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三层金字塔算命法-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

admin2023-01-25 07:15:4344

生日三层金字塔算命法,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

1990年4月2日,就读于日本东京御茶水女子大学四年级的女大学生井口真理子,只身一人乘飞机到 *** 进行自助旅游,当晚投宿于台北国际青年之家。在4月3日,休息了一晚后,井口真理子开始了旅行之途。

在4月4日,观光完台北市后,她在上午给日本的家人寄了一封明信片,而后在中午搭乘自强号南下到台南。在台南观光的过程中,井口真理子认识了一位李姓年轻男子,和他游玩了一天后,投宿于他的家中。

在往后的两天时间里,井口真理子的旅程中多出了一个李姓朋友。到了4月7日后,井口真理子再次给家人寄了明信片,而后搭载李姓朋友的车来到台南车站。在和李姓男子告别后,井口真理子乘坐复兴号前往高雄,再次独自一人自助旅行。

在当天中午12点,井口真理子走出高雄车站剪票口后,她便不知所踪了。她原本预定搭乘的18日返家的联合航空828号班机也没有取消她预定的机位,但是单日却也没有她乘机的身影。

4月25日,没有见到女儿返家的井口久子内心有种不详的预感,并当天乘机抵达 *** 寻找。同时,并让日本交流协会陪同正式向内政部警政署报案。在接到报案后,警政署通令各县市配合寻找,但可惜一无所获。

在6月27日,刑事 *** 局与高雄市 *** *** 组成0四0七联合专案小组,对井口真理子失踪一案进行调查。同时,他们还在发布新台币5万元的悬赏,而井口久子也提供日币50万的悬赏。专案组根据已知的线索,得知李姓男子是井口真理子最后的接触对象。

于是,专案组把李姓男子列为重要关系人,并对他进行询问。但是,李姓男子的说词和行踪都交代的很清楚,而且警方也得到了验证,最后将其释放。在7月7日,警方收到线报,说井口真理子已被杀害,而且尸体被埋在了台南县新市乡一处公墓。但是,警方在展开大规模搜索后,确定消息不实。

在7月18日,井口久子第二次到 *** 寻找爱女,仍无所获。到了9月6日后,井口久子第三次到来,并成立了“井口真理子搜索后援会”。但可惜的是,结果如同前两次般没有任何进展。

在10月份,专案组再次得到线报,说井口真理子最后接触的一个人,是出租车司机刘学强。但是,因为刘学强当时精神并不稳定,再加上供词反复,因此案件一直难有进展。在12月6日,警方再次把悬赏金额提高到新台币100万元。

1991年1月4日,有报案说在台中县后里乡的一处甘蔗园内,发现了一具与井口真理子高度相似的女尸。但最后,警方经过牙齿X光照片对比后,发现这具尸体并非是失踪的井口真理子。不久,专案组又一次得到线报,认为先前约询过的刘学强有重大嫌疑。

刘学强是高雄市小港区的一名计程车司机,他经常在小港区排班。可是,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刘学强所开的那辆计程车十分的刻意。因为在车内摆满了各式的佛像,就连车窗上也贴满了佛经,以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祈福饰品。

在之前约询刘学强的时候,专案组发现他并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而在最近,刘学强不仅在车上贴满了佛经,亦或者挂满了祈福饰品,就连他的双手也都戴满了佛珠。此外,专案组还发现刘学强每天晚上都会在计程车内睡觉,没有返回小港区的住处。

而且在刘学强的家里,同样摆满了大小数十尊的佛像。在对刘学强的邻居进行走访的时候,专案组从邻居处得知,刘学强很少回到住处,而在晚上的时候,他们常在半夜里听到女孩子的哭声。但是当他们问刘学强是否是惹女朋友不开心时,刘学强并没有回答他们,反而是脸色苍白,身子有些发抖。

随后,专案组找来刑事局法医室的鉴识专家,让他们对刘学强的住处进行彻底的勘查。在做血迹及化学反应的时候,他们发现在刘学强家的地上及墙壁等位置,都有强碱反应。这说明刘学强在最近曾用清洁剂、消毒剂等物品,对他的家进行过彻底的清洗。

