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的乌龟-古代有哪些职业被称作下九流

admin2023-02-13 03:58:2320

算命的乌龟,古代有哪些职业被称作下九流?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身份划分为九流,而九流又被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而被划分到下九流的人,命运也是相对悲惨的,处处都要受到别人的压迫。那么古代所指的下九流都是有哪些职业的人呢?

下九流的职业中,排在 *** 位的就是开青楼,在青楼里面的女子。放在现代这种行为就是 *** 了,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都会去 *** ,非法敛财。第二个便是龟,龟就是指哪些纵妻 *** 的人,现在这样的人也是不少的。

第三就是优伶,就是指古代的戏子,古代戏子的地位实在是很底下。现在的戏子就是大红大紫的明星了,有数以万计的人去追捧,收入也是相当不菲的。戏子这一职业,到现在地位是直线上升。第四位的就是吹鼓手,吹鼓手就是指谁家有丧事就去吹吹打打的人,与死人有一定的联系,古人便觉得这类人是非常不吉利的。

剃头匠在古代也被排进了下九流的职业当中,排名第五,而如今随便去理发店染个头发,做个造型,没有个千八百是出不来的。第六是木匠,木匠在古代也是属于下九流的职业,可是现在的木头雕刻家,以及木匠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排在第七的是开澡堂子的,如今澡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第八就是在大街上流窜的乞丐,古代的人选择做乞丐是因为真的没有钱,迫不得已才会去做,而如今的乞丐都是有组织的,并且收入也是相当乐观的。下九流中最后一个的就是搓澡的,不过搓澡这一职业一直都从古代延续到了现在。

他们共同特征归纳有三:

一、劳力者。

古代社会一直比较轻视“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孟子曾提出的著名论断。在这个论断里,直接把劳动人民放在下等的地位,而把统治者放在上等的地位。自然,所有的劳动人民,就成了“下九流”。

上面提到的“下九流”分类中,比如剃头、擦背、吹手、衙役、梆、卖糖、升秤等等,无一例外不是劳动人民。

二、欺骗者。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下九流”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列入“下九流”的人中,有很多属于“欺骗者”。

比如“盗”“窃”这样的人,属于不劳而获,用暴力或者欺骗手段,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比如“巫”“大神”这种职业,则是利用“鬼神”来说事。古人虽然相信鬼神,但是,究竟“巫”“大神”的话,是真正传达鬼神的意思,还是他自己假借鬼神之口说话,其实谁也不知道。如果他是假借鬼神之口说话,那么,他明显就是欺骗者。所以,古代对“巫”这种人是很警惕的。古代也发生过多次禁巫的事情,对于用“巫蛊之术”害人的,更是会严厉打击。

再比如叫街(也就是乞丐)、师爷、媒婆、龟、娼等等,这一些职业,虽然也付出了一定的劳动,但是他们的劳动只能算是使了“巧力”。也就是说,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得来的,因此也算是一种“欺骗”。

三、道德低下者。

古代非常重视道德,常常把道德排在 *** 位。

比如师爷、媒婆这些。古代对依靠“说话”来做事情的这些人,都有一种偏见。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就是依靠“说话”来做事情的,而他们实际上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坏影响。比如张仪欺骗楚怀王,欺骗赵国等等,显示出其道德的低下。而师爷、媒婆这一类,也有可能出现夸大、不实的言论,社会因此把他们判入道德低下者行列。

再比如龟、娼、盗、窃这一类,他们所做的事情,确实也是道德低下的工作,无可争议。不过,整个古代社会一方面允许龟、娼这一类人存在,并不取缔他们。另一方面,又从道德上对他们做一个低下的判断,这也算是古代皇权社会的一种怪胎吧。

算命的乌龟-古代有哪些职业被称作下九流

影视剧中的老九门真的存在吗?

热播剧《老九门》中的九门到底是哪九门?

是的,这部剧就是《老九门》!

哦不不不,图放错了!

是这个《老九门》!

主演阵容如下

由人贩子陈伟霆扮演的怎么砍都砍不死的张启山张大佛爷。

由每天都好lay的张艺兴扮演我就不出山就不出山的二月红二爷。

由…什么?你问女主角?

拜托,虽然小编知道赵丽颖姑娘长得漂亮演技又好,但是这部剧的别名不是叫《张大佛爷和他的男人们》吗?不信你看:

佛爷和二爷一见面便是情意绵绵掌。

打完了还要献上一个宠溺的微笑。

娇俏的副官更是什么都听佛爷的。

连赵姑娘自己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了…

看到如此清新脱俗不重儿女情长的(···)的剧情,小编对这部剧的期待就更高了。

点一进去一看,这部剧果然很“高大上”…

一开始,这部剧就打破了时间黑洞...明明已经过了5秒,这时钟的秒针,纹丝不动...

