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说孝服-各地农村都有些什么禁忌习俗
算命说孝服,各地农村都有些什么禁忌习俗?
1,玉佩只能带2次,连续碎就不带。
2,别人结婚时,不要把碗和盘子叠在一起。
3,人还在,不要烧衣服。
4,天黑就要收衣服,放在外面就怕被拿去穿,毕竟大晚上的,什么样都有。
5,鞋子不能反着穿,要明白怎么穿都有人穿得下,但反着穿就不行。
6,有人过世后的七天,不要随便去当事人家里,也不要带孩子过去,就怕多有打扰。
7,地上的钱不要乱捡,也不能放口袋里,要么就不捡,要么就捡了马上花掉,就怕破财。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辰八字,不知道就不要去问父母,就怕对外会忍不住的说出来,反而对自己不利。
9,睡梦中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喊名字的话,不要答应也不要想太多,尽量装睡或继续睡,不要起来看。
10,路过别人家时,不要乱说话,尤其是说“要是自家房子该多好”的话,记住那是别人家,大不敬行为。
11,不要乱指照片上的人,可以不信,但至少要心存敬畏,尤其是那些已经过世的人,更不能指或谈论是非。
12,晚上走夜路时,不要回头也不要轻易去拍别人肩膀,就怕会发生意外。
13,那种会突然全身一冷的地方,还是要绕路走,说明那地段的气太重,才会这样子,一般人无法承受。
14,不要在桥上望向桥下的水,看久了会忍不住头晕,有时候就会跳下去,尤其是小孩子更会这样子。
15,没结婚的女人就不要穿孕妇穿过的衣服,那样都不太好,毕竟生过孩子就不适合拿来穿。
16,家里的菜 刀不要外借,宁愿被人说小气也别借,没人借这样子的东西。
17,不借或不找别人借药罐子,倘若借了也不还,要不然对方会生气,借出去就不要想着还回去。
18,家里碰到的蛇就要放掉,不打也不抓,据说是看家的,一打就是大不敬行为。
19,筷子突然掉在地上就不要捡了,重新拿一双新的,等吃完饭在捡起来拿去洗。
20,不要随便做跪拜行为,那是在招引,也会引起注意力,还是要慎重这样子的行为。
21,不要烧书、不要烧书、不要烧书。
22,农历七月,晚上就不要乱出门,那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出去的日子。
23,出门太久的话,记得不要锁门了,而且回来时,敲下门等个几分钟再进去。
24,剪刀最尖锐的地方不要指着别人,尤其是晚上,那更是大不敬,就怕有些会生气而出现意外。
25,半夜时,不要一个人洗澡也不要乱说话。
26,半夜开车遇到有人打招呼,那就头也不回直接走,不要停下来,没人会在半夜出现。
27,红色鞋子不配白色衣服,而红色衣服也不配白色鞋子,那样很不搭配。
28,任何地方或情况下,不要乱吐口水。
29,经过白事时,内心不要想事或想人,还是心存敬畏而赶紧离开。
30,红事不能哭,白事不能笑。
31,鞋子不要穿一白一红,怎么看都觉得很奇怪,更是引起注意力。
32,结了婚的女人就不能做伴娘,也不要 *** 时间进去新人房。
33,孕妇不要乱跑,尤其是从没去过的别人家,而且对方也不怎么欢迎。
34,梨不要切,也不要横着切,意味着分离(分梨)。
35,借钱给别人时,不要借“4”或“8”的数量,还是要为自己着想一下。
36,半夜坐电梯时,不要唱歌也不要跳,毕竟也就一个人而已。
37,一个人走夜路时,不要边带耳机边唱歌,总有一些会听到。
38,喝了酒就不要一个人走夜路,这样很容易遇到危险,或是碰到东西。
39,家里有孩子的话,还是开个小夜灯睡觉,他们才会睡得香。
40,去别人家时,不要乱碰有一定年份的东西,也不要问来源,那些并不是自己可以知道的,反而让主人家不开心。
41,吃饭就吃饭,不要拿筷子敲碗,也不要拿着指别人,更不要做起拜拜行为。
42,嫁女儿时,父母一定要哭一哭,那样才会幸福。
43,床不对厕所,头也不对厕所方向而睡觉。
44,半夜有人很有规律敲门,那就别起来开也不去看,第二天起来换把锁。
45,在农村,睡到半夜时,狗突然在叫,那就不要起来也不要去看,第二天安抚一下情绪就行。
46,开了光的东西就要自己付钱,那样才能灵验,不能让别人付钱。
47,女人来事时,不要去看不要碰,要不然会倒霉。
48,带玉佩是男戴观音,女戴佛,不要乱带。
49,租房时,那先看下床底,就怕有东西。
50,不偷看别人的 *** ,会倒霉。
做过皇帝的刘贺后世为什么称他为海昏侯?
