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看婆家-算命的说我发婆家不发娘家

admin2023-01-28 03:12:4518

算命看婆家,算命的说我发婆家不发娘家?

一看就是把你忽悠了。

等你去你婆家了你婆家养你 你还会回去发 *** 家的钱吗?完全不可能。

这意思比较明显 暗示你能找个好婆家。

算命看婆家-算命的说我发婆家不发娘家

农村留守的媳妇在家里都干什么?

丈夫出去打工,农村留守媳妇在家里都干什么?

我们矿山有很多外来打工人员,问及他们为什么不带媳妇一起出来打工?回答的都是无奈,基本上都是留下媳妇在家照顾读书的孩子,和逐渐身体出现毛病的老人。

矿山矿工家属小孟,来矿山给打工的老公做饭只做了半年,半年里和悠然成了朋友,趁我休班时经常做伴去挖野菜,或者进城买衣服。

小孟家里有俩孩子,闺女读大学可以不用管了,但儿子才读初中,本来小孟应该在家照顾儿子,毕竟孩子要每天回家吃饭睡觉,可小孟的老公最近几年胃不好,自己在矿山经常吃冷饭,还特别喜欢喝酒,所以人消瘦的很快,没办法小孟只好把儿子安排在亲戚家里吃住上学,她来矿山照顾老公,毕竟那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所有经济的来源。

一颗心两头挂,小孟说她人虽然在矿山这里,但时刻挂念着儿子,怕儿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不过老公的身体却在她的照顾下,一天 天强壮起来,过了年,小孟却没有回来,问她老公怎么没来,她老公叹口气说:小孟的娘头年就生病了,是那种治不好的病,她要在家里照顾她娘。

矿山打工的老胡去年暑假里来住了有二十天,他们家里仨孩子,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儿子最小也最宝贵,去年他们家大学毕业的大闺女还没找到工作,正好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学习和生活起居,然后就撵着娘到矿山陪陪父亲。

在矿山住了有二十天的胡嫂每天担心大闺女会不会做饭,两弟妹有没有松懈学习,特别是夜里,总担心有坏人或者小偷跑进家里,对孩子们造成 *** 。还有家里的猪,闺女能给好好喂吗?地里的庄稼有没有被草咬死,各种担心,打 *** 吧,人家仨孩子异口同声说:你多住几天,俺们不想你,家里好着呢!

老公出去打工后,他们的媳妇在老家除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就是看着家里的庄稼地,种些粮食够一家人吃饭,还有的女人会在离村子不远的工厂打工挣点零花钱。

女人一直是忙碌命,进门就是家务,人总是像陀螺一般转个不停,特别是老公不在家的女人,她们的活更多,连男人那份地里的活都得兼顾着。

彩礼也无需多少钱?

根据最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处于光棍男士数据多达3000万有余,而且还在不断的处于上升趋势,也许这样的数字让大家听起来有些咋舌!但情况就是如此。

其实产生这种现象存在各种因素:

算命看婆家-算命的说我发婆家不发娘家

首先,华夏上下五千年儒家文化熏陶,有些传统早已经存在人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了,比如说重男轻女的现象,其实在传统的思想里香火的延续、老二防老等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老一辈的思想里,它代表孝道。放在以往谁家要是没有儿子将会被人笑话的。

其次,早些年的计划生育对人口的控制计划,也是一个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如果单单说计划生育导致男女比例失调,难免有些牵强。也许只能说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促使传统观念更深刻了一步。提倡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政策下,迫使家庭更渴望的利用科学手段去进行孩子性别识别,也会影响男女出去比例不均衡。

再次,虽然男女比例失调,并不能代表光棍就多,其实这是两个概念,大家可以细细想一想,导致光棍多的一个社会原因就是,现在的社会发展也快,男士面对社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再加上成就一个婚姻是男士需要付出很大经济代价的,与其说不结婚,还不如说说结不起婚。很多其实真的结不起。这种现象我想大家都比我还清楚,这也是导致中国光棍多的一个因素。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思想也逐渐开放了起来,儿女平等。其实让我来说,华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不会那么轻易改变人们的这种思想观念的。

那么上述问题来了!

