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祖师爷是谁-历史上袁天罡到底是怎样的人
算命祖师爷是谁,历史上袁天罡到底是怎样的人?
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两个预言家,这些预言家也曾著书立说。周朝时有姜子牙,他的《乾坤万年歌》共一百零六句,据说可以预测到民国建立。
东汉末年,出了一个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他撰写的《马前课》成了历代道家的必修课程。而唐朝,则一下子来了俩,一个是李淳风,另一个则是袁天罡。
北宋时期,又走出了邵雍,不仅著有《观物内外篇》、《先天图》等,还有著名的《梅花诗》十首,据说里面囊括了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
明朝有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既参与了《大明律》的制订,还留下了预测中国强大的《烧饼歌》。清光绪年间,高静涵假借隋朝步虚大师,推出了一部《步虚大师预言》用以推测国运。
这些预言大师们的预言经后世考证,多数是后人牵强附会。如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是宋朝以后的产物;又如刘伯温的《烧饼歌》等,仅是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预言大师们的预言,几乎全是预测日后国家强盛,世界和平天下大同,一派祥和景象。不像西方的预言,尽是些山崩地裂、天灾人祸……,满眼的悲惨。
古代的预言家里,唐朝的袁天罡无疑名气更大,也最为神秘。甚至有传言,他其实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生母被皇后独孤氏所杀,后被袁家抱养。
《旧唐书·袁天罡传》记载,“袁天纲,益州成都人也。尤工相术。隋大业中,为资官令。武德初,蜀道使詹俊赤牒授火井令。初,天纲以大业元年至洛阳。时杜淹、王珪、韦挺就之相。”
令袁天罡名声在外的,是他的“相面术”。完善于春秋时期的相面之术,在唐朝达到了鼎盛。若去掉其中含有封建迷信的糟粕,至少传统朴素的相面术有它一定的道理。
传统相面术不同于走街串巷设摊算命的,那些多是察颜观色外加连蒙带骗。所谓的“家传绝学”,也是口口相传,爷俩相骗,为的仅是混口饭吃而已。
“知人以相,相由心生”。人的相貌是与生俱来,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这套理论不仅存在于中国古代,西方同样也有相面之术。
传统相面术的本源是医术,也包含阴阳五行、天文地理、数学统计等等。如,有的人虽满脸横肉,却是心地善良;而有的虽貌似善良,实则是衣冠禽兽。因此,对眼睛进行观察,也成了其中一项内容。
正如曾国藩在选用人材上,认为目光低垂,态温顺的可选;而目光灵动,神色不端的,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气宇轩昂,目光凛然的,其将来的成就不可 *** 。
《旧唐书》中记载的,是袁天罡在洛阳时,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并预言杜淹日后的文章可名扬天下;王珪用不了十年,必官至五品;而韦挺则会出任武官。
并且,他还进一步预言,三人为官后都会遭贬,到那时几个人还会见面。到了唐高祖武德年,杜淹入选天策学士,王珪由太子李建成举荐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
后来,三人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预测 “公等终且贵” 最后都会升官。果然,后来三人的际遇正如袁天罡所料。
袁天罡还有两大传闻,一是见到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时,袁天罡大为震惊,说她 “龙瞳凤颈,极贵验也 ”。但随后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孩儿,“若为女,当作天子 ”。
二是与李淳风合写的《 *** 》。据说是唐太宗命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用以推算大唐国运。由于李淳风推算时上了瘾,一发不可收, 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 "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而得名。
前一个传闻虽在《新唐书》和《旧唐书》里均有记载,可几乎没有任何的真实性。即便袁天罡的相面术神乎技,能预测将来之事,但这等旷古未闻大逆不道的话,他是断不敢说出口。
更何况,在李淳风推演国运时,他出手制止,认为“天机不可泄露”。那么,武则天日后能当皇帝的“天机”从自己嘴里泄露,岂不是自打嘴巴相互矛盾?更大的可能,是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假借袁天罡的预言,以彰显其继位的合法性。
后一个传闻可信度也不大。《 *** 》至今有六大版本,现存最早的是彩绘明抄本,为 *** 中央研究院藏。其作者是否确为袁天罡与李淳风合编至今仍有争议。
同样,有着中华 *** 奇书之称的《 *** 》,全书晦涩难懂,究竟它是否真的是一本能够预测未来的书?一直存疑。
在众多的民间传说里,袁天罡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知过去未来近乎于神的人物。不过,袁天罡毕竟是人。历史上真实的袁天罡,该是一个通晓传统朴素的“相面术”,且能预测天气变化的人。
历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预言家?
