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牟算命-郑州哪儿有比较好的老中医

admin2023-01-12 03:07:0022

郑州中牟算命,郑州哪儿有比较好的老中医?

骨科各种关节痛疼,阳虚怕冷,内科杂病,省中医院杨豪纯中药 *** ,

中风脑病,偏瘫,口眼歪斜,头疼头晕,高血压,失眠脑萎缩省中医一附院李连州(以退休)纯中药 *** ,

有需要的病人朋友可以到医院或是到(丰庆路与三全路向西150米路南)固元中医馆咨询 *** !

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想当年,《走近科学》可是一档标榜着“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普类节目,从1998年一直播到2019年,谁又能想到,这节目播着播着就变了味,就从严肃科普成了观众的快乐源泉。

阴森的画面、诡异的音乐、故作深沉的解说,每一期的前面一大部分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然而就在观众们好奇地不得了的时候,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1分钟,神情淡定地讲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

观众的的反应通常是“什么?”“就这?”“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节目到底有多雷人呢?请看:

1、《老树吞人》

重庆一个大妈,发现村口的百年古树里发出了哀嚎的声音。

好奇心驱使下,大妈走进查看,这一看不要紧,简直把她吓个半死,古树下面有个大树洞,树洞里竟然有一双人脚。

大妈转身就跑,边跑边喊:“古树吃人啦!古树吃人啦!”

村里人闻讯也都过来查看,发现果真如此,整个村子人心惶惶,还报了警。

真相是:有个村民闲来无事去爬树,结果掉进树洞出不来了,最后 *** 员救出了这个倒霉蛋。

2、《中国水怪调查》

这是一系列节目,可谓是做的非常认真,整整播了一星期。

这个系列,先仔仔细细讲了各地出现的水怪,新疆的喀纳斯湖的水怪,长白山天池的水怪,四川列塔湖的水怪等等。

这些讲述听得人是毛骨悚然,汗毛倒起,水怪到底是啥样子呢?会不会吃人呢?好奇心被吸引得不要不要的。

真相是:

新疆的水怪是乌龟;

长白山天池的水怪是 *** 人的汽艇;

新疆喀纳斯湖的水怪是水獭。

什么?就这?

节目组当真好意思把这真相说出来吗?

3、《睡美人》

有个小姑娘自从失恋之后就一蹶不振,失魂落魄的,也不工作也不外出,也不吃饭,就整天在床上躺着。

按理说,人要是这样熬不了多久就得瘦得不成样子了,最后会饿死,结果这姑娘竟然没事儿,而且还变得起气色更好更漂亮了。

这事后来越传越神,都说姑娘是睡美人。

节目组把姑娘带到医院检查,还在房间放置了摄像头。

真相:姑娘每天都趁家里没人的时候起来吃饭。

你就说说,小姑娘干点啥不好,在家里装不吃饭!把节目组引来了,闹得动静这么大,不亏心吗?

4、《生不下来的孩子》

有个妇女怀孕了,总是吞酸作呕,随着月份见大,妇女的肚子也越来越大,可是等到足月后,妇女并没有生产迹象。

后来怀孕都一年多了,还是不生,肚子长得更大了。

然后村里人就传,说这怀的可不是一般孩子呀,是神胎。

后来这事儿越传越离奇,村里人甚至来求妇人的孕肚判断吉凶祸福,他们先将事情讲出来,然后通过孕肚的跳动情况做出判断。

真相:节目组带妇女上医院验血做B超,发现妇女根本没怀孕,就是胖的,当初找了个不靠谱的郎中把脉,郎中误诊怀孕。

你就说说,怀不怀孕,咋就不去医院检查一下呢?哪怕是卫生院也能验血验尿确诊怀孕吧?

5、《不明物体从天而降》

福建华安县有一户村民,一天夜里,咚的一声巨响,有个不明物体从天而降,砸穿了屋顶,掉进了村民的家。

这一下,愣是把屋内地面砸出一个十几厘米深的坑,更诡异的是,这东西刚掉下来的时候温度还很高,摸起来烫手。

一时间,这怪异的事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是飞机残片,有人说是UFO残片,还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尿壶。

