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党校算命-为何还是被魏征斩首了呢

admin2023-01-27 23:30:2916

西平党校算命,为何还是被魏征斩首了呢?

错了,魏征可不是什么凡人,其乃是北斗真君转世!

从古至今,华夏民族都将“北斗七星”视为“帝王”的象征,北斗七星的形状如同一根汤匙,古人称之为“帝车”。根据传统道教传说记载,北斗 *** 星名为“天枢”,掌管北斗 *** 星的神仙称作“天枢上相”。

“天枢上相”是智慧的象征,亦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的信使,据《高上玉皇本行经》记载,“天枢上相”是天界的文臣,负责辅佐人界的帝王,一般以“宰相”的身份出现在人间。

每逢乱世,玉皇大帝便会派遣“天枢上相”下凡到人间辅佐仁主,大周国师姜太公、大汉留侯张良、蜀国丞相诸葛亮、南宋名臣文天祥、明朝太师刘基,包括唐朝宰相魏征均为“天枢上相”下凡。

魏征白天辅佐李世民处理朝政,晚上则元神出窍,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情况,作为“天枢上相”的魏征在天界的地位,比小小的泾河龙王大的多,所以泾河龙王被斩后宁可去找李世民兴师问罪,也不敢去惹魏征的麻烦。

当然,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泾河龙王是一颗“弃子”,而整场事件则是佛主的一个套路。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如来佛祖计划将真经传往东土,于是便询问诸天佛子:“谁可去那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之人,好让“我佛真经”在东土大唐开枝散叶、普渡众生?” 观音菩萨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不禁喃喃自语道:“我去……” 。

谁知如来佛祖会错了意:“你去?好!你去就你去。” 观世音菩萨只好硬着头皮到东土出差,安排西天取经的具体事宜。 “西天取经”对于佛教来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计划,观音菩萨必须小心对待,于是菩萨在心中暗暗的构思行事步骤:

①找到金蝉子的十世转生者——唐僧

②物色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打手”——猴、猪、河童

③最重要的一点,算计李世民。 为什么要算计李世民呢?

李世民是人间的帝王,如果没有李世民的支持,佛教不可能顺利的传入东土。

万一西经取回来了,李世民却不让传播,那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而且佛祖没有权利干涉人间的政治,不能强制命令李世民信仰佛教, 所以观世音菩萨必须拿下李世民,才能让西行大业顺利的进行。如何拿下李世民呢?观世音菩萨掐指一算,微微点头道:“阿弥陀佛,原来我佛如来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话说天师袁天罡有位叔叔叫做“袁守诚”,袁守诚自幼佛道双修,是位“大隐隐于市”的得道高人。算卦、占卜对于袁守诚来说,犹如吃饭睡觉一般简单。

三年以来,袁守诚每日都给一位老渔民卜卦,这位老渔民通过袁守诚的卦象寻找钓鱼的位置,导致泾河的水族险些被老渔民打光,气的泾河龙王不惜修改降雨的点数,也要教训袁守诚,结果触犯了天条,被叛为斩首。

被斩之前,袁守诚特意告诉泾河龙王去找李世民说情,李世民虽然答应了泾河龙王,却不料神通广大的魏征打个盹的功夫,就把泾河龙王斩了。

泾河龙王一怒之下把李世民告上了地府,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往地府走上一遭,这一走,正中了如来佛祖的计划。

李世民 *** 无数,地府中的冤魂野鬼呼喊着李世民的名字,吓的李世民汗毛直立,崔判官一次又一次的嘱咐李世民:“还阳之后记得请高僧办一场水陆 *** ,超度地府中的冤魂野鬼,不然你死后会被阴间的小鬼千刀万剐哦!”李世民连连点头答应。

更蹊跷的事来了,十殿阎罗发现“生死簿”上显示李世民的死期将至,十殿阎罗慌了神,如果李世民死了,还怎么向地藏王菩萨交差?阎王爷立刻在“生死簿”上为李世民添了20年寿命……

这不是玩赖吗!凭什么泾河龙王改个降雨点数就要被处死,而阎王爷修改生死簿就平安无事?明显就是个阴谋嘛。

李世民还阳之后,立即请高僧举办 *** 。

于是乎,万众期待唐僧师父正式登场,与此同时,观世音菩萨从天而降, 经过一番忽悠之后,观音菩萨成功的说服了李世民,李世民昭告天下,派遣三藏法师前往西天取经。

不得不佩服如来佛祖的手段,利用李世民给佛教打广告,推广度100%!

