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算命-中国的末代皇帝是袁世凯还是溥仪
段祺瑞算命,中国的末代皇帝是袁世凯还是溥仪?
袁世凯因为脚有小毛病 *** 赋闲在家之时,相传曾经找过当地著名的算命先生算过自己的命,活不过“一甲子”,也就是60岁。袁世凯的近亲家族应该有遗传疾病,男性成员大都活不过60岁,袁世凯曾祖父活了40岁,亲生父亲活了51岁,继父活了49岁,其他旁支男性也大都活不过60岁。同时,袁世凯拿了自己生辰八字让算命先生算,谎称是自己管家的生辰八字,结果算出这个人有“皇帝命”,一番酬劳之后,算命师傅回家时掉进河里淹死了。在大清一个 *** 有“皇帝命”这还了得, *** 灭口是必然的了。(洪宪帝制飞龙银币图)
按照 *** 当时官位对等来看,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是相当于过去皇帝的角色,不过他非要登基称帝,一番 *** 作之下,袁世凯居然登基为帝,建立 *** ,年号为洪宪,并发行了洪宪飞龙银元(袁大头的特别版)。袁世凯称帝并不是像以往的封建帝制,而是建立所谓的“君主立宪制”的帝制,要和封建帝制区别开来。( *** 国旗)
袁世凯和溥仪的末代皇帝“争夺战”。
袁世凯称帝自1916年开始,到三月份宣布取消帝制,共计做了83天的皇帝就自己取消了帝制,忧愤成疾,在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病故。虽然很多人反对袁世凯称帝,后人也有很多人不承认 *** ,但袁世凯确确实实是称帝了,做了皇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袁世凯死后较短时间内,他可以算的上是末代皇帝了。(袁世凯称帝照片)
1917年6月,清朝帝制的拥护者张勋率领5000辫子军占据北京,和溥仪留下来防身的私人侍卫组合起来。7月1日,张勋赶走了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将溥仪抬了出来,重新登上帝位,短短12天称帝时间,张勋的5000辫子军和溥仪的侍卫部队全部溃散,张勋的老巢徐州也被团灭,最后一支支持清朝帝制的军队土崩瓦解了。虽然溥仪又退位了,但是抢回了末代皇帝的称号。(宣统皇帝溥仪照)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逃奔东北,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了“伪满洲国”,于1934年登基为帝,年号“康德”,一支延续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苏军逮捕,帝制彻底断绝。
爱新觉罗.溥仪在位时间为:1909-1912年,年号宣统,称宣统皇帝;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复辟为宣统皇帝;1934-1945年,伪满洲国皇帝,年号康德,称康德皇帝。(康德皇帝溥仪戎装照)
袁世凯早早于1916年病故,溥仪稳稳的做了中国的末代皇帝直到1945年8月。
末代皇帝的另外一种说法。
按照大统一王朝皇帝的标准来看,袁世凯的83天皇帝不算,溥仪复辟的12天自然也不能算,伪满洲国皇帝只限于东北地区,不是中国大统一的皇帝也不能算。
按照这一标准来看,溥仪也是末代皇帝,无可争议,这也是被史学界和大多数人认可的。
为什么日本会选择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的执政元首?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之后,国力强盛,各种侵略思想也盛极一时。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侵略的步伐。其中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向中国扩张的一项重要措施。
1927年上台的田中义一内阁在“田中奏折”中提出:“吾人如被征服中国,要先征服满蒙。”奏折真实性虽有存疑,但此为日本共识当无疑问。
日本关东军借助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合作,以扩大和发展在东北的特殊权益。田中内阁还强调必须将满洲看做和中国其他部分完全不同的地方,并声明如果争乱从中国其他地方波及满洲和蒙古时,日本将以武力来保护它在该地的权益。
奉系军阀与日本的 *** ,迫使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张学良主持东北易帜后,日本感到自己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受到进一步的威胁,又趁东北兵力空虚之机,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整个东北。
溥仪自述:1924年11月冯玉祥国民军“逼宫”事变,如同一场“旋风”,把他抛落到一个“三岔口”上。“我面前摆着三条路:一条是新‘条件’给我指出的,放弃帝王尊号,放弃原来的野心,做个仍然拥有大量财宝和田庄的‘平民’;另一条,是争取‘同情者’的支援,取消国民军的新条件,全部恢复袁世凯时代的旧条件,或者‘复号还宫’,让我回到紫禁城,依然过着从前那样的生活;还有一条,是最曲折的道路,它通向海外,然后又指向紫禁城,不过那时的紫禁城必须是辛亥以前的紫禁城。这条路当时的说法则是‘借外力谋恢复’。”溥仪自己向往的,就是第三条道路。
溥仪1924年被驱出皇宫,经陈宝琛、郑孝胥、庄士敦等策划,到“使馆区”以躲避国民军的可能侵害,结果英国公使拒绝,日本公使接收,其后更进一步落到日本军部势力手中。英日两国不同的态度,不能不说是“国家利益”考虑的不同,日本为了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和“领土野心”,视末代皇帝为“奇货可居”的想法也由此显露。
