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方算命-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admin2023-02-07 15:28:1823

易经方算命,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所谓的易象实质上就是卦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易经》这本书其实就是六十卦以及卦辞和爻辞。

我们若要了解《易经》这本书里面文字部分内容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六十四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从春秋时 *** 始人们就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变而来的,但《易经》这本古书里却没有提供八卦以及八卦与六十四之间关系的知识。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来自于《易传》。

按照《易传》的说法,八卦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并且宣称伏羲就是通过了观物取象的过程才画制了八卦。这里面隐含的假设是,八卦是用来状物的。八卦符号所状之物,也即是这些符号的意义,被称为象。同时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的符号也统称为卦象。

于是,自《易传》始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用于解释《易经》卦象以及 *** 内容的卦理 *** 。这个 *** 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来的,八卦的符号分别象征着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所以古人在解释卦象与 *** 内容时就常常在这八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中探讨。比如蒙卦,蒙卦是由上面的艮卦与下面的坎卦相叠而成。艮在卦象 *** 中被认为是山的符号。坎在卦象 *** 中是水的符号。这样蒙卦的意义就是水在山下,或者又叫做山下出泉。《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但是,我们仍旧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存在。那就是,如果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并不是直接来自于《易经》,那么《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相关知识是否就是我们理解六十四卦所必须的知识呢? 有些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就是《易经》内在逻辑的一部分,以至于提出经传不分家的观点,认为经和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需要证明的。传比经晚出数百年,如何能保证两者所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呢?

如果我们假设《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是理解六十四卦意义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应当能够通过这些知识获得对于《易经》卦象与 *** 一致且合理的理解。事实是这样吗?就以蒙卦来说,山下出泉或者山下有险的说法真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它的意义吗?我们都知道蒙卦是由三爻艮卦与坎卦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蒙字是该符号的名字。我们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符号的名字叫做蒙?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蒙,也即是蒙字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蒙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最后,我们才能够在卦象的意义与蒙字的意义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从而能够解答上述问题。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蒙。如何获得蒙字的意义呢?我们首先会想到查字典。通过查现代汉语字典,在蒙字条下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意义。1.没有知识,愚昧。2.覆盖。3.隐瞒事实,欺骗。4.眼晴失明。但是,这些意义都是蒙字在现代语言环境下的意义,它并不是蒙字在古代语境下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将蒙字的现代意义生搬硬套至 *** 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察蒙字出现于与《易经》所处时代相近的文献中所具有的意义来了解它的意义。比如,《诗经》《国语》等周代文献。我们参考高亨考释工作的结论,高亨谓“本卦蒙字皆借作朦,以喻愚昧无知之人。年幼而无知者,谓之童蒙。” 但是,如果我们将蒙理解为愚昧无知,我们如何理解它与山下出泉的关系呢?在我看来,山下出泉与愚昧无知之间是无法建立必然关联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一种可能是我们对卦象的理解是错误的。另一种可能是我们对蒙字意义的理解是错误的。

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更可靠的途经来获得蒙字的意义。因为,不仅蒙卦符号的名字是蒙,卦辞与爻辞也都是讲与蒙有关的事。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蒙卦 *** 的语境下来推测蒙字的含义。而且只有在 *** 的语境下我们才能有希望获得蒙字的真实含义。查字典、寻字源、训诂的结论只能用作参考。

蒙卦初九爻的爻辞说,发蒙,用脱桎梏。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测,关进牢狱,带上 *** 脚镣的犯人被称为蒙。九二爻爻辞说,包蒙,取女吉。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刚刚结婚的半大小子也被称为蒙。其实这个蒙也就是九五爻与卦辞里所讲的童蒙。青少年身心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智力体力都不发达,事理不明,道理不清,所以可以说是蒙。上九爻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通过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强盗匪寇也是被称为蒙的。

这样看来,在蒙卦的 *** 中至少三类人是被称为蒙的。一是处于成长期,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小子。二是牢狱中的囚犯。三是强盗贼寇。那么这三类人的共通性是不能通过愚昧无知来定义的。更不可能与山下出泉,山下有险联系起来。

儿童或少年之所以称为蒙是与成年后的心智与体力的成熟相对而言的。成年人思想 *** ,能明事理,辨是非,所以我们称之为明智。而青少年则不同了,知识少,经历少,不能明辨是非,处于相对朦昧的状态中,所以称为蒙。但是童蒙总是要发展为成年人的明智,所以童蒙是处于隐藏状态中的智慧。而且,为了儿童心智更好成长,还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由于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引导,从而更利于其心智的成长,这是童蒙的全部内涵。