甚至在民国时期背景下出现了2012年才出现的医学奇迹——断臂接回!

还有据说经费高达1.68亿的场景 ***

???

不就是一堆蜘蛛网吗?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到处都是蜘蛛网的电视剧,却火爆的不行,火到了什么程度呢?

爱奇艺播放量接近30亿

连南派三叔自己都表示:我要给这部剧打85分!

这个分数不低吧?小编猜,南派三叔给自己打这么高的分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精美的场景 *** 。

也不是因为小鲜肉们绝佳的演技。

那是因为什么呢?小编认为,是因为这部剧的IP。

当然不是上面那个IP啦,小编所说的IP是指知识财产。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英文缩写。那什么是知识财产呢?简单来说,就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东西,就是知识财产。

那么这个IP跟老九门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热播剧《老九门》在开播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叫《盗墓笔记前传》。这一说盗墓笔记大家肯定知道了。十年前,南派三叔凭借盗墓笔记一举成名。至今依然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知名度极高。哪怕小编从没有看过盗墓笔记,也都知道小哥和天真的“旷世绝恋”。

咳咳,好像跑偏了。。咱们还是说回IP吧。

那么IP这个东西究竟有多重要呢?

举个例子,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在集团年会上透露,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传奇影业旗下有好几个好IP。像蝙蝠侠、魔兽等等。

现在你知道IP这个东西有多值钱了吧!在南派三叔眼里,《老九门》并不只是一部热播剧。而是三叔构建自己“IP帝国”的 *** 步。他甚至扬言,以后自己不当 *** 小说家啦!他要向美国的漫威学习,以后请叫他“IP架构师”!

那么IP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热门的呢?

其实IP流行起来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以前, *** 小说的版权堆在一起都没人买。花几十万就能买一个大的IP。

可到了2011年,《甄嬛传》的IP已经卖到了两千万。

2013年的时候,辰东的《完美世界》的IP已经卖到了将近4000万。

再到今年(2016年),好的IP改编权早就被炒了上亿元的价格。

短短几年时间,IP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特别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十分注重内容,都讲究“内容为王”。而我们所说的IP,本质就是内容。

每家稍具规模的影视公司,基本都囤着几十个IP。互联网企业会把一个优质的IP打造成影视、游戏、小说、动漫、衍生品等等的产业,并形成一条完整的“IP全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IP想不火都难。

2015年被电影人称作IP元年,国产电影中票房过亿的,有一半以上都是IP改编的。还有很多大热的电视剧,比如《花千骨》,《琅琊榜》也都是IP改编而来的。

那是不是只要有好的IP就能火呢?

不一定。

近些年来,IP改编剧的现状,有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有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引起全民狂欢的《花千骨》;也有把原本小众的IP化腐朽为神奇的《琅琊榜》《太子妃升职记》;也有大把好牌在手依旧扑街的,比如说《盗墓笔记》。

去年暑期,南派三叔推出了网剧版《盗墓笔记》。这个月初,又推出了《老九门》。前几天,《老九门》同名手游上线。今天,《盗墓笔记》的话剧版在上海演出。电影版《盗墓笔记》,下个月也将在各大影院上映。虽然的盗墓笔记的IP花样百出,但是口碑都出奇一致的差。

其实,在小编看来,要缔造一个好的IP构架,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比如《琅琊榜》就很专注每个细节。有专业剧迷对《琅琊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个片子严格地按照对角线、三分法则、黄金分割线等 *** 来拍摄。

还有公认IP开发得 *** 的公司——美国的漫威。他们除了注重丰富的角色塑造和精彩的故事内容以外。连观众不会特别注意到的细节,也挖空心思去表现。

斯嘉丽在《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中佩戴的箭项链,暗示她和鹰眼有过一段恋情。

咱们回头看看,国内那些扑街的IP,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因为在乎市场和利润,而忘记了这个行业的本质才扑街的呢?小编觉得,如果再这样走下去,扑街的就不止是IP了,那些IP开发公司的没落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行业里,只有勿忘初心,不要贪婪,才能走的更长远。

考古队是如何探测到古墓的?

