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婚姻八字配对-古代祝由术究竟是什么
算命婚姻八字配对,古代祝由术究竟是什么?
古代祝由术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后来失传了呢?
祝由术在古代又被称为巫术,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些人都是某些行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教授。他们在当时都十分受人敬重。
祝由术是借符咒禁禳,同时也用中草药来 *** 疾病的一种 *** 。“祝”,就是咒,咒语;“由”,就是探究疾病的原由。这种 *** 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其传承 *** ,大多数都是由师父带徒弟,或由父亲传儿子,传男不传女,口传心授,很少传给不相干的外人。这大概也是当今很多中医特殊 *** 法、特效处方、偏方,特别是 *** 一些大病特效办法失传的主要原因。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黄帝内经》通篇都没有说鬼神邪祟,认为“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是祝由取效的原因,说明古代的祝由术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也是中医的始祖。
巫术医学正是原始社会巫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初始形态。
巫术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贡献,那就是曾经起到古代医药知识的积累、记录和传承作用。现代生理学奠基人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里写道:“官方的医学把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编成条目,有关这些的知识,曾由各原始文化期的巫医们和女巫们传授下来。”
由此可知,古代的巫医,但并不是迷信,而是最朴素的原始医学,它既有我们还没有弄清楚的东西(有人把它叫做迷信,或许也有虚无缥缈的迷信成分),也有现代科学成分在内。
所谓巫祝,都是上古时期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与鬼、神相通,和鬼神对话,知道鬼神的旨意,因此,他们都有“神职官员”之称。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里也谈到过这个问题。据他考证,在东周时中国古代的医生们,把医术从古代巫术里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专门用来治病救人的经验学问、医药学科,这就是我们流传至今的传统医学——中医。
范文澜先生引用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说苑》和先秦重要古籍奇书《山海经》的描述,上古有个苗父,即苗黎族的巫师。这个人给人看病时,一般都是向北诵十字咒,同时也用酒和草药,不管轻重病,经他看后,一般都会好。那时候,有巫咸、巫彭等十个巫师,他们给病人用药,都是在灵山采草药。他们都是商朝时的著名巫师,典籍记载,从他们开始,巫师在用祈祷禁咒术的同时,开始使用草药给人治病。
在上述这段描述中,很显然,这些著名巫师用的就是祝由术。
这里举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例子,一个人由于受到 *** ,导致失魂落魄后产生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癔病,现代医学就解决不了。
在现代医学里,癔症以前曾经有过一个名字,叫歇斯底里,后来又有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名称,叫分离障碍。临床上的表现,就是知觉和运动发生障碍。这种病人,用现代医学各种仪器检查,都发现不了任何问题。也就是说,在现在所有装备着各种仪器、设备的现代医院里,认为这个人根本没有病,自然也就对这种病无从下手。
但无论是中国古代祝由术,还是博古通今、有经验的老中医,都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种病症。即使现在有些蜕化的中医彻底治愈不了这种病,但也不是对此毫无办法。
我早年在农村生活时,也见到过这种病人,有男女、有老少,这种病初起时,家属都不怎么重视。因为大多数这种病人都是长期和家人闹矛盾造成的。有的病是慢慢发作起来的,有的发作很快,突然就不对劲了。故此,家属一开始都以为他们是在装病。后来,家人确认他们的确是病了,才着了慌。便往医院送。不过,凡是医院,大多都是以仪器检查为主,对这种病患者自然是毫无所获。
家属失望以后,转而去求当地土生土长的中医。或是找当时公社卫生院的中医,这些卫生院的中医,都是响应号召,从当地大医院下来的,无论是临床经验,还是诊断病情,都非常高明。一般吃中药几个月就差不多好了,特别厉害的几年后也可痊愈。
再比如人体产生的各种肿瘤,现代医学只是从“物质”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中医认为,这些肿瘤大多数都是由于精神因素产生的;如果非要从“物质”上寻找病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关键是它的病因。病因不同,施治 *** 也应该不同,这就是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中医原理的来源和根据。
中医认为,人的病症,无非是两种因素 *** 产生的,一种是精神因素,一种是物质因素。
