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辂算命祖师-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admin2023-01-30 10:24:3616

管辂算命祖师,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三国演义》第68回、69回写的是左慈掷杯戏曹 *** ,卜周易管辂知机这两个故事。这两回书涉及到两个神秘人物左慈与管辂,他们都在曹 *** 面前演绎了一段十分“玄幻”的故事。

左慈、管辂都是正史记载的历史人物,都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左慈年长,大约生于公元156年(恒帝永寿二年),比管辂大53岁。但左慈比管辂活得久,管辂是在48岁时辞世的,左慈则活到了西晋时期,在公元289年(西晋太康十年)羽化,享年133岁。

原本,这两人都是道家中的高人,为何一个寿数很高,另一个却未到半百就死去了呢?大致原因可能是这二人的职业领域不同吧。左慈是修炼道术的,道家修炼以养生为主,兼习“幻术”,所以左慈活的时间便很长了。管辂则是周易预测的高手,似乎应了一句话,泄露天机太多了,便要折寿。

这样讲管辂,似乎涉及到封建迷信,但《三国演义》第69回却还真是这么写的。管辂因为给赵颜出主意,北斗星君因吃了别人的酒食,没办法只得给即将死去的赵颜添寿。但是,却让赵颜给管辂传话:“教再休泄漏天机;不然,必致天谴。”然而,管辂见曹 *** 后,依然不断的泄露“天机”。这个故事出自《搜神记》,原本就是一个“神话”。

那么,罗贯中写这两个道家人物有何意义,是不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神秘玄幻感来吸引读者呢?

左慈的幻术究竟是怎么回事

《后汉书·方术列传》说,司空曹 *** 宴请宾客,对大家说,今天请客,准备了很多菜,唯独缺少松江鲈鱼。左慈说,这个容易得。左慈请曹 *** 拿出一个铜盆,盛满水,手持一根钓竿,一会儿就钓来一条松江鲈鱼。曹 *** 拊掌大笑,宾客尽皆惊讶。曹 *** 说,一条鱼不够摆席,还能钓来吗?左慈便继续垂钓,又接连钓一些鲈鱼,都是三尺长,新鲜活泼。

之后,曹 *** 又说,没有蜀中生姜,做鲈鱼味道差点。左慈说,我之前派人去蜀中买蜀锦,我发一道敕符,顺便带点新鲜蜀姜过来。左慈的话说完不久,蜀姜就送到了。后来,曹 *** 专门派人验证此事,果与左慈所为契合。

以上这两件事情,都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曹营,左慈掷杯戏曹 *** ”中,被罗贯中引用。但是,陈寿的《三国志·方技传》及曹 *** 的传记中,却没有写到左慈。显然,《三国演义》有关左慈的事迹,大概主要来源于《后汉书》。

那么,《后汉书》所记载的左慈法术靠谱吗?难道世上确实有这等通天彻地之人?

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左慈“少有神道”,仅此而已。东晋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载,左慈是葛玄之师,这就有点玄乎了。葛玄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道教尊之为“北极仙翁”,左慈竟然是葛玄的师父,也难怪有此法术了。不过,葛洪此说,并没有得到史家的认可,同样,也没有被罗贯中所采信,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抱朴子》的这段记载。

因而,左慈并没有这么玄乎。那么,他在曹 *** 家中所施展的法术,是不是很玄幻呢?

《后汉书》与《三国演义》又同时讲了另外一件事情。却说左慈有一次跟随曹 *** 郊游,有百余士大夫跟随。左慈又施法术,以酒一升,肉脯一斤,亲手为百官斟酒分肉,百官莫不醉饱。曹 *** 本来就很疑心鲈鱼蜀姜之事,见此情况,更加感到奇怪。于是,便查看藏酒与肉的地方,发现所有的酒脯都不见了。于是,曹 *** 非常不满左慈,派人捉拿。

从这件事情来看,左慈所为的“妖术”、“幻术”,实际上与“魔术”差不多。魔术在过去就叫幻术(或戏法),左慈不过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魔术师而已。

既然如此,《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在写一段发生在曹 *** 家中的魔术表演。魔术很能让人着道,大型魔术确实也会让人产生神秘的玄幻感,这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三国演义》说,左慈还能变化出牡丹,在墙壁上画龙取龙肝。后来曹 *** 追捕时,左慈躲进了羊群中。曹兵因找不到左慈,便杀掉了所有的羊,左慈便让牧童把羊头与羊身接上,羊全部都活了。等等,也都是些幻术而已。罗贯中不但引用了《后汉书》的记载,还添油加醋的夸张了左慈的法术。

《后汉书》可没有记载这些故事,只说左慈进了羊群,曹 *** 对他喊话说追你不是要杀你,而是要试一试你的法术到底有多高。曹 *** 说完,却见数百只羊都变成了小羊羔,齐刷刷的跪在曹 *** 面前,说道,您说不杀我,可要兑现您的诺言啊。看来,左慈的法术究竟还是魔术,假若真的是予取予求的“仙术”,难道还要向曹 *** 下跪吗?