蒋百里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位军事战略家,他也是预言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家。
蒋百里将军早年的时候在日本学习军事,是1906年日本士官学校第九期毕业学员,当时他是步兵科毕业生的 *** 名。他对日本非常了解,在保定军校担任教官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中日必有一战”。
1932年“一•二八”抗战刚开始的时候,2月1日蒋百里和朋友曹聚仁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家咖啡厅喝茶,蒋百里手持一张上海《每日新闻》。看了一会他就对曹聚仁等人说,六天以后,即7日早晨,日军要有一个师团到达上海。
蒋百里将军怎么得知的呢?他当时并无内部消息或其他特殊途径,他指着他正看的报纸上的一条电讯,那简短的电讯说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昨天晋谒天皇。蒋百里解释说:这次入宫一定是日本陆军方面请求增兵,从获得批准到援军做好准备大约需要三四天,日本到上海的海路需要三天左右,因此六天后日本援军将会开到。以日本的运输能力,以及由长崎到上海的水程,估计7日早上,可运来一个师团。
果然被蒋百里将军说中了,7号早上,日军的第九师团到了上海,参加作战了。事实确证了蒋百里将军的预见,这些判断正是基于他对于日本军事制度、地理人文等各方面的了解。当然,这些主要还是较为宏观层面的认识,属于一个军事战略家的洞察范围。
蒋百里将军的预言远不止这一此,在军事上面,他卓越的战略天分确实值得尊敬。蒋百里将军还预见,假如中日爆发全面战争,那么日军会轻易占据沿海和华北,中日两国的拉锯战场将会是湖南,后来的抗日战争的确又如同蒋百里将军所说的一样。
1935年,蒋百里将军被聘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翌年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后提出建设空军的建议,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
蒋百里将军还是 *** 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抗日战争中中 *** 队的战略指导依据,他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成为日后中国抗战的军事指导思想,可惜1938年11月蒋百里将军去世,他没能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中国教育家排行榜前十名?
1、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是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更大的著作之一。
2、孔子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3、墨子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4、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5、王诩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在文化史上,他是与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的学术大家。
6、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更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 *** 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7、陈献章
陈献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白沙里人,故又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是明代心学的奠基者。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8、何子渊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广东梅州兴宁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嘉应州主盟人,是广东潮州黄冈 *** *** 之一,曾秘密参与策划广州黄花岗 *** 。何子渊先后在当地创办多所新式中小学,开风气之先,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曾在辛亥革命、中国现代教育、实业救国、 *** 合作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
9、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 *** 中央执委、 *** 委员兼监察院院长。 *** 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0、厉麟似
厉麟似(1896~1970),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教育界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甘地”,在促进 *** 两党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 *** 任职期间,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中欧文化交流。厉麟似曾为 *** 时期电影行业的更高行政官员,对中国电影行业进行了有益的改革。
百损道人的师傅是谁?
百损道人是郭靖和老顽童周伯通的弟子,本是仁厚心善之人,由于受了 *** ,才变成了那个样子。
一、苍生泪目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杨过与小龙女飘然隐居,退出了武林人士的视线,消失于江湖之中。当杨过不再现身于江湖,踪迹缥缈,郭襄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克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以历练为名,出来寻找杨过。
寻找多时,没有半点踪迹,找寻了许多人打听,却也没有半点音讯。
一时间,江湖之上,众多武林侠客,皆以为杨过与小龙女厌倦了江湖,早已消失,从此不过问江湖之事。
实际上,杨过和小龙女只是隐藏了行迹,并未消失,两个人一边结伴游戏江湖,弥补着十六年的相隔,一边又帮郭靖探听消息,甚至直接帮郭靖解决一些困难,杨过本是重情之人,又将郭靖视作如自己父亲一样的长辈,岂会真的撒手不管?