由于古人认知原因,作为中医始祖的祝由术,充满着现代科学验证不了的成分和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有些迷信意味,但是,这些东西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它或许在现代科学面前,都被归类为“迷信”,但实践证明,这些并不全是精神领域的东西。
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对“神鬼”这种东西研究后认为,神鬼,其实也是一种物质,叫暗物质。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暗物质的确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古代的祝由术,其实也并没有失传,只是主流社会认为它是迷信,不提倡而已。在中国民间,能够 *** 某些精神疾病的人仍然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相信现代医学,并不妨碍人们相信古代祝由术,两者并不冲突。因为,现代医学并不能解决人们的所有医学问题。
而且,在我们祖国医学中医里,也仍然活跃着古代祝由术的影子。黄帝内经中说,治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生病的根源,知道病从何起才能对症入药,而祝由术就是找到心理疾病病因 *** 的一种方式。
也就是说,祝由术并不是通过外部的针灸、服药治病,而是通过心理暗示寻找病人发病原因,这倒类似于现代西方流行的心理诊所。遗憾的是,我们古代典籍并没有记载过祝由术的具体 *** 作 *** ,一些细节性、关键性的东西并没有流传下来。故此,这种简单的解释,现在并不被所有人认可,也是正常现象。
但是,不认可,不等于它没有市场;不认可,不等于它没有作用。没得过某些“怪病”的人,或许永远也不会承认它。但不承认,并不等于它不存在。
比如和上面所说的由于受惊吓产生的精神疾病一样,许多祸祟邪气病,现代医学对它同样也毫无办法,但是用祝由术来对付,就可以手到病除。
有人同样把祸祟邪气病当做迷信,其实,中医认为,这是一种由于身体神志衰弱导致的情志病。
当然,不管是祝由术也好,后来流传至今纯粹的中医也罢,和所有东西同样,并不是全都正确,也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它肯定还有许多缺陷。这就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来为探求真理,一直孜孜以求的原因所在。
但即使如此,我始终认为,辩证施治,因人施治,把每个人的身体当成一个 *** 的个体,而不是像现代医学把所有的人都当做车床做出的标准件那样,这或许才是中医(当然也包括古代祝由术)最出彩、更符合科学的地方。
不能因为用现代医学解释不了、验证不了,就认为它是迷信。用新生的现代医学来验证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医的科学性,就犹如用一个婴儿来验证 *** 十八代是否存在过一样可笑、荒谬!
任何不顾客观环境、现实,单纯以一种东西验证另一种东西是否有道理、是否符合科学的做法,都是幼稚可笑的。中国古代的《易经》理论有一个非常正确的地方。易,就是变化、发展。
比如说,一个人在婴儿时期,由于他没有骨髓,他的肝脏就是他的造血机器;但在他成年后,骨髓成了他的造血机器,而肝脏就变成了他的血库。这就是变化、发展的 *** 证明。同样,一个二十岁健康年轻人的身体,和一个八十岁健康老年人的身体,尽管我们把他们都归类为“健康”,但也同样是非常不同的。在现代医学仪器面前,那个八十岁的老人不管他多么健康,都不可能符合二十岁健康年轻人的数据。二十岁的健康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而八十岁的健康人,只能是沉静如水,饱经沧桑。
更何况,这个世界解释不通、验证不了的事太多了。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古代祝由术、现代中医,还是现代西医,只要它能够治病,能够解人烦恼,不是把病越治越重,它就符合科学精神,就有存在的理由。能拔出脓的就是好膏药。
假如一种医学治不了病,不管它再怎么符合科学原理,也都是胡扯。任何医学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既不是为了要符合某些小范围的科学原理,也不是用它来高谈阔论驳斥别人的。它存在的唯一目的、价值只有一个,那就是治病救人。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猪猴不到头,鸡狗断头婚。农村民间是有这种说法。这说法源自属相配婚吉凶说。民间流行属相配宜忌与吉凶的说法。以人生年属相论,遇着生合的为吉为宜,遇着冲克刑害的为忌为凶。这套说法是不太可信的。民间把地支六害不宜婚配编成顺口溜歌诀,猪猴不到头,鸡狗断头婚,是其中两句,意思是猪猴年生男女,鸡年狗年生男女,犯了地支六害,是不吉的,互相穿害的,无法白头齐眉,中途有凶灾的。
十二属相是配定十二地支不变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西鸡,戌狗,亥猪。地支六冲是:子午,丑未,寅申,卯西,辰戌,已亥。地支六害是:子未,丑午,寅已,卯辰,申亥,西戌。在地支排位上,排成正方形,相对的为冲克最重,次为上下相穿而成害,害是互相为害。害是竖纵的, *** 是横向的。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西合,巳申合,午未合。子午冲,丑未冲,这子未,丑午就互相穿害,有冲,有害,就难合,就互相残害。从图形上如此说,似乎是有理的。但人的命运与婚配,绝不会如此机械教条,是极为复杂的,不能就这么简断定。所以属相配婚说,不太可信。也经不起一一验证之考验。婚配,还是不要迷信属相配婚说为好。
鸡男虎女婚配如何?
