用药物入睡。十、天人梦。天人可通过梦给与人以启示、警诫,或告知未来之事。此外,楞严经中还说到睡觉时周围环境 *** 对梦的影响。比如早上闹铃响时,人会梦见敲钟或开枪等类似的声音,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
所以,做梦一是自发,由自己的身体及意念引起,二是他发,由外界环境及事物引起。佛教把梦叫做独影意识,也就是意识的影子。就像上文说的白天有意识分别感知,晚上睡觉后五根停止运行,只有心独自活动,这就叫独影意识,而梦境就是这个独影意识活动的结果,和科学的解释基本一致。
关于梦的含义,古人早就发现有些梦能够清晰的预示一些征兆,可以事先了解身体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因此才有周公解梦等很多书籍。为人圆梦,也成为一种职业。佛教对梦与现实的关系认为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身体不适,所做的梦都有一些规律,还有一些混乱的我们无法理解的穿越时空的梦境,是来自于我们的藏识,也就是前世残留的前尘影事。但更多情况下,佛教认为梦中的吉凶,是提醒我们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不要过分执着于好坏,梦毕竟是梦,这些记忆的碎片由于累生累世的原因,过于繁琐复杂,追溯起来无穷无尽。与其沉溺过往,不如活在当下。
中国人喜欢梦,更喜欢用梦比喻人生。最著名的有庄生晓梦、南柯一梦和黄粱一梦。庄子在梦中变成了蝴蝶,醒来之后怅然若失。由此悟出生死不二。南柯梦和黄粱梦比较有意思,均是唐代的故事,一个是淳于先生在大醉之后睡于树下,梦中有一列人马相迎,去了一处洞府,那里的国王把女儿嫁给他,并封他为南柯太守。二十余年,夫妻恩爱,生儿育女,享尽人世繁华。忽有一日,兵败丢官,妻死子散,晚景凄凉。岑参有诗云:枕上片刻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另一位卢生,家境贫寒,寒窗苦读。赶考路上,遇一位吕翁,送其一个枕头。于邯郸一间旅社住下,枕着枕头睡着了。梦中遇一女子崔氏,年轻貌美,取为妻子。考取功名,平步青云,当节度使,五子都有官阶。后帅兵攻打西域,立下战功,升为宰相。儿孙满堂,五福临门,人间少有,命到八十。待行将就木之时,心生恐惧,突然醒来,发现旁边煮的黄粱还未熟。五十年荣华富贵只是镜花水月,虚幻不实。后两个梦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春梦,看谁大梦先觉罢了。一个二十多年,一个五十多年,在梦中仅是一瞬间,这个梦境中的时间流速和科学测出来的做梦时间是一样的。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古人对梦的研究和看待人生问题的深度和智慧。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经上说:颠倒梦想。白居易有诗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苏东坡也说过: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些都和梦有关,世间万物,其实都如梦一场,抓不住,摸不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苦短,稍纵即逝,终究幻灭,云散烟消。所以我们开头讲的永嘉大师的梦,不仅是做梦的梦,还指的是我们未开悟的人生。
了解梦,也是为了更清楚的认知一个陌生的自己。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就一定有梦,生活也需要梦想,但要脚踏实地,用正心诚意的努力工作,用梦中逍遥自在乐观态度,创造我们美好的人生。
(这是我在今日头条写的文章,发到悟空问答来回答您的问题)
有哪些稍微靠谱一点的目击龙事件的记载?
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龙的记载,可真是不少,但是限于认知,这些记载大多都显得有些神奇,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龙肯定是不存在,但是在古代,大多数人还是信这个的,因此在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很是不少。
先看一个关于叶公好龙的记载。
西汉昭帝至哀帝年间,有一个叫刘向的人,他是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的后代,刘向曾经写过一本忆,叫《新序·杂事五》,里面记载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意思是说: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的图案,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这个故事是刘向采用了舜、禹时代至汉代的史实,进行分类编撰而写下的一个故事,叶公这个人是春秋末期楚 *** 事家、政治家,出身楚国王室,他的曾祖父还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而发生在叶公身上的这个故事,显示出当时的人对龙的崇拜和敬畏,既崇拜又敬畏,既喜欢又害怕,而龙又是一种非常神秘,类似于神一样的动物。
史书上最早关于龙的记载是《易经》,是这样记载的:飞龙在天,龙跃于渊。《易经》是一本关于占卜的书,只记载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龙是在天上飞的,龙可以跃过深渊,描述了关于龙的大概印象,后人关于龙也是这样想的。
《左传 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段关于龙的对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秋季,龙出现在绛地郊外,魏献子问蔡墨说:“我听说,虫类没有比龙再聪明的了,因为它不能被人活捉。人都认为它很聪明,是这样吗?
