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DNA-预期寿命和实际寿命哪个高

admin2023-01-25 23:00:2515

算命DNA,预期寿命和实际寿命哪个高?

有的时候实际寿命要高于预期寿命,有的时候预期寿命要高于实际寿命。人的寿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是由父母以及隔代人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也是由后天的生活习惯,长期的饮食习惯,和成长环境的好坏决定的。

预期有点类似于看手相算命。半准半不准。

算命DNA-预期寿命和实际寿命哪个高

驱动我现在打字这个动作的是什么?

我们的 *** 来自父母,那我们的意识来自哪里?科学家这样解释!

估计很多朋友是通过“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而认识笛卡尔的,但他还从这点出发,通过本体论推导出了上帝的存在,当然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四有青年我们绝不相信上帝,但有一个问题难以解释的是,我们的思维与思想,以及它们的载体意识到底是来自哪里的?

我们的意识来自哪里?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如果要按写作文的方式来,那么肯定是“我心里想”,但上了中学后我们就知道这个想不是心所能做出的,它只是一个血液的水泵,每天不停的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尽管它极其重要,但它却不能完成想这个伟大的任务!

那么很多时候我们会骂人,用“膝盖”想想就知道了,其实就是变相骂人家你这个“猪脑子”,对了,我们的想这个行为是脑子做出的,大脑为了完成想这个行为,只占体重2%的它要消耗掉全身大约20%的能量,简单的说,我们坐着啥也不干,它消耗也比这个消不了多少!

大脑中哪个部位是负责想的?意识跟想有关吗?

“我思故我在”,很简单的表明了一个行为,能负责想的部位那必定是意识所在,也就是可以标识自我,能在世界上刷存在感!那么大脑中到底哪个部位才是存放发出想这个行为的意识位置呢?

脑科医生也搞不清楚意识到底在哪里,因为解剖大脑,各处都差不多,但它们的分工却不一样,曾经以为隐藏在脑海深处的海马体就是意识位置所在,这也是无意中的一次发现,1957年Scoville和Milner报告了一个病例,为了控制癫痫,医生切除了颞叶皮层下一部分的边缘 *** 组织,其中包含部分海马体,结果发现该病例很难形成长期记忆!

这表示海马体确实非常重要,但海马体被部分切除后,却不影响人体敏捷的思维,很明显这不是人体负责思维的区域,要说对这里的认识,还要祭出以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194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葡萄牙神经科医生埃加斯·莫尼兹,他 *** 精神病患者的 *** 是切除他们的大脑前额叶!

因为经过他 *** 的病人很安静,攻击性一些怪异行为都没有了,似乎精神病已经痊愈,但这些病人除了吃喝拉撒睡,别的啥都消失了,就像某位母亲为他多动症的孩子做了这个手术之后,就觉得他孩子的人还在,但灵魂却不见了!

但当时并没有人质疑这个后遗症,而且还因为他的巨大贡献,诺贝尔评奖委员为决定被授予他诺贝尔医学奖,其实灾难早已开始,诺贝尔奖只是加剧了这个过程!到1960年全世界开始陆续废除这个手术到1970年代彻底消失,总共有30万人的灵魂这个手术搞丢了!

而且再也找不回来!这个教训是惨痛的,副产品则是人类终于认识到了大脑前额叶的关键用途,其实早在1940年代后随着脑科医学的发展,就开始有科学家站出来指责这种手术的 *** 性,但当时没有人理会这种警告。

高级行为控制的前额叶,是意识所在吗?

我们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意识包含了很多范畴,比如工作记忆、行为决策、注意力调控、计划以及问题解决和社交行为、自我约束等等,但这些就够了吗,如果一个失忆症患者在你面前,即使他是你至亲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记忆,他(她)还是你最亲的人吗?

所以大脑中的长期记忆的海马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海马体并不负责短期记忆,内侧颞叶会负责暂存的记忆,而这些记忆会转换至前额叶,再到海马体形成长期记忆,最终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的意识,当然还有大脑负责运动与人体各个器官运行等大脑的多个部位,合成一个整体才是一个人的完整意识,所以你认为人的意识来自哪里?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是这个答案:至少前额叶负责了大部分的意识!

人类演化是如何产生意识的?