算命看婆家-算命的说我发婆家不发娘家

既然中国既然光棍那么多为啥不大量到邻国女孩多的国家去呢?比如说上述问题提到的越南。以我来说这种方式也不是不可呀,现在跨国婚姻也很多,也有一部分中国小伙子娶到了越南老婆,再说越南和中国又是邻国,便利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为啥没有大量去呢?据我所知我总结几点原因:

*** : 语言不通,虽然中国是和越南是邻国,跨一条腿就可以出国,但是现实是在云南大部分是不会讲中文的,首先沟通就是 *** 道障碍。

第二: 饮食文化差异,中国虽然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每个国家地域饮食不同,不管是谁到那个国家去,都会很难适应,中国相对越南是偏北,越南属于热带气候,很多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三, 自由懒散,有很多越南人真正的都不是很勤快的,相对中国人差远了,他们占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平穷还是占大多数。

第四,顾家情节重,基本上每个嫁到中国的越南女孩儿,都是因为家里需要帮补经济,当然帮补家人无可厚非。据我一个在越南做生意的朋友说,她们会把大部分钱邮寄回家,经常忽略自己小家,对于这样的异国恋难免缺乏安全感。

你有哪些送给男人们的忠告?

52岁大老板,为了跟42岁女员工在一起,设计离婚,跟儿子断j关系,可是,5年后,女员工带着64万消失了,他一无所有,回去找原配,原配的说出的真相,让大家很意外。

马维今年60岁,老家是湖南的,在贵州做生意很多年了。

8年前,公司招了一个湖南的售货员白星,比马维小了整整10岁,两人是老乡,经常在一起聊天。

渐渐地产生了感情后,就领证结婚了,婚后第二年,白星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直到结婚的第5年清明节,白星突然提出带女儿回娘家看看,马维也没多想,就爽快地答应了。

没想到,刚一回到老家,白星就立刻拉黑了马维所有的 *** ,马维联系不上,也不知道白星娘家在哪,只能四处打听。

这一打听就是3年,最近马维才得知:白星那次回娘家不到半年,就又嫁人了,跟别人结婚领证了。

这让马维很震惊:他和白星还没拿离婚证,白星怎么可能又跟别人领证呢?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找到电视台求助。

经过大家的帮助,好不容易找到了白星,没想到,白星爽快地承认她又结婚了。

并且,白星还坦然地告诉大家:当初她跟马维结婚时,马维用1000块钱,做了假的结婚证。

既然她和马维的是假证,她跟马维分开,自然就不用离婚了,她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再跟别人领证。

听到这话,马维立刻矢口否认,坚持说他没有做过假的,他和白星的结婚证是真的。

两人都坚持自己的说法,吵得不可开交,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呢?最后,大家还是决定去婚姻登记处查一下。

工作人员查询后,明确地告诉大家:马维和白星的结婚证是真的。可是,如果白星和马维是真的,那怎么又和别人领证呢?

马维提出想查一下:白星和现任丈夫的结婚证是不是真的?

工作人员试了下发现查询不了,因为她们不是在同一个省办的,当时,还没有全国联网,所以暂时无法查到。

不过,工作人员也表示:白星的2个结婚证可能都是真的。因为她们怀疑:白星钻了 *** 延迟的空子,也就是重婚罪。

听到工作人员的话,白星还是一口咬定她和马维的是假的。

并且,她还理直气壮地说:马维当初就是看上了她的钱,才娶她的。

马维忍不住笑了:如果白星有钱,怎么会去他的公司做售货员?真正有钱的是他,白星嫁给他才是目的不纯。

因为,两人结婚没多久,白星就找他要了9万,购置了一套房,写的是白星一个人的名字,回娘家之前,白星又悄悄把房子 *** 了64万,带着钱和女儿一走了之了。

这时,马维的朋友突然透露说:白星和马维在一起违背了道德。

原来,马维认识白星时,不仅有家庭,有儿子,甚至连孙子都有了,为了跟白星在一起,他还设计原配跟他离婚。

而白星也同样有家庭和孩子,为了跟马维结婚领证,白星也净身出户,跟丈夫结束了婚姻…

朋友的话还没说完,白星就恼羞成怒地打断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她只希望马维不要再打扰她的生活。

