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算命-你去过哪些寺院
*** 可以算命,你去过哪些寺院?
2010年迎江寺
2010年滦州古城碧霞元君祠
2010年洛阳白马寺
2010年洛阳关林
2010年香山寺
2011年雍和宫
2011年玉田净觉寺
2013年红螺寺
2013年普宁寺
2013年正定大佛寺
2014年贝子庙
2015年洪桐广胜寺
2015年临汾尧庙
2016年唐山龙泉寺
2016年五台山
2017年孔庙
2017年山西大同悬空寺
2017年山西大同华严寺
2017年西安大慈恩寺
2018年北京云居寺
2019年景忠山御佛寺
2019年景忠山碧霞宫
姚广孝为什么称为黑衣宰相?
公元1348年,朱元璋结束三年流浪生涯,回到皇觉寺,后来建立了大明王朝。
同一年,还有一个少年出家为僧,后来整个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历史进程。
有一次,这个少年和尚正在嵩山寺游历,路上遇到了相面大师袁珙。袁珙一看见这小和尚吓了一跳。
怎么呢?这小和尚面相不凡。袁珙对他说道:“你真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睛是三角形,体形就像一只病虎,必然天性喜欢杀戮,会是个大人物啊!”
按说佛门弟子应该慈悲为怀,听别人说自己喜欢杀戮,早就大耳光子抽过来了。可是这小和尚听了居然哈哈大笑,喜不自胜。
可见这小子还真就是个危险分子,心里装的不仅有菩提,更有许多带着血腥气的秘密。
他出家后居然还曾跑去跟道士学习阴阳术数。所谓阴阳术数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等,明显属于旁门左道嘛。
学习这种旁门左道的都不是什么“正常人”:比如苏秦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术,苦读《阴符》;张良从黄石公那里得到并学习《太公兵法》;刘伯温学习《六甲天书》和《奇门遁甲》……
话又说回来,哪一个正常的和尚会拜道士为师呢?
事实上,他本就不甘心做一个“正常人”。
他是要站在高山之巅,以天下为棋盘,以王侯为棋子的男人。
他的法号叫做道衍,后来明成祖朱棣赐给他另一个俗家名字——姚广孝,人赠外号“谋僧”,又叫他“黑衣宰相”。
他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役”,助朱棣登上皇位;
他负责为朱棣迁都,规划设计了北京城;
他主持编纂了明代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和尚,大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永乐大典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不会有,甚至整个中国的历史也许会走向另一个航道。
01
良禽择木而栖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跟随朱元璋一生的女人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下令选拔高僧陪同皇子王爷们,一同为马皇后诵经祈福。
这也许是道衍和尚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当时担任僧录司左善事的宗泐举荐了他,而他由此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燕王朱棣。
所谓“ *** ,一遇风云便化龙”。道衍与朱棣见面后相谈甚欢,这两个不凡的男人已经相遇,一番大事业已经在冥冥中注定了。
这一年,道衍48岁,他已经熬的够久了,一肚子智谋憋得没处发泄,哎呀好想搞个大新闻啊。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三年不做饭,看见铁锅都得手痒。
燕王朱棣挑选随侍僧人,经过道衍和尚的时候,道衍马上说了句话,立刻吸引了朱棣的注意力。他说的什么呢?
“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追随您。”
燕王没有料到有和尚会这样,问道:“为何要追随我?”
“贫僧有大礼相送。”
“哦?”燕王更好奇了,一个和尚能有什么礼物可拿来送给他这位王爷呢?
“贫僧要送王爷一顶白帽子。”
朱棣脸上变色,低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想找死么?”
朱棣为何变色?
道衍把不便说的话玩了个文字游戏。“王”字头上扣个“白”字,乃是“皇”。朱棣自然会意。
道衍面对朱棣的斥责笑而不答,开始自顾自的打坐。他太了解燕王这种人了,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怎么可能没野心?
果然,不一会儿,朱棣自己就找了回来。“跟我来。”
事实证明,要想成大事,必须要善于抓住机会。如果没有机会呢?那就创造机会!