综上所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佛祖事先写好的剧本,魏征 *** 泾河龙王只不过是按照剧本行事。不论魏征有没有资格,泾河龙王都必须死在他的手上,因为命运永远掌握在强者手中,魏征与泾河龙王仅仅只是棋子而已。

三国志10的两个小问题?

你好!! 你是第二个问过这问题的人,我把以前的我的答案更改了以下,给你啦参考。 三国志10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结婚!有的人在进入游戏就有配偶,在较早的剧本,有配偶的人还未婚(像赤壁的诸葛)则是需引发剧情!以下是剧情引发: 1,诸葛亮——黄月英:前提条件:要与黄承?(忘了是什么字了,反正是黄月英他爸,后来把陆逊带出八阵图的那个老头)和司马徽(媒人)搞好关系,多聊天,这两个人都是游戏的 *** ;然后你的家要在襄阳,怎么在(寄人篱下还是攻城略地)的随楼主喜好;名生高于200。进入酒馆和自家会自动发生。 2,孙策周瑜——大乔小乔:在4年内攻占扬州全境(从孙策借兵袁术之后),孙策周瑜全属吴国势力,之后孙策迁都柴桑或周瑜想办法把家搬到柴桑,忘了是进哪个地方了,总之在城中包括自家多逛逛就自动发生了,有动画。 3,刘备——孙尚香:只要你用了赤壁之战前的刘备,跟着剧情走,想不发生都难。 4,吕布——貂蝉:选 *** 个剧本,跟着董太师走,和王允搞好关系,又有耐心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步一步会出来的 5:赵云——赤壁剧本!跟着剧情走,先后发生,火烧赤壁,气周瑜,然后就是攻打4郡!这时剧情就需你去促发!去找刘备领任务,当出现攻打桂阳时,就随军出征吧!打赢后,就可接了,娶不娶在你! 6:曹丕纳甄宓——选官渡剧本,跟着剧情走然后当做事时:随军攻打邶城就行! 打不出来的就是张飞娶夏侯氏,知的补一下! PK版的结婚: 必要条件: 1、好像要跟名声有关,修改到1000 2、要满20岁 其他事项: 1、MM活动范围一般是所属州附近的城。 2、在野武将 *** 把自己的家搬去MM所在地。 3、有些条件可能跟经验有关,例如单挑次数、喝酒经验。 崔莺莺 所在地点:下邳 发生:进城发现有武者追某人,离开进入附近的城,发现崔莺莺,选1,与武者单挑。赢之后遇到莺莺父亲,选1,与莺莺父亲口舌,赢了就结婚。 丁月华 所在地点:吴 发生:到吴的酒馆,遇到丁月华,想和你喝酒.....一夜之后(应该是丁月华借醉行凶),回到家,丁月华会找你负责任。 何玉凤 所在地点:西平 发生:到西平,遇到人说有一女侠到处找人单挑,之后遇到何玉凤,打赢后你想干啥都可以。 白小青 所在地点:成都 发生:到成都遇到白小青给你算命,之后忘了在家还是附近的城,再遇到她就可结婚。 红娘 所在地点:襄阳 发生:到襄阳家里,会遇到红娘夸你单挑高手,出去单挑几次,增加连胜次数(我是直接修改的),再回到家,红娘就会出现。 还有就是造新武将,设定夫妻了! 祝结婚成功!!

三国姜维北伐大部分总是胜利?

(一)执掌军权 连年北伐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春岁首大会上,发生了一件震动三国的刺杀案件。

那就是时任蜀汉大将军,刚刚开府治事的费祎,在宴会上被时任蜀汉左将军的原曹魏降将郭脩当场刺杀,而后世常说的姜维北伐,其真正主导军方,应该,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

因为在费祎主政的七年里,他身为大将军,对姜维的辖制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姜维每次主张北伐时,费祎对于姜维军权的限制非常严格,所给军队,不过万人,所以,姜维真正主政北伐,应该是从费祎遇刺后,开始算起。

西平党校算命-为何还是被魏征斩首了呢

那么,从延熙十六年春开始,到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十年的时间,姜维一共北伐多少次,或者说对曹魏出兵多少次,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呢?