管辂之事比较可信

《后汉书·方技列传》没有管辂的事迹,《三国志·方技传》却有管辂的记载。对比《三国志》、《三国演义》有关管辂的故事,大致相似,罗贯中基本上是转述了陈寿的史料。当然,也引用了《搜神记》等传奇小说笔记的故事。

罗贯中在第六十九回书“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中,紧接着左慈的故事,写管辂的神卜。曹 *** 因染病,服药无效,便令太史丞许芝卜易。大概是许芝自认为技术不如管辂,或者是不敢轻易为曹 *** 卜卦,就向曹 *** 推荐了管辂。罗贯中通过许芝的话,详细介绍了管辂其人,以及他诸多神算的故事。于是,曹 *** 便让人把管辂请了过来。

管辂到了许都,给曹 *** 卜算了好几件事情,其中,东吴主亡一大将立即得到应验,死的人是鲁肃鲁子敬。鲁肃死于公元217年,所以,管辂为曹 *** 算卦,也应当就是这一年。而管辂为曹 *** 算的 *** 卦,却是到了与刘备大战汉中之前才得到应验,说的是夏侯渊被黄忠斩杀这件事。当时,管辂打了个哑谜,以四句诗预言了这件事:“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

夏侯渊死后,曹 *** 大哭,边哭边解读管辂的诗:三八纵横,讲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猪遇虎,指的是这一年的干支是己亥,月份是正月,正月建寅,寅肖虎。后面两句指夏侯渊阵亡之地,曹 *** 因此被斩掉了股肱之将。

许芝所述,与《三国志·方技传》中的管辂相差不大。但是,陈寿却没有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方技传》中提到曹 *** 采纳许芝的建议,请管辂卜卦。因此,夏侯渊之死是否被提前预言,正史中查不到依据。

《三国演义》中除了第六十九回书写到管辂占卜外,还写了管辂为曹爽手下何晏、邓飏卜卦,说他们是“鬼幽”、“鬼躁”,意思此二人命将不久。果然, *** 百十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中,就写到此二人被司马懿所杀。这件事情,却能从《三国志·方技传》中找得到依据。而且,正史中清楚的记载,管辂为何晏、邓飏卜卦是在曹魏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罗贯中引用管辂的故事,一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知识厚度,毕竟此人在三国时期有很大的影响。二是略写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管辂占卜的方式,减缩了本文。第三,但凡写这类事情,基本上是为了铺陈故事,增强悬念,是小说伏笔的一种常用的写法。读者为了“验证”管辂的四句预言,就得继续往下看。因而,管辂卜筮,也不是玄幻故事,罗贯中更没有宣扬迷信的企图。

管辂的事情,还是比较可信的。《三国志·方技传》说:“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陈寿依据当世传闻,效仿司马迁《史记》扁鹊、仓颉事,存录了华佗的医术、朱建平的相术,周宣的相梦,以及管辂的卜筮等方技术士的事迹。陈寿生于公元233年,管辂死的时候,他已经24岁了。所以,有些故事,陈寿应当是亲耳所闻。

管辂卜筮,说白了就是《周易》的应用,还是有点依据的。陈寿在记载这个人物及事迹时,也是很谨慎的做了说明,既然太史公可以记载这些事情,说明这类方技也是可以入史的。

《三国演义》写这些故事,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罗贯中通过管辂的卜筮,似乎是在传达一些正能量。凡事做了善事的,管辂都帮助他们,比如,管辂为少年赵颜添寿等等。这则故事虽然没有被收录进《三国志》,但却表明了罗贯中把方技写进书中的意图。

左慈、管辂的故事是不是很玄幻

其实一点都不玄幻。上文讲到,左慈的幻术,就是戏法、魔术。只不过,左慈的技术很高妙,又经过小说家的夸张渲染,便显得有点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了。其实,现代魔术中,也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戏法,让人感到异常的玄幻。《三国演义》故事中,罗贯中还是通过曹 *** 不信邪,戳穿了左慈的把戏,来表明自己对左慈之类的幻术的质疑与批判。在左慈之前,罗贯中还写到一个比左慈还装腔作势的道家神仙,这个“神仙”就是被孙策斩杀的于吉。

这个于吉很能蛊惑人心,所到之处,普施符水,竟然能够引来万人空巷的膜拜。这天,小霸王孙策正在与众将商议大事,于吉忽然前来游街。这伙东吴大将们听说于吉来了,会也不开了,纷纷下楼去跪拜。孙策大怒,立即命人把于吉捉到跟前。孙策当面指责于吉:“狂道怎敢煽惑人心!”

