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哪些利财风水?三招教你增旺财运-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admin2023-01-21 08:45:5723

2023年有哪些利财风水?三招教你增旺财运,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1987年考古发掘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了一件玉器, *** 和玉板。 *** 和玉板上面有窟窿,据考古学家考证,为河图洛书的雏形(如下图)。而中国数字的起源正是据河图洛书而来。河洛图上的黑白点就是1、2、3、4、5、6、7、8、9、10这十个数字。

数字是记录事物的量的符号工具,其本身是没有所谓的吉和凶的含义的。

但是,到了西汉,著名学者,阴阳家董仲舒,提出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以阴阳五行为辅的阴阳学说,如是,这1.2.3.4.5.6.7.8.9.10这十个数字以奇数和偶数之别而分为阴阳。

随之,后世的阴阳五行学家们将河洛图上的黑白点加以运用到风水术中,从而创造了风水术中的玄空九星流派(如下图)。于是,数字就的分别出了吉和凶。

那么,在玄空九星中,1为一白贪狼,2为二黑巨门,3为三碧禄存,4为四绿文曲,5为五黄廉贞,6为六白武曲,7为七赤破军,8为八白左辅,9为九紫右弼。而唯独10不用,《周易》中讲数九为大,不提及10。如下图中。

而按照河洛图上的排列,在河图中数5和10坐中。数字分两圈排布。洛书中数5坐中,其它八个数字以八个方位排布,两两相对,相加之和为数十。如果以中间的数5连线,两两相加为数十五。

玄空九星就是根据洛书的数字排布而来。在玄空九星中,1(一白),6(六白),8(八白)这三个数字是吉数,这三个数字都代表财星。以2(二黑),3(三碧),5(五黄)这三个数字为凶数。其它三个为平数,以九星飞临再论其吉凶的。

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管二十年,就是每二十年为一运,每三个运即六十年为一个小元,三个小元即一百八十年为一个大元。这就是三元九运。

2023年有哪些利财风水?三招教你增旺财运-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而1.6.8这三个吉数也不是一直都吉的,它是有时间限制的,就是其所管的这二十年为吉,过去了则为退气,就不吉了。比如,2004年到2023年,这二十年是数字8管,玄空九星中叫当值。那么这二十年中数字8就是大吉,本来8就是吉数,再加上当值,吉上加吉,谓之大吉。从2024年开始,到2043年这二十年,数字9当值,8就退气了,就不是大吉了,只是一般的吉的性质而已,不过其飞临别的数字后再结合起来分析其吉凶了。

目前是数字8当值,那么6早就过去了,为退气了。当前8为大吉,9是即将来临的当值数,为近气星,也为吉,1是未来会当值的,也为吉。也就是说在2004到2023这二十年中,当值的8和进气的9以及未来的1这三个数字是吉数,其它皆不吉。如此类推,二十年一次。

2023年有哪些利财风水?三招教你增旺财运-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老人说明年迎水兔?

2023年是兔年,老人说“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什么是水兔?老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年为什么是水兔年?

我国古代采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60个甲子,来分别记录年序和日序,分别叫做“干支纪年法”和“干支纪日法”,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个周期,就比如2022年是壬寅年,那么2023年就是癸卯年,2025年就是甲辰年,以此类推来循环记录年份;干支纪日法则以60天为一个周期,就比如今天是甲子日,那么明天就是乙丑日,后天就是丙寅日,大后天就是丁卯日,以此类推,来循环记录日序。

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月份有紧密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子月为十一月而不是正月?因为冬至节气在农历的十一月,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我国周朝时期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冬十一月一日为岁首,因此古人把农历十一月称为冬月或者子月。

2023年有哪些利财风水?三招教你增旺财运-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也有对应关系,子对应鼠,丑对应牛,寅对应虎,卯对应兔、辰对应龙、巳对应蛇、午对应马、未对应羊、申对应猴、酉对应鸡、戌对应狗、亥对应猪。

聪明的小伙伴不难发现,凡是年份中带有“卯”字的都是兔年,兔年总共有5个,分别是丁卯年、己卯年、辛卯年、癸卯年、乙卯年,总共有12个生肖,正好对应60个甲子,从甲子年开始到癸亥年结束,60年为一周,循环记录年份。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有对应关系,甲和乙属“木”,代表春天;丙和丁属火,代表夏天;庚和辛属“金”,代表秋天;壬和癸属“水”,代表冬天;戊和己属“土”,代表长夏,“长夏”也就是夏天的三伏阶段。

2023年是癸卯年,“癸”对应五行中的“水”,而“卯”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因此人们称2023年癸卯年(兔年)为“水兔”。

“春秋不见天”是什么意思?

