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翻车人没事

admin2023-02-19 17:18:4121

梦见自己翻车人没事,坐长途卧铺大巴是什么体验?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往东部集中,当时由于火车运输能力有限,产生了大量的跨省的长途卧铺汽车,而数量远远超过了打工潮出现之前,卧铺车的出现缓解了人口流动的运输压力,绝大多数的人在九十年代到2010年之前都有坐过卧铺汽车。

因为火车票不好买, *** 太贵普通人在那个年代坐不起,当时拥有私家车又少,而且有私家车的人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不用出门打工,所以乘坐汽车成为了最后的选择,很多人都应该有过坐长途卧铺的经历,各种难忘的事情估计好久不能忘记。

在九十年代的长途卧铺车空间拥挤狭小,而且不像现在的长途汽车都有内置厕所,在那个年代的卧铺车是很少有厕所的,想要上厕所基本上都是在司机停车后统一上厕所,很多人尿急了只能憋着,甚至有一些人带着塑料瓶在身上预防车上尿急的情况,在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期长途车比较少,而且运营基本上都是私人承包路线,所以服务态度非常的差,很多乘客都要对司机忍气吞声。

而且卧铺汽车都是几个司机轮流开车,白天晚上都开,一部分地方要坐车不用去车站,甚至车站没有车,只能在路边等,有的地方是半夜三更车子经过,要坐车要半夜在路边等,下车也是很多时候都是在路口下车,荒山野岭的白天还好,晚上真的是没办法说,运气好等到车有位置可以坐,运气不好等到车满座装不下了那只能是白等。

而且票价不是固定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坐长途卧铺汽车跟司机售票员讨价还价的,在以前治安不好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车匪路霸跟汽车司机合伙演戏 *** ,也有一些黑心汽车司机收钱后对乘客进行卖猪仔,就是把乘客丢在半路让乘客自己想办法自生自灭 ,现在这种事情比较少但是在以前的年代这种事情还是经常时不时的就有发生的,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没有经历过这些。

而且卧铺汽车的床位空间非常的小,长度也不够,身材小一点的女性躺在上面还勉强可以,身材高大肥胖一点的男性躺在床位上简直就是受罪,腿申不开脚卡在里面没办法动,可以说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整个汽车内部都是拖鞋上车的,里面味道杂七杂八,碰到一些有脚臭的人,那车里面那股酸爽就别提了。

当时的道路交通没有现在好,高速公路少,大多数都是走国道省道县道,路面颠簸不平,基本上在车上睡都是摇摇晃晃的,能睡得着的人都是大神,半睡半醒的占大多数,而且还要防护小偷,所以睡觉不敢睡得太死,一趟车下来基本上就是非常辛苦非常累人的,比干一天体力活都辛苦难受,这种体验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感受不到。

但是当时的人为了生活没有办法,而且当时能坐上车都是非常幸运了,也不会太过在乎这些感受的,毕竟那个年代的人都是吃苦出来的,坐车这一点苦还是很轻松的面对,现在就不好说了,不过现在的长途车大多数都已经取消了卧铺车用大巴代替,而且高铁动车以及私家车的增多,加上道路交通的改变,现在比以前强太多了。

梦见自己翻车人没事

钢盔根本不能挡 *** ?

钢盔被打穿透了

首先明确地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士兵打仗脑门子上戴的钢盔,其核心功能并不是用来挡 *** 的。如果现代 *** 在近距离射击一个戴着钢盔的脑袋的话,最少会横穿四个洞——钢盔上两个、脑袋上两个。当然了,直接把脑袋给打掉或者打爆肯定是个大概率的事情。

很多人都被电视剧、电影上面的场景给欺骗了,感觉人被打了一枪之后几乎没啥大事,往往只要简单包扎一下还能继续战斗——也就打了很小的窟窿眼而已。

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如果人在近距离被 *** 或者 *** 击中的话,基本上属于必死无疑,关键看怎么个死法了、死的有多难看的问题了。