做过皇帝的刘贺之所以被后世称为海昏侯,还要从他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经历说起——在世33年间历经王、帝、侯三种身份的转变。
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 *** 代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公元前88年(后元元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是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公元前74年(元平元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且无子嗣,刘贺被大将军霍光征召入朝,拥立为帝。但其在位仅27天,因荒 *** 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仍回故地巨野继续做昌邑王。
公元前63年(元康三年),刘贺被汉宣帝刘询废为海昏侯,并迁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
作为 *** 代海昏侯,刘贺因其曲折的人生经历而备受关注。
刘贺作为西汉王朝第九位皇帝,在位仅27天,成为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长最短的皇帝,史称“汉废帝”。究其原因,
从表面看,是因为刘贺“荒 *** 无度、不保社稷”。《汉书》记载:“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汉书》另有记载说:“(刘贺)即位二十七日,行 ***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刘贺荒 *** 无道,天天不干保社稷的正事,整天就知道做坏事,在二十七天之内,他一共做了1127件昏庸的事。
无怪乎刘贺创下了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历史纪录!
事实确实如此吗?
史书中关于刘贺荒诞行径的记载明显有夸大之嫌,也许能表明其不是一位合格的大汉君主。但这不能作为刘贺短短二十七天之内“立而复废”的理由!
2016年海昏侯刘贺的墓葬被发现并被正式发掘,从出土的文物上发现两个疑点:
其一、在墓葬中发掘出刻有孔子形象的屏风,以及大量刻有先贤书册、文学典籍的竹简。从这些发掘出的文物当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刘贺有没有可能是一位非常喜欢圣贤书籍及道理的人呢?而这样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会做出如史书上记载的那些罪行。试想一个喜爱声色犬 *** 浪荡子怎么会这么重视书册、典籍呢?
其二、在众多随葬品中不仅有冬虫夏草、火锅,还有一张长达2米的床榻。按照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墓主生前喜爱和常用之物一般都会带入墓中,进而“在地下继续享用”。
依据考古专家的解读,这张随葬的长达2米的床榻为刘贺生前长期躺下会客所用。《汉书》也确有记载:“(刘贺)身长体瘠,病痿难行”,这就证实了刘贺生前的确患有某种体寒腿疾之症,火锅和冬虫夏草实为治病之用。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患有体寒腿疾之症的人如何在短短二十七天之内干下“行 *** ”的1127件事呢?的确是不可思议!既然史书关于刘贺被废原因的记载可能失实,那么刘贺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遭权臣霍光废黜的呢?
