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算命大师-余光中寿享90岁今病逝
南昌算命大师,余光中寿享90岁今病逝?
谢谢邀请,回答如下:
最欣赏《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 在那头。
【余光中】2017.12.14. *** 著名诗人、散文家因病逝世,亨年90岁。
余光中的《乡愁》一经发表,立即在海内外的华人中引起共鸣,先生说,这首诗己醖酿60年,可是写作仅用了20分钟。
抗战时,余光中和父母逃难四川,也就是说余先生在重庆和成都生活了十一,二年,他的太太是四川人,二人交谈都是四川话。
在这首诗中,余先生用了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词:"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词精练的表现先生四个阶段的情景,在四川少年时的难忘经历用爱集的邮票收藏表现,在 *** 即用一张全家渡过海峡的船票表示,而坟墓则是思念自己至爱的,生死两茫茫的母亲,海峡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那"一滩浅浅的海水"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在我所读的新诗中,象这种用回环往复,一咏三叹、既有传统古典诗词的影响,汲取长短句的规律结构,四段中的关键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相同位置的叠词应用,使得全诗低呤浅叹,如怨如恕。这首诗发表于70年代,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功底和 *** 。
从1982年开始,我省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即与余光中书信往来,有趣的是两人谈到四川深宅大院,荒郊野外坟坝的蟋蟀,4年后余光中的《蟋蟀呤》写道:就是童年逃走的那只吗?一去四十年、又来叫我!2006年9月,在成都"月白风清"的杜甫草堂,余先生偕夫人兴趣盎然的参观诗圣故居,当場作诗三首,其中一首只有三句话:一干三百年可以见证,"安史之乱"最憔悴的难民,成就历史最辉煌的诗圣。
回味余先生巜乡愁》,可以想象先生在外的游子情结,作为千万炎黄子孙一员,《乡愁》强烈的表达了他们无尽的思乡之情,这种特定时期的历史沧桑感充分显现在两地的交流和合作中。我们仿佛看见诗人扑向祖 *** 親时的大喊,不由心生一种深深地沧桑感。
余光中先生曾回答也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流沙河诗人:思蜀而不乐。我们普通百姓将回答先生在天之灵:祖 *** 親将迎接游子回家。
如何评价北洋军阀孙传芳?
他,是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所要讨伐的三大军阀之一;他笑容可掬却本性阴毒,被人称作“笑面虎”将军;他,与 *** 是同班同学,却放弃日本人的招揽;他,晚年放下一切恩怨,皈依佛门,却被人昔日仇人之女刺杀在佛堂。
他,就是有着“东南王”之称的直系军阀首领孙传芳。
一、童年不幸,少年留学与 *** 成为朋友,迅速崛起于乱世之中1885年4月17日,孙传芳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小乡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
不过童年的孙传芳却是不幸的,父亲在孙传芳出生后不久就不幸去世了,年幼的孙传芳及其家人遭到了婶母一家的 *** 。
在孙传芳四岁时,母亲带着年幼的孙传芳到历城去谋生。在孙传芳10岁的时候,母亲又带着孙传芳来到商河县去投奔大姐的婆家。
时间到了1899年,义和团运动风风火火地在山东这块大地上兴起,孙传芳跟随着母亲和三姐逃难到济南。
孙传芳的三姐经人介绍嫁给袁世凯的手下王英楷,孙传芳一家人得以寄居在姐夫王英楷家中,直到这时孙传芳才算过上了一段安定的生活。
