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算命准-汉武帝的母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人

admin2023-01-27 05:33:3114

中山算命准,汉武帝的母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人?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本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并且已经生养过孩子,却依旧能改嫁太子,又生下未来的皇帝成为太后。如此传奇的经历,如果要说王娡没有心计,想必其宏图大志多半会夭折在王宫中吧。

王娡的母亲臧儿是霸王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分封的燕王臧荼的孙女。但是后来因为家道中落,臧儿嫁给了一个平民,也就是王娡的父亲。王娡有个哥哥叫王信,有个妹妹叫王皃姁。之后因为父亲去世,母亲臧儿又改嫁,生下了田蚡、田胜两兄弟。

王娡刚成年时,就在母亲的主持下,嫁到一户普通农家金王孙家里,生了大女儿金俗。没想到之后臧儿找相士为自己和的子女相面时,得知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当时的人本来就十分迷信,加上臧儿和王娡原本也是名门之后,身体中流淌的血脉就不允许她们就这样普通一生。于是臧儿就把王娡从金王孙家中强行接回来,托了很多的关系把王娡送进了太 *** 。金王孙当然是不愿意的,但是是不会有谁在意金家一个普通农户的感受的。

王娡也决不是普通的女子,进太 *** 后,迅速获得了太子刘启的宠爱。并且又向太子夸赞胞妹兒姁,随后兒姁也进宫服侍太子。之后王娡又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女儿。在王娡怀着第四个孩子时,晚上做梦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太子刘启十分高兴,认为这是贵显的征兆。刘启继位后,王娡生下了这第四个孩子——刘彻,即之后的汉武帝。而此时其身份已为王夫人(在汉景帝的众多妻妾中,地位更高)。

刘彻自幼聪明伶俐,在所有孩子中,汉景帝最喜欢的就是他。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景帝竟打破太子与其他孩子不能在同一年册封的旧例,立长子刘荣为太子,立刘彻为胶东王。并且不顾皇帝仍在世、皇帝妻妾不称太后的世俗忌讳,封王娡为(胶东王)王太后。

当时太子刘荣已年满十八岁却尚未婚配,汉景帝的姐姐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不料太子生母栗姬拒绝了这桩婚事,这让刘嫖十分恼火。随即和王娡达成共识,把女儿嫁给时年四岁的刘彻。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嫖经常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外加称赞王夫人的儿子。景帝自己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而且又有王娡梦日入怀的祥兆,但一直未下定决心废长立幼。

王娡知道景帝恼怒栗姬,但要废掉太子,还需要时机合适。立太子两年后,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这无疑正是王娡等待的机会。《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四个月后: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根,不得见,以忧死。

就这样,王娡暗中让大臣在汉景帝对栗姬仍有怒气的时候,请奏封栗姬为后,让汉景帝的怒火越燃越大,最终废了太子刘荣。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四月,王娡被立为皇后,七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之后,王娡的三个女儿都被赐婚侯门,哥哥王信也被封侯。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去逝。甲子日,王娡之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刘彻尊其祖母窦氏为太皇太后,尊其母王氏为皇太后。三月,武帝又尊外祖母臧儿为平原君。王太后同母异父的两位弟弟也分别封侯,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之后包括王娡的大女儿金俗,也得以“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汉书·外戚传》)

一次酒席上,灌夫与田蚡争执起来,灌夫遂被扣押。窦婴为窦婴私下请奏汉武帝,认为这是酒后失言罢了,汉武帝也表示赞同。但是王娡不这样想,她生气到不吃饭,对汉武帝说:“现在我还活着,别人已经在作践我的兄弟;假若我死了之后,我的兄弟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了!况且皇帝怎能像石人一样自己不作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班大臣就只知随声附和;假设皇帝百岁以后,这班人还靠得住吗?”