现在的 *** 都带有自爆模式,估计五脏六腑都炸裂了。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 *** *** 有三种:5.56毫米、7.62毫米以及12毫米大口径的 *** 。

5.56毫米 *** 初速超过了900米/秒,完全可以在1.3千米的距离上击穿美国人制造并佩戴的M1钢盔,在650米的地方可以击穿3.5毫米厚的钢板;

AK-47突击 *** 使用的就是7.62毫米的 *** ,这种 *** 可以在100米内击穿6毫米的钢板、1000米以内击穿3MM的钢板毫无压力;

重狙所使用的就是12毫米大口径 *** ,这玩意可以在200米以内击穿16毫米的钢板、在100米内可以把一颗100厘米厚的树给打穿,在50米内可以把人直接打成两截;

大家看到了 *** *** 的威力以后,还坚定地认为:士兵佩戴的钢盔可以正面挡住 *** 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会出来抬杠了:那我们把钢盔做得厚实一点不就行了,做个10毫米的钢盔戴在头上不就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系数了。我想说,这种想法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现代钢盔是由法国的亚德里安将军发明于 *** 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法军阵地遭到了德军的轰炸,有一个哥们灵机一动把炒菜的锅顶在了头上,结果发现别的战友有的被炸死了、有的被炸伤了、有的四肢被炸断了等等。

可是头顶着炒菜锅的这哥们,虽然身体和四肢也受伤了,可是头部那是毫发无伤的存在,他是整个阵地上唯一活下来的人。

于是乎,亚德里安将军在视察阵地以及和该士兵交流以后、思考以后就发明了钢盔这个东东。往后的战争中,几乎每个国家的参战士兵都戴上了钢盔了。

二战的时候,德国人发明了一种著名的钢盔——M35钢盔。前面分析过了, *** *** 可以轻松击穿6MM的钢板,可是德国人的M35钢盔却只有1.5MM。这样的厚度根本就无法有效地抵挡 *** *** 的打击。

那么为啥不把钢盔的厚度做成10MM呢?这样就可以抵挡住 *** *** 的打击了。不好意思,这样做的话根本就没啥用。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是,钢盔如果做成10MM厚度的话,这重量就让人无语了。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士兵头上戴着个几十斤的钢盔作战的话,估计没有在战场上被敌人打死,自己的脑袋就首先受不了了。

如果你脑袋上戴着个几十斤的钢盔,在战场上如何快速移动、如何快速奔跑呢?要是来个五公里快速跑路的话,估计会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了——不堪重负。

二是, *** *** 的正面冲击力那是非常之强的,如果正面击中了戴着钢盔的脑袋的话。即使钢盔没有被打穿,可是钢盔下的脑袋和脖子也是扛不住的,估计会被直接给扭断了。

总之一句话,指望钢盔来防住 *** 的正面打击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一点是所有人以及军事界的共识。

既然钢盔无法防住 *** 的正面打击的话,那么士兵头上戴上钢盔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各种不完全的统计:造成战场上士兵伤亡更大的并不是被 *** 的直接伤害。在战场上 *** 的利器可不是 *** ,而是各种各样的破片。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不相信,脑子里一准想到的是,各种战争片的画面。电影中的战场上,肯定是 *** , *** , *** 直接收割士兵的生命,那其实只是影视效果而已。

根据美国人自己在战场上的统计,士兵的伤亡中有75%来源于:炮弹,地雷,甚至手 *** , *** 所产生的碎片造成的——破片和流弹才是战场上士兵生命的更大威胁。

那么士兵在战场上戴着钢盔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三个作用。

*** 个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抵御非正面打击的 *** ,也就是流弹

如果有一发 *** ,已经飞了一千米了,本身的能量衰减得差不多了。可是正巧往士兵的脑袋上飞来的话,如果这个士兵戴着钢盔,那么人基本上就没事了—— *** 撞到了钢盔上也就飞出去了。