随后记者来了, *** 来了,各种调查这个不明物体。

真相:有个姓苏的小贩,私自灌装氢气贩卖,结果那天他在户外 *** 作,失误导致罐子爆炸,盖子蹦出去了老远,砸进了村民家里。

6、《不睡觉的女人》

河南中牟县有个叫李占英的中年女人,自称从4、5岁开始就在没有睡过觉,算一算已经有40年没有睡过了。

李占英的丈夫也深深相信她不睡觉的事实,称自从俩人结婚以来,就没见过李占英睡觉,经常自己半夜醒来,发现妻子醒着或是在院子里干活。

李占英的同村人对她这个特异功能也深信不疑,天热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打牌娱乐,玩到夜深,大家伙都困得不行了,李占英依然精神抖擞。

李占英去医院睡眠科检查过,去看过心理医生,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节目组来了,特意和李占英住在一间屋,观察她睡眠情况,结果工作人员就算后半夜起来去查看,也只是发现李占英睁着眼躺着,并没有睡。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他们带李占英去了医院,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全天监测。

真相:48小时内一共睡了16个半小时,不是没睡,而是睡眠质量特别好,而且睡眠情况和常人不太一样,是每次睡个十几分钟或者半小时,多次睡眠。只是越传越神,李占英自己也信了自己不用睡觉的话。

7、《血染赵庄》

有一家人,客厅的瓷砖总是莫名其妙地渗出鲜红的液体,擦干净了第二天还是会渗出来。

这事传到村里,引得村民们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什么这原来是坟地啊,地下埋着什么东西啊,传得越来越邪。

然后各方面的专家们一波一波来了,研究这家房子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各方面全都研究了一个遍,找不出凭空渗液体的原因。

真相:瓷砖压根就没有渗液体,液体都是这家人自己倒上去的,这家人只是为了出名。

天啊,为了出名啥办法都想啊,浪费了多少人力。

8、《鬼楼怪声》

广西有一栋小楼,每到午夜时分,就会传出“呜呜咽咽”或者“呼呼嘿嘿”,又或者是“咣当咣当”的声音。

没有人敢在这里住,周围居民也有人时常听到这种怪声。

后来就有老人传言,说这里曾经是个老旧码头,曾经溺亡过人,怪声的出现肯定和这些往事有关。

越传越邪乎,大家越来越害怕。

真相:这栋楼的化粪池里,不知道啥时候来了一条大鲶鱼,而且生命力顽强,在化粪池里游来游去,夜深人静的时候,鲶鱼的声音顺着下水道传出来,就成了怪声。

9、《头顶上爬出蛆》

有个小男孩,有天从苞米地走过,然后发现头顶有几条蛆虫,家长把蛆虫清理干净后也没有在意。

但是从此之后,家长经常从小男孩的头顶发现蛆虫。

家长怀疑是不是孩子的头部有外伤,因为没有及时处理生了蛆,就仔仔细细给孩子检查了一番,结果头皮完好,没有任何外伤。

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头顶还是时常出现蛆虫。

真相:头顶上的蛆虫是小男孩自己放的,因为孩子发现头顶上的蛆虫可以引起父母的关注,为了不停地引起关注,于是小男孩经常特意找来蛆虫放在头顶。

哈哈哈哈,这孩子够恶心的。

10、《神树下雨》

四川有一块坟地,坟地里不知道啥时候长出来一棵树,树越长越大,越长越茂盛。

突然有一天,有个人从树下走过,却吃惊地发现,此时是大晴天,可是树下竟然下着毛毛雨,细细密密的雨点落到了他身上。

这人回去之后就把树会下雨的事告诉了村民,大家伙听说之后纷纷来看稀奇。

果真,天晴着,树下却在下雨。

而且,树下的人越多,越热闹,这雨就下得越大。

村民把这怪事告诉了村长,大家都议论起来,有年长的人提到,树下那座坟是座古墓。那么树下雨是不是古墓的问题呢?

很多人都觉得这树长在古墓上,不是普通树,是神树,肯定有啥说法,所以这神树能下雨。

从此之后经常有人来祭拜神树。

真相:神树下的雨是虫子尿。树上生了一种小虫,密密麻麻的,而且树下人越多,发出的声响越大,虫子吓得就会尿更多。

超级无语,传得神乎其神的神树下雨,结果是虫子尿。

《走近科学》这档节目其实挺牛的,愣是从1998年一直坚持到2019年,做了整整21年。

现在回头看,觉得这档节目特雷人,甚至是特搞笑、特狗血,但是当年,这档节目也是央视收视率靠前的节目之一,还多次获奖。

当年,每当《走近科学》一开播,多少人停下手里的活,聚在电视剧前观看,多少家庭是全家老小聚在一起看,又有多少小孩是又好奇又怕,躲着爸妈在家偷偷看。

郑州中牟算命-郑州哪儿有比较好的老中医

当年看《走近科学》,只是觉得它故弄玄虚,但是并没有感觉它有多雷人。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当年和现在,观众的反应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其实主要问题还是年代不同,观众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不同。