王娡这一番话,除了警醒皇帝之外,当然也是为了保全自家,如果这一次灌夫不受罚,那么假如日后其他人“失言”又当如何呢?并且,汉武帝年纪尚轻,如果不为其留下一些可用之人,之后遇到事情,不免会有些难做。 汉武帝听了王娡的话后连连致歉,随后惩罚了灌夫一家。

汉武帝还是胶东王的时候,与一名叫韩嫣的男子成为好友。韩嫣擅长骑马射箭,为人聪慧,并且因为学习过军事备受汉武帝宠信。不过有一次江都王刘非前来朝见皇帝,跟随武帝在上林苑中打猎。此时汉武帝先派韩嫣乘坐副车带领近百骑士前往。当时江都王远远看见,以为皇帝已到,随即跪拜在路旁,谁知韩嫣竟然没看见,一下子冲过去了。江都王因此愤懑不已,到皇太后处哭诉,甚至要自己也去韩嫣处担任宫卫一职。王娡听闻后,也对韩嫣怀恨在心。不久韩嫣的 *** 传到王娡耳中。借此,即便是汉武帝亲自求情,王娡仍旧派人将韩嫣赐死了。

汉代以孝治天下,“汉家旧典,尊崇母氏”(《后汉书·梁统列传》)。后来卫皇后的弟弟卫青荣耀早就盖过了王娡的哥哥王信,但是卫青忠勇为国,王娡并不在意卫青的风头高于王信,还给了卫青许多赏赐。所以说,王娡也决不是因为嫉妒才赐死韩嫣,而是因为韩嫣虽然聪慧过人,但是恃宠而骄,显然功不受禄,并非能臣。

王娡绝对是个幸运的女人,她只因为算命人说她可以富贵泼天,母亲便执意把她送入宫中,她也十分争气,真如算命者所说的一般生下了刘彻成了皇后。王娡是宫廷之争的得益者,要说她不善于心计,自然是不可能的,并且在王宫中,哪怕自己不愿意争斗,也会被身不由己地卷入漩涡。

虽然普通农户出身,但是王娡仍能培植的外戚,为少年刘彻的巩固政治后盾;还能她周旋于刘彻和太皇太后窦氏之间,甚至能让窦氏一直对她很不错。从普通农妇到太后,她一路谨小慎微保全自己的同时,也不断为自己的儿子扫平前路的障碍,并且基本能做到不祸乱朝政,实乃奇女子。

参考文献:

《史记·外戚列传》

《汉书·外戚传》

《后汉书·梁统列传》

王府井网红打卡一般都会去哪里?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北京王府井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到了以后过于逼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以前。就好似看到自己的小时候经历的事情。自己没有到过,只能在网上百度一番,果真儿时的老北京真的就呈现在眼前。一、 *** :王府井大街255号王府井百货地下2层交通:距地铁1号线王府井站A东北口步行810m营业时间:10:00-22:00二、王府井百货大楼里出现了一座“老北京城”,这个由京菜“局气”创始人韩桐打造的“和平菓局”,每日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满为患,俨然成为京城又一网红打卡地。 和平菓局入口处20米长队。三、和平菓局是个啥?总的来说,它是邮局、药房、粮油店、副食店、点心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装潢怀旧复古,一秒带你穿越回上个世纪的老北京。从王府井百货大楼乘坐扶梯到地下二层,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石砖堆砌起的围墙前进副食店门前的二八自行车三、这是那个时代的标配四、花絮剪影 前进副食店门前,一位老大爷正在拍照副食店门前人头攒动店铺内的货架上陈列着很多大家儿时吃过的零食 一位妈妈正在给孩子介绍自己儿时吃过的零食松鹤堂里售卖着各类灵丹妙药 红星粮油店内挂着1989年的海报 还有贴着大红字的胡同里的美发厅门前的霓虹灯也是非常魔幻了 厕所的设计也是相当复古邮局、车站、自行车商行......移步换景老北京的时代感扑面而来胡同是北京最鲜明的标签之一走进炮局胡同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细节被一一呈现家家户户门前都贴着对联且安置一个信报箱 鸟笼在墙上挂了一排晾衣绳上挂着两三件衣服 大白菜整齐的放在窗台下 旧时使用的烧水壶 拐角处下了一半的象棋、小马扎 父子俩的体验时刻~墙上贴着居委会通知书、警示语、宣传标语 还原了最朴实无华的老北京市井生活从胡同出来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火车站 绿皮火车前排队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紧接着向前走,就来到了劝业场肉铺摊儿前一位男士模仿卖肉大叔做起了买卖引来强势围观 旧书局、棋牌室、录像厅、修鞋摊儿......甚至是过去比较流行的“算卦”应有尽有 小霸王游戏机、黑白电视机、录音机、钟表……类似这样的老物件和平菓局差不多有百余种 这个小霸王游戏机有没有很熟悉? 黑白电视机据说,创始人韩桐用1年多的时间动用10多年收藏的百余种老物件打造出这座“老北京城”留下自己记忆中的北京北京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旧书局、录像厅、戏院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录像厅循环播放《少林寺》等老电影走到尽头向右转去仿佛置身民国时期的北平小形广场霓虹灯闪烁钟表店、和平戏院、唱片店、咖啡馆.和平菓局都刷爆他票圈了。

