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算命先生的自白-有的说陆游的钗头凤让人泣血感人
一个算命先生的自白,有的说陆游的钗头凤让人泣血感人?
一、陆游和唐婉
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的确十分感人。
他们悲凉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至今重吟《钗头凤》,无不让人凄楚万分,泪雨滂沱。
陆游与唐婉结婚后真是如胶似漆,琴瑟和谐。两位诗人相互唱和,诗词互答,何等快乐。
然而,好景不长。唐母担心陆游因此而耽误功名,以请人算命,说陆游与唐婉八字不合为由,逼迫儿子一纸休书,棒打鸳鸯,这位抗金英雄,也不得不忍痛分离。
此后,陆游无奈娶了王氏为妻,唐婉也改嫁赵士程。虽然各自分飞,但深深的恋情只有埋藏心底。
二、沈园奇遇
一晃十年过去了(有说八年),陆游独游山阴沈园,昔日与爱妻的恩爱浮上心头,默默坐在园内歺桌举杯浇愁,不禁潸然泪下。
正在悲伤之时,模糊的泪眼中,见唐婉与赵士程。这时,唐婉也看到到昔日丈夫独自浇愁。在征得赵士程同意后,唐婉捧着一杯酒樽与陆游。他们沒有语言,千言万语只在杯中。
两人对视良久,陆游接过唐婉樽过来的酒杯,仰脖而尽,转身扬长而去。
走到墙下,美酒上涌,热血沸腾,声泪俱下,提笔向墙上奋笔疾书: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词的上片隠讳地写出了唐婉的多情和美丽,用她那红酥酥的手,捧着黄藤藤的美酒,正如昔日的美貌,又如宫墙边的杨柳婀娜多姿。可惜的是被可恶的“东风”吹散飘零而离索。只落得年年月月,日复一日以满腹的哀愁,承担着当年的错误,道出了眼前的奇遇和对休妻的无奈。
词的下片着重描写了春天还是当年的春天一样明媚,可是,这些年来的悲伤,“人比黄花瘦”。眼内流出的已经不是泪而是血了。在这桃花欲去的闲池边,当年虽然山盟海誓仍在,欲写书信也无法传递。
现在正是各有家室,于是莫,莫,莫。
三、唐婉回复
陆游离开后,唐婉见到陆游在宫墙上题的《钗头凤》后,压抑在心头的悲伤喷涌而出,提笔亦在宫墙和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阑珊。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婉的和词,一是对昔日短暂婚姻的依恋,二是对封建婚姻的控诉。
词的上片描写了封建婚姻的罪恶。泪流干了,只剩下残泪,心中装着缕缕情丝,只有独自凭阑心伤,再也无法向他表达。
词的下片,深情地描写了离别后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害怕别人问起,只有强装笑面,把这情深深地埋藏在自己心里。
一句“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如泣如诉,是唐婉心情的真实写照,道出了离别后凄凉的心情。
这两首词是一对深情人的最后一次相逢。自此,一个被封建婚姻制度压迫和摧残的弱女子,深情的词人,从此香消玉殒。
图来自 ***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历史上有哪些惊天命案?
俺今天讲的这个案子,只杀了一个人,没有啥曲折离奇的故事,
但是,俺敢这样说,没几个人看完能够不火冒三丈滴,因为简直突破人类底线,
这个案子没有连环 *** ,没有折磨以及虐杀的重口味,甚至没有高智商,
其实简简单单将,就是:一点小事就弄死自家娃,还将孩子腌制在餐馆的大缸子里面,
这个女娃儿临死前还嚷嚷:爸妈,我爱你们,我不想死,求求你放过我,我不想死!
古人说,虎毒不食子,何况是对自己的骨肉至亲,何况是仅仅五岁的天使般的孩子,
而且,还是夫妻两个一起动手,你说,他们算得上是人么?千刀万剐也不过分吧?
可惜,最后两个 *** ,惩罚太轻:妈妈陈某被判刑15年,丈夫赵某被判刑10年。
到底是咋回事咧?下面,俺给大家讲一下,大家自己体会!