为了帮助郭靖,君子剑、淑女剑和独孤求败传下来的玄铁重剑,全部都送给了郭靖,江湖人有了神兵利器,总是能够提升一份实力,也增加了襄阳城的力量。
郭靖守着襄阳城,杨过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逍遥自在,肩膀上担子很重,任谁都明白,大势不可逆,纵然郭靖全心全意,但是,襄阳城注定守不住,被破,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蒙元铁骑南下,席卷中原,对于一直和蒙元铁骑作对的江湖,将是一场莫大的冲击。
新生力量未成长起来,五绝时代的江湖已经老了,真正的高手也在慢慢凋零。
为了武学的传承,也为了江湖可以保住一些火苗,南帝一灯和周伯通、瑛姑等人,将自己的武学都传授给了杨过。杨过虽然用飞石击杀了蒙哥,但是,古墓一脉向来偏僻,不太引人注目,希望可以保住各自的传承。
也就是从那时起,古墓一脉,彻底成为凌驾于整个武林之上的存在,他们虽然是江湖人,却又与整个江湖格格不入,俯视着整个武林。
终于,襄阳城还是守不住了,黄蓉明白,郭靖明白,杨过也明白,而且,杨过明白郭靖的性格,若是城破,郭靖必亡,他也明白黄蓉,郭靖若死,黄蓉绝不独活。杨过数次赶赴襄阳城,百般相劝,郭靖却早已下定了决心,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如果他走了,多年守城,付出的一切心血,将会白费,只有他战死在襄阳城,才能让整个武林都记住,曾经他们一直在战斗,将来有机会,他们还会再起来战斗,他们始终会记得,有一个江湖人叫郭靖,曾守一座城,二十多年,死战!不退!
郭靖被尊为江湖 *** 大侠,不只是因为武功,更是因为其行动,其精神,他早已成了一种象征,一种标杆。郭靖知道,如果他退了,这个形象就会崩塌,有些人会理解,但是,有些人不会。只有他战死,才会让血性一直保留在江湖人的心中,将来才有机会。
可是,郭靖也明白,他可以死,但是,其他人却要活着,因为,既然现在不能阻挡蒙元铁骑南下,将来还需有人,便必须留下传承,那是希望。
因此,大武、小武、朱子柳等等,都不能留在襄阳城,若是城破,他们必须离开,包括他们的退路,黄蓉都安排好了,离开中原,前往昆仑山,蒙元铁骑虽强,但是,茫茫大山之中,发挥不出他们的实力,那是虚弱的地带。
而耶律齐和郭芙要留下,耶律齐是丐帮帮主,不能离开中原,需要隐居在暗中,丐帮号称江湖 *** 大帮,不能群龙无首,否则,必然会陷入混乱,削弱丐帮的力量。
襄阳城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在杨过的帮助之下,无数江湖人士离开了襄阳城,作为郭靖的女儿和女婿,儿子,郭芙、耶律齐和郭破虏选择了最后离开。然而,随着江湖人士的逐渐离开,襄阳城的力量也在逐渐虚弱。
当杨过接应最后一批江湖人士,护送他们离开,到达完全地带之后,再回来时,襄阳城已经被破,面对无穷无尽的蒙元铁骑,郭靖果然选择了死战。
杨过只来得及将郭芙救出,等他再去找耶律齐时,却一直找不到,只找到了重伤昏迷的郭破虏,郭破虏身为郭靖之子,为了掩人耳目,不被人追寻,便将屠龙刀抛弃,找了其他之人,换了郭破虏的衣服,这才将郭破虏救出。
二、深爱之痛救出两人之后,恰巧遇到了赶来的张三丰,杨过将郭芙托付给张三丰,送上了古墓,而郭破虏则伤势太重,杨过则带着郭破虏直接前往了少林派,求取少林派疗伤圣药大还丹,保住了郭破虏一命。
郭破虏伤势好转之后,在杨过的陪同下,直接去了黄山,找到了当时的明教教主,双方经过合计,达成共识,由郭破虏带人,直接将明教总坛迁往光明顶,杨过则是让自己的一些隐士朋友,继续帮忙寻找耶律齐。
