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向别人哭诉
梦见自己向别人哭诉,你们有没有遇到梦里见到过的陌生人?
谢邀!每一个人都会做梦。古人说,众占非一,而梦为大。从古到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人都做梦。都有关于梦的经验和梦的传说。做梦与身体的状况有直接关系,比如,身体阴气太盛,就会梦见跨越大江大河。并感到惊恐,畏惧。身体阳气太盛,就会梦见发生大火。并感到火热,灼人。身体的阴气和阳气都盛,就会梦见与人相互残杀。气盛于上,就会梦见向上飞行。气盛于下就会梦见向下堕落。如果吃的太饱,就会梦见有人请他吃饭。饿的太狠,就会梦见有人拿走它的食物。肝气太盛,就会梦见发怒。肺气太盛,就会梦见哭泣。所以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梦可以衡量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可以说有一些白天的暗示。人们往往都希望做一个好梦。好梦连连,幸福连连。有心事的人,梦就会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有一个很好的睡眠。经常做梦,也就是自己的神经 *** 没有休息好。长此下去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怎样理解庄子的蝴蝶梦?
感谢邀请。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的《齐物论》。
许多人说,《齐物论》是《庄子》里面更高深的一篇。于是,各种解读亦众说纷纭——有说这是庄子对老子思想阐发更具代表性的篇章;有说应该把此篇当做文学作品来读;也有说,《齐物论》是庄子相对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代表作,等等。
或许,各说皆各有据。不过,一是不能脱离庄子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来评判其思想;二是必须完整全面地考察和把握庄子的学说;三是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生硬地套解和剪裁《庄子》。
对“庄周梦蝶”亦是。
一《齐物论》是《庄子》的第二篇。
后世认为,在《庄子》三十三篇中,最无争议的是“内篇” 七篇。《齐物论》在其中,并非托伪之作无疑。
《庄子》的 *** 篇是《逍遥游》。开宗明义,庄子就亮出了自己思想的“底牌”——向往和追求绝对的自由。
这是他与老子的更大不同之处;也是他与战国时期其他所有学派学者的不同之处。
这个特点,也使庄子独步于世界——纵览当时的天下各国,没那个先哲达到了这样的哲学境界。
在《逍遥游》里,庄子讲到了“做人”的七种境界,然后说:“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达到了这种状态——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外界的规律,不贪图功利,不追求虚名,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齐物论》,实际上是《逍遥游》的续篇。
在此篇中,庄子具体讲解如何才能达到“至人、神人、圣人”这样的高度,也就是 *** 作性的释疑解惑。
鲁迅先生称赞《庄子》是“ *** 辟阖,仪态万方”。《齐物论》是最典型的一篇,全文几乎是一个寓言接着一个寓言,看得人眼花缭乱。这或许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篇《齐物论》”的原因。
“庄周梦蝶”肯定也是如此了。
二所谓《齐物论》,一言以蔽之,就是“万物皆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无先来后到之别。
所以,据此才有人说庄子是相对主义,万物毫无差别。其实这过于把庄子的思想简单化了。
在《齐物论》里,庄子首先讲了一个观点,就是要“忘我”——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 *** 步就要“忘我”,也就是《逍遥游》里说的“至人无己”。
“忘我”和佛学“五取蕴共相”的“无我”不同。庄子说的“忘我”,是说借用孔子告诉颜回的“交臂非故”——擦肩而过的片刻,物我都发生了变化。庄子是说,一切都在变化,不跟随这种变化,不随时忘却过去之我,便不可能真正认识“道”、掌握“道”。
庄子这个思想,是非常“形而上”的,很哲学。
庄子首创了一个“气”的概念,还首创了一个“吹”的概念。“吹”,是“气”的运行方式。他在《逍遥游》里说:“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万物生生不息是“气”“吹”出来的。
庄子大大地描述了一番“气”如何变为风,这种各样的风有何不同,然后说——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吹万”,指的是万物。“气”“吹”出来的事物万般不同。
这是《齐物论》所讲的第二个观点,“气”通过“吹”的方式,形成了万物。而一开始,“万物不齐”——“而使其自己也”,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万物的这种不同,“咸其自取”,都是自己造成的; “怒者其谁邪”,没有别的主宰,主宰只能是自己。“怒”,庄子在《逍遥游》里也用过,不是发怒,而是鼓气之“鼓”、“凭藉”。
三在这种万物不同的世界里,“至人、神人、圣人”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前面说到了要“忘我”,这里他接着说,如何做到“忘我”,就必须——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知”就是“智”。古时的“闲”和“閒”含义不同,前一个表示阻拦,后一个意为悠閒。“炎炎”是光明;“詹詹”是是不确定。
这是说,有大智慧的人,是有道德标准和心理底线的;说出的话,也更有光明;睡着了神魄相交,醒来则神采奕奕。
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是整天费心思、斗心眼的人——“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也不会“小恐惴惴,大恐缦缦”那样惶恐可怜。