赵某和陈某是福建长乐区玉田镇人,两人大概是臭味相投,就成了夫妻,
要说刚开始,两人还真有上进心,厨艺在中国混不下去,听说老外都喜欢吃中国菜,
于是,2013年,跑到美国俄亥俄州开了一家餐馆,准备祸祸老外,赚取美刀,
两人虽然生意比较忙,但是生孩子方面还是很积极滴,一连串生了两个女儿,
其中,小女儿只有5岁,孩子们平时没又家长管,当然那都比较顽皮,俗称熊孩子,
赵某和陈某也是凶残,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对两个孩子天天非打即骂,
于是,悲剧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悄悄诞生了。
终于有一次,孩子妈陈某大概是当天生意不咋好,心情也不佳,
于是把气全部撒在娃身上,对5岁的小女娃,一点小事就拼命的用拳头揍,
孩子一直哭着,被打的连连求饶,然后口吐绿色液体,声称快被打死了,
母亲陈某依旧没有停手,孩子爸赵某不仅没有劝,还时不时补上两下,
直到孩子一动不动,孩子爸才停下手,但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
这两人见到这个状况,仅仅爸爸赵某草草的做了一个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然后,可能是为了节约钱,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居然连医院也不送,
两夫妻居然合谋一想,也没有 *** 的慌张和失去孩子的难过,还有了一个 *** *** 作:
他们两把女儿放进容器里用盐覆盖好藏在冰箱上方,并且报警声称女儿失踪了。
当然,这么弱智的手段,第二天就被 *** 识破,然后找到了小女孩尸体,
经过检查,最后认定:小女孩平时受虐多次,死因是被陈某多次重击头部造成死亡。
当问及那天为什么要打小女孩的时候,两人想了半天,居然都没想到原因,
话里话外还透露:俺打死的是俺们的娃儿,心情不好就打死而已,爱咋滴咋地。
甚至,夫妻双方为了少判几年,也是拼命的往对方身上甩锅,毫无愧疚以及后悔表现,
法庭上,听见这个案子的女法官以及陪审团都哭了,久经沙场的法官都情绪崩溃,
女法官甚至嚷嚷着:你们两狼心狗肺的家伙,简直关一百年都不够呀!
于是,刚开始,判决还是比较重滴:妻子陈某判处22年,丈夫赵某判处12年,
当然,听到判决的时候,两人才终于哭了,嘤嘤嘤的表示自己很冤,
后来,架不住两人有点小钱,一折腾,就变成了妈妈陈15年,丈夫赵某10年啦!
唉,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父母,也是真的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啊!
其实,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当然,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但只要我们愿意去包容孩子、只要我们多一点点耐心和同理心,
但只要我们愿意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冷静思考那么几分钟。
相信世界上,将会少很多的悲剧,将会多很多幸福的孩子!
我是老鱼,一个有趣有灵魂的创作者,如果喜欢我,记得点赞评论关注哟!
