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是保佑什么的 主管人间饮食-灶神属什么教

admin2023-01-14 16:57:3116

灶神是保佑什么的 主管人间饮食,灶神属什么教?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中文名称 灶神

外文名称 Kitchen God

别名 灶君、灶爷、灶王爷、灶王、五官神等

主要成就 传递 *** 、上传下达

职衔 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

灶神是保佑什么的 主管人间饮食-灶神属什么教

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

这是为了用糖粘住灶神的牙,免得上天之后说坏话。

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回天宫,向老天爷报告人间的事情。开头人们对他挺尊敬,有什么好吃的,先叫他吃,有什么好喝的,先叫他喝。可是灶王爷又谗又懒,整天胡吃闷睡,对人们吃喝冷暖从来不过问。

有一年腊月,灶王爷回到天上,见了老天爷,磕了头,行了礼,老天爷就问:“人们吃饭省俭不省俭” 灶王爷一听糟了,不知道可说什么好了,就捕风捉影的瞎编。他忽然想起来人家打浆粘鞋底的事,就添油加醋地说:“哎,老天爷啊,你可不知道,世人拿着粮食不当回事,费着呢!人们经常拿白面熬成成糊糊踩在脚下,一点也不珍惜。

趁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机会,家家户户熬糖稀组成糖瓜儿来上供。灶王爷谗嘴,一见糖瓜很稀罕,一个接一个地往嘴里塞。糖一化可了不得,把灶王爷上牙紧粘下牙,上嘴唇紧特贴下嘴唇,搞得他有嘴也不能说话。灶王爷到了天上,一句话也没对老天爷说,第二年就又丰收了。打那以后,人们都用这一招,每逢腊月二十三祭灶,就都供糖瓜。这一风俗一直传下来,祭灶时人们嘴里还念叨:年年腊月二十三,灶王老爷去上天。

送灶神

灶神全称“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定福神君”又称“灶君”“灶神”、“司命真君”、“九天东厨司命”“护宅天尊”。“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也就是厨房之神。 灶神之起源甚早,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

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帝报告。八月初三灶王府君寿诞。凡民若把灶王府君敬,灶台上立灶王府君神位。每逢初一十五燃香供奉。可诵《灶王经》。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为何北方是农历12月23日?

灶王老爷本姓张,一年一碗杂面汤。

灶王爷被玉帝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同时,灶王爷还有着监察人间罪恶,掌握一家寿夭祸福的职能。所以,灶王爷也是“一家之主”。

每过小年,民间就会开始祭祀灶王爷。但是,祭祀的时间却又有着差异,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而有的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呢?

我个人是南方人,虽然南方在祭祀灶王爷的时间也有二十三和二十四的区别。但是,我个人所在的地方,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爷的。

小年,最初起源于祭灶。祭灶,作为五祀之一,其在商周时期便已经存在了。祭灶最初祭祀的是祖先,而随着神格化之后,祭灶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是祭祀灶王爷。宋代的范成大在《祭灶诗》中有言,“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盏丰典祀。”

也就是说,在宋代及以前,民间在祭祀灶王爷的时候都是在腊月二十四。宋代的腊月二十四,又被称为交年节,小节夜。在这一天,人们在灶王爷的神像前的供桌上摆好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等。其中,后三样是给灶王爷的坐骑“灶马”所准备的。

灶神是保佑什么的 主管人间饮食-灶神属什么教

等到辞灶的时候,人们还要把麦芽糖用火给融化,然后把它抹在灶王爷神像的嘴巴上,以此来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而等到了清朝的时候,祭祀灶王爷的时间提前了一天。清朝时,在雍正皇帝之后,为了节省开支,便将祭灶的时间和拜祭祖先的时间放在了同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三。看到皇帝都如此,清朝的那些皇家贵族也开始模仿起来。随后,这一习俗便流传到了民间,从而影响开来。

但是,因为雍正之后的皇帝都没有强制要求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祭灶,所以流传的速度和面积也不是很大。对此,民间的一些地区仍然按照旧俗,也就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才开始祭灶。但是,对于水上的人家,他们会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才开始祭灶。

所以说,民间便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但无论怎样,辞灶最迟也只到二十五,不会到腊月二十六的。

其实,关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还有一个神话故事。那就是灶王爷本来就是天上玉帝的御厨,他做的饭菜很美味,十分符合玉帝和王母娘娘,以及各大仙官的口味。可是,灶王爷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他做菜的时候会试菜。可在试菜的时候,如果碰上好吃的,灶王爷就会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直到把它们吃完为止。

有一次,王母娘娘过寿,王母娘娘邀请了各路神仙前来赴宴,并让灶王爷要提前做好准备。灶王爷做菜的功夫实在了得。很快,灶王爷便把宴会所需的饭菜都准备好了。这时,灶王爷的坏毛病又发作了,他在吃水晶菊花饼的时候,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竟然把它们全部吃完了。

这个时候,宴会已经进行到了尾声,王母娘娘让灶王爷把甜点水晶菊花饼给拿上来,让各路神仙好好尝尝。但可惜的是,菊花饼被灶王爷给吃完了,就算是重做也来不及了。对此,王母娘娘十分生气,就连玉帝也感觉自己脸上无光。在大怒之下,直接把灶王爷贬下人间。

灶王爷被贬后,玉帝又重新招了一个厨子。但可惜的是,新来的厨子虽然厨艺很高,但是他做的饭菜就是不符合玉帝等人的口味。这么一来,导致玉帝的心情也不好了。这时,托塔天王李靖对玉帝献计,说“您找个理由,让灶神一年回来一次,不但能够回来做菜孝敬您,还能够顺便教一下新来的厨子,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玉帝听完后,思索一番,便说道,“念在灶神往日做菜有功,便封他为东厨司命,掌管民间各家灶火和罪恶,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就这样,祭灶的时间便放在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了。

所以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灶时间,但无论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人们主要祭祀的还是灶王爷,希望他守护一家的平安,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灶王爷的全称是什么?