然而,很快,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耶律齐在城破当日,由于伤重不治而亡,而且,还有另外一个消息,有传言说,耶律齐其实是投靠了蒙元,多年来,他不过是一个暗棋,为得就是这一天。
不过,关于这个,杨过并不相信,耶律齐的为人,他很清楚,特别是当初他们 *** 次相识,杨过已经知道,耶律齐并非这等小人,而且,多年以来,襄阳城未出任何问题,若是耶律齐是暗棋,以耶律齐的能力和智慧,以及身份,襄阳城根本守不了那么久。
然而,由于,蒙元那边给耶律齐之父耶律楚才撤销了之前的罪名,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耶律齐就是这样的人,一时间,谣言四起,喧嚣尘上。
实际上,耶律齐的确是被蒙元大军之中人所救,不过,却并非是耶律齐的背叛,而是,由于耶律楚才当年对那个人有恩,因此,才将耶律齐所救,偷偷安置在了一处山里的农家之中,不过,耶律齐醒来之后,却因为受伤太重,已经失忆了。
杨过只是一个武林高手,朋友较多,却并非知道一切,等他回到古墓之中,只得将耶律齐去世的消息,告知给了郭芙,郭芙不吃不喝四天,无法接受这个消息,襄阳城破,对于郭芙的打击更大,父母去世,丈夫也没有了,对于郭芙而言,或许是一辈子更大的打击。
当然,对于杨过而言,此事打击也不轻,然而,很快,杨过已经不知道悲伤了。
小龙女在断肠崖下十六年,后来离开,看似所受之伤和所中之毒已经好了,其实没有,只不过是依靠着那个环境,以及高深的内力,暂时压制住了而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离绝情谷底的环境,昔日之旧伤,终于还是爆发了,来势十分凶猛,几乎无可避免。
任凭杨过武功绝世,纵横江湖,难逢敌手,终究无法留住小龙女。
小龙女知晓杨过对自己用情至深,且由于她自己常年处于冰冷的环境,导致两个人没有孩子,若是自己去了,杨过断然不可能独自留下,就如郭靖去世,黄蓉定要追随一般。
为了让杨过继续活下去,在最后弥留之际,小龙女迫使杨过答应自己,以后要娶郭芙为妻,并且,小龙女将杨过和郭芙曾经的往事给说开了,告知二人,两个人在少年时是相互喜欢的,只不过,两个人都太骄傲,不愿承认罢了。
三年之后,两个人遵照小龙女的遗愿成亲,很快便有了孩子,大儿子叫杨破天,小儿子叫耶律渊如,这是杨过和郭芙商定之后的结果,让耶律渊如作为耶律齐的后人,继承耶律齐的血脉。
而受伤之后的耶律齐,一直在那个小山村生活,直到有一天,遇到了被蒙元铁骑追杀的丐帮弟子,受到那个场面的 *** ,耶律齐恢复了记忆,重新出山,走出江湖,站在了丐帮的背后。
恢复记忆的耶律齐,开始寻找郭芙的下落,一直没有结果,便想着前去古墓,寻找杨过,或许杨过也有消息,却撞见了郭芙和杨过两个人在一起了,刹那之间,耶律齐如遭雷击,直接离开,十分绝望,他没有想过,杨过算是他的朋友,可是,他们两个竟然。
千头万绪,不过只在刹那,耶律齐深爱着郭芙,知道两个人幸福,便不再打搅,可是,他身为丐帮帮主,依旧还要守着丐帮,坐镇丐帮,当他得知有人将主意打到了郭襄的头上,便又立刻赶往峨眉,只不过,他没有现身,而是暗中除掉了那些对郭襄有威胁的人。
看着郭襄为了杨过漂泊江湖,心中终究是不忍,便偷偷告诉了郭襄,杨过与郭芙已经成亲的消息,听闻这个消息,郭襄彻底绝望,明白此生再无机会,便在峨眉直接出家,开创了后来的中原六大门派之一峨眉派。
而耶律齐拖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丐帮,将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传给传功长老,以待传给将来的丐帮帮主,从此之后,耶律齐浪迹江湖。