《走进科学》红极一时的那个年代,90年代、2000后,当时群众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甚至年龄大的,地区偏远的,文盲还有很多,再加上当时的电视节目也十分匮乏,人们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那就更别提什么科学素养了。

那个年代,节目里讲述的各种寻常小事引发的鬼神之说,恐慌,其实都是全国各地经常在发生着的。

我们回忆回忆,是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看来很可笑的事情,但是在当年,人们认知水平普遍都比较差的年代,一丁点反常的小事,就是会被人们当成是灵异事件,而且总是特别容易去相信。

为啥《走近科学》在2019年停播了,再也办不下去了,还是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认识水平提高了,科学素养提高了。

再遇到类似的怪事,社会大众首先自己就有一个辨别能力了,这种节目就成了情节狗血的搞笑节目了,对观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

《走进科学》从火热,到停播,反应的是我国国民认知水平的提升过程。

21年时间,我们的进步相当大。

齐景公本来打算重用孔子?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华文明史上少有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当时所产生的很多思想,到现在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甚至是整个世界。

孔子是百家之中儒家的创始人。西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原本在诸子百家中,并不占优的儒家,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待遇,瞬间超过了法家、黄老思想,变为了影响中国长达2000余年的正统思想。而孔子也成了两千余年来举世公认的大圣人,被尊为乐万世师表。

只是,孔子在世之时,却没能享受到如此的殊荣,甚至还十分的落魄。孔子当时领着一众门徒,游历各国,却很少得到诸侯的重用。孔子适齐时,晏子的一番话,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孔子原本一直在鲁国生活,到了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名曰“斗鸡之变”。

当时,掌控鲁国大权的季平子与鲁国贵族郈昭伯,因为斗鸡互相作弊,闹起了矛盾。鲁昭公早对季平子擅权不满,就联合郈昭伯,还有另外一个鲁国贵族臧昭伯,一起攻打季平子。

鲁国还有另外两个世家大族,叔孙氏和孟孙氏。叔孙氏很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并没有支持鲁昭公,反而派兵救援季平子。孟孙氏一看,马上也站到了季平子一方。

结果,鲁昭公大败, *** 逃亡齐国。孔子呢?也因为鲁国内乱, *** 去了齐国。

如果儒家思想在这次纷争之中有用的话,估计孔子早被鲁昭公捧上天了。而实际上,在整个事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纵横家和兵家的思想。鲁国的这件事,已经证明了儒家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到了齐国的孔子,被齐景公多次接见。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国家治理之事,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样子,父亲、儿子也都要有各自的样子,上下各守秩序,国家就可以走上正轨了。

乍一听,孔子说的很对呀,大家各守阶层,各尽其责,自然安然无事。可是,当利益出现冲突之时,怎么解决呢?有人会仁爱,礼让,可是还有人不会呀。只靠儒家,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把孔子叫来讨论国政。孔子说:“政在节财。”这意思就是说要节俭。齐景公一听,很有道理呀,就准备给孔子封地,重用孔子。

当时,齐国上大夫晏婴听说了,赶紧跑去向齐景公进言。

晏婴当时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即儒家能言善辩,说的很好,可是没有相应的法度进行规范。换成现代的话就是,儒家只会画大饼,定理想,却没有实际的 *** 可执行,等于是空中楼阁。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有用不,当然有用,但是,只用儒家思想,是没有用的。

晏婴接着又说,儒家之人高傲自大,自以为是,很难作为下臣使用。而且,儒家重视丧礼,为了隆重不惜倾家荡产,这种做法是不能形成风气的。晏婴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真相,孔子一边提倡节俭,另外一边却提倡奢侈的葬礼,非常善于伪装。说直白一点,就是虚伪。

晏婴最后又说,孔子他们四处游说,祈求官禄,是不能任用的。而且,自从文王、周公等大贤去世之后,周王朝也随之衰微,礼崩乐坏已经好长时间了。孔子重新讲究仪容服饰,繁琐的上下朝礼节,刻意于步伐这些繁文缛节。这些东西几代人也学不完,根本就搞不清楚。所以,想要用儒家的东西改变齐国风俗,恐怕不是个好办法。