可要是当时没有戴着头盔,别想了,指不定就在脑门上钻一个窟窿眼或者擦出一条深坑了。士兵即使没有立即死亡的话,估计也是重伤失去战斗力了。

士兵钢盔的设计都是流线型的,他可以让这 *** 的弹道偏离原来的方向。往往只会在头盔上留下一条深深的擦痕就飞别出去了。这就是钢盔的 *** 个重大作用,防止流弹砸中脑袋用的。

第二个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战场上的破片杀伤

往往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四处乱飞的弹片、破片了。这些破片主要来自于:手 *** 的预制破片啦,炮弹炸开的碎片、地雷的碎片以及各种破片。

士兵脑袋上戴了一个钢盔的话,就可以有效地抵御这些东西的伤害。毕竟这些破片基本上属于乱飞状态,很多破片的动能和杀伤力都不是很大的。

可是脑袋是人体中最关键的一个部位,这些破片尽管杀伤力不大,要是打在其他地方上,人还有机会活下来。可是这玩意打在脑袋上的话,那就有生命危险了。

第三个作用:钢盔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作用

士兵在战场上打仗的话,基本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的。如果在战场上没有锅做饭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此时钢盔的作用也就来了,完全可以用钢盔烧个开水、煮个泡面、甚至还可以做饭煮菜用。

梦见自己翻车人没事

另外钢盔在关键的时候也是一个用力的武器,如果士兵 *** 打完了、枪也丢了的话,完全可以拿着钢盔继续战斗的。

如今的钢盔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越来越多的功能了,例如:伪装钢盔、在钢盔上安装很多辅助的战场工具等等。

美国人号称自己研制出了称 *** 先进的头盔,宣称这款头盔能抵挡AK *** *** 的正面射击,还能防住几乎所有的流弹、破片等等。

这款头盔造型还相当独特,把整个面部都遮挡住了,并且护目镜也是防弹的。不过这玩意到底行不行、靠不靠谱,我们也就不知道了。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战场上士兵头戴钢盔的核心作用不是硬刚 *** 的正面打击的,主要防的是流弹和破片的伤害。当然了,钢盔还能在战场上起到其他的作用,例如:煮食物、烧水用;在头盔上安装战场辅助设备等等。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战斗机被打掉机舱盖,居然敢横滚后倒擦着山顶尖飞行,飞行员的头部距离山顶树梢仅有1米多。美国王牌飞行员雷斯纳看到中国志愿军飞机飞出犹如特技般的动作,唯有惊呼:“平生所见最疯狂的动作之一!”

雷斯纳原以为飞行技术如此高超的一定是苏联飞行员,可等其临近能看清楚对手时,却惊讶地发现一张年轻的东方人面孔,而且这位东方飞行员还向其 *** 性地挥了挥拳头。

而这位令美国王牌都频频惊叹的东方飞行员,就是我志愿军英雄飞行员王海的“铁杆僚机”焦景文。

也许雷斯纳对中国飞行员能拥有如此娴熟的飞行技术颇觉匪夷所思,可其却不知我志愿军飞行员敢与其如此硬拼,凭借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机动灵活的超人智慧。

1926年,焦景文出生于河北武安,1945年参军,后在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空军正式成立时,被编入空军第四混合旅成为王海的默契搭档。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凭借强大的空中优势完全占领了 *** 上空。美机想炸那就炸那,想飞多低就飞多低,甚至有时我军锅里冒个烟都能引来美机扫射。由此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急需空军入朝协同作战。

可新中国空军组建还不足一年,飞行员课程训练还远未结束,但因战争需求,也只得让苏联教官加紧速成训练。1950年12月21日,首批新中国空军进驻安东基地,由秘密出动的苏联空军带领进行实战锻炼。

当时我空军各方面实力确实无法与美空军相比。我空军各种作战飞机不足300架,而美军在 *** 战场出动飞机1200余架,甚至最多时可达2400架。

我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68小时,而美飞行员多参加过二战,平均飞行时间已多达数千小时,其中不乏雷斯纳这般与德国、苏联等顶尖飞行员交过手的王牌,作战经验相当丰富。