罪犯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人人都是有良知的。但是总有一些人作奸犯科,成为罪犯,被关押囚禁。所以罪犯是良知处于隐藏状态中的人,而关押犯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惩戒和引导教育的过程使之改过自新,重获良知。由于良知尚未发生,所以需要我们将罪犯关押起,辅以教育和 *** ,促使其改过自新。这是罪犯囚徒之为蒙的原因。

再说强盗贼寇,他们也是一群良知尚未发现的人们,他们为非作歹,招致 *** 与百姓的反对,只能生存在高山深林等隐蔽的处所。官府要打击他们,老百姓也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对他们。但是人们也不放弃他们自己改邪归正的希望。所以强盗贼寇之蒙,也是一个良知不能发见,从而接受整个社会良知引导的事物。

通过对蒙卦 *** 所提供观念的分析,我认为蒙字不能等同于愚昧无知。蒙指的是一个智慧、力量或良知,正处于成长且需要适当规范、教育、引导的状态。比如,儿童的智力处于成长阶段,所以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导,这就是童蒙。那么蒙的意义与卦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蒙卦是艮与坎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蒙卦符号的意义就是由坎到艮的变易。

坎卦,两个阴爻将一个阳爻包围在中间,它的意义就是阳在阴中,不要将它与水机械的联系起来。阳在阴中,如智慧尚在成长中,尚未彰明。于罪犯而言,良知是潜在的,需要劳动改造后才能显现,所以这也是阳在阴中。艮卦,一个阳爻下面有两个阴爻,两个阴爻就是太阴。所以我们可以将艮卦看作太阳乾卦得太阴而成。阳主动,阴主静。三阳乾卦得太阴,就是一个阳得静的状态。儿童智力和体力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但在社会化的环境下,儿童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状态,老师和家长都通过一定的规矩、启发或引导来帮助他们成长,所以教育就有一定的约束和限 *** 用,这些作用相对自由发展就是阴性的。所以儿童接受教育就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罪犯由于过错而被关押,并戴上桎梏限制其自由,这更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了。所以蒙卦由坎变到艮,就将一个由于智慧、力量或良知尚处于潜在状态,从而通过一定的约束、限制、引导、启蒙的作用促进其成长的意义表达出来。这才是蒙卦符号被命名为蒙的原因。

理解蒙卦,我们不需要八卦象八物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相信这个说法我们反而更难看清易卦的真相。这也就反证了这些知识并不属于古 *** ,所以根本就不能用作理解卦象和卦爻辞的基础。卦象的概念要回归到它的本义,即卦画符号的意义。

易经方算命-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易经应该怎么自学?

《周易》也名《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经典,被列为"五经之首"。中国文字书法博大精深,"易"字有三层含义,或者自古以来总结了三个原则:一是变易。二是不易,三是简易。我们看易字,实际上是"上日下月",所以简单理解"周易"就是阐述自然界周而复始日月轮回交替的内在规律。自古以来对易经的研究可谓多如牛毛,不可胜数。但追根溯源总体有两大阵营,一个是义理派,一个是象数派。

义理派,通俗说也叫学院派,它属于儒家思想文化的专长。主要是依据司马迁《史记》说"文王拘而演周易",然后,春秋时期经过孔子整理,归纳成我们现在所见的书店里都能买到的《易经》一书。这部书里又分为《 *** 》和《传文》两部分,传文实际就是孔子对周易 *** 不同角度的阐释。共分十个系列,也叫"十翼"。

如果说到自学,那么对照《周易》一书的注释,我们一般是可以初步学习易经的一些基本常识。

具体举例来说,到近现代,有民国时期的尚秉和先生,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刘大钧教授,还有哲学家唐明邦教授,以前吉林大学教授金景芳教授,贾平凹的老师西北大学的费秉勋教授,主要就是学院派研究易经的学者。还有当前传媒比较火的傅佩荣讲易经,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一书,基本都属于义理派的。

所以义理方面,多看看他们的著作,通俗易懂。是会对易经自学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这两个并非截然分开,因为义理派也是有预测。

卦象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断卦,它主要侧重于推演预测方面,是道家的专长。《周易》系辞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一派主要是根据自古流传的"筮草演算"到后来的"纳甲"法,得出八八六十卦,里面比较复杂,比如有起卦,卦数,爻位,卦象,爻象。五行生克制化等等。