能介绍一部国漫给我么?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首推《秦时明月》
国产武侠动漫《秦时明月》2007年开播,十几年的时间里,国漫市场越来越热闹,《秦时》也不再是当年的独秀一枝 。
纵观现在比较出名的国漫,一种是模仿日系风的,例如——《狐妖小红娘》、《镇魂街》、《一人之下》、《 *** 高手》等;
还有一种是古风武侠类型的,例如——《侠岚》、《画江湖》、《太乙仙魔录》、《少年锦衣卫》,《少年锦衣卫》里的白衣段云
也有《超神学院》、《幻境诺德琳》这种科幻向的。
《幻镜诺德琳》又名《疯味英雄》
总之,国漫遍地开花,脑洞也越来越大。
大家若被电视上的真人修仙剧伤害到智商,可以服用一部国漫清神补脑,那就是我的“国漫初恋”——《秦时明月》。
之所以称《秦时明月》为我的“国漫初恋”,不仅仅是因为十几年的追剧情怀在作祟,根本原因还是从心底里认为它是一部“好看”的作品。
“好看”的 *** 层境界当然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好看,不管是人物还是画面。
十几年年时间,《秦时》在视觉效果的提升上有目共睹。
前三部的人物还是线条感很明显的二维造型,从第四部《万里长城》开始精细度便有了质的飞越。就拿我喜欢的二次元 *** 男神“白凤”举个栗子吧。这张对比图从左到右,清楚地展示了白凤的进(整)化(容)史。( *** 部的白凤简直不敢相认)
除了服装细节更加考究外,面部轮廓和肌肉纹理也都立体化、层次化了。头发更是从之前的“发片”精细成了“发丝”,你不会再将人物飘动的长发误认为一挂还没下锅的兰州拉面。
两年后,在番外篇《空山鸟语》里,少年白凤的形象又精致了许多。
人物的动作表情方面,《秦时》从第五部开始采用全身捕捉 *** 。主角天明作为剧中当仁不让的表情帝和多动症患者,是一个非常耗时又烧钱的角色。秦迷们,你们算出来天明已经有多少集没出来了吗?
人物之外,大气磅礴、如诗如画的场景也是《秦时》的一大卖点。优秀的场景设计将传统的山水意趣展现得淋漓尽致。仗着自己场景美,《秦时》里运用了大量的空镜转场,再加上优美的配乐,氛围简直到位。
更至第五部《君临天下》,玄机娘娘还首次在TV动画中采用了4K级的画面品质素材进行 *** ,画质可以跟电影媲美。可惜播放的视频网站不能完全呈现出这种效果。一张4K原图大小超10兆,清晰度确实感人!即使放大好几倍,局部的光感和细节还是很逼真!国内其他的3D武侠动漫与《秦时》相比,除了模型细节少,还有就是画面晦暗。
而《秦时》的技术大大们似乎对光线异常痴迷,几乎每个场景都会模拟自然光的照射效果,仿佛画面里有真实的温度变化(只想给建模师加鸡腿)。
《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技术展示片截图
除了视效赏心悦目,《秦时》的音乐也是业界良心。对于秦迷来说,一听到胡彦斌唱的片头曲《月光》和张信哲唱的片尾曲《焚情》,满满的画面感就扑面而来。即使脱离剧情,这两支曲子也算得上非常好的音乐作品了!不过作为五届元老的主题曲,胡彦斌的《月光》还是要更受粉丝认可一些。
《秦时》的音乐总监魏小涵是个曝光度很低的人。我一直以为能够创作出这种古风乐曲的人,定是那种穿着丝绸褂子、整天在家焚香抚琴的世外高人。
《秦时》系列原声的成功让魏小涵的名字与更多的国漫联系到了一起,包括现在火爆的《画江湖》系列、《少年锦衣卫》、《墓王之王》等。
此外《秦时》的小心机告诉大家,给OST取名千万不能“XXX主题曲”、“XXX片头/尾曲”,否则再好听人家也记不住呀!
玄机对技术和细节的苛求,一开始就让《秦时》的定调比较高大上。不过,这些还不足以让《秦时》显得与众不同。
真正将《秦时》与其他国漫区别开的,是它的叙事野心。
它的故事背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到霸王项羽攻占咸阳之间的30年恢弘历史。
故事由剑圣盖聂和荆轲后人荆天明开始,抽丝剥茧地揭示了秦王朝和江湖势力之间纠缠不清的历史风云。
比较特别的是,《秦时》的江湖 *** 并非什么名剑山庄或者少林武当之流,而是先秦文化中 *** 闪闪的诸子百家!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条主线,《秦时》的主线便是刺杀秦始皇的“青龙计划”。
在这场惊天计划中,墨家、儒家、道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悉数登场。
他们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坐而论道,而是直接用剑解决问题。这种思想文化到武力值的改编,为《秦时》注入了江湖武侠的浪漫色彩。
《秦时》对诸子百家乃至整个世界观的改编就像它的宣传语一样:历史为骨,艺术为翼。
在先秦文化或者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艺术化的想象,既能使《秦时》有夯实缜密的世界观做支撑,也能让它更符合当今动漫市场的艺术审美。
《秦时》虽然将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作了武力值的改编,但是也没有放弃对观众传递它的古典价值观。
在我们对动漫的所有想象几乎 *** 漫占据之后,在古风国漫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跟观众售卖情怀之后,《秦时》用它的耐心试图向我们一点点勾勒出传统文化的气韵,让我们对“中国风”的国漫有了一个具体想象。
为什么康熙初见12岁乾隆的时候就喜欢他?