1902年,17岁的孙传芳经过姐夫王英楷的介绍得以进入袁世凯设立的陆军练官营,成为一名步兵学员。
或许是因为童年的苦难经历再加上孙传芳天资聪颖,孙传芳很快就在陆军练官营脱颖而出,被选派去日本留学。
在这段留学期间,孙传芳认识了他后来的朋友同时也是敌人的 *** 。
说起孙传芳与 *** 的相识,真印证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孙传芳可是真正把 *** 揍了一顿。
原来 *** 是孙传芳在日本留学时的军校队长,主要负责管理孙传芳这一队人。一次 *** 在进行点名时,发现孙传芳几人还没有归队十分生气。
在见到孙传芳几人后, *** 抽了他们每人两个耳光,孙传芳由于个子小,帽子一下就被抽飞了,露出了大辫子。
*** 指着孙传芳的辫子就嘲笑说是猪尾巴,还轻蔑地称呼孙传芳是低贱的人。
孙传芳此时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哪里能接受这样的侮辱,把辫子一甩就上去跟 *** 打在一起。
不得不说 *** 能成为他们的队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孙传芳被 *** 戏耍地团团转。但是孙传芳后来成为一代枭雄也是因为他有一股狠劲,对着 *** 的皮鞋咬了下去,把岗村宁次疼的哇哇叫,一时间竟忘记反抗了。
孙传芳趁势把 *** 顶翻,若不是同班同学杨文恺及时把孙传芳拉住,今天岗村宁次就要吃大亏了。
不过被打的 *** 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夸奖起来孙传芳,称其胆子大是一条好汉,两人一来二去倒是成了朋友。
这也在暗示着 *** 将会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回国之后的孙传芳迅速受到了重用,从营长一路升到地方大员,直至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东南王”。
二、盛极而衰:笑面虎将军屡战屡败,最后投奔奉系1925年对于他孙传芳来说是得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成为统辖东南五省的直系军阀首领,风头一时无两。
这年发生了一件事,更加坐实了孙传芳“笑面虎”将军的称号。原来在奉军交战时,孙传芳俘获了奉军的前敌指挥施从滨。
施从滨已经60岁了,见到孙传芳还行了军礼,孙传芳呵呵一笑,反手把施从滨给斩首了,顺带把首级还示众三日。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传芳最后被施从滨之女施剑翘 *** 一点都不亏,完全是自己作的。
不过孙传芳的好日子没过多久,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开始从广东誓师北伐,目标直指以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为首的军阀势力。
孙传芳一开始见到听到北伐军的消息并不着急,因为北伐军 *** 个要攻打的对象并不是他孙传芳而是吴佩孚,他巴不得吴佩孚和北伐军拼的两败俱伤,正好可以吞了吴佩孚的地盘。
不过孙传芳没有料到北伐军的攻势如此之猛,吴佩孚在武汉、武昌等地被接连击败,最后只能退到河南境内。
北伐军在1926年9月初打到了江西境内,孙传芳一下子慌了神,连忙派兵去迎战,并且亲自动身去九江督军。
孙传芳此时的部署是:谢鸿勋第四师挡赣西北,卢香亭第二师、郑俊彦第十师及杨赓和 *** 旅、彭德铨混成旅沿南浔铁路前进。他亲率陈调元第六师、周凤岐第三师及武铭卫队旅屯兵九江、武穴。
但是战斗一打响直接脱离了孙传芳的掌控,谢鸿勋战死、陈调元中立、卢香亭战败,孙传芳的部队三线失利,逼得孙传芳仓皇逃回南京。
孙传芳此时对外宣布还掌握江、浙、皖三省,但是实际上安徽陈调元已经依附北伐军,浙江孟昭月腹背受敌,危在旦夕,暂时可以控制的惟江苏一省而已。
不过失败之后的孙传芳并没有放弃跟北伐军对抗,但是孙传芳也没有以前那么自大,认为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对抗国民革命军。
于是乎,孙传芳密谋联系北洋军阀的所有势力与国民革命军继续进行对抗,但是孙传芳最后的谋划最后没有得逞。