这一点,西汉末年的王莽给了一个很好的诠释。王莽借用儒家的虚伪,成功伪装了自己,换取了巨大声望,成功篡位。之后,王莽又希望全面恢复周朝时的礼法、制度。结果,搞得天下大乱,新朝才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

晏子的话,应该代表了当时大部分诸侯国贵族的想法。齐景公并非昏君,在听了晏子的话之后,就没有再重用孔子,直到孔子自行离开。

儒家思想,存在就有其价值,但在纷乱的春秋战国,很少有用武之地。如果把子民都教化成了迂腐的只讲究道义礼法之人,的确非常有利于统治阶层统治国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但是,当发生战乱之时,特别是被其他国家攻打之时,结果可能就是处于严重的劣势,甚至 *** 。所以,儒家思想在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并不适用。

实际上,包括孔子在内,在真正治理国家时,都是使用多家的 *** ,诸如混合儒、法、黄老、兵、纵横、农等等。毕竟,国家是复杂的,并不是使用简单的 *** ,就可以治理好的。相对而言,儒家思想非常不适合于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最后都不被重用的原因。

历史上的一女乱三曹是怎么回事?

“一女乱三曹”是三国曹魏集团发生的一件“四角恋”丑闻。

当事人有四个:曹 *** 、曹丕、曹植和“丑闻”女主角甄宓。

<曹 *** >

为何我认定是丑闻呢?

说出来能惊掉人的下巴。「曹 *** 和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争抢一个女人!」曹丕是曹 *** 的长子,曹植是曹丕的弟弟,爷仨都想占有甄宓。

这就奇怪了,曹家父子有权有势,况且天下美女无数,为何爷仨争抢一个女人呢?

原来甄宓长得十分漂亮,有三国 *** 美人之称,当时世面流传着“南方有二乔,北方有甄宓”之说。

甄宓(183~221),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三国志》

<甄宓>

是不是很美?甄宓不但长得很漂亮,小时候为她看过相的相师刘良曾言:“此女贵不可言,将来必母仪天下”。

当时刘良说的是不是玩笑话不得而知,反正此言一出不胫而走。

郑州中牟算命-郑州哪儿有比较好的老中医

转眼间甄宓长大了,当时冀州牧袁绍早就听闻甄宓才色一绝且命中富贵,于是就重金为儿子袁熙聘娶甄宓为妻,北方美人花落袁家,也算名花有主吧。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袁绍和曹 *** 的“官渡之战”失败后,带着儿子袁熙逃亡了辽东,家眷都没顾上带走。

曹 *** 率军一鼓作气攻下了袁绍的老巢——下邳。

当时曹 *** 的长子曹丕是先锋官,一马当先冲进了袁府,他发现一个 *** 吓得哆哆嗦嗦低头守在一老妇人身边。

<甄宓>

原来 *** 就是甄宓,老妇人是他的婆婆、袁绍的老婆刘氏。

曹丕命 *** 抬起头来,老妇人用手扶起了儿媳妇的头。曹丕一看甄宓梨花带雨的脸,不由的惊呆了。

他从没见过这样美的女人,当时甄宓22岁,刚和袁熙结婚半年,还没有怀孕,正是含苞待放的时刻。

此时曹丕18岁,正是“哪个少年不钟情”的年纪,史 *** 载曹丕“惊情落剑”,也就是说,曹丕看到甄宓后,惊讶的手中宝剑掉在了地上。

曹丕脑袋大约短路10秒后,猛然回过神来说道:“所有人不许动一老一少一根手指,否则格杀勿论。”曹丕把甄宓保护了起来。

甄宓感激的望了曹丕一眼,这一眼足以让曹丕心旌摇荡。

曹丕急忙到大营找到了父亲,说道:“儿在袁府看中了一个女人,想把她聘娶为妻,还望父亲大人成全则个”。

<曹丕>

曹 *** 哈哈大笑道:“吾儿长大了,说说看,谁家的女儿?”。

曹丕就把袁府看到的情景讲了一遍,曹 *** 一听暗暗叫苦,心说“甄宓是老夫看中的女人,谁知道让儿子捷足先登了”。

原来曹 *** 早就相中了甄宓,曹 *** 平生有两大愿望,南方揽二乔于身边,为此曹 *** 还修了铜雀台;北方拥甄宓入怀。为了得到甄宓他这才率军攻下的下邳,换言之,曹 *** 没有乘胜追击袁绍父子,攻下邳就是为了得到甄宓。

史 *** 载,曹 *** 事后曾言:今日破贼正为奴也。——《世说新语》

但是曹 *** 又不能给儿子说这些,“和儿子抢女人”这要传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曹 *** 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没过多久,曹 *** 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为儿子办理了婚事。

<曹丕和甄宓新婚>

n年后,曹 *** 去世,曹丕继承了王位,又过了几年,曹丕篡位称帝,甄宓上位成了曹丕的实际皇后,她为曹丕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魏明帝曹睿。女儿就是东乡公主。

甄宓和曹植怎么回事呢?