需要掌握天干地支的排列,背诵诸如方圆图"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需离,泰,否……"六十四卦方圆图等,360个卦象以及1080个变卦之卦交错卦的含义及系辞等。稍有差错,就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通过阴阳相生相克的原理来预测分析。有许多的公式,术语,必须要通过师傅引进门,才能修行在个人。是没法自学的,比如"八卦之道世六当,以下初爻轮上编,游魂八宫四爻立,归魂八卦三爻详"。不懂人看来,简直是云里雾里的,

当代有名的邵伟华先生,当年为学习易经,走访了西安八仙宫周围,终南山里许多高人,也求教了许多老师教授传承,光靠自己摸索肯定是不会有大的成就的。

象数派,经过历代发展,然后由此还在演变发展,这里面最主流邵雍创立梅花易数,京房的六爻算法,火珠林,还有奇门遁,大六壬,太乙,四柱预测等等。

实际上梳理起来,易经与医学,易经与科学,易经与书法等门类,易经与经济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如古代"不学易无以为医"之说,现在的中医还是在应用《周易》里的五行生克来开药方,治病救人的。

所以,要真正读懂易经,还是要有一定老师教授传承,才能少有冤枉路。会很快学懂并掌握周易方面的基本原理的。

和卜卦有关的诗词?

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一章,章十六句》 李适

2.

丧马思开卦,占鸮懒发书。——《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 包佶

3.

三十年来命,唯藏一卦中。——《叹命》 孟郊

4.

神农画八卦,凿破天心胸。——《与马异结交诗》 卢仝

5.

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喜老自嘲》 白居易

6.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烧歌》 温庭筠

7.

卜邻空遂约,问卦独无征。——《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司空曙主》 卢纶

8.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畲田行》 刘禹锡

9.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书》 李峤

如何读懂易经?

《易经》如何学?——先识卦,再读卦

《易经》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是由八个基本的卦衍生出来的,这八个基本卦叫八“经卦”。八个经卦之间相互组合,就形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卦名、卦画、卦爻、卦辞。

识卦

识卦,即认识一个卦的形象及其表示的内涵。每个卦有卦画,就是用阴阳爻自下而上画出来的形状。每一卦都有一个卦名,如六条阳爻组成的卦叫作《乾》卦,六条阴爻组成的卦叫作《坤》卦。

卦辞

每一卦后面会有卦辞,对卦的整体进行解说和判断。以乾卦为例:《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

元者,首也,谓万事的开头。引申而言,“元”的德义是大,善始善终方为大。元,还有“元首”之义,也就是更高的 *** 。进一步而言,元还是“众善的尊长”,有“善之又善”之义。中国人十分推崇“元”这个字,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元就是元一,不仅是时间的起点,还是万物发生的开始,也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亨,指代祭祀,古代占卜前后要祭天。古人出征前要占卜,然后祭祀天、地、先祖等。祭祀是通过人神相感来交通。亨的德义是“通”,现在有个词叫“亨通”,也是这个意思。

利,包含征服、克服、通过的迹象,通俗来说是很顺利的意思。《周易》判断吉凶时常用象来表意,如“利涉大川”,大川即大河,江河在古代是艰难险阻,古人常划江而治,依山分界,一条河就可以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障碍,能通过大河,就说明事情十分顺利。利的德义是正义,很多正义、有利的因素都可以用这个“利”字来概括,平时说“胜利”,也是指所有好的因素组合在一起而得到的结果。

贞,指贞问,即请教上天,探寻天意。贞的德义是正,做事的时候能够坚守正道和做人的原则。

爻是什么

爻者,言乎变者也。效此者也。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

爻是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爻表示的是阴阳交织的整体作用,对地球来说就是指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对地球的交织作用,有“作用相交织”的含义。

阳爻,是一条长的横线“—”;

阴爻,是两条断开的横线“--”;

《易》卦六个爻中,一、三、五为阳数,这三个数之和为九,九为阳之极数,阳爻也因此称为“九”。如《乾》卦中,六爻的顺序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二、四爻为阴数,二与四的和为六,因此六为阴之极数,阴爻称为“六”。如《坤》卦中六爻的顺序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 *** 、六五,上六。需要注意的是,《易》卦的顺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面为 *** 爻,也就是初爻;最上面为第六爻,也就是上爻。

每一爻后面都有一句话,称作“爻辞”,是对这一爻的判断。以乾卦为例:如《乾》卦的初九,爻辞为“潜龙勿用”。

易经方算命-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爻所居的位置叫爻位。爻位有一定的规律:初为阳位,二为阴位,三为阳位,四为阴位,五为阳位,上为阴位。奇为阳位,偶为阴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