对此,当时明眼人已经看得清楚。《京报》消息,便称“其极大黑幕,为专养之以俟某省之有何变故,某国即以强力护送之到彼处,恢复其祖宗往昔之地位名号,与民国脱离,受某国之保护,第二步再实施与某被合并国家同样之办法。……此次溥仪之恐慌与出亡,皆有人故意恫吓,人其圈套,即早定有甚远之计划……受其牢宠,为将来之机械也”。与历史发展高度吻合。
而溥仪作为无土无权的逊帝,个人利益专以日本为靠山,对傀儡身份祸未切身而难有认识。他20岁生日在日本公使馆举办宴会上演讲犹强称:“余尚有一言郑重声明,有人建议劝余运动外交,出为干涉,余至死不从,余决不能假借外人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照世界大势,皇帝之不能存在,余亦深知,决不愿冒此危险。”但转过头来,照样对“帝制”痴迷不悟。
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意图与溥仪借助满洲根据地复辟的意图臭味相投。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列强纷争的局面,日本不敢公然宣称并吞东北,只好加紧组织伪政权,溥仪成为其中一个选择。
九一八事变的善后方案有三:一是迫张学良转变排日态度,和日本积极合作;二是从东北的中国人物中选一个堪作代表的,支持他实行 *** 自治,组织一个实行中日亲善的政权;三是把在天津的溥仪弄来做傀儡,“从历史关系来说也讲得下去。”
另一方面,溥仪也以东北为“祖宗发祥之故地”,对东北情有独钟,麾下的郑孝胥、罗振玉等也与日本各方势力素有勾结,郑孝胥多方奔走,“吁恳皇上先拯救满蒙三千万民众,然后再以三省之力,戡定关内。惟此事非得东三省有势力明大义者,不能相期有成。
曾任日本华北派遣军将领的城野宏在战后也供认日方选择溥仪的原因为:首先,溥仪“同中国本部的 *** 没有任何联系”;其次,“满洲和蒙古的一些旧的阶层对于清朝还怀有传统的向往”;第三,“一般的农民……对由满洲的爱新觉罗家实行的王道政治似乎更加欢迎”。
日本原陆军大臣南次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佐参谋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等均赞成第三方案,土肥原、板垣均亲自出马与溥仪谈判,与溥仪一拍即合。1932年3月1日,以溥仪为“执政”的伪“满洲国”成立,将溥仪的满清旧势力、旧东北系人马和日本多年扶植的亲日派人物“融汇一炉”。
从溥仪回忆的细节来看,溥仪在这一事件中是颇为积极主动的,他在与土肥原的会谈中强调“如果是复辟,我就去,不然的话我就不去。”最后在关东军“如果不接受,就只能看做是敌对的态度”的威胁下,“以通权达变之方,谋来日之宏举”,并争取到一年后转为帝制的过渡期,后来也顺利成为伪“满洲帝国”的“皇帝”。
伪“满洲国”从1932年维持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期13年,视日本为“亲邦”即父母之国,供奉日本“天照大神”为“建国元神”,伪“ *** ”“总务厅”长官和各部“次长”均由日本人担任,权力凌驾“ *** *** ”和“部长”之上。“日本要这个帝制,不过为了使我更加傀儡化,为了更便利于统治这块殖民地。皇帝的名义哪里会给我带来什么权力……除了依附在日本关东军的皮靴上,我简直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
1945年8月,苏联对日本宣战,溥仪本拟逃往日本,却在奉天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虏,在苏联赤塔、伯力等地关押了5年,于1950年被移交,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直到1959年被特赦。
所有图片均来自 ***
有哪些80后还记得的经典故事?
1、小红帽
故事讲述了从前有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喜欢戴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的帽子,于是大家就叫她小红帽。有一天,母亲叫她给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走得太远。
小红帽在森林中遇见了狼,她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性凶残,于是告诉了狼她要去森林里看望自己的外婆。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到林中小屋把小红帽的外婆吃了。
后来他伪装成外婆,等小红帽来找外婆时,狼一口把她吃掉了。幸好后来一个勇敢的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里救了出来。
2、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
或者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
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3、狐狸与乌鸦
森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馋涎欲滴,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
对肉的垂涎三尺又使狐狸不肯轻易放弃。它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只好赔着笑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唯独只有你狐狸,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如何评价北洋军阀孙传芳?