先介绍一下盗墓贼是怎么盗墓的。

首先这个盗墓就分南北两派,《盗墓笔记》里也说了。当然,这个南北两派不是他们提出来的,他们也是去翻看这些专家比如倪方六老师研究的资料,然后在这些资料上虚构人物,创造故事。

为什么分南北两派呢?主要是水文地理不同。北方的土厚,南方的土薄沙多,墓也就不同,采取的技术手段也不同。

一大区别就是探墓的工具。

北方喜欢使用一种叫洛阳铲的东西。

这个东西的尖上有一个小凹槽,插下去提起来,就可以把地下的土带上来,通过观察这土是原生土,还是回填土,或者有没有被铜等金属染上色,又或者气味是不是不同,就可以判断下面是不是大墓了。

这个洛阳铲为什么叫洛阳铲呢?这是在洛阳发现的,当时也不是用来探墓的,是一个叫李鸭子的盗墓小贼去赶集,发现当地的农民用这个工具挖洞搭棚柱。他一下脑洞大开,发现这个东西好用,一用一用,就成为了业界标配工具。

顺便说一下,洛阳的古墓相当多,因为洛阳风水好啊,洛阳邙山是中国 *** 名人墓园,活在扬州,葬在邙山就是人生一大理想。

但这个铲子,北方用的多,南方用的少。南方怎么不用呢?因为南方是沙子,不是北方那样的厚土,你插下去,也带不上土来。

那南方靠什么探穴呢?

算命的乌龟-古代有哪些职业被称作下九流

有一个神奇的 *** 叫闻。

就是长沙的土夫子啦,据说以前是开砖窑的,跟土打的交道多了,对土的气味就有了了解。渐渐地就能够通过土的气味闻到一些东西。

当然,这是两 *** 较知名的 *** ,还有没有其它 *** 呢?

比如分金定穴有没有呢?

当然有啊,这就是风水定位法。 我们知道,古代的墓地,尤其是大墓古墓在埋葬之前都要看地的,像武则天的坟据说是袁天罡跟李淳风这一对风水CP一起看中的。那么,你如果也是风水大师,你根据这个风水倒推,发现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如果前人的眼不瞎,而且又不是很偏的话,那是不是一定会有古墓呢?

长沙有一个姓蔡的高手,就会风水之术,他一看就能发现有没有古墓。有一天,他到了宁乡县,就指着一方水田说这水田下面必有大墓。同行的人不信。最后大家打赌。到了晚上,叫了几十个人把水田挖开,果然发现大墓,从中发现大量文物,卖给了美国传教士大捞了一票。

这种功夫当然属于最上乘的,但难以入门。

那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绝招呢?

当然还有。

比如看雪。

选下雪的 *** 天, *** 是米粒雪。跑到高地看雪融的情况,通常下面有墓室的,因为中空,其温度就跟普通土地不同,自然雪融的情况就不同。根据这个就可以发现有墓室的地方。这种 *** 比较合适关中这些墓密度比较大的区域。不然,十里八里没有一处墓,你跑断腿也看不到。

还有一种雷电法。

因为墓中往往有金属,会产生导电效应。有个叫焦四的大盗,专门用这种 *** ,在雷雨天往山上爬,然后手下的徒弟各占一个山头,等雷打下来观察情况,如果有异动,比如晃得特别厉害,就说明这个山头下面有墓。根据这个 *** ,焦四就盗了不少墓。

还有一些比较野路子的 *** ,就是伪装成算命先生走乡窜户,找一些吃瓜群众打听。

一般来说,有大墓古墓的,当地都会有传说,甚至这些本地人就是当年守墓人的后代,只是时代久了,大家都记不清楚了。通过走访这些老人就可能得到重要的线索,当然这种 *** 以前管用,现在乡亲们都很精 ,外地人一去,大家都特别警觉,不要说盗墓了,就是拔根草也能追着你满山跑。

找到了地方,那可以再细致分析了,有专业水平的可以通过山川的走势,秦埋岭汉埋坡,唐宋都爱砌方砖等等,就能够把握大概的墓穴,一个盗洞下去就直抵墓室了。

还有的就比较神了,比如闻土,用洛阳铲也好,或者什么 *** 也好,取一些土出来,一闻就知道下面的情况是怎以样。

现在的技术手段就更先进了,什么金属探测仪还有紫外线,都是新时代盗墓贼最喜欢用的工具。现在的盗洞小说其实都是根据古代的盗墓 *** 去盗墓,一点也不与时俱进,原因当然很简单,这些人都是闭门造车,买两本盗墓研究方面的书就可以写了,真实的盗墓早就不是这样的水平了。

所以,他们写的更像一些现代人拿着古董去盗墓。

接下来就是打盗洞了。这个盗墓可是违法的,总不能光天化日之下打吧。

这就需要技巧了,看墓的大小,小墓就夜里打,当天夜里就起走了。麻烦的就打数天,白天遮起来,外面做一些伪装,一般人就是从旁边走过也不会发现。不过,有一个问题要处理,就是土挖出来怎么办,生瓜子就是堆旁边呗。这当然就是找死了,大家一看,这里多了很多新土,肯定有人在挖坑。所以,高手的土是不往外堆的或者有什么 *** 可以让其消失的。

另外,盗洞也有方圆之分,一般来说,小墓就是圆洞,大墓就是方洞。方洞从技术含量上看更高,也更方便人上下。而且盗完之后过段时间,洞自然塌陷,起到掩盖痕迹的作用。而圆洞好打,也不容易塌,所以新手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般是圆洞。老手才会根据实际情况打盗洞。

再说比较大的盗墓,比如腰间有摸金符,奉旨盗墓就好说,如果是民间盗挖,那就要麻烦了,怎么办呢?

