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算命台前-你见过最震惊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admin2023-01-28 08:57:1518

泰安算命台前,你见过最震惊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那必须是婚闹了。闹的毫无底线。

法国汉学家葛兰言曾在《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中提到:" 过年是 *** 的时间。" 而腊月则是 *** 办喜事的高峰期。

刚刚从用力过猛的年会,以及过分密集的春节酒局中绝地求生的小李,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一场更巨大的荒谬之中:

" 当天的迎亲队伍十分壮观,一行人浩浩荡荡,踏得马路尘土飞扬。新娘和新郎的胸前显挂着写有 " 奸夫 "、" *** " 的纸板,在十来个亲戚或邻居的督促下,喊着下流的口号。稍有不从,便要受皮肉之苦。就像一场发生在 21 世纪的‘斗地主’。

刚刚紧走几步,新郎新娘在簇拥下终于来到了婚房。喝嗨得六亲不认的亲朋好友,已经手持道具等在一旁,朦胧的酒眼里再次焕发出光芒。"

丨湖南邵阳,新娘新郎挂着 " 奸夫 "、" *** " 的 *** 游街示众。

丨新郎新娘被人驱赶着,腰缠彩带拉一辆桑塔纳花车绕县城走上一遭,稍有懈怠,即被亲友用鞭炮催促,新人被炸得呲牙咧嘴,满头大汗。

这并非孤例。在搜索引擎输入 " 闹婚 ",出来的新闻可以说是卷帙浩繁,而新近的一则来自江苏盐城。

事情发生在刚刚过去的戊戌年腊月的某个傍晚,第二天," 公公在婚宴上冲上台强吻儿媳妇 " 的小视频在各大朋友圈播放了 300 多遍。

公公的力比多(精神分析学里的性力)在闹婚环节中得到释放,事后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亲吻只是借位表演。表面上这些象征性的背呀、抱呀、搂呀都有,习俗就是这样,但不能闹得出格。"

丨湖北武汉," 闹婚礼 " 的村民逼公公背儿媳,公 *** 上戴着写有 " 扒灰佬 " 的纸帽子。" 扒灰 " 一词来源于古代,指公公与儿媳 *** 的现象,如今专用来调笑新婚媳妇和公公。

丨四川内江一街道上,新郎父亲被打扮成 " 高级烧火佬 " 游街示众。

一、闹洞房生存手册:欢迎来到成人世界

屏幕前的观众忍不住问:闹婚的陋俗到底有完没完。而答案往往是残忍的。这项存在了数千年的内隐文化,恐怕难以在朝夕间驱除干净。

纵观整个中国婚俗发展史," 闹婚 " 源于黄帝时期,几乎和华夏文明同步出现。后来又被作为婚礼中的重要程序,在南北朝时期被固定下来。

丨吃苹果、喝交杯酒,这些简单的游戏都是流传下来的婚礼环节。

丨中国的交杯酒从 " 交杯合卺 " 演绎而来,象征着两人连成一体,表示性关系的确立。

它的生成和构建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当时,盲婚哑嫁是常态,素未谋面又毫无性经验的新婚男女,进入到洞房,就像进入了一片知识的荒原。

于是,作为 " 过来人 " 的三姑六婆、叔伯兄弟便主动肩负起 " 传道,授业,解惑 " 的责任," 闹洞房 " 则成了无数代新人的性启蒙公开课。

丨 1981 年,西安,亲友在偷看 " 闹洞房 "。

时人巧借 " 驱恶鬼 " 之名,以 " 人不闹,鬼就来闹了 " 的隐晦借口,对新人行之以 " 性教育之事 "。平日里被视为禁忌的 " 性 ",在这一天可以名正言顺地摆上台面。

据《民国十八年 · 合江县志》记载,婚礼当天,闹洞房的人无辈分尊卑之分,往往肆意而为,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相互分享自己珍藏多年的黄段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丨洞房花烛夜,年轻小伙、姑娘、大嫂、小孩在窗前 " 听门 ",得几句新婚夫妇的 " 悄悄话 " 逗趣。有时甚至扯破窗纸,点个辣椒烟火塞进门洞,搅得新人不得安眠。

若抛开个人隐私不谈,这场原始粗暴的 " 突击训练 ",由于教育形式催人 " 直面人生 ",效果往往很不错:

约定俗成的 *** ,一举拉近了新人之间的距离,扫荡掉二人对性的神秘感和负罪感,迫使他们进入到夫妻角色之中。加上洞房的装饰物多为红色,伴着箫声和随风摇曳的花烛灯影,人对性的追求一下子便被激发出来。

丨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说:" 性压抑可以在 *** 中找到发泄口,而闹婚中的各种游戏,都是具有性的倾向的。" 图为新婚夫妻进行 " 吃香蕉 " 的闹婚游戏。

丨闹婚游戏:" 钱藏哪了 "。

二、变味的 ***

随着时间的发展," 闹洞房 " 的习俗像大篷车一样,在南北流窜,各地之间互相汲取。

除了充当着 " 亲密关系的润滑剂 " 之外," 闹婚 " 游戏还衍生出耐人寻味的性意味。

丨 " 来跟嫂子合个影 "

据《汉书 · 地理志下》的一段记载," 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 大意是,有客人来,新郎让老婆服侍他睡觉。结婚当天,男女之间并不介意这样的事,反倒觉得很光荣。

早在东汉末年,哲学家仲长统便斥之为陋习:" 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趣之情欲,宣 *** 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新族之间。" 简而言之,这种风气简直污得奇诡。

丨新娘在婚礼上为男宾客点烟也是常见的闹婚手段,而点烟的方式五花八门,未必文明。

除此以外,玩得太过火的人们还闹出不少人命," 新郎被塞进柜子活活憋死 " 之类的婚礼事故也比比皆是。

为了保护新娘,明代衍生出 " 喜娘 " 一职,即今天所说的 " 职业伴娘 ",专门指点新 *** 梳妆和洞房之事,又替新娘应对 " 闹婚者 " 的 *** 扰。至于 " 闹洞房 " 的宾客们,对此新俗也喜闻乐见,毕竟又多了一个下手的对象。

丨 " 摸老公 " 游戏

丨 " 骑大马 "

● ● ●

但性教育作为人类存续的刚需,没有什么力量能撼动它,即使在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特殊时期,闹洞房也没有被消灭,反而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教育作用。

清代以后,闹洞房更是气象万千,衍生出文闹和武闹。

丨文闹:亲友们在新郎胸前挂上写有 " 因犯 *** 罪判处徒刑一辈子 " 的字样,让新娘大声读出来寻开心。

丨武闹:山东日照,新郎被扒掉棉袄和外套、捆住手脚,在伴郎团的合力下被扔进大海。

康有为在逃奔日本期间,参加了华侨梁渭家的婚宴,期间即席出一趣题,请新娘和新郎分别在 " 司月二大 "、" 旦牛住了 " 八个字上各加一笔。新娘新郎只好握笔遵命。随后康有为又令二人齐声读出。新郎新娘两颊绯红,难于启齿。康有为只好代为朗读:" 同用工夫,早生佳子 "。

但在洞房夜吟诗作赋的只是少数。本着能动手就不动口的原则,武闹更能搅动气氛。

现今西北部分地区仍保留着 " 打女婿 " 的习俗。新婚之夜,亲友毕集," 以竹子杖打女婿为乐 ",但并不 " 真打 ",只是象征性地敲打几下,提醒新郎要爱惜老婆。

丨事实上,西方也有闹婚传统,最常见的是新娘向宾客抛吊带袜以示祝福。而酩酊大醉的男宾客们往往等不及,会 " 自己动手 "。后来,有聪明的新娘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向女士们抛花束的仪式,代替掉原来的抛吊带袜。

三、" 它很荒谬,其实跟婚姻没什么关系 "

时间来到 21 世纪,国人谈论性的方式正在改变,人们能轻易地从 91 *** ,或是折了两次的 *** 杂志中获得启蒙。简单粗暴地把 " 性教育 " 等同于 " *** 教育 " 的人也越来越少。

而这些早已失去原本意义的闹婚游戏,却看不出任何消停的迹象,甚至以一种传统的姿态变本加厉。?

2012 年至 2016 年期间,全国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婚闹新闻高达 142 例,其中包括山东泰安伴娘被伴郎 *** 事件。而来自遵义的新郎官小夏,被 3 名闹婚的发小 *** 住手脚,最后因意外导致十级伤残——在人生的特定时刻,事故发生得像一场不可抗拒的玩笑。

而据网易数独的统计显示,全国多数婚闹事件的受害者,大部分为新郎,其次是伴郎或伴娘,最后是新娘与双方父母。?