这种境界是怎么来的?是通过悟道而来。这是《齐物论》中的第三个观点。
庄子讲了是非、生死,看似复杂,但都要具体分析,因此,有的时候是相对的。
他说:“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圣人不自作主张,而是“照之于天”。这个“天”,就是指“道”。
他接着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是针对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各论其理而言的,你们都觉得自己说的对,但是,“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你们说的“是非”,只不过是相对真理,并不是绝对真理,因为你们还没有得到“道”也就是绝对真理的“枢”,即核心。这个绝对真理,就在众多相对真理的“环中”,得到了,才能够应付一切。
四庄子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故曰莫若以明”。正确的和错误的,都会无穷无尽,所以,不能以一时之见说全都搞明白了。
他进一步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是庄子的名言。其含义,大概应这样理解——天地,就是你手指的天地;而万物,则如同奔腾的马。“物固有所然,物故有所可”,天地万物,都有它们的所以然;因此,万物也就都有其应在的位置。
因此,“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一个东西,分化的时候,也就是其将成的时候;而当成功的时候,也往往是毁坏的开始。成与毁,是一个同一的过程。
他这个思想,继承了老子,又超越与老子。老子只看到了转化,庄子还看到了全过程和升华。
这是《齐物论》的第四个观点。至此,它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什么是“齐物”的论述。
然而庄子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论述,因为他还要继续对“至人、神人、圣人”何以修成发表意见。
“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是什么?他在《逍遥游》里讲了“无己、无功、无名”,这是说在日常行为上的标准。《齐物论》里,他讲的是内心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滑疑”,有学者说,是古代湖北与河南交界一带的方言,因为庄子受楚文化影响很深,含义大约和佛家《楞严经》中“脱黏内伏,耀发明性”很近似,就是光耀内心的明性。
下面,庄子开始讲他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是光耀内心明性都应该明白的。
*** 个,关于宇宙的发生。他说:“有始者也,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也者”,他后面还有话,不多引了,他的意思,宇宙是难寻开端的。
第二个,关于大小、寿夭。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这是说,大和小、寿和夭都是相对而言的。天和地,是与我一起而生的;万物,是和我来自同一个源头。“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即然如此,还与什么可说的吗?
第三个,他以道家理解,实际上反驳了儒家对仁义道德和人伦学说。大致含义是,你们儒家解释的过于浅显和庸俗化了。
六讲到这里,庄子开始说做梦的事。
他先讲了一段话——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汝,皆梦也;予谓汝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这是说,夜里做好梦不一定是好事,做梦哭泣,醒来反而可能有好事。做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有时候还在梦中梦见做梦,醒了以后才明白。可是,白天不是在做梦么?可能白天黑夜都是在做梦。怎么办呢?“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大觉”是庄子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有了大觉悟,才知道区别梦和现实。
所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装睡吟了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显然是从庄子那里来的,诸葛亮以此表示自己是大智“大觉”。
《齐物论》的最后,庄子说到了“庄周梦蝶”。他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他说,过去我做了一个梦,变成了一只蝴蝶,“栩栩然”——惬意得很,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下子梦醒了,“蘧蘧然”,吓了一跳,这下糟糕了,搞不清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所谓物化”——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还是可以区分的。这就是“物化”。
在《逍遥游》里,庄子已经讲过“物化”——北冥有鱼化为鲲,这就是“物化”。庄子讲“物化”,不仅有万物皆在变化的含义,更有向自由不断提升迈进的含义。庄周和蝴蝶或者转换,或者能够区分,都属于“物化”。而“物化”的关键,就在于“大觉”,也就是悟道。
这大概是庄子“庄周梦蝶”的用意所在。
因此还得说,庄子在那个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的年代,诸子百家都忙于向王侯们献媚,包括儒家在内。吕思勉先生说,当时的学说,只有法家尚可济世。而此时,庄子坚拒 *** 厚禄,宁愿编席守贫,闭门思考人生和自由,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庄子在当时,绝对是世界 *** 的哲学家。
可以分享一下自己遇到的神奇经历吗?
