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算命和尚-有哪些有意思的古籍值得一读
第五章 算命和尚,有哪些有意思的古籍值得一读?
诚邀:
有哪些有意思的古籍值得一读?我试着回答一下吧,仅是个人观点。
我喜欢读的古籍或者读过的古籍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有几本确实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值得一读, *** 本就是清道光癸未年间镌刻出版刊行的《图注王叔和脉经》和《八十一难经》的合订本,道光癸未年也就是公元1823年,这本书距今也有快200年了,也算是一本古籍。《脉经》和《难经》是魏晋时期的的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编纂的,王叔和对传统中医药和中医学做出过很乏的贡献,王叔和从小酷爱医学,曾专门在张仲景门下专心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他研读古代医学典籍,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博采众长,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医学理论,随后编写成医学巨著《脉经》和《难经》,成为中医学学习中的常用书籍,明代浙江宁波人张世贤注释了这部巨著,清代道光年间由天德堂出版发行。这本古籍语言通俗易懂,读来非常有趣,书中除过医学理论知识之外,还附有相当多的中医名方,读来趣味盎然。见下图:
第二本我觉得有趣的古籍是清代道光四年,也就是公元1824年出版发行的一本字典,这本字典名字叫《四音释义》,是清代河北平泉人郑长庚编撰的,全书有十二卷,按照汉字的部首笔画编排,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当时没有汉语拼音注音的 *** ,每一个字的注音都会选取一个简单常用的字来做同音字注音,对于四声的注释也是采用平、上平、下平、去升来注音,对每一个常用字的出处或者在诗句中出现的地方都会一一注明,就相当于是古代学习汉字音韵的学生入门的入门工具书。这本书的印刷在古籍中也算是比较精良的了版面编排也相当的用心,我就想以前的学生们拿着这样的字典来学习是一种什么心情,反正我就得它就跟我们现在的学生用《新华字典》来查汉字的读音和意思是一样的,是不是很有趣呢?见下图:
第三本我要说的古籍就是《东周列国全志》,这是一部小说,讲述的东周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江苏南京人蔡元放的著作,这部小说刊印于道光元年 ,也就是公元1821年,是木板刊印的的,也算一本古籍了。《东周列国全志》里面的故事是非常有趣的,每一页的扉页上面还有蔡元放的点评,书中还有很多的诗,都是作为对每一个人物的点评或者是每一个故事的点评而出出现的,比如说对齐国的美女文姜的评价诗是:“二八深闺不解羞,一桩情事锁眉头。鸾凤不入情丝网,野鸟家鸡总是愁”这些诗句简单易懂,而且蔡元放在描写东周时期历史人物时,夹杂演义传说,每一个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读来是非常有趣的。见下图
第四本我要说的古籍就是《全图绣像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的小说,只不过这本古籍在出版刊行的时候印了一些插图,这本书也是道光年间出版发行的,一共十二卷,每卷十回,应该算是当时的畅销书了,而且书中还带有清初著名文学家毛宗岗的点评,毛宗岗评语手法独出心裁,而且不乏诙谐和冷幽默。比如有一回写到张飞和许褚的大战,许褚因为之前喝醉了酒,连上衣和铠甲都没来得及穿,和张飞大战时明显的力不从心,被张飞丈二蛇头矛刺中右臂,这个时候毛宗岗的评语是:“谁叫汝赤膊。”每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不由得会让人大笑起来,《三国演义》的小说精彩无比,加上毛宗岗老道的评语,让这本书读起来更多了一份十足的趣味。见下图
人到底要不要相信命中注定?
从佛教的因缘和合的角度看,相信命运和命中注定一说。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曾经在一次哲学讲堂上说过一句名言:人到40岁还不相信命运,你的悟性就太差了。这话与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说法。看来从博学多识的教授到普通平民百姓大都相信命中注定的观点。
相信命,但不能盲目地相信。盲目信命便是迷信了。换句话说,相信命中注定,不去努力争取,只守株待兔的话,错过时机,错过命中注定的一切。你生辰八字的命相里有享用100万元财富的富贵命,你不去创造拥有这些财富的机会,整天想着苦苦等待那100万的到来,那不是等于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妄想了不是吗?迷信命运和相信命运是有本质的区别。迷信命运是对客观事物和主观判断含有盲目、愚昧无知的元素,相信命运是含有理性和 *** 思考的认知。
迷信命运和相信命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认知。
人活在世上,相信命中注定是对人生的一种开悟,人开悟了就避开固执迷信,就能够把握住命中注定的因缘际会。命运始终和奋斗结伴通行,奋斗得到了,命中就有,奋斗得不到了,命中没有。
一切命中注定的东西,离开奋斗都免谈,努力奋斗是决定命运的不二法宝。
著名泼妇贾南风干过哪些荒唐事儿?