丨山东,一新郎被扒得只剩一条 *** ,亲友团将其用胶带绑在公交站牌上。

丨江西九江,一位新郎 " 男扮女装 " 身穿红色亮眼内衣裤,用两只苹果扮 " *** ",拉着板车接新娘。

丨山东省潍坊市,一名新郎被众人 *** 在了电线杆上。

丨河南省许昌市,新郎官被逼反串,身穿女性内衣进行闹婚 *** 。

丨陕西省安康市,新郎被彩喷打成 " 前看是血人,后看像雪人 " 的模样。

丨山东日照,新郎身穿红内衣,在亲友团指挥下,进行匍匐前进、潜水、游泳、翻滚等动作。

丨陕西安康,众亲朋好友手持彩喷和装上颜料的水枪,对准新娘和伴娘 " 开炮 "。

丨就连双方父母,都逃不过被闹婚的命运。

丨河南省洛阳市,双方亲属被 " 隆重打扮 ",为婚礼增加快乐气氛。

而根据近五年的新闻,山东、云南、河南、陕西和广东的闹婚风气最盛。其他省份如四川、湖北和山西的奇葩事件也时而见诸新闻。

因为在这些地方,亲朋好友的意见在婚礼筹备中显得十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迎亲怪俗往往被后辈传续下去。

丨在 " 婚闹重灾区 " 云南大理,警示市民禁止不文明闹婚的告示牌。

" 高中生物课本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从没想过会以这种方式结婚,但我没得选。"

" 我若是有日本丈夫志节的话,早该切腹了。"

在强大的现实引力面前,大部分经历闹婚的年轻夫妻最终都会妥协,尽管大多数人对充满性暗示的游戏不情不愿——只是碍于场面和气氛,忍声吞气,将闹婚进行到底。

而随着话语权和无礼要求的不断加码,夫妻二人往往什么都不剩。

丨众人喊着 " 不是冤家不碰头 ",把新婚夫妻的脸撞到一起。

就连华人导演李安也坦诚,电影《喜宴》里的情节近乎于他 " 结婚实况的翻版 ":" 我一直觉得喜宴很荒谬、很假,它是一种社会表态的仪式,其实跟婚姻没什么关系。"

影片结尾,目送着最后一位客人的背影逐渐远去,新娘靠在新郎的肩头,仿佛打了一场世纪硬仗。

丨《喜宴》中,亲友要求新郎伟同蒙着眼吃掉新娘葳葳胸前的水果。

● ● ●

在沸沸扬扬的婚闹丑闻之下," 职业伴娘 " 应运而生,而在数字文明的技术加持下,有人则走得更远。

" 新郎的老婆,只有新郎本人才可以看到 …… 在其他人眼里,新郎只是一个人穿着很正式的燕尾服,头戴 VR 设备,面对一团空气,傻戳戳地站在教堂里。"

这是一场 " 二次元 VR 婚礼 ",整个仪式看起来很诡异。不过,新郎说:" 这样,就没有人闹婚了 "。

泰安算命台前-你见过最震惊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卢俊义中计上梁山概括?

晁盖死后。宋江得知大名府有个英雄叫卢俊义,想让他上山落草。吴用自告奋勇,带着李逵扮作算命先生去卢俊义家里给卢俊义算卦,让卢俊义去泰安州消灾。又提了首藏头诗。

卢俊义信以为真,谁劝都不听,一定要走一趟。于是他带着管家李固就往那出发了。路过梁山时中了计策,被活捉上山。卢俊义在上山住了几天就告辞回家。路上遇到燕青。燕青说李固和卢贾氏私通,谋取了卢家,赶走了自己,又设了埋伏要抓主人。

卢俊义不信,大骂燕青。结果回家被埋伏的官差所抓。关在了大名府的监狱里。燕青不离不弃,为卢俊义要饭吃。卢俊义被发配沙门岛。李固买通董超薛霸要害死卢俊义。两人正要动手,却被埋伏在一边的燕青 *** 。

燕青带着卢俊义到了一家客店休息,自己为卢俊义去射些小鸟充饥。回来时发现卢俊义被当地的里正带人抓走。燕青无可奈何,去梁山泊求援,遇到了杨雄和石秀。

石秀一人潜入大名府, *** 劫法场(卢俊义再次被抓后梁中书决定将他斩首)。却和卢俊义双双被抓,关入大牢。梁山军马来攻大名府,于次年元月里应外合攻破,救下了卢俊义和石秀。卢俊义感恩戴德,自己也是无路可走就上了梁山。

为什么却被大家认为是一个草包?