谢谢您的邀请
打工十几年,别说我遇过的神奇经历蛮多的。前段时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 *** 次见工的经历。那个过程已经挺神奇的了。阅读量不高,我就再简单叙述一下。职介所安排我去一个化工厂应聘仓管,去到后,厂长说已明确注明不招女性,既然我也经去了,就填一份简历。本不报任何希望的一次见工,居然在我还没回到住所就收到了用工信息。我可第二天早上去化工厂里报到。上班时得知用我的原因是:老板说我简历上的字写得不错。是的,我的 *** 份工得益于我的字。
我在全是男生的化工厂上班不到一个月,公司下达了裁员的通知。仓库要裁一名仓管。我既是新来的又是女的,裁我是毫无悬念的,当时的我只想着:这开工还不足一月,厂里会如数把工资算给我吧。
厂长来到仓库,跟我说:小x,你现在去公司办公室,老板要见你。我苦笑着跟厂长说:裁个仓管还这么正式,要老板亲自通知啊。不过也好,来这上班半个多月,走前总算见一次老板。厂长说: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办公室来 *** 说老板要见你,门卫那里有没上锁的单车,你随便踩辆过去吧。
我到公司,问前台靓女,老板办公室在几楼?靓女见我穿得工服,显得很警惕。怕我是因被辞退来找老板闹事的。我跟她说,老板让我来的。她才将信将疑地拨通了老板秘书的 *** ,得到秘书的确认后,让我上三楼。
我 *** 次见到公司老板,身材削瘦,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老板很客气地说:公司裁员的事,你已经知道了吧。我说:我知道了,我也理解公司裁我是情理之中的,让厂长通知我就可以了……老板打断了我说道:你听我说完,是的,仓库那边只留一名仓管,你是新来的,物料可能都还没认全。我点头表示认可,心想反正是被裁,态度好些,也许能走得好看些。老板继续说:所以仓库留阿军(老仓管),我准备调你到财务部做会计。我一下没转过弯,愣了几秒。老板说,我看了你的简历,大专毕业。我说,是的,上学时也学过会计基础学,但我没做过。老板说:没关系,财务部王经理会教你。
第二天,在很多被裁职员办离职手续时,我去到了新的岗位一一财务部会计。我不用跟一桌大男人吃饭了,而是和老板秘书,报关员,出纳及前台(都是女生)同台用餐。餐桌上,她们个个苗条娇艳,只我圆圆润润,我很小心地装了小半碗饭,故作矜持地小口咀嚼着。席间,老板秘书戏谑地说到我被调到财务部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我长得胖,福态。老板说财务部要个胖点的会计,为公司招财。当时的我身高1米62,体重126斤,心心念念地想减肥,听了老板秘书的话,我起身又装了一大碗饭毫无顾忌地吃起来……
你曾经看到过的毁三观的画面是什么?
这些清朝后期穿军服的王公贵族和清军士兵竟然没有辫子??
每天早上从梦里哭醒怎么办?
感情里面有个铁律就是:谁付出的越多,分手时对谁的伤害越大。
相信你一定在这段感情中付出了全部真心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从梦里哭醒。
为一段感情付出真心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它会教你如何成长、如何在下一段感情来临前整理自己的情绪。即使失恋,对你来说也是一段有意义的、没有浪费过青春的人生经历。不要觉得它是你人生当中的灰暗时刻,这一点,你首先要有认知。
那么,人去不复回,你该如何忘记他?
