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不算命-西游记里算卦的袁守诚到底是什么人
僧人不算命,西游记里算卦的袁守诚到底是什么人?
在小说《西游记》中,除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些主角外,还写了一系列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看似很不起眼,实际上却是整部书中不可或缺甚至是起关键性作用的人物,袁守诚就是其中之一。关于袁守诚的身份,小说第九回有过交代:
此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
袁天罡大家都比较熟悉,他是唐朝非常有名的玄学家和天文学家,发明了称骨算命法,大名鼎鼎的《 *** 》就出自他的笔下。除此之外,他还参与了《晋书》中《天文志》《律历志》和《五行志》等章节的编写。但关于他的叔父,除了小说《西游记》,查遍史书文献也没有发现有确切记载。因此,袁守诚很有可能是吴承恩为了小说情节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一个人。
不仅如此,即便在小说中,袁守诚也是非常神秘的存在。首先,他行踪诡异,来无影去无踪,除了在泾河龙王一节中出现之外,之后便人间蒸发一般不见了,这一点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乌巢禅师比较类似;其次,他神通广大,不仅可以精确算出未来一段时间下雨的时辰、点数,还能认出神仙、妖怪,具备“火眼金睛”的能力;最后,他还非常熟悉天庭的机构设置、人员职务以及刑罚措施。
种种迹象表明,袁守诚的身份并不是一个普通算卦的那么简单。从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行踪和拥有的能力与神仙无二。那么,他是否有可能是某位天界大佬下凡呢?我认为非常有可能,并且基本断定他就是观音的化身,且看如下分析。
*** ,二者活动范围一致观音菩萨奉如来法旨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到达长安后,她征用了一座土地庙用作临时休息办公的场所。关于这座土地庙的位置,书中写道:
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径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胆战。……菩萨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
再来看看袁守诚算命摆摊的位置,第九回泾河龙王变作白衣秀士去长安城里寻找袁守诚,在西门大街上遇到了他,书中写道:
上路来拽开云步,径到长安城西门大街上。只见一簇人,挤挤杂杂,闹闹哄哄,内有高谈阔论的道……
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观音菩萨临时居住的土地神祠和袁守诚摆摊算命的地方都是在长安城里的市街之上(与现在不同,唐朝时用于商贸的市街并不多,仅有固定的几处),活动范围基本一致。
第二,二者兴趣爱好一致袁守诚为泾河渔翁张稍卜卦时,收取的报酬并不是银两,而是一尾金色的鲤鱼。并且二人每日合作,属于长期固定主顾。书中写道:
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挂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
无独有偶,观音菩萨恰好也有养金色鲤鱼的爱好,如今不少观音圣像中都会出现金色鲤鱼的身影。小说第四十九回,孙悟空等人来到通天河,遇到了灵感大王,其真身就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养的金鱼:
菩萨道: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
除了二人之外,在《西游记》中,再没有其他神仙、妖怪或者凡人对金色鲤鱼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如此高度一致的兴趣爱好,让人不得不怀疑二者实际是乃是同一个人。
袁守诚之所以会出现在长安西门大街上,名义上是在给老百姓算挂,实际上他服务的对象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泾河上的渔翁张稍。二人每日合作,从未间断。之所以如此,为的就是让张稍可以打到更多的鱼虾,进而惊动泾河龙王。并借机除掉他,为唐太宗游地府、举办水陆大会做铺垫,最后促成西天取经计划。因此,当这一切都完成的时候,这位神秘的袁守诚便再也没有出现在长安西门大街上。