卢俊义的问题在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过度的按照自己的感觉走,并且他在“真香”之后还总能找到理由为自己开脱,纵使武功天下无敌,也无法掩盖他的性格弱点,辑文史姨就列几个例子说明下。

泰安算命台前-你见过最震惊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首先,卢俊义是个徘徊在迷信与离职之间的莽汉。本身啥都不缺的他,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态度拒绝吴用的忽悠,但是当吴用说自己有血光之灾后,他这个人就变得惴惴不安,神情恍惚,这压根就不是一个理智派的表现。之后卢俊义想要去避难,燕青苦苦相劝,未果,卢俊义就让李固跟着自己去消灾,虽然后来二人遭到了梁山的算计,并且吴用让李固霸占卢府,还把卢俊义坑入狱。此时的卢俊义也不会去想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更愿意相信自己真的有血光之灾。

在接受招安后,卢俊义去宋江兵分两路参与外战。你不得不说,不少难啃的骨头确实让卢俊义亲自战斗会更为方便,但卢俊义的领导才能差的令人发指:青石峪中伏差点全军覆没;战寇烕时坑死卞祥;昱岭关派3000人去探哨…好在宋江本身也没有领军才能,不会对卢俊义下杀心,这要是放在现代战争中,卢俊义的失职罪就大了去了。

你说卢俊义甘心去梁山落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不满足自己天罡星的设定,硬是在胜利之后想要某个一官半职,并且成功的骂跑了前来劝他归隐的燕青。后来卢俊义的下场大家也都清楚,皇帝本身不怎么待见他们,以致于为卢俊义准备好的毒酒就那样的轻松下了毒,就那样做了水鬼。

所以,卢俊义这个形象的设定就很奇怪,他身上没有一点员外的格局,也没有英雄的气概,撇去武功天下无敌的设定,卢俊义更像一个一心想要拿到铁饭碗的投机分子。

文/逻辑文史游

卢俊义最强不接受反驳。

如何评价北洋军阀孙传芳?

他,是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所要讨伐的三大军阀之一;他笑容可掬却本性阴毒,被人称作“笑面虎”将军;他,与 *** 是同班同学,却放弃日本人的招揽;他,晚年放下一切恩怨,皈依佛门,却被人昔日仇人之女刺杀在佛堂。

他,就是有着“东南王”之称的直系军阀首领孙传芳。

一、童年不幸,少年留学与 *** 成为朋友,迅速崛起于乱世之中

1885年4月17日,孙传芳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小乡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

不过童年的孙传芳却是不幸的,父亲在孙传芳出生后不久就不幸去世了,年幼的孙传芳及其家人遭到了婶母一家的 *** 。

在孙传芳四岁时,母亲带着年幼的孙传芳到历城去谋生。在孙传芳10岁的时候,母亲又带着孙传芳来到商河县去投奔大姐的婆家。

时间到了1899年,义和团运动风风火火地在山东这块大地上兴起,孙传芳跟随着母亲和三姐逃难到济南。

孙传芳的三姐经人介绍嫁给袁世凯的手下王英楷,孙传芳一家人得以寄居在姐夫王英楷家中,直到这时孙传芳才算过上了一段安定的生活。

1902年,17岁的孙传芳经过姐夫王英楷的介绍得以进入袁世凯设立的陆军练官营,成为一名步兵学员。

或许是因为童年的苦难经历再加上孙传芳天资聪颖,孙传芳很快就在陆军练官营脱颖而出,被选派去日本留学。

在这段留学期间,孙传芳认识了他后来的朋友同时也是敌人的 *** 。

说起孙传芳与 *** 的相识,真印证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孙传芳可是真正把 *** 揍了一顿。