康熙 *** 次见孙子弘历的时候,弘历都快12岁了。
孙子都十岁了,还没与爷爷见过面?这要是在普通人家,无异于天大的笑话。但是对于子孙兴旺的帝王家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了。太平天国有哪些少为人知的知识?
太平天国与上海小刀会 *** 的关系,是太平天国最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
上海是太平天国后期进攻的战略重点,忠王李秀成曾于1860年6月到1863年6月的3年间,调动30多万大军先后8次攻打上海,最终在即将拿下上海时天京被围,李秀成撤出上海,功败垂成。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李秀成攻打上海前,另有一支队伍对上海发动了进攻,这就是上海小刀会 *** 。
刘丽川像
1853年8月——1855年1月,上海的天地会在其首领刘丽川的领导下举行 *** 。 *** 军迅速占领了上海县城,击毙了上海知县袁祖德,活捉了苏松太道吴健彰。 *** 军最初不过千人左右,几天之内发展到万人以上。小刀会 *** 后,迅速向四郊发展,占领了宝山、 *** 、川沙、青浦等县城,一度克复了太仓。
*** 军克复上海县城后,建立大明国政权,数万小刀会会众与清军进行了长达17个月的血战。1855年1月,刘丽川在遭到清军与外国侵略军的联合剿杀下败亡,大明国政权也旋即瓦解。
一直以来,后世学者在研究小刀会 *** 失败的原因时,总是将主要责任归结为太平天国的不支援政策。这种观点的最初提出者是著名的清史研究专家萧一山,萧先生曾指出“太平军不与三合会联络,有请援者,亦遭拒绝,如上海刘丽川是已,故三合会起事者,皆不旋踵而失败。”
小刀会 ***
萧一山的这条论断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小刀会 *** 失败的主要原因。太平天国见死不救、坑死兄弟的这口黑锅,也从此被牢牢套在了身上。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不禁要问:上海小刀会 *** 时,太平天国干嘛去了?既然上海那么重要,以其后来花大血本攻打上海,早期为何不支援小刀会里应外合,一举拿下?
要搞清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一 太平天国拒绝刘丽川加入的说法是错误的,是后世学者的误传。太平天国作为当时更大的反清组织,当时太平天国还处于五王时代,杨秀清等人自然能够发现上海小刀会 *** 的重要性,更懂得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样简单的道理,于是拒绝刘丽川加入太平天国于理上说不通。
再者,据知非子的《金陵杂记》记载,早在刘丽川 *** 前,太平天国就派李闻风等特遣队员到上海与刘丽川联络,在小刀会 *** 后,东王杨秀清还特地下檄给李闻风,希望他做通刘丽君的思想工作“率部来归”。知非子记载:“伪东王杨逆忽发出伪檄一函,曾有人秘为私拆,其略云:三月间曾据钦差大臣罗大纲第来禀,知弟等请攻苏、常,弟等在上海愿为内应,本军师不胜欣慰,何以迁延至今?如果率众来归,必当奏请加官进爵,何去何从,希自谅之。”
坐镇天京的洪秀全与太平军
从杨秀清发给刘丽川的信函中,我们不难看出,杨秀清对刘丽川以兄弟相称并希望刘丽川在上海作为内应配合太平军攻打苏、常等地,杨秀清还承诺了如果刘丽川率部来归顺当对其加官进爵。
清咸丰四年(1854年),清军将领向荣再奏折中写道:“兹于闰七月初四日,我师船胜仗之后,忽于贼首伪燕王秦日纲船上获得各贼渠稿本一册,稿内载,准上海、闽、广贼党投降,暗与上海贼党互通消息,情节显然······”向荣的奏折发现了太平军准许小刀会归顺的信息。
此外,1854年6月,上海怡和洋行的仆人发给香港总行的大卫·查甸的报告中写道:“今天上午英、法、美三个队长曾去见叛军领袖(刘丽川),叛军领袖表示若是能在安全的保卫下去南京,他们是准备离开的。但中国官方(清 *** )似乎并不允许。”
由此可知,无论是清代学者的记载,清军将领的描述还是外国侵略者的记录都证明了太平天国并没有排斥、拒绝刘丽川的小刀会加入,反而对小刀会的加入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欢迎。
天京洪秀全御座
二 太平天国并没有坑老兄弟,见死不救另有隐情。既然太平天国对小刀会的加入给予了很大期望和欢迎,那为何在小刀会陷入死战时,太平天国坐拥50万大军为何不发一兵一卒给予救援?最终坐视兄弟全军覆没,白白丧失了一次占领上海的大好机会?