她本是代替妹妹出嫁,却改变了中国三百年历史。
说到历史上可以权倾朝野的女性来来 *** 也就那么几个,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女皇陛下武则天,还有奢靡成性的慈禧太后,甚至有帮助自己丈夫的刘娥,还有一位更是曾经影响过华夏历史的女子贾南风。
贾南风顶替妹妹坐上了太子妃的位置。贾南风是当初贾充的女儿,一提到贾南风后期的作为就不得不提到贾充对于司马氏家有恩情。贾充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所以贾充背后实力相当的雄厚。由于贾充对于晋武帝司马炎来讲有莫大的恩情,再加上司马炎想要巩固好西晋的疆土,便让太子司马衷娶了贾南风。最初的过程当中司马衷被指婚的对象并非贾南风本人,贾充原本是想要让自己的小女儿当太子妃的,但是小女儿的年岁尚小,又不适合分配,只能由年岁大些的贾南风代替出嫁。
贾南风稳坐太子妃之位。贾南风坐上太子妃的位置可谓是金枝玉叶变凤凰,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定性的框架。在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上,一般都是崇尚一夫一妻多妾。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贾南风却有着我们现代化的思维理念,崇尚专一的情感。在专追求一夫一妻的道路上,贾南风受到了重重的阻力。眼见着其他嫔妃,渐渐地有了丈夫的指示,而自己的肚子却没有自己理想中的争气,心有不甘的贾南风,甚至明目张胆地让丈夫失去和其他嫔妃的胎儿。
贾南风不愧是郭槐的亲生女儿。贾南风之所以这么明目张胆,不仅因为自己背后有个权倾朝野的爹爹贾充,更为重点的是贾南风的母亲(郭槐),也不是省油的灯。郭槐也是和贾南风有一样的目标追求,在那个封建的社会当中,追求专一的情感,在收拾其他女子的过程中,郭槐也吓到了自己的孩子,失去过两个儿子,也造就了贾南风追求专一情感的目标。贾南风在这样耳闻目染的环境下,当然也学会了母亲郭槐理想和追求。
贾南风,勇往直前,无畏无惧。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为根本性的出发点。一个人一旦有了定性的思维,便很难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就如我们很多人看那些架空历史性的影视剧时,经常会自动化的把影视形象认为是正史上所发生的史事,但很多事实并非我们所想象中的那般。贾南风正是在母亲日复一日的追求感情的过程当中也学会了义无反顾地为自己争取权益,却一根筋,不懂得审时度势。
贾南风有颗不安稳的心。虽然贾南风让丈夫的失去了和他人的孩子,但是在贾充的硬背景下。还是有许多人替贾南风求情,更为离奇的事件是贾南风只受到了轻微的处罚,便保住了太子妃的位置,更夸张的是后来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顺利继承父业,后来贾南风也顺利的成为了万人瞩目的皇后。你以为贾南风会这样顺风顺水地过完下半辈子,当然作为本文的女主角,她是坚决不会的。因为她为了配合主题,她要影响历史。贾南风影响了华夏300多年的历史。
贾南风将太子视作自己的敌对势力。贾南风虽然位居高位,却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司马衷对贾南风爱护有加,是因为贾家的势力庞大。贾南风没有给司马衷生下继承人,所以贾南风对于其他嫔妃的孩子更是嫉妒,再加上晋武帝去世前已经帮助自己的儿子司马衷选择好了 *** 人。板上钉钉的太子,更是成为了贾南风的肉中刺。
贾南风通过各种手段来对付太子。后来贾南风突破了重重阻碍,想要让自己成为权倾朝野的掌权人。在此期间,曾经不可一世的母亲郭槐,也许是年岁渐老,渐渐有了悔意,觉得自己当初太过轻狂,才害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想再让女儿步自己的后尘,郭槐奉劝贾南风一定要善待太子。贾南风却没有将母亲的忠告听进去,反而是假孕来蒙蔽世人的眼睛。想要借由自己生下“子嗣”,来名正言顺地对抗太子。
结语: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贾南风的作为是朝廷上下所预料得到的,而其他的皇家宗室之所以坐视不管,是想借由贾南风的手使太子下台。好有机会来窥探想得到的地位。后来司马伦当政,便引发了一系列的皇族内部事件。贾南风正是导致西晋 *** 以及后期300年动乱的罪魁祸首之一。
陈木南人物形象分析?
