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算命法-为何亲自上门感谢章太炎

admin2023-01-15 16:36:2817

通神算命法,为何亲自上门感谢章太炎?

民国的上海滩,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的确,这三大青帮大亨中,杜月笙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与他会做人有很大的关系!

穿着长衫的杜月笙

写下这个提纲的时候,三少的脑海里立刻就蹦出了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是,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形象。

孔乙己为什么要站着喝酒呢?因为孔乙己穷,口袋里没有钱。

孔乙己为什么要穿长衫呢?因为穿长衫大抵是有文化的人。

至于为什么是“唯一”?

因为,酒馆里穿着长衫有文化的人,口袋里都有几个钱,可以找个座位坐下来,慢慢喝酒。孔乙己却不一样,就成了“唯一”!

杜月笙,也喜欢穿长衫,每次都是一丝不苟,从来不会把袖子卷起来。而且,杜月笙还喜欢手上,把玩着一把折扇。

穿着长衫,手拿一把折扇,这不是电影里有文化人的模样吗?

当然,杜月笙这身装扮,与孔乙己有很大的区别。

一生潦倒的孔乙己想通过自己的一袭长衫,告诉世人自己是个有文化的读书人。而杜月笙的一袭长衫,却是向往读书人的那种风度和气质。

因此,杜月笙很喜欢被人称呼为“杜先生”。

杜月笙从小家寒,父母早逝,善良的继母靠着给别人洗衣服赚钱,送杜月笙读了5个月的私塾。5个月的读书时光,是杜月笙多灾多难的童年中最珍贵的记忆。

后来,杜月笙逆袭成了上海的土皇帝之后,杜月笙对有文化的学者格外敬重,也非常愿意和有文化的人交往!

章太炎给杜月笙的一封信

虽然,杜月笙很想结交更多的文人学者,他却不会乱去交往。

一来,杜月笙是黑帮的大佬,名声好说不好听,有的文人只怕不愿意。二来,没有合适的机会,总不能自己找上门去吧。

这不,机会自己找上门了。

有一天,有人给杜月笙送了一封信,这写信人叫章太炎。

章太炎,是近代国学大师,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的学者 ,连鲁迅先生都是他的学生。这种人,正是杜月笙所仰慕的文化人。

原来,章太炎的侄儿,居住在上海法租界,与上海一位颇有身份的人发生了房屋纠纷。侄儿在无力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去找苏州的章太炎帮忙。

可想而知,满腹经纶的章太炎,脾气又不好,在这方面根本就无能为力。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给上海法租界炙手可热的大佬杜月笙写了一封信,请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见到章太炎的信后,心中大喜,他正想结交这位学者呢,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不用说,这场纠纷由杜月笙出面,还真就解决了。

笑话,所谓的纠纷,不外乎“钱”的问题。对于杜月笙来说,钱也好,面子也罢,他多的是。所以,没多久,就把章太炎拜托自己的事办得妥妥的。

通神算命法-为何亲自上门感谢章太炎

杜月笙登门拜访

话说杜月笙帮助章太炎的侄儿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又以低调的姿态去苏州章太炎家登门拜访。

这种拜访,是基于把章太炎作为一个师者的角度来拜访的。就正如老师交代学生一件事,学生办完之后来向老师汇报一样。

所以呢,杜月笙向章太炎告知了他调解房屋纠纷的经过和结果。章太炎热诚接待了他,二人相见甚欢,章太炎一改过去对杜月笙的看法。

他发现,这个别人口中的青帮大佬还真的不一样!

杜月笙则在告辞前,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两千银元的银票,悄悄地放在了章太炎家中的茶几上,并用一只茶杯随意地盖住。

杜月笙有这样的一种思维,他给人送礼的时候,一定没有第三人在场。这样送礼,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的,顾全了收礼人的面子和心理。

章太炎,作为文人名声虽然很大,经济却并不宽裕。

当他看到茶杯下压着的银票时,对杜月笙既感激又敬佩。他认为杜月笙并非传统的 *** 头子,他讲义气,重礼节,礼贤下士,更有豪侠之风。

杜月笙,就这样是和这位大文化人做了朋友!