从深层次看, 是因为政治斗争失势,“成王败寇”罢了!首先,双方的背景、实力不在一个层面上——
(1)霍光是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随侍汉武帝刘彻左右二十余载,未曾犯过一错,颇得汉武帝刘彻的信任与器重;
汉武帝刘彻去世之前,将霍光定为顾命大臣之一,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在汉昭帝时期,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因此权倾朝野;
霍光还是是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后,作为两朝元老得以独揽朝政大权,有实力对帝位行“废立”之事;
(2)刘贺不过是汉武帝刘彻众多孙子当中的一位,在众多刘氏子孙当中辈分不高,在宫廷内外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刘贺作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根基、势力都在地方,朝中朝外无强援;
刘贺被征召入朝为帝时,只带了200余人的王府属官,手中没有得力、可用的人手;
其次,刘贺政治斗争经验欠缺,城府不深,不及霍光的老谋深算。
霍光出于政治诉求,在众多刘氏后辈当中选择了年轻、“不出众”的刘贺立为皇帝,一方面是因为刘贺无同胞或者同父异母的兄弟,不存在利益牵扯的亲族之患,更容易被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贺是“可造之材”,值得拥立。
尽管霍光作为一个权臣有着自己的私心,但纵观历史上霍光的所作所为,他并不是一个奸臣,他在大局上始终扶保汉室江山。试想,如果刘贺真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式的人物,霍光还会选择他立为帝吗?
而刘贺被拥立为帝后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先是在人前示以“荒 *** 无度、肆意享受”的昏君面目,然后暗地里加紧布局,控制宫廷,收拢权力。
其实,早在刘贺入宫前,昌邑中尉王吉就对他言道:“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可惜到底是刘贺太过年轻,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城府太浅,沉不住气。他太过心急的一系列动作还是惊动了霍光,尤其是刘贺着手调整宫廷禁卫兵马,诏命“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这一行为,触及到霍光的底线了。
刘贺这种急不可耐的行为,让霍光感觉缺乏基本的政治安全感。既然刘贺这么想摆脱自己的掌控,那么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霍光先是以“陷王于恶”的罪名迅速诛杀了随同刘贺一同前来长安的200余名昌邑国官吏,让刘贺成了“光杆司令”。然后再联络朝中大臣,请示皇太后上官氏后,以“荒 *** 无道、不保社稷”的罪名,废黜了刘贺的帝位。
这样,刘贺作为政治斗争失势的一方,以失去帝位为代价黯然离场。
综上所述,汉废帝刘贺帝位的“立而复废”的原因是多层面的,我们期待着更多证据的发现与发掘。你知道哪些不成文的规定?
1,男人结婚后,烟灰缸就不能倒水了。
2,男人跟异性出去吃饭,一定要主动买单。
3,家族聚餐时,辈分更大的人还没坐下来前,所有人就不能坐下来。
4,不喝酒就要坚持不喝,一旦中途喝酒,那就是得罪前面所有敬你酒的人,不给面子也不会做人。
5,别人夫妻吵架时就要走远一点,不要插嘴更不要干预,不然只会越来越乱和多管闲事。
6,亲兄弟就要明算账,不然到最后都会闹翻,只因彼此的妻子不和。
7,不要越级报告,要不然这个领导会难堪,而自己的领导也会不舒服,不利于自己工作。
8,朋友之间不能合伙做生意,要不然关系再好都说翻脸,只因有了利益冲突。
9,去别人家时,不能说对方孩子的不是,换做自己也就懂得为什么了。
10,别人请病假时,那就不能多问多说话,更不能问什么病。
11,去别人家做客时,就要提前打声招呼,不要不请自来,那样子是彼此都尴尬。
12,受气也是工资的一部分,而且工资越高越要受气,事实上,低工资也会受气,只是比较少而已。
13,红事可以假装不知道,但是白色一定要去,要不然自家有白事时,那也就没人愿意来帮忙。
14,给孩子起名时,还是先问下长辈,就怕和有些长辈重名或有所冲突,让关系不好。
15,关系到位才有人介绍好工作,而且裁员也不会先裁那些关系到位的人。
16,性格内向的人就不要有太多社交了,套路太多又形形 *** 的人不少,无力又无法维持关系。