意识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要比意识在哪里这个问题更难回答,全世界所有生物中,唯一可以称得上完整自我意识的就是人类,而和人类最近的猩猩的意识又是如何界定与区分的呢?为什么它们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就没有发展出完整的自我意识呢?

当然猩猩也是存在自我意识的,至少它们在几次尝试后能发现镜子中的那只猩猩就是自己,这表明他们也同样具有自我,但他们的发展为什么和人类有那么大差别呢?

也许这中间存在更大的差异是大脑演化的差异,因为人类在几百万年前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有一种理论认为制造工具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工具需要精细 *** 作,需要大脑和手配合,而且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用法,因此这个配合过程中,也就是人类大脑演化的最快时期!

其实你不用怀疑,现代人的大脑和一万年前人的大脑并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差别是现在人积累了太多的知识,知道用书本和语言去传承,但假如一万年前出生的一个小孩穿越到现在接受现代教育,那么相信他(她)未来的表现和现代人并没有什么差别!

另一个关于大脑演化的说法就更有趣了!这个理论的理由是致幻菇,关于这种能致幻的蘑菇,全世界多地都有分布,而在数百万年前的非洲,那些下地采集食物的古猿,某次食用了致幻菇,开启了他们大脑中的“致幻”模式,开启了N种脑回路,也许这就是让他们的神经元开始突飞猛进的关键因素!

当然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仍然都不能回答人的大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也无法解决人的意识到底是哪里来的,尽管量子力学试图用大脑中神经元微管中电子量子纠缠的“量子意识”来解决意识的来历,但这解决知识大脑中意识产生的过程,仍然无法解决这些意识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要解决“我们”到底从哪来,科学家可能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基因检测有什么好处?

如果我们能够构建这样的数据,我们就能够打开一把锁,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

造就Talk第226位讲者:陈钢

WeGene联合创始人、CTO

大家下午好,我是陈钢,很高兴再次来到造就Talk,和大家分享关于基因的那些事。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数据包,大家可以想象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如果把人的每一个原子和分子的数据都记录下来,那会是什么情况?

曾经真的有人去计算这件事情,他得到的结论是,如果用普通U盘把人的这些数据都记录下来,大概需要塞满整艘泰坦尼克号,像本人这样一位二百斤重的胖子,那就需要两艘泰坦尼克了。

总之,这个数据量非常大。

每个人都是条字符串

每个人都是从受精卵、胚胎逐渐发育起来的,所以大自然究竟是怎么做的,把这么庞大的数据在人类代际之间传递下去?

现在我们都知道,这都是基因组在起作用。大自然把那些信息都塞进了22对染色体和两条新染色体及线粒体里,编排成一个31.61亿长的字符串,准确来说是60几亿个字符,我们人体的很多信息就囊括在这些字符串里。

那么,这样的基因组里究竟储存了哪些信息?我来举个例子,基因组里分了很多染色体,这里有个19号染色体,上面有很多基因,其中有一个基因备受关注。

我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里看过一本该校前任校长高锟的个人自传。高锟因发明光纤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他无疑是这个 *** 聪明的那波人中间的一个。

但就是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却因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而导致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弱。他可以获得世界上 *** 的医疗服务,但最后还是因这个病而去世。

在看他的自传时我就在想,我会不会得老年痴呆这个病呢?得益于过去多年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现在我可以预测出自己罹患该疾病的可能性。

我们发现,在19号染色体上面有一个叫APOE的基因,它会编码一个叫载脂蛋白E的蛋白,该蛋白会影响我们很多生理功能,在它上面有一个突变位点。

在人类基因组上面,每一个突变位点都有一个编号,经过过去多年研究,科学家在RS那串数字上发现了很重要又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该位点上面是CC,意味着这个人在75岁时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出20~30倍。我也检测了自己的情况,我处于CT阶段,携带了一个突变,当我75岁时,我得老年痴呆的概率会比正常人高出4倍。

今年4月,FDA已经批准了这项基因检测,每个人都可以去测自己的位点,从而得出自己是否会罹患老年痴呆的信息。

我们身体里的尼安德特人

回到整个基因组,遗传学家发现在基因组上有很多这样的位点,它们都跟各种各样的疾病或者人体性状有关,例如人眼的颜色。

这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大家看这个人,他跟我们算是远亲,但又跟我们不是同一个物种。他们被欧洲人称为尼安德特人。大概在十二万年前到两万年前,他们曾是欧洲 *** 最主要的两足直立动物,但在两万年前灭绝了。