*** 也很多,比如是平地,就在这片墓地上种高梁玉米等高杆植物,等长出来后,就可以在里面打洞啦。这比较合适个把月的作业。如果更久,则可以修一个房子,平地起民居,山地修庙都可以起掩护作用。

打进盗洞之后,就有防盗措施啦,什么暗弓是有的,不过大多已经失效,流沙也是有的,毒气也是有的。但真正管用的绝对不多。至于尸变,那更可能是吓小朋友的。还有的防盗手段很好笑,楚王刘注的墓前有一个石碑,上面写着一行字: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郭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视此书目此也仁者悲之。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家很穷,没什么好东西,你们就放过我们吧。

难怪春秋时期嘲笑人的成语都跟楚人有关,楚国人果然很天真很幼稚。

相信你才是见鬼了!

开了墓室,就是摸金了,不同朝代的墓都有不同的形制,宝贝放的位置当然也不同,总的来说,死人身上的都是 *** 的,嘴里含里, *** 里塞的都可能是好东西。

有经验的老司机自然知道怎么下手,现在盗墓的都带着各种探测仪,不像以前盗墓,进去了取一些,下一回同行来了,还可以盗,甚至多盗。现在是一扫而光,什么东西都不会给你留下来。

这些是盗墓用的 *** ,考古的 *** 也类似,但也有区别。下面介绍一下考古怎么考。

要想了解考古是什么,还是应该看一些考古方面的书,比如《剑桥考古史》、《神祇陵墓与学者》、《田野考古》等等,但是这些书又太枯燥,而且我们想了解考古,不是想考古的专业知识,更多带着猎奇的心理,想了解中国的考古人是怎么样的。

如果有这个目标,可以看这本书:《考古好玩》。

作者高蒙河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常年带着学生去进行田野考古,他的文笔也相当好,写的东西有灵魂,生动有趣,今天我们就快读这本书,了解一下真正的考古人生活。

1.什么叫考古?

说起考古,大家 *** 印象跟宝贝有关系,没错,考古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现地下的宝贝,但考古学重视的是发现与研究,而不是宝贝。中国考古历史其实不超过百年,但中国的历史上有数起重大的发现,比如甲骨文,这个甲骨文是当时农民挖出了刻有字的龟骨,当可以治病的龙骨卖。那么这个过程就不叫考古,顶多叫发现,当真正的文物专家发现甲骨文的价值,专门去河南进行发掘,这才叫考古。

还有敦煌道士发现了敦煌藏经,但他也不是考古学家,那些从中国偷走经书的人也不能说是考古,只能说是发现。所以,连这种发现都不算考古,盗墓就更不算啦。

盗墓重在宝,考古重在还原历史,盗墓者完全不会在意的碎瓦片,碎布、谷物,可能在考古者眼里就是宝。比如清朝的玉白菜跟一个原始遗址的稻种,在盗墓者眼里,当然是玉白菜值钱,但在考古者眼中,后者可能更重要,因为玉白菜就是能卖钱,而这个稻种有可能把中国的文化往前推一千年。

另外,还有一种文物学家,比如故宫里修文物的,他们是考古学家吗?不是的,除非他们也进行田野考古,他们只是文物学家。中国的历史上还有一种金石家,就是分析各种古代宝物,比如李清照。这种人也不能称为考古学家。因为考古学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进行田野考古,要从无中发现有,文物学家、金石学家都是从有发现有,这个就不能说是考古学家。比如郭沫若,他是金石学家,懂得很多,又是文物大家,又启动了明朝定陵的发掘,但他没有进行多少实地的考古,说他是考古学家就有点勉强。

这又说明,考古重过程,有次考古学界开会,有的人一上来就说我们今天发现了什么文物,有些是国家一级的,结果主持会议的考古界大佬夏鼐就说,你别说这个,这不是献宝会,你就讲讲怎么发现的。怎么发掘的,发掘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就可以了。

所以,进不进行田野考古,是考古学家的硬指标。

真正的考古人很辛苦,常年在外面,在山村里活动,一年都难得回家。所以有说法:嫁人不嫁考古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来,带回一堆臭衣裳。

考古家的家属也常说:远看是挖土的,近看是盗墓者的,原来是考古的。

那么田野考古有什么讲究呢?