于吉便对小霸王的喝问,便信口雌黄道:“贫道乃琅琊宫道士,顺帝时曾入山采药,得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皆治人疾病方术。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从于吉的这番话中,不难读到,罗贯中这是在隐写黄巾 *** ,张角当年也是号称得到了于吉的这部书(又叫《太平经》),便举起了 *** 大旗。以罗贯中的立意,于吉,应当得名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中的“吉”字。

于吉此人,在《三国志·孙策传》中有记载,说法与《三国演义》基本一致。但是,却没有罗贯中笔下所写的那样,被孙策斩杀后,这个“神仙”竟然处处出现,向孙策索命。孙策死后,书中便再也没有出现于吉,说明此人并非神仙, *** 了就 *** 了。至于索命者,大概应当是于吉的徒子徒孙们在装神弄鬼。

孙策之死,肯定与于吉无关,要说有一点关联,大概是孙策斩于吉时,因怒气激发了旧伤。此时,应当是孙策遭许贡家将刺杀之后。但是,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注《江表传》所言,孙策杀了于吉,便没有出现《三国演义》中“阴魂不散”的事情。

孙策斩杀于吉,十分的应当,此类“妖道”不除,江东人心便难收拾,九州八十一郡百姓便难得安宁。

罗贯中写于吉的故事,大约是为了讨论黄巾军的事情。此时,“黄巾余党”尚未完全消除,在孙策斩于吉的故事之前,便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途中,关羽收录了参加过黄巾 *** 的廖化,赵云则斩杀了廖化的同伙裴元绍。

《三国演义》经毛宗岗父子修订,明显有尊刘倾向。因而,通过孙策、刘备对待黄巾军余党的态度,也表达了这一主题。

同样,左慈,管辂的故事也是出于贬曹的目的,在正史记载的基础上予以夸张,并且,赋予其含义。罗贯中其实是很慎重的,在写这些“玄幻”故事的时候,不忘通过另外的细节,揭穿了其中的奥妙。于吉死了便死了,左慈的把戏也被曹 *** 识破。

管辂的故事其实并不玄幻,除了有陈寿的记录外,这位名冠三国的术数家,并没有被罗贯中写成通天彻地之人。书中的管辂,绝没有被神化的袁天罡、李淳风那样的通天彻地之能,他就是一个精通《周易》之人。

两汉是《周易》研究的 *** 个顶峰时代,这部神秘的典籍被上升到哲学高度,诸如管辂这样的人,应当是作出了贡献的。管辂死后,留下了《周易通灵诀》、《周易通灵要诀》、《破躁经》、《占箕》等著作,在《周易》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管辂算命祖师-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世说新语的一个何晏还外?

夙慧第十二之二、何氏之庐(原文)何晏七岁, *** 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译)何晏七岁的时候,就聪明伶俐,像个神童,魏武帝(曹 *** )非常喜欢他,因为何晏的妈妈在宫里,魏武帝就想收他作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了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有人问他怎么回事,何晏答道:“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

魏武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马上让他回去了。

容止第十四之二、何平叔美姿仪(原文)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译)何平叔(何晏)容貌俊美,脸很白。

魏明帝(曹睿)怀疑他搽了粉,当时正是夏季,给他热汤面吃。何晏吃完后,大汗淋漓,就用自己的红色公服搽脸,脸色更加洁白。言语第二之十四、神明开朗(原文)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译)何平叔(何晏)说:“服用五石散,不仅可以治病,也觉得精神开朗。”文学第四之六、王弼作难(原文)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

管辂算命祖师-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王弼未弱冠,往见之。

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

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译)何晏任吏部尚书,有地位有名望,一时间去他那儿清谈的人济济一堂。

王弼当时不满二十岁,也去见何晏。

何晏听说过王弼的名声,就把刚才辩论的精妙玄理详细告诉他:“这条义理我认为很妙,你还能再加以驳难吗?”

管辂算命祖师-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王弼便进行驳难,满座的人都理屈词穷。

随即王弼又自为主客,几度自问自答,这些问题都是宾客们不能企及的。文学第四之七、可与论天人之际(原文)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译)何平叔(何晏)刚注完《老子》,就去王辅嗣(王弼)那里,看到王弼的注释更精湛非凡,就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这样的人,可以和他谈论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了。”

于是就把自己的注称为《道》《德》二论。

规箴第十之六、管辂作卦(原文)何晏、邓飏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

飏曰:“此老生之常谈。”

晏曰:“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

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何晏、邓飏让管辂给算卦,问道:“不知能不能到三公的位置?”

卦成以后,管辂援引古人的解释,言辞深刻地劝戒他们。

邓飏说:“这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何晏说:“见微知著,古人认为很难。一面之交,坦诚相待,今人认为很难。今天和你初次见面,却完成了这两件难为的事,可以说是‘圣明之德,芳香清醇’啊。《诗经》中不是说吗,‘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会心中牢记,永不忘怀的。”

南斗北斗是三国人物么?