湖北武当山怎么样?

今年大雪封山的时候刚上武当山。

武当山的四季各有各的美,倒是封山时期没人的时候,多出里一层雪季特有的寂寥之美。

【多图预警!!大量大雪封山的武当山美照】

“想着一衣长衫,踏雪无痕。

走在武当山的雪谷里,只留下几乎不可闻的剑意。”

腊月初八。

2018年的第二场大雪,武当山再次封山。

这已经是今年来的第二次封山了。

问山里道长,武当派的高徒言道可以来山上精舍挂单,便放下心来。

遥想金庸笔下的张君宝,向左是往襄阳找郭靖夫妇,向右则是上山自力更生。如果你是他,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武当山脚下)

腊月十二,只身徒步上山。

过了山门,一脚深一脚浅向武当山里走去。

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举目满山雪白。

空谷足音,踏雪有痕。

偶尔惊起两三声神鸟乌鸦的叫声,落下一 *** 雪花。

(途经龙泉观)

未时,行至紫霄宫。

(紫霄宫)

太阳西斜,坐在紫霄殿门前的小板凳上,脱下鞋袜烤烤太阳。

和道长要了一杯热水,翻开随身的日记本。

“屋顶白雪皑皑,很静,非常静。”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道长一句“花开了没?”

花开了吗?

刚进宫门的时候曾偶遇一道长引路,问及为何不皈依,答道“尚未找到道,何况寻道、证道、悟道。”

也许,道就在身边。

(紫霄宫)

歇罢,起身向南岩宫走去。

踩在雪上软软的,踩在冰上脆脆的。

日落的余晖,笼罩着武当山的石碑。拐弯,遇见炊烟袅袅。

返回一老翁家中,烤火吃饭。

山里的夜晚,万籁俱寂。

第二天一大早,老翁叫醒我,热了粥。千叮万嘱。

脚力还好,今天依然走得很快。

到七星树的时候,路遇两只大黄狗,开始不紧不慢地跟着。

快到朝天宫,阶梯开始变得难走起来。

中山算命准-汉武帝的母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人

雪太厚了,没有冰爪没有拐杖,爬得很是吃力。

很是有几分,欲上天庭必经此处的味道。

(朝天宫)

朝天宫被视为神界和人界的交界处。

和道长讨了壶热水,闲聊几句。

起身上清神道,一人一狗晃悠着朝山顶的金殿走去。

偶尔累了坐在雪堆里看乌鸦掠过树枝,远处传来轻微的鼓声,更远的丛林里冒出飞檐,仙气缭绕。

坐在金殿上写日记,一年轻道长伸腿按压,问道:“一个人上来的?”

点点头,看阳光下的银妆素裹。

下山的时候起了兴致,和道长比试脚力。

抱膝滑下层层阶梯,身后雪花翻飞,就像漂行在仙境之中。

天暗,安然回到镇上。

2天,共计徒步18个小时,近50公里。

“五里一庵十里宫,单墙翠瓦望玲珑。”

大雪封山的武当山,实乃仙境之所。

怎样看待有缘千里来相会?

