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村在哪-你有过让算命先生极度尴尬的经历吗

admin2023-02-03 23:13:0918

算命村在哪,你有过让算命先生极度尴尬的经历吗?

在我们城里,有个算命先很出名。他姓吴,人们都称他吴大师。他收费很高,算一次100元。但城里人,农村人,外地人,去找他算命的,据说每天都不下于5人。

我老伴本来都很相信命运,经三朋四友一吹,她对吴大师更是相信得很。

上前年,儿子交了女朋友。老伴想方设法,暗地里搞到了儿子女友的出生年月及日时,偷偷去找吴大师给儿子及女友分别算了一命。

老婆欢天喜地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私下告诉我:儿子女友的命很好,是个旺夫命,一生不愁吃穿,45后要挣大钱。儿子的命却一般,一生虽不缺吃少穿,但挣不了大钱,靠老婆享福。他俩的八字合得很好,两人定会白头偕老,未来家庭有大福大贵的机会,子女必将胜过他们,更有出息。

我劝老伴别信这些,好好对待儿子及其女朋友才是我们的本分。老伴则不以为然,认为吴大师算得很准。儿子女友是医生,现在收入都不错。再过10多年,也就是她45岁的时候,她应该评上了主任医师职称,那收入不是很高了,挣大钱了吗?再说,儿子为了女友,辞掉了好工作,现在的收入还不及女朋友多,将来也不太可能。这不是算得很准吗?现在开药店的都很发财。假如今后他们也开个药店,靠未来儿媳开处方卖药,不就是要发大则的机会吗?

老伴越想心里越美,到处宣传吴大师算命很准。对未来儿媳,更是宠爱有佳,视如己出。

当老伴一直还沉浸在吴大师的话中时,今去年12月20日,儿子跟儿媳扯了结婚证刚好半年,还未办喜酒就离婚了。

老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思来想去,只怪前儿媳妇的生辰八字没搞准确,并不怪吴大师算得不准。

前不久,儿子要到广东去创业。老伴不听劝阻,非要又去找吴大师算算儿子的出行日期和方向。

我搬了新买的家具,没来得及换掉弄脏的衣服,就陪老伴去了吴大师家里。我观察了吴大师工作室的布置,墙壁上挂满了锦旗,书桌上摆了几本手抄本,还有一些算命用的纸笔……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相信吴大师是个很神的算命先生。

算命村在哪-你有过让算命先生极度尴尬的经历吗

于是,我抢在老伴前面,请吴大师先给我算算命。我报了自己的出生年月及日时候,吴大师一边在纸上写写划划,一边偷偷观察我。大约过了10分钟,吴大师对我说:

你小时多灾多病,家里又很贫穷,所以身体很不好……

没等吴大师说完,老伴就得意的用眼神示意我,算得多准!我赶紧示意老伴注意自己的表情。

吴大师在继续说:你读书很调皮,家里又穷,从八字上来看不占文才,你应该连小学都没读毕业……

正在这时,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进来了,吃惊地喊到:“老师,你也相信算命啦?!”

我马上“嗯——嗯”应到,并示意他不要叫我。

吴大师很警觉,马上停止算命。惊讶地问我:“你是老师?!”

我学生抢先回答:“他是一个很有名的中学老师,是我的老师。”

吴大师站起身,走到我身边,双手握住我的手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给你算了。你的出生时侯报得不准,没法算,没法算!

我看了看老伴,老伴很失落,只得一脸苦笑跟着我离开了吴大师。

这就是我让算命先极度尴尬的经历。

算命村在哪-你有过让算命先生极度尴尬的经历吗

历史上有哪些接近事实的离奇事件?

在杨虎城诞辰120周年,杨虎城的孙子杨瀚第二次写信给国民 *** *** ,要求为杨虎城 *** 。

杨虎城是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为促进 *** 合作,推动抗日而献身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毛泽在也曾评价他“以身殉国,不亦伟乎”。那么,对于这么一个英雄人物,他的孙子杨瀚为何要写信给 *** ,想要为他 *** 呢?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孙镇甘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里贫困,在12岁的时候,杨虎城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饭馆给人做拉风箱烧火的杂活,以此来维持生计。1911年,武昌 *** 爆发后,杨虎城参加陕西民军向字营与清军作战。

