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佩戴什么招财辟邪 桃木饰品- *** 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这些人都什么关系

admin2023-01-13 03:18:4921

男人佩戴什么招财辟邪 桃木饰品, *** 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这些人都什么关系?

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很有必要探求中华文化、究根溯源和寻根问祖。 *** 、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人都是远古和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但他们也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原型的。

钰姐认为,要理顺这七大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逐一了解各个人物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年代来进剖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才能清晰解析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 ***

相传,天地混沌未分、宇宙蒙沌, *** 就在混沌中孕育成长,如此过了18000年,有一天 *** 醒来,眼前模糊一片, *** 很气恼,不知从哪抓来一片大板斧,对着眼前混沌用力一挥,只听霹雳一声巨响,大混沌被破裂开。

轻而清者上升,变成天;重而浊者下降,变成地。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划分开了。 *** 担心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立于天地之间,并随之变化,天每升高一丈,地每加厚一丈, *** 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

又说 *** 身子长到了9万里长,巍峨耸立,直挺挺撑于天地间,不让天地有重归混沌机会,他就这样孤独挺立。又过了18000年,天地构造成形, *** 不用担心天地会再合拢了。

由于实在太累, *** 需要休息就倒下了......

这时, *** 周身发生巨大变化,口中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手足身躯变成大地四极和五方名山,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地,头发变成星星,浑身汗毛变成花草树木,牙齿、骨头、骨髓等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湿润的宝玉,就连他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 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神话传说,让人动容。而关于 *** 的各种典籍记载至少有几十种,如《三五历纪》《太平御览》等,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总体信息指向:天地万物是 *** 所造, *** 用他的整个身体让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

在中国神话传说里, *** 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长期由人们口耳相传,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徐整的《三五历纪》《广博人物》等还记录说 *** 形象龙首蛇身或人面蛇身等。

综上, *** 生于混沌之初,鸿蒙未判之先,有人说距今约5万年,有人说距今327万年,也有人说距今亿亿亿...年,也就是无从知晓了。

总之, *** 是混沌大气旋转成蛋形生出的创世始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神话之一的创造者。

二、伏羲

伏羲,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人文始祖,三皇之一(有说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伏羲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的正神。

伏羲,又名宓羲、疱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等,后世朝廷还称伏羲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看到一个巨大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12年后生下1个儿子,这个孩子蛇身人脑,取名为伏羲。但是伏羲女娲是否为华胥氏儿女学术界仍有争议,一般认为伏羲女娲的人属性高于神属性。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华夏人文的始祖-伏羲。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还制定了人类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以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或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伏羲能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占卜八卦,即以8种简单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伏羲还创造文字,以结束“结绳记事”的时代。

伏羲模仿自然界蜘蛛结网而结绳为网,用于捕鸟打猎,教会人们渔猎 *** ;伏羲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团结统一华夏各部落,有神圣之德。

伏羲还创立了中华民族的龙图腾,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伏羲还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总之,伏羲身上标签:人文始祖、华夏创世神、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大智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中国古籍中记载最早的王,等等。伏羲具体生卒年不详,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中晚器,距今约7000年。

三、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相传女娲与伏羲的母亲是同一人即华胥氏,但两人的兄妹关系,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兄妹关系,应是同一区域应神而生的,我们不能亵渎了神灵。女娲伏羲两人结为夫妻,繁衍人类。

相传女娲造人,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因而女娲被誉为中国神话里创造一切生命的“万物之母”,也是永远活在中国文化中的“原型母亲”。

男人佩戴什么招财辟邪 桃木饰品-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这些人都什么关系

还有,相传因世间天塌地陷,女娲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因而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仅是抟土造人的女神,补天救世的英雄,还是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能造出70种东西,她的开世造物的本领,让她被称为“大地之母”,她还是被民间广泛崇拜的始母神和创世神。

综上,女娲与伏羲是兄妹也是夫妻,为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等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都是同时代的创世神,距今约7000年。

四、炎帝

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中国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天地共主,与黄帝同为华夏始祖。《国语.晋语》记载炎帝、黄帝:“昔少典娶有嬌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后来,炎黄两部落开始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两个部落由此融合成华夏族即汉族,我们也一直沿用华夏族的称谓。炎黄二帝都是中国文化的始祖,他们创造了上古所有的重要发明。