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

杜月笙说:锦上添花的事他不做,要做,就要雪中送炭。

关键的是,炭,他送了,还给别人足够的面子。这就是会做人的诀窍,因为,他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杜月笙是个有心人,他在和章太炎交往的过程中,觉察出章太炎虽被人推崇,生活却有些拮据。

于是,杜月笙每月让人准时给他送去银票,接济他的生活。对于杜月笙的帮助,章太炎泰然受之,从未向他表示过感谢。

杜月笙和章太炎也开始了经常的走动。

有一次在闲聊的时候,章太炎问起杜月笙名字的来历。

那时候,杜月笙叫“杜月生”,因为他出生的那天是7月15日,正是月亮升起的时候,父亲便给他起名叫“月生”。

章太炎听后说:“这个名字好虽好,却不够儒雅,我给你的名字改一下如何?”

杜月笙一听,挺激动的,国学大师给自己改名字,太荣幸了!

于是,章太炎对杜月笙说,杜先生不如改名“杜镛”,字“月笙”。接着,章太炎又给杜月笙解释,《周礼》说:

“东方之乐谓笙,笙者生也;西方之乐为镛,镛者功也。”

从此,杜月生就变成了杜月笙。

不仅如此,章太炎还用大师珍贵的笔墨,帮助杜月笙修订了家谱!

1931年,曾经高桥镇的小 *** 无限风光地回乡建杜氏祠堂。在落成典礼上,许多的社会名流和军政显要,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几千人。

章太炎,也在受邀之列。

他亲自写了一篇《高桥杜氏祠堂记》。文中,他追根溯源提到了古代杜姓文人若干,这无疑让杜月笙的出身,蒙上了一层世代书香的气息。

这种光芒,正是身为青帮大佬的杜月笙所缺少的!

三少说:

真正的朋友,心灵上是平等的。无关乎财富,地位,环境。杜月笙用心交到了国学大师章太炎做朋友,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我们想啊,一个青帮的大佬,混社会的人,有一个国学大师的朋友经常为他增光添彩,杜月笙的人生是不是更加开挂呢?

有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1、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 *** 对于身体一样。 —— *** 生

2、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曾国藩

4、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富兰克林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6、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9、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10、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12、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1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14、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5、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伏羲在几千年前所画的八卦图?

谢谢题主的提问。伏羲在几千年前所画的八卦图,真的能包括宇宙的一切吗?根据有关记载和个人理解,试着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传,作为“三皇”之一的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也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创世之神”。相传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具体而言,《易经》记载伏羲得到了来自黄河的所谓“《河图》”以及来自洛水的所谓“《洛图》”,经过研究后,画出了八卦图。

伏羲八卦图,又称先天八卦图。个人觉得,八卦是上古时期的基本哲学概念,也是当时的人们认识宇宙与自然的基本工具。

按照《易经》的思想,宇宙万物皆由“阴阳”构成,而八卦则是把宇宙间的万物分成了八种现象和基本构成元素。伏羲八卦图则是把这八种现象和元素直观的展现出来。

八卦图的外观是正八边形,每条边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分别代表着宇宙的八种主要物质,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综上,按照伏羲画八卦图的思路以及上古时期人们的认识,伏羲八卦图涵盖了宇宙的一切及其变化。不过,按照现代科学的成果,伏羲八卦图对宇宙观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然,伏羲八卦图客观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宇宙观,不仅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古人的宇宙观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 *** 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你经历过最离奇的事是什么?