17,自己结了婚就不要坐别人的副驾驶座,尤其是对方也结婚,更会影响夫妻吵架。
18,东西可以不买,但不能贬低,那样会引起商家的不满,更显得自己不会做人和没素质。
19,财不可外露,永远都不要让身边人知道自己有多少财产,要不然就是妒忌或被借钱。
20,夫妻之间默认不谈前任的事,毕竟谁都有前任,但是吵架起来就会拿着前任的事不放,自己都无力反驳。
21,出门在外不要动手,要不然输 赢都是自己吃亏,而且很容易赔钱或留下污点。
22,领导的话不是绝对正确,但还是要配合他们,只有给了面子才有更好的工作。
23,别人请客就要回请,毕竟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毕竟对方也会记在心里。
24,朋友关系再好,那也不能有对方伴侣的 *** ,会被误会,也说不过去。
25,孩子结婚后,他们的房间不能进去了,总有一些看不见的事,真的不太方便。
26,公公和儿媳就不能长期独处,有时候反而会出事,更有闲言闲语。
27,快结账时就不要一直动不动上厕所,换作自己也会误会,哪怕再急也要先忍着。
28,相亲时,还是先把各自条件说一下,不适合就下一位,没必要浪费时间,毕竟大家都很忙又现实。
29,不要打断别人说话,这是最直接的不给面子,很容易得到教训或挨打。
30,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给亲戚打工,那样只会里外不是人,而且想走都没那么容易又被闲言闲语。
31,酒桌上的话只能听听就好,也不要掏心掏肺,一些人会空手套话,反而是自己吃亏。
32,领导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就要远离,吃力不讨好又会引起不满,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33,能力不足前就不要多说话,有能力才是硬道理,而且才有说话权,哪怕自己不说也有人请自己说。
34,不同圈子的人就要做好突然不联系的心理准备,毕竟大家都不是一路人,走了也就散了。
35,同事不能做朋友,但要做好表面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工作又不被为难。
36,走到哪里就是留一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不变的道理,没有那么多人会感恩。
37,大半夜就不要突然弹视频或打 *** ,哪怕有事也是一样,对方在睡觉,突然被吵醒就很大几率会被拒绝。
38,夫妻吵架就不要对外人说起来,就怕一些惦记的人会趁机而入,这个时候最容易得手。
39,在公司就不要有办公室恋情,领导会防范这些人,就怕联合起来的吃里扒外。
40,别人输密码时,默认把头转过去,换作自己也不想被人知道,哪怕没多少钱也是一样。
41,来客人时,孩子不能上桌,只能客人走后才能上桌,要不然会显得没家教。
42,别人结账时,那就不要问多少钱,自己又不买单,问了是彼此尴尬。
43,不出钱的事就不要说话,毕竟没那个资格,更多还是多管闲事。
44,出门在外就不要删除别人,当有需要又要重新加回来时,那就是尴尬与不会做人。
45,别人孩子的事就不要多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想干嘛,就怕是觉得不怀好意。
46,喝酒就不要做一个人敬一群人的事,就怕是不自量力,总有一些人会无视。
47,不要一直教别人怎么做事,哪怕对方做错也是一样,静看是一种做人方式。
48,不要随便找人借手机,而且不能点开相册。
49,不能和同事有 *** ,会失业。
50,床头不要放纸巾。
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
夫妻一方去世,在农村有些地方,是特别忌讳的事,不让另一方去送最后一程,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我叙述一个事实,可能你就信了。
周伯送了她媳妇最后一程,结果他也随妻子而去。
我老家有个邻居,大家都叫他周伯,夫妻俩恩爱一辈子,妻子在一个月前因病去世,后来周伯也随她而去,前后相差不到两个月时间。
周伯的媳妇年轻时因生孩子落下了病根,导致经常生病,而周伯身体很好,即使年龄大了,每天还能吃饭香,睡觉踏实。
周伯曾经以跑货车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退休后工资也并不是很高,最多也就2000多,但在农村这样的收入算高了。周伯的媳妇在50岁时患上了糖尿病,或许是因为生活水平好了,饮食上没有节制,导致患上了这个病。我每次回农村要经过周伯家的门口,周伯见我到我,总是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他家的门敞开着,周伯的媳妇在沙发上躺着,由于常年患病,周伯媳妇的的状态看起来很差。