炎帝,对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 陶器、改善生活;立农日、分昼夜,定日月等,炎帝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周易》等先秦文献记载,以黄河、渭水、长江流域文化遗存表明,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他种五谷为民食,制耒耜耕耘,遍尝百草医民恙,制麻为布御民寒等。后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

炎帝,功昭日月、德泽后世。他开创的农耕文明,让先民改变茹毛饮血、采野果渔猎为生状态,为此走上创造性社会,成为中国历史上 *** 次“绿色革命”。

男人佩戴什么招财辟邪 桃木饰品-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这些人都什么关系

尤其,炎帝率领民众鏖战洪荒、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他厚德载物以团结和睦,这些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源头和典范。

炎帝在神农时 *** 创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炎帝文化,和黄帝文化融合成的炎黄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炎黄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衰,激励一代代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炎帝与黄帝同为华夏始祖,据查炎帝处于公元前3137年—公元前3227年时期,距今约4700-5200年。

五、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号轩辕氏,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属于五帝之首(五帝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被尊为“人文初祖”,史载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为黄,故号黄帝。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即从黄帝开始记载的,黄帝是少典氏子孙,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没多久就能讲话,幼年思维敏捷、智慧过人;少年诚实勤奋;成年是非善恶分辨能力很强,15岁就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黄帝继承有熊国君的王位。

大量历史记载及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黄帝有许多发明和 *** ,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赏和指南针等,还有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建立古国体制;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等等。

综上,黄帝,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人文初祖”,他所处的时期是:公元前2717-前2599年,距今约4600-4750年。

六、蚩尤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首领,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的首领。蚩尤在人们的印象里常被认为是反派,因为与炎帝和黄帝是对立面,其实蚩尤、炎帝、黄帝三者都是华夏祖先。

传说蚩尤铜头铁额、刀枪不入、骁勇善战,被尊称为战神,但后来被炎帝打败,之后炎帝和黄帝一起联合共敌蚩尤,蚩尤虽被打败,但其勇猛形象让人畏惧,黄帝尊蚩尤为“兵主”。

蚩尤是一位英雄人物,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中源一带兴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为中华早期文明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黄帝胜利后,一统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正统,在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一向强调正统观念,史家又多有成王败寇的传统,所以蚩尤会被恶评。

综上,蚩尤是上古九黎部落联盟首领,所处时期为公元前2730年-前2689年。

七、后羿

后羿,5岁被父母弃在深山,自幼山林长大,是一名神射手。帝尧时代,后羿成为射师,被帝尧封于商丘,迎娶帝喾之女嫦娥为妻,据说后羿也是一名部落首领。

关于三皇五帝,有一种说法,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如此来推,后羿是帝喾的女婿,那么即是黄帝的玄孙女婿。

帝尧时期,传说天上有10个太阳,让土地烤焦、庄稼干枯,人们热得喘不过气,倒地昏迷,因为天热猛兽从森林里跑出来残害人民。帝尧遂请后羿射日,随着一支支箭射向骄日,顷刻间天上10个太阳被射去9个,从此大地气候适宜万物生。

结论

综上,通过上述的7大神话人物的介绍,按他们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可排列为5个时间阶段:(1) *** —(2)伏羲和女娲—(3)炎帝—(4)黄帝和蚩尤—(5)后羿。

7大角色之间的关系总结为: *** 为太古神仙;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夫妻关系,也是人类始祖;炎帝、黄帝和蚩尤都是华夏子孙的始祖;后羿是一位部落首领,是帝喾的女婿,也就是黄帝的玄孙女婿。

以上是我的浅析,大家认为呢~~

(文中图片来自 *** ,如侵则删)

(END)

有哪些有内涵而且能把人笑喷的段子?

这是我精心收集的内涵搞笑段子合集,希望能博大家一笑~

这里是搞笑动图加油站,搞笑动图-呆萌表情-搞笑段子-每日更新,大家点点小手点下关注,承包你每天的快乐~

最搞笑的永远是评论区哈哈

——和附近一女孩聊微信。女孩:“你长得怎么样?”我:“我长得吓人!”……半小时不见回复!我连忙解决:“妹子你误会了,我是说我长得吓人,长得还是挺帅的!”