说来也是好笑,北伐军都打到家门口了,段祺瑞的手下跟吴佩孚的手下还在互相嘲讽,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此时孙传芳的心中只想大叫一声:猪队友啊,真的带不动。
无路可走的孙传芳只好去找自己的老仇人张作霖,两人在去年还打的不可开交。
不过到底是枭雄,面子这东西也是可有可无的,孙传芳立马找人去请求张作霖的原谅。
这边张作霖估摸着国民革命军要是彻底击败了孙传芳,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当即表示既往不咎,愿意和孙传芳一起去对抗国民革命军。
在得到张作霖的保证之后,孙传芳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南京城。
这边就不得不提孙传芳的一个 *** *** 作,仗都没打底盘倒失去了一大块。
原来之前孙传芳的手下夏超叛变被孙传芳处决之后,孙传芳派了一个自认为稳妥的陈仪去掌管浙江。
陈仪什么人呢?陈仪与 *** 是老乡,孙传芳想的是万一再与北伐军对抗不利,到时候可以借陈仪的名头缓解一下北伐军的攻势。
但是孙传芳错误估计陈以这个人了,陈仪一直想让浙江人处于浙江的治理下,孙传芳一看急了,连忙给陈仪送上20万银元。
不过还是无济于事,陈仪最终归附了国民革命军,一枪没打便失了整个浙江。
不过 *** 后来在北伐军内部排除异己,造成了北伐军人心涣散,孙传芳趁机打了几场胜仗。
得胜之后的孙传芳有点飘飘然,急于渡江与国民革命军决一死战,结果在中途被国民革命军各部夹击,一下子损失4万多人。
北伐军趁势进军,夺回了蚌埠、徐州等地。孙传芳受此重创还是没有选择放弃,张作霖还是跟在后面支持孙传芳。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 *** 本人炸死,孙传芳顿时失了主意,一路逃往沈阳去投奔张学良,等待再次出山的机会。
三、隐居天津,潜心修佛,拒绝日本人招揽,最后死于刺杀北伐军取得空前的胜利,摆在北伐军面前的只剩张学良这最后一股势力,但是与以往直接攻打不同,北伐军这次选择的是劝降。
1928年12月29日,张宣布东北“易帜”,中华大地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
1930年,阎、冯倒蒋,爆发了中原大战,孙传芳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但是苦于自己手头没兵只好去请求张学良。
但是张学良拒绝了孙传芳的请求,还派兵帮助了 *** ,孙传芳顿时感觉自己再也不会有同国民革命军复仇的一天,于是选择了隐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在敌手,孙传芳便来到天津过上了寓公生活。
在天津隐居的日子,当年的老朋友 *** 多次拉拢孙传芳,请求孙传芳在伪 *** 任职,被孙传芳严词拒绝。
最后为了日本人的 *** 扰,孙传芳接受了老朋友靳云鹏的建议盖了一座佛堂,从此专心修佛,当时还在天津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吸引了一大批信众前去。
曾有人告诫孙传芳以前杀戮太多,这样贸然隐退佛堂,必然会招致仇家的追杀,孙传芳对劝诫者说,死在自己同胞之手,要比做 *** 贼要强上千倍。
孙传芳的归隐之举虽有无奈之意,但是归隐之后的孙传芳的确在践行善事。
夏天的时候,孙传芳会在自家门前准备绿豆汤供行人解暑。
甚至有一次孙传芳家里进了盗贼,在被抓住之后,孙传芳不仅放了盗窃者,还用米资助救济盗贼,因为此事孙传芳也上了一次报纸。
这样的孙传芳与以前那个动则 *** 无数的军阀相比,无疑是变化了很多,也或许是在修佛之后努力地忏悔当年的罪责。
结语1935年11月13日,在孙传芳手上逃过一劫的施从滨之女施剑翘在孙传芳建造的佛堂之中用 *** 将其 *** ,一代枭雄的一生就此终结。这也仿佛印证了孙传芳之前所说的话:“死于同胞之手,比当汉奸 *** 贼苟活强上千倍。”
参考文献:《孙传芳全传》、《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
历史上有什么人死于 *** ?