马维无奈地告诉大家:他为白星付出了太多,不愿意就这样结束。

因为,他原本在贵州做了30年生意,光是2个大仓库就有100多万,和白星结婚后,收入也全部一分不少交给白星。

如今,却落得个人财两空,60岁的年龄,还要在外面打工,一个月辛辛苦苦只有2000多。

他实在不甘心,还是希望能跟白星和好,不计前嫌,一家3口像以前那样好好生活。

白星断然拒绝了,为了劝回白星,马维转身给嫂子谢小华打 *** ,希望谢小华出面劝说白星回心转意。

谢小华很快赶过来,不过,她并没有劝白星,而是怒斥马维没出息:毕竟白星已经结婚了,不可能回头。

并且,谢小华还希望马维能狠心,起诉白星重婚,马维却弱弱地站在一边,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随后,谢小华无奈地告诉大家:她和丈夫花50多万盖了小洋楼,又在旁边给马维也盖了一模一样的洋楼。

可是,马维实在不争气,非要执意出来找白星回去,结果人没找到,事业也没了,落得个一无所有的局面。

谢小华还坦然地告诉大家:白星性格强势不好相处,她更喜欢马维的 *** 个妻子王洁,又贤惠又勤劳。

如今,她只希望马维能把王洁找回来,没想到,马维支支吾吾地不说话,犹豫很久,他才拿出一份协议给大家看。

协议内容是:只要王洁答应跟他离婚,以后两人永不来往,互不打扰,也和儿子断绝所有关系。

大家这才知道,当初,马维为了和白星在一起,跟王洁和儿子决裂了。所以,现在他实在不好意思再去找王洁。

谢小华主动拨通了王洁的 *** ,没多久,王洁就匆匆赶来,本以为她是来复合的,可是见到马维时,王洁的眼里只有冷漠和不屑。

因为,当初马维设计离婚,王洁不肯,低声下气,数次苦苦哀求,可是,马维很冷漠,坚决要离婚。

直到离婚2年后,王洁才从旁人口中得知:马维是为了白星,才抛弃了结婚30年的她,她整日以泪洗面,无法接受。

她还担心白星嫁给马维目的不纯,怕马维吃亏,还特意约马维见面提醒他。

没想到,马维竟然不愿单独见她,还把白星带过去了,白星当着马维的面,嚣张的训斥王洁:多管闲事。

还信誓旦旦地说:她是真心爱马维的,虽然马维比她大10岁,长得也普通,她就是爱马维的白头发和黑皮肤。

王洁不相信白星会喜欢马维,刚质疑了2句,马维就反感地说:天下男人多的是,你找不到别人了吗?一直缠着 *** 什么?