谢邀请。这两个句子夲来是″ *** “者的推理结论,但是后来人们泛指人与人或者人与事物的″因缘″;👫尤其是对意外的、美好的相遇、相知而做的″美好″赞誉"和形容;🌹从逻辑角度看,因为有了一一"有缘千里来相会",而否定了″无缘对面牵手难″;🍁再后来这两个句子就是"约定成俗了,特别是对成为婚姻的因缘,更是一种因实现而自豪感的"赞美“!🌹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句子中发现:人们是多么盼望相知、相遇、相爱!并且能正确对待暂时还没有到来的幸福!🌹(个人主编)🌻🍀🍀🌷🌷🌺🌺🌺🌺

各位来谈谈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天祥吧?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文天祥,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临安陷落前夕,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左相吴坚赴伯颜大营议和,他据理力争,被扣留军中。二月,他被元军押往大都,行至镇江,冒死脱逃。

一、在南宋 *** 政权的日子

五月,文天祥历尽艰险,来到 *** 政权驻地福州。因受宰相陈宜中的排挤,不满张世杰的专断,文天祥以同都督军马先后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和汀州(今福建长汀)开府,组织军民抗元,后转战漳州与梅州(今广东梅县)一带。

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文天祥率兵进入故乡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大败元军,收复兴国、吉州(今江西吉安)等地,在兴国建立大本营,江西各地应者云集。但元朝江西宣慰使李恒大举 *** ,文天祥应战失利,退至空坑(今江西永丰南),妻儿与幕僚都被俘,他因有义士替身受捕,才幸免于难。

其后,文天祥收拾余部残兵,继续在广东东北的南岭地区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六月,为摆脱被围追的困境,他要求赴援崖山行朝,遭到张世杰的拒绝。十二月,他在广东海丰的五坡岭不幸被俘, *** 未成,被押往崖山战场。

二、被俘后的日子

1.被押解元大都

祥兴二年正月,南宋 *** 政权正屯驻崖山,准备与元军作最后一战。元军统帅张弘范命文天祥写信劝降,他书录《过零丁洋》诗表明心迹,张弘范再也不提劝降之事。崖山战后,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说“谁家无忠臣”,命张弘范优礼相待,将文天祥押解大都。

五月,进入南安军(治今江西大余),文天祥开始绝食,他估计七八天下来将行至吉安,那时就可以饿死桑梓,尽节故乡了。

但绝食八天未死,而故乡已过,他决定恢复进食,以便将来从容就义,更有价值。十月,押抵大都,元朝以上宾之礼接待文天祥,劝降者络绎不绝。文天祥身着南朝衣冠,面南而坐,表示不向北朝屈服。

2.一个又一个劝降者

*** 个来劝降的是留梦炎。他是淳祐四年(1244年)的状元,德祐元年(1275年)六月任右相,后升左相,十一月听到元军破独松关,就滑脚开溜,被使者押回朝。这个投降新朝的“识时务者”来当说客,遭到了文天祥的鄙夷与唾骂:你好歹也是一个状元宰相,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

接着来的是被降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文天祥让他坐下,自己面北跪拜,痛哭流涕,连声说“圣驾请回”,瀛国公根本说不上话,只得回去。

元朝重臣平章政事阿合马亲自出马,他让文天样下跪,天祥回答道:“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岂能下跪!”阿合马有意奚落道:“何以至此?”天祥道:“南朝早日用我为相,北人到不了南,南人也不会来北方。”阿合马威胁掌握着他的生死大权,文天祥凛然道:“ *** 之人,要杀便杀!”阿合马无趣而退。

文天祥被关入土牢,一个月后,元朝丞相孛罗与平章张弘范提审他。孛罗命令差役强按他跪下,他坚决不屈服。孛罗问他有何话说,他答道:“天下事有兴废,我忠于宋室社稷,以至于此,只求速死。”孛罗道:“你道有兴有废,且说说 *** 到如今,有几帝几王?"文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今天没空说闲话。”孛罗问:“你们抛弃德祐嗣君,另立二王,如何是忠臣?”文天祥正色道:“德祐失国,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另立二王,为社稷计,所以是忠。”孛罗诘问:“你立二王,竟成何功?”文天祥说:“立君以存社稷,存一日则尽臣子一日之责,何功之有!今日至此,唯有一死。何必多言!”孛罗无言以对,主张处死文天祥。