最出名的 *** 犯,竟然没人提三国袁术?这里我们根据正史来见识他的 *** 事迹。
一、明明很弱鸡,却敢 *** 个称帝公元197年,袁术称帝,这也让他创造了一个记录:是东汉末年 *** 个称帝的诸侯。第二个有此胆者,是23年后的曹丕。作为 *** 个吃螃蟹的勇士,袁术绝对没想到,自己吃的是只毒螃蟹,没撑到三年,自己就因此丢命。
作为实力并不拔尖的诸侯,袁术称帝的勇气,首先来自于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影响力。
何谓四世三公,今天趁着这个答题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袁术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担任东汉司徒;
袁安的著名儿子有袁章、袁敞,后者担任了司空;
袁京的儿子袁汤,担任了太尉;
袁汤生了四个儿子,其中两个早亡(袁平、袁成),活下来的袁逢、袁隗,都被被封为公,其中袁隗担任太傅;
袁绍,就是袁逢的庶子,也就是小老婆生的娃。
袁术是袁绍的不同母弟。
所谓的四世三公,是指四代中都有人担任三公级别的中央 *** 职务。在门阀制度下,这种实力,意味着家族门客满天下。所以袁术就因此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家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汉王朝的刘氏。
但两汉四百年的影响力,可不是袁家四代就能撼动的,袁术用自己的性命证明了这个道理,也为其他诸侯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最经典反面案例。
袁术称帝还有两个底气:一是当时流行了上百年谶言—“代汉者、当涂高”。袁术的理解是:取代汉家的,是在路中高大的人。他的字叫做“公路”,所以因此牵强附会在自己身上。
其二,他通过孙坚父子获得了汉朝的传国玉玺,更加让其对自己的天命所归信以为真。
事实证明,称帝还是要看实力和形势,广靠口号是没什么用的。
二、穷得叮当响,却铺张奢靡称帝之后,袁术严格按照皇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史 *** 载:
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余粱肉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年代,各诸侯为了生存,无不竭力扩张军力,社会生产受到致命的打击,再加上当时频繁的自然灾害,客观条件撑不起这种奢华的生活水平。原属是舒坦了,士兵和百姓们过的什么日子呢?
而士卒冻馁,江淮闲空尽,人民相食手上有武器的士兵们都饥寒交迫,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们更惨,饿到人吃人的地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袁术无视民间疾苦,强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其后果只有众叛亲离。后来他被击败后仓皇投奔手下雷薄、陈兰,却被无情拒绝,这就是失去民心的直接体现。
三、军队战五渣,却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袁术称帝后,周围的大小诸侯们内心是狂喜的:真有这种 *** ,这年头就敢称帝?这时候削他,上应天道、下合 *** ,简直是合法的抢地、抢钱、抢人啊!兄弟们上。
于是乎,曹 *** 、刘备、吕布、孙策这四家平时尿不到一壶的大小势力,无不同仇敌忾的针对袁术。在将领、兵力、经济实力等方面袁术都没有优势,再加上根本没有其他诸侯敢帮他,所以妥妥的,没几年就嗝屁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全部落在别人手上。
因为自己想过过皇帝瘾,结果却落得家破人亡、贻笑大方的结局,袁术成了三国时代最典型的“ *** 被雷劈”的范例。不过他也并非一无是处,其后各大诸侯无不战战兢兢,压根没人敢提称帝的事,直到第二代军阀曹丕时,才再次开了这个头。不过那时条件已经成熟,早已没了袁术时代的顾虑。
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汉武大帝时代的大将军“霍去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据说他在幼儿时“病魔缠身”,父母亲就为他取了这个名字“去病”,即去除、丢掉病魔。
大宋时代的“将军词(诗)人——辛弃疾”,他的“弃疾”和“去病”有“意曲同工”之美好。成为千古绝唱,千古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
一、题赠霍去病:
去掉烦脑,
解除病痛。
二、题赠辛弃疾:
弃旧换新,
革疾扬善。
——秦兴撰联
秦兴于二0二二年四月十三(农历三月十三)5:28
刘姓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由于刘邦建立了汉朝,所以说到刘姓的历史名人,肯定就会有汉朝历史帝王将相长长的一大串名字。