就是马维的这番话,彻底让王洁寒了心,她不在多说,转身离开后就找了个人,也结婚了。

得知白星不要马维了,王洁并不意外,但还是气愤地说:她原本好好的一个家庭,就是被白星拆散了。

谢小华看出王洁现在生活的很好,不可能跟马维复合后,哽咽的拉着王洁的手,不停地道歉说:都是马维的错。

王洁也哽咽地回答说:她记得谢小华曾经对她的好,如果不是谢小华给她打 *** ,她不可能过来看马维的。

听到这话,马维忍不住哭了起来,他说:当初就像吃了白星的迷y一样,婚后才发现二婚的日子不好过,他很后悔跟白星在一起,也很后悔伤害了王洁。

可是,大家到村委会调解时,马维还是提出:想跟白星和女儿一起生活。白星冷冷地拒绝说:她很爱现任丈夫,不可能跟马维在一起。

眼看白星态度坚定,马维也没有办法,只好提出:让白星把女儿给他抚养,再给他20万补偿。

白星冷漠地表示:女儿她自己抚养,不可能给马维一分钱。马维决定走法律程序。

白星慌了,又改口说:女儿不可能给马维抚养,但是她可以给马维2万补偿,并且,女儿要改成现任丈夫的姓。

这让马维无法接受。

最后,经过劝说,双方签下协议:白星给马维5万赔偿,孩子8岁前暂时不改姓,马维不能走法律程序,以后也不能打扰白星的生活。

签完协议后,马 *** 自失落地离开了,曾经风风光光的老板,如今只剩落魄,满心后悔也晚了。

有哪些送给男人的忠告?通过文中马维的经历,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年轻时要善待妻子,两个人能相恋到结婚,组成一个家庭是难得的缘分,只有年轻时善待妻子,老年时才能互相陪伴,互相照顾。2有钱时要忠诚于家庭,很多男人有了钱,就跟文中的马维一样,看不起陪伴自己30年的结发妻子,一心想着寻找轰轰烈烈的爱情,为此抛妻弃子,却得到凄惨的结局。3不要找比自己小太多的妻子,不仅仅是因为生活中有代沟,还会年龄差距大,男人到了中老年,身体跟不上,生活不和谐,妻子会有怨言。

作为男人,不管事业有多成功,也要有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把家庭和子女放在心中,而不是一时冲动做错事,后悔都来不及了。

最后:

已经步入中老年,马维却为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把自己的晚年都搭进去了,一个人无依无靠的生活,真的不知道。至于白星,口口声声说她对马维是真爱,如果马维没有钱,她还会喜欢马维的白头发和黑皮肤吗?你认为呢?

80多岁老人适合自己住吗?

我爷爷80岁的时候,不但自己住,而且还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根本不用儿子,儿媳妇帮忙,你说这样的老人厉害不?

爷爷一生共娶过两个女人,爷爷跟 *** 个女人结婚后,过了大概一两年的日子,由于女人体弱多病,一直没怀上孩子,后来身体越来越弱,那时候的医疗水平有限,那个女人死了。

接着,爷爷又娶了第二个女人,也就是我的奶奶,两个人互相扶持,一共生下了六个儿女,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可谓是一个枝叶繁茂的大家族。

年轻的时候,爷爷就是一个特别能干,特别精明的人。

听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还在过集体生活呢,那时候叫生产队,每天爷爷带着儿子们去地里干活挣工分儿。

后来,爷爷当上了生产队的小队长,带领全家人埋头苦干,日子过得还不错,最起码在当时跟别的家庭比起来,已经算很好的了。

爷爷是一个特别正直,特别有集体责任感的人。

山沟沟里,村与村都紧挨着,但是每个村与别的村之间的山和地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谁都不能越界。

但是那个时候条件太艰苦了,人人都吃不饱,穿不暖,就连炕都烧不热,据说都上山去抢着砍柴,有的人竟连柴都砍不到多少呢,所以到了冬天只能睡凉炕板了。

爷爷作为小队长,经常夜里去地里看着,怕别人来偷粮食,还派自己的儿子们到山上去看着,不让别的村民来我们村偷砍木柴。

因为这些事,爷爷年轻的时候得罪了本村的和邻村的不少人,以至于后来改了政策,各家各户过起了自己的日子,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后,直到那时候,人们在闲聊时,还会说起当年爷爷的种种恶行呢,说爷爷太厉害,太霸道了,别人去砍两根柴都不行,他都会把别人的镰刀给扣下。

爷爷听了这些话,也不往心里去,也不跟别人争论,只是轻轻叹口气说:“唉,别提以前的日子了,那个时候的日子呀,太苦了!”