虽然我空军实力不占优势,可我志愿军飞行员也多是抗战时期参军,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从枪林弹雨中一路闯过来的,胆量绝非常人可比,遂面对自视甚高的美空军并无任何畏惧心理。

中美空军在 *** 战场上 *** 次对决,我军空四师飞行大队长李汉就创下了击落美军F-84战机一架,击伤两架的惊人纪录。我空军就是如此以战代练,逐渐淬炼出足与美空军争夺制空权的实力。

1951年10月,焦景文所在空3师抽调50架米格-15战机赴安东,代替空四师执行作战任务,当时正逢美空军实施大规模“绞杀战”。

原来1951年7月,作战双方就开始停战谈判,可美军却在我志愿军背后“插了一刀”,派大批飞机全方位轰炸 *** 北部交通枢纽,试图切断我志愿军物资补给运输线,以便胁迫中朝在停战谈判中做出妥协。

美军将如此大规模的空袭称为“绞杀战”。由此我军空3师一开战就面临艰巨阻击任务,于是他们根据敌我双方优缺点对比开创新战法,很快就有效打击了美空军的嚣张气焰。

尤其是在鸭绿江南岸平原地区形成一条令美空军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而焦景文与雷斯纳的那场经典空战就发生在1952年10月10日那天。

战争中长机负责进攻,僚机负责掩护长机。焦景文作为王海僚机,时刻以王海为主,不仅防御敌机右来右打、左来左打,甚至还要舍命挡住射向长机的炮火,尽职尽责履行着僚机的责任。

雷斯纳确实经验老道,那天一开战就已察觉焦景文的重要性,遂在其背后射出的 *** 炮就击飞了焦景文座舱盖,高空寒冷空气顿时扑向焦景文。

一般情况下,飞行员高空遇到座舱盖破裂,会出现缺氧以及身体冻僵等不利状况,遂大概率会选择弃机跳伞求生。

可就在雷斯纳认为这次基本轻松稳杀时,焦景文也许为避免缺氧、挨冻,竟突然驾机直扑地面,然后在距离地面不到5英尺(不足2米)高度,又开始拉起改平擦地飞行。

雷斯纳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紧跟着直追下去,可已失去了攻击焦景文的机会。因为战斗机上的 *** 有一个稍微向上的角度,无法朝距离地面只有2米的目标开火。

焦景文想把雷斯纳甩掉,雷斯纳则紧追不舍。两架飞机在树梢高度翻滚腾挪,都想找准攻击对方的角度,可都未能得逞,而雷斯纳的僚机已早早被甩在了后头。

抗美援朝纪录片《断刀》中,我志愿军老兵曾回忆美飞行员敢贴着树梢飞,技术娴熟过硬。可雷斯纳遇到焦景文真可谓棋逢对手,用其自己的话形容“已把最后一点点本事都拿出来了,完全是凭着直觉才勉强咬住焦景文。”

战斗 *** 还在后面,也许焦景文为追求速度上的优势,突然飞出了那个竟雷斯纳惊呼的横滚倒擦山尖飞行的惊险动作。

雷斯纳穷追不舍,两架飞机机翼紧贴机翼沿地面并排而飞。因为焦景文的氧气面罩早已被吸走,所以雷斯纳能清晰看到焦景文的面孔。而焦景文却像单挑的斗士般向雷斯纳伸出了拳头。

焦景文终于飞抵我空军基地上空,我军密集的防空炮火随之掩护而来。焦景文误以为在炮火掩护下可以安全着陆了。可当焦景文刚欲降落时,非要吃掉焦景文不可的雷斯纳,硬是从密集火力网中钻出,打落焦景文战机半个机翼。

而焦景文也真不含糊,居然凭借超人力量成功迫降。不过焦景文战机落地腾起的尘土,令雷斯纳的僚机飞行员误以为焦景文战机坠毁,兴奋高呼:“Woooh,你刚刚打掉了整个红色空军。”

