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算命-这四喜指的是什么
给老人算命,这四喜指的是什么?
宅子现四喜,家中出能人,这四喜指的是“燕子、狗、蜘蛛、喜鹊”。除了以上四种以外坊间还有另外两种说法:龟和蛇。
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说法,“四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喜鹊枝头叫,必有贵人到。人们认为如果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有喜鹊在自家院子的树梢上叫唤,则表示将有贵人降临,能给自家带来好运,或者会有伯乐出现让自己的才华可以尽情施展。关于喜鹊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在经过一个大户人家门前,突然被人按倒在地,扭送到官府,到了县衙书生才知道自己杀了人。县里一个员外的女儿被人蹂躏之后惨遭杀害,员外家认定书生就是凶手。书生大喊冤枉,县令为了巴结员外家又为了破案,便将书生屈打成招,公文送到州里,书生被判斩监后。书生被抓后,妻子四处鸣冤,可惜却没有丝毫用处,眼看书生就要问斩,有一天早上书生妻子听见院子里传来悦耳的鸟叫声。来到窗前一看,是两只喜鹊在树枝上唧唧咋咋,书生妻子便向喜鹊许愿,希望她还有机会像两只喜鹊一样,能跟自己的相公成双成对。没多久,一个穿着黑白衣服的男子来到书生家,让她准备去接书生回家。这个时候书生妻子发现院子里的喜鹊只剩下一只。结果,没多久书生真被放了回来,因为真凶已经落网,采花大盗再次犯案时被当场擒获,承认上一起案子也是他做的,书生被无罪释放。燕子不入苦寒门。燕子不进贫穷的家庭,燕子都喜欢在祥和、富贵的家庭筑巢。所以燕子进谁家筑巢说明谁家就是既祥和又富贵的家庭。在农村,燕子在自己家里筑巢,主人不但不会将燕子赶走,还会专门为燕子开一个窗子,方便其出入。关于燕子的故事:有一个很穷的秀才,屡试不中。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包括他自己。但他的妻子始终相信他。秀才本想放弃乡试跟着妻子在地里务农,是妻子一直鼓励他,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要秀才帮忙,秀才离家出门后没多久家里便飞来几只燕子,妻子认为这是大吉之兆,没过多久便传来秀才考中举人的消息。说明燕子总能带来好消息,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秀才妻子对他的信赖与支持。蜘蛛吊丝,喜从天降。蜘蛛吊,财神到!蜘蛛吊丝预示着家中有人会发财。除此之外蜘蛛还是勤劳的象征,预示着家里都能通过勤劳致富。关于蜘蛛的故事:清朝,有一户人家搬了新宅,在家中宴请宾客,有一个宾客多饮了几杯,去茅房方便,突然茅房传来宾客的惨叫声,大伙儿都跑到茅房查看,只见宾客吓得坐在离茅房不远的地方,指着茅房说道:“有贼!”一个胆大的宾客进入茅房察看,过了一会儿出来说道:“不过是一张蜘蛛网而已。”由于天黑,上茅房的宾客误看成是人影。主人家说:“这蜘蛛搬来的时候就有了。”之前一直没有放在心上,这次吓到了宾客,主人家准备将蜘蛛赶走,一个朋友忙上前阻止,告诉主人家这是喜蛛,是保护家宅的。主人家这才想起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前几日左、右两家都遭了贼,就自己家逃过一劫,想必就是喜蛛的功劳。果然,自从搬来之后,主人家运势越来越好。狗来富。