你好!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鸡男虎女婚配如何?呵呵,你真的是问对人了,我和先生的属相正是如此,我属虎他属鸡。那我就简单叙述一下这样组合的婚配到底过得好不好。
虽然这两个属相常给人“虎吃鸡,金克木”的不好印象,各种算卦网也对此褒贬不一,但那毕竟是一种主观上的理论而已,并不具备多少让人信服的依据。人若都信奉了那“命理”学说,人类还如何进步呢?世界又当如何发展呢?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去相信,一定要勇于去尝试,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一定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我和先生是他同学刘姐介绍认识的,我和刘姐是同事,说到这里,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其实在刘姐撮合我们之前,她原本是想撮合自己亲妹妹的,她们大家约出来吃过一次饭,过程中刘姐对她这同学隐隐吐露了她的用意,还问同学觉得她妹妹如何?把这腼腆的同学窘得无言以对,这傻样儿傻笑着头摇得拨浪鼓似的……
刘姐的妹妹后来我是见过的,瘦高的个子,长得眉清目秀,两姐妹挺像的,都算是美人。所以,后来我对先生感慨:唉!你这傻子,当年的刘姐算是“近水楼台”了,你错过也就算了,可如今你又错过了人家妹妹,你说可惜不?气人不?然后却见先生一脸好气又好笑的表情。
因此,我和他能走到一起也算是莫大的缘分了,也算是我的“福气”吧!特别是当刘姐的妹妹得知“那男同学竟然选择了一个哪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女生”那一刻,我想她是又气又恨的吧!那段时间我们偶然碰面,她总是板着脸,说话阴阳怪气,最后我也才知道缘由,明白了前因后果。虽然我不知道刘姐妹妹是属什么的,但可以肯定她不是属虎。
那么这个属鸡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因为他大我5岁,比我成熟,见识也比我多,关键是书读得比我多,这才是最重要的,他一本科生配我这中专生是真的委屈他了😂,但他骨子里是一个特别谦虚善良的人。他是真心对我好,对我们的家人孝顺,自己舍不得花钱,却把钱都给我花,有什么好吃的, *** 时间会想到给我带回来,把我当孩子待了。
如今,我们结婚8年了,在这8年里,他对我始终如一,虽然夫妻过日子,争吵是在所难免的,但他愿意处处让着我,妥协于我,决不让我们的矛盾“隔夜”,当然,前提是“我们都不是无理取闹”的人。虽然我们各自的属相不能更改,但婚姻里的两个人互相理解和包容才是最恰当的,我们不能将生活里的不幸全都归结到双方属相上去,一味地拿属相说事,这是不理智的,更是荒谬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鸡男虎女的婚配是相亲相爱的哦!”祝大家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图片均来源于 *** )
【我是梧桐兮兮雨,欢迎发表您的不一样的见解与我互动。】
一个人一脸的福相?
一脸福相是内心在面貌上的反映,吃苦受累是外界的定义。类似于之前有人说的,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还有雷厉风行是作风等,在岁月雕刻下,每个人是什么样的嘴脸,面貌是骗不了人的。
当然,还有眼睛,要么窗户是干什么的。比如眼睛,同样是说话,有人眼珠子叽里咕噜乱转,东瞅西看,看着就不安分,有的人眼神闪躲回避,有的人眼睛浑浊麻木,还有精明世故。还有的,你能看到热情,真诚,欺骗,嘲讽,不屑......面貌也是一样,毕竟相由心生不是凭空来的。
1.一脸福相的人懂得苦中作乐。同样的环境,和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不同的是,一脸福相的人,选择了更平静的方式面对和度过。繁荣的外衣下,依然有源源不断的事情,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情绪和生活,有的人就此变得佛系,有的躺平,有的很丧,虽然是妥协,但更有放弃的味道。
而选择苦中作乐的人,内心是选择接受的,然后是平静以对,那不是放弃,是把希望转移了方向,放进了心里。别人看到的苦,是希望的外衣,仅此而已。
一旦环境有变化,事情有转机,困难中看到新的希望,他们是能快速重新站到高处,保持自我,既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跌倒的人。更能在任何时候,把希望带给别人,照亮温暖别人的人。
福相是滋养自己的心养出来的,不是美,不是胖,不是保持微笑就是福相。
2.一脸福相的人知福惜福。有句话叫知命者不怨天,自知者不怨人。自知之明是对自己最负责的态度,几斤几两心里总要有个数,关键时候掂量掂量对自己有好处。小时候农村里,家家户户过年节会杀猪宰羊,苦胆会掏出来挂在房檐下风干,留着日后泡水,类似的情景有很多。这里要说的是,有福相的人,内心是被滋养的,他们知道他们想什么忙什么,别人是看不到的。
有生命力的滋养,人就不容易老,不容易干瘪。反观对自己没什么定义,做事眼睛总盯着别人往外看的人,斤斤计较的人,还有生活困苦,繁忙,焦虑的人等等......