只是雷斯纳等人兴奋过头了,其僚机返航时被我军地面炮火击中,飞行员跳伞身亡,雷斯纳侥幸得以逃脱。

战后几十年,雷斯纳对此次空战精彩细节念念不忘,直到后来与中国空军有所接触后才知对手就是焦景文。

雷斯纳对精彩空战细节的描述轰动了美国空军,可他们却不晓得焦景文还不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更高水平。

而焦景文随后又在12月2日、3日爆发的中美300余架喷气式飞机大空战中,再度上演机中24弹座舱盖被打掉一半后,掩护长机成功返航的的生死一刻。

1952年12月3日中午,焦景文所在的空三师王海大队正准备吃午饭,却突然听到消息,美军72架战斗机、56架轰炸机正气势汹汹地飞临清川江上空。

王海率一大队12架战机随即升空迎战,经过激烈鏖战成功击落敌机5架。可就在我军12位勇士返航时,作为僚机的焦景文突然发现右上方出现8架美军战机,随后只剩4架了。焦景文明白消失的4架美军战机很有可能绕到他们后面去了。

这4架飞机就是美军惯用的“鱼饵战术”。简单说就是美军以单架飞机做诱饵,后面的机群埋伏伺机而动。

这还是王海大队头一次遇到美军的“鱼饵战术”,王海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遂命令12架战机保持编队互相掩护,而作为僚机的焦景文,为完成掩护长机的任务,也时刻警惕着身后的动静。

焦景文突然发现后上方有4架美军F-86战机扑来,可就在他向长机报告后想转身迎战时,占据高度优势的美机已先发制人向其开炮。

一阵急促炮火从后上方射向焦景文战机。“嘣”的一声,焦景文座舱盖又被打掉一半,一股强劲寒风钻进座舱,犹如钢 *** 脸钻心般疼痛。

焦景文稳住心神一看,机翼已被打得千疮百孔,升降舵、 *** 纵杆都不太听使唤了,很难保持双机作战了,可为了避免敌机集中火力攻击长机,毅然决定豁出去了。

后来焦景文曾回忆当时情形说:“我飞机也快没油了,我跳伞也回不去了,那就豁出去了,反正我回不去,也不能让敌人回去,我就朝敌机撞了过去。”

狭路相逢殊死搏击,也许美飞行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对手,居然吓得扭头飞走了。焦景文驾使负伤29处的战机奇迹般的返回了基地,当其走下飞机时感觉都有些虚脱了。

焦景文作为僚机以能攻善守、绝不掉队著称,为长机筑起了坚固屏障。难怪长机王海慨叹如果没有焦景文,哪里还有王海。

可焦景文个人先后击落美军战机3架,击伤1架的战绩,在志愿军空军中还不算显赫。这不仅是焦景文身为僚机的原因,更因王海大队飞行员个个都有英雄虎胆,皆有击落击伤美军战机的记录。

雷斯纳为焦景文匪夷所思的飞行技术叹服,却不知焦景文只是志愿军飞行员的一个缩影。

譬如长机王海击落4架、击伤5架美军战机,是响当当的九星飞行员,甚至还斩落了美空军51大队中队长加布里埃尔,也就是日后的美国空军参谋长。

还有素有“空军之王”美誉的赵宝桐,同样是击落7架击伤2架的九星英雄。

还有王海大队的孙生禄,居然敢在200米距离发炮,将美机打得凌空开花后,再直接钻到爆炸碎片中去,是名符其实的“空中狙击手”,也取得了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的战绩,只可惜孙生禄在12月3日那场空战中牺牲了。

要知道志愿军飞行员们平均几十小时的飞行时间,对于美军王牌飞行员平均上千小时飞行时间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但志愿军飞行员于1951年9月25日,首次参加双方200架次规模大空战时就丝毫未怂,其中李永泰在座舱盖被打碎情况下,驾着中弹30余发、负伤56处的飞机顽强返回基地。

志愿军飞行员们个个是空中英豪,他们凭借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个人素质,更因其心中拥有保家卫国的强大心理支撑。

当时志愿军驾驶的米格战机,除了小部分是苏联免费捐赠,大部分都是半价购买的。一架战斗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一时还拿不出那么多钱购买飞机。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捐款给空军买飞机的热潮。