初二男生,午睡从上铺摔下来,后脑勺摔个大包,班主任给孩子奶奶打 *** 让带去医院检查下,可是奶奶说等明天她忙完了就去,结果,下午3点,孩子突然 *** ,一会儿功夫就没了…

小波今年上初二,家在刘家店村,我们那里十年九旱,庄稼没啥收成,村里人主要靠去市里打工维持生计。

早前小波家里只是他爸去打工,留 *** 在家一边侍弄几亩地,一边照顾小波,可是小波10岁那年, *** 意外怀孕,最终商量留下,后来他妹小燕就出生了。

自从小燕出生,家里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好不容易等到小燕断奶,两口子就把俩孩子都扔给他奶,进城打工了。

孩子奶奶是极其不情愿的,因为早些年,小波的老叔娶媳妇,他奶拿出10万,可是之前一年小波他爸在工地上摔断腿等着钱治,他奶都没拿出来,愣是靠小波妈去娘家求着借来的钱。

但是还是晚了,没得到及时救治,后来他爸出院康复半年,还该有点儿跛,以至于再去打工都不爱要,最后一个老板可怜他才留下他,不过也是有个条件,别人一天120,他只有80。能找到活儿就不错了,他爸也知足了。

但是从那就跟他奶记仇了。尤其是第二年老人拿出10万给他老叔娶媳妇,更是让这两口子差点作翻天,连带着小波也恨他奶,见着有时候绕道走…

老人有老人的难处,老儿子有点缺陷,38了还没处过对象,好不容易介绍一个,相处半年了,对方提出给10万彩礼年底就张罗结婚。可是这头大儿子就出事了,她当时想着儿媳妇娘家哥哥是养大车的,应该很容易借到钱,所以就没拿出来,只是她哪里知道大儿媳妇早就因为 *** 养老的事跟她哥闹僵了。

只知道自从大儿子出院两口子就很少来她院了,大孙子也是躲着。她也就生气了,不来往拉倒,反正还有别的儿子。

所以,当两口子把俩孩子让给她,她是十万个不愿意的,可是又想到当年因为自己没拿出钱来让大儿子瘸了腿,有些愧疚,所以也就没说什么。

小波所在的初中,家里远的是可以申请住校的,因为心里记恨着奶奶,所以他从初一就住校了,只有周末才回去,即便回去也是要么出去玩要么躲在自己屋子学习。她奶除了吃饭叫他,平时也是不怎么搭理他的。

他出事的那天是周五,上个周末回家,因为 *** 就给寄回来500生活费,她奶老大的不乐意了,当着他面数落了他爸妈几句,他气不过还嘴了。

结果招来了他奶一大耳刮子,他饭都没吃,就哭着跑回了学校,从那天开始天天睡不好,同宿舍的人总能听到他说梦话,在梦里特别激动,像是跟人吵架,骂骂咧咧,哭唧唧的。

周五那天中午,他照常午睡,结果不一会又开始说梦话,伸胳膊踢腿的,一下子从上铺掉下来,后背着地,脑袋摔了一下,半天没起来,可吓坏了宿舍同学,一个腿快的跑出去叫宿管老师。

老师来了后,看着他已经站起来了,跟没事人似的,只说后脑勺摔了个包,过几天就下去了,以前在家里也摔下炕过。老师还是不放心,给家里奶奶打了 *** 。

可是老太太接了 *** ,听到孙子摔了,沉默了一会儿,回复说,等明天放假,她去学校接着去检查下,现在在亲戚家帮忙,回不去,匆匆挂了 *** 。

直到下午接到孙子 *** 而亡消息,老太太才惊慌给小波爸打 *** ,两口子直接赶到学校,老师推卸责任说中午已经通知让孩子奶奶领医院检查了,可是她说明天才有时间。

等老太太赶到,小波妈红眼似的直接推倒她,狠狠打了两个巴掌,骂骂咧咧,哭的肝肠寸断。而老太太中午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只是谁能想到摔那么一下,人就 *** 没了呢?