他们的历史很有趣,他们也和我们现代智人的祖先一样是从非洲迁出来,就像我们以为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一样,欧洲人原来也以为尼安德特人是他们的祖先,不过这些论断现在都被否定了。

人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遗骸,通过对遗骸的骨头进行反复研磨,提取出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再经过净化处理,最后发现他们跟我们现代智人并没有直接的祖辈关系。

同时,科学家也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除了非洲以外,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类的基因组里有1%~4%的基因组织来自尼安德特人。换言之,当我们的祖先在六七万年前从非洲迁出时,他们进入欧洲后还跟尼安德特人发生了一些事情。

根据多年的研究发现,我们对 *** 成瘾的易感程度、患抑郁症的风险都跟尼安德特人传给我们的这些基因有关。那么,我们的基因组里,到底会有多少比例的基因来自于尼安德特人呢?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我们发现,亚洲人遗传尼安德特人基因的比例会高一点,而非洲人几乎为零,所以基因组里实际上蕴含了非常多的信息。每个人的信息,都被编码在了基因组里。

那么接下来又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我们有了这么多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又可以测出众多表型信息,例如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眼睛的大小,那我们能不能找到,到底基因上的什么东西跟这些事情有关呢?这是我们一直在试图解决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2005年《科学》杂志上曾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一个叫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 *** ,大概逻辑是说,假设现在有一波人来自蓝血星,是蓝色的,还有一波人是白色的,到底是基因组上的什么因素导致了两个人群的差异。

通过整合他们的信息,我们可以测出这两群人的基因组,我们发现蓝色这群人在红色处的突变很多,而白色处却很少见,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位点肯定跟蓝白这两群人的差异有关。

这样的 *** 实际上是统计学的 *** ,通过对比差异及相关性找出疾病 *** 方案。2005年医学上 *** 次成功解决了“老年性黄斑病变”的疾病 *** ,该病变多发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会随着年龄增长视力迅速衰退。

大家看这张图会发现,为什么有些蓝色的人没有突变,而有些白色的人会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我们也只能知道位置的相关性,而不能预测出表型信息。

但现在,随着近些年计算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有办法来做这样的事。我们有了基因组数据,可以推测出表型信息。换句话说就是,我有了你的基因组,我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的。

还原人类数据包

机器学习技术正在帮助我们解决这些事情,当我们有了足够多的数据,我们可以构建这样的模型。那么,用基因组去预测人的表型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来做一个最简单的表型,看看哪些因素会影响身高。

照片中的这个小姑娘,我知道她以后的身高会长得比在座各位都高,原因很简单,她是姚明的女儿,遗传使然。

欧洲人曾在十几年前做过一次研究,他们发现身高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欧洲人的遗传度是0.8,亚洲人是0.4到0.6,这些值都挺高,我们常见的肿瘤的遗传度都没这么高。

如果我有几千人的身高数据甚至是基因组数据,我能够去算出这个人的成年身高。

这是我们在几千人身上做的测试,精确度还不错,图中分别是用户自己报告的成年身高数据以及我们用基因组算出来的数据。

这是我们在几千人身上做的测试,精确度还不错,图中分别是用户自己报告的成年身高数据以及我们用基因组算出来的数据。

大家可以从图上看到两团数据,主要是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同时,我们还发现,预测80后人群的身高准确度会比预测老一辈的精确度更高,整体误差小于5公分。因为老一辈人年轻时很多人吃不饱饭,身高受到营养问题的影响。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去做更复杂的表型预测?不仅仅是身高,还有人脸的模样。

通过面部识别,我们可以从面部抽取出非常多的特征,这每一个特征都是一个数字。如果我能够构建出基因组和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那我就可以去重建一张人脸。

前不久,《Peanut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讨论我们如何做成3D人脸。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右侧的脸是用计算机根据基因组预测出来的,而左边的脸是真实的3D扫描结果。

简而言之,我们测出一个人的基因组就可以把他的人脸画出来。除此之外,人的声音、说话腔调、频率等也受基因组影响。这类事情我们以后还可以预测的更多。

大自然把两艘泰坦尼克的数据塞到几十亿个字符里,然后我们试图去把这几十亿个字符给还原出来。我们已经能够做到从基因组预测各种各样的表型,我们已经构建起了表型和基因组之间的关系。

看面相算基因

但接下来出现了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我能不能把这个箭头反过来?我如果有了一个人的表型,是不是能够预测出他在基因组上的情况?