延熙十六年夏六月,也就是大将军费祎刚刚遇刺半年,卫将军姜维终于成为了蜀汉军方的 *** 人,他立刻率领数万大军才能够石营出发,围攻曹魏陇西的南安郡。

这里是姜维的老家,姜维 *** 次执掌大权的北伐,自然要找一个自己熟知的地方进行攻打,可是此次,他却遇到了陈群之子,雍州刺史陈泰,更为滑稽的是,陈泰率军刚刚走到洛门,姜维就已经因为粮尽而退兵了。

所以,姜维执掌蜀汉军权后的 *** 次北伐,其看上去更像是准备不足,或者说一时兴奋,似乎也的确是乏善可陈的。

(二)十年六伐 国弊民怨

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春,姜维被正式加封为都督内外诸军事,以卫将军的职衔进一步掌握蜀汉军权。

因此,六月,姜维再次率军出陇西,开始了自己掌权后的第二次北伐,此次北伐姜维颇有战果,曹魏狄道李简举城降。

得胜后的姜维吸取 *** 次北伐失败的教训,在狄道一带驻屯三个多月。

十月,姜维趁势进围襄武,在此次作战中,蜀汉荡寇将军张嶷并所部无当飞军与曹魏讨蜀护军徐质大战,最终张嶷以寡击重,大量杀伤魏军后,自己阵亡,马革裹尸!

而此后,姜维等更是击杀徐质,乘胜追击,一路攻破了河间、河关、临洮等地,并且将当地的所有百姓,全部迁回益州。

这一次北伐,可以说,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是,可惜之处就是蜀汉又一名将张嶷的陨落。

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夏,姜维再次出兵北伐,三年来,这是他第三次北伐,此次他会同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人再次从狄道出发。

在洮西一战中,姜维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迫使王经不得不退守狄道,等待已经升任征西将军的陈泰的救援!

最终,姜维、廖化等人设伏不成,又因为粮食殆尽,只得撤退,而这一次北伐,是姜维历次北伐中,斩杀曹魏有生力量最为成功的一次。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大功,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春,姜维被正式升迁为大将军!

因此,在此之后,姜维打算再度北伐,当时,执掌汉中的是镇西大将军胡济,姜维与胡济相约两路出兵,在上邽会合,可是,紧要关头,胡济却并没有赶到!

导致姜维孤军深入,在段谷之战中被邓艾打得大败,蜀军此战伤亡甚多,武都郡、阴平郡一带因此都陷入了躁动,由于蜀中子弟损伤过多,老百姓也由此开始怨恨姜维。

不得已,姜维只得效法诸葛丞相旧事,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由于淮南诸葛诞反抗司马氏,姜维打算趁着曹魏关中空虚,再度发动进攻,可是此次却再次遇到了邓艾据守不出,两郡一直相持到了景耀元年(公元258年)诸葛诞兵败,不得已,姜维第五次北伐,也只得暗淡收场,退回了成都。

同年,姜维恢复了大将军的职权与职位,此时,蜀汉朝廷发生了重要变化,原来在朝中支持姜维北伐的尚书令陈祗病逝,宦官黄皓开始专权,反对姜维连年北伐的卫将军诸葛瞻更是逐步加录尚书事,主管朝政。

就连军方的左右车骑将军廖化、张翼,也是反对姜维的继续出兵北伐,因此,距离姜维的第五次北伐过去了足足四年,姜维才再次主张北伐,但是此次北伐也是遭到了左车骑将军廖化的劝阻。

可是姜维并没有听从,他率领着数万蜀军开启了自己的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此次北伐,姜维再次战败,于汉、侯和之间,被邓艾打得大败,不得已,退往沓中屯田避祸。

所以,由上可知,姜维的六次自主北伐,前胜后败,由于蜀汉整体国力的弱小以及下降,姜维北伐之胜,不足以拓地多民,姜维北伐之败,却足以伤筋动骨。

因此,姜维的多次北伐,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魏强蜀弱的格局,也没能真正被蜀汉带来实力的进步,反倒是在十年之间,朝政荒废,民生不富,宦官乱政,国家危殆。

蜀汉本就没有曹魏的人口基数与军事潜力,在这样的十年六次北伐中,自然也就逐渐的衰弱,所以,姜维的北伐,本质上,其实并没有也并不能挽救蜀汉最终的宿命,的确,也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