首先 *** 条,要搞好群众关系。

2.老乡老乡

搞考古, *** 要跟老乡打交道。考古人进行考古的地方,多是老百姓的田地,老百姓的菜地,可能还是老百姓的墓地。你跑过去,说要挖一挖,当然给老乡添麻烦,给他们找事。这个事情,也不能动粗的,什么限期你们多久腾地方,这样干的是房地产商,考古人不可能这么干,他们都是文化人,讲道理,更没有很大的后台给他们撑腰,他们只能说好话,跟老乡论交情,套近乎。

比如把人家请来,一起喝酒。老乡要是不喝,那自己就先干为敬。老乡其实都是好说话的,看你先干了,自然也不好端着,这酒一喝,感情就来了,话就好说了。所以考古人都有好酒量,生就革命的胃。喝了酒,然后就要讲道理了,用了老乡的地,毁了老乡的菜,都按市场价赔,另外,可能还要麻烦老乡,要租他的房,还要麻烦他的婆娘给考古队帮个厨,当然,这些都会支付费用。

老乡这一听,当然就高兴了,后面这两个,虽然说是麻烦老乡,但其实也是给老乡一点好处。这样一来,多半就谈得通了。

除了老乡,还有 *** ,去了当地,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认为自己是省里来的,甚至是国家来的,那用跟 *** 打招呼啊。但考古人到了当地, *** 个要联系的就是 *** ,一来是外来人口要进行登记,虽然是国家下来的,但一些路数不能省。这样也是尊重人家,人家 *** 反而会配合工作,要是端着架子, *** 的同志可能就会感觉你们这些人不尊重他,以后需要他们了,可能就不好说了。

所以,登个记,喝个酒,是谓拜码头。

所以考古人不容易,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甚至工作的村子有老人去世了,都要去叩个头吃个饭,送个礼。入乡随俗,搞好干群关系。这样老乡才不会把你当外人。

还有碰到拿檀的,比如一次考古队下去,到乡里开证明,乡里的办事员,一看介绍信,是国家的,就犯难了,说你们是国家来的,我们当然要配合,但你这个信太大了,是国家的,要是县里的就好了。

可见,办事员也是看人下药,看到这些考古队员,都是文弱书生,不是官员,就要忽悠,说要等第二天办,去县里问问(当时没有手机 *** )。这样,考古队三人就借住在办事员的值夜班的房间住一晚。

到了半夜,突然门被推开,被窝里钻进一个带着雪花膏味的女人,一言不合就抱上来要嘿嘿嘿。考古队员吓得大喊,对方也是大吃一惊,鞋都没要就跑了。考古队员一分析,可能这是办事员的相好,不知道办事员今天不在,所以来相会,结果钻错了被窝。

考古队员就此决定,以此为要胁,让办事员明天就把证明开好,果然第二天,办事员一听,脸都白了,也不要请示县里了,马上把证开好了。

这些就是考古队员在下面碰到的各种事情。常在外面跑,天南地北的,什么人都见过,什么景都望过,什么事都碰过。考古苦是苦,但这些小插曲也算是增一乐。

3.考古的吃喝拉撒

高教授是带学生的,每年会带学生考古,到了村庄,到了野外,那一切就不如在城里了。

那么吃喝拉撒如何解决呢?

吃一般都是吃在老乡家。住得远,没有老乡,或者工地远,不能回老乡家,那吃饭就在工地解决了,多是一碗方便面。高教授当年八十年代去考古,地方上还很穷,吃不上好面,高教授借人家的锅下面条,两个人下三碗,多出的一碗给农家的小孩。因为一煮面,小孩就站在旁边看,流口水,其实也是一碗普通的面,但当时的农村,连一碗面也是不常吃的。高教授说起来,现在还感到很难过。

现在的情况就好些了,一般会请老乡帮厨,伙食也比学校伙食好多了,考古的学生出一次田野,往往就要胖上不少。到了学校,又要开始减肥大业了。不过,老乡的厨房也是事情很多,比如有个厨房里摆着一个寿材,看着就吓人,女生多半是不敢进厨房,碰到非要进厨房的,一定要男生相陪,一来一往,培养出古墓派小龙女跟过儿的感情。换一个地方,厨房没棺材了,不过,却成了男女生在半夜谈恋爱的首选地。问为什么选这里,答:这里有火,外面虽然空气好,但怕有蛇啊虫的。还是厨房好。

这是吃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麻烦,比如用水麻烦,大家一天在土里窝着,收工了总想洗个澡,但这并不容易,因为考古的地方,很多时候是在山村里,并没有水,那怎么办?只有尽量节约水,水洗完脸还洗脚,就是这样,水也是不够用的,又比如要洗头怎么办。办法就是尽量不洗,男人一律板寸,或者干脆光头。女学生可能爱美之心,那就留短点,长发齐腰,寻人嫁了那就不现实了。但也有女生为革命事业献秀发,直接理光头的,这要进入峨眉,也绝对是灭绝师太级的。

另外就是不洗澡,行业交流,有一周不洗的,有夏天一个月不洗的,交流下来,西北学校的人天然抗脏,更高纪录半年不洗澡。

洗澡不容易,出恭就更不容易啦。因为农村嘛,多是旱厕,而且还是跟猪混在一起,男女也不分,到了门口,一概以咳嗽为号。也有大喊的:里面有人嘛。

有一天,一位急了,喊了一声:有猪嘛。

里面的人捡起土块,往猪一扔,猪嗷嗷叫。

有!