老话说得好,“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裹白布。”家里来了狗预示着有好事将要发生,狗乃是天官,守门能分辨正邪,邪气无法进入家中,所以狗到家表示好运来,谁家有狗进门,来年一定旺,狗“汪汪”的叫声就预示着“旺旺”。所以农村很多人给自家的狗取名叫“旺财”预示富贵,也有给狗取名叫“小虎”预示着百邪不侵。关于狗的故事:有一个老头心地善良,有狗经过他家,都会给口吃的。有一年,老头所在的县遭了灾,家里的余粮不多,老头依然会给狗喂食,没多久家里的粮食吃完了,老太婆一怒之下回到自己弟弟家里去了。老头没吃的只能去邻居家借粮,邻居都不太愿意借给他,跑了好多家才借到两天的口粮。第二天一早,家门口来了一只大黄狗,老头看着家里的余粮只能狠心将大黄狗赶走,可是不管老头怎么赶,大黄狗就是赖着不走。老头没办法,就给了大黄狗一口吃的,大黄狗吃完也不走了,就在院子里趴着。到了晚上,老头在睡梦中听到院子里传来响动,便来到窗户下偷看,看到大黄狗张着嘴往地上吐粮食。老头还以为自己做梦,第二天一早,老头看到院子里都是粮食,从那以后不管遭遇多大的灾情老头家都没有缺过粮,没多久老太婆也回来了,老头再给乞食的狗喂吃的,老太婆也不管了。乌龟代表长寿。老人常说乌龟是吉利的,祥瑞之灵,是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它爬到谁家,说明谁家的风水好。乌龟的故事:一只乌龟爬到一户没落官宦世家的家中,主人看它可怜便将其放生。一个月后,一个身着官服长相奇特的男子来到主人家中,说自己就是一个月前被主人放生的乌龟。当日因多喝了几杯被一渔夫抓住,多亏主人家将他放生,这次登门是来报恩的,临走时给了主人家一个小人,只要带着这个小人就能看到埋在地下的宝贝。主人出门总是带着小人,果然可以看到埋在地下的古董、玉器。没多久这个没落的世家子弟就富可敌国,一天夜里那名身着官服的男子再次造访,向主人家索要小人,告诉主人长期佩戴小人会影响他的阳寿,主人便将小人还给了男子。蛇是钱串子。如果家里来了蛇说明有好事发生,如果家里有人做生意,则预示着生意红红火火。关于蛇的故事:很多年前,有一个叫李小的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死了,是同村的一个张阿婆把他拉扯大。李小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一直没有成亲。村里的年轻人都离开村子,去县里谋出路,只有李小没有离开村子,因为他要照顾年迈的张阿婆,后来张阿婆病倒了,必须要人参才能续命,李小听说关东山上有人参,便出发采参去了。李小来到关东山找了很多天都没有挖到人参,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一声怪叫,声音很可怕,突然又刮起了大风,风中夹杂着很浓的血腥味。李小没有在意,继续往前走,看到前方有个水坑,李小正好觉得口渴,便趴在坑边喝水,喝完之后李小觉得精神百倍,丝毫没有饥饿和疲惫的感觉。李小觉得自己找到了传说中的神水,仔细看水坑,只见水里红彤彤的一片,全是人参子。李小曾听村里人说过,三百年的人参可以幻化成小孩、五百年的人参可以幻化成大姑娘、千年的人参可以幻化成老头。化形之后,听到人的声音就会跑走, 又一阵风起,李小再次闻到了血腥味,他顺着味道看去,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山洞,山洞外有一条断成两截的大蛇,大蛇看着李小靠近,睁着眼睛盯着李小看,似乎是在求救。李小上前将蛇断开的身体接好,然后挖了棵人参嚼碎,敷在蛇的断口处,又采了几颗人参子喂给蛇吃,大蛇立马活了过来。