不久后,道衍跟随朱棣前往北平,任庆寿寺住持。
如果他真的老老实实做主持,日后可能就不会发生那场战争了。
偏偏道衍这个住持并不满足于每天青灯古佛、木鱼念经。他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旁人都要退避。
谈的自然是朝堂大事。朱棣需要道衍这样的谋士来帮助他,因为虽然贵为燕王,但接近权力中心的他处境并不安稳。
02
天要你做皇帝,管民心作甚?
尤其在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后,皇位传给了朱棣的侄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上台后,为了集中自己的皇权,听从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实行削藩。可是,要知道,削藩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棘手的大事。
之前,西汉初年,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削藩策》,要将刘邦当年分封给诸侯王的领地收归中央,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皇位都不稳了,不得不腰斩晁错。
之后,清代有康熙削三藩,惹得平西王吴三桂举兵 *** ,半壁江山沦陷,大清险些被推翻。
但年轻的朱允炆显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他上台一个月,龙椅都还没坐热乎,就带着 *** 开始动手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贬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受辱,举家 *** 而死。
建文帝并不在乎,他只觉得:嗯,开局不错。雷厉风行而且接连得手。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他的胸膛中膨胀起来。一切都那么顺利,看起来还会一直顺利下去……
但他低估了自己另一个叔叔朱棣,更没想到在叔叔背后有着一个智谋无双的和尚。
其他藩王被削后,燕王朱棣唇亡齿寒,十分郁闷,有一天看着窗外的冬日景色出了神,随口吟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接了下联:“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朱棣犹豫不决,说:“此时民心都在朝廷那边,我能怎么办呢?”
道衍的回答是:“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我只知道上天要让你做皇帝,管它所谓的民心作甚?!
道衍又让当年给自己看过相的袁珙和占卜奇才金忠前来,为朱棣预测吉凶。朱棣这才下定决心,要向皇位进军。
一句话就可以鼓动人 *** ,这就是道衍的魅力。
几百年后的美国,有个信奉禅宗的男人叫做乔布斯。在劝说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事业时,他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而道衍需要一个乱世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果没有乱世,他就要创造一个!
山不走向 *** , *** 就走向山。这就是道衍和尚的霸气。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道衍和尚的力劝,朱棣也许就会在所谓的“民心”面前屈膝,将自己的藩国交出,而沦落为一个不知名的皇亲国戚,何来历史上的永乐大帝?
大志已决后,朱棣开始暗中拉拢军队势力,并且招募自己的勇士。而道衍和尚,披着一身袈裟,手里拿着佛珠,不在寺庙拜佛,却在燕王府内为朱棣训练兵马、打造军器。细心的他居然还养了一大群鹅、鸭子,用它们的叫声来掩盖军事训练的声音。
道衍以前跟随道士学习的权谋机断、阵法等等,此时也开始派上了用场。所谓“技多不压身”,你当初以为没用、只凭兴趣学习的那些技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起到大作用哦。
那么当风暴来临时,道衍的所学到底能否帮助朱棣逃离死祸、一飞冲天呢?
03
*** 技术哪家强
1399年6月,燕王府的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要逮捕燕王官属,幸亏都指挥张信向他偷偷报了信。
事到临头,已经没有退路,反!
朱棣决意立刻起兵,这时,忽然风雨大作,燕王府屋檐上的青色瓦片被吹落下来,砸得粉碎。碎瓦,历来都是不祥之兆。朱棣大惊失色,难道天意注定他起兵必败么?
此时,又是道衍出来为朱棣定心。他说:“这是大吉之兆啊,此乃飞龙在天,才会有风雨相从。青瓦落地,说明要换成皇帝用的黄瓦了!”
你瞧瞧,这和尚一张嘴跟玩杂技似的。民心阻碍朱棣起兵的时候他不管民心只管天道,如今天意不祥,他又生生把凶兆解释成大吉之兆。管他呢,反正就是要 *** 。
心一旦有了方向,整个世界都要为他让路。这也许是成大事者的相通之处。
在道衍和尚的鼓励下,朱棣竖起“清君侧”大旗,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而道衍则负责留守北平大本营,辅佐世子朱高炽。
这年十月,朱棣带兵攻下大宁城,而朝廷的南军主帅李景隆则趁机攻打北平。道衍指挥将士守城,丝毫不乱。又在夜里用绳子将军中勇士从城墙系到城外,与朱棣派回来的援军内外夹击朝廷军队,斩首无数。
然而,尽管陆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 *** 三年后,朱棣的大军仅仅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而已。而朱允炆仍然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
当时朱棣的军队正在攻打山东,可苦战那么长时间,都打不下来。论兵力、人才资源、物资储备,朱棣都远远落于下风。
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朱棣大军势必被围困剿灭。当不上皇帝倒是次要,能活命就算老天保佑了。这可咋整?