蔡墨说:实在是人不聪明,不是龙聪明,古代养龙,所以国内有豢龙氏、御龙氏。
献子说:这两家,我也听说过,但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是说的什么呢?
蔡墨回答说:过去有飂(拼音liù或liáo)国的国君叔安,有一个后代叫董父,实在很喜欢龙,能够了解龙的嗜好要求来喂养它们,龙去他那里就很多,于是就驯服饲养龙,用来伺候帝舜。帝舜赐他姓叫董,氏叫豢龙,封他在鬷(拼音zōng)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后代。所以帝舜氏世世代代有养龙的。到了夏代国君孔甲,顺服天帝,天帝赐给他驾车的龙,黄河、汉水的各两条,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能饲养,而又没有找到豢龙氏。有陶唐氏已经衰落,后来又有刘累,向豢龙氏学习驯龙,以此事奉孔甲,能够饲养这几条龙。孔甲嘉奖他,赐氏叫御龙,用他代替豕韦的后代。两条龙中一条雌的死了,刘累偷偷地剁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吃了,后来又让刘累再找来吃。刘累害怕而迁移到鲁县,范氏就是他的后代。
献子说:现在为什么没有了?
蔡墨回答说:龙,是属于水生的生物,水官废弃了,所以龙不能被人活捉。如果不这样,《周易》就有《乾》卦初九《爻辞》说:“潜伏的龙不被使用”;九二《爻辞》说,“活着的龙在土田里”;九五《爻辞》说,“飞舞的龙在天上”;上九《爻辞》说,“伸直身子的龙有所悔恨”;用九《爻辞》说:“见到群龙没有首领,吉利”;《坤》卦变成《剥》卦说,“龙在野外交战”,如果不是早晚都见到,谁能够说出它们的状态?
《左传》中的这段对话,详细记载了龙的习性,还有关于驯服饲养龙的记载,可以说是对龙的记载最详细,最靠谱的记载,龙是不能被人活捉的,但是可以被驯服饲养,而且详细到谁谁养过龙,如果不是见过龙,或者饲养过龙,又有谁对龙的习性如此了解的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在上古时代,那样一个缺少科技、知识的年代,人类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大多是靠自已的想像,越是上古时期,越是相信神灵,并且占卜在当时的人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步,遇到不明白的天象,用占卜解释,遇到拿不定的重大决定,用占卜来决定,生老病死,也用占卜来解释。
虽然《左传》中记载得如此详细,但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多半是想像的产物,就算记载的再详细,再神奇,也不过古人对无法解释事件的一种推测。越是神秘的东西,记载起来越神奇。
正是因为龙的神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被拿来比喻帝王,《史记》中就记载了关于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出身: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大概意思就是说:刘邦的母亲有一天大湖岸边休息,睡梦中梦见与神交合,当时雷电交作、天昏地暗,刘太公去看时,看到一条蛟龙盘旋在刘邦母亲向上,于是刘邦母就怀了孕,生下了刘邦。
这可是记载在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中了,史记一般来说就是记载历史的真相,但是关于刘邦出身的记载,显然是人为神化了,并不是说太史公故意神化,而是当时的人确实信这个,刘邦团体放出这个关于刘邦出身的消息, 很快就成为《史记》的素材,当成历史记在《史记》中了,我们现在的人看到当然觉得很可笑,但在古代,人们真的信这个。
当然了,史书中所有关于龙的记载,哪怕记载得再真实,再详细,再靠谱,那也不是真的,而是人们的想像,现在的科技完全证明了,没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