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算命术-水浒传李逵的故事名称

admin2023-02-11 05:12:5615

天罡算命术,水浒传李逵的故事名称?

初次出场

李逵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家中有*** 及一兄长名为李达。李逵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当一个小牢子,与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戴宗相见。在戴宗的引荐下,李逵认识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拿去赌,李逵对其慷慨极为拜服。紧接着,三人又到琵琶亭饮酒,宋江要吃鲜鱼,李逵便去讨,却听说要等鱼牙主人来了才能卖。李逵因此发怒,后来鱼牙主人“浪里白条”张顺见他捣乱,便与他厮打起来,从陆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来叫停。从此张顺也与三人成为好友。“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节,因为场面精彩,后来常常成为水浒题材的绘画、影视重点表现的情节。

江州劫法场

数日后,宋江酒后在浔阳楼上题诗,被无为军在闲通判黄文炳解读为反诗,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发,宋江因此被打入大牢。其后戴宗为救宋江,传了一封梁山泊造的假信,亦被黄文炳识破。宋、戴二人被判死刑,押到十字路口待斩。

为救二人,梁山二十余条好汉赶到江州,劫了法场。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动的情况下,也独自从预先藏身的楼上跳下,砍翻两个刽子手,与梁山众人同时在法场里厮杀。救出宋、戴二人后,李逵杀得性起,逢人便砍,梁山首领晁盖对他喝阻也无效。其后李逵和梁山众人打入无为军,杀了黄文炳,并从此与江州的张顺等人随宋江上了梁山。

沂岭杀四虎

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 亲上梁山。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 ,便被李逵放走。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 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 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李逵杀虎之事惊动了周围一带,当地曹太公用计将他捉住。沂水县知县派都头“青眼虎”李云将他押送到县里。李云在押送李逵的路上,遇到早已得知此事的朱贵、朱富兄弟,被麻翻。李逵因此被放出,李云、朱富也因此上了梁山。

杀害小衙内

之后,李逵参与了梁山三打祝家庄等行动,杀祝龙、祝彪等,灭扈家庄。

李逵听从吴用的吩咐,为了让朱仝上梁山,杀了沧州知府之子小衙内。朱仝深恨李逵,欲要性命相搏。李逵因此留在柴进府上暂避。

打死殷天锡

李逵在柴进庄上住了一月。期间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因被高唐州新任知府、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仗势欺压而气死,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导致柴进被捕入狱。为了救柴进,梁山发兵攻打高唐州,却因高廉会妖法而受阻,于是李逵与戴宗受命去蓟州请公孙胜来破高廉。

斧劈罗真人

戴宗以神行法与李逵一起前往蓟州,并在路上利用神行法作弄了李逵一番。两人见到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后,因罗真人不放公孙胜走,李逵一气之下斧劈罗真人,却被罗真人以道术教训一番。罗真人表示李逵是天杀星下凡,“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取得公孙胜出山后,在返回的路上,李逵又与“金钱豹子”汤隆结拜,并带其上山。此后公孙胜以罗真人所教“五雷天罡*** ”,破了高廉的妖术。李逵为了弥补过错,到井下救起了柴进。

大聚义

晁盖曾头市中箭,宋江暂代寨主之位后,一日宋江、吴用听做道场的和尚说起卢俊义,便决定赚其上山。吴用与李逵扮成算命先生和哑道童到大名府,把卢俊义诱到了山上。后来卢俊义因吴用所题反诗以及总管李固叛变被抓,差点送命。梁山两次派兵攻打大名府,李逵亦在其中。

后来凌州单廷珪、魏定国受命征梁山,李逵独自下山,企图去凌州斩杀二将。路上劈了未上梁山而自称“梁山好汉”的韩伯龙,又结识了焦挺、鲍旭,并将他们带上梁山。

后来单、魏二人被关胜收服,也上了梁山。梁山打破曾头市,又打了东平、东昌二府之后,一百单八将大聚义。根据天降石碣名号,李逵为“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排名二十二,又获步军头领之职。