后来法医解释说,这种案例很多,都是经过剧烈碰撞,短时间内看不出啥,但是其实内脏或者大脑内部已经形成巨大损伤。如果得不到及时检查救治,一旦发现症状,基本就来不及了。

后来,小波父母将学校告上法院,认为孩子是在学校出事的,当时应该是老师带去医院检查,但是老师辩解平时学生在学校磕碰很常见,不可能磕碰一下就去医院,老师不用干别的了。

法院迟迟不判,后来小波爸突然就撤诉了,据说学校为了声誉,私了了。赔了10万块。小波家商量下也就同意了。

写在最后

法医尸检报告出来之前,大家都觉得太离奇了,从来没听过,摔的时候没事,结果过几个小时突然就 *** 没了。

这也给我们提了醒,不管是大人还是老人孩子,如果发生了剧烈的摔撞,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防患于未然。

另外,我想说

如果可以,孩子还是要自己带在身边,哪怕经济条件差一点,但是父母毕竟比别人更能关心在意自己的孩子。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有很多,父母为了挣点钱常年在外不回来,先不说孩子成长离开父母精神上性格形成上会有多少弊端,单从安全上就隐患重重。

我们经常能从新闻上看到,比较常见的留守儿童受害:

①孩子在学校被霸凌,老人不重视。

②孩子被坏人xing侵,因不知该求助谁,造成终生阴影。

③被恶毒爷爷奶奶肆意打骂。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相术大师叫许负?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在中国古代,封侯是一个男人事业成功的更大标志之一。然而,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能够封侯的,见诸史册者,不过五六人而已,除去秦良玉是南明小朝廷所封的之外,其余几位都是西汉初期刘邦、吕后所封,而相师许负就是其中之一。

许负传奇

相传秦始皇扫灭 *** 之后,心情大悦,令各地上报祥瑞。这个时候,河内郡上奏,说温城县令许望生了一个女儿。可话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呢?

原来,此女出生时,双手紧握,其中有一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可谓神异。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一百多年后,这个传说被一个女子重新演绎了一遍,同样是出生时双手紧握,且无法分开,后来遇到汉武帝,汉武帝双手轻轻一掰就打开了,手里也是握着一块玉。于是,汉武帝就将此女带回了宫里,也就是著名的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刘弗陵,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只不过,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汉武帝赐死了钩弋夫人。

总之,一个婴儿出生手里握着块玉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更神奇的是,这个婴儿出生仅一百天就能说话了!有孩子的朋友都知道,普通婴儿会叫爸爸妈妈,那得在一周岁左右。

所以,这个婴儿的出生,在当时是被作为祥瑞上报到朝廷的,而秦始皇对此也非常重视,亲自赐下黄金百镒(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嘱托许望善养其女。许望得到皇帝赏赐,十分感激,当即给女儿取名为莫负,即不负皇帝所托之意。

秦始皇重赏神异婴儿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四方,很多人不远千里来看热闹,许府门前,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但慢慢地,人们发现,许负对来看她的人,只露出两种表情,不是哭就是笑。凡是许负对着哭的人,回去之后都倒霉,不是生病,就是丢官,甚至死亡;而许负对着笑的人,回去之后则喜事连连,不是升官,就是发财。

久而久之,去看许负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害怕许负对着自己哭啊,不去还好,万一去了许负对着自己大哭不止,那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啊?就这样,许府门前渐渐清净了起来。

给刘邦看相,断言他来日必能当上皇帝

许负很小的时候,就能给人看相算命了,而且金口一开,必定命中,因此名气越来越大, *** 搞得秦始皇都很好奇,特地派人来宣她到咸阳去为自己看相,哪料许负竟然装病不去。许望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女儿,结果许负一句话差点吓死他,许负说,“天下即将大乱,去之无益。”并且,许负把自己的名字由许莫负改成了许负。从此之后,许望担心女儿口无遮拦会闯出祸端,因此严禁许负再给人看相。

过了几年,陈胜吴广 *** ,天下大乱,许望和三个儿子趁机自立,招募军队,以待明主。不久之后,刘邦率军攻打咸阳,途经温县,因为早就听说过许负的大名,因此就前去拜访。

许负先看到陈平和周勃,不由得心中惊讶,因为她看出这两人将来都是辅佐皇帝的人。接着又看到了萧何和曹参,更是惊讶,因为这两位更厉害,乃是出将入相的人物。最后,当她看到刘邦时,一切都明白了,这个人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将来是能做皇帝的人啊。

