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的鬼几点出来 鬼节12点出门会怎样-中国传统鬼节七月半的来历
鬼节的鬼几点出来 鬼节12点出门会怎样,农历七月半鬼节的由来是怎样的?
据元代周密的<乾淳岁月记>记载,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
我国以正月十五上元,十月十五下元,七月十五为中元,本来就是一般性节令。由于佛教的兴起,从六世纪起,形成了重要节日,俗称鬼节。是佛 *** 追荐祖先的祭日,求佛救度死去亡人的活动。
这天僧寺举行水陆道场,诵经 *** ,放灯等宗教仪式,施斋众僧。
佛 *** 也都上坟祭祖,供佛求助。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一节日和前一两日寒食节汇合,形成了一个综合节日。寒食节本来是禁火日,因重耳悼念介子推的传说祭日相附会,于是又与祭奠祖先亡灵的郊游扫墓结合起来。
形成了清明节。
今天是阴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相传这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各处地方的传统不一样,有的地方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某些地区则在七月十五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
有的传统中,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 老一辈的迷信说法是: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
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无论哪些地方的传统是否一致,目的都是一样,祭祀先人。在这一天,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 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南北地方的正日不同:一般来说,北方过”七月十五“中元节,南方一般过”七月十四“,主要指广东广西一带。相传:当年蒙古大军进攻南宋,七月十四前夕,除了岭南,其他地区均已沦陷。百姓听说蒙古军还要继续南下,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背井离乡。可是七月十五“中元节”马上就到,谁都想在离家出走前祭祀一下祖先,更何况是传统的“中元节”。但是由于蒙古军的将军急于立功,根本不管民间这些习俗。于是,百姓不得不提前把“中元节”给过了,而这一天刚好是七月十四。这一做法后来形成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在宋朝,广西、广东、海南都属于岭南地区,这就是岭南人不过七月十五,而过七月十四的原因。
“
就以华南地方的传统为例:
在华南地区虽然以七月十四为正日,其实,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以前的节日庆祝活动很多,现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禁忌有:
1.七月一日起,孕妇与小孩子在晚上一般不能出外,尤其是七月十四,因为民间传说鬼门关已开,小孩子容易撞邪,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回家会哭闹或者不舒服;因此,小朋友和孕妇不能晚上出外。
2.农村人家或城市的人都要烧衣,即买一些香火、龙眼、烧肉、豆芽、元宝、香烛等在家里的神位烧,以祭祀先人;还要到楼下或小区门口或一些路口(如一些容易出车祸的路段)、村口的土地庙之类的地方烧元宝香烛等。一般都有指定的位置,这些一般的女人都晓得。
七月期间每逢晚上都会有人在路边烧纸钱,小朋友不要靠近3.七月十四当天,一家人会一起吃顿饭。缅怀一下先人。
4.在广西,七月十四这一天,鸭子是必不可少的祭品、鸭肉也是餐桌上少不了的美食。因此,在广西,民间又把七月十四叫做“鸭子节”。为什么是鸭呢?“鸭”和“压”谐音,意思是将妖魔鬼怪的邪气压下去的意思。不只是谐音,从阴阳学上来说,吃鸭肉比较容易上火。上火属阳,阴阳相克,吃了鸭子所增长的阳气,能把夜间出洞的那些阴气给克掉。(这个是广西的习俗,广东就没有这个习俗)
以上是现时简化了的过节形式。如果是以前会更加的正式和隆重。
农村老人说中元节当天有?
明天是中元节,农村老人说中元节当天有“四不做”,是哪次不做呢?
中元节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在我们农村称之为鬼节,根据老人们的说法是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地宫打开地狱之门的日子,会有很多的鬼魂涌到民间来度假,我们这阳间就成了他们散心的好地方,在我们小时候大人们都会叮嘱我们在农历七月半的时候出去玩都要早一些回家,因为这一天阴气很重,对小孩子来说非常的不好,同时老人们都会叮嘱我们在中秋节当天有以下几件事是不能做的。
1.不要下河游泳虽然现在立秋已过,在我们南方地区天气还是特别热的,所以在我们小时候都是经常跑到山塘水库里面去游泳,或许是大人骗我们不要去游泳而编造的一些故事,说在农历七月十五去游泳的话会被水鬼给拖下水,虽然听起来有点迷信但是在水中确实有一种像是猴子一样的怪物,能把人拉到水底下去,这种动物也被称之为水鬼,看起来是特别恐怖的。
因为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之为鬼节,意思就是说今天有很多的鬼魂来到民间游荡,而且在这一天里阴气特别重,如果太晚回家的话会遇到一些不该看的东西,这也是农村里面老人们的一种说法,自己一个人如果真的走在农村里面的乡间小道里,有一丝丝的风吹草动有时候都会特别的紧张,虽然中元节里面的鬼鬼神神部分人都认为是迷信的,只能说是信者有不信者就无,早一些回家早一些睡觉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3.不要捡路边的钱鬼节在农村里面就能看到很多人会在路边烧纸钱,其目的呢就是要让那些鬼魂来到阳间里能吃好喝好然后带上钱财物回去,不要在阳间乱搞事情,如果在路边看到一些小钱啊 *** 就不要去捡,因为会有一些老人相信流传千年的神话,会丢一些纸币在路上给鬼魂们用,如果遇到了就不要去捡,因为大家也不差那么几块钱。
4.夜里不要在外面晒衣服根据老人们的说法是如果你在外边晒衣服的话,鬼魂们会穿着你的衣服走来走去,听起来挺迷信的, 我个人认为到了这个时候外边的天气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尽量把晒干的衣服拿回家里面不要在外边过夜,因为会有露水,这样子穿起来会不舒服。
无论以上的四不做我没有科学依据,我想就没必要去争论,因为只有信则就会有不信则则就没有,大多数我们眼见不到的东西都可以认为是迷信的,我们真正的过好当下生活才是最主要的。你怎么看待路边烧纸的行为?
本来提示说这个问题关注度低,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今天恰逢中元,觉得在这样特定的日子里,回答这个特定的问题,具有特定的意义。希望认可的朋友关注我,也不枉答一场!
什么是中元节?原来中国岁时节令有上元、中元、下元,以一月、 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
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亡人节,通常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它的来历和习俗,网上内容很多,我就不在此啰嗦了。我主要谈的是如何看待路边烧纸的行为。
对于鬼神,我们古代的先民是:敬而远之!如何敬?一要虔诚,二要实惠。于是便产生了在鬼神过节这天,遵丛特定的礼仪,烧一定数量的冥币,这样鬼神才能远离自己和家人。因此,古代人们到村头坟地或指定的庙宇烧纸是必须的一道程序,一代代流传下来,今天依旧不绝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原来的乡野村庄都变成了城镇,灯火通明,马路宽敞整治,全然没有了乡村的痕迹。而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们,习惯当然不可能马上随之改变,所以选择在路上烧纸就成了一道诡异的风景。
实事求是地讲,这种在城市路边的烧纸,的确不文明,污染环境不说,而且与城市的文明进程看起来也格格步入,但流传下来的风俗也不能武断的禁止,怎么办?我所居住的城市,通常会在路口,专门设立几个烧纸的大桶,这样防止纸灰纷飞,污染环境,不失为一种过度的 ***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城市化的推进,未来这种路边烧纸的现象,相信会越来越少。现在不是很多人在清明节选择网上祭奠、鲜花祭奠了吗?
我是言隐荣华,认可我的看法,就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