而统这个刘姓当皇帝的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真是好不威风。
1西汉皇朝(公元前206-公元8):汉高祖刘邦西汉皇朝是我国 *** 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200余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历 *** 景之治、武帝鼎盛时期、昭宣中兴等著名治世,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 *** 次鼎盛。公元8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西汉又称为前汉,历时215年,共15位刘氏帝王。序号帝号姓名在位/登位时间简 介(点击查看详细介绍)1汉高祖 刘邦,前206年乙未岁汉开国皇帝,字季,终年53岁(前256--前195年)。2孝惠帝 刘盈,前194年丁未岁刘邦长子,高祖卒后继位,为吕后专权。3前少帝 刘恭,前187年甲寅岁为吕后专权。4后少帝 刘弘,前183年戊午岁五月为吕后专权。吕后 吕雉高祖刘邦之原配夫人,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高祖死后长期执政,然并未称帝,前后共16年。5太宗文帝 刘恒,前179年壬戌岁高祖第三子,吕后死,周勃等 *** 吕产,迎立之。6景帝 刘启,前156年乙酉岁文帝的儿子。文帝死后继位,历史上的“ 文景之治 ”时期。7世宗武帝 刘彻,前l40年辛丑岁景帝之第十子,景帝死后继位。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8昭帝 刘弗陵,前86年乙未岁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9昌邑王废帝 刘贺,前74年丁未岁六月武帝孙,昭帝侄。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 *** 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10中宗宣帝 刘询,前73年戊申岁又名刘病己,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11高宗元帝 刘奭,前48年癸酉岁宣帝之子,宣帝死后继位。12统宗成帝 刘骜,前32年己丑岁元帝之子,元帝死后继位。13哀帝 刘欣,前6年乙卯岁成帝养子,成帝死后继位。14元宗平帝 刘衍,公元1年辛酉岁原名刘箕子,元帝孙,中山王刘兴之子,哀帝死后继位。15孺子皇帝 刘婴,6年丙寅岁宣帝玄孙,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为帝,王莽摄政。注:汉朝(包括东汉)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喻强调孝治天下,如刘恒的谥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2更始皇朝(23-25):公元8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复国号为汉,公元25年被以刘盆子为首领的赤眉军所攻灭。传一帝前后共3年。更始帝刘玄两汉之际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推刘玄为皇帝。刘玄,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新莽时,刘玄因客犯法,亡命平林。地皇三年(公元22)绿林农民 *** 爆发后,刘玄投奔陈牧领导的平林兵,为安集掾。次年正月,绿林军诸部合兵击破新莽将领甄阜﹑梁丘赐,遂号刘玄为更始将军。后因其为刘姓宗室,遂被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六月入都宛城,大封宗室诸将。他嫉忌刘演﹑刘秀兄弟威名,诛杀刘演。 *** 军昆阳大捷后,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莽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王莽败死后﹐更始由洛阳移都长安。他没有才能,一朝为帝,便沉湎于宫廷 *** 乐生活,委政于其岳父赵萌,以致众叛亲离。赤眉军进逼长安时,刘玄杀害申屠建﹑陈牧﹑成丹等 *** 军重要将领,于更始三年(公元25)十月,奉玺绶归降赤眉,降封为长沙王。不久,被缢死。16更始帝 刘玄,23年癸未岁二月西汉皇族,王莽被推翻后,被推为更始帝。3三、刘望汉帝国(23-23)更始元年(23)八月,前钟武侯刘望(一作刘圣)起兵汝南(今河南上蔡西),称皇帝,严尤、陈茂往归之;刘望以严尤为大司马,陈茂为丞相。十月,更始政权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郡县皆降,刘望帝国灭亡。共历一帝,历时不到一年。17刘望,23年4刘子舆汉帝国(23-24)公元23年赵敬肃王曾孙刘林诈称算命先生王郎是汉成帝刘鳌之子刘子舆,拥立为帝,建都邯郸。