英雄淘尽,三分归晋——

司马昭灭蜀汉之后,他的嫡长子司马炎篡魏立晋,又过了十几年,发兵灭亡东吴。

然而,西晋也才维持了短短51年,局势便又陷入了空前的混乱。

西晋灭亡,按理说,应该是东吴复国的大好时机,毕竟时间过去还不算久。

可江东父老们丝毫不记挂东吴,反而帮助司马睿渡江建立了东晋。

这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

接下来,让我分两个方面,为大家作一个简要解释。

被唾弃的东吴

孙氏入主东吴,我给它分三个阶段:

一、猛龙渡江,以势压人

孙坚战死在荆州之后,长子孙策回吴地守孝结束后,不甘沉沦,毅然投靠了淮南袁术,想要借势东山再起。

虎父无犬子,孙策传承了孙坚的善战,在从袁术那里讨回了孙氏旧部后,一路席卷江东,所向披靡,全无对手。

猛龙渡江固然威风得意,但是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仗打得爽了,人杀得也就多了,积攒下的血债更是数不胜数。

举个例子,孙策攻庐江,太守陆康坚守两年,城破后积劳病逝,陆氏宗族因为战乱死伤过半,大家说陆氏和孙氏算不算有血仇?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老熟人——东吴名将陆逊。陆康早先把从孙陆逊和幼子陆绩送出城,以免香火断绝。

可后面,陆逊、陆绩还要“捏着鼻子”给孙策的弟弟孙权打工,他们不是不想报仇,只是孙氏当时势大,陆家人为了家族,不得不低头罢了。

这仇还没完,后来陆逊牵扯入太子之争,结果被孙权赐死。他的儿子陆抗,还是得捏着鼻子给孙氏继续打工,为了家族一切都可以先忍,不过还有一句心里话接在后面:有账以后一起算!

这样的仇家还有很多,最直接的反噬表现就是孙策被刺杀身亡。

△孙策遇刺,被射面门

好在年轻的孙权扛得住重担,不然孙氏在当时就得衰败,然后被各家清算。

曹 *** 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说的是孙氏欠下累累血债这一点,下面再说孙氏不得人心的另一点。

孙氏虽然祖籍出自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也属于江东之地,但是孙坚是以军伍起家,发迹于外地。

看孙坚老部下们的籍贯就知道:程普是右北平的(今河北),韩当是辽西的(今河北),黄盖是零陵的(今湖南),这就能从侧面说明孙坚的大致活动轨迹。

所以说,孙策肆意在江 *** 伐,本土势力是很反感的,他们是排斥孙氏这个入侵势力的。

△孙坚

而且孙坚生前,曾经逼杀荆州刺史王睿、擅斩南阳太守张咨,名声在官员士族中很狼藉,士人阶层认为他是一个暴虐滥杀的武夫,这也加剧了江东士族对孙氏的反感。

西平党校算命-为何还是被魏征斩首了呢

后来,虽然陆、张、顾、朱等大族都纷纷出来为东吴效力,但那是权宜之计,强权面前士族也懂得让步低头、忍辱负重,但孙氏一旦没了,他们才不会再去扶助东吴重建。

二、少年英主,掌控江东

孙权少年时,堪称英主,他军事开拓能力虽然一般,但是玩政治是把好手。

他通过招贤纳才,不断增强东吴的核心实力,又通过任用外地官员,有效制衡本土官员。

这种平衡又积极的状态,使得东吴的国力蒸蒸日上。

但是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孙氏的地位牢不牢固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而且三国的对抗使得百姓们过得并不轻松,就算不恨东吴,也谈不上对东吴有所眷恋。

而对于本土士族而言,孙权这个精明领导就是一个紧箍咒,在他说下干活那一定要小心谨慎,以免招来不测之祸。陆逊就是个例子,大直男什么话都敢说,结果说中了孙权的忌讳,被逼 *** 。

总而言之,孙权对东吴贡献再大,掌控再牢,也并没有让士族百姓到达感恩戴德的地步,只能说中规中矩。

三、残暴末主,天亡东吴

要说东吴被唾弃的最主要罪人,当属末帝孙皓,一手败光了东吴国运。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废太子刘和的儿子,在我看来他还是个演技高超的演员。

△吴末帝孙皓

孙权在立储问题上比曹 *** 整得还乱套:

最看重的太子孙登英年早逝;