所幸还有道衍!这个当初极力劝他起兵的人,关键时刻终于又送给他一份大礼,让他一飞冲天。
道衍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大战略:不要再跟这些人耗下去了,我们应当直取京师!那里兵力空虚,一定可以攻打下来。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朱棣一拍脑门,对呀,为什么非要揪着实力强劲的山东不放呢?他仿佛看到了道衍为他打开的另一扇大门,通往京城的大门。在道衍的战略部署下,朱棣转战徐州,后来在淝水、灵璧接连大胜朝廷军队,而后直捣黄龙,渡江夺取京师,一举成功!
可见,当遇到困境的时候,一味撞南墙并非更佳选择,转换一下思维也许就会海阔天空。
攻取京师后,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而朱棣登基称帝,道衍则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
道衍终于实现了他的承诺,将”白帽子“送给了朱棣。但道衍自己,却并没有享受荣华富贵,这又是为什么呢?
04
和尚当官怎么办
在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中,道衍可称居功至伟。
后来,朱棣几次远征蒙古时,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为朱棣免除了后顾之忧。
永乐二年,朱棣加封道衍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赐名“姚广孝”。
但是,跟姚广孝交谈时,朱棣从来不直呼其名,总是称他为“少师”。可见朱棣对姚广孝有多敬重。
后来,大概觉得姚广孝做和尚日子太清苦寂寞了,朱棣下令要他蓄发还俗,不料却被姚广孝拒绝了。朱棣又赐给他豪宅和美女,姚广孝仍然不为所动,还是做着自己的道衍和尚。
到湖州赈灾时,姚广孝还将自己被赐予的黄金全都分发给宗族同乡。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男人,上朝时候穿官服,一下朝回家便立刻换上僧衣。倒是颇为有趣。
其实这叫什么?懂分寸,知进退。
所谓“高处不胜寒”,越是位极人臣,越是在钢丝上行走。君不见,历史上多少将相功高震主,最后死于非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保持清醒,急流勇退。
李斯怎么样,伙同赵高将胡亥送上帝位,最后还不是被腰斩、夷灭三族?
韩信怎么样?为刘邦打下江山,功高无二,国士无双,被封为齐王。最后却被吕后让宫女们手拿棒槌活活打死了。
往近了说,李善长、常遇春、蓝玉……哪个不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除了徐达明哲保身外,全被灭掉了。(经知友提醒,常遇春不是被过河拆桥灭掉,而是暴病而死。)
姚广孝非常明白“前车之鉴”的道理,所以把这一身袈裟作为他 *** 的保护色。毕竟,有哪个和尚会篡位夺权呢?