于是,许负劝说父亲投降了刘邦,并把看相的结果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大喜,说道,“如果他日我真的能当上皇帝,必定封你为侯。”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兑现了当年的诺言,封许负为鸣雌亭侯,时年许负19岁。

给薄姬看相,断定她生的儿子能当皇帝

项羽入咸阳之后,曾将天下分封给了十八位诸侯王,比如他自己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十八位诸侯中,还有一个西魏王,名叫魏豹,一般史书上称其为魏王豹。

魏王豹有一个姬妾姓薄,通常称之为薄姬。薄姬的母亲魏媪请许负到府上,给薄姬看相,不料许负一看之后,说,“薄姬相貌大贵,将来生下的孩子一定能当皇帝。”

通神算命法-为何亲自上门感谢章太炎

这句话大大地 *** 了魏王豹,他深信如果他和薄姬的儿子能当皇帝,那么他也一定能当皇帝,竟然因此自信心大涨,背叛了刘邦,倒向了项羽。

可是,这个时候,薄姬还没给魏王豹生下儿子啊,所以许负的预言并没有应在魏王豹身上。刘邦派韩信、曹参等人击败魏军,魏王豹被俘,不久后被杀。而薄姬,则被刘邦收入后宫。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临幸了薄姬,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召见过她。然而,就是这一次,就让薄姬怀上了孩子,不久之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做刘恒。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但吕后临朝称制,掌握大权。刘盈死后,吕后先后立了前少帝和后少帝为傀儡皇帝。吕后死后,陈平和周勃发动兵变,平定了诸吕之乱,将吕氏一族诛杀殆尽,其中包括吕后的亲孙子们,当然也是刘邦的亲孙子。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众人一致推举刘邦第四子刘恒为帝,就这样,原本最不起眼的皇子刘恒,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了西汉王朝的第三任正式皇帝,史称汉文帝。

许负的预言终于应验了!

给周亚夫看相,断言其将来会被饿死

汉文帝继位之后,为了感谢许负拯救自己和母亲的恩典,将其称之为义母。有一次,汉文帝请许负为自己的宠臣邓通和周亚夫看相。

邓通时为黄头郎,深得文帝宠信。而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时为河内使。

岂料许负为两人看过相之后,连连称奇,待到文帝开口询问,才说道,“这两人都是官运亨通,富贵至极,但为什么结局都是饿死呢?”

说着,许负指着周亚夫说道,“此人三年后封侯,封侯之后八年为将相,持国柄,贵重一时,人臣中再无胜过此人者。不过,为相九年后将被饿死。”

周亚夫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是周勃的次子,所以周勃的绛侯爵位是由他哥哥周胜继承,所以不可能轮得到他啊。而且,如果出将入相,贵极人臣,又怎么会饿死呢?

许负又对邓通说,“你在饿死之前,亦官运亨通,受圣上封赏尤多,官可到上大夫。”

由于许负的预言太过荒诞,在场之人没有一个相信的,只不过因为许负的身份,而不敢反驳罢了。

可是,之后的发展,完全和许负预言的一模一样。

周亚夫三年之后,被封为条侯。八年后,因平定七王之乱有功,迁为丞相。九年之后,因其子私购御用物品,受牵连被下狱,在狱中绝食而死。

邓通因受文帝宠幸,很快升为上大夫,甚至赐铜山给他,许他铸钱,于是邓氏钱遍于天下,邓通也成为富有的代名词。但景帝即位后,他被免官,抄没家产。可怜富逾王侯的邓通,最终穷困潦倒,饿死于街头。

退隐山林,得以善终

许负五十岁生日时,文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贺仪式。在庆典仪式上,许负自感泄露天机过多,便向文帝请求致仕,并得到了允许。

许负离开京城后,隐居于夫家商洛山中,在潜心著述之余,以相夫教子为乐,直至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综上所述,相师许负19岁封侯,又被汉文帝认为干妈,这事是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