之后,纵容鲁王孙霸(老四)与新太子孙和(老三)展开储位争夺,结果事情闹大,孙权废孙和,杀孙霸;

死前另立孙亮(老七)为帝,孙亮即位后,想要除掉权臣孙綝(chēn),结果事情败露,被废为会稽王;

孙綝改立孙休(老六)为帝,孙休经过周密计划,除掉权臣孙綝。孙休死后,由于蜀汉刚被灭,东吴局势不稳,所以他年幼的儿子没有被立为继承人,而是改立了较为年长的孙皓。

孙皓能被立,也有部分朝臣支持的缘故,说明孙皓平时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即位之初,孙皓依然有明主气象,英姿勃发,实施明政。

不过之后,孙皓可能不想装了,开始沉溺酒色,肆意杀戮,荒唐暴虐至极。以致于朝臣天天惶恐不安,深感朝不保夕;百姓负担沉重,供应帝王挥霍。

就这样,孙皓整整祸害了东吴十七年,才被西晋灭亡,投降去了洛阳。

显而易见,这样的暴君,这样的东吴,谁还会有一丝念想?

受青睐的西晋

西晋引发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口碑坠崖,怎能说“受青睐”呢?

口碑坠崖确实不假,西晋司马氏的确捅了大篓子,一手炮制了史上至暗时期——五胡十六国。

但即使这样,西晋也受到了江东父老的青睐。

会有这种结果,主要归功于晋武帝司马炎。

这其中的原因不复杂,说白了,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坏。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前明后暗,尤其在封王制度和储君人选上犯了重大错误,但是他对百姓是仁慈的。

△晋武帝司马炎

在国家统一后,他继承了司马昭优待蜀国君臣百姓的政策,也优待吴国君臣,并且提出对江东百姓免除二十年的赋役,得到了江东百姓的一致拥护,这才是真正的感恩戴德。

所以说,司马氏仅仅五个宗室南渡便能建立东晋,除了世家大族的辅佐,也与江东百姓的感激有着很大的关系。

结语

综上,西晋灭亡,江东百姓不帮东吴复国,反而帮助司马氏建立东晋,主要是因为孙氏以强权入主江东,后又有末代暴君祸害,早已人心尽失;而司马氏虽然篡位夺权,但是却给江东父老以实实在在的福利,因而民心感激,自然投桃报李。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什么事情感触最深?

曾经的故事,让人感触良深!或许现在还有相同的事件在上演,仿若轮回。

亲情不仅仅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事,亲情就家庭成员而言,还有兄弟姐妹之间、爷爷奶奶与孙儿孙女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同为亲情的范畴。而这一层面近年来发生的问题也异常之多。兄弟姐妹之间大打出手,毫无情面,为了一点利益、一起矛盾、一份家产,可以拼个你死我活的现象,不胜枚举。

江苏无锡的唐贵生,一个因为亲妹妹而冤死在太湖里的哥哥。

唐贵生死时正好48岁,有一个儿子在上海读书,现在每逢清明时,儿子都要回一趟无锡,到太湖边为父亲烧上一把香,以祭奠亡父无法安息的灵魂。

唐贵生和妹妹唐贵香从小很亲,当年父母在世的时候兄妹俩有什么好吃的都是互相分着,从不计较。按照南方传统习惯,儿子留家娶回媳妇,做女儿的就得嫁出去另立门户。这唐贵生在妹妹到了婚龄时,看看家里父母留下的房子比较多,自己一家3口住得太空,又见妹妹的对象家兄弟3人,房子很紧,便对妹妹说你干脆把对象娶回来,现在啥年头了,无所谓倒插门。

妹妹同自己的对象一商量,也就答应了哥哥的这份厚意。兄妹俩便这样各自成家立业,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兄妹俩家的孩子也都慢慢长大,哥哥唐贵生老老实实执行计划生育有了一个儿子,妹妹与妹夫能力特强,结果生下一对双胞胎。哥哥见自己的妹妹一家如此运气,也十分高兴,外甥的名字统统由他这个舅舅起。一对双胞胎犹如一对小老虎,从小虎虎生威,好不让舅舅得意,自然做妹妹的全家更是喜在心头眉间。

兄妹两家和和睦睦过了十几年。可就在前年,唐贵生夫妇渐渐得病,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加上儿子要上大学,唐贵生最后累倒在病榻上,但他还是实现了将儿子送进大学的愿望。