大蛇告诉李小道:“我是护参蛇,在这里保护人参姑娘,还有一年人参姑娘就可化成人形,不料山上的山妖要抢走人参姑娘回去做媳妇。我必须阻止山妖,保护人参姑娘让她顺利化形。”李小听说此事,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护参蛇将蛇皮脱下,交给李小说道:“你拿着蛇皮不要让它落地,一直把它带回家,谁喊你都不要回头就可以了。”李 *** 拿着蛇皮往家走,护参蛇则钻进山洞试图将山妖赶走。没多久,李小听到身后传来声音:“李小,你怎么拎着一条蛇?快扔了,当心咬你。”李小知道这是山妖在作祟,没有理他继续往前走。李小手里紧紧攥着蛇皮,回到家后李小才发现手里根本不是蛇皮而是一个钱串子,这个钱串子很特别,不管花掉多少铜钱,都能再长出来。李小将带回来的人参子给张阿婆服下,张阿婆的病立马好了。一年后,李小家里来了一个漂亮的姑娘,自称是来报恩的,李小这才知道姑娘就是护参蛇所说的人参姑娘,两人成亲后,用钱串子上的钱过上了好日子。徐茂公算出罗成的阳寿有73年?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罗成是隋唐系列小说里面的人物,外表风流倜傥,武功高强,善于用枪,被称为“冷面寒枪俏罗成”。历史上没有罗成这个人物,原型为隋末唐初的猛将罗士信。
罗成算卦这一段,并不是小说里的内容,和历史更不沾边,而是河南坠子等曲艺类节目设计的情节。
大体就是罗成一开始找了徐茂公给他算了一卦寿命,徐茂公说罗成能活七十三岁。在古代,人能活到七十三就很不错了,所以罗成很满意,还请徐老道吃了顿酒。
但是后来罗成又算了一卦,那是罗成锁五龙监斩单雄信以后,大唐平定了各路反王,大军凯旋回长安。罗成身穿铠甲,雄姿英发,骑着马进城。突然罗成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围成了一圈,像是正在看什么热闹。
罗成心情不错,一时好奇就下了马,让手下把马牵走,还不让手下等他了,他要去看看热闹。罗成拨开人群,一看中间有一个算卦的道士,还有一副对联写着:君子有事来问卜,吉凶祸福能知全。横批“未道先知”。
并且旁边还有一个招牌,上面写着能算南山有几只虎,也能算北海有几条龙,还能算天气,总之什么都可以算。
罗成一看好大的口气,于是就说先生给我算一算。老道说:“既然军爷想算一算,请给我你的生辰八字”。
罗成说:“我生在丁午年润五月,五月单五,午时天。”老道闻听罗成占了那么五个午。
老道马上算出了罗成的生平事迹,说罗成七岁开始学文,八岁开始练武,到了九岁文武双全。并且连往后的事情,包括罗成得武状元,投奔唐营,立下战功,都说得一点也不差。
罗成大惊,于是说您真是活神仙,那你再算算我的阳寿。老道听后忙摆手说,我可不敢算,算了怕你军爷不高兴。罗成说不要紧,道长尽管说。然后老道说,你最多活到二十三。
罗成一听大怒,说到:“大胆的老道竟敢胡言,不会算就不要瞎说,我兄长徐茂公给我算过了,我能活七十三,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了二十三,白减了我五十年阳寿”。
老道对罗成说:“徐茂公算你能活到七十三不假,但是你做了五件坏事,直接减了五十年”。罗成追问是哪五件事,老道一件一件地说了出来。原来确实有五件事,罗成做得不地道。
*** 件事,向秦琼隐瞒回马枪
罗成和秦叔宝(秦琼也叫秦叔宝)是表兄弟,罗成是北平王罗艺的儿子,从小练武,武功高强。秦叔宝当年因为犯了罪,被发配到了北平府,在路上遇到了杜文忠、张公瑾等人物。杜文忠是罗艺的义兄,与罗成关系密切,于是两个人想让罗成母亲向罗艺求情,免去了秦叔宝杀威棒的刑罚。
结果后来罗成母亲发现秦叔宝就是自己的侄子,罗成母亲是秦叔宝的姑姑,亲戚重逢很是高兴,罗艺作为秦叔宝的姑父,当然不会打秦琼杀威棒了。