三、耶律齐化百损道人耶律齐本是仁厚之人,心怀侠义之心。
然而,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容易走上极端,他本来就受到重创,失去记忆,恢复记忆之后,便去寻找郭芙,又受到一重打击,心情十分沉重,他没有休息,急急忙忙赶往峨眉,去救郭襄,连番大战,再次牵扯到旧伤。
等他又急着回到丐帮,传下武功之后,开始浪迹江湖,已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时而陷入疯癫状态。
在江湖上疯了两年,状若乞丐,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别人都觉得他只是一个受了 *** 的普通人,当耶律齐再次醒来时,对过往之事,已经都不记得了,除了一些基本的武功,什么都不会了,关于自己叫什么,已经不知道了。
他每日都去一处道观之中,蹭吃蹭喝,后来,干脆自己也出了家,反正红尘种种,已经都不记得了。
耶律齐本身就会武功,只是遗忘了一些,可是他的根基本身就是周伯通传授的全真派内功,在这道观之中,又学到了其他武功,百无聊赖之中,便开始创造武功玩。
这一创造不要紧,却让他创造出了几种阴毒的武功:寒冰绵掌、玄冥神掌和幻阴指。
正如黄裳所说,“九阴真经”如果不能修炼到九阴真经总纲,达不到阴阳并济,必然会阴极成灾,耶律齐就是这种情况,他走得路线太过阴毒。他本来就受到过重创,几次失忆,几次陷入疯癫,神志并不稳定。
这样一来,这些比较阴毒的武功,竟然反过来,开始影响耶律齐的神志,导致耶律齐神志不太清醒,从前一个仁厚的耶律齐,再受到连番 *** ,又受到武功的影响,逐渐变得心狠手辣起来。
行走江湖时,耶律齐自号百损道人,很快,便在江湖上闯出很大的名声,让人闻风丧胆。
昔年,张三丰在襄阳城外遇到杨过时,曾经在此受到杨过对武功的指点,更是告知张三丰,襄阳城一战,对于中原武林正道是一种莫大的消耗,此战过去,除了蒙元铁骑对中原武林的冲击,一些邪派人士肯定会趁此良机重新崛起,到时,必然是道消魔长。
而张三丰是一个武学天才,若是武学大成之时,行走江湖之后,要记得,替江湖正道出一份力。
这件事情,张三丰一直记在心里,当他武功大成时,便开始出来执行杨过当年的托付,正因为张三丰和郭襄在,才替江湖正道扳回一城,使得江湖正道力量得以保存,也为后来的江湖六大门派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三丰回武当山归隐之前,最后一次下山,便是去寻找百损道人,百损道人也是被张三丰亲手所伤,所以,多年过去,只有张三丰还知道百损道人。
张三丰打伤百损道人之后,百损道人恢复了记忆,记起自己曾经是耶律齐,一时间百感交集,十分懊悔自己多年所做之事。而张三丰听了耶律齐之言,也是不断唏嘘,感叹造化弄人。
而且,张三丰也将杨过和郭芙之事的真相说了出来,更是告知,上一任丐帮帮主叫耶律渊如,就是出自古墓派。
一番解释之下,耶律齐明白了前因后果,心中再无牵挂,自断经脉而亡。
张三丰为了保护耶律齐的名声,从此,也将耶律齐就是百损道人的事情深深埋藏在心中,甚至更是对百损道人绝口不提。
青衣客最后有话说五绝之后的江湖,其实十分没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江湖上并没有出现绝世高手,所以,像百损道人这样的高手,一定和五绝时期的江湖有联系。
大名鼎鼎的真武大帝?