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男人喝醉酒之后,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人与人的体质不同,醉酒后想干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丑态百出,比如:

有些男人喝醉酒之后,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倒头睡觉,你以为夜晚倒在大街上鼾声如雷的醉鬼很少吗?这类人算好的,至少没有暴力倾向,没有危害社会或他人的举动,随地睡觉虽然有碍观瞻,但无害社会和他人。

有的男人喝醉酒之后,最想干的就是找朋友海聊瞎侃,不管朋友愿意不愿意,拉住就聊,一聊就是没完没了,弄得朋友没脾气,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有的男人喝醉酒之后,最想干的就是吼破天的唱K,抓着麦不放手,唱的声嘶力竭地动山摇却自我感觉良好,醉酒后唱歌的男人,基本上个个是麦霸。

有些男人喝醉酒之后,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打 *** ,在 *** 联系人里逮谁跟谁语焉不详的神侃神聊,你敷衍他挂 *** ,他一准气急败坏跟你急,惹不起也躲不起的醉鬼。

有些男人喝醉酒之后,最想干的事情就是释放荷尔蒙,要不说酒能乱性呢,一点不假。这种醉酒男人比较麻烦,有老婆有女朋友还好,内部消化就是了,那些单身狗怎么办?没别的办法,花钱买欢呗,那些屡禁不止的特殊行业,跟这些醉鬼的隐晦消费绝对脱不了干系。

啊,还有一些男人喝醉酒后,喜欢哭。痛哭流涕的有,像小女人那样抽抽噎噎的哭泣也有;嚎啕大哭的有,哼哼唧唧抽泣的有,严重的能把自己哭昏过去。真弄不明白这些男人是怎么哭出如此气势的。

说明:文章原创,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关注我。

可离太阳越近不是水越少吗?

我是秋暮,我来回答。

这题目有两个提问。一是“夸父为什么要追日?”;二是“《山海经》中夸父是为了寻找水而追日,可离太阳越近不是水越少吗?”。下面我就这两个问题回答如下。

一、所谓“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 不辞辛劳,建设天地。天地竣工后, *** 却因劳累过度,以身殉职。他死后继续创造万物,右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左眼变成了月亮。

太阳生性活泼调皮,有时还有点无聊,经常搞恶作剧,甚至还时不时地干点坏事。有一天,他跑到博父国作恶来了。

太阳来到博父国上空,抖一抖全身,向下洒落着炙热的光芒。光茫烘烤着大地,庄稼和树木被烤焦了,河流也被烤得枯竭,人类无法承受这么高的气温,纷纷死去。

博父国的更高长官叫夸父。他看到太阳如此作恶,自己的子民遭受这么大的灾难,心里非常难过,发誓一定要把太阳逮捕归案,让人民回到以往那种平静快乐的日子里。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刚刚升起,夸父告别父老乡亲,开启了他的逐日征程。太阳在天上不停地移动,夸父在地上竭尽全力地追赶。他越过高山,跨过河流,朝着太阳穷追不舍。跑着跑着,他离太阳越来越近了,可身上的温度也随之慢慢升高起来。他一边不停地喝水,一边继续追逐太阳。他跑了九天九夜,到达了虞渊,终于赶上了太阳。

火红的太阳就在眼前,太阳朝夸父身上放射出灼热的金光。夸父被热得实在受不了,跑到黄河边,一口喝干了黄河水,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的水咕噜两口喝个底朝天。还是没有解渴,于是向北方的沼泽跑去。才跑到一半的路程,因身体水分耗尽而渴死。

夸父为什么要追日?从上面描述中得出了结论:夸父追日是为了捉住太阳,让太阳不再危害他的国家。夸父作为一国之首,有责任保护人民,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二、所谓“《山海经》中夸父是为了寻找水而追日,可离太阳越近不是水越少吗?”。

这是个伪命题。《山海经》载: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夸父是因为追日并且已经追到了太阳,被太阳的炎热烤尽了身体里的水分而到处找水喝,不是为了寻找水源而去追日。命题混淆了夸父追日的目的,本位倒置。

三、围绕题意我谈一些见解与体会。

魏晋陶渊明感叹夸父志大才疏、自不量力,竟然和太阳去竞跑。不过其死后化作一片树林,功于后代。故作诗云:

夸父诞 *** ,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夸父逐日是远古时期的一个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的逻辑性不强,也不符合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它反映先祖们面临着大自然与人类不和谐时,用一种盲目和愚昧的处理方式去对待,最终造成了悲剧性的结局。同时,它也表达了先祖们在战胜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之中,无所畏惧、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以及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自我牺牲精神。

而我对夸父逐日还有着另一种理解。实际上,夸父逐日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竞跑模式。只有具备较强时间观念和足够能量的人才会去和太阳比跑。走的越快,体内的营养消耗就越多,心里越来越觉得空虚,需要不断地补充养分。只有获得更多的养分,才可以继续追赶太阳,不致于落后。

酉阳杂俎是一本怎样的书?