公元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明成祖朱棣为悼念这位大功臣,废朝两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他,并追封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姚广孝墓塔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
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即为,是为明仁宗。这位皇帝对自己的老师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姚广孝去世七周年的忌日上,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赞扬他的功勋,并特命姚广孝配享朱棣的庙庭。
太庙是什么?那是皇帝一家直系的祭祀场所,一般而言只有皇帝的先辈才可以列入太庙,一般的皇亲国戚都没这个资格。之前也有大臣配享大明太庙,那都是中山王徐达这样的开国武臣。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庙的,只有姚广孝一人而已。
05
生来就为“搞事情”
道衍、姚广孝,两个名字,恰恰代表他的两个角色。他以半僧半官的身份,出入于朝堂和佛堂,而在君王面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善始善终。这样的例子实在极少。
说他是个明代 *** 奇人,一点不为过。
纵观姚广孝的一生,其实就是“搞事情”。耕地?包工?做生意?这些从来都不在姚广孝的人生规划内。
你说他是和尚吧,他插手朝政,引发内战,自己不做皇帝,却将他看中的人推上帝位;
你说他不是和尚吧,豪宅、美女和黄金他都视若无物。为了驳斥程朱理学中的反佛言论,还写了一本《道余录》,是佛教史上重要的著作,俨然是位无欲无求的高僧。
历史上这种人极为少见。
他们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金钱?美女?一个小城的首富就可以得到。不好意思,层次太低了。
这种人要的,是要实现自我抱负,学了满腹韬略,就要让这才学好好发挥出去,就要用一个时代来为他证明。
登山,则必达绝顶;击水,则随江入海。做谋士就要让主公主宰天下,自己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可与孔明、张良并肩的超一流谋臣。
做,就要做最厉害的。
即便为此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疯狂吗?疯狂。
学识广博,胸怀天下,能在寺里坐得住几十年的冷板凳,能抓住朱棣这条登天阶;关键时候能够以智谋力挽狂澜,功成名就后又能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厉害吗?厉害。
为什么世界上有些人信仰宗教?
谢邀。
先说答案对所谓“宗教”的信仰,实际上是一种迷信,是心智不全的产物。
首先,要为“宗教”一词正名。
宗教一词,在中国文化里,是指中国人的祖先和圣人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系列文典与教化。
敬天法祖而设宗庙,是为宗;
圣人以道立教以正百姓,是为教。
中国文化的根基,就在于此。
随着文化的入侵和文化 *** 策略,导致宗教一词变成了怪力乱神蛊惑愚蒙的组织的专称。
渐渐地,中国人中的智识阶层,看到“宗教”这个词就联想到愚昧,于是开始对这个词进行污名化。
信仰这种“宗教”,是一种迷信,因为他们无道,所以认为世界由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 *** 纵,对这种神秘力量的 *** 化的崇拜和 *** 祀,构成了他们所谓的“宗教”。
他们的“宗教”,是心智不全的产物。
中国的宗教,则是心智健全的产物,不是用来寄托所谓“信仰”的。
身为中国人,我们有道,头顶有天,脚下有地,有伟大的祖先和智慧的圣人,我们都是心智健全的通神灵的人,讲的则是道德仁义礼,行的是宗道本德法天则地,我们的文明,是真正的文明。
迷信所有的迷信,都是同一种心智构型:相信不可信的东西。
当一件事到了以信还是不信来考验人们的时候,它已经和智商没有关系了。
天上挂着一轮太阳,这需要人在信和不信之间做出抉择吗?
当然不需要,因为太阳的存在,不管你信不信,它都存在。
然而,偏偏有很多的人,非要去相信不存在的东西,怀疑存在的东西。
可笑的“船货崇拜”:
1970年代,当人类学家踏上了太平洋上人迹罕至的瓦努阿图塔纳岛等诸多岛屿时,看到了下面这样的景象:
土著们削尖了竹子,排着纵队,踢著正步,在旷野上行军。他们用草跟木片扎成了飞机,在地上清出一条平整的跑道,晚上还在两边插上火把。
他们用竹子搭起了“哨所”,坐在里头的家伙头戴用椰子壳做成的“耳机”,聚精会神的盯着一叠叶子,一张张的翻着。西方学者对岛民的荒诞行为迷惑不解,于是对其深入研究,最终将这种行为命名为船货崇拜(Cargo Cults,直译为船货 *** )。
它的起源,来自二战时期。
这些太平洋岛屿,在16与19世纪两波殖 *** 动都没有被染指,上面所居住的土著一直过着亘古不变的原始生活。直到太平洋战争开打,他们才被席卷进了现代文明。
盟军开始大规模登陆这些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小岛,并且建立海军基地、空军基地,愿意跟盟军接触的土著,就让他们搬搬东西,干干体力活。不愿意给盟军效劳的,基本上就像对待野生动物一样,用铁丝网围起机场跑道,别让他们跑进来捣乱就行了。
一名老土著特别叙述了不同国家的人对他们的待遇:
“英国人跟法国人,根本不把你当人看。他们叫你做什么,你只能照做,不能回嘴,连正眼看他们都不行。但是美国人比他们稍微好一点,他们会记得我们的名字,给我们零食和香芋,还教我们唱歌。”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竟然有美国人跟我们一样是黑皮肤。这让我们相信,我们有一天也能变得跟他们一样。”
就在钢铁巨舰、雷霆怪鸟、数不尽的人海、货物,让这些土著们目眩神迷的时候,突然的,战争结束了。
盟军如旋风般降临,又如旋风般离去,什么都没有留下,一句话也没有解释,留下的,只有土著们无限的困惑。
土著们发现,这些白人,既不种田,也不打猎。有些人成天坐在房子里翻搅著白色薄片(书);有些人拿著木棍( *** )排成整齐的队伍,毫无目的的兜圈子;有些人头上戴著可笑的装饰,盯著一个盒子,聚精会神的摇头晃脑,像是中邪了一样。
土著们根本想像不到,比这些更没意义的事情了。
但是,却不断有巨大的船,载着美味的食物、精巧的衣服、还有各种想都想不到的新奇玩意,他们统称为“货物”的东西,来供养这些白人。
这到底怎么一回事?这些白人的行为背后有什么意义?