在《周易》中,阴阳位与阴阳爻并非一一对应,即阴爻并非居阴位,阳爻亦并非居阳位。而大多为阴阳杂居,例如,阳居阴位,阴居阳位,所以,《周易》六十四卦中,就有当位、不当位(或得位、失位)的现象存在。一般说来,阳居阳位,阴居阴位为当位。阳居阴位,阴居阳位为失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全当位者为《既济》卦,全失位者为《未济》卦。

易经方算命-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读卦

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卦一般称之为内卦,上卦称为外卦。根据爻的顺序来说,下卦在先,上卦在后。早期人读《易》卦,都按照“某下某上”的形式来读,比如《大有》卦,内卦为天,外卦为火,读为“天下火上”。

现在我们是按照先外卦、后内卦的顺序,以《大有》卦为例,这一卦读为“火天《大有》”;如果是重卦,则读为“某为某”,如《坎》卦就读为“《坎》为水”。但在分析卦爻时,仍然遵循先下后上的顺序。

象辞和彖传

今本《周易》,一般将《彖传》和《象传》附在爻辞之后,《彖传》是用来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也称《彖辞》。《象传》有“大象”,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义。还有“小象”,解释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我们读《周易》,每一卦中都会出现“《象》曰”,其后面的内容就是“象辞”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周易?

感谢今日头条,感谢悟空问答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让我有机会来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抒己见,不喜勿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题中的内涵。首先,题中主要语: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周易。总共三要素。他问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得先知道,世上都有什么样的人。我把世上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智慧型,相信神学,相信有超世界,力求解脱,或在世成仙得道之人。二种,情欲型,不信神鬼,不信有超世界,极端认为自然物质,人死如灯灭。三种,愚昧型,痴苶呆傻植物型,只知吃睡玩,无所事事。学习,通过文书或别人的行为,从中得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知识或 *** 的过程。周易,故名思意,是周朝的易经,简称周易,也称《易经》,以下称周易为《易经》。我们看一下《易经》主要是讲述什么的,都由哪几部分组成。《易经》是一本神学书箱,由周文王把对自然的感悟融入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极图的八种代表自然事物的符号之中,互相组合变化出六十四卦画,又附注了卦辞。后又经其子周公注了爻辞,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成。《易经》图文并茂,经中用凝炼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严紧的逻辑,清楚的阐述了上天初始大道内在的属性,以及大道和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上天大道的关系,乃至人要从无常的死亡现象中回到永恒长生天的 *** 。是中华文化史上阐述 *** 的一部宝典,被称为万经之首。由于历史久远,有些人把《易经》当成问卜吉凶、算命的工具,这纯属无稽之谈,是对我中华智人伏羲、文王和周公的极大污辱,是对我中华文化的抹黑。根据以上对世人的分类和对《易经》内容的阐述,我判断,相信有神灵,探究 *** ,不图名利,力求解脱,欲得长生之术者,适合学习周易,有其它目的的就是学,也学个乱七八糟,不得其义,反而事得其反,害人害己。例如孔子,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跟着老子学习,未得大道精髓,就远离无上师,对大道一知半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灵魂不是那个宇宙的核心“仁”,还自立所谓的无根儒教,在没开大悟,不解《易经》中精髓“三”的情况下,还给《易经》乱作内容空洞的象辞,害了我们中华民族中,问道求知的仁人志士几千年。还好,孔子临死前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向后人做了忏悔。说自己不是仁,还没有读懂《易经》,苇编三绝。告诉他的弟子,若想见性成道,别学我这套,我这套是愚民维统的。因此所造业障,自己做梦,死后灵魂下了地狱,生爱大周,死入殷商,孔子寿终前自言:我即入冥府。就现在儒释道一家的说法,我不知说者何意,若是都在道中的意思,还讲的过去,因为万物都是一家。若是说儒释道对道的理解等级一样的话,我看有点过高抬举儒学了。当然,这也不是后人的错,是孔子自创儒教,又给《易经》填象辞,本来不是无上师,却干了无上师干的活造成的。要说儒释道一家,不如说心释道一家恰当。话又说回来,啥人也在大道本体之中,也是上天大人大身上的一部分,也是上天至高无上大力量的运复,也存在他们的价值,不可极端否定。

大王原作:

易经本是经中王,

阐述真理万古芳。

后人不解其中义,

拿它给人算卦讲。

装神弄鬼骗钱财,

害人害己丧天良。

若要知道其中义,

道德经里大义藏。

如今易经又诠释,

易经大诠放光芒。

注:《易经大诠》是我手写对《易经》的翻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