灶王爷,全称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又名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灶王不仅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考察一家善恶的神仙,而且他还是三恩主之一,同时也是一家之主。灶王爷也叫做灶神,灶君司命,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更低的地仙。

由于祭祀灶王爷的习俗由来已久,所以灶王爷的原名历来说法不一。比如有说:“灶神名禅,字子郭”,也有说:“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还有说是“炎帝于火,死而为灶”等等。

不过流传最广的说法则是“姓张,名单”。据说张单本是出生于贫困之家,后来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妻子不仅美丽,而且还对公婆很孝顺。正所谓家有贤妻事事荣。所以张单的家庭生活也越来越越好了。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张单的家景好了后,却喜欢上了别的漂亮女子。以至于竟然休妻子,另娶新妻。

张单本以为这个新妻子会比原来的妻子好很多,但没想到新妻好吃懒做、很快就把家业败光了。

张单没有了家业,新妻子自然不跟他过了。于是就离来了张单。

直到这时,张单才想到前妻的好,心中非常懊恼和羞愧。但大错已成,已经难以改变。

有一天,张单和前妻相遇,张单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羞愧难当,于是一头钻进了灶中烧死了。

张单此前休妻确实不对,但他投灶自尽也算是有改过自新之念了。再则,张单姓张,玉皇大帝也姓张,所以就封了他为灶神,负责人间一家善恶之事。

从民俗和使用方面介绍一下?

谢谢邀请。图片之中为民间家庭厅、堂内神龛。

(图片为提问者所发的问题图)

神龛

神龛,是民间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阁子,常见于祠、庙、厅、堂内。图片之中的神龛应该是家庭厅、堂内所用的。家庭厅、堂所做的样式有简有繁,根据宽窄不同大小有别,而地方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分别有家堂、家仙、家祖、祖神牌等称呼。

家庭厅、堂的神龛复杂的做成雕花小阁子,竖长方形,有的是敞开式,有的做了龛门,皆有底座。简单的下做底座,为两屋,敞开式,下面一屋放香烛纸等,上一屋为神像底座,上放祖先像和神像,钉在厅、堂正位的墙壁上,神像后上方的墙壁上用一张大红纸书写“天地国亲师位”及诸神位(地方不同,或家庭的职业不同,所立的神位是有区别),两边贴一幅对联,上贴横批(地方不同,对联和横批内容不一样)。底座下面也有红纸写土地神之位,亦贴一幅对联。这幅对 *** 多数地方相同,即“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有的古建筑内的神龛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柜子,放在最下方,有门,放香纸、酒壶酒杯之类的祭祀用具,土地神位贴在柜子上。柜子上面为小阁子,放神位。

(真实农家神龛)

(现代建筑神龛)

下面介绍一下图片中的牌位上的字,每块牌位上横排皆为“供俸”,这好理解,就不介绍,主要是介绍三块牌位竖排的字的含义。

天地君亲师

全国各地的写法基本一致,只是“君”字大多数地方写成“国”字,后加“位”字,即“天地国亲师位”。古代传统的祭祀主要对象为“天地人”,这里三个要素齐全,有“天地”,有“人”——君亲师。“君”(国)即天子、国家,均表代国家。亲,即历代祖先。师,即老师。

灶神是保佑什么的 主管人间饮食-灶神属什么教

(家庭堂屋神龛)

司命皂君神位

司命皂君神即灶神,全称很长的,有两种名称,一个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第二个是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我国民间各地也有不同的称谓,如灶君爷、灶君、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灶王、灶王爷、司命菩萨等等,传说是鸾门尊奉为三位恩主之一,掌管厨房的神。

说起灶神起源时间,在我的国商朝的时候,民间就开始供奉,而在周礼之中便是灶神。在秦汉以前这段历史时期,社神被列为五祀之一,即家中要敬奉的五尊神:灶神、门神、井神、厕神、中溜神。五尊神掌管一家人平安。灶神因掌管饮食,赐予生活上的便利,灶神还有一项有权力的职责,那就是此神为玉皇大帝从天庭派遣到人间,负责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员。民间在灶台祭祀灶神时,神像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也就是希望灶神到天庭不要讲家里的坏话。

(家庭堂屋神龛)

灶君神在一些地方如何演变成皂君神,时间大概在清朝或民国时,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因灶的繁体字为“竈”,笔划太多难写,民间为求简单而写成“字”。另一种说法是,皂为黑色,灶王爷管厨房,一年四季都在厨房里,当然就要被烟熏黑,于是“灶君”亦可称“皂君”。两种说法均无史料记载,都是猜测,究竟是如何演变的,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增福财神

增福财神,民间称为财帛星君(即太白金星),是传说中的一位财神,属于文财神,又称为增福相公、福善平施公等。关于财神的来历很传说,但都指向一个叫李诡祖。一是认为李诡祖乃太白金星投胎转世,二是认为李诡祖善才学出众、乐施好善、扶危济贫、品德高尚,任曲梁县令时治水妖,造福百姓,深得爱戴,死后建有李氏相公祠,常年香火不断。

(家庭堂屋用简易神龛)

因此,图片之中的神龛是典型的家中厅、堂的神龛,有小阁子,无门,是开放型的,牌位与小阁子不是一体,可移动,主要是有利于擦拭。从小阁子后面的壁板漆的脱落来看,如果上的是土漆,这座神龛有一定的年月,应是一件从民间收到的藏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