黄河以北地区多闻风归顺。次年(公元24年),刘秀率部进攻王郎政权,占领邯郸,斩杀王郎。邯郸之战为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奠定了基础。共历一帝,历时不到2年。18刘子舆,23年5建世皇朝(25-27):刘盆子,太山式人,城阳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为樊崇等领导的赤眉军所拥立为帝,改元建世。于公元25年消灭刘玄更始王朝。建武三年(公元27年)投降于光武帝刘秀,贬为赵王郎中。传一帝前后共3年。19建世帝 刘盆子,25年乙酉岁六月6刘永梁汉帝国(25-27):汉朝宗室梁王刘永起兵,在睢阳(今河南商丘)称帝,占据今河南东南和相邻的山东、安徽一带。公元27年刘永死,苏茂、周建逃到垂惠,共同拥立刘永的儿子刘纡当梁王,继续对抗刘秀政权,但是刘纡放弃帝位,只称了王,刘纡于27-29年在王位。故传一帝共2年。20梁帝(称帝) 刘永,25年乙酉岁梁王(未称帝) 刘纡,27年丁亥岁7刘文伯汉帝国(25-37):卢芳假称自己是汉武帝曾孙子,原名刘文伯,于是在三水(今天宁夏)起兵,依附当地的少数民族羌匈奴,割据一方。刘文伯于公元25年被匈奴尊为皇帝。传一帝共13年。卢芳,字君期。东汉初年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东)人。新莽时,尝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与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更始帝刘玄至长安后授骑都尉,使镇抚安定以西。刘玄败,三水豪杰共计议,以他系刘氏子孙,宜承宗庙,乃立为上将军、西平王。他派使者与西羌、匈奴和亲,被匈奴单于奉为汉帝。建武五年(29年),在匈奴扶植下,割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五郡,都九原(今内蒙包头西南),并置守令。公元37年,刘文伯帝国被东汉消灭,刘文伯逃入匈奴。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刘文伯降汉,被封为代王。后复叛,留匈奴历十余年。21(称帝) 刘文伯,25年乙酉岁又名卢芳8东汉皇朝(25-220)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乙酉岁)汉光武帝刘秀称帝起,至公元220年(庚子岁)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东汉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大繁荣的朝代,在近200年的统治中,经历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等治世,一度成为当时 *** 强盛的国家。东汉在世界上的地位赶上了西汉,在科学文化上超过了西汉。东汉共有14个帝王,共196年,帝位传递次序为:1、光武皇帝刘秀→2、孝明皇帝刘庄→3、孝章皇帝刘炟→4、孝和皇帝刘肇→5、孝殇皇帝刘隆→6、孝安皇帝刘祐→7、前少帝刘懿→8、孝顺皇帝刘保→9、孝冲皇帝刘炳→10、孝质皇帝刘缵→11、孝桓皇帝刘志→12、孝灵皇帝刘宏→13、后少帝刘辩→14、孝献皇帝刘协。22世祖光武帝 刘秀,25年乙酉岁六月字文叔,先后推翻王莽、刘玄政权后称帝23显宗明帝 刘庄,58年戊午岁初名刘阳。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后继位。24肃宗章帝 刘炟,76年丙子岁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后继位。25穆宗和帝 刘肇,89年己丑岁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后继位。26殇帝 刘隆,106年丙午岁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继位,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27恭宗安帝 刘祐,107年丁未岁章帝孙,刘庆之子,殇帝死后继位。28北乡侯前少帝 刘懿,125年癸亥岁三月章帝孙,安帝死后阎太后(汉安帝皇后)拥立继位,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29敬宗顺帝 刘保,126年丙寅岁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30冲帝 刘炳,145年乙酉岁顺帝子,顺帝死后继位。31质帝 刘缵1/146年丙戌岁章帝玄孙,冲帝死后,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为帝。32威宗桓帝 刘志,147年丁亥岁章帝曾孙,质帝被毒死后,由梁翼迎立为帝。33灵帝 刘宏,168年戊申岁章帝玄孙,刘苌子,桓帝死后,窦后立他为帝。34弘农王后少帝 刘辩,189年己巳岁四月灵帝死后继位,做了四个月皇帝,被董卓废黜,后被毒杀。