北京石景山钢铁厂职工利用增产、捡废铁等方式,捐献了“石景山钢铁厂号”战斗机1架。甘肃玉门油田工人用8天增产所得,捐献“石油工人号”战斗机1架。

京剧大师梅兰芳个人直接捐献战机1架。豫剧大师常香玉变卖汽车、孩子的金银首饰,然后又在6省市巡演170余场,为志愿军买了一架当时更先进的米格-15战机1架,战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截止1952年5月底,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可以说新中国 *** 代空军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牙缝中抠出来组建的,而新中国空军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

难怪焦景文没有座舱盖也敢横滚倒贴山头飞;难怪李永泰拖着被打了56个弹洞的战机,毅然选择冒险着陆也不跳伞;难怪孙生禄敢冒险钻入爆炸碎片中也要将美机打开花。

这是因为志愿军飞行员们知道每架战机都是人民省出来的,所以他们宁肯个人被毁灭,也不愿被打败。这是一种怎样的血性与勇猛精神?

志愿军飞行员们之所以能打破美空军神话,赢得对手尊重,凭借不仅仅是匪夷所思的技战术,更因其背后有强大的人民支撑。

2020年8月2日,九星米格的空战传奇王海老将军病逝。2021年8月 10日,名扬海外的焦景文老英雄病逝,享年95岁。

将军罢身追云去,碧天长流屠枭迹。空战英豪血洒长空,铭记历史,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英雄。

男生宿舍发生过哪些惊天骇人的事?

张阿姨在南方一个体育学院的男生宿舍做管理员,她管理宿舍20来年了非常有经验。说起“惊天骇人”的事,她真的跟我说过一个:

09年的时候,有一天上课时间吧,寝室基本没人,张阿姨正在核对本栋学生信息,听见有学生急匆匆的爬过来喊到“张阿姨,不好了,着火了”“好像在四楼”!

张阿姨作为宿管员,她的管理室是驻扎在一楼门厅的,她放下手里的活儿,赶紧跑到楼外看着四楼阳台已经开始往外冒浓烟了,按照她的话真的是被吓懵了,虽然管理上很有经验,但这种事情还是 *** 次遇到过!

她拿起 *** *** 时间拨打119、120,然后一边拨打校警卫处 *** ,一遍拿着灭火器往上跑,那时候虽然40多岁,但她却跑的嗖嗖的,因为他不确定是不是有学生在室内,就这样,她一边大声挨个楼层喊,一遍往上跑去,楼上学生们听见喊叫声陆续都跑了出来。

张阿姨跑到四楼的时候,楼道里已经充满黑烟了,人根本进不去,因为怕寝室还有孩子,她必须去冒险一次,就从三楼的走廊扯下一个晾晒的床单跑去水池子的地方全部浸湿披在身上,说到这儿的时候,我的心不由得一紧!

她闭着眼睛,屏住呼吸,拿着灭火器上楼一顿乱喷,然后憋不住了就又跑下来,就这样来回好几次直到消防车赶到,张阿姨说当时真的是把她吓懵了,但也顾不了那么多,当时就想着别有孩子在寝室就行,最主要的是人身安全。

梦见自己翻车人没事

大火很快就被消防官兵给扑灭了,被告知寝室没人员伤亡的时候,张阿姨终于放心的瘫坐在地上,顾不上满身满脸的黑。

后来经过消防人员的专业评判,原来火因是4楼有个寝室的手机正在充电,因为充电器短路造成的火灾,还在没有人员伤亡!

俗话说,水火无情。如果不注意,怎么才能安全你我他。

张阿姨说平时他们每周都会在寝室大排查,搜到违规电器一律没收处理,没想到问题出在一个充电器上,而且最搞笑的是,那天下课后,体院的那群小孩儿回到宿舍,整个四楼走廊的墙壁都被熏的黑漆漆,而那个燃烧的寝室,更是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了。

张阿姨讲后来学校把那一层楼的学生都暂时安置在学校招待所,后来寒假的时候一整栋宿舍都进行了翻新。而那个引起火灾的大学生被记了个处分。学校也就那次事件给所有寝室的学生进行了消防演习实 *** 演练。

不管怎样,好在那次没有人员伤亡,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寝室用电安全也是每个大学生入学前需要加强学习的。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就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本文文字内容均为原创,图片来源于 *** )

印度的军工水平到底如何?