与此同时,警方还通过四五月份的水费单,发现刘学强在当月用水比平时多了5吨。而先前从邻居处得知,刘学强并不是一个爱清洁,以及常打扫为生的人。此外,曾有邻居看到刘学强在家中的后院烧东西,以及扔东西。

针对这些线索,专案组立即对刘学强展开抓捕。被逮捕后,刘学强并没有过多的反抗便交代了自己杀害井口真理子的事实。

1990年4月7日,在高雄车站前的建国三路骑楼,刘学强碰到了背着背包,独自一人的井口真理子。在上前搭讪后,发现她是日本女大学生,独自一人来台旅行,当时正在找住处。

得知这一消息后,刘学强和她交谈了一会,便让她可以暂时住在他小港区的家。征得井口真理子同意后,刘学强便骑车载着井口真理子回到了小港区的住处。随后,他又和井口真理子游玩了澄清湖,凤山等地。

在4月8日清晨,因觊觎井口真理子美色而被拒绝后,刘学强恼羞成怒。趁井口真理子熟睡之际,刘学强持着十字弓,对准井口真理子的头部 *** 四箭。而在杀了井口真理子后,刘学强还对她进行了J尸。随后,刘学强又把她的头部给砍下来放入塑料袋,尸身则是用床单包裹着。

而后,随同作案时的血衣、十字弓,以及井口真理子的背包及物品,刘学强都不同程度的分散丢弃在不同的地点。但是,专案组在询问弃尸地点时,刘学强却是含糊其辞,一时说是在台南市,一时又说在台南县。

直到1991年3月7日,刘学强才坦诚了弃尸地点,位于台南市崇明十三街的一处空地,而头颅则是丢弃在南门街附近的垃圾车里。3月9日,专案组前往刘学强所提供的弃尸地点进行开挖。

但让人奇怪的是,当时这块地曾被环保局雇来挖掘机整地过,可只要挖掘机挖到大树旁边就突然故障。而警方在后来的挖掘中,却直接挖出了100多块尸骨。在送到台北鉴定后,确定尸骨就是井口真理子的。

至于头颅,在被丢弃到南门街附近的垃圾车后,便被运送到台南县仁德乡垃圾场掩埋了。如果要开挖的话,所耗费的费用很大。因此,寻找头颅的计划 *** 取消了。随后,警方也陆陆续续的找到了刘学强当时作案的工具,以及井口真理子的洋伞等遗物。

在供出了井口真理子是他杀害的事实后,刘学强曾问警方当天是几号,警方告诉他是3月4日。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刘学强说他当初买计程车时,车牌是034,而且他还找算命先生算过。算命先生说他在3月4日当有一大劫,要避开三四之数;若是渡过还好,若是渡不过,对他大不利。

4月11日,专案组以 *** 、侵占、侵害,以及遗弃尸体罪嫌,将刘学强移送高雄地检署侦办。11月24日,高雄地方检察院依 *** 及遗弃尸体罪嫌,判处刘学强死刑;后因刘学强符合精神异常的减刑条件,减为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

1993年5月3日,井口真理子的遗骨被火化后,由井口久子运送回日本。

生日三层金字塔算命法-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

生日三层金字塔算命法-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

你认为文字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个提问 *** 眼看感觉很简单,但确实非一般的“简单”

一.文字的作用

自从人类创造了文字以来,全世界的文字种类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权威机构最终归类为四种,分别是: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汉字、玛雅文字。四大文明古国同样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所有的文字,原始的基本用途都是记录生活、狩猎、采摘、战争、拜祭等大事。其中三个古国先民创造的古老文字,只能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如今,能继续使用,且使用人口、影响范围之广,内涵源远留长的,就只有中华民族汉字文化。

二.把文字提升发展演变为人类一门抽象的艺术---书法

汉字书法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等阶段,也只有是使用汉字的中华文化圈才能意会到的艺术。文字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结论得出:世界上大概有两种文字:一种是表音的文字,它本身使用字母或符号组成,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音声音,它不是一个感情界别;另一种是表意的文字。全世界大部分都是表音文字,只有一个国家是表意的文字—中国。汉字是表意文字,他每个字的构成,成为一个表达意思的 *** ,具有形声、象形,有指事,有会意、有假借、有转注,这一些系列的元素,一个字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充满感情艺术体。