35献帝 刘协,189年己巳岁九月字伯和,灵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废后继位,被曹丕废黜。9三国·蜀汉皇朝(221-263):刘备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续汉之大统,在四川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止于后主刘禅,共2帝43年。拥有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等一带,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刘备幼有大志,东汉末年,与河东关羽公、涿县张飞公结为兄弟,募兵参加 *** 黄巾。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豫州牧等,后为徐州牧。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孔明)辅助,联合孙权,大败曹 *** 于赤壁,取荆州,得益州和汉中地区。建安二十四年已亥岁(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魏、吴成鼎足之势。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乃于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担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36先主昭烈帝 刘备,221年辛丑岁四月又称蜀先主,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37后主怀帝 刘禅,223年癸卯岁五月又称孝怀皇帝,刘备之子,为甘夫人所生。10神凤汉帝国(公元303年):两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割据和农民 *** 势力活跃,荆襄张昌率巴蜀流民起事,推举山都县吏丘沈为天子,丘沈改名刘尼,称汉之后裔,公元303年5月刘尼称帝,国号为汉,建元神凤,建都江夏(今武汉),公元303年8月为晋所灭。38神凤帝 刘尼,303年癸亥岁五月11十六国·(前赵)汉皇朝(304-329):(前赵)汉建国于304年,初称汉,实际上在318年之前只称为汉政权。西晋永兴元年( 304年)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被诸部匈奴共推为大单于,自称汉王,改年号为元熙。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318年七月,汉主刘聪死,子刘粲继位,同年为外戚大司马靳准所杀。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闻变,发兵攻靳准。公元318年十月,刘曜自立为皇帝,公元319年,刘曜徙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328年,两军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石勒军乘胜西进,曜太子刘熙弃长安,逃奔上□(今甘肃天水)。329年九月,勒军攻占上□,杀刘熙,前赵亡。前赵全盛时,拥兵二十八万余人,据地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当时,关陇氐、羌,莫不降附,前凉张茂等亦遣使朝贡。(前赵)汉历5帝,共26年。39高祖光文帝 刘渊,304年甲子岁十月详细资料40武皇帝戾太子 刘和,310年庚午岁详细资料41烈宗昭武帝 刘聪,310年庚午岁七月详细资料42隐帝 刘粲,318年戊寅岁七月详细资料43秦王光初帝 刘曜,318年戊寅岁十月末帝 刘熙(未称帝),328年戊子岁十二月并未称帝12刘芒荡汉帝国(309---309)永嘉三年(公元309)七月,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汉室后裔,诳诱羌戎,在马栏山(今旬邑境内)称帝。同年九月,为晋朝南阳王司马模所败,被杀,帝国遂告灭亡。44刘芒荡 309年13刘显帝国(351---352)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七月(一说永宁二年(351)四月),后赵大将刘显杀石祗在襄国称帝。公元352年正月冉魏帝国魏主冉闵杀刘显,进占襄国,刘显帝国灭亡。45刘显351年14刘黎帝国(389---389)公元389年,刘黎称帝,建都皇丘,同年为晋帝国所灭。46刘黎389年15十六国·夏皇朝(407-431)赫连勃勃夏又称刘夏或大夏,是十六国时期匈奴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刘渊,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全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晋太元16年(391) 北魏 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于,尽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施政残暴,发胡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中)。