后来罗艺还提拔秦叔宝做了旗牌令,秦叔宝和罗成两个人也整天在一起研习兵法,切磋武艺。罗成与秦琼出则同行,卧则同床 ,形影不离,相处的非常融洽。两人还在后花园,把自己的武功传授给了对方,罗成会使枪,就把枪法教给了秦叔宝,而秦叔宝也把自己的家传锏法教给了罗成。
但是罗成是个心机比较重的人,他怕秦叔宝比他武功高,抢了自己风头,于是隐藏了三路回马枪,减寿十年。
第二件事, *** 程咬金
想当年在贾家楼结义时,程咬金和罗成也是结拜过的,程咬金是罗成的义兄,但是后来因为某些误会,罗成竟然把程咬金给打了,程咬金虽然没和他计较,但是罗成这是不尊敬兄长,所以也减寿十年。
第三件事,监斩单雄信
罗成和单雄信也是结拜兄弟,当年两人也是并肩作战,位列瓦岗寨五虎将之二。可是后来瓦岗寨解散,单雄信和罗成都去投奔王世充,罗成见王世充不是明主,就投到了李世民麾下。而单雄信因为李渊杀了他哥哥,发誓要为哥哥报仇,绝对不投唐营。
罗成帮助李世民打败了王世充等反王,单雄信突围出去,但是大势已去。单二哥因为不愿意投降李世民,单枪匹马独踹唐营,不幸被俘。后来罗成竟然主动申请监斩单雄信,这是对朋友的不义,因此折寿十年。
第四件事,杀妻子。
罗成有一个妻子名叫扈金婵,对罗成是情深意重,但是罗成却非常无情无义将扈金蝉烧死在了岳阳楼中。而扈金蝉在死后也非常的不甘心,所以就到阎王面前告他的状,折去了他的阳寿十年。
第五件事,醉卧龙床。
罗成投奔李世民后,一直很受重用。但是有一次罗成喝醉了,自恃功高,借着酒劲跑到李世民床上睡下,这是大不敬,因此也折寿十年。
道士说的罗成越来越怕,最后竟然哭了起来,罗成后悔做了这些不义的事情,最后真的在二十三岁时万箭穿心而死。
罗成的原型
其实罗成这个角色原型是罗士信,罗士信是隋末唐初时期猛将,山东济南人。
罗士信一开始参军投在了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作战勇猛,很受张须陀器重。当时罗士信和秦琼都在张须陀部,他们一起帮助隋朝 *** *** 军。张须陀战死后,罗士信又投到了隋朝大将裴仁基麾下,公元617年,罗士信跟随裴仁基归顺了瓦岗寨的李密。
李密与王世充大战时,李密大败,罗士信帅军突围,身中数箭,不幸被俘。罗士信被俘后,王世充觉得他是一员猛将,于是对他加倍封赏,还与他同吃同睡。罗士信很感动,打仗也很卖力,以报效王世充。
618年(武德元年),王世充再次击败了李密,得到邴元真等将领,都拜为将军,由于这时候王世充手下猛将多了,自然就不再那么重视罗士信了,罗士信很伤心,觉得这是他的耻辱。
后来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询看上了罗士信的骏马,罗士信不给他,王世充竟然命令罗士信把马给王道询。从那以后,罗士信就有了投向唐朝的想法。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王世充命罗士信攻打谷州,罗士信趁机带着一千多人投降了唐朝,李渊很高兴,给予罗士信很高的封赏,还给罗士信军饷用来养他的军队。
罗士信投降唐朝后,反过头来攻击王世充,621年(武德四年),王世充投降,罗士信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但是622年,罗士信被派去守洺水城,刘黑闼昼夜攻城,罗士信兵少,城破被俘,最后宁死不屈,惨遭杀害,死的时候正好是二十三岁,和小说中罗成死的时候年龄一样。
李世民知道后,很悲伤,让人用重金赎回他的尸体,厚葬。
所以既然罗成的原型是二十三岁英年早逝,那么小说安排罗成二十三岁那年战死,也是很正常的吧!
那么为什么会有“罗成算卦”这段戏曲艺术呢?