一边出恭,一边看猪在旁边,要是孟广美看到了,估计又要说道了,其实这不是没文化,是物质条件不允许,有条件谁不想来个抽水马桶,还可能暖 *** 那种,要是孟广美生在农村,她照样会撩着白 *** 在猪旁边出恭。

有一天,老乡要把猪拿去市场卖,跟猪出恭有了感情的女生顿时情绪低落,高教授特地找到农户,说你的杀猪计划,严重影响了我们女同志的考古热情,打击了她们的士气。

不一会,高教授回来了,传达更高指示:农户卖了大猪,将抱数头小猪回来。女生欢呼雀跃,仿若重生。

出栏时,女生纷纷与猪合影留照,共记这段革命生涯。

有的男生不愿蹲坑,就拿了铲子到野外,先挖一坑,然后方便,随后回填熟土。称为埋雷。文物界所谓埋雷,一种欺诈手段而已,把假货埋在地底,故意让人挖出然后坑蒙拐骗,日本考古学家藤村新一就擅长埋雷,在考古工地埋入石器,一埋就把日本五万年历史推到数十万年前。

到了工地,出恭条件又不同,平原就要搭简易茅房。如果是山地,那好办,高教授一指:这是一号坑。

所谓一号坑,女生专用出恭地是也。

最难的是住,一般是住老乡家,但住有住的麻烦事,比如分配房间,男生还好说,女生就麻烦了,有时分配来分配去,可能就剩一男一女安排不下,也不能凑到一个房间吧?高教授回忆,有一回,他到一考古现场,发现一男生跟三个女生住在一个房间,中间就隔了一道帘子。一问,女生怕房间有耗子,请男生入室壮胆。高教授当场下令,男生马上搬出去!

好想也去考考古!

考古工业如同战壕,男女生在一个战壕战斗,容易生产硝烟级的爱情,往往出发时,不爱说话的两个人,到了考古结束,就已经拉上小手谈上恋爱了。

另外,考古重视的是过程,是发现,是研究,对挖出来的宝物不说不关注,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考古重视的不是这个宝物值多少钱,而是通过这个宝物能够推出什么历史事实,比如在一个远古遗址发现一些稻谷,这在盗墓者眼里,可能一文不值,还有一些盗墓者进了古墓,把一些不值钱的陶器打烂,其实这在考古人的眼里,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通过这些可以了解我们中国远古的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水稻的,什么时候制陶的,制陶 *** 有什么变化等等。

盗墓,大家最感兴趣是掏出了什么宝贝。而考古界的交流,倒不像公众那样,大谈特谈出土了什么重量级文物,而更注重交流是怎么发现的,发掘过程有什么经验跟教训。

像中国考古界的泰山夏鼐先生就说过,我们评价田野工作,不是看挖出来什么,而是看怎么去挖的,挖的水平高不高。

有一年开会,有一个大概是麻爪考古学家,一来就介绍我们省今年挖了什么墓,出土了什么国宝。夏鼐当即就说,打住,这不是献宝大会,你讲一下怎么发掘的就可以了。

而在考古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考古不收藏。收藏不考古。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是考古学家,那你就不要搞收藏。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这是为了避嫌,这好比一个厨师家里 *** 不要挂腊肉,你要是一个饭店厨师,家里梁上挂满了腊肉,就算是你自己买来的,难免让人怀疑你这个腊肉是不是从店里顺出来的啊。

所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所以搞考古就不能搞收藏。你考古的,天天跟文物打交道,从土里挖出大量的东西。你家里要是也有一堆,人家就会怀疑你这个东西来路不正。还比如考古人出差,在地方从老乡家收购一些文物,那么,你是代表国家收,还是代表自己收?这个事情说不清楚。

所以,中国的考古界早就立下了规矩,考古不收藏。这个规矩还是中国考古之父李济立下来的。

关于李济,只需要介绍一样就可以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相关遗址的发掘就是他主持的。

当时,李济就定下规矩,咱们搞考古的就不要搞收藏了。李济这个人很严格,到了 *** 之后,李敖说他是个学阀。垄断学术。这么牛,当然说不搞收藏,大家都要遵办了。

这个规矩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甚至有的考古学家,原本是有收藏的,但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主动把自己的藏品献给国家了。跟收藏划清了界线。