有很多人会告诉你,要多出去走走,跟朋友倾诉,找点其它有意的事做做,不要一个人待着。这些都是外部因素,不否认有一定作用。但是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解铃还需要系铃人。
你就是那个系铃人。朋友劝的再多、出去走的再远,都无法成为解开铃铛的那只手。
1从有他印迹的物理环境上离开。
有句话叫眼不见为净。如果你和他住在了一起,他即使搬走,整个屋子也充满了你与他过去的回忆。那么你要做的 *** 件事就是迅速搬离现在的环境,越远越好。包括你与他逛街的街道、小店、路边摊,这些很可能会触发你的伤感情绪,所以重新给自己找一个新家。
搬家除了让他的印迹远离你的视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专心在忙一件事情的时候,痛苦情绪就不那么浓烈了。打包你的东西,断舍离,整理与他过去的所有点滴,扔到垃圾筒,叫来搬家司机,再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把新家布置一番,添置一些新的物品,再换上新的照片摆在桌上。将朋友送你的礼物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如果已经是买的房子,怎么办?要么卖掉(当然这个很难),要么邀请很多人来你的家里聚会,经常性地聚餐,让别人的印迹逐渐把他的印迹抹掉。
2针锋相对地想他的缺点。
折磨我们的往往不是真实,而是——想象。
人们总是会在事情没有发生,或者自己没有去做这个事情之前就提前去设想“自己所认为的结果”。然而,事实却是,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我们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在想象中设定好了事情的结果,并且结果往往是坏的,所以我们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以想象的坏结果作为事情的定性。放在你失恋这件事上也是一样,你跟他分手了,你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应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所以就深陷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出不来。
今天想他想的有多痛苦,你就要把他的缺点想的多透彻。
拿出一张纸,把他的所有不符合完美男人的缺点统统列举出来,然后把它拍下来存在手机。想他到痛哭泪流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下。我们叫它”负向标签“。
可能他会帮你买卫生巾,但他在你姨妈痛的时候并没有帮你温柔地按揉。他并没有全心全意关注你。写上;
可能他会带你去迪士尼玩,但是在买一个纪念品的时候他看了一眼价格,然后犹豫地放下了。他在金钱上对你有所保留。写上;
可能他经常很温柔地对你说话,但是他也经常在微信上不回复你,甚至不接你 *** 。你跟他之前吵过的架,这时候都能拿出来用了。写上。
……
任何你觉得离不开他的点,你都可以找一个对应的负向标签对应上,写下来。
心理学上有一种 *** 叫”关联设定“。每当你处于相对强烈的情境中,任何显著又重复的外在 *** 可以关联至你经验的情绪。如果这种关联足够强烈,每当这项外在 *** 发生,便可实际引发所关联的情境。
换句话说,如果我一直通过外界的力量给你曾经的那个他贴上负向标签,每想一次就贴一次,那么你会很快把他与你的那些负向标签在潜意识里关联起来。人的潜意识是可以训练的。如果你此刻真的很痛苦,想要尽快摆脱,那么你一定要主动锻炼你的潜意识。
3不要轻易开始下一段恋爱用来忘记一个人。
快速进入下一段恋爱,也许可以让你短暂地收干眼泪。但是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首先你的新男友未必比你的前男友好,如果相处一段时间你发现原来他是个渣男,你会变本加厉地想念你的前男友,并陷入深深的沮丧和懊悔中。这对你来讲是二次伤害。不要做再次伤害自己的事情。
其次,即使你的新男友比你前男友好,你因为没有通过一段时间的情绪消化、自我反省与蜕变而让自己在感情上变得更成熟,你与新男友的相处模式也不会更好。
比如两个人因为下班时间不同,你会纠结为什么他去应酬也不陪你的问题,你跟前男友相处时你会生闷气,他也不理解你,造成两人误会加深。而如果你的新男友也要应酬呢(哪个男人不应酬)?你是不是也同样地跟他生闷气?如果你在对象外出应酬这件事上没有足够的考虑和应对举措,换哪个男人,你可能也永远处理不好。
每一段恋情都是一次宝贵的社会经验,你必须要有,旧的思想和动作是不会带来新的结果的,如果你在恋爱关系上始终停滞在你与前男友的那个阶段,你如何变得更好,去迎接别一个更好的人呢?即使他来了,你还是把握不住。
正确的做法是,该流的泪要流,流过了才懂得反省。你没法让他回头,就好好去投资自己。毕竟你在这段感情里是相爱的,你得到了你应得的。
祝你早日走出来。
欢迎关注我@卞千南,期待与你聊聊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