不同部落的老家长、贤者、巫师们,最后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这些白人正在进行“宗教”仪式,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行为,都是召唤“船货之神”的仪式,只要我们跟他们做同样的事情,船货之神也会降临,将货物赐给我们。
于是,就有了这样前面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画面。
人类学家问土著:都过了这么久,船货之神也没有降临,你们为什么还愿意坚信不移的等下去呢?
当地的土著人说:如果你们白人能够等 *** 基督两千年,那我们也能等得跟你们一样久。
的船货崇拜故事里,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好笑呢?
因为在我们看来,他们在迷信荒诞不经的超自然力量,这种荒唐的行为根本没有意义,也更不可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力,改变他们的现实生活。
其实,土著人还可以这样反驳:“你怎么知道船货之神不存在?我们崇拜船货之神,是因为我们每天翻树叶子,拿着削尖的竹子踢正步,头戴椰子壳做的耳机这样的修行中实践中体悟出来的。你没“实修”过,没资格讨论我们的信仰。”
更进一步,土著人还可以说:“你们文明人崇拜星座,难道不比我们崇拜船货之神更愚蠢吗?你们深信不疑的死后世界里的天堂和地狱又有谁见过呢?你们把天空里云朵的形状,都牵强附会成“神迹”,难道不是比我们的船货崇拜信仰更愚蠢吗?迷信救世主,最后的审判日,涅槃解脱, *** 回,因果报应,哪一条不比我们的货船崇拜行为更愚蠢?”
用一种迷信,去击倒另一种迷信,在逻辑上就不可能,因为所有迷信者说的都是私人语言,而非天地常然。
既然都是是私人语言,就不可能用一种私人语言去判定另一种私人语言是不是合法。
说到这里,我们差不多可以给心智健全和心智不健全下个定义了:
相信不可信的东西,为心智不健全;
不相信不可信的东西,为心智健全。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相信不可信的东西呢?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误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神,什么才是真正的万物造化力量,什么才是真正推动与支配宇宙的力量。
如果他们理解不了这种真正的力量,他们就会把任何事物附会成具有超自然力量,这就导致了巫妖崇拜,相信不可信的东西。
在中国文化中认为天地含精,精有阴阳,阴阳相搏而生神,神主造化,化生万物。
神指的是天地造化之良能。
神不是指一种人格化的东西,也不是一种拟物化的东西,它不是人,不是动物,不是植物,不是石头,它只是一种天地造化万物的机能和推动力量。
《道德经》:“神得一而灵。”
有道,方能有圣,有圣,方能有教化,有教化,方有百姓之安乐甘美,人人皆通神灵,故称为神州。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真可怕,中国人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中国人不信神,最后总结一句,丑陋的中国人。
旁边一群没文化的人就会起哄叫好,然后痛斥国人为什么不反思。
进而教训说,任何“宗教”的“神”都必须得敬畏,任何文化都是平等的,你怎么可以贬低其他文化来抬高自己的文化呢。
这是和那些“船货崇拜”的土著一样,多么的莫名其妙。
那么,世界,究竟是被什么力量推动而来的呢?