这事要从曹丕结婚后说起。

曹丕和甄宓结婚一个月后,由于战事的需要,他跟随父亲去剿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家中留下妻子甄宓照顾婆婆和年幼的弟弟曹植。

新婚燕尔两地分居,这对于甄宓来说是很残酷的事情。对丈夫的思念倾注于赡老爱幼。

当时曹植13岁,甄宓比这个小叔子足足大了十岁,甄宓把曹植当亲弟弟对待,这种爱是不掺杂男女之情的。

<甄宓和曹植>

但是曹植不这样认为,有可能曹植从小缺少母爱吧,对甄宓产生了恋母情缘。甄宓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曹植眼中是爱情。

不过甄宓不知道曹植所思所想,依然和曹植打打闹闹,显得亲密无间。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曹植把对嫂子的爱深深埋在心间,毕竟和哥哥争女人不光彩。我估计曹植此时的心情和当初曹 *** 听说儿子曹丕要娶甄宓时心情很相似,百味杂陈且有种酸酸的感觉。

<郭女王>

有人说,“爱情战胜不了时间”,果然甄宓和曹丕聚少离多,感情越来越淡薄。曹丕称帝移情别恋爱上了郭女王郭妃。

后来郭妃和甄宓争皇后,于是诬陷甄宓所生的儿子是袁熙的遗腹子,目的就是向甄宓身上泼脏水。

<甄宓>

曹丕此时已对甄宓失去了兴趣,于是赐死了甄宓,郭妃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

甄宓去世的消息传到了曹植耳中,曹植痛苦异常,虽然对嫂子的爱是“柏拉图式”的爱,是没有结果的爱,但感情不会骗人的,他抑制不住对甄宓的思念。

过去的一幕幕浮现眼前,他仿佛看到甄宓向他走来,然而伸出手触摸到的是空气,曹植五脏俱焚。

恍恍惚惚的曹植来到洛水旁,带着对甄宓的思念入梦,梦中他见到了甄宓,二人一番缠绵。

原来甄宓死后被玉帝封为了洛神,每天巡视洛水,今天偶遇曹植,曹植这才道出了多年的思念。

甄宓感慨万千:“所爱的人不爱自己,真正爱自己的人却被自己忽略,上天为何要折磨有情人!”甄宓哭了。

<曹植>

鸡叫了,天马上要亮了,甄宓该走了,二人依依惜别,这一次分手可能永远见不到了,甄宓穿好衣服踏浪而去……

曹植止不住痛哭失声,悠然醒来,原来是一场春梦,他不相信这是梦,他摸了摸旁边,依然有余温。

床上有女人来过的痕迹,并且……

曹植披衣而起,满怀 *** 写下了这篇《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洛神赋》片段

<曹植和甄宓>

曹植对甄宓夜思梦想才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

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一女乱三曹”说法不妥,应该改成“三曹乱一女”。

甄宓长得漂亮没有招惹曹家父子,倒是曹家父子造成了她的悲惨人生。史 *** 载甄宓死时被郭妃“发盖脸,糠塞口”,意思是让甄宓没脸上天、不能开口诉冤,这一切还不是曹丕的恩赐吗?

为何受伤的都是女人,为何所有的坏事都推在女人身上?

文/秉烛读春秋

周勃陈平等人为何要请代王刘恒做皇帝?