原来 *** 是孙传芳在日本留学时的军校队长,主要负责管理孙传芳这一队人。一次 *** 在进行点名时,发现孙传芳几人还没有归队十分生气。

在见到孙传芳几人后, *** 抽了他们每人两个耳光,孙传芳由于个子小,帽子一下就被抽飞了,露出了大辫子。

*** 指着孙传芳的辫子就嘲笑说是猪尾巴,还轻蔑地称呼孙传芳是低贱的人。

孙传芳此时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哪里能接受这样的侮辱,把辫子一甩就上去跟 *** 打在一起。

不得不说 *** 能成为他们的队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孙传芳被 *** 戏耍地团团转。但是孙传芳后来成为一代枭雄也是因为他有一股狠劲,对着 *** 的皮鞋咬了下去,把岗村宁次疼的哇哇叫,一时间竟忘记反抗了。

孙传芳趁势把 *** 顶翻,若不是同班同学杨文恺及时把孙传芳拉住,今天岗村宁次就要吃大亏了。

不过被打的 *** 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夸奖起来孙传芳,称其胆子大是一条好汉,两人一来二去倒是成了朋友。

这也在暗示着 *** 将会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回国之后的孙传芳迅速受到了重用,从营长一路升到地方大员,直至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东南王”。

二、盛极而衰:笑面虎将军屡战屡败,最后投奔奉系

1925年对于他孙传芳来说是得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成为统辖东南五省的直系军阀首领,风头一时无两。

这年发生了一件事,更加坐实了孙传芳“笑面虎”将军的称号。原来在奉军交战时,孙传芳俘获了奉军的前敌指挥施从滨。

施从滨已经60岁了,见到孙传芳还行了军礼,孙传芳呵呵一笑,反手把施从滨给斩首了,顺带把首级还示众三日。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传芳最后被施从滨之女施剑翘 *** 一点都不亏,完全是自己作的。

不过孙传芳的好日子没过多久,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开始从广东誓师北伐,目标直指以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为首的军阀势力。

孙传芳一开始见到听到北伐军的消息并不着急,因为北伐军 *** 个要攻打的对象并不是他孙传芳而是吴佩孚,他巴不得吴佩孚和北伐军拼的两败俱伤,正好可以吞了吴佩孚的地盘。

不过孙传芳没有料到北伐军的攻势如此之猛,吴佩孚在武汉、武昌等地被接连击败,最后只能退到河南境内。

北伐军在1926年9月初打到了江西境内,孙传芳一下子慌了神,连忙派兵去迎战,并且亲自动身去九江督军。

孙传芳此时的部署是:谢鸿勋第四师挡赣西北,卢香亭第二师、郑俊彦第十师及杨赓和 *** 旅、彭德铨混成旅沿南浔铁路前进。他亲率陈调元第六师、周凤岐第三师及武铭卫队旅屯兵九江、武穴。

但是战斗一打响直接脱离了孙传芳的掌控,谢鸿勋战死、陈调元中立、卢香亭战败,孙传芳的部队三线失利,逼得孙传芳仓皇逃回南京。

孙传芳此时对外宣布还掌握江、浙、皖三省,但是实际上安徽陈调元已经依附北伐军,浙江孟昭月腹背受敌,危在旦夕,暂时可以控制的惟江苏一省而已。

不过失败之后的孙传芳并没有放弃跟北伐军对抗,但是孙传芳也没有以前那么自大,认为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对抗国民革命军。

于是乎,孙传芳密谋联系北洋军阀的所有势力与国民革命军继续进行对抗,但是孙传芳最后的谋划最后没有得逞。

说来也是好笑,北伐军都打到家门口了,段祺瑞的手下跟吴佩孚的手下还在互相嘲讽,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此时孙传芳的心中只想大叫一声:猪队友啊,真的带不动。

无路可走的孙传芳只好去找自己的老仇人张作霖,两人在去年还打的不可开交。

不过到底是枭雄,面子这东西也是可有可无的,孙传芳立马找人去请求张作霖的原谅。

这边张作霖估摸着国民革命军要是彻底击败了孙传芳,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当即表示既往不咎,愿意和孙传芳一起去对抗国民革命军。