在中国文化中,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圣人们认为,是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如果要对这个演化过程进行具体化的描述,可以参见下面这段《列子·天瑞》中的文字。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九变者,穷也,乃复变而为一。
一者,形变之始也。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可见,在中国文化中,关于宇宙万物的演化 *** ,是不需要引入一个幻想之物作为创世者,去作为变量的。
中国文化认为,“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可以互生。
物,根本不是客观存在者,它可以变成“无”。
“无”也不是真空,它是一切万物的萌发之源。
那“无”和“有”是怎么来的呢,他们都来自于“道”。
“道”是什么呢?
“道”不可描述,不可说,因为它无名无状无物无像, *** 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切都始于“道”,归于“道”,循环往复,永恒不息。
在宗教的神话故事中,大都喜欢杜撰出来各种生前世界和死后世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精神控制。
听话的死后上天堂,不听话的死后下地狱。
可笑的是,这种关于死后世界的描述,却都是从来没死过的活人写出来的。
其实生前世界,死后世界,一点都不神秘。
比如,对于一个年轻人小李来说,他现在还没有结婚,还没有生育孩子。
而对于他尚未出生的孩子小小李来说,他现在所经历的一切现实世界,就是他的孩子的生前世界。
等孩子出生后,长大成人,小李慢慢衰老变成老李,然后老李去世。
老李去世后,小小李的生活还在继续,而小小李所经历的一切现实生活,对于已经去世的老李而言,就成了老李的死后世界。
这里面需要引入什么天堂和地狱各种场景吗?
不需要。
在小李,老李,小小李的一生中,他们都生过,也都会死去,而在他们生与死的前前后后,谁也没见过法力无边的东西,也没见过天堂和地狱。
在中国这块神州大地上,对生与死的看法是这样的:
人和自然万物,只是委顺天地造化而成形罢了。
人死了,他的精神却不会死。
就好像前面的例子中,小李得天地之精神而化成人,小李死后,他的 *** 转化为其他物质继续进入再循环,但是它身上所载具的天地精神并未死亡,小李和他的夫人,两人两精相搏,而生神,于是小小李便得神而生。
在中国文化中,真正的死亡,并不是指他 *** 上的消亡,而是指没有后代。
一个人只要精神不死,香火不断,他就会永生。
中国人从来没有过什么“信仰”危机,我们有道德仁义礼,自然不需要禽兽的迷信,我们行的是宗道本德法天则地,自然不需要去搞什么 *** 祀,拜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
只有心智不全的人才需要信仰那些所谓的“宗教”。
*** 最有名的相师?
董慕节,
外号「铁板神算」、「董半仙」,二十七岁开始为人算命,数年后到香港。据闻他十六岁时跟随祖父的结拜兄弟学习宋 *** 始代代单传的「铁版神数」,二十七岁开始为人算命,数年后到香港。相传他手执一个算盘就可算出人的一生,精确无比,是名副其实的算命大师。
白龙王
是泰国华侨,他的身世来历有多个传说,据说某天突然发觉自己是白龙王托世,于是就改行每逢周五、六、日替人看相讲吉凶。本来居室只是草屋一间,但因帮过一富商而得到大笔捐献,重新起了间白龙王庙。
李居明,
出生于香港,著名风水学大师,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李居明在报界及电影圈任职长达十年后,于八十年代中期全身投入命理术数工作,曾经用中国传统的堪舆飞星秘技为美国的考古学家成功的发现世界上的 *** 只海龙化石,声名鹊起,在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荣誉和地位,而且还屡次协助专业人员勘探出斑彩宝石,震惊整个世界。李居明的著作有《 *** 观音修持法 》、《密解般若心经 》、《佛教 *** 常用经集 》、玄学入门》等。
金庸小说中令人无语的武功都是什么?