躺在病榻头的唐贵生长叹一声,对着苍天说自己也算命贵主,将来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可以光耀祖宗,对得起唐家了。

妹妹家的一对小虎仔虽然身体棒,力气大,但就是念书不行,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唐贵生的妹妹唐贵香和丈夫为这急得团团转,可又没有法子。现今什么年头?上不了高中的孩子,眼看着只能给有钱人当下手,干苦力,将来弄不好连一家好的亲事都成问题。妹妹唐贵香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在哥哥面前也没少说埋怨话——当然埋怨最多的是自己的男人长了个猪脑子。骂归骂,儿子的将来还得赶紧想办法。乡下人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有啊,你家儿子上不了大学,在外面成不了大器,你能在家里把里里外外弄得楼阁亭院像模像样,也还能招回个好媳妇,否则就是阿木零,土话:没有出息的人。妹妹本想找哥哥商量怎么个弄法,见哥哥病在床头,也就听了自己的丈夫话,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现在无锡一带盖房子哪一家不是楼上楼下,庭前庭后的?可一对双胞胎虎儿,你给这个虎儿盖什么样,就得给另一个虎儿盖得不能差分毫。

这下让妹妹唐贵香有点不好处理的是,他们唐家在她和哥哥贵生兄妹俩时,其宅基地还算很大,现今她倒插门留在家与哥哥各立一户也还算过得起,可如今得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再扩充给两个虎儿盖两栋新楼,显然妹妹觉得自己的宅基地小了。入夜,她偷偷地用脚丈量了半天,怎么着也得有一栋新楼的宅基得向哥哥那边靠两米。

妹妹有些为难了。丈夫却说:“他家儿子上了大学,将来肯定不会再在老家成家立业,我们两个没有出息的宝贝儿子看来是下辈子还得埋在这块老宅基地上。”

哥哥这时病得不轻,又被送进医院,一住便是3个月。妹妹家的儿子一天比一天大,十 *** 岁,走在路上完完全全是两个大男人,这时候不找对象等什么时候?提亲的人也不时有人来询问唐贵香。

当妹妹的有点为难了:“再不动手盖楼房,提亲的人怎么把人家的女孩子带来相亲呢?又窄又小的旧楼,能有好凤凰飞到唐家来?”

“你哥哥啥时候不让着你?依我看把房子盖了再说,他这么病重,你去问他假如他不同意或者再气出个三长两短,你一是担当不起,二是我们家两个儿子的亲事就得总拖着不是?”唐贵香觉得自己的男人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于是夫妻俩一合计,便在哥哥住院期间嫂嫂跟着到城里医院陪病房,三下五除二地把楼房的宅基挖出个模样来,然后趁着冬天的农闲季节,叫上泥水瓦匠和木工师傅把两栋楼房趁热打铁盖出了个模样。

春节到来,哥哥的儿子放寒假从上海的学校里回家一看,自己的家被姑姑家的新楼挤得像个火柴盒似的。他以为住院的父亲知道此事,所以赶到医院看着病榻上的父亲便劝说道:“爸,我们用不着像姑姑家那么兴师动众地盖楼扩基,反正我将来争取在上海找个工作,把你们接到上海城里去住,再说你病着,妈身体也不好,没姑姑家有力量盖房造楼。”

“什么姑姑家造楼盖房?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她家啥时候开的工?”病重的父亲对儿子的话十分惊奇。

“你们啥都不知道啊?”儿子张大了眼睛,说:“姑姑家不仅盖房子,而且是两栋大楼哩!其中有一栋的楼墙已经貼在我们家的墙根根了。”

唐贵生一听火了:“她想干什么?我还没有死呢,她就想抢唐家的基业了?”

“你明天回去就把她给我叫医院来,我要问问她到底想做什么!”唐贵生从来不曾对自己的妹妹生过这么大的气。他叫儿子马上回去。

*** 子没能把姑姑叫到医院。唐贵生气得谁劝也不行,一定要出院回家。

“妹妹!”唐贵香一见哥哥支着拐杖从医院里回到家,知道事情不妙,便过来向哥哥说情:“本来早想对你说的,就怕影响你治病……”

“我死了,不就可以把唐家的这一点点地盘全归你了吗?”哥哥没好气地瞪着妹妹直骂:“你今天不给我把楼墙挪回去两米, *** 就给我搬回王庄的李家去”——妹妹的丈夫家在王庄。

“哥你这话就见外了,我们两个虎儿都要娶媳妇了,再说当初我倒插门也是你一再让我这么做的,我哪点不依着你?”