先来看一段故事:

秦汉时期,百越地域(现广西云南一带)有一位洞主,早年丧妻,后续弦,原配留下一名女儿叫叶限。

这姑娘聪明能干,很得父亲欢心,在父亲死后,继母及其异母妹对她百般 *** ,她唯有与自己偶然间捡到一条鱼为伴,劳作之余,每天用剩饭精心喂养它。

文章配图 《酉阳杂俎》相关素材 *** 图片

起初,这条鱼被装在一个木盆里,后来长成了一个巨无霸,叶限只能将它放养到门前的池塘里,一天趁叶限外出,继母将鱼打捞上岸,煮来吃了。

叶限得知后痛哭不已,就在此时一位神仙从天而降,告诉她将鱼骨藏于屋中,如诚心祈祷,便会灵验。

于是叶限瞒着继母,向鱼骨祈祷,果真得了一套行头“衣翠纺上衣,蹑金履”去参加附近部落的集体舞会。

不料这事被继母察觉,遂仓皇逃离,将一只金鞋遗落在了舞会现场。

这只金鞋被邻近海岛的陀汗国国主拾到,他派人到遗失地附近让所有的女子试穿,唯有叶限能够穿得上,最终国主带着叶限和鱼骨一起回国,以叶限为上妇,而叶限的继母和女儿,即为飞石击死。

看到这儿,或许读者会一脸疑惑:将鱼骨头换成“南瓜马车”,这情节和《灰姑娘》有什么不同?

确定不是抄袭?当然不是。

叶限的故事,则要追溯到大约1200年前的唐朝,出自于笔记小说《酉阳杂俎》。

《酉阳杂俎》的作者是段成式,平生喜欢采访社会上的各色人等,然后汇编成文,叶限一文就是源于其家庭医生李士元讲述的广西民间传说。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看到的武则天因为一篇檄文赏识骆宾王、李白醉酒后令高力士脱靴等情节,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就连“新闻”这个词,都源于他的作品《锦里新闻》。

如果放现在,段成式绝对会成为普策利新闻奖的摘冠者,要是随便在今日头条、微博上发个热文,引发的关注,简直都不能想象。

而段成式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

01 史上 *** 记者

段成式可以说是史上 *** 记者,堪称大唐的文学奇葩。

段成式出身显赫!

祖上是唐太宗时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段志玄,老爹是唐穆宗时期的宰相段文昌,外公是唐宪宗时期的铁腕宰相武元衡,家族中达官显贵更是不可胜数。

长大后的段成式和李商隐、温庭筠并称“三才子”,又称“三十六”,因为三人在家族中排行都是第十六。

不一样的是,段成式是典型的高富帅,不是这两个草根文人所能比拟的,在创作方面,李商隐擅长的是朦胧诗,温庭筠则擅长花间词,段成式则擅长八卦文学。

承蒙祖上余荫,段成式历任校书郎、尚书郎、吉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全唐诗》收录了其诗作30余首,但多为平庸之作。

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是他用自己几十年的游历见闻,编著的一部《酉阳杂俎》,此书包罗万象,涉及草木鱼虫、文化典籍、物产资源、中外奇闻等等,洋洋洒洒几十卷,堪称《鬼吹灯》《神奇动物在哪里》《源氏物语》的大 *** 。

游览名山大川是流行于唐代上层社会的运动,段成式作为一名酷爱野游的驴友,每到一处,就对当地人进行实地采访并记录,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众多素材,堪称医学界的李时珍。

段成式骨子里透着八卦记者的气质,专门收集诡异秘事。

一次,他路过蔡州,发现一种草叶里藏着老鼠,凭着敏感的新闻触觉,他这样记录:“异蒿,田在实,布之子也,大和中,尝过蔡州北,路侧有草如蒿,茎大如指,其端聚叶……拆视之,叶中有小鼠数十,才若皂荚子,目犹未开,啾啾有声……”