元夜闹东京

大聚义之后,宋江提出招安之事,李逵大闹以示不满,宋江假意要斩其头。

第二年元宵,宋江等人去东京看灯,李逵也要跟随。到了东京之后,宋江等与名妓李师师见面,李逵见了大怒,先打翻在附近的杨太尉,又放火并大闹。幸得梁山军马到城下将众人护送出城。

接下来的“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黑旋风乔坐衙”“燕青打擂”几个故事,都是以李逵和燕青为主角,与全书主线关联甚少的情节,而且多数都很可能直接取材自元杂剧故事。其中“双献头”一节为李逵误信他人所言,以为宋江强抢民女,要杀宋江,后来得知是他人冒充之后,杀了冒充者,回山负荆请罪,应取材自元杂剧《李逵负荆》,这一故事通过戏曲等的传播,在后世流传甚广。

天罡算命术-水浒传李逵的故事名称

南征北战

朝廷*** 次到梁山招安之时,态度恶劣。李逵愤怒,将诏书扯得粉碎。后来童贯带兵攻打梁山,李逵与几名步军将校樊瑞、鲍旭、项充、李衮配合作战,有斩杀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等战绩。

后来梁山受了招安,李逵以梁山军的一员,参与了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之战,仍常与鲍旭、项充、李衮配合,多有斩将。其中征讨田虎之时,有内涵曲折的“李逵梦闹天池”一节,写李逵在梦中见到母亲、杀了奸臣恶霸等,又得到“要夷田虎族,须谐琼矢镞”的暗示,引出后来成为张清妻子的琼英。

饮毒身亡

征方腊结束后,梁山头领只有少数存活,李逵是其中之一,获封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后来蔡京、高俅等人,以御酒之计,要毒死宋江。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便请他到自己所在,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后来果然毒发身亡。

天罡算命术-水浒传李逵的故事名称

有哪些会法术的人?

水浒传中的能人有不少,如剑术当世无双的金剑先生李助,百步穿杨的庞万春,以及力压卢俊义的杜壆等等。当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会道法的异人,像包道乙、郑彪、罗真人、公孙胜、乔道清、樊瑞、高廉,以及马灵等等。

包道乙:飞剑可百步取人首级

包道乙,原本是金华山出家的一位道士。后来,包道乙遇到了方腊,两人趣味相投。自此后,包道乙便跟随方腊图谋*** ,以邪作正。

包道乙不仅道法厉害,还会一手飞剑。飞剑名为玄天混元剑,在包道乙念完口诀后,能飞百步取人首级,被方腊尊为灵应天师。

在睦州之战中,包道乙和夏侯成等人率军和宋江大军对峙。在战场上,包道乙以飞剑砍断武松一臂,但最后被鲁智深夺去了飞剑。包道乙虽然道法厉害,但是近身武艺却不强。飞剑被夺去后,包道乙只好撤退。

但是,最后和樊瑞斗法的时候,不幸被樊瑞和宋江所破。在撤退的时候,不幸被凌振的轰天炮射中,战死于睦州。

郑彪:云气相随郑魔君

郑彪,其原本是婺州兰溪县的都头,后来跟随方腊,被方腊所器重,升任为殿帅府太尉。郑彪酷爱道法,在加入方腊军后,碰到了包道乙,最后拜其为师。

郑彪的天赋不错,在跟随包道乙期间,学会了很多道法。而且,郑彪也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物,每次厮杀的时候,总会使道法,让云气跟随在自己的身边。所以,他也被人称为“郑魔君”。

在睦州之战时,郑彪接连*** 王矮虎和扈三娘。在宋江率军攻打的时候,郑彪还唤出黑雾,直接困住了宋江大军。当武松和鲁智深来救援时,他的师傅包道乙则用飞剑砍断武松一臂。