如果大家做过基因组检测,会得到这样一个检测数据,里面有你的染色体、基因组,可以算出你的血缘里有多少比例是什么人,是南方汉族还是北方汉族,少数民族百分比是多少,进而还可以推测出你的脸长什么样。

我们现在想办法把这个图反过来 ,根据这张脸的照片去推算组员情况,不仅仅是身高、长相、声音,还可以是其他目前看上去跟我们没太大关系的事情。

算命DNA-预期寿命和实际寿命哪个高

我们已经建立起基因组和各种各样表型信息之间的关系,利用机器学习的 *** 也可以起到双向作用,不仅可以正面来,也可以反过去。有了足够多的基因组数据及表型数据,我们可以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的 *** ,构建起其中的相互关系。

当我们去预测药物的 *** 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去寻找每个人精准的 *** 方案、更佳运动和生活方式时,我们都需要这样的预测手段。

反过来,当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表型信息时,我们可以从他的基因去预测看看他是否会罹患某种罕见病。

很多罕见病都是遗传病,当我们发现一个小孩有这样的症状时,我们可以去检测他的基因,从而找到更佳 *** 方案。

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每个人的信息都被编码在了基因组里,我们要做的所有预测都依赖于大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电商消费的数据,但我们比较难看到基因组数据,因为那需要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样品。

仅仅只有基因组数据,还不足以构建模型去解决医学上的问题,去理解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历史。我们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表型信息,希望每个人都能贡献出这样的数据,参与研究,推动医学等领域的进步。

算命DNA-预期寿命和实际寿命哪个高

当然这里面也涉及数据安全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构建这样的数据,我们就能够打开一把锁,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可以用基因组数据加上其他数据,一起建立起我们对生命、对医疗、对健康的全新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一把锁来保障数据安全。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是,当你回到家,用你出了汗的手去转门把手,我们可以根据你在门把手上留下的脱落细胞皮脂来提取DNA,从而模拟出你的模样、身高、甚至预测出年龄。

所以,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每个人的基因组数据及表型数据;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可控。

所有技术的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我相信只要每个人参与其中,无论是贡献数据还是参与数据的开发及保护,最终我们都会以自己的力量去打开这把锁,找到新的力量,推开一个新的世界。

谢谢大家!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命是可以算出来的吗?

算命,命是否能算,我想,首先要澄清的是这个“命”到底是什么。

假如,我们算出,我将于明天死于车祸。那么,是否明天我不出门就可以了?或者,需要我抓紧时间行善,才有可能避免车祸?还是,不管怎么样,我都避免不了车祸?

如果,明天我不出门,果然避过了车祸,那么,我们原来算出来的“命”是什么东西呢?

即使我不算命,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死于车祸,我明天仍然有百分之几,万分之几,甚至千万分之几的可能性不出门,同样能避免得了车祸。那算出来的所谓的命,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好像不过是一种较大的可能性的而已,而所谓的可能性,就是所不是百分之百发生的。你去买过彩票吧?尽管末奖的中奖率很高很高,可是,你同样摸不到奖。算与不算的差距在哪里?

紧接着,由于你不出门,事情的一些因果发生了变化,一些可能性发生了变化,出门撞车的可能性少了,那么,什么东西的可能性多了呢?对你有利还是没有利呢?你不知道,因为还没有算出来,要重新算过。接着,算出你坐在家里,房屋倒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这时,你心念一转,你可以今天就到你父母家里去住,明天待再他们家里,这样,即使你自己的房屋倒塌,你也没事,而且避免明天上街被车撞。

在你思考的决定的一瞬间,因果关系又发生了变化,房屋倒塌的可能性变小了,又产生了别的可能性————以此类推。只要你心念一转,未来就又无限的可能性。算命算出来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相信算出来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那么,上面就是整个推论结果。

同样道理,行善能改命也一样。

首先,什么是善?谁说了算?佛祖? *** ?还是什么神?如果佛祖和 *** 的善不完全一样,那么,不同信仰的人,命是否就不可算了呢?