爷爷给几个儿子分别娶上了媳妇之后,协助着儿子们盖上了新房,爷爷和奶奶却始终住在那三间旧的小瓦房里,偶尔去儿子们的家里串串门儿,坐一会儿,拿一些地里新摘的瓜果之类的送过去。

爷爷70多岁的时候,儿子们一起商量着要把两位老人接过来同住,在几个儿子家轮流住,就是想让爷爷奶奶不用再每天劳累,享享福,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可是,儿子们把这个事情跟爷爷一商量,爷爷当时就表示不同意,爷爷说:“我自己有腿有手,什么都能干,跟你们一起住干什么?我们俩想吃啥就做啥,想干啥就干啥,不想干活儿就自己在炕上躺着,跟你们一起住反而不自在,让你们也跟着受累!”

一直到爷爷去世的那一天,爷爷都从来没跟儿子们一起住过。

爷爷对奶奶极好,也许是因为曾经失去过一个女人的缘故吧,所以对奶奶特别珍惜。

奶奶70多岁,就几乎没有自理能力了,因为奶奶得了脑血栓,走路颤颤巍巍的,还得需要拄根拐棍。生了病的奶奶走路特别特别慢,她走过的路,蚂蚁都被她踩死了。

*** 手也不灵活了,哆哆嗦嗦的,但是奶奶也心疼爷爷,总是想帮爷爷做一些事情。

舀点儿水,拿拿筷子,这些小事情奶奶总想参与一下,但是不是把筷子掉到地上,就是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有时候还洒在自己的衣服上鞋上,爷爷还得帮奶奶换。

爷爷说过好几次不让奶奶帮忙,说奶奶竟帮倒忙,可是奶奶特别执拗,非要做这些小事情。爷爷也没有办法,也没跟奶奶生气,就任由她去做。搞砸了,爷爷再帮忙收拾。

*** 牙不好,所以爷爷每次做饭都做得特别特别烂,特别好嚼,放在嘴里不用费劲嚼两下就能咽下去的那种。

每当几个儿子叫爷爷奶奶去家里吃饭的时候,爷爷也总是提前叮嘱,让把饭菜做得软一些,烂一些,要不奶奶吃不了。

爷爷对 *** 好,大家都看在眼里。

后来, *** 病越来越严重,手脚渐渐地不听使唤,连小脑也萎缩了,经常犯糊涂。

虽然爷爷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挣钱,干活,做家务,样样不在话下,但是呢,却是奶奶在当家。

爷爷挣来的钱,不论多少,都会交给奶奶。年轻时如此,岁数大了还是如此,即使奶奶小脑萎缩了,爷爷也是如此。

虽然奶奶并不认识钱,但却热衷于藏钱。每次爷爷把钱交给 *** 时候,奶奶都会高兴地眉开眼笑,把钱包在一个手帕里,藏在柜子最深处。

奶奶老糊涂了,自己藏的钱经常忘记地方,怎么找也找不到,就质问爷爷,是不是被爷爷偷走了,爷爷不承认,奶奶就会非常恼怒,是真的恼怒,她会拿起自己的拐杖,颤巍巍地要去打爷爷。

爷爷也不生气,只是朝奶奶呵呵地笑着,抬起胳膊护住头,让奶奶打。

几个儿子儿媳妇,包括女儿们都说,奶奶就是爷爷惯的,惯得不成样子了!

爷爷却说:“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小孩。每天只要有 *** 和我作伴儿,我就知足了, *** 这身体也没有几年了,等她真走了,我就没伴喽!”

爷爷的一番话说得大家还挺伤感,仔细一琢磨,也真是那么回事儿!

