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算命阅读-自学中医或易经算命要学多久阿
周易算命阅读,自学中医或易经算命要学多久阿?
中医博大精深,是需要去亲自实践才可以去完成的,所以说非常的难
周易应该怎样读?
易分理,象,数,先从象入手,学习画卦,画八卦,八卦分宫,进而画重卦,待八八六十四卦熟,开始学习数,数分一九,将数与卦之间的关系及用法学习会,再读十翼,十翼熟,可学习卦辞,卦辞熟,学爻辞,循序渐进,原文熟了,可以学习各家学说,之后取其精华,吸收,运用,容会贯通既可,
举例说明如现在流行的六爻测法,用三枚铜钱,握于双手,合十,诚心一念掷出,如此反复六次,以画出所求之卦,心诚则灵,也有推八字,按卦宫排列,以推其命法,再者简易之法,测字,概求卦者,不经其意时,随意写出一字,以断其吉凶福祸,如来者,写一柳字,为男子所测,测其婚姻对方,柳者,花街之象,概其女出于风尘,木者其姓,卯者其生,断其属风尘者,当然一家之言,因人而异,只不过举例说明而已,概学者,不必深究,由于 *** 之简单,学之者,应手而来,随来随应,较之方便,但也必须有深厚的易学功底,方可为之,也可参看四柱八字,命中率奇高,测字,还有一种简法,如来者写出姓与名,根据笔画数,来画卦,成之卦象来定人福祸吉凶,运用得当,也奇准,就不一一列举了,学者可举其一而反其三。
用于科学之预测, *** 有简,有烦,看其要预测的东西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留学生,用易学推算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运行速率,曾轰动一时,获得法国巴黎一博士学位,堪称运用之典范,学者,勉之。
易经是说的自然规律吗?
易经可以分为周易古经与易传两大部分,从成书于商末周初的周易古经的行文而看,其毫无疑问是册占筮的经书。然而易传则完全是孔子及其后门生所著,是迄存易经的大头,也是迄存易经哪最重份量的一畴。
無可否认,易经经孔子与门人之手编著增删后,迄本易经中占筮的成份已经没有多少了,也就是说学易起码是学迄存本易经已经不能占筮算卦了,也许你很诧异,但这个却是事实!
也许有人会说,周易古经不是说是占筮书么?是的…周易古经是占筮的书,但问题上周易古经经过始于东周的大儒们的编辑增删之后,其已经没啥占筮作用了,大儒们之所以保留(部分)周易古经,只是为其借题发挥,借古经之形,实则阐发其本身的哲学思想罢了。
此说有证据么?实据简单明僚:就是周易古经的爻辞占筮判断与周易象辞判断有着并不同步的现象,而且这现象并非罕见。比方周易古经之需卦九三爻辞:需于泥,致寇至。(于泥泞中苦等,结果却待以赋寇)明显这个是凶的占筮判断。而象辞却言: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是说-虽然在泥泞等待,然则灾祸尚且在外(未入内加害于身),而且谨慎的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明显爻辞与相应象辞的判断吉凶大相径庭。
若你以迄今本易经来占筮以蓍草所起的卦时,请问如何断吉凶?是以爻辞为根本还是象辞为依据?由此可见迄本易经并不能占筮算卦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相信一些更古远的易经版本,占筮内容是其大头,比方归藏、连山等,可惜这些上古版本已经佚书。
因此迄本易经無疑是说哲学的巨著,是讲社会与天地(宇宙)的真理为大头。这个于三国时易学大伽王弼已经清晰,并著易经注释。史称王弼扫象,后人为此甚至弄出个成语传记这个事件谓:得意忘形。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首先《周易》是我国历史上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典籍。商代有文字但没有书籍留传下来,商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它们实质上都是商代宫庭卜师留下的占卜档案。周代留下较为丰富的文献或典籍,《周易》就是其中之一。但现在流行的《周易》包含了《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其中的 *** 部分才是周代的文献,《易传》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是后世试图解释 *** 的作品。这两者不可混淆。其次,《周易》是我国历史上最难读懂的书籍之一。两千多年来无数学者都试图对它作出解读,有人说它是哲学书,包含了宇宙万有的终极奥秘,有人说它只是古代卜师占卜时所使用的工具书,但至今仍无法获得一致的见解。
其实关键问题还是《周易》 *** 的内容究竟是在说什么。如果我们确切知道了 *** 的内容是什么,那么这本书的性质也就容易确定了。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周易》只是上古卜师的工具书,六十四卦实质上是卜具的 *** 。易卦用于占卜所使用的原理也很简单,六十四卦是人事的模型,用于解答和应对上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疑难。易卦并没有预测未来的功能,它着眼于当下而不是未来。由于《周易》不是哲理书,它不能被发展成为自然哲学或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但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以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和古代人类的心理提供有益的材料,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众多学科有益。
孔子有学过易经吗?
关于此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孔子不但学过而且还是精通。他有过算卦的记载,但他并不主张算卦。
孔子乃我国圣人,有“文圣”之称。据记载他除了精通文学还精通天文、地理、军事、术算等等。
近年来,研究《周易》的人越来越多,各种讲座讲的头头是道,人们对其神秘的算卦之术是高度的热情,总希望学得一二可以改善人生。
《论语》记载:五十而学易。说明孔子差不多是50岁后研究的易学,而且还兴趣非常的浓厚,非常的专心。他还写了研究后的见解论文《易传》,有十篇之多,称为“十翼”。可见他对《周易》的研究是非常透彻的。
那他有没有使用过易算之术来算卦呢?作为一个学术的研究者,不可能只看理论,不尝试实践的。书籍里就记载有他曾经给人算卦的记录。他就曾经给商瞿算过一卦。
商瞿三十八岁了,还没老婆,孔子就告诉他不要着急,到了四十岁就有了,而且还会有五个儿子!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孔子作了判断,并且准确无误。
按我个人理解,这时的孔子对易经的研究到了中上层阶段。可到了精通阶段后,态度却发生了很大改变!到达精通后,他反而不再算卦!
是不是他窥视出易经的什么真相或者奥秘吗?易经中恒卦里面有一句话“不恒其德,或称之羞”。意思说没有一如既往的保持高尚的品德,总要承受羞辱。孔子对此也是深表赞同的,不但不推崇算卦来判定前程、趋势,而且还严词告诫众人不可随意使用,有侥幸之心!
对于那些乱用占卜之术,疑神疑鬼蛊惑人心的人,杀!这就是孔子对此的坚决态度。对此态度,荀子在《荀子· 大略》有做过总结评论“善为易者不占”。也就是我们常言道的“术高莫用”。
孔子他对于自己做什么事情,也不会通过算卦来决定。他认为做人正直才是正道,不可以投机取巧。不正直的人哪怕投机取巧躲过了一时的祸患,那也只是侥幸而已。顺其自然,生死只是一种常态。
后有人就问他了,既然不提倡使用易术,你为什么还那么深入的研究它呢?孔子就说了,我研究它是兴趣爱好,对于它的占卜功效我是放在次要的。我所关心的是它讲的宇宙阴阳规律和人在世上的德义。世间一切都是有因果,种下好因自然有好果,一切福祸都是自作自受,与占卜无关。它只是开启人的智慧大门,指引我们强者懂得内敛,弱者懂得争取,愚直的人不妄为...。
孔子不愧为大圣人,其智慧和境界之高!
作者:九步连环
(本文图片源自 ***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