三.语言创造了人类,文字承载着语言,而非劳动创造人类

某著名哲学家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我个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试想:目前已知的灵长类动物同样具有发达的四肢,他们会围猎、采摘、收藏,还会初部使用简单的工具去获取生存必须的食物,例如:利用木棒狩猎、搬运石头砸开坚果外壳等等的劳动过程。

那么,大家都是生存在同一个地球村,为什么他们不能够进化到和我们人类并驾齐驱的高等生物呢?答案是:因为他们在漫长的进化史中没能进化出一个先进的大脑。而人类在大自然的物竞天择环境中经历了多次基因突变的过程,首先进化出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繁衍的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更为先进的中央处理 *** --大脑,继而进化出先进的声带喉舌,从简单的单音节开始,发展到复杂的,具有多种声韵音节特色的,信息沟通 *** 载体--语言 *** 。

原始人首领为使自己和部落之间的沟通联系更为密切顺畅、传达部落的重要指令、记录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首领利用自己的权威,通过语言发出指令,召集所有能工巧匠,以当时的原始工具,共同创造出一种既能刻录方便,又能使本部族所理解的一连串符号或象形,创造出信息沟通的第二载体—文字。

假设,人类在漫长进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创造出以上两个载体,单靠强劲发达的四肢获取劳动所得,而缺少了有效的语言沟通和文字传输这一环节,结论真可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此时此刻,“人”只能算是“类人”类,而非真正的人类了吧!

以上观点只代表本人意见,欢迎各位朋友参与讨论。

能否对燧人神农伏羲太昊炎帝黄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等上古先王做一个时间线梳理?

精心 *** 了一系列图表,将夏朝之前1.5万年中国历史,按时间线整理如下。

我这个图表是根据清朝某位学者的文献资料整理,他的数据精确得吓人,不光精准掌握了每一个朝代君主的名字,还附带了精确到年的时间表。

至于他的资料来源我没查到,信不信由你,权作参考。

01.燧人氏时代(约公元前1.5万年—前7724年)

燧人氏也被称为“燧皇”,三皇五帝之首的“天皇”。从这个时期起,人类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能。

有资料说,燧人氏生活在大约100万年前,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早期智人在地球上灭亡了,现在人类应该是五万年前的智人。

02.伏羲氏时代(公元前7724年—前5008年)

伏羲是中国历史上 *** 个有记载的人文始祖,三皇之一,亦称“太昊”,风姓。

传说伏羲的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今中国很多地区还存在三月十八祭祖和 *** 的习俗。

伏羲氏时期还处于狩猎时期,但动物驯化也已经逐步成熟。文化方面,伏羲氏时期已经有了婚嫁制度,姓氏开始诞生。文字被创造出来,音乐和乐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按图表,伏羲氏一共经历了86代君主,合计2716年。 *** 代君主伏羲在位18年,享年67岁。

03.炎帝、神农、蚩尤、黄帝时代(公元前5090年—前4053年)

这个时期是四大部落混战和完成兼并的时期,最终黄帝实现了四大部落的统一, “炎黄子孙”这个称谓由此诞生。

炎帝(公元前5090年—前4053年)

炎帝部落生活在陕西姜水附近,是姜姓始祖。

炎帝部落历经10位君主,历时485年,其中 *** 代君主炎帝在位49年,享年68岁。

随着神农氏的崛起,炎帝部落虽然存在,但事实上已经成为神农氏的附庸,这就是后人误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的原因。

神农氏(公元前4766年—前4514年)

神农氏生活在汉中一带,后向北进入关中,与炎帝部落融合。

神农氏历经8位君主,252年, *** 代君 *** 农在位33年,享年50岁。

蚩尤(公元前4607年—前4515年)

蚩尤是生活在今山东、河南、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部落,随着部落的扩张,与黄帝部落发生直接冲突,最终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部落称被兼并,少部分南迁。