而观音菩萨此次前往长安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取经人选,确保西天取经计划顺利实施。这一任务能否圆满完成,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为西天取经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因此观音假扮成袁守诚,伺机除掉泾河龙王,并故意让他去向唐太宗求情,进而引出唐太宗超度亡灵的需求,最终让西天取经变成合理、合规、合法的官方行为。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这一点。泾河龙王被砍头之后,曾经去找唐太宗讨要说法,正当二人在梦中挣得不可开交之际,观音菩萨及时出现并赶走了泾河龙王的魂魄,书中写道:
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那龙径到阴司地狱具告不题。
观音将泾河龙王赶走之后,泾河龙王便到地府告状去了,并很快被十殿冥王安排投胎。期间并没有机会再次扰乱唐太宗,但唐太宗并没有得到安宁,每日夜里都会有邪崇找上门来,无奈只能让尉迟恭和秦叔宝充当门神站岗。即便如此,他身体却每况愈下,不久便与世长辞了。那到底是谁每夜扰乱唐太宗,并让他有机会去地府走一圈呢?毫无疑问是观音菩萨,因为只有她是该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她之所以赶走泾河龙王自己亲自上阵,就是担心泾河龙王达不到让唐太宗游地府的目的,还是自己亲自参与来的更稳妥一些。
综上所述,结合袁守诚的活动范围、兴趣爱好以及在全书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他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观音菩萨。整个故事中,袁守诚摆摊算挂、泾河龙王被斩、太宗游地府都是观音菩萨一首策划并实施的。对此,书中还有暗示,当唐太宗游览地府结束准备还阳时,那尾标志性的金色鲤鱼又出现了:
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
原来,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观音菩萨的亲自监视下完成的。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道衍和尚不图功名利禄?
别人 *** 是为了贪图富贵,是为了加官进爵。但对于道衍而言,他 *** 就是很单纯地为了 *** 对于他来说,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最主要的,他只是想通过 *** 来证明自己有翻云覆雨的能力,仅此而已。当他还叫姚广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这样的人了。
姚广孝就是这么个医学世家出身的子弟。他年少有才,诗文写得都很好,然而生逢乱世的他并不打算治病救人,而是选择出家做一名僧人,法号道衍。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和尚却不在庙里打坐念经,却跑去和道士学阴阳去了。
道衍
学成之后,道衍便去周游四方,在嵩山少林寺被一位相面的人看到,相者大惊失色:“这是哪来的怪和尚?长着双三角眼,身形像头病老虎,性格一定喜好杀戮!”道衍听完不以为忤,反而大喜。
巍巍嵩山
洪武年间,礼部对天下儒僧进行考试,通过考试的道衍没有接受官职,只领了几件袈裟就又去周游四方了。在游览到北固山下时,他即兴赋诗怀古。同游的人大惊:“这哪里是僧人写出来的诗句?”道衍只是笑而不语。
北固山
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下诏求集天下高僧进驻王府,以诵经祈福。道衍 *** 后,被与之相谈甚欢的燕王要了过去,出任庆寿寺住持。而这位住持却很少在庙里带,倒是经常去燕王府,和朱棣一起聊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明成祖朱棣
朱允炆继位后,削藩开始,一连数位王爷被削去爵位,朱棣自然也有些坐不住。道衍劝朱棣起兵,朱棣犹豫道:“朱允炆民心所向,不好动啊!”道衍冷笑:“我只知道天道在您,民心何足论?”朱棣于是下定决心,准备起 *** 大业了。
朱棣和道衍
道衍在偌大的燕王府中开始练兵,并挖地下室打造、囤积兵器。为了掩人耳目,他在地面上养了一大堆鸡鸭鹅,把王府搞的看起来像是一座养殖场。源源不断的将校人才开进了燕王府, *** 的事业已经是一触即发了。
一位胆小的军官不小心将燕王的不轨行为泄露了出来,南京方面立刻派人前来抓人。朱棣犹疑不决,道衍建议他立即起兵。正在此时,暴风雨骤然而至,屋檐上的瓦片都纷纷掉落,朱棣大惊失色。道衍立刻进言:“飞龙在天才会突降风雨,瓦片坠落是要换黄色的了(只有宫里才能用黄色瓦片),这是大吉大利!”朱棣这才下定决心起兵,靖难之役爆发。
朱棣誓师
道衍没有随朱棣出征,而是辅佐太子守老窝,做好后勤工作。李景隆率部偷袭北平,被道衍击退,并等到援军里应外合顺势 *** 。而在朱棣被铁铉在济南拖了三个月、恼羞成怒一定要拿下该城的时候,道衍又力劝朱棣撤退。而在大将张玉战死,朱棣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道衍则异常坚定地劝他继续打下去,并且指出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要率军直捣南京。朱棣听取了他的意见,顺利攻克南京,靖难之役胜利结束。