后来,奶奶发展到卧床不起的地步了,几个儿媳妇提出来,轮流照顾奶奶,爷爷不答应。

爷爷一是不放心儿媳妇们来照顾奶奶,怕她们照顾得不仔细,另外也觉得这样太让儿媳妇们受累了。

奶奶大 *** 失禁,还胡言乱语。

爷爷每天帮奶奶接屎接尿,擦洗身子,天天重复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过怨言。

爷爷家的院子里,经常晒着 *** 衣服,都是爷爷每天给奶奶换洗的,虽然那么大年纪了,但是 *** 身上和衣服上没有臭臭的味道,有的只是肥皂的香气和太阳的暖。

所以,村里人都啧啧赞叹,说这个老太太一辈子可值了,没有人比她再享福了!

爷爷每天要去地里干活,他把奶奶伺候好之后就出门了,干活之前不忘叮嘱隔壁的儿媳妇,让她不时地过去看一眼奶奶。

爷爷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当然除了雨雪天气。

爷爷有自己的地和树,一年四季把自己的那份地树经营得特别好,自己去地里施肥,除草,自己给树剪枝,打药,到了秋天收获季节,他把卖农副产品的钱点好,然后全数交给奶奶保管。

爷爷懂得劳逸结合,每天上午下地干活两个小时,下午再出去干一个小时,每天中午必须要休息,午睡一个多小时。

所以,爷爷的精神状态非常好。

记得有一次,爷爷说头疼,我老公带他去医院做头部检查,结果检查完之后,医生看着拍的头部片子,说这老头儿脑袋里啥事儿没有,比年轻人还健康呢!

爷爷听了嘿嘿地笑。

爷爷还关注国家大事,每天有看新闻的习惯。所以爷爷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什么事爷爷都知道,当别人说一些国家政策,国家大事的时候,爷爷都清楚,都能跟别人聊得来,而且说起来还头头是道,还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呢,让我这种从来不看新闻的人自愧不如!

爷爷还特别明事理,每当儿子,儿媳妇们闹矛盾的时候,爷爷总会劈头盖脸地把儿子们熊一顿,然后转过身去安慰儿媳妇,爷爷一人分担了公公和婆婆两个角色。

爷爷说:“啥也不如家庭和睦,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比啥都强,这样日子才能越过越顺,越过越红火。”

爷爷还说:“一个大老爷们,不能动不动就跟媳妇吹胡子瞪眼,嗷嗷喊叫,那算什么能耐呐?有能耐到外面跟别人使去,在家里冲着老婆孩子大喊大叫,那不是你厉害,那是窝里横!”

爷爷的几个儿媳妇,没有一个不夸赞爷爷的,说遇上这样的老人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了。

爷爷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从来不跟儿子们要一分钱。

爷爷跟别人说,儿子,女儿们家里都有孩子,供孩子上学就是不小的开销,再加上家里其他的乱七八糟的开销,一年下来负担不小呢!我一分钱也不跟他们要,我身体好,自己能干,能挣钱。

家里能有这样的老人,儿子,儿媳妇们太知足了。不用爷爷要,他们都主动地帮爷爷买些东西。

有人给爷爷买吃的,有人买穿的,有人给爷爷买一些小电器,有人给爷爷买一些家里常用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任何关系的维护,都需要彼此的付出,都是互相的。

爷爷体谅儿女们,儿女们也心疼爷爷,所以,我们在这个大家族里,每个人之间相处得都非常融洽,让外人十分羡慕。

爷爷的思想特别开明,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我大女儿十来岁的时候,家里人都有意让我再生二胎,而且话言话语里想让我再生个儿子。

我听出了他们的意思,我心里是非常反感的。因为我特别喜欢女儿,一点儿也不重男轻女,所以我特别讨厌他们这种封建思想。

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又说出了他们的这个想法,当时爷爷也在我家吃饭。

爷爷看出了我的不高兴,就对爸爸妈妈说:“现在都啥社会了,你们还有这想法呢?生男生女都一样,生了儿子也不能整天就围着你转呀?要按我说,还不如生个闺女呢!闺女是爹 *** 贴心小棉袄,啥事儿都能想着自己爹妈,生个儿子管啥?还有娶了媳妇忘了 *** 呢!”