蚩尤部落历经7位君主,历时92年, *** 代君主“虺蚛”在位28年,享年52年。

蚩尤其实是该部落的第三代君主,在位25年,享年42岁。

黄帝(公元前5090年—前4053年)

黄帝其实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它历经了天鼋少典氏和黄姬氏、姬姓黄夷氏、黄帝氏族三个阶段,合计1037年。

天鼋少典氏和黄姬氏历经4位君主,154年。 *** 位君主叫“枪术”,在位56年,享年80岁,是上古 *** 位高寿君主。

姬姓黄夷氏历经10位君主,423年。 *** 位君主叫“黄夷”,在位36年,享年65岁。

黄帝氏族历经15位君主,460年。 *** 位君主叫“芒”,在位31年,享年61岁。

04.少昊、颛顼、帝喾、帝挚时代(公元前4053年—前2357年)

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进入部落联盟阶段,各大部落的首领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历经1696年。 *** 位君主与黄帝的关系,是按传统说法记载的。

少昊(公元前4053年—前3770年)

按《史记》记载,少昊是黄帝长子,母亲叫“嫘祖”。少昊氏历经7位君主,283年, *** 位君主叫“清洧”,在位35年,享年61岁。

颛顼(公元前3903年—前3348年)

按《史记》记载,颛顼是意昌之子,黄帝的孙子,大禹的祖父。颛顼时代历经16位君主,555年。 *** 位君主也叫“芒”,在位25年,享年52岁。

帝喾(公元前3431年—前2799年)

按《史记》记载,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帝之父。帝喾时代历经21位君主,632年。 *** 位君主叫“喾美”,在位23年,享年52岁。

帝挚(公元前2799年—前2357年)

按《史记》记载,帝挚是帝喾的长子。帝制时期历经17位君主,442年。 *** 位君主叫“角”,在位31年,享年63岁。

05.尧、舜、禹时代(公元前2357年—前2070年)

尧、舜、禹时期是国家形态的雏形阶段,部落之间开始向邦联制过度,合计经历287年。

在《史记》中,尧舜禹都是一百多岁的老寿星,其实并非如此,跟前面一样,尧舜禹不是指三个人,而是三个朝代(部落)。

尧帝(公元前2357年—前2128年)

尧部落历经6位君主,229年, *** 位君主“尧”,在位36年,享年61岁。

中国上古的大洪水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从公元前2208年开始。

大舜(公元前2128年—前2085年)

大舜时期经历2位君主,43年, *** 位君主“舜”,在位21年,享年80岁。

大禹治水的时间发生在公元前2133年—2120年,由于治水的成功,大禹从2103年开始摄政,舜已经失去权力。

大禹(公元前2103年—前2070年)

从公元前2103年开始到去世,大禹实际掌握权力33年,享年100岁,是上古唯一一位寿数过百的君主。

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进入家天下的“夏朝”时期。

生日三层金字塔算命法-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

以上即为从燧人氏至夏朝的中国历史传承,当然,这个图表未经证实,争议的地方颇多,我在图表里也做了部分标注说明。

喜欢的朋友可以下载、讨论、斧正。

苏美尔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苏美尔人也算西亚一个时期文明,所处的年代太早,历史无法确定确凿年代,由于断层严重,历史学家则从碳十四来却判断发生的时间,通过少有的泥制遗址,象形文字最终确定在公元前2000年发生的事,而且是极度昌盛的帝国。这个时候并未与周围文明染指,后来被巴比伦文明取代。由于有着横跨7000年历史,而且处于朦胧时期,谁也不知,它间接也同样是链接欧亚 *** 的枢钮,也可能是黄种人从非洲往东迁移的中转站,文明东传就是从他经过的,而且历史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后来黄河流域出现了商朝文明?