反应在面貌上,一脸苦相,刻薄相,一脸算计,一脸麻木呆滞,还有悲苦绝望的样子......太多了,不仅仅是事情造就的,也不仅仅是时间,应了那句歌词,岁月是把杀猪刀,不仅让有些老了,还让些人早早就心死了。
与其说是杀猪刀干的,不如说有的人,命运有数,让他们不知不觉画地为牢,困住了自己,也困住了与他们有关的某些人。3.一脸福相的人知来处,晓归处。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观察自己。如同灵魂飘在高处,心安理得观察自己的 *** 在这个世界生存。这些人是超脱一定的存在,知晓一些别人不了解的事,又深知自己的使命与力所能及,最终选择了在既定范围内做好观众,看着剧本照常演下去,人们如同程序一样周而复始,然后选择去提醒一些人,叫醒一些人,或者尝试做些改变,即便不一定有用。
我们身边常看见的有信仰的人,或者信点什么的人,还有深山老林的,深入简出等等的人,很多是属于这类人,他们内心很少有波澜,看 *** 相又不得不继续走下去的,外界的声音都已经被他们自动忽略了,照顾好自己和身边人有时候也是帮助别人的一种方式。
他们的脸上,通常无喜无悲,面相稳定平静,很少看到明显的情绪,也不会轻易受到情绪影响,平和温和,又保持界限。
结语有人说相由心生,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无论如何掩饰,总有一样,会轻易暴露我们真实的一面,与其追求变美变好看,养生养颜又要养眼的,都不如养好自己的心,从而吸引好事和有趣的人们来到我们的生命中。
好啦,这里@雕刻时光君也祝愿各位小伙伴们,在开启新的一年之际,喜事多多,财源广阔,好事连连吧~
哪一刻让你终于意识到了这就是命?
这么多年了,一提起他们的恋爱史,人们仍然两眼放光,津津乐道。
我老公有两个妹妹。大妹(也就是我的大姑子,以下简称大妹)
八十年代末,大妹十六岁了。我婆婆那个在农场任职的弟弟、也就是我老公三兄妹的舅舅,已经有了一官半职。
舅舅通过一些办法,成功的让只有小学文化的大妹不但有了一份国营棉纺厂的正式工作,而且由农村户口一跃而成了城市户口。
当年的农转非,可不是像现在买一套房就能拥有的。
当时很吃香,而且很难办到。需要有正式单位接受。
大妹一个小学文化的农村女孩,一下子身份发生了质的转变。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妹前天还挽着裤脚满腿泥的在田里插秧呢。昨天傍晚不是还和一帮 *** 妹去打猪草了吗?
什么?今天就是城里人啦?要收拾行李去城里上班啦?
一众 *** 妹们有替她高兴的,有暗暗羡慕的,当然也有人心里酸溜溜的,还有人明目张胆嫉妒的。大家感叹命运的不公。
不但 *** 妹们各有想法,那些家里有孩子的父母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呀,恨自己没有能力,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和大妹一样,有个好前程。
我婆婆现在还记得当年有一位大婶说过:“我家闺女和她一样大,长得比她还好看,性情也比她好,我只恨自己没有一个好弟弟!”