后来,在包道乙和樊瑞斗法的时候,郑彪和关胜拼杀,但不幸被关胜所杀。

罗真人:呼风唤雨

罗真人道法通天,能呼唤天神,知卜未来。更神奇的是,罗真人还能够通过葫芦来变人,被人称为人间天仙。

在水浒中,道法最为高强的就是罗真人,他是入云龙公孙胜的师傅,曾传授公孙胜天罡五雷*** 。在公孙胜下山的时候,罗真人还给了他一句箴言“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公孙胜:从师学道,侍养***

公孙胜自幼好习枪棒,有幸在二仙山紫虚宫拜得罗真人为师。在跟随罗真人学习道法期间,公孙胜学会了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公孙胜曾和晁盖,吴用等人结义,一同截取生辰纲,而后上梁山。在宋江夺取梁山首领之位时,公孙胜离开梁山,回乡侍奉母亲。后来,宋江率军久攻高唐州不下,派戴宗前去请公孙胜出山。

在戴宗等人的苦苦哀求下,公孙胜才在罗真人的师命下同意下山。下山前,罗真人传授了天罡五雷*** 。在高唐州和高廉斗法的时候,公孙胜就是用此法斗败了高廉。后来,在平定淮西后,公孙胜向宋江请辞,回到了二仙山侍奉师傅,以及侍养*** ,以终天年。

乔道清:幻术大师

乔道清八岁时好使弄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乔道清在崆峒山遇到了一位异人。在异人的传授下,乔道清学会了幻术,能呼风唤雨。后来,他听到二仙山罗真人的名声,便前去拜师学道。但是,罗真人看到他已学会了幻术后,便没有接见他。

而且,罗真人还让门童给乔道清带了一句话:“你攻于外道,不悟玄微,待你遇德魔将,然后见我。”也就是说,罗真人在心中还是有意收乔道清为徒的,但时机未到。

后来,乔道清加入了田虎势力,成为苏林岭守将脱招元帅的军师,秦明等人奉命攻打苏林岭的时候,乔道清做法,只见阴云四起,霹雳响处,狂风大作,天昏地黑。等到天复清明的时候,秦明和凌振等人早已被捉走了。而后,乔道清又用幻术把雷横等人困在*** 岭*** 洞中,但却没有杀害他们。

到了后来,公孙胜从罗真人那里再次学得新法术,才破了乔道清的道法。最后,乔道清投降于梁山,但在梁山征讨方腊的时候,乔道清请辞离去了。

樊瑞:混世魔王

樊瑞,早年曾作全真先生,习得一身道法,不仅能够呼风唤雨,而且擅使流星锤,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后来,他占据了芒砀山,与项充,李衮等为芒砀山寨主。起初,他扬言要吞并梁山,但被公孙胜所降服,而后归降于梁山。

后来,在宋江的说情下,樊瑞得以拜公孙胜为师,学得天罡五雷*** 。在征讨田虎时,樊瑞曾和乔道清斗法,但不敌于乔道清。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樊瑞和包道乙斗法。

在睦州之战时,樊瑞和关胜斗包道乙和郑彪。当时,包道乙在郑彪头顶上变幻出一尊金甲神人,樊瑞则在关胜头顶上变幻出一尊乌龙天将。最后,还是樊瑞稍胜一筹,乌龙天将击败了金甲神人,而关胜也在最终时刻斩杀了郑彪。

在平定方腊后,樊瑞辞官不做,和朱武一起跟随公孙胜出家,在二仙山学道,以终天年。

高廉:麾下有三百飞天神兵

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官拜高唐州知府,精通道法。其麾下有三百梯己军士,又称飞天神兵,他们都是高廉从两浙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汉。

宋江在攻打高唐州的时候,就是被高廉所阻,曾二败梁山。在和公孙胜斗法的时候,高廉从神兵处取下聚兽铜牌,只要用剑击打三下,便见神兵队里卷起一阵黄砂来,罩的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喊声起处,豺狼虎豹,怪兽毒虫,就这黄砂内卷将出来。