罗成这一角色最早出现在明万历年间的小说《大唐秦王词话》,姓罗名成,字士信,很显然就是以罗士信为原型的。在《大唐秦王词话》中罗成是瓦岗寨五虎将之一,也是长相俊美,说是灌江口二郎神转世,善于使银枪。
在这本书里,罗成的枪法都是秦琼教的,并且罗成的武力值和尉迟恭差不多,百余回合能战败苏定方。李建成想斩了秦琼和尉迟恭,罗成劫法场救了二人,李建成怀恨在心,设计让罗成死于周希坡淤泥河,死时二十岁。
罗成死后还率领阴兵帮助李世民打败了刘黑闼。所以在《大唐秦王词话》中罗成的设定基本和历史差不多。
等到晚明小说《隋史遗文》里,罗成和罗士信分开了,罗士信还是和历史上一样,瓦岗寨虎将,死于刘黑闼之手。而罗成重新设定为北平王罗艺的儿子,并且和秦叔宝是表兄弟。在这本书里出现了众豪杰给秦叔宝母亲祝寿的情节,但是罗成没有参加。
后来罗成还是投靠了李世民,和秦叔宝一起打败了刘黑闼,为大唐立下战功,李世民登基后罗成被封为幽州大总管。所以这本书里罗成不是英年早逝。
在小说《隋唐演义》里,罗成还是和罗士信分开写的,罗成还是秦叔宝的表弟,并且这里面增加了罗成的感情戏。窦建德攻打罗艺时,罗成与窦建德的女儿窦线娘大战不分胜负,两个人因战争而结缘,一见钟情,窦线娘留下罗成射来的箭,罗成留下窦线娘打来的金丸,以此来作为定情信物。
后来罗成又认识了花木兰的妹妹花又兰,两人也是相互喜欢,但是罗成是正人君子,虽然与花又兰同床共枕,却不曾碰对方。直到后来罗成找到窦线娘,罗成才把两人都娶了为妻,并且两位老婆各生了一个孩子,皆大欢喜,罗成以后没有再出场。
直到《说唐全传》出现,罗成才慢慢的黑化起来,作者把罗成设定为第七条好汉,并且取消罗士信这个角色。罗成还和秦叔宝是表兄弟,并且罗成参加了为秦叔宝母亲祝寿的一段,还加入了罗成与单雄信的矛盾。
在说唐里,罗成武功很高,善于破阵,开始有了罗成擒五王的情节,当然罗成最后还是死于淤泥河。还为了突出罗成有心机,加入了罗成向秦琼隐瞒回马枪一事。
罗成完全被黑化是在《兴唐传》里面,这里面也有罗士信,但是罗士信被设定为憨厚的猛将。罗成虽然还是俊美少年,武功高强,但是性格上罗成变的心狠手辣,为人比较阴险。比如加入了罗成为了破长蛇阵,骗取义父丁彦平的阵法,评书中,甚至罗成逼死了义父丁彦平。
在《兴唐传》中,连罗成的表哥秦叔宝都看不透罗成,并且秦叔宝认为罗成脾气不好,心高气傲,不好接触。破铜旗阵的时候,罗成是内应,但是秦叔宝都怀疑过罗成,后来两人关系变好。
从《兴唐传》以后,罗成就变成了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人物。但是小说中罗成还不算太坏,只是性格孤傲,心狠手辣,对待自己人还是可以的。
只是在戏曲中,把罗成的这些缺点一一放大,衍生出了很多段子。其中罗成算卦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在小说中,罗成只干过向表哥隐藏回马枪和监斩单雄信,其他的都是后来人加的。
其实我们看罗成这个角色,可以和单雄信弄在一起看,单雄信在隋唐小说中一开始的角色设定是反面的,到最后变成了正面的,甚至说他是“义薄云天小关羽”。所以罗成和单雄信是有过矛盾的,单雄信变成了正面人物,罗成到最后慢慢的变成了黑化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罗成算卦一说,就是为了黑罗成。
综合来看,自从罗成这个角色出现后,经历了多次的演变,罗成也从最早的品行端正,慢慢的变成了阴狠毒辣的心机男孩。所以才会有后来戏曲里“罗成算卦”这段戏曲,目的就是说罗成这个人不行,做了很多错事,上天都要惩罚,所以减了五十年阳寿,才会从七十三变成了二十三。
总结:其实很多历史人物都被小说写坏了,小说怎么写就会影响一些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定位。比如大唐名将苏定方,在小说中被黑的很严重,又比如大宋名将潘美(杨家将潘仁美的原型),也被黑的够呛。所以我们看小说时,就把里面的人物当小说里的设定看,看历史时,就按历史看,不用纠结!
岁数越大就越相信命吗?