所以,很多老一辈的考古学家,他们跟文物跟宝物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经手的国宝以万计,但家里就是一件古物都没有。比如李济,他后面去了 *** ,他死的时候,家里就没有什么古物,连老书也就是所谓的善本都没有,全是普通书籍。

经手万物,而手中不留一物,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富足,他没有拥有那些文物吗?我不这样认为,他把这些文物都记在了脑海里,永远的保存了下来,而有一些人,家里藏着大量的文物,你能说他们拥有吗?不见得,他们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文物的仓管员。

除了考古不收藏,复旦大学的高蒙河教授还介绍,考古还有两个讲究,一个是不鉴宝。为什么呢?因为鉴宝其实是另一个学科的东西,可以称之为文物学家或者说金石家。

像郭沫若,康生这些可以说是金石学家。古代的李清照夫妇就是有名的金石家。

他们是专门研究文物的,所谓术有专攻,他们不但看真货,也研究假货,所以他们可以鉴宝。而考古人只跟真的打交道,过眼的就没有假货,让他们去鉴宝,可能也有看走眼的,另外,考古人有研究方向,比如高教授好像是研究先秦的,让他鉴定青铜,瓦罐,他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但说要鉴定明清书画之类的,那可能会看走眼。

这是专长所限,还有职业 *** 守,因为你一鉴,人家就可以扯你的虎皮当大旗,说某教授看了,是真的。

这个事情就责任大了。另外,鉴宝往往还要附带一个事情,就是要定价。是真的,值多少钱啊。这是群众最关心的,但考古人对市场的了解可以说又不清楚了,让他们去定价,岂不是为难吗?在他们眼里,每件都是国宝。比如稻谷,可能不值钱,但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国宝。

最后,考古人不买卖古董,这跟不搞收藏是一个道理了。

摧毁一个普通人到底有多简单?

摧毁一个普通人的方式很多,也都非常简单。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场久劳成疾的大病,还有可能是贪得无厌的欲望,羽翼未丰时的摧残!

今天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羽翼未丰时的摧残!

算命的乌龟-古代有哪些职业被称作下九流

记得那是2015年的时候,因为负责县城的快消品业务,所以经常在县城城区溜达,也偶尔跟车去乡下送货!

大概是在六月份的时候,我跟司机在一个小饭馆吃饭,毕竟跑了一上午挺累的,就一人吃了一碗安徽板面,加点香肠跟肉丸子啥的!

吃完以后又给司机买了一瓶冰红茶一瓶红牛,防止下午的时候打瞌睡,然后就在饭店门口的马路牙子上坐着!

司机抽着烟,我喝着水,休息休息打算继续送货,争取早点回去休息!

就在我喝完最后一口水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一声凄厉的哭声,吓了我一跳,大白天的不至于有人 *** 吧!

顺着哭声望去,才发现并没有发生啥大事,就看到一个小姑娘在一家卖手机的店铺门口坐着,头埋在两个胳膊中间,放声痛哭!

我看着这孩子年龄也不太大,就起身想赶过去问问情况,司机拉住我不让去,说是骗人的,经常有这样的年轻小姑娘装可怜!

确实,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就经常见到在天桥上,一个小姑娘坐在天桥的栏杆旁,在地上用粉笔写着因见网友离家出走,被骗后无钱回家,希望好心人借点路费帮助自己回家!

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了过去看看,不管是不是骗子,过去问问情况也没啥损失!

我快步走过去,轻声问了问小姑娘!

经过沟通了解到,小姑娘是今年要毕业的大专学生,因为学校专业不太好,所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找了一份办信用卡的工作!

小姑娘是河北农村的,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从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废了老大劲才考上了一个专科,因为上学,家里把大部分收入都拿来交学费了!

本以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高学历,可以毕业就找个好工作,然后帮衬家里,让家里生活好起来!

结果,大四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学的是金融专业,本以为自己可以到证券、银行这样的体面单位去上班!

结果,投了60多份简历,没有一个单位给回复的!

最后,眼瞅着快毕业了,终于收到了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 *** ,说可以录取她,工作就是办信用卡,需要经常外出!

小姑娘觉得挺好的,总算是在银行找了份工作,好好干,以后也许能够当个银行柜员啥的,虽谈不上光宗耀祖,但也是个拿得出手的体面工作!

结果,从自己入职,到我碰到她的那天,总共才6天时间,每天都是从市区到郊区的小卖部,到饭馆这些商铺去推销,让店主办信用卡!

给她的任务是一天办5张信用卡,如果完不成不能回公司,连续3天完不成,就会被开除!

小姑娘觉得好不容易找到份银行的工作不容易,不能够轻易地放弃,已经有两天没有完成任务了,今天是最后一天!