可惜,有些事情你羡慕也没有用。好事还在后头呢。
大妹当时虽然才十六岁,可她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很珍惜那份工作。
哪怕冬天,夜里飘着雪,她半夜也爬起来去上夜班,棉纺厂车间噪音大,很多人受不了。可大妹却能忍受。
那个时候一个人要看好几台纺织机,有些人看到机器正常,就扎堆闲聊马虎了。
大妹从来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眼睛一直不敢离开自己那几台纺车。所以她不但产量高,而且织出来的棉纱质量也好,粗细均匀,很少有接头的。
没过两年,厂里的领导就看到她的努力了。她被提拔为段长了。
这个时候她已经十八岁了。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城里,休息的时候就去舅舅家。
去了也不多说话,就是帮舅舅家干活。只要她一去,家里的床单被套,沙发套,舅舅舅妈换季的衣服全给洗得干干净净。连厨房里都收拾得亮亮堂堂的。
舅妈打趣说:“只要你一来,我们家就跟重新装修了一次似的。”
对于这个勤劳的外甥女,舅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开始替她张罗对象了。
张罗的对象要么是 *** 妈朋友的儿子,要么是农场里的年轻才俊,刚分配来的大学生。个个都长得帅,条件好。
可大妹都不同意。
因为从她小学起,就有同村的一个男孩喜欢她。
因为年纪小,两个人都没到年纪,所以没谈恋爱。男孩平时对她像妹妹一样关照。但两个彼此的爱慕,内心都很清楚。
男孩家里穷,穷到什么程度呢?他才两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
五个兄弟姐妹全靠 *** 妈一个人拉扯大,可想而知吃了多少苦。那个时候,别人家到年底了,没有钱过年,可以去找村里借。他们家从来都借不到。因为村里怕他们家还不起。
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自己养牛耕田。他们家一到秋天耕完田,种子都播下去后,就要把牛卖掉。
就靠卖牛的钱来给全家人买一件新衣服,割几斤肉过年。要不都不知道漫长的冬天怎么捱过去?
等到了春天,全家人再想办法买一头小牛仔自己养大。小牛仔买回来养几个月,就到了夏收夏种了,小牛仔不会耕田,就得这个男孩和他哥哥一起 *** 。
所以,那时候每一年播种的季节,别人家都用着温顺听话有经验的耕牛,只有他们家每一年都用牛犊子。费劲的 *** 。
当然了,这只是一件事情。真正过日子,因为穷还吃过很多很多的苦。我这大妹夫到现在也不肯吃一口红薯,因为小时候吃吐过。
大妹去城里上班后,男孩经常去看她,给她送一些自己妈妈做的腌菜。无非腌咸菜,腌洋姜、泡萝卜之类,可大妹觉得很幸福。
十八岁了,两个人觉得到了谈恋爱的年纪了。再加上舅妈不停的给大妹介绍对象,她总是不同意,总得有一个理由啊。
所以,大妹专门回了一趟家,把她和这个男孩的事情对家里说了。
我婆婆当然不同意啊。好不容易给你跳出农门,你又要给我跳回来?
而且还是十里八乡穷出名来,穷到叮当响的人家??
我大妹哭着说:“我和他有真感情。”
我婆婆说:“感情?感情是能抵一头牛,还是能低你一个月的工资?啊? *** 这边十八代都没有出过一个城里人,我好不容易给你送出去,你这是要气死我呀!”我婆婆捶胸顿足。
大妹和男孩也怕给我婆婆气出个好歹,表面答应不再来往了。
可口说无凭!为了暂草除根,我婆婆跑到男孩家里,找了男孩的寡母说:“我们家条件虽然不好,但我女儿现在已经是城里户口了,你看看这方圆百里,只要出去的人,还有谁是重新嫁回农村的?都是做父母的,老嫂子,您也要理解一下我呀!”
那寡母深知自己家条件差,也劝儿子:“我们家这条件确实高攀不起啊。别耽误了人家的好姑娘。这年头,跳出农门多不容易啊?如果是我的女儿,我也不想她再回到农村来。”
当年的男孩叹着气不说话,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我大妹回城里后,转头就把她和这男孩的事情告诉了舅妈。
舅妈有文化,通情达理。她点了点头说:“好,我知道了。我再不给你介绍男朋友了。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你自己好好考虑吧。”
家里人以为他们分手了,可实际他们俩人还在悄悄来往。
一晃,大妹二十多岁了。迟迟不肯找男朋友。
我婆婆终于妥协了,嫁个农村的,也比不嫁强。
她去了一趟城里,找了她那个有本事的弟弟。哭着说:“你外甥女都这么大了还不肯找男朋友,我急得吃不下睡不着的。她非要和那个穷得叮当响的男孩在一起,我不同意!你给我拿个主意吧。”
舅舅一声大吼:“她不听话我有什么办法?她舅妈给她介绍的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吧?”