元世祖忽必烈与好些大臣不同意,张弘范在病中也以为文天祥“忠于所事”,新朝应提倡节 *** ,建议元世祖不要轻易杀害他。

于是,文天样被关入低矮潮湿的土室,饱受各种磨难。他突然收到长女柳 *** 来信,才知道三年多来杳无音讯的妻子女儿都在大都宫中。他知道这是元朝在暗示:只要投降,就可团聚。

他不能因骨肉亲情而辱没自己的名节,强忍痛苦不给女儿去信,却心如刀绞地给妹妹去信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可令柳女、环女好做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中山算命准-汉武帝的母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人

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传诵于古的《正气歌》。其开篇说: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平塞苍冥。

他歌颂了自古以来浩然正气、慷慨赴义的先贤们,指出:

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他回顾了自己以身许国的坎坷经历与身处囹圄的现实命运,在其诗结尾明确表示: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簷展书读,故道照颜色。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有大臣提出以儒学治国家的主张,文天祥作为深谙儒学的南朝状元宰相,再次受到元朝君臣的关注。南宋降臣王积翁等联名要求让文天祥去当道士,免去元朝杀戳忠良的恶名。留梦炎坚决反对,说倘若文天祥再号召江南,后果不堪设想。

3.就义前后

八月,忽必烈在与群臣的议事中问南北宰相谁最贤能。群臣多以为: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忽必烈即派王积翁再去劝降许以宰相之职。文天祥表示:自己不会尽弃生平而遗臭万年。

这年中山府(今河北定县)发生了数千人的反元 *** ,起事者自称南宋幼主,准备劫狱燕京救出文丞相。文天祥是降是死必须有一个了断。

十二月八日,忽必烈在大殿上召见文天祥,他依旧长揖不跪。忽必烈亲自作最后的劝降:“你能以对宋朝的忠心,效力元朝,我就让你做元朝的宰相。”文天祥坚决回答:“我是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当活!”忽必烈见他不肯归降,总感到是个威胁,只得决定将其处死,却叹息道:“好男儿,不为我用,杀之太可惜!”

十二月九日(133年1月9日),就义那天,文天祥从容不迫地迈向设在柴市的刑场。面对万余名前来送别的百姓,向故国所在的南方拜了两拜,慷慨就义。死后,在他的衣带里发现了绝笔书,上面写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份绝笔在春天就已写好,文天祥早就视死如归,等待着杀身成仁、舍生求义的那一天。他以自己对民族、社稷、信仰的崇高气节、坚贞 *** 守,为立国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抹上了最后一笔绚丽的亮色。

据说,文天祥受刑刚毕,传来了忽必烈停止处死的诏旨。他是欣赏文天祥的,这是一个杰出人物对另一个杰出人物由衷的器重,他希望文天祥以对宋朝的忠诚来为新兴的元朝效忠出力,表现出一个一统天下的开国明君在网罗人才上的宽广胸怀。但是,倘若文天祥腆颜改事新朝,他就失去了流芳百世的固有价值,也就不再是后人心目中一身浩然正气的民族英雄。

三、文天祥的政治遗产

纵观文天祥一生,任相于危难之际,却没能挽狂澜于既倒,其后毁家抗元,兵败被俘,也并没有建立惊天动地的功业。后人纪念他,以为是:“名相烈土,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肯定他的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为烈土,“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钦仰他的是节概与 *** 守。他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 *** 、贫贱不能移的坚贞气节,是中华民族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回顾中华民族的伟人行列宋代以功业而彪炳史册的相当罕见(岳飞战功赫赫,但后人缅怀他,主要还因为他是矢志抗金的民族英雄),相反以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光彩令后人高山仰止的却远较其他朝代为多,范仲淹、包拯、司马光、李纲、宗泽、陆秀夫、文天祥…乃至许多以立言而名传后世的理学家、文学家,例如张载、朱熹、陆游、辛弃疾等等,也都以他们所立之言体现的理想人格与爱国情 *** 为后世所称道。

宋代是士大夫最受重视的朝代,他们的自觉意识空前崛起,理想人格基本铸成。文天祥是宋代这种人格典范的最后代表,这正是他留给后世不朽的精神遗产。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 时间回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