结果,自己从早上7点出来,到现在就办了一张信用卡,很显然是完不成任务了!

完不成任务,就会丢掉工作,丢掉工作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

想起自己从小就开始努力学习,别的孩子玩的时候,自己都是在学习,背书!

家里父母也都支持自己上学,把大部分收入都给了她交学费,哥哥还时不时地给她钱,让她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学校别太寒酸了!

好不容易大学要毕业了,才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之大,上了大学后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又联想到这几天每天的任务压力,每天遭受的白眼,有时候还会被店主撵出来, *** 天的时候还差点让饭店门口的狗咬到,自己吓得当时就哭了!

想想这些年的努力,然后再对比自己这6天的经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让小姑 *** 心态彻底崩了,所以才有了我听到的那声凄厉的惨哭!

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劝她才好,想到小姑娘还没有吃饭,就拉她起来,让她先吃完面再说!

我付完钱,拍拍司机的肩膀就走了!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这个小姑 *** 经历,只是大部分普通本科、大专毕业生的缩影!

父母满怀希望地把自己送上求学的列车,四年以后几乎花掉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结果毕业以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最后,不得不跟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抢工作,比如我,刚开始的时候就找了个快消品销售代表的工作!

在之前,这个工作都是初中生干的,还有部队转业的退役士兵,都是文化水平非常低的人群,但是我也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跟他们抢资源,抢机会!

普通人的崩溃,几乎都是跟钱有关,没有钱任何需要花钱的事情都可以把你击垮!

你有过崩溃的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认为周易是占卜的书呢?

谢悟空之邀!

《周易》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的确立,是儒家及儒学无知于民族先天思想文化《易》学的功劳!

如果,不是儒家及儒学对民族先天思想文化《周易》学的"歪打正着",使之得以传承的话,《周易》可能早已经变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陈芝麻烂谷子"了。

君不见《连山》易与《归藏》易乎!

由于儒家及儒学是依附型的文化,她们依附于历代统治阶级。所以,在中国二千多年的皇权政治不断的加持与吹捧下,使儒家及儒学成之为了中国历史显学与正统文化。是以,以儒家及儒学文化释《周易》的《易经》文化,在中国传承了二千多年了,直到现在。

又由于儒家及儒学《易经》把《周易》示为筮疑算卦的民族先天思想文化,并且,加以自我演义;所以,我们后世在不辨是非的文化传承中,把《周易》与《易经》不分彼此;甚至,是人云亦云的认为《易经》才是真正的《周易》。所以,《周易》学就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儒家及儒学筮占文化的经典《易经》了。

儒家及儒学《易经》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现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有四象,所以示焉;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而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而且,此段文字被重复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等等。

所以,儒家及儒学释《周易》的经典《易经系辞》,以春秋时期衰微了的民族思想文化《易》学所传,就已经把《周易》的主要功能扭曲定格在了占筮文化上了。

并且,改前人骨龟、卜占为主,而变成《周易》卦爻辞、筮占为主了。

儒家及儒学在孔子的影响下,对民族《易》学《周易》文化,情有独尊。孔子学习《周易》而韦编三绝,也被后世儒家及儒学者所津津乐道。

但是,由于民族先天思想《易》学文化,在后天《易》学以文字简捷化的传承认识中的不断误解与误导,所以,《易》学象、数早已经被歪曲而失之于流弊了。

正如《易经说卦》所云:″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暄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附决,为毁折,为口舌;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等等。

似此,不但是严重歪曲了民族思想《易》学文化象数之学的主旨;同时,与《易》学及《周易》学象数文化,似风马牛不相及也。

而《周易》象数所传承与应用的恰恰是民族先天思想文化,无文字《易》学所传承的″阴阳三才之道"。

如果,《周易》只是算卦那么“简单"的话;她怎么能配称伟大的、人类历史四大文明中唯一存在的、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源呢!

《易》学及《周易》学是民族先天思想文化″天人合一"的传承!她来源于人类先天祭祀思想意识智慧的启蒙对民族思想文化的觉悟!

所以,儒家及儒学《易经》就是《周易》;但是,《周易》却绝对不是《易经》。

易者,赐也,赏赐给予也!

如果,诸君不能扎实《周易》基本功,而勤于时间的沉淀以求《易》知与《易》识;从而,以《周易》学的不言之言,而进入《易》学文化的基础"阴阳三才之道";而明象、数,通达先天民族思想文化的话。那么,不要说你绝对不能够走进先天民族思想意识文化了!即便是算卦你也无数可寻。

请问诸君,无数!无正确的《易》数!你怎么能用《易》及《周易》或《易经》算卦呢?因为,《周易》文化本身就是以象、数、辞三位一体,而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象数构成结构的运行与运作。

勤有功,戏无益;诫之哉,宜勉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