最后,公孙胜用师傅传授的天罡五雷*** 才将其击败,在跌下云头时,高廉最终被雷横所杀。

马灵:神驹子

马灵和戴宗一样,都会神行术。但是相对而言,马灵的道法要比戴宗的强上一些,戴宗能日行八百里,而马灵能够日行万里。而且,马灵还有金砖法等。

在战场上,马灵临阵之时,额头上会现出一只眼来,绰号小华光,其中若开,箭石不能中。除此外,马灵的金砖法,及风火二轮,若遇顺风,能烧寨栅,在战场上可是偷营伤敌的利器。

在梁山攻打苏林岭的时候,马灵曾和公孙胜,以及戴宗等人斗法。但可惜的是,马灵道法不及公孙胜,最后被鲁智深给生擒了。最后,有感于梁山义气,马灵投降于梁山。

天罡算命术-水浒传李逵的故事名称

于梁山征讨方腊前,马灵和乔道清请辞离去,而后又上二仙山向罗真人学道,以终天年。

所以说,水浒中会道法的能人异人又很多,并不仅仅只有六位。只不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公孙胜和罗真人等有名而已。但是,这些会道法的人,有一大部分最后都会在二仙山拜师学道,以终天年。

梁山10大步军头领?

你不得不承认,在水浒的世界中,步兵的重要性根本比不上马军甚至是情报人员。所以从梁山一百零八位头领的分工来看,马军不仅有五虎将、八骠将,还有小彪将,而步军仅仅是由天罡的步军头领和地煞的步军将校组成,这些人当中还有不少强行收编党(比如樊瑞),甚至还有一些人主要是做情报的。

所以,步军头领的生死与否,全看造化,跟武艺无关,下面来说说这些首领在书中的归宿。

鲁智深的归宿比较简单,在钱塘江看到了潮涨潮落,想到了智真长老的偈语,就圆寂了。但逻辑文史姨在之前的问答中分析过,鲁智深的死因很可能是消渴症引起的并发症,中风猝死的可能性比较大。

武松在征南过程中被包道乙砍断了左臂,之后再无作战记录。最终在*** 寺出家,八十善终。

刘唐比较惨,晁盖死后本身就没啥存在感,在杭州之战攻打侯潮门为了抢头功想率先进城,不幸被闸板压死。

雷横这个角色本身就很不讨喜,在征南之战中被司行方斩杀,纯粹的实力不济。

李逵倒是活到了最后,但他的人生从来都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宋江喝了毒酒后,怕李逵 *** 毁了梁山集团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口碑,就把李逵也毒死了。

机灵的燕青活到了战争结束,他好心劝卢俊义归隐却被卢老二大骂一通,最后留下一张字条挑着一担财宝不知去何处了。请注意。原著中并没有给出燕青的具体去向,所以燕青大概率并非归隐,而是失踪,因此燕青的结局是好是坏,就任凭大家猜测吧。

杨雄后面的描写并不多,胜利之后背疮发作身亡。

石秀死的比较冤,在昱岭关被庞万春的弓箭手们射成了筛子,卢俊义和朱武要负全责。

解珍与解宝的死亡描写多少有些牵强,施公纯粹是想让这俩野战特种兵发挥一下特殊技能,结果山上的南军以逸待劳,二解壮烈牺牲。

那么总结完这十位头领的归宿,大家找到什么规律没有,显然,毫无规律是没有的…

文/逻辑文史游

多看图少看字…

为什么要写江南七怪?

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看金庸小说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这是个好问题,而且问题里面也带了很多知识,有江南七怪,也有全真七子,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回答。

1. 为什么是“七怪”,而不是“七侠”或者“七恶”?

2. 为什么是数字“七”?“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什么?

下面就来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为什么是“七怪”,而不是“七侠”或者“七恶”?

