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算命理学-曾仕强说不了解易经的人生等于白活

admin2023-01-28 11:46:0021

会算命理学,曾仕强说不了解易经的人生等于白活?

不知这句话是道听途说还是确有其实,如果曾仕强先生果真说过这句话,那么,即使我对《易经》有浓厚的兴趣,对这种观点,论调也不敢苟同。其实这种观点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反驳的例证俯拾皆是。比如说爱因斯坦、牛顿、马尔克斯等肯定就没学过《易经》,难道就他们就是白活了吗?又有那个人有资格给他们下这种断语呢?比如我们国家的军人,我们国家的农民,我相信大部分人并不懂,或者说就是没学过《易经》,谁又敢说他们的一生没有任何意义呢!还有在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尖端人才,比如马云、比如 *** 、比如那些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们,他们都是学会了《易经》才变得这么优秀的吗?我想大概不是。即使那些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咬紧牙关辛勤劳作的普通人,如果他们不学《易经》,就等于白活吗?显然不是,他们依然值得尊敬。

当然,对于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喜欢追根溯源的人来说,《易经》就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藏,它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等着我们不断的挖掘并能利用其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从而使我们变得更具智慧,更少的犯错误,这很值得赞赏和敬佩。

但是,《易经》也不是那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屠龙刀,谁不学会弄懂就该被 *** 或者说即使活着就等于是行尸走肉,这太霸道,太狂热,太盲从了。这也和《易经》中所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

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多元化,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只要不伤害到其他人,都应该获得尊重,至少不应该去粗暴的干涉。至于学不学《易经》,不应该称为评判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更何况《易经》本就晦涩难懂,即使一些专业人士之间也会产生观点分歧,谁又敢说彻底学会,了解了呢?我喜欢《易经》,也一直试图学会弄懂,但并不觉得自己比周围的人要高级,相反,我的生活水准比很多人的都要差,这点经常让我自惭形秽。

最后,用《易经》中两句话结束此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与君共勉,谢谢品读!

会算命理学-曾仕强说不了解易经的人生等于白活

你认为什么才是国学?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何谓国学?从狭义上讲四书五经为国学,从广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皆为国学。

对此国学派邓实撰文写道:“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岁月洗礼。

随着全球化节奏的加快,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今国人之普及教育的紧迫性。

首先,国学教育越来越是中国人接受启蒙教育的基础。从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近两年火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无不展现出国学教育在当今社会传承的迫切与重要。

其次,国学更是国人文化涵养最直接的体现,它跨于智育和美育之间自然衔接。国学学习不仅是一个人体现自身文化修养最直接的符号,也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阶梯;是中国几千年的国粹,它是当今中国人都应该学习和了解的,尤其是它在树人立本的启蒙阶段更具有广泛直接的教育意义,不但使人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能在具体的描画中形象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正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正规的中国文化。

会算命理学-曾仕强说不了解易经的人生等于白活

作为家长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的同时,更要带孩子感受中国戏曲之美、诗词之美、茶艺之美、书法之美、绘画之美等,相信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却会藏在他的脸上,浸润他的内心,伴随终生。无须刻意,就能轻而易举地在他的生命里发出光芒。

国学到底是什么?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按照《四库全书》划分,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块。

按照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划分,可以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大块。

会算命理学-曾仕强说不了解易经的人生等于白活

个人感觉班固所写的《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就可以囊括国学的一大部分了。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汉书·艺文志》将书目分为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块。

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六艺和礼、乐、射、御、数、术小六艺。

诸子指的是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杂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例如《老子》、《庄子》、郁离子》、《素书》等等重要典籍。

诗赋指的是文学体裁,当然,因为书成于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学的还有词、曲和其他文学典籍。

兵书指的是兵家典籍,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大家都知道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

术数指的是天文、历法、五行、占卜、风水等等,实用性比较强的,虽然这里很多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被摒弃了,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方技指的是医学、养生、房中术、等等。

当然,时代在推进,很多东西也是需要放弃的,不是全盘的继承下来,还是需要甄别的。

历史上真正可以称得上圣人的都有谁?

只有伟大领袖 *** ,方能在这个世界称得上圣人!

您怎样区分?

儒释道代表的是人生的发展阶段,每个境界都有每个境界的要求。

其实人从一开始出生的时候,孩提时候的状态,对这个世界啥都不知道,这时候的境界是更高的

在往后面生活和发展的过程时,你会发现到头来自己追求的竟然就是那啥都不知道的状态!

儒家,要的是框架规矩和基本准则

道家,要的是把那些规则通通打碎,重新架构,形成认知法则一个无为而无不为。

佛家,是要把规则,准则,社会法则,自我通通忘去,修一个空修一个虚。

最后干嘛了?为的就是让这一生回到生生时。

儒家可以传可以修,小时候的学习很重要在一个学习和认知上,最容易形成风俗价值观,我常听见孔子学院,教的就是规则,礼仪

基本准则从小要学会,没学会基本准则的人,长大了容易走歪路,邪道,最后只会越伸越远,不得安宁。

道家可传不可修,渐渐长大了,发现基本准则不一定对,道法自然,这时候你就得去破了他,然后才能顺其自然,有时候需要反复这样的过程。

不一定,谁都能得到这样,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儒家里打转转,为何说可传,这就是一个觉悟的过程,悟到,才能从心改变

释家不可传不可修,修佛为的是自己成佛,成了佛之后就万事皆空,再无心念。

为的是自己成佛,传来的肯定是假佛

成了佛之后要万事皆空,空如何修得来

人这一生充满痛苦,儒释道三家像安排好的解决问题!

儒释道三家本不分家,就像那些先贤们还是好朋友一样,互相学习欣赏。

先得学儒家,立志向为大家

再得学道家,观自然求同尘

后学释家,放下得虚得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