周伯生前身体硬朗,退休后,他就在家种了几亩田,田里的水稻一茬茬的,稻穗上挂着金黄的麦粒。靠着这几亩田地,周伯的晚年生活日子还算宽裕,每到秋收时节,周伯就把几个儿子叫回来和他一起收割麦子,由于经营有方,每年也能赚个好几万的收入。周伯每次挽着裤腿,戴着草帽,低着头在水稻里插秧,那会儿他的身体是非常强健的,干活一个下午不成问题。尽管周伯比他媳妇大十来岁,但他干起活来比小伙子都强,而且插秧又快又好,所以他的身体还是非常健康的。两年前周伯的媳妇病情加重,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知书,已经无力回天,回到家待上一天就去世了。周伯媳妇走的那天晚上,他非常的痛苦,他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不禁老泪纵横。我听我母亲说,周伯和他媳妇一辈子从来没红过脸,吵过架,两人感情非常好,至少作为邻居,我母亲是没听到他们家有过吵闹声。周伯的媳妇还在世时,在媳妇犯病期间,周伯从来没嫌弃过媳妇,每天换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饭菜,晚上睡觉时,只要周伯媳妇发出声音,周伯马上从睡梦中惊醒,一直等媳妇安然入睡,他才继续躺下睡觉。自从周伯媳妇得病后,周伯一个大男人,每天给她擦洗身子,替她翻身,被褥洗得干干净净,就怕家里有异味,媳妇闻着不舒服。后来,周伯媳妇去世的那三天,我父亲去帮忙,毕竟都是左右邻居。在那三天,听我父亲介绍,周伯几乎不吃不喝地守在媳妇灵柩旁,每天就是坐在旁边哭。毕竟两人夫妻多年,送周伯媳妇上山时,周伯跟着棺材一同前往墓地。当时家里的三个子女也没反对,毕竟在农村,有些地方也是人死去后能送最后一程的。不过在有些地方,因为当地的风俗习惯,如果夫妻一方去世,是不允许另一方去送的。在电影情节中,如果夫妻一方去世,经常见另一方哭着喊着,披麻戴孝地送另一方最后一程,一直到墓地下葬为止。等到周伯媳妇埋葬之后,三个子女都在家里陪着他,就怕他想不开出个什么意外,子女们也在陪着他掉眼泪。周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老伴你先走一步,在那边等着我,我很快会过去找你的。”
周伯因为失去老伴,过度悲伤,回到家后,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周伯每天打不起精神,整日沉浸在悲伤中,以前饭量大,现在他的饭量减少了,以前睡眠好,现在整晚失眠,还老做恶梦。
周伯的子女每天陪着他,见父亲整日郁郁寡欢,就怕他身体扛不住,就带着他去医院看病,结果检查一番后,没发现什么毛病。
就在周伯老伴走了不到一个月后,在某一天的夜里,周伯在睡梦中离世。
听到周伯去世的消息,周围的邻居和我根本不相信,在他还健在时,我曾经见过他几次,虽然他精神上不如从前,但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嘴里总念叨着旁人无法听懂的话。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也或许有人不相信,但事情真实的发生,也有些让人不得不相信,认为这不是碰巧。不过现在社会很多人不信迷信了,对于这件事,也许觉得只是一个概率问题,认为有些老人,平时看起来身体很健康,突然某一天受了 *** ,就会突然离世。
对于这种习俗,信则有不信则无,一些事物的选择,用智者的眼光看待问题,就不觉得奇怪了。
所以我认为: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能送最后一程。其实这种说法是不道德的,毕竟这事还是由自己做决定,只能说,周伯的这种情况纯属偶然,在见到媳妇埋葬的那一刻,因为过度悲伤,让他产生了厌世的情绪。
其实送不送最后一程,都要看本人,对于夫妻感情好的,肯定会一时接受不了。对于感情一般的,人没了也就没了,并不会太难过,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真的不必太过介意别人的想法。古时带孝出身是什么意思?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
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 *** 均有不同。
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称为上孝。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
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