对于天降文明,谁也弄不明白,一些怀疑家认为夏朝属于埃及历史,由于南北走向,夏朝的母亲河就是尼罗河,而古苏美尔人是居住在的米索不达米亚平原最古老的文明,他们东迁是由于山米特人出现,后来迁徙到喜马拉雅山一带,最后又 *** 迁到黄河,而苏美尔人本身就是黄种人,喜克索人入侵埃及,明显刻画其外貌与众不同,衣服挂于右膀,发明了混合弓等等显示与东方相同,他们最早学会制造青铜器和会使用车轮,象形文字和商朝甲骨文及其相似。加上《易经》和奇书《山海经》出现,据说古苏美尔人先民和伏羲同处一个时代,可能为了躲避黄帝而逃于两河流域。捉摸不透历史真伪,以至于超出历史认知范畴,所以就有一些怀疑者这样认为,认为埃及与苏美尔人紧密联系通过苏美尔人区域转战东迁。

简单叙述一下古苏美儿文明,他们以两河流域为母河一直在此繁衍生息,发展自己文明,农业,政治,文化,语言,宗教,天文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明体系,而且一些领域已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诸如他们使用的楔形文字,用动物形容,刻在泥板书写法律,文书最早形成于公元前36世纪。就这样竟没有人知道古苏美儿来历,只称呼他们为黑头人,而且语言方面与当地闪族人不一样,所以令人称奇,有的还认为接近于汉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神学,形成独自的宗教体系。加上数 *** 算方面惊人和天文上的精通,也让人认为他们又是外星人,所以由于文明断层久远,不得而知。

原因是这个时候世界除埃及以外,就它算走向超前,相对于东方印度和中国,尤其中国仍处在朦胧的夏朝时期,哪还关系黄河以外的事,由于统治核心在河南,当时就连陕西中段没有出过。由于中间隔了喜马拉雅山和塔克拉干大沙漠和漫长的河西走廊,更别提它会知道其他三大文明出现,所以这些历史疑问只是一些怀疑者那么想,真伪有待历史考证才可以给出历史结论。

中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他们是怎么识字的?

从中国古代的文字起源来看,最初的文字都是符号或者类似符号的简单图文,识字比较简单,但是文字成型后,至秦汉以前都是口口相传的,靠的是日常记忆。魏晋南北朝后,受佛教梵文影响,产生了反切的 *** ,即系用两个字各取声母和韵母去表示另一个字的读音,反切的 *** 个字决定声母,第二个字决定韵母,合起来就是那个字的读音了。隋唐至少一般也采用读音押韵的 *** ,隋陆言法的《切韵》成书之后,才有所改变,成为后世沿用的 *** 。

比如据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记载:“九州之人,言语不同。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 *** 》目楚辞之经,后有扬雄著《方言》,其书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异同,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外言、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这就是说,古代人通过直音,注音等 *** 进行识字的,但往往有时不准确,会出错。

直音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据陈澧《切韵考•通论》记载:“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者,则其法又穷”。又如有时取音近字来比拟,据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引赵颐光《说文长笺》指出:“古无音切二法,音声之道无边,而同音者甚少,故许氏但有读若,若者犹言相似而已,可口授而不可笔传也。”这些都是反切出现之前的一些 *** ,虽有出入但却不可替代。

又比如下面的例子就是古人直音的一些词根的 *** ,所谓直音得有根据的,就像现在也有声母,韵母表作为参照一样。

1.刘熙《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氾也,其气博氾而动物也;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气放散也。”

2.《释名•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舌头言之,天,坦也,坦然而高也。”

3.《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之,齐人语也。”“伐者为主。”何休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春秋公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

4.《淮南子•坠形训》:“其地宜黍,多犀。”高诱注:“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又《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高诱注:“蛟读人情 *** 易之交,缓气言乃耳。”又《本经训》:“飞蛩满野。”高诱注:“蛩……读今殆,缓气言之。”

《切韵考•通论》指出:“孙叔然始为反语,以二字为一字之音,而其用不穷,此古人所不及也。”反切的应用,有效避免了直音、读若等办法的弊端。根据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 *** 训字,止曰‘读若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也就讲清楚了切韵的由来和用法。

但是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鉴于反切虽然比较实用,但它比较繁杂,不便于人们掌握,所以又想了新办法。阴平阳平等“四声”出现以后,将直音注音法加以改进成纽四声法,扩大了直音的准确度和适用范围,从孔颖达《五经正义》、朱熹《四书集注》、《诗集传》以及《康熙字典》等,直音法一直广泛应用。

以上就是古代文字的注音 *** ,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