道教主除魔辟邪的神,是道教中代表北方的神,四圣中的玄武,此外还是化水之神,你看到的电视剧里有关道士降妖伏魔、镇湖、镇海设祭坛朝拜的都是这位,很多民间乃至皇宫里的镇宅符除了姜子牙就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本身是老子的化身之一,也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
虽然真武大帝在民间出现时间很早,最早在魏晋时期被供奉,但是被皇族供奉的主要时期分为宋至清。
大名鼎鼎的真武大帝,究竟降伏了什么妖魔?真武大帝所降服的妖魔,就是道教体系中的“六天魔王”。谈及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 *** 捉妖高手,可能还不是那位法力滔天,高坐西天灵山的释迦牟尼祖师;而是一位在原著中仅仅出场了一章,却“ *** 十足”的大能: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在小说中又被称为“九天荡魔祖师”,统摄北俱芦洲,斩伐天下妖魔。孙悟空一行人在小雷音寺遇到了黄眉精,全军覆没之后孙悟空逃出生天,他 *** 个想到的“救兵”,就是这位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既然是“荡魔祖师”,他又是降服了什么凶威赫赫的妖魔,才能被封为天帝呢?在原著里,他当年是受到了三清之首元始天尊的“符召”,去消灭盘桓在北俱芦洲上空的“妖氛”。据说当时的北俱芦洲聚集了天下妖魔,妖气冲天,是人间界的“禁地”。
真武大帝以滔天法力,讨伐了一州之妖,廓清寰宇,因此才被天庭加封为“大帝”的尊位。他本来仅仅是“北极四圣”当中的佑圣真君,排名还在天蓬真君之下。正是因为这件功劳,才“一跃而起”,成了天庭威名赫赫的存在。
当然,这只是《西游记》当中的设定。在传统道教中,真武大帝所讨伐的妖魔,就是人间的“六天故鬼”。这六天故鬼又是何方神圣呢?真相可能让人大跌眼镜。
六天故鬼就是华夏先民部族时代的“人祖”:三皇五帝。这些人皇对人祖功劳无数,后代的中原人民感其功德,就逐渐将其神话,成了民间闻名遐迩的传统信仰。
天师张道陵创立道教,这些在民间“扎根”的传统信仰,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他便蔑称这些神灵都是“六天故鬼”,是人间界的魔王,必须被消灭。
真武大帝为何会被封为天帝?因为真武大帝镇守北方,五行中北方属水,所以真武大帝又被民间称之为“水神”。谈及《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 *** 降魔高手,大家想到的往往是坐镇西方极乐世界,法力滔天的如来佛祖;
当年,他反掌秒悟空,一指擒大鹏,战绩,表现力都相当彪炳。不过,有一位三界大能在,即便是如来佛祖,在降魔能力上也只能区居第二。那么,谁才是真正的 *** 呢?答案就是:“九天荡魔祖师”真武大帝。
说起真武大帝,在《西游记》里,他的来头可真耐人寻味。当年,他仅仅是“北极四圣”的佑圣真君,位格尚在天蓬之下;但是后来,人间界北俱芦洲妖气闪动,遮天蔽日,成了三界内的“万妖之国”,名副其实的禁地;
元始天尊就命令佑圣真君下去降妖,后者机缘巧合之下,练成了一身通天彻地的 *** 力,最后,竟然以一己之力,将北俱芦洲的妖魔扫荡一空,更是击杀了盘桓在人间的“六天魔王”。最后,玉皇大帝对他大加封赏,佑圣真君,也就成了“玄天上帝真武”。
书中,孙悟空在小雷音寺遭遇了黄眉怪,吃了一个大亏, *** 个想到的救兵,也是道场布置在北方的真武大帝。
不过,民间也经常把这位“荡魔祖师”称为水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中,北方属水,而真武大帝既然领袖北方,就自然和“水神”的属性重叠了。他的真身玄武,本来也是“水”属的神兽。《后汉书·王梁传》曰:
“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
不过,真武这个“水神”,只有其名,没有其实,号令五湖四海的,是“四海龙王”,真武只是“名誉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