不是三国人物,是在《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出现的神仙。

《三国志》记载了一篇南斗星和北斗星的传说。

三国术士管辂有一次来到平原郡,偶见颜超,观其面貌,说他将早亡。颜超的父亲求管辂设法为儿子延命。管辂对颜超说:“你回去,找清酒一杯,鹿肉干一斤,至卯日,可在地南割麦,那儿大桑树下,有两个人下棋,你只管把鹿肉干摆在他们面前,并给他们斟酒,等喝了再斟,到喝完为止。如果他们问你,你只作揖行礼,但勿开口。这样,必当有人救你。”

颜超按照他的话如期到了大桑树下,果然有两个人在那儿下棋。颜超就在他们面前摆好了肉,斟满了酒。那两个人一心在下棋,只饮酒吃肉,未曾回头看。连喝了几杯之后,北边坐的那个人忽然发现颜超在跟前,便大声呵斥道:“你呆在这儿干什么?”颜超只顾行礼,并不回答。南边坐的那个人说:“方才我们饮了他的酒,吃了他的肉,岂可不讲一点情面吗?”北边坐的说:“此人寿命,生死簿上已定,岂能讲情面更改。”南边坐的借他的生死簿一看,颜超的寿命只有十九岁,便取笔一改,救他活到九十岁。颜超拜谢而回,管辂才告诉他,那北边坐的人是北斗,南边坐的是南斗,南斗登记生,北斗登记死,所以凡有祈求降福延寿的,都要去找北斗。

《搜神记》也记载此事。后被罗贯中吸收到《三国演义》中,从而敷衍而成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

曹 *** 差人往平原召管辂,令卜天下之事。管辂设卦说:“东吴主亡一大将,西蜀有兵犯界。”曹 *** 不信,忽合淝报来:“东吴陆口守将鲁肃身故。”曹 *** 大惊,便差人往汉中探听消息。不数日飞报刘玄德遣张飞、马超兵屯下辨取关。曹 *** 大怒,便欲自领大兵再入汉中,令管辂卜之。辂曰:“大王未可妄动,来春许都必有火灾。” *** 见辂言累验,故不敢轻动,留居邺郡。

诸葛亮在五丈原用七星灯延敏命,也是想请南斗、北斗更改生死簿。可以被魏延弄灭了七星灯而失败。不过这是神话传说,不可当真。

三国时代有名的术士?

左慈。

字元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人。在天柱山修道,得金丹仙经。《后汉书·左慈传》记载左慈有幻术,“尝在司空曹 *** 坐, *** 从容顺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左慈还变出了生姜等物,宾客哗然。

曹魏名声更大的方士有管辂,他是山东人,据《三国志》本传,他多次为人算命,一次,广平刘奉林妇病困,已习棺器。时正月也,使辂占,曰:“命在八月辛卯日日中时,林谓必不然,而妇渐差,至秋发动,一如辂言”。这是预测女命的死期。又有一次,吏部尚书保晏请管辂算命,管辂面对权贵,没有阿谀,而是指出:“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未有损已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后来,这两位大臣都受诛连。

大家对易经感兴趣吗?

从上到下把各位大师的回答都读了一遍,发觉都是男的,怎么没女的呢?我这位爱好玄幻,爱读易经的刚入门的小女子受益匪浅,感恩。

学习易经有几个月了,似懂非懂,学了些皮毛。没有原因,就是莫名其妙的喜欢易经。现在懂得了《易经》六十四卦,知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古称八卦为经卦,六十四卦为别卦。

八卦分为阳阴两类,乾震坎艮为阳卦,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而震坎艮,皆一阳爻两阴爻组成,其爻画皆为五,为奇数,为阳数,故此三卦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而巽离兑皆一阴爻两阳爻组成,其爻画皆为四,为偶数,为阴数,故此三卦为阴卦。《易传》又分宇宙之物(包括人)为阳阴两类。认为 *** 之性是刚,阴物之性是柔。从而阳卦象 *** ,即象刚性之物;以阴卦象阴物,即象柔性之物。

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看六十四卦图就非常清楚了。那么六十四卦是如何演卦而来的呢?上面好像都没人提及。都是只说了几个卦,如乾卦、坤卦的意义。那么是如何演卦的呢?

演卦 *** :我用的是筹策蓍法,55支竹签。

演卦过程:暂略。

演卦过程必须平心静气,心无杂念,否则会出现好几个动爻,我学习演卦的过程中,就多次出现3个以上动爻,就会变出一个之卦来了。每次要对演的卦负责,所以仍需努力修心中…

不知道为何喜欢学《易经》,也许喜欢一样东西是真的没原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