这创作脚本的能力,放在古代真是可惜了。

作为有着强烈职业精神的媒体工作者,段成式不避尊卑,经常亲自采访调查当事人,采访的对象包括朋友、同事、下属、使节、商人、厨师、仆人等,甚至还有不少来京城长安做生意的波斯人。

段成式通过与这些外国人的交流,挖掘了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后人才得以窥见一千多年前大洋彼岸的生存状态。

譬如描述的孝亿国,据推测可能是现在的埃及:“在平川中,以木为栅,周十余里,大栅五百余所。气候常暖,冬不凋落。有羊、马,无驼、牛。俗性质真,好客旅,躯貌长大,褰鼻黄发,绿眼赤髭,披发,面如血色……”

类似还有记载北非、苏丹、索马里等国家的逸闻,同样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02 脑洞奇开

除了为国人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段成式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广寒宫里吴刚砍伐桂花树的桥段,源自他在《酉阳杂俎·天咫卷》: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还有我们熟知的八仙之中的韩湘子,经过段成式天马行空的想象,原型成了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孙韩湘。

文中,段成式一本正经的 *** :韩湘生性 *** ,不喜读书,终日修道。韩愈为此忧心忡忡,问韩湘以后可有一技安身?当时正值寒冬时节,韩湘便在众人面前露了一手,用土覆盖牡丹枯枝,随后顺手一指,盆里的 *** 瞬时绽放,而且还开出了几种颜色。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因为段成式长大成人后,当事人韩愈还活着,而文中的大神韩湘,确实是韩愈的侄孙,他和段成式是同一时代的人,以韩愈在文坛的影响力,自家亲戚有这样拉风的本领,为何在作品中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更大的可能是,段成式在文中寓意韩湘得道成仙,有意美化,否则肯定会扯上名誉侵权之类的官司。

除了这些脑洞奇开的段子,段成式还为后世的小学生们创造了一批成语,如果知道了这些成语的出处,小学生们理解起来so easy!

体无完肤:听闻荆州一位纹身奇人葛清,自称是白居易的忠实粉丝。段成式当即去采访,还要当场验证,为了出名,这葛清就直播了一场 *** 秀,只见他全身上下的纹身图文并茂,有一人端着酒杯站在菊花从中,纹着“不是此花偏爱菊”;一棵树上挂着有花纹的丝织袋子,纹着“黄夹缬林寒有叶”,数下来共有三十多首,段成式一边欣赏,一边感叹:”你这真是体无完肤啊!”

所幸白居易写的还有大量的五言诗和七言诗,不然光是一篇《长恨歌》,这葛清身上都纹不下,在为博出位的道路上,古往今来都是有渊源的。

还有狼狈为奸: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狼的战斗力强,但狈则脑诡计多端,因此每次这两货干坏事,总是在一起行动,故称狼狈为奸。原文这样记载:“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于狼腿上,狈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03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据统计:段成式所在的唐代,诗作如汗牛充栋,《全唐诗》共收录了900卷48900余首,时至今日,我们所能熟知的,不足百分之一。

然而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这些有趣的描述,却随着时光的流逝,传承了经典。无论是在史学界及文学界,都倍受后人推崇。

它不拘一格的叙事风格、奇特怪诞的想象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都是从这本书中汲取了精华,才得以问世。

四库全书中记:“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

鲁迅于《中国小说史略》评《酉阳杂俎》:“此书或录秘书,或叙异事,仙佛人鬼,以致动植,弥不毕载,以类相聚,有如类书。虽源或出于张华《博物志》,而在唐时,则犹独创之作。”

大多数时候,通向成功的道路是孤独的。

譬如段成式,如果没有这本《酉阳杂俎》,凭着他留下的诗作,可能会泯然于大唐灿若星辰的诗人里,历史中若能偶见记载,无非又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官二代。

唐代的志怪传奇不能更爱了,奔放的想象力,后世不能为!

他成功地让世人记住了这个名字,直到现在。虽然我不记得他~但记得故事啊,哈哈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举报投诉发表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汉周读书

读书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敬佩。历史|生活|社会

已关注相关新闻此人相貌较为丑陋,道士却说:日后必将大贵!后来果然官至宰相

2天前

二十七岁便弑君而篡位称帝,意图统一华夏,却被一书生打败,可悲

12小时前

此人本是东汉名将,率军灭掉中国四百年强敌,最终却被史官抹杀

昨天

12岁辍学养猪,17岁发表作品,32岁隐居人间,他是天才诗人

昨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