他,是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所要讨伐的三大军阀之一;他笑容可掬却本性阴毒,被人称作“笑面虎”将军;他,与 *** 是同班同学,却放弃日本人的招揽;他,晚年放下一切恩怨,皈依佛门,却被人昔日仇人之女刺杀在佛堂。
他,就是有着“东南王”之称的直系军阀首领孙传芳。
一、童年不幸,少年留学与 *** 成为朋友,迅速崛起于乱世之中1885年4月17日,孙传芳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小乡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
不过童年的孙传芳却是不幸的,父亲在孙传芳出生后不久就不幸去世了,年幼的孙传芳及其家人遭到了婶母一家的 *** 。
在孙传芳四岁时,母亲带着年幼的孙传芳到历城去谋生。在孙传芳10岁的时候,母亲又带着孙传芳来到商河县去投奔大姐的婆家。
时间到了1899年,义和团运动风风火火地在山东这块大地上兴起,孙传芳跟随着母亲和三姐逃难到济南。
孙传芳的三姐经人介绍嫁给袁世凯的手下王英楷,孙传芳一家人得以寄居在姐夫王英楷家中,直到这时孙传芳才算过上了一段安定的生活。
1902年,17岁的孙传芳经过姐夫王英楷的介绍得以进入袁世凯设立的陆军练官营,成为一名步兵学员。
或许是因为童年的苦难经历再加上孙传芳天资聪颖,孙传芳很快就在陆军练官营脱颖而出,被选派去日本留学。
在这段留学期间,孙传芳认识了他后来的朋友同时也是敌人的 *** 。
说起孙传芳与 *** 的相识,真印证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孙传芳可是真正把 *** 揍了一顿。
原来 *** 是孙传芳在日本留学时的军校队长,主要负责管理孙传芳这一队人。一次 *** 在进行点名时,发现孙传芳几人还没有归队十分生气。
在见到孙传芳几人后, *** 抽了他们每人两个耳光,孙传芳由于个子小,帽子一下就被抽飞了,露出了大辫子。
*** 指着孙传芳的辫子就嘲笑说是猪尾巴,还轻蔑地称呼孙传芳是低贱的人。
孙传芳此时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哪里能接受这样的侮辱,把辫子一甩就上去跟 *** 打在一起。
不得不说 *** 能成为他们的队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孙传芳被 *** 戏耍地团团转。但是孙传芳后来成为一代枭雄也是因为他有一股狠劲,对着 *** 的皮鞋咬了下去,把岗村宁次疼的哇哇叫,一时间竟忘记反抗了。
孙传芳趁势把 *** 顶翻,若不是同班同学杨文恺及时把孙传芳拉住,今天岗村宁次就要吃大亏了。
不过被打的 *** 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夸奖起来孙传芳,称其胆子大是一条好汉,两人一来二去倒是成了朋友。
这也在暗示着 *** 将会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回国之后的孙传芳迅速受到了重用,从营长一路升到地方大员,直至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东南王”。
二、盛极而衰:笑面虎将军屡战屡败,最后投奔奉系1925年对于他孙传芳来说是得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成为统辖东南五省的直系军阀首领,风头一时无两。
这年发生了一件事,更加坐实了孙传芳“笑面虎”将军的称号。原来在奉军交战时,孙传芳俘获了奉军的前敌指挥施从滨。
施从滨已经60岁了,见到孙传芳还行了军礼,孙传芳呵呵一笑,反手把施从滨给斩首了,顺带把首级还示众三日。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传芳最后被施从滨之女施剑翘 *** 一点都不亏,完全是自己作的。
不过孙传芳的好日子没过多久,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开始从广东誓师北伐,目标直指以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为首的军阀势力。
孙传芳一开始见到听到北伐军的消息并不着急,因为北伐军 *** 个要攻打的对象并不是他孙传芳而是吴佩孚,他巴不得吴佩孚和北伐军拼的两败俱伤,正好可以吞了吴佩孚的地盘。
不过孙传芳没有料到北伐军的攻势如此之猛,吴佩孚在武汉、武昌等地被接连击败,最后只能退到河南境内。
北伐军在1926年9月初打到了江西境内,孙传芳一下子慌了神,连忙派兵去迎战,并且亲自动身去九江督军。
孙传芳此时的部署是:谢鸿勋第四师挡赣西北,卢香亭第二师、郑俊彦第十师及杨赓和 *** 旅、彭德铨混成旅沿南浔铁路前进。他亲率陈调元第六师、周凤岐第三师及武铭卫队旅屯兵九江、武穴。
但是战斗一打响直接脱离了孙传芳的掌控,谢鸿勋战死、陈调元中立、卢香亭战败,孙传芳的部队三线失利,逼得孙传芳仓皇逃回南京。
