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宏博客紫薇斗数-鲜卑族人为什么都是复姓
上官宏博客紫薇斗数,鲜卑族人为什么都是复姓?
有一些姓氏让人一听就感觉很高大上,比如像慕容、宇文和独孤等姓氏,只要一听到这种姓氏,瞬间规格就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这些姓氏的来源都是鲜卑族人,难道说鲜卑族人连自己姓什么都可以高人一头吗?
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不论任何的姓氏,能在大家的口中朗朗上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提起的数量比较多。
如果单纯只是好听的话,我们的字典当中可以组合起来的高端姓氏太多了,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就拿慕容这个姓氏来说吧,所有知道慕容氏的人,几乎都是因为金庸金老爷子吧,如果不是《天龙八部》当中的慕容复,谁会知道慕容居然也是一种姓氏。
说白了就是影响力的问题,就是因为听的人多了,所以大家才会熟悉,正是因为熟悉,所以才会朗朗上口,才会被这么多的大众所接受。
也许慕容复在天龙八部当中并不是什么好人,可是南慕容、北乔峰直接就成了大家对于武林的口头禅。
于是姑苏慕容就成了一个很神秘,却又意境很高的这么一个姓氏,神秘是因为慕容家族一直想着推翻大宋,重显自己鲜卑族人的辉煌。
也就是说整个鲜卑族人只剩下仨瓜俩枣,依然不忘记要复兴自己的鲜卑美梦,这种精神让大家感觉到很 *** 、很带感而已。
而宇文就更出名了,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隋朝是如何灭亡的,就是宇文大将军亲自动的手,将隋朝的皇帝隋炀帝直接砍死,于是才出现强盛一时的大唐。
再加上无数的电影电视,更是将宇文这个姓氏推到了风尖浪口。
就算对历史不了解的朋友,也有无数的朋友玩过轩辕剑吧,宇文的大名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
说白了就是宇文这个姓氏,不论是从历史上,还是在游戏当中,更或者说电视剧中,直接让人熟悉到吐为止。
独孤这个姓氏就更不用说了,前一段时间的电视剧《独孤天下》里面所讲的就是独孤家族的兴起。
说实话这样的姓氏,其实也只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而已,