大干世界,百态人生。
理解各异,吾浅析一,二。
人生哲理,唯物,唯心。
唯物,命由己作,相由心生。
唯心,万般皆由命。
人生感悟,西游记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必走出四座山,才能成真果。
人也是如此。老马识途,岁数越大,历经磨难,实践认知出真经。
悟空人生,一,花果山,世外桃源,
孙悟空进取心强,放弃安逸,历经千辛万苦,
终艺一身,金斗云,七十二变。
二,五指山,
艺高人胆大,认为无所不能。
大闹天宫,终压在五指山下,是欲望膨胀,初出牛犊不怕虎。
人生也是如此,必有二次重大失败,1,是自己的无知。
2,是自己的欲望膨胀。
悟空经观音点化。悟性真经。
三,火焰山,
磨砺,孙悟空身上毛都烧光了,
克服万难,浇灭了火焰。
艰难险阻,是老天对人考验。
四,灵山佛。
四徒四人,九十八一难,
后落水之灾,险功亏一篑。
随时光转移,柳岸花明,
灵光一闪,终成佛缘。
命,岁数越大,饱经风霜,与风雨同行,悟透真经,五十知天命,六十顺也,一顺百顺。
一针见血,命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待述,如何知己知彼与封建迷信。
为什么要在跳河之前?
古人投河自尽前,为什么把鞋脱下来,或放岸上呢?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知道屈原也是在古时这一天以这样的方式投汩罗江的。
大家都知道很多的人把生死看的非常淡,而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会以死来表忠心,在这一些死法里面古人最喜欢的就是投河自尽了,就比如说屈原等等。而说到投河自尽大家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在投河自尽之后还会在岸边留下一双鞋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投河自尽大家都知道这种 *** 方式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没有那么的痛苦。而古人投河自尽留一双鞋子的原因主要 *** 个就是让大家知道他来过,或者说让大家知道他是跳河了,毕竟只有这样大家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如果连鞋子都没有留怎么去推断他的死因呢?而说到屈原,屈原当时也是面对国家心有力而力不足,于是只能选择投江自尽来表自己的忠心。所以说投河自尽之前留鞋子也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的下落了
投河自尽留鞋子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相当于“遗书了,在死之前留一双鞋子在河边也是让大家留一个念想,还有就是说明自己是 *** 的,而不是被别人杀害的。还记得古代最让人心酸的爱情故事就是男生和女生互相相爱,彼此却不能走到一起了,到最后的时候女子选择投河自尽来表忠心,真的是非常感人。
可是他在住院前把所有家产都给了儿子?
前不久公公生病住院了,花了大概20多万,由于公公没有任何积蓄,这20多万费用需要两个子女来承担,但是大姑姐却以家里经济困难要养孩子为由拒绝支付任何医疗费用,还说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没有义务出这个钱,一气之下我们把她告上法庭……
公公婆婆养育了两个孩子,大姑姐和我老公,要说我公公婆婆我认为他们跟大部分重男轻女的父母不同,反而他们更珍惜疼爱 *** 个孩子大姑姐,从小就比较宠着自己的女儿,生怕受到一点委屈。
公公婆婆年轻的时候比较勤奋,生意也顺风顺水,所以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积攒了不少财富,大姑姐上大学时就帮她买了辆车,我老公属于那种不会哭的孩子,看到姐姐有车了也没有哭着也买,后来大姑姐开着车上学,我老公骑着自行车上学。
日子过得也快,一转眼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大姑姐也到了要出嫁的年纪,公公婆婆为选女婿可算是费尽心思,既要门当户对又要疼爱女儿,这一选就是两年,大姑姐也是很挑剔,这个嫌胖那个嫌矮,总之没有一个合适,千挑万选,选中了这个独生子,其实那个家庭一般父母都是工薪阶级,儿子虽然帅没房没车也是娶不上老婆,但是大姑姐很喜欢,公公婆婆觉得虽然没什么钱但是是独子,一家三口也都有稳定工作把女儿嫁过去应该也不差,大不了多陪些嫁妆。