同样我行了善,命运就改变了,那么,我原来算出来的命运是什么东西?它既然根本不可能出现,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原来算出来的就是准的?也许不行善它也不会发生呢?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否定算命,只是说明,如果命可以算,那么就不应该能改变,能改变的,我们就无法知道命是否能算。

接下来,一个好玩的观点。

如果命真的能算,也不能改变,那会是什么情况?

一个人,每天的行为中,有无数的选择,每一个选择,导致了不同的行为方向,并发展出一种新的趋势。

每一个选择,所受的影响因素极多,近的可以说跟当时的心情、气候、周围的人有关,中期的,可以说跟知识,经验有关,远期的,科学家发现,甚至跟基因有关——不是说,性格的一部分是天生的吗?这种种因素导致了种种选择的不同,而且随时变化。如果把一个人的人生每一个选择都画成图的画,你可以看到一个无限(这个无限只是比喻,其实还是有限的)繁茂的树状分叉结构

。而我们本人,只能再其中的一个分叉选择一条路径走下去。

假如,算命真的可以算,那么,我们就可以预知某个人的一生会在这个分叉树上走哪一条唯一的路径,这条路径是不可改变的,这样,我们才可能在事先预测它的未来。

理论上是可行的,如果我们有一台绝对超绝的计算机(有科幻小说认为,这样的计算机至少应该跟地球一样大),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一个人的一生所有的因素和可能性,不但如此,还要追溯他的父母和祖辈的各种因素,最终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一生的所有轨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预测一个人的一生。

很可能古人的算命 *** 是一种简化的程式。

不对,即使我们知道一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我们能算出他的未来吗?我们刚才还少考虑一个因素——人是否有自由意识?如果一个人有自由意识,他会不会不受任何外界影响,纯粹随机地做出某个选择呢?如果会,那么,人的未来又无法预测了。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选择会往哪里去。命又不能算了。

反而言之,如果命可以算,那么未来就是注定的,唯一的。

如果未来是唯一的,注定的,那么,说明人类并没有自由意识,我们不过是跟机器人一样,我们的所有看上去自由的选择,都是遗传、经验和知识构成,而知识和经验的获取,又跟遗传有关,所有影响我们的因素其实都是注定了的,最终,无论我们怎么想,我们其实都是一段固定的程序。

所以,命是否可以算,其实是个很大的论题。

关系到人是否有自由意识的问题。

我宁可相信算命,算出来的不过是一种较大的可能性。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人生要信命的?

我并不想信命,所谓的信命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特别合理的借口。不过大学期间,有件事情让当时的我觉得不能不信。

~~~

大学期间,和前妻是恋爱关系。某次,她父亲家里来了个朋友,是北京市易经协会的副会长,据说算命非常灵。于是,他就被邀请给还是大学生的前妻算姻缘。大师掐指一算,说,你女儿和现在的男朋友成不了,她以后会和一个姓里面带“口”的男孩在一起,而且那个男孩白白胖胖…..。女朋友把这事当笑话讲给我听,我也只是一笑置之。

~~~

女朋友(虽然现在是前妻,但那会是大约三十年前,还是说女朋友更合理)的妈妈单位有个同事,叫吴x,那会很喜欢我女朋友,某次,他、我女朋友的哥哥,还有我,三个人一起喝酒,我没几下就给灌多了,一个大学生,傻傻地,哪是社会上混了几年的销售人员的对手,而且,他名字里可是有“口”的,不过女朋友觉得他太油滑,没有喜欢他,这让我很欣慰。

~~~

大学毕业不久,我俩吹了,原因是女朋友喜欢单位一同事,我还真见过一面,姓高,白白胖胖。那时候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命吧。

~~~

不过我那会足够年轻,就是不服气,当然也确实喜欢她,所以死缠烂打,其实那会的我有时候也想,我一刚毕业的,没有工作经验,没有经济基础,又不是什么帅哥,和人家比,确实没啥优势啊,但是我确实喜欢她啊。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又在一起了。98年我们结婚了,我觉得我战胜了命;2007年有了一对龙凤胎;2022年10月25日,我们离婚了,因为我几次三番地 *** ,我把我从大学开始时不信命,与天斗与地斗,好不容易得到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丢了。

~~

这算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