等到袁世凯当上总统,开始裁减民军后,当了两年兵的杨虎城退伍回乡。期间,他曾打死了一个收债的恶霸,不得不落草上山。而后,在他的经营下,逐渐拉起了一支有六七条枪,百十号人的队伍。

在1917年, *** 在广州竖立 *** 大旗,杨虎城率众参加了 *** 战争,担任陕西靖 *** 左翼军支队司令,而当时靖 *** 的统帅是于右任。在 *** 战争中,杨虎城率领6000余人在关山东北和陈树藩所部血战6昼夜,打破了北洋军的进攻。

到了1920年,在北洋军的分化手段下,靖 *** 分崩离析,于右任 *** 离开三原。而杨虎城不接受改编,到武功重建靖 *** 司令部,被于右任任命为第三路军司令。而后,杨虎城又在法门寺截获甘军陆洪涛部的33马车军械,实力大增。

1927年初,杨虎城应冯玉祥之邀,担任国民军联军第10路军司令,于是改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第10路军军长。到了1930年10月24日, *** 国务会议通过任命杨虎城为陕西省 *** *** 的决议。也因此,杨虎城开始了主政陕西的征程。

杨虎城并非是 *** 的嫡系,而 *** 之所以提议让杨虎城主政陕西,主要是因为 *** 所部在当时缺乏北方的社会基础;而且陕西一带的地域文化较为深厚,排外程度较为严重,他麾下的杜聿明和关麟征等人资历太浅;同时,杨虎城又是冯玉祥的“叛将”,用他来对付西北的北洋 *** 和冯玉祥所部,无疑是 *** 的。

而杨虎城也知道 *** 的心思,所以到了陕西后,在不危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他和 *** 在政治上表面保持一致,以服从合作为主,但实际上又是另外的一套。因此,为了积蓄对付 *** 的力量,杨虎城有需要借助其他的外力,而 *** 无疑是他 *** 的合作对象。

1936年12月,趁 *** 亲临西安督东北军和第17路军行动时,杨虎城和张学良发动兵谏,也就是西安事变。同时,他们还以8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以此了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战线。

1937年,杨虎城被撤职留任,而后又 *** 出国考察。但其间,杨虎城一直宣传抗日主张,而在七七事变之后,他也曾多次通电 *** ,请求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但都被 *** 给拒绝了。而在同年11月,他在南昌被囚禁,而后又关押到湘川等地。

在1949年9月6日,在 *** 的暗中指使下,毛人凤派遣杨进兴、王少山、林永昌,以及熊祥等4名特务,在重庆戴公祠用 *** *** 了杨虎城、杨拯中、杨拯贵、宋绮云、徐林侠,以及小萝卜头宋振中等8人,而后这些人还用硝镪水毁尸灭迹。

但是,对于杨虎城的死, *** 对外宣传却是在内战后期,杨虎城死于流匪,而且刻意地隐瞒了西安事变这一段历史过程。

所以,杨虎城的孙子杨瀚之所以写信给 *** ,并要求为杨虎城 *** ,就是因为他要求 *** 要尊重历史事实,正确的看待西安事变,在法治人权的原则下,对当年 *** 不经过军法审判,而用残暴手法 *** 杨虎城及其家人,秘书的罪行进行道歉及 *** 。

现在农村还存在 *** 儿媳妇的情况吗?

没听说过 *** 儿媳妇的,倒是见过儿媳妇 *** 老人的,题主知道现在怎么称呼农村儿媳妇吗?

农村少奶奶

在以前“少奶奶”多指的是富贵官宦人家的儿媳妇,现在谈论那些农村少奶奶,指的就是年轻的媳妇儿们。

结婚后不工作留守在家里,不做家务,孩子给婆婆带,三五成群串串门、聊聊天、打打牌,或者出去玩,家务活、农活都丢给老人,没钱了还问老人要。

更有过分的,公婆打工挣的钱也要“上缴”。

算命村在哪-你有过让算命先生极度尴尬的经历吗

经济收入靠老公,孩子教育靠老天。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大概总结了几个原因:

娶媳妇难、结婚难

现在的农村媳妇可是越来越金贵。

农村适龄女孩很少且都向往城里去,年轻男孩子结婚就难了,经常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造成农村彩礼出名的高。

娶一个媳妇能掏空一个家庭半辈子积蓄,一些结婚后的女性会产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农村结婚早