陈木南是太平府人,他来到南京,寓在东水关董家河房,在董家河房租房子住。他与临春班做正旦的金修义相识,金修义家有个童养媳聘娘,长到十六岁,却出落得十分人才。陈木南听说聘娘相貌出众,就想与其相见。金修义知道陈木南是国公府徐九公子的表哥,他希望聘娘与陈木南混熟后,就可结交徐九公子。金修义是想用聘娘作为鱼饵,先钓到陈木南,再牵出徐九公子。陈木南与金修义交往,其结果可想而知。
到国公府夜赏梅花,徐九公子嫌弃陈木南穿的寒酸。陈木南此番来南京,就是想傍着表弟徐九公子这样的大款,图个逍遥快活。闲谈中,陈木南认为戏子是贱役不如青楼女子。“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分为上中下三等,“下九流”指的是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绳,四流梆,五流剃头,六流吹手,七流戏子,八流叫街(乞丐),九流卖糖(吹糖人的)。当然,九流的分法随着朝代的变化,次序有所不同。这里看到戏子属于七流,还不如二流的娼。陈木南如此说,是带着世俗偏见的。还有一个,陈木南很快要与聘娘会面,他为了避免徐九公子闲言,提前给自己开脱一番。为了到来宾楼会见聘娘,陈木南向徐九公子借了二百两银子,买了许多绸缎做了衣服,作为给聘 *** 进见礼。与聘娘见此面,送厚礼,看来其他人见聘娘也是花费不低的。在聘娘那里,陈木南遇到了围棋高手邹泰来。陈木南拿出银子,要与邹泰来下彩棋( *** 围棋)。邹泰来与陈木南素昧平生,他到来宾楼是会聘 *** ,不情愿与陈木南下棋。当看到因是有彩,又晓得陈木南是屎棋(臭棋),邹泰来就与陈木南下棋。 *** 盘,陈木南勉强赢了。后面,陈木南连连败北,钱也输的差不多了。聘娘看不过去了,他把猫往棋盘上一扑,为输的发昏的陈木南解了围。在与聘娘厮混时,陈木南许愿,自己以后做了知府,就把聘娘赎出来做老婆。聘娘是虔婆家的童养媳,她是自小在虔婆家抚养,等于卖身与人家。陈木南要娶聘娘,自然要花钱为其赎身。夜里,聘娘做了一个知府太太的美梦,梦毕竟是假的,她最后在噩梦中醒来。聘 *** 美梦,如阿Q穿了白盔白甲 *** 发家的梦一样,梦里辉煌一番,醒来一身虚汗。来宾楼不是穷人去的地方,虔婆是老 *** ,聘娘是她控制下的青楼女子。陈木南与聘娘交往,费用颇大,很快他没钱了,就又到国公府找徐九公子借钱。这次,又借了二百两。二百两相当于现在十万块钱。陈木南已经在聘娘那里挥霍了二百两,这次的二百两能花多长时间?聘娘闹心口痛的病,躺在床上静养。心口疼是什么病,袁阔成先生在评书《三国演义》讲道,姜维、王朗都有心口疼的病,心口疼是心肌梗死、心绞痛之类的心脏病。古时候人们不懂得心脏病,也没有好的 *** *** ,患病了。只有躺着静养。聘娘心口痛了,陈木南心疼,就花钱去买人参、黄连。古时候的人也糊涂,遇到重一些的病,一律考虑的是用人参、黄连,或者灵芝、鹿茸之类的大补药,不晓得对症下药。不是任何疾病,都适用人参之类的大补之药。陈木南见到徐三公子到福建漳州做知府去了,他心中焦虑,就找算命先生给自己占卜一下官运前程。贾樟柯电影中有和尚的是哪部?
电影《香火》。庙里的佛像塌了,需要三千元钱重新修葺,为了筹得这笔钱,和尚( *** 饰)先后来到了佛教科和文物科,然而两方人马只会相互推诿责任,看来谁也不打算掏出这笔钱来。无奈之下,和尚前去找在另一座庙中生活的师兄帮忙,可是师兄只是劝他放弃。之后,和尚决定靠化缘筹钱,哪知道没过多久竟然被 *** 抓进了 *** ,出来后,和尚遇见了想要帮忙的 *** 、企图哄女友开心的小伙子和一心想替妻子求药治病的丈夫,甚至当起了算命先生。最终,和尚卖掉了念珠总算筹齐了钱,当他满心欢喜的回到庙里之时,等待着他的,却是寺庙即将被拆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