我来回答这一问题。这是汉初功臣与皇权妥协的结果。

这事还得从刘邦死去说起。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史称汉惠帝。但是实权掌握在吕后手里,刘盈就是一个傀儡。

吕后又杀刘邦得意妃子赵如意给刘盈看,使刘盈大病一场,从此郁郁寡欢,直到死去。

吕后这时期也没闲着,大封诸王为王,又与刘邦家族与汉初功臣普遍联姻,达到巩固既得权利的目的。这种情况直到维持吕后死去。

此时汉家正常办公,丝毫不受朝政影响。

那么汉初功臣真的想与吕家联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碍于吕后是实权在握,即她是刘邦老婆,而且吕后手段残忍毒辣,许多人都见识过韩信的死、赵如意的死,敢怒不敢言。

说白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加上一根火柴,就会迅速燃烧成熊熊烈火。

等到吕后死去,情况突变。周勃、陈平等发动政变,将诸吕杀个干净,只要是吕家的人,有吕家血统的人,一概清除。

这里就包括刘盈的几个儿子,全部 *** 。但是,这还没杀完,还得继续查,看看各处王爷有没有与吕家关系密切的,比如与吕家联姻的,生下孩子的,只要是吕姓家人及孩子,一律 *** 。

比如代王的正妻是吕家人,杀!生下的四个儿子,杀!

可以说这是一场清洗,将吕家七大姑八大姨,沾边挂拐的杀了个干干净净。那么,周勃、陈平还想干什么呢?

周勃、陈平等清除诸吕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寻找皇帝继承人。

通过了解比对,他们发现代王刘恒这个人“可以”。当然这个“可以”是说刘恒老实、仁慈、宽厚,说句到家的话,这样人好控制,便于使既得利益更大化。

那么我们就聊聊这个刘恒。

刘恒,史称汉文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是薄姫。

薄姫原是魏王魏豹的妾,魏王豹叛汉,被韩信曹参等败俘,薄姫成了俘虏。刘邦一看,长得可以啊,我留着吧,就把薄姫收入后宫。

不过刘邦是妻管严,叫吕后管得严严的,收入后宫就没见着。

有一次刘邦在河南宫内成皋台上,与人喝酒聊天,谈到了薄姫。刘邦觉得对不起薄姫,就在当晚与薄姫缠绵一宿,岂料蓝田种玉,生下了儿子刘恒。

前196年,八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在汉初的复杂环境和薄姫的教导下,刘恒既有刘邦的城府又有薄姫的仁慈,名声甚好。

时间转到前180年,吕后去世后,陈平联合周勃、刘章等人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并且慌称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又宣称汉惠帝的所有的儿子都不是亲生的,由此展开了新一轮清洗。

到此,皇宫内外的诸吕势力有关系的人也都杀净了。

周勃、陈平等开始物色皇帝人选。那么他们为什么选刘恒呢?

咱们接着往下聊。

在诛杀吕氏过程中,齐王刘襄直接带兵参与了。刘襄又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应该是刘襄。

但是刘襄过于势力强大,军力、财力十分雄厚,又有刘章的支持。如果刘襄做了皇帝,那么陈平、周勃等人肯定受到排挤,弄不好脑袋搬家,这绝对不行!

得找一个能被大家好控制的人才行,就这么地,陈平、周勃等人一商量,这不正好有一个人吗?

谁啊,刘恒呗!刘恒虽然说是刘邦第四子,但是地处荒凉的代地,没有什么实力,也没有什么军队,即使当了皇帝,也必须依仗他们。

而且刘恒的母亲薄姫,也是贫苦出身,不足为虑。没有外戚,不会生乱。

不过,刘恒有一个老婆是吕氏家族的人,而且还生了四个儿子,这也好办,告诉刘恒想当皇帝不,如果想,这老婆孩子都别要了,只要杀了他们,我们就支持你当皇帝。

刘恒见识过吕后的心狠手辣,也见识过陈平、周勃的工于心计,于是与他们达成了妥协,吕氏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陈平周勃一看这人真老实,好摆弄。而且他们听说刘恒的懦弱和孝顺是出名的,这么一个人当了皇帝,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刘恒扮猪吃老虎了。

刘恒,不简单,也不是外界看到的懦弱和孝顺,而是非常有城府和心机。

刘恒即位后,当晚就找代臣宋昌,告诉他,从现在起,他就是卫戍司令,掌控南北军,保证京城的安全。又让张武任中郎将,保卫未央宫安全。

您看看,刘恒这手段,刚毅果断,哪有半点懦弱的样子?

随后他又夜下诏书,宣告新君登基,混乱局势已经结束,也告诉那些藩王别再有什么非分之想。

之后,又迅速调整刘氏王侯与诸大臣关系,而显示的政治手段老练和持重。

比如周勃功高震主,索性诏令周勃“免相就国”,并且是对汉初功臣集团的一个警示。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个老实人一点都不好惹,暗地里叫苦不迭,但是木已舟,无法挽回。

从此,汉文帝打开了“文景之治”的大门,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