大家都知道,金庸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南方,所以他的小说里不可避免带上一些他生活的痕迹,比如他的小说里面就有提到过桃花岛,而这个岛也真的是真实存在的。金庸没有去过桃花岛,只是很偶然的听说过这个岛,想象着这个岛上肯定满是桃花,把黄老邪他们一家人安排在了上面。真实的桃花岛就在东海上,但是岛上是没有桃花的,不过后来拍新版《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还真的在上面取景了。

由此推测,我想金庸会用“江南七怪”这个称谓,是不是也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呢?我们都知道清康熙年间有“扬州八怪”,指的是扬州地区出现恶一批风格接近的书画家,因为他们画风奇特,文章不拘一格,以及特立独行的性格,被称为“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当中最有名的就是郑板桥了,郑板桥名燮,他有一句传世名言“难得糊涂”,也许你有看到过这幅字挂在家中或提在扇面上。

小字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世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每每作为处世的警言。

扬州八怪共同点是他们出身微寒,怀才不遇,对清朝官吏不满,可是他们洒脱豪放,同情底层劳动人民。

“江南七怪”在这一点上与他们有相同的地方,出身低微,对朝廷不满,但他们重情重义,对江湖上的不公不义之事,愿意出手相助。

因为扬州八怪在前,如果再起“江南八怪”,容易和扬州八怪混淆,所以为了以示区别,这才是“江南七怪”。因为他们武功平平,称为“侠”有点托大;他们七人做事光明磊落,也不是恶人,所以不可能是“七恶”,但他们行事怪异,所以人称“八怪”。

“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什么?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七呢?不是五或者

六呢?

因为七在中国文化里有特殊的含义,“七”是阴阳与五行之和,这是儒家的“和”的状态,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代表着善与美。

生活当中,一周有七天,天上有北斗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诗歌有七言、七绝、七律诗,民间传说中有七夕鹊桥相会。

《射雕英雄传》里的全真七子摆的阵型就是北头七星阵,那是必定要有七个人的。

总之,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自然数里属于质数,受到了金庸老先生的偏爱。

所以,这里的“七”隐*** “善”与“美”,七人行动更会有团队的优势。

结论

所以,我的观点是,金庸老先生用“江南七怪”的称谓来说明郭靖的师傅们,一是受到“扬州八怪”的启示,又为了与之区别;二是因为“七”这个数字的隐含意义。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胡乱猜想,也许金庸老先生就随便起了个名字,就为了和“全真七子”对应一下也不一定。很多事情就是因缘巧合而已,并没有一定的理由在里面,我们也就只能推测一下了。

卢俊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卢俊义是一个皇帝。

《水浒传》中的卢俊义绰号玉麒麟,上应天罡星,他隐喻的就是一位北宋皇帝。那么,卢俊义又是哪位皇帝呢?

宋江为何说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

“水浒阴谋论”认为,宋江请卢俊义上梁山是一个阴谋,要利用这个新兵蛋子活捉史文恭,否决晁盖遗嘱,打压林冲等人,自己做梁山寨主。卢俊义果然活捉了史文恭,宋江也顺利的坐了梁山头把交椅,达到了篡位然后实现招安愿望的目的。

这样解读,完全脱离了文本,宋江绝对不是“请”卢俊义上梁山,卢俊义上梁山更与晁盖遗嘱没有任何关系。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也不是因为他武功高强,活捉一个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汉奸,一个小彪将足矣。

却说晁天王死后,宋江带着众头领在梁山为他做功果,期间,请来了北京龙华寺的大圆法主。这天,宋江、吴用与大圆法主喝茶,问起了北宋的风土人物,大圆法主便提到了“河北玉麒麟”。

经大圆法主提醒,宋江、吴用一齐“猛然省起”,说道:“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原来,宋江、吴用两人早有打算,把卢俊义弄上梁山。按照时间节点来分析,至少是在晁盖死之前,宋江就打算把河北玉麒麟拉进梁山团队了。

从宋江“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这句话来解读,恐怕是在呼延灼攻打梁山之前,宋江就知道大名府有这么个人物了。因为,梁山后来已经击退了朝廷官军的佂剿,宋江哪里怕过?只有在官军尚未缉捕时,宋江的担忧才能成立。

因为是早就做了功课,所以,宋江对卢俊义了如指掌,说了这样一番话: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大员外,双 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