舅舅吼完了,又小声对自己姐姐道:“让他想办法来城里做点小生意,也不是不能过日子。”
于是,在舅舅的帮助下,大妹拿出自己上班的积蓄,给妹夫开了个小餐馆。
父母永远拗不过儿女,婆婆经过一番挣扎后,还是同意了。
两个人结婚后,妹夫对大妹百依百顺。家里虽然穷,可从来没穷大妹,好吃的好穿的,都紧着大妹。
婆婆和三个姑姐更是对大妹亲热得很。连妹夫的嫂子,也就是我大妹的妯娌,也对她像亲妹妹一样。
他们的女儿出生后,她婆婆年纪大了,几乎是大嫂一手带大的。长嫂如母,他们家真是做到了。
过了没几年,大妹所在的棉纺厂倒闭了,厂里给所有人买社保。但工作没有了。
妹夫的小餐馆也不太挣钱,在城里生活成本也挺高,房子也还没买。
两夫妻一商量,便把农村的老宅重新修了一下,搬回了农村。
妹夫发誓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他对大妹说过一句话:“好听的我也不会说,不过我保证让你什么时候都不后悔嫁给我。”
妹夫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帮人家运沙石。
后来兴起了收割机,他又买了。农忙的时候收割,农闲运沙石。日子也慢慢好过了。
大妹除了带孩子,什么也不用她做。婆婆每隔一天还给她送菜送蛋。自己家养的鸡杀好了给她送去。
妹夫的大嫂怕大妹一个人带孩子累,每天吃完早饭就去帮着她带。
过了几年,女儿大了上学去了。大妹便成了村里麻将馆的常客。
每天打麻将、逛街成了她的主业。她打麻将的时候,大嫂怕她肚子饿,把饭做好了给她送去。
整个大家庭里,谁也不能说大妹一句,否则妹夫就和谁急。
我婆婆偶尔对自己女儿说一句:“你也找点事情做一下,别每天只顾着玩。”
妹夫便说:“您过好自己就行了,不要管我们的事情。我饿不着她的。”
又过了几年,学校兴起了校车接送。早就拿到A照的妹夫抓住了这个风口。
贷款买了十几辆校车,开起了校车公司。还在外面承包了一千多亩农田专门种植蔬菜。
每一辆校车配一个司机和一个跟车员。大妹每天给司机们做一顿午饭,管管帐。和学校对接这一块仍由妹夫负责。
这么轻松的事情,还把妹夫心疼坏了。心疼大妹太累了,过了没多久,妹夫就专门请了一个人做饭。
现在大妹就例行管理一下司机和跟车员,平时打打麻将。她是远近闻名的‘牌长。’
有一次,妹夫和大妹开玩笑:“你知不知道我们承包的田在哪个方向?”
大妹说:“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去看过。”
妹夫说:“下次我带你去兜风,顺便看看吧。”
他们结婚后最开始几年过得有点苦。舅妈对我婆婆说:“我给她介绍的谁谁,又被提拔了。当初如果和她成了,就该她享福。”
婆婆倔强的说:“我也想通了,人各有命,只要他们感情好就行了。”
舅妈便顺着我婆婆的话说。
现在,他们家大业大,夫妻和睦,我婆婆说:“你总算是没有让我后悔。都不知道我为你流了多少眼泪。”
今年,舅妈回来的时候,和妹夫两口子开玩笑说:“当时我和你介绍那个男孩,你不愿意,你知道人家现在做到什么职务了吗?说出来吓死你!”
大妹说:“什么职务我也不稀罕。”
妹夫笑说:“她就是旺夫。幸亏我们现在过得也不差。”
舅舅说:“这就是命。该她享福。”
结婚二十多年了,两口子从来没有红过脸。上敬父母,下疼子女,团结兄弟姐妹。
除了下雨下雪,每天吃完晚饭,妹夫和大妹必定会手挽着手一起散步。几十年如一日。
如果是别的两口子这么大年纪还挽着手搂着腰的,肯定会被人调侃。
但从来没有人调侃过他们。已经习惯了。
如果哪一天他们俩没出去散步,人们反而会觉得奇怪。
他们活成了一道风景线。他们的故事,一直被流传。
虽然一直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也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我婆婆三个孩子,当时就只要她占了天时地利,农转非成功。我老公和小姑子都没有这个时运。
有些时候,就是命,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