于是就顺理成章的结婚了,为了让大姑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公公婆婆陪了丰厚的嫁妆,给大姑姐买了套华润的房子,买了辆宝马,额外给了100万现金。这几乎拿走了公公婆婆一半的家产,要说在当地也有很多有钱人家,但是几乎没有给女儿这么多嫁妆的,为此还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
大姑姐出嫁一年后就怀孕生了孩子,怀孕住院都是公公婆婆出的钱,大姑姐生孩子后几乎都在娘家住,吃喝拉撒都是公公婆婆负担的,但是自己的女儿也没在意这么多,大姑姐的婆家一家精明人,当初结婚也是看上公公婆婆的家产,虽然拿走了一半还是不知足,三天两头说要给外甥买房子,完全不顾公公婆婆家中还有一个未成亲的儿子。
后来公公婆婆的生意也不好做了,想着也是辛苦了大半辈子手上的钱虽不多,但是完全也后养老了,于是索性就在家养老了,不久我老公毕业了,从小养尊处优的他去找了几份后工作,但都没能坚持做下去,公公婆婆见状想着干脆给他开个火锅店,做得好的话温饱不是问题,没多久公公就加盟了一家火锅店,但是隔行如隔山,没做过餐饮的人没有经验,生意自然不是很好。
虽说只是家火锅店,但是加盟装修房租加起来也花了上百万,原本一半家产都陪嫁给女儿了,加上又花了这么多钱,公公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钱了,而且自己的儿子还没成家,想到这些公公很是烦躁开始迷上了 *** ,因为陪嫁的事情,乡亲们都觉得公公手上肯定还有很多钱,于是有人坐局让公公输了个精光,还倒欠很多钱。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情况,公公一直瞒着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装做没事的样子,后来我跟我老公结婚了,才领结婚证第二天公公欠债的消息就爆出来了,想也没多想,老公把火锅店盘了出去,加上亲戚朋友借的一些钱终于把这件事平息了,当时家里一分钱没有,我跟老公连婚礼酒席都没有举办。直到现在邻里乡亲们时不时还问起什么时候办酒席。
公公出事后,老公本来想联系大姑姐和她协商解决的,疼爱女儿的公公婆婆觉得不要因为自己家的事情连累女儿,加上大姑姐那边整天想占别人便宜的势利眼婆婆,这件事大姑姐没帮上一分钱的忙。
刚结婚的我们一穷二白,没有婚纱照,没有婚礼酒席,家里的窘境让老公瞬间成长,他知道他要担起这家中的重任了,没多久便带着我来到省城打工赚钱,那时候的苦日子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拿着婆婆身上仅存的1500元我们来到了省城租着300元一个月的阴暗房子,开始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我们干过快递,发过传单,做过销售,遇到过不发工资的老板,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没吃过的苦我们都尝过了,后来我们拿着 *** 个月的工资买了辆电单车,这算是我们婚后的 *** 个财产。而此时的大姑姐正过着富太太的生活,从来没给过我老公一毛钱帮助,大姑姐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有时候我们相信老天真的是善良的,我们辛苦了一年突然有一天老公大学同学找到了老公,邀请他一起创业,老公看抓住了这个好机会,公司慢慢开始盈利了日子也慢慢好起来,后来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省城里贷款买了套房,买了辆车,而此时50多岁的婆婆在别人饭店里做服务员,公公也是打着零工维持过日子,在此期间大姑姐从来没去看望过她父母,也没有给过父母一点帮助,老公不忍看着公公婆婆在老家过苦日子于是把他们都接来跟我们一起生活。
本以为日子可以这样幸福的过下去,没想到大姑姐的一通 *** 打破我们生活的宁静,平日里几乎不会主动来电的大姑姐打 *** 给公公婆婆说她被骗了钱,现在没钱生活了要公公婆婆接济,在一旁的我听着气不打一处来,给了你这么多陪嫁,困难的时候为了保全你的生活没有问你借钱,现在说没钱生活了让公公婆婆接济?大姑姐一家四口都是有工作的公务员啊,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怎么会生活拮据呢后来一问才知道,大姑姐嫁过去后也家里一切开销都是大姑姐承担,连新房的装修费置办家具的费用都是大姑姐出,加上日常生活阔绰没多久钱就用完了。
一向宠着自己女儿的公公婆婆听到自己女儿日子不好过了,不由分说,把这几年辛苦打工存下来的7万块钱全部全部打给大姑姐,本以为这事就这样了结了,没想到没过一个月大姑姐又来 *** 说外孙要交保险需要1万元,没有积蓄的公公婆婆逼着自己的儿子转了一万块钱给女儿,后面隔三差五的,大姑姐以各种理由问公公婆婆要钱,公公婆婆没钱啊,不忍心看着女儿没钱用只好逼着自己的儿子给钱。