明年是“水兔年”,我们老祖宗说会出现“春秋不见天”的现象。“水”代表冬天,而兔子是一种怕冷的哺乳动物,水兔也代表着寒冷。

所谓的“春秋不见天”说的就是一年中春季和秋季几乎看不到,或者春秋两季的气候特征持续的时间短,给人的感觉是只有冬天和夏天,没有春天和秋天。

“春秋不见天”意味着春天比较冷,很可能有“倒春寒”发生。倒春寒是春季的一种低温现象,倒春寒持续的时间越长或者出现的时间越晚,对农作物的危害就越大,倒春寒会导致未出土的种子出现烂种,会使已经返青的作物处于冻害,会使正在开花的果树出现大量落花落果;为了防止倒春寒的危害,在春季寒潮来临前,我们可以人工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春秋不见天”除了意味着春天比较冷外,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还意味着秋天很炎热,秋天炎热意味着有“秋老虎”发生。秋老虎指的是出伏后的炎热天,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南移的副热带高压又向北抬造成的,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朗少云,气候会异常炎热。

恰巧明年是闰年(闰二月),明年农历正月十四和腊月廿五都是立春节气,这也是所谓的“双春年”,老话说“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说的就是遇到双春年的年份,冬天会异常寒冷,会导致牛羊没有足够的草料而饿死,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却表面天气很冷。

总结,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而农民靠天吃饭,这些老话是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如今天气变化多端,老话还准不准?我们可以多留意一下明年的天气状况。

22年还有一个月即将结束?

这一年,还有一个月就要结束,我得到了心灵上的成长,晋升,以及彻彻底底的完成了觉醒。

我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我一直都在为此而努力。

然后,明年,我会有全新的规划,让自己的身心都越来越好。

我暂时不想惹什么麻烦,或者是打乱什么人的计划,在我的目的里,就是不声不响,闷声发大财的那种。

所以这一年有风有雨,有温暖,柔情,但更多的是闯关,进阶。

经历过这些,未来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凤舞九天呢?

我注定要打破一切,强势,回到自己的来处。

这样,他们才能看见,知道,我今非昔比。

只有回到那里,我就再也不会是自己一个人,觉得自己形单影只,以及和哪儿格格不入的困惑。

我会在自己的种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关照,庇护自己的属民。

做一个怎么样的统治阶级,我还得再琢磨琢磨。

古书说癸卯半忧喜?

《枕中记》,一本预测天时、灾害和农事吉凶的古书。我们先看看它对过去4年的预测,再看2023癸卯年怎么说的,最后小编再推测下这些说法文化来源。

回望旧生活风貌,了解古文化沉淀,我们既要有感性的理解,也要有理性的认知。

1.枕中记解读己亥、庚子、辛丑、壬寅

2019己亥年

己亥人民病,四季雨不均。种植无终始,粟麦贵如金。蚕娘无喜色,盗贼乱纷纷。其年秋禾好,豆棉一概论。

枕中记说,己亥年人民多疾病,雨水不均,桑农不利,年景欠收,盗贼纷起。不过秋收喜人,各种作物多丰收。

子贡评曰,社稷混乱,瘟疫不断,人们借粮借钱。应当施药材以治疾,兴讲演正人心,并赈灾规教,谨遵孝弟忠信,困难可度。

2020庚子年

庚子疾病广,虎狼满山川。百钱换升米,河水冲断船。早禾略兴旺,晚稻收不全。秋冬粟麦熟,燕地虫害田。

枕中记说,庚子年民疾渐广,社稷不安,米粮贵,河水淹。农事有起色,粟麦见收,但晚稻难始终,北方现虫害。

子贡评曰,当商筹以救时难,在内安民,在外除贼,持俭养德,莫信惑言。

2021辛丑年

辛丑多忧患,疾病常为祟。春夏雨均匀,秋冬鱼晒背。菽麻稻粱好,六畜多损退。人民渐生息,蚕桑加一倍。

枕中记说,辛丑年忧患不断,疾病作祟,春夏好雨,秋冬干旱。农事见丰收,牲畜多损耗,社稷渐向好。

子贡评曰,年景虽丰,疾病仍凶,当多施救治,广积功德,费资以求长远。

2022壬寅年

壬寅是丰年,禾稻倍收全。四季均调和,桑柘半丝蚕。八方皆成熟,六畜有灾缠。人民虽富乐,只愁虎下山。

枕中记说,壬寅喜获丰收,四季风调雨顺,但六畜灾病缠身,人民自足,但地气不明(虎从风),疾病扰身烦心。

子贡评曰,日月运行(天),万物生长(地),孝娣忠信(人),皆为三界规律。慷慨救济,积德造福,见义不为是为愚也。

管仲窥豹,各位窥枕,大家感觉《枕中记》说得怎么样?注,"子贡评曰"为小编简译,仅供参考。

2.何为"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

为了便于理解,先简介下《枕中记》。

❶《枕中记》是怎样一本古书?