说过金庸笔下的十大邪功,那咱们今天再聊聊金庸笔下最令人无语的武功。
《 *** 》林朝英所创的《 *** 》,相当的令人无语。
这是林女侠在失恋之后的抒情之作,处处透露着林女侠对王重阳的期望。
什么修炼时需要 *** 了衣服散发体内热气啊,需要心心相印啊,练剑时需要搂搂抱抱啊……
这些练功方式把林女侠的小心思暴露无遗,可林女侠偏偏害羞,不敢坦露心声,反而要求后辈弟子控制情欲。硬生生把大漂亮,给练成了冰山脸。
而且这套 *** ,因为是抒情之作,所以不追求力量,只求速度。为的就是和王重阳嬉笑打闹,撒娇卖萌。所以《 *** 》在杀伤性上,极其一般。
最令人无语的是,林朝英喊着控制情欲,但这套 *** 却偏偏能勾起人的欲望。
话说,十几岁的杨过,就因为修炼了此功,就时常想亲小龙女。有一次甚至因为练得太投入,竟然直接抱住了小龙女,欲要强行亲嘴……
这时的杨过还只是一个对小龙女无限尊敬的孩子啊,可他竟然起了亵渎之心。足见这功夫有勾起欲望的作用。
这都还不算什么,《 *** 》的招数更是让人一言难尽。
《 *** 》中有一招叫做亭亭如盖。出招时,男人需要分开双腿,上身挺起,挡在女方身前,用身体保护对方。而女人用长剑从男人 *** 的空隙上刺。
林朝英姐姐,您发明这一招是认真的吗?先不说姿势暧昧不暧昧,就说从 *** 上刺,是不是太过凶险了?稍有不慎,王重阳是不是就只能和你姐妹相称了?
难怪最后王重阳宁可出家当道士,也不敢娶你,因为当你老公实在太危险了。
黯然 *** 掌杨过所创的黯然 *** 掌,威力强大,杀伤性极强。曾五招就秒掉了不可一世,自称珠穆朗玛的金轮法王。
但这套掌法也是相当的令人无语,因为不进入黯然神伤的心境,就发挥不出这套掌法的威力。
可以说这是一套,和幸福快乐无缘的绝学。
对了,单身的人应该也练不了,都没恋爱过,何来和爱人分离的黯然 *** ?
因此黯然 *** 掌在大多数人手里,就 *** 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龙象般若功这是金轮法王引以为傲的, *** 至高无上的 *** 神功。据说练到第十三层,就可获得十三龙,十三象之力。
金轮法王仅仅只是练到第十层,就可在中原纵横一时,威力很是强劲。
但这套武功真的很令人无语,因为它完全是靠时间磨出来的。
练 *** 层需要一二年时间。第二层就需要三四年时间。等第三层时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要七八年时间。如此成倍递增,越往后需要的时间越长……想练到大成 ,起码得需要个千八百年的时间。
但是人可能活千八百年吗?明显是不可能。那练《龙象般若功》能增加寿命吗?也不可能。
那练这套功夫有什么用?当金轮法王被杨过吊打吗?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人能活到千年。那这人个干嘛要练龙象般若功?
用一千年时间,研究研究武器,建几个王朝,不香吗?和张三丰练练太极,修仙渡劫,不爽吗?
干嘛还要苦苦修炼,只有区区十三龙十三象之力的龙象般若功?
九阳真经说九阳无语,不是说九阳的威力不行。而是说九阳的来历相当令人无语。
《倚天屠龙记》新修版中,斗酒僧观看《九阴真经》后,觉得九阴过于阴柔,过于追求以柔克刚,有严重的不足,所以创出了阴阳相济的《九阳真经》。
但是,《九阴真经》的总旨,已经指出了道家武功过于阴柔的缺点。总旨就是阴阳相济,阴阳调和的武功。
那斗酒僧对九阴的批评从何而来?他是没看懂九阴总旨呢?还是盗版了九阴的内容?
欧阳克的独门绝技欧阳克曾吹嘘自己有一门神功,只要自己看女人的脸蛋,就知她全身从上到下长得怎样。
但这技能充其量也就是个猜测身材而已,难道还能 *** 不成?
不能 *** ,不能克敌制胜,对追女孩半点作用也没有,只会让女孩子觉得 *** 下流。除了能满足一下自己的YY,半点好处也没有。您说这功夫是不是令人无语?
另外说一句,我就不信欧阳克看了东方不败的脸,能猜测出她身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