这段话也不是说的卢俊义武功有多高,“棍棒天下无对”仅是说的棍棒这一件兵器,不能无限夸大为武功天下*** 。而且,这句话细思极恐,是卢俊义隐喻皇帝的*** 标识。

《水浒传》中谁才是真正的“棍棒天下无对”

除了宋江赞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之外,书中还有一首《满庭芳》词这样赞卢员外的武功: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

两处描写似乎铁定证明了卢俊义就是《水浒传》中的棍棒冠军了,但是,且慢,书中有卢俊义使用棍棒的情节吗?肯定是没有的,如此,怎么能证明卢俊义的棍棒绝技可以冠绝《水浒传》呢?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李忠大战呼延灼之前,有一首赞诗这样夸赞打虎将的武艺:枪棒林中独擅名,李忠祖是霸陵生。“无对”与“独擅名”完全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枪、棒两样兵器,李忠都是《水浒传》中“独擅名”,其他好汉都要退居其次了。真是这样的吗?

李忠不知深浅,挑战呼延灼,结果,十回合便败下阵去,他哪里是“枪棒林中独擅名”呢?“独擅名”都不算数,卢俊义的“棍棒天下无对”还能立得住吗?好歹,李忠还用过枪棒,卢俊义根本就没用过棍棒,那就更涉嫌吹嘘了。

那么,施耐庵为何这样写呢?

我曾解读过打虎将李忠其人,他所隐喻的是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这是题外的话,但却可以通过李忠的“枪棒林中独擅名”来推测,“棍棒天下无对”也是大有深喻的。

施耐庵写书早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远远的埋下隐喻伏笔,继续以隐喻暗*** 故事。这样的笔法,比《红楼梦》更早、更高明。

如此,我们就得回到《水浒传·引首》之中,在六十回书之前,便能够找到“棍棒天下无对”的答案: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这句话说的是谁?毫无疑问,就是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难道卢俊义隐喻的是宋太祖?

卢俊义为何上应天罡星排名梁山第二

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没有卢俊义,只有李进义或者卢进义,绰号都是玉麒麟,梁山三十六人中,排名第二的是智多星吴加亮。《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有“玉麒麟卢俊义”,但排名第二的却是智多星吴学究。

《水浒传》中,吴加亮、吴学究被施耐庵合二为一,成为智多星吴用的表字字与道号,玉麒麟则取《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卢俊义,但却把吴用降到第三位,把玉麒麟提升到第二位,成了副寨主。

施耐庵这样改写蓝本人物,调整吴用、卢俊义的排位,其原因就是要以卢俊义上应天罡星,这个星煞就是排在三十六天罡的第二位。吴用绰号智多星,对应了天机星,也就在他所对应的星煞上落座。因而,梁山好汉排名的规则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对应排名。

智多星与天机星有相关的意义,便形成了对应关系。那么,玉麒麟为何能对应天罡星呢?也就是说,卢俊义凭什么排在梁山第二位,是宋江的阴谋吗?

当然不是。玉麒麟更先出现在大名府,是天王李成的坐骑,书中说是“毛堆粉腻,如同北海玉麒麟”。所以,卢俊义必定就是大名府的人了。玉麒麟是神仙坐骑,麒麟在天,罡风凛凛,这个含义与“天罡星”当然能够对应了。

“天罡”在《水浒传》中不仅指的是天罡星,还有“五雷天罡*** ”,这个法术有原型,就是放走妖魔的张天师虚靖所发明的雷法。赵匡胤是“霹雳大仙”,“雷法”不就是霹雳之法吗?梁山好汉出世、聚义之前,都有一声霹雳。因而,“五雷天罡*** ”就隐喻了赵匡胤。卢俊义上应天罡星,当然就是隐喻了赵匡胤。

赞卢俊义的《满庭芳》词中还有一句: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

看看,果然是麒麟在天,罡风凛凛。霹雳大仙是《水浒传》的天神,梁山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就是这样一尊天神。

《水浒传》中的卢俊义就是霹雳大仙,至于施耐庵为何要这样写,这其中有何寓意,那就是题外的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