孙传芳此时对外宣布还掌握江、浙、皖三省,但是实际上安徽陈调元已经依附北伐军,浙江孟昭月腹背受敌,危在旦夕,暂时可以控制的惟江苏一省而已。
不过失败之后的孙传芳并没有放弃跟北伐军对抗,但是孙传芳也没有以前那么自大,认为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对抗国民革命军。
于是乎,孙传芳密谋联系北洋军阀的所有势力与国民革命军继续进行对抗,但是孙传芳最后的谋划最后没有得逞。
说来也是好笑,北伐军都打到家门口了,段祺瑞的手下跟吴佩孚的手下还在互相嘲讽,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此时孙传芳的心中只想大叫一声:猪队友啊,真的带不动。
无路可走的孙传芳只好去找自己的老仇人张作霖,两人在去年还打的不可开交。
不过到底是枭雄,面子这东西也是可有可无的,孙传芳立马找人去请求张作霖的原谅。
这边张作霖估摸着国民革命军要是彻底击败了孙传芳,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当即表示既往不咎,愿意和孙传芳一起去对抗国民革命军。
在得到张作霖的保证之后,孙传芳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南京城。
这边就不得不提孙传芳的一个 *** *** 作,仗都没打底盘倒失去了一大块。
原来之前孙传芳的手下夏超叛变被孙传芳处决之后,孙传芳派了一个自认为稳妥的陈仪去掌管浙江。
陈仪什么人呢?陈仪与 *** 是老乡,孙传芳想的是万一再与北伐军对抗不利,到时候可以借陈仪的名头缓解一下北伐军的攻势。
但是孙传芳错误估计陈以这个人了,陈仪一直想让浙江人处于浙江的治理下,孙传芳一看急了,连忙给陈仪送上20万银元。
不过还是无济于事,陈仪最终归附了国民革命军,一枪没打便失了整个浙江。
不过 *** 后来在北伐军内部排除异己,造成了北伐军人心涣散,孙传芳趁机打了几场胜仗。
得胜之后的孙传芳有点飘飘然,急于渡江与国民革命军决一死战,结果在中途被国民革命军各部夹击,一下子损失4万多人。
北伐军趁势进军,夺回了蚌埠、徐州等地。孙传芳受此重创还是没有选择放弃,张作霖还是跟在后面支持孙传芳。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 *** 本人炸死,孙传芳顿时失了主意,一路逃往沈阳去投奔张学良,等待再次出山的机会。
三、隐居天津,潜心修佛,拒绝日本人招揽,最后死于刺杀北伐军取得空前的胜利,摆在北伐军面前的只剩张学良这最后一股势力,但是与以往直接攻打不同,北伐军这次选择的是劝降。
1928年12月29日,张宣布东北“易帜”,中华大地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
1930年,阎、冯倒蒋,爆发了中原大战,孙传芳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但是苦于自己手头没兵只好去请求张学良。
但是张学良拒绝了孙传芳的请求,还派兵帮助了 *** ,孙传芳顿时感觉自己再也不会有同国民革命军复仇的一天,于是选择了隐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在敌手,孙传芳便来到天津过上了寓公生活。
在天津隐居的日子,当年的老朋友 *** 多次拉拢孙传芳,请求孙传芳在伪 *** 任职,被孙传芳严词拒绝。
最后为了日本人的 *** 扰,孙传芳接受了老朋友靳云鹏的建议盖了一座佛堂,从此专心修佛,当时还在天津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吸引了一大批信众前去。
曾有人告诫孙传芳以前杀戮太多,这样贸然隐退佛堂,必然会招致仇家的追杀,孙传芳对劝诫者说,死在自己同胞之手,要比做 *** 贼要强上千倍。
孙传芳的归隐之举虽有无奈之意,但是归隐之后的孙传芳的确在践行善事。
夏天的时候,孙传芳会在自家门前准备绿豆汤供行人解暑。
甚至有一次孙传芳家里进了盗贼,在被抓住之后,孙传芳不仅放了盗窃者,还用米资助救济盗贼,因为此事孙传芳也上了一次报纸。
这样的孙传芳与以前那个动则 *** 无数的军阀相比,无疑是变化了很多,也或许是在修佛之后努力地忏悔当年的罪责。
结语1935年11月13日,在孙传芳手上逃过一劫的施从滨之女施剑翘在孙传芳建造的佛堂之中用 *** 将其 *** ,一代枭雄的一生就此终结。这也仿佛印证了孙传芳之前所说的话:“死于同胞之手,比当汉奸 *** 贼苟活强上千倍。”
参考文献:《孙传芳全传》、《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
吴佩孚为什么外号叫吴小鬼?
“曹锟打老段,吴小鬼儿上前线。
”“机关子枪,嘎嘣儿脆,吴小鬼儿打段祺瑞”。
正是这个年代流传的涿州民谣。
吴佩孚是曹锟手下的大帅,小个头,会算卦,而且诡计多端,在军阀混战中日渐出人头地的飞黄腾达起来。
因为这个吴佩孚在多年征战穷兵黩武中颇有胆识心狠手辣,人送外号“吴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