我们经常嘲笑印度的军工,然而世界上有资格嘲笑印度的国家不超过15个,其他将近180个国家连印度都不如。所以对待印度军工问题上我们正反都要去看,切勿一味地嘲笑。下图为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I战斗机生产线,虽然是引进而来,但是放在世界范围来看有这种重型机生产线的国家也不过10几个而已,大部分国家购买的战机都是整机直接进口。日本为什么要死要活的把美国F-35的生产线引进到自己家?这个问题大家自己想吧

下图为2018年6月3日印度试射的“烈火-5”远程弹道 *** ,大家经常用“布朗弹”来形容印度的 *** ,然而“烈火-5”的6次试射全部成功,他的射程达到5500公里(改进型可能会达到8000公里升级为洲际 *** ),可以覆盖中日韩全境以及俄罗斯大部。虽然“烈火-5”的综合技术指标并不高,但是世界上有能力生产远程弹道 *** 的国家也就是中美法俄印、巴基斯坦以色列 *** 疑似有,这样算下来也就是8个而已,也就是说印度已经走在了弹道 *** 技术的前列。

还有下图为印度自己研制的LCA“光辉战斗机”和“阿琼”主战坦克,他们一直都是我们 *** 上的“笑柄”,因为搞了40年才拼凑出来。然而世界上能拼凑出先进战斗机和坦克的国家又有多少呢?中美英法俄日韩意大利以色列瑞典乌克兰德国,算上印度一共13个。

还有加尔各答级“盾舰”、“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歼敌者”号 *** 。要知道海军是一个高技术兵种, *** 至近只有中美英法俄五个国家能造,印度是世界上第6个拥有 *** 的国家。虽然我们嘲笑印度的产品拖拖拉拉太慢,然而其他国家连被嘲笑的资格都没有,压根没有能力造。

实际上印度的军工涵盖的范围非常广,航空、火箭、卫星、 *** 、航空母舰、弹道 *** 、 *** 等等,虽然整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比较“拖拉”,但是世界上真正能造的有几个呢?哪怕拼凑都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印度的军工整体来说其实已经走在世界的前端,只是弱于中美英法俄日韩瑞典这些老牌工业国而已。我们有资格嘲笑印度,美国有资格嘲笑印度,但是放到巴西、阿根廷这些所谓领土大国有这个资格去嘲笑吗?“烈火-5”的的确确能够对整个亚洲构成核威胁,难道我们能假装看不见吗?显然不能。

当然我把它夸了一顿不代表印度就已经跟别人平起平坐。印度的军工发展有点“奇葩”,那就是什么都能造但什么都造不利索。印度的军工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基础工业不完善,而且经常提出与自己不相符的目标。比如航空母舰、 *** 等等,他们的工期都超过10年。这些重要的武器其实印度并没有足够的工业实力去 *** 完成,甚至航空母舰的设计方案都是从法国和意大利购买的,而内部的子 *** 也是高度依赖国外。而自己生产的M777型 *** 炮炮弹还曾经发生过炸膛事故。这里面涉及到的领域实在是太多了,冶金、电子、机械加工等等,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积累起来的,工业大国中起步最晚的中国也用了60年的时间才开始进入到收获期。

所以说印度在工业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教育到经验积累到研发能力到管理,相当多的问题要逐步解决,否则每次都靠别人印度永远加入不了中美俄英法日韩瑞典这些世界 *** 梯队,也永远只会看别人脸色去购买装备。但是还是那句话,对待印度军工问题我们可以嘲笑他,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印度只要敢尝试将来就一定会有所发展,放在世界范围来看印度其实已经是一个军工大国了(非军工强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