这要从当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说起,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 *** ,此时的太平军在干嘛呢?太平天国此时占领了南京不久,为巩固根据地,太平军制定了两大进军战略。一是北伐,二是西征。这两个战场的同时开辟,耗掉了太平天国几乎所有的能动之兵。北伐军二万人攻打北京,一路而上,飘忽作战,牵制了大量清军。但由于兵力不足,支援缺乏,北伐军很快陷入被动。太平天国葵好三年,北伐军兵败后退请求天京发兵支援。此时,西征战场正在吃紧,扬州守军被清军包围,太平天国无并兵可调,只得先解救扬州守军,救出扬州守军后让其率部北上支援北伐军。然而,这一支援军也是孤军奋战,在达到山东临清时被击败溃散。1855年,正当刘丽川死守上海等待援军的时候,也正好是太平军北伐军在直隶的连镇和高唐州死守待援的时候。
太平天国北伐军统帅林凤祥
此时,形势更加危险和紧迫,在西征战场岳州失守了、武昌、汉口陷落了,太平军一路败退到九江。清军以大军分水路两支围攻九江,太平军 *** 所有兵力保卫天京,准备做殊死一搏。在如此条件下,太平天国只能坐视北伐军全军覆没,更不要说远在上海的兄弟队伍刘丽川的小刀会了。
太平天国北伐军
三 太平天国也曾积极救援小刀会,却仍然没能改变结局。当时要救小刀会有多难?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阻挡在上海与太平天国之间,要解救上海必须先打垮江南大营。此时的苏、常等地都在清军手中,太平军要救小刀会得一路扫清沿途的清军才行,而在当时北伐与西征同时吃紧的条件下,太平军无力再开辟另外一个战场。但即使如此,太平军依然还是想方设法拯救老兄弟。当时距离上海小刀会最近的队伍,只有在镇江的罗大纲,罗大纲在天京无法分出兵力救援的条件下,在仪征城各码头置办了皮蓬小船六百只,制定了冲击清军水营下援上海的计划。
罗大纲组织船队救援
清人《忆昭楼洪杨奏稿》记载:“近日镇城逃出难民四名到大营投首,一金陵人,一扬州人,两仪征人,称城内长发约二千八百人,又罗逆(罗大纲)于仪征各码头置办皮蓬小船六百只,有冲水营直下,接连上海匪徒之信。”
罗大纲的计划是采取精兵突袭的方式救援刘丽川,却没料到小船无法冲破清军的水营,于是不得不退回镇江,援救刘丽川的计划旋即失败。虽然罗大纲的援救计划失败了,但刘丽川的手下潘起亮却后来逃出了上海,在罗大纲的帮助下加入了太平天国,后来还被封为了衡天安的爵位。
李秀成攻打上海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见死不救刘丽川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口历史的黑锅不应扣在太平天国的头上。
这恐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太平天国冷知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