李景隆
朱棣在燕王府里打交道的都是些武将,打仗可以搞决策和政治不行,只有道衍是其战略的总制定者。靖难三年,朱棣军队的调度和战略思想均由远在北平的道衍拟定。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道衍颇有些“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的意味。而在战争中他又很好地完成了后勤及守卫北平的任务,因此说他是朱棣的萧何加张良并不为过。
然而到了南京以后道衍却失望了,他一再劝诫朱棣少 *** ,尤其是代表天下读书种子的方孝孺。然而他却眼睁睁地看着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一个个死在他的面前。再加上几年战争的血流成河,道衍开始怀疑起来自己的正确性来。
方孝孺
家在常州的道衍想回家探望姐姐,姐姐根本不让他进门,好说歹说进了门以后迎接他的也只有痛骂。他又想去探望儿时的好友王宾,王宾也拒绝见他,只是托人给他带了两句话:“和尚误矣,和尚误矣!”怅然若失的道衍只好将所有财物分给宗族成员,孤单的回到京城。
从此以后道衍就变了个人,尽管朱棣封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恢复了他的本名姚广孝,也根本无法减轻他的罪恶感。他拒绝蓄发,也不要御赐的宅邸和仆人,只寄居在庙里,一回来就换上袈裟。尽管是靖难 *** 功臣、当世 *** 权臣,他却心灰意冷,根本无意管理政务,人称“黑衣宰相”。
庆寿寺
一人之下中王也明明是个富家公子?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王也这个角色在《一人之下》动漫中是个武当派的弟子,同时也是八奇技-风后奇门的传人。不过因为他暴露八奇技而引发江湖动荡,于是他自己选择离开武当山,外界宣称被武当除名。不过可以看出王也是一个非常尊师重道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为什么选择离开自己原本的家呢?
修道之人的清修之路王也是一个富家弟子,从小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身上也承担了家族对他的期望,但是他本人非常厌恶权势相争。从小就喜欢追求自己,他选择前往武当修炼也是他超脱俗世的一种表现。虽然看起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但是内心却十分清静,这也正是修道之路所具备的,不是吗?
身怀八奇技避免灾祸王也虽为富家弟子,对于财富什么的他根本不关心,但是这并不是他疏远自己的家人的根本原因。王也身怀另世人着迷的八奇技之一,正是这样的武功,会给他带来接连不断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自己家人。这其实和他离开武当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自己已有选择,那么自然不会过分展露自己作为富家弟子的身份。
尊师重道的初心不变王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能够算卦并预测未来。为了提点张楚岚,特意跑来参加天师选拔比赛,说完便洒脱的走了。他还替老天使挡下一劫。虽然身为道士,但仍牵挂世间俗事。如此善良的王也自然也会一直装扮成穷道士,因为这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所追求的修真之路。
综上,王也虽然家里很有趣,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使他不能或者说不愿意去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在他看来,像穷道士一般,穷的快乐、自由、舒心就是他最想要的生活。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王也为什么总是装扮成穷道士的看法,大家可以留言补充哦。仅供参考。
嗨,等等,我索隆船长,爱漫画,爱生活,爱交流,喜欢就登船吧。
九华山方丈算命骗人?
没有什么 *** 可以追回了,如果有的话他也不能再继续骗你了。只能自己安慰一下自己,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以后不要再轻易上当就可以了。
很多人看到寺庙都不愿进去?
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多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基本看破红尘,也亲身经历了寺庙的兴衰。我的信仰是多做好事,路不平时我来修,做人问心无愧心里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