农村孩子不上学,一般20岁就结婚了,有的甚至十 *** 岁结婚,孩子几个了才能领证。20左右正是上大学的年纪,心智不成熟,还不能明白家庭责任的意义就建立家庭,甚至婚后还的 *** 妈养活。

还是小孩子心性,这种一般过几年就好一些了。

维护婚姻关系

农村还是有一种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要是让自己妻子出去打工养家,会被认为是没本事。

很多人不愿意妻子外出打工,花花世界、诱惑太多,没和自己一起工作就更不放心了。

所以为了维系夫妻关系,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妻子外出打工劳累。

农村离婚率还是很高的。

有些年轻人一出去打工,就再也不回来了,哪怕家里还有孩子。

结婚代价大,离婚代价更大

生活是个轮回啊,70后年轻的时候,婆婆是家里长辈,说什么媳妇都得听,被婆婆教育是理所应当,离婚也是很忌讳的话题。

现在女孩的都觉得

“我爹妈生我养我不是为了给你家当保姆”

花很多钱娶回来的媳妇儿,自然金贵的很,婆婆说不得、骂不得,能忍就忍,能让就让,只要儿子过的好,别的都是小事。

万一对方过的不舒坦要离婚,男方再结婚可是难于上青天。

农村婆婆 *** 儿媳妇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谁家有媳妇都是当个宝,花很多钱娶回来的。

你说能不爱惜吗?

这种氛围真的很不讨人喜欢,也产生更多的家庭矛盾。

好的婚姻还是要靠小两口齐心协力,而且老一辈辛苦了一辈子,做媳妇的还是要适当分担一点。

不过这种农村少奶奶只是少部分,很多女人还是很有追求的,你们认为呢?

以上是我的回答,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秋霜女管家赵琴最后死得很惨?

没死,赵琴最后被秋霜赶走。

电视剧《秋霜》是由朱度源执导,刘孜、于小伟、李子雄、杨亚星等主演的励志情感剧,于2010年12月17日北京文艺频道播出 。

该剧讲述的是秋霜出生在浙江杭州留下镇王家村,生下来时她就受到算命的诅咒,而她却没有向命运屈服,终成知名的大企业家的故事。

在你的家乡有没有一些著名的凶宅?

我们老家在我爷爷的爷爷那辈人建了一座庙宇一样的房子,那会还没有分到户的时候大队把粮食都统一放在那里,叫的(保管室)后来分到户后就没用了,村民把里面的东西全分干净后就作为大队开会呀,来人唱戏的台、或者放电影啥的,反正没人住的,听老一辈人讲了很多关于那的鬼故事,所以我们那的人都怕那个地方,尤其一到晚点开始都没人敢路过那个地方..在我大概四岁左右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现在想来还是很恐怖的。那天晚上我们那里请来了戏班唱戏,孩子看不懂但是喜欢热闹,跟着大人去玩,唱戏完了后那些西班人就开始收拾他们的东西,我就对那个气灯非常好奇,(那会我们村还没有电灯)一直看人家在那鼓捣..完了后出来找家人,一看一个人都没有了,我就使劲喊爸妈姐姐啥的,可喊不答应,那离我家大概两千米左右,全是田埂,我就硬着头皮往家走,我记得有秧田,有青蛙的季节,老实呱呱的叫..我可害怕了,我就把外套脱下顶在头上就剩两只眼睛看路走回家,一路上月光还是亮的。边走边有青蛙跳水的感觉,我的余光好像看见大个黑色的也跳河里去了..(我们那淹死过两姐妹)也听我家大人讲过那姐妹淹死的情景、越想越怕呀,但是我不敢看,眼睛就看路拼命往家走..到家一看爸妈姐姐弟弟正在吃面条,我心里好委屈就哭了,爸妈还问我跑哪了去了,吃了饭没有,(那会小孩都爱跑邻居家串门啥的,有时候就顺道在人家家吃点)啥的,我感觉爸妈都不管我,我啥都没说就去睡觉了..后来我生病了,不说话,也不吃东西、人很焉了..后来我记得我爸带我去我幺爷爷医院看病了,幺爷爷在镇上当医生,我跟爸爸在那住了好几天,每天晚上都打针..我爸带我去时我都没穿鞋,天天都是我爸抱着我的..后来我长大问我妈妈,妈妈说我被东西吓到了,走的急所以没忙的给我穿鞋..那个保管室到现在还在我们村里,已经破败不堪可还是吓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