刑杀工匠数千人。夏凤翔六年(公元418),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声势更强。 真兴七年(425)赫连勃勃病死,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北魏攻取长安,后攻陷统万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逃到平凉,自称夏皇帝,改元胜光。胜光四年(431)赫连定六月,赫连定乘西秦混乱之机,杀掉乞伏暮末,消灭了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夏 *** 传三帝存在25年。47世祖武烈帝 赫连勃勃,407年丁未岁六月(查看详细介绍)48德武帝 赫连昌,425年乙丑岁八月(查看详细介绍)49平武帝 赫连定,428年戊辰岁三月(查看详细介绍)16南北朝·南朝·刘宋皇朝(420—479)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国号宋,史称刘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开国皇帝刘裕出于行伍,自幼家贫。时值东晋末期,民变此起彼伏,朝廷内部斗争也十分激烈。公元402年,东晋大将桓玄乘朝廷实力虚弱,起兵篡位,国号“楚”。刘裕与刘毅等起兵勤王,并最终消灭了桓玄的力量。此后,刘裕率军南征北伐,其势力不断得到稳固壮大,并先后攻灭刘毅、司马休之等实力派,最终迫使晋恭帝将帝位禅让给他,宋朝建立。宋帝国建立后,北方诸国虎视眈眈,战事不断。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他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家生产经济终于有所恢复,遂有元嘉之治。但公元453年,其长子刘劭为了篡夺皇位,骇人听闻地杀害了自己父亲,之后王室诸子争位,混战不止,帝王荒 *** 残暴,朝政日益腐败,国家实力从此一蹶不振。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把帝位禅让给了萧道成,南朝宋终被南朝齐所取代。刘宋共11帝,历时60年。50高祖武帝 刘裕,420年庚申岁六月战功起家,420年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代。51少帝 刘义符,423年癸亥岁刘裕长子,因游戏无度,不亲政事,即位3年,被顾命大臣所杀。52中宗文帝 刘义隆,424年甲子岁八月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53太初帝 刘劭,453年癸巳岁二月弑父即位,后被弟刘骏所杀。54南郡王建平帝 刘义宣,454年甲午岁公元454年1-6月在江陵(今荆州)称帝。55世祖孝武帝 刘骏,454年甲午岁文帝第三子。56前废帝 刘子业,465年乙巳岁孝武帝长子,在位6个月被杀。57晋安王义嘉帝 刘子勋1/466年丙午岁一月在公元466年正月称帝。58明帝 刘彧,465年乙巳岁十二月文帝第十一子。59苍梧王后废帝 刘昱,473年癸丑岁明帝长子,被萧道成 *** 。60顺帝 刘凖,477年丁巳岁七月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注:1、太初帝刘劭(426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字休远,刘义隆长子,母为皇后袁齐妫。元嘉30年(公元453年),因巫蛊之事,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共谋,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杀害,自立为皇帝,改元“太初”。刘劭因弑父篡位而导致众叛亲离,在位仅三月,即被率兵讨逆的刘骏所击溃,刘劭被俘后遭处斩, 并被刘骏称为元凶。2、南郡王建平帝刘义宣,公元454年1-6月在江陵(今荆州)称帝。3、晋安王义嘉帝刘子勋, 刘骏之第三子,刘子业之弟,曾在公元466年正月称帝,年号义嘉,并得到大部分州郡的支持,但在当年八月被刘彧大将沈攸之捕斩。17刘没铎稽胡帝国(577-577):刘没铎是建立神嘉年号的刘蠡升之孙。北周败齐师于晋州(今山西临汾)时,乘胜猛追,未暇收剑北齐人所弃甲仗。稽胡乘机收集齐兵所弃武器,装配部队。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十一月,并州稽胡立刘蠡升之孙刘没铎为帝,号圣武皇帝,改元石平。同年,周武帝派齐王宇文宪督诸军进讨,赵王宇文招擒刘没铎,余众皆降,帝国灭亡,历时仅一个月。61圣武帝 刘没铎1年/公元577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