在得到张作霖的保证之后,孙传芳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南京城。

这边就不得不提孙传芳的一个 *** *** 作,仗都没打底盘倒失去了一大块。

原来之前孙传芳的手下夏超叛变被孙传芳处决之后,孙传芳派了一个自认为稳妥的陈仪去掌管浙江。

陈仪什么人呢?陈仪与 *** 是老乡,孙传芳想的是万一再与北伐军对抗不利,到时候可以借陈仪的名头缓解一下北伐军的攻势。

但是孙传芳错误估计陈以这个人了,陈仪一直想让浙江人处于浙江的治理下,孙传芳一看急了,连忙给陈仪送上20万银元。

不过还是无济于事,陈仪最终归附了国民革命军,一枪没打便失了整个浙江。

不过 *** 后来在北伐军内部排除异己,造成了北伐军人心涣散,孙传芳趁机打了几场胜仗。

得胜之后的孙传芳有点飘飘然,急于渡江与国民革命军决一死战,结果在中途被国民革命军各部夹击,一下子损失4万多人。

北伐军趁势进军,夺回了蚌埠、徐州等地。孙传芳受此重创还是没有选择放弃,张作霖还是跟在后面支持孙传芳。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 *** 本人炸死,孙传芳顿时失了主意,一路逃往沈阳去投奔张学良,等待再次出山的机会。

三、隐居天津,潜心修佛,拒绝日本人招揽,最后死于刺杀

北伐军取得空前的胜利,摆在北伐军面前的只剩张学良这最后一股势力,但是与以往直接攻打不同,北伐军这次选择的是劝降。

1928年12月29日,张宣布东北“易帜”,中华大地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

1930年,阎、冯倒蒋,爆发了中原大战,孙传芳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但是苦于自己手头没兵只好去请求张学良。

但是张学良拒绝了孙传芳的请求,还派兵帮助了 *** ,孙传芳顿时感觉自己再也不会有同国民革命军复仇的一天,于是选择了隐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在敌手,孙传芳便来到天津过上了寓公生活。

在天津隐居的日子,当年的老朋友 *** 多次拉拢孙传芳,请求孙传芳在伪 *** 任职,被孙传芳严词拒绝。

最后为了日本人的 *** 扰,孙传芳接受了老朋友靳云鹏的建议盖了一座佛堂,从此专心修佛,当时还在天津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吸引了一大批信众前去。

曾有人告诫孙传芳以前杀戮太多,这样贸然隐退佛堂,必然会招致仇家的追杀,孙传芳对劝诫者说,死在自己同胞之手,要比做 *** 贼要强上千倍。

孙传芳的归隐之举虽有无奈之意,但是归隐之后的孙传芳的确在践行善事。

夏天的时候,孙传芳会在自家门前准备绿豆汤供行人解暑。

甚至有一次孙传芳家里进了盗贼,在被抓住之后,孙传芳不仅放了盗窃者,还用米资助救济盗贼,因为此事孙传芳也上了一次报纸。

泰安算命台前-你见过最震惊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这样的孙传芳与以前那个动则 *** 无数的军阀相比,无疑是变化了很多,也或许是在修佛之后努力地忏悔当年的罪责。

结语

1935年11月13日,在孙传芳手上逃过一劫的施从滨之女施剑翘在孙传芳建造的佛堂之中用 *** 将其 *** ,一代枭雄的一生就此终结。这也仿佛印证了孙传芳之前所说的话:“死于同胞之手,比当汉奸 *** 贼苟活强上千倍。”

参考文献:《孙传芳全传》、《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

你知道有哪些姓氏属于罕见姓氏?

姓氏排名不一定非得分出个一二,有些确实是大姓,毕竟都是中国人。

以前见识少,认为司徒,欧阳之类的复姓属于罕见的。认识的朋友多了,才发现确实有点坐井观天了!

*** 次认识的罕见姓氏是在南京,姓缪(miao )妍妍。

第二次是在嘉兴打工认识一朋友姓纵(zong )浩浩

第三次是在山东,相(xiang )涛

第四次是在泰安认识的一位大姐玄(xuan )绪芳

第五次是卜(piao )在中国可能读作(bu ),毕竟认识的这个是韩国人。当时问他的翻译是不是木字旁的“朴”。当时是非常肯定的说是萝卜的卜字,只是在韩国读卜(piao)

这是我进入社会以来所认识的罕见姓氏的朋友。有喜欢的欢迎点赞,共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