为了作品广为流传,古人常模仿圣人大贤的手笔,写出一本书,再冠上他们的名字。《枕中记》就是这样一本书,原名《孔圣枕中记》,作者伪托孔子之名所著。

《枕中记》是一部预测天时情况、自然灾难和农事吉凶的著作,以六十年为一甲子,以三元九运为历法,逐年进行预测,对古代农耕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或说意图。每一段观点后,还有一段子贡的评论。

装就要装得像。除了假借圣人之名阐述自己观点,作者同时还冒充子贡,对自己的观点逐条进行作评。好嘛,最后作品是流传了,真正的作者找不着人了……

❷"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

癸卯,在一甲子中的次第为40,2023年就是癸卯兔年,前面是壬寅,后面是甲辰(2024)。癸即揆,意思为"万物可揆度(预测)"。卯即茂,意思为"言万物茂也"。当然,癸卯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思。

枕中记中的癸卯年:

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春夏多雨雹,秋来缺雨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人民生疾病,六畜有瘴疫。

——孔圣枕中记

枕中记认为,癸卯年春夏雨势较大,或伴有冰雹,但秋季雨水匮乏。北方桑农有利好,南方稻谷好收成。不过,四季或常见恶风,民间易出疾病,牲畜防疫也是大事。整体来看,癸卯年间的态势可以说喜忧参半。

春夏多雨水,湿气很重,瘴气和蚊虫见多,民间患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前期雨势过猛,秋季则成为分水岭,天干地燥。

子贡评曰,喜忧参半,丰凶两边。各方四季不同,有多雨雹,有起恶风,干旱在野,疾病在身,当悔思向善。

子贡果真好学生,三句话不离本行,每次评完都以儒家思想结束。

❸《地母经》中的类似说法

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人民多疾病,六畜瘴烟起。桑叶枝上空,天蚕无可食。蚕妇走忙忙,提篮泣泪悲。虽得多绵丝,尽费人心力。

《黄帝地母经》传为黄帝所著,一部上古总结或预测农事和养殖的指导古籍,排序根据太岁干支依六十甲子。

很显然,《枕中记》的作者参考过《地母经》,内容和排序原则都很类似。

比如,大唐儒道通家杜光庭也有类似说法,不知是不是杜道人写了《枕中记》。

癸卯岁,晋魏逢灾害。值旱隔三秋,向应成两载。田畴多乏水,高低失准拟。人物竟喧争,厄据中城里。

3.《枕中记》预测的来源

❶天干地支五行说

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阳,乙丁己辛癸☞阴。纪年碰上阳天干,力量则强大;碰上阴天干,力量则不及。2023年癸卯年,就是"不及"之年(癸为阴)。

癸卯年,阳金之年。黄帝内经说法,"戊癸合化火",戊土为阳,癸水为阴。戊年则火太过,癸年则火不及,所以癸卯年为火气不及之年。火不及,则寒气重,土干而风燥横运,阳多阴少,寓意癸卯年秋天容易干旱。

据天干地支五行,癸卯年也涉及恶风和秋旱,古书所谓年景预测也与此说契合。

❷星宿之说

老祖宗把二十八星宿广泛应用于古代天文、文学、宗教、星占、风水、农事、择吉等领域,古代星宿文化非常庞杂。

癸卯年情况,第四颗星文曲星开始进入主星位,通常说法,寓意新年文运昌盛。

木星也随四颗星入主中央,在东方天空被两颗星压制,这两颗星分别主土和主木。由此,古人可以观测气象和雨势的关系。类似古书很可能也借鉴了星宿文化。

4.最后的真相

类似古书譬如《枕中记》,所谓预测之说当是后人的噱头,它更像是一种分析和总结,以一甲子为轮回,对60年逐年作了分析和汇编,用以指导生活和农事。

古人经验主要来自两种,生活实践和感性认知。天时和自然乃人力所不及,则属于感性的一面。古人发现某些现象经常重复,则视为规律,并加以总结记录。

《枕中记》大概也是这样。内容虽然感性,但并非乱写,作者必定查阅了历代年志,比如《汉书》就是很好的参考。

(建元)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四年夏,有风赤如血。六月,旱。

五年夏四月,平原君薨。五月,大蝗。

六年春二月乙未,辽东高庙灾。

——汉书

以上就是《汉书》的模式。逐年记录当时气候、天象、水汛、灾害、农事、战乱和各种大事件,具体到月份,很详细(引用有省略)。这无疑是《枕中记》一类书籍 *** 的参考。

小编认为,《枕中记》参考了传统文化,借鉴了前人典籍,查阅了诸多年志,再结合当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最后总结而成,再冠以孔圣人之名,虚拟一个书托子贡,自编自导自演了《孔圣枕中记》。

小编观点

❶回望远古生活,我们应当敬畏老祖宗的实践探索,理解老祖宗的感性认知。

❷周易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是古代生活的指导思想,尽管它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指导,但要承认这种 *** 化的思想,在农耕华夏是巨大的进步,是远古质朴又璀璨的文明成果。

❸我们当秉承感性和理性,敬畏和求实的心态来看待老祖宗的文化,了解远古生活风貌,理解先人心理诉求,并沿着先人苦难又勇敢的脚步砥砺前行,不忘老本,不惧前行。

希望大家多了解和传承华夏文化,以今天的科学认知再品先人生活,你看到的远不是科学与否的问题,而是背后的厚重沉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