虽说我和老公这时候是赚了点钱,但是也有房贷车贷的压力啊,加上我们要抚养两个老人和孩子生活压力还真是不小,按道理说大姑姐遇到困难她向我们开口了作为弟弟也应该帮助,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是困难啊,大姑姐一家四口公务员,我且说每人每月3000元工资,加起来1.2万,我公公买好了房子车子给他们了,1.2万在一个三线小城市养个刚上小学的孩子真的没有问题,如果生活节俭些还能有存款,用不着我们去接济她,这分明是大姑姐为了面子一个人还担起全家的开销,要是公公还有钱他愿意给大姑姐我没有话说,毕竟这是老人的财产他爱给谁给谁,但是逼着我老公给钱我是一万个不愿意。
公公婆婆看出了我心中的不快,他们想着跟我们住一起也没有收入接济不了他们女儿,于是老两口以住不惯为由又回到老家打工了,后来从我老公嘴里知道公公婆婆打工赚的钱全都接济大姑姐了,身上没有什么存款。
我老公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孩子,不哭不抢,公公婆婆偏爱女儿我老公从不放心上,甚至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老公也从来没有责怪过他父母。
突然有一天婆婆打 *** 来说公公摔倒脑溢血了,要转到省城大医院做手术,接到 *** 的老公连忙放下手里的工作来到医院照顾着公公,而此时医院里只有老公婆婆和我三个亲人,大姑姐以没人照顾孩子为由没来探望。
公公住了一个月院,出院的时候结算 *** 费用一共20多万,婆婆说公公也是养大两个孩子的这个 *** 费用两个人来承担,于是老公打 *** 给大姑姐,让大姑姐象征性的出点钱,谁知道大姑姐说她家庭现在困难,要养孩子,而且她自己是嫁出去的姑娘了,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没有义务赡养父母,于是一气之下公公婆婆把大姑姐告上了法庭。
对于父母生病住院后的费用作为子女我们该如何承担问题我有以下观点:
为了维护好子女的感情,父母有存款的话医疗费用应该由父母支付,如果子女孝顺给点补贴那是 *** 不过的。作为老人,我觉得要有一定的存款,要有应急用的存款,如果只有一个孩子或者孩子真的拿不出钱岂不是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费?老人一定要有一个应急的小袋子,孩子长大了能帮助就帮助一些,但是没必要倾囊帮助,自己还是要留一些能让自己保命的存款,如果生病了能自行支付费用则自行支付,儿女的话看看他们的孝心,应该会给些钱孝顺的,如果全部让自己负担为此肯定会发生一些争执不快,最后难过的还是自己。
如果实在自己没有积蓄支付,那么 *** 费用应当让子女承担,大家达成共识的话就应该平均分担医疗费用。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这个义务是平等的,不会因为父母把财产多给了谁就多出钱,没得到父母财产的不出钱。父母把每个子女都抚养成人,子女都应该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分男女。
如果父母在之前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偏心一个子女,给予了那个子女比较多的财产,那么按照道德来说,得到财产多的一方应该多承担些费用,少的一方少承担一些。在中国很多父母多多少少还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的父母从小就对儿子偏袒些,这让女儿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长大后父母一直有养儿防老的思想,所以会把所有的财产都给儿子,女儿得到的就少些,这样会使一些女儿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不愿意出医疗费用,其实这样是错的,女儿即使没得到父母财产但是也是由父母抚养长大的,父母对女儿也是有养育之恩,作为女儿虽然能继承父母的财产但是生病的时候也要出一些,兄弟姐妹商量着儿子多承担一些,女儿少承担一些。
最后希望每个子女都能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善心的人,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孝顺父母善待兄弟姐妹,这样的家庭才能够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