“依着我?依着我你还见我住院不在家就立马抢占宅基盖新楼?我还没有死呢!”哥哥越说越生气:“你今天不把楼墙扒了,我就吊死在你家新楼门框上!”

“哥你这算啥话?我也是没有办法,两个虎儿没出息,也只能硬撑个楼架子好招两门亲事。你这么着绝我后路,我也只好顾不得哥哥你的情面了……”妹妹唐贵香说完就甩了个 *** 给哥哥看。

“看我病了就想让我早点死了让给你们呀?呸!”唐贵生气得顺手 *** 起一把铁揪,气喘吁吁地冲到新楼墙根就劈里啪啦地扒了起来,—边扒一边还在嘴里骂个不停。

这唐贵香的两个虎儿见了还了得!扒他们的新楼就像有人抢他们的媳妇似的,上前不管三七二十一,逮住舅舅唐贵生的胳膊,像抓小鸡似的将他放倒在地。

“小牲畜!牲畜——”唐责生本来就有病,哪经得住两个十七八岁小伙子的一顿拳脚?当时就哇地口吐鲜血……

这下事情就闹大了。乡亲们七手八脚地将唐贵生抬到船上,送往镇上的医院。

哥哥唐贵生无奈在医院一住就又是一个月,这期间他不停地问儿子和老婆他妹妹家的楼房是不是还在盖?

儿子和老婆怕他有个三长两短,便瞒着他说已经停了。其实楼房不仅没停盖,而且还是提前了半个来月完工了。这期间妹妹一家从来没有在哥哥的病房内出现过。

“他们是跟我绝情了。”唐贵生躺在病榻头无比哀伤地长叹。

终于有一天他要出院了,儿子也要回上海上学。当唐贵生远远看到自己的亲妹妹家的两栋新楼高高地耸立在唐家宅基上,他做哥哥的那栋旧楼如同他病入膏肓的身体一样斜靠在那儿时,一向好面子的唐贵生觉得自己无脸回家,趁人不备的那一天,他带着对自己的亲妹妹无比憎恨之心,跳进了滔滔太湖……

关于唐家兄妹之间的恩怨,本该到此为止,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当唐贵生在上海读书的儿子得知自己的父亲是被自己的姑姑一家逼上死路的真相后,喝了几年大学墨水的小伙子一不做二不休,请了两位律师将姑姑家的两个儿子以故意伤害罪告上了法院。那天唐贵香的两个儿子打大舅的事乡亲们都看到的,再加上医院证明唐贵生受伤住院的直接原因也是被打致伤才引起肝脏内出血。

虽说后来出院了,但落下的病根再加之气郁,造成最终投湖自尽的结果。人证物证俱全,唐贵生死得冤,上升为法律之后的事就变得复杂化了,也变得简单化了,唐贵香的两个儿子因此吃官司进了监狱。刑虽不重,却使本以为在这场兄妹之争中占了上风的唐贵香大受 *** ,在儿子进监狱不足两个月时便白了头。突然有一天,唐贵香走到哥哥家,抱住刚从上海回家的侄儿,哈哈大笑地禳着:我儿回来了!我要为儿找媳妇!

唐贵香从此疯了,整天追着侄儿要为他娶媳妇,害得这位大学生再也不敢回家。如今,好端端的一个唐氏家族,既见不着撑门的前辈,也见不着香火正旺的后代,一片凄凉之景,同族同村的乡亲们一提起这事,无不摇头叹息。

众乡亲们在议论时叹息着说出这样一串话:

这年头,只有自己得利才是真的,啥亲兄亲妹亲儿亲女,情早不如利了呀。今天的世界是个多变的世界。在这多变的世界里,人们的价值观在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与更迭,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是无法用价值观来衡量的,它的特殊性决定着人类继续生存的基本质量。

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细胞所组成,有小家才有大家,才有国家。亲情和血缘联结了人类最小的社会单位,又联结着整个人类世界。没有和谐美满的亲情关系,人类将是一个庞大可怕的好斗动物园,倘若真是这样,人类将是所有动物界最快灭绝的一个种类。

我们谁也不期望这样的世界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