我当时真的特别受感动,真没想到80来岁的爷爷能说出这话,不用说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就是现在的有好多年轻人,还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呢!

你说说,我的爷爷是不是很开明的一位老人呐?

爷爷80多岁的时候,奶奶去世了。

爷爷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很伤心,别人安慰爷爷的时候,爷爷就会说:“我那老太婆这一辈子也值啦,不愁吃,不愁穿,还天天有我伺候着,这下好了,她不用天天瘫在床上受罪了,投胎享福去喽!”

可是每当爷爷回到自己屋里时,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床上再也没有了躺着的奶奶,爷爷神情就会很落寞,很孤独。

*** 大部分衣服和被子,在奶奶去世的时候都一起烧了,我们那里有这样一个说法,亲人去世的时候,把他用过的东西要多烧一些,这样他在那头才不会缺东少西,会过得很好。

爷爷留下了奶奶常穿的一件灰色外套和一双小布鞋。

爷爷把 *** 这件外套和布鞋整整齐齐地摆在炕的另一头,白天爷爷躺在炕上打盹儿的时候,就把 *** 这件外套盖在身上,就像奶奶还在他身边一样。

无论什么时候,爷爷只要躺在炕上,一歪头,就会看见另一头摆着的那双 *** 布鞋,爷爷经常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着,仿佛看见奶奶一样。

这是奶奶留给爷爷的念想。

爷爷每天照样出去干活,回来自己做饭,不论儿子,儿媳妇们怎么跟他商量,爷爷也不愿搬到儿子们家去住,还是自己住在那三间小瓦房里。

儿子儿媳妇们每天看着那三间小瓦房,早晨晚上冒起袅袅炊烟,心里就放心了。

爷爷每天晚上照常看新闻,偶尔去跟他差不多年纪大的人家里坐一会儿,聊会天儿,回家后有时候对着 *** 照片儿说上一阵话,便洗洗睡觉了。

爷爷去世的前几天总是说头晕,大伯带他去医院检查,大夫说是高血压,给爷爷开了治高血压的药,叮嘱爷爷每天都要吃。

爷爷吃了几天之后,觉得头不晕了,也就没把这个高血压放在心上,私自把药停了,儿子儿媳妇们也不知道,还以为爷爷每天按时吃药呢。

结果,有一天爷爷在干活的时候,一低头,觉得一阵眩晕倒在了地上,没想到就是这一跤,让爷爷再也没有醒过来。

爷爷由于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抢救无效去世了。

80多岁的老人适合自己居住吗?

这要根据老人的自身情况而决定,有的老人适合,有的老人却不适合。

像我爷爷这样身体健康,思想开明,不愿意拖累儿女的老人,就适合自己居住,这样他自己自在,儿女们也省心。

但是有些老人就不一样了!

在我身边,我经常看见这样的老人,明明有自理能力,但是懒惰,自私,非要儿女们伺候着。

对儿女们做的饭菜,提供的居住环境还不满足,总是挑三拣四,鸡蛋里挑骨头,让儿女们不胜其烦。

还有的老人,想方设法从儿女那里抠钱,一点儿也不替儿女们着想。

还有的老人别怕生病,特别怕死,有一点点的头疼脑热就吓得不得了,让儿女们带着去医院做各项检查,还非闹着住院不可!

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这病那病的,不是闹着让儿女去看病,就是每天唉声叹气,闷闷不乐。

说实话,遇上这样的老人,真的会拖垮一家人。

但大部分老人还是明事理的,能自己单独居住,就不给儿女找麻烦,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再让儿女帮忙,对儿女们也不挑三拣四,能够理解儿女们的不容易。

通过回顾爷爷的一生,我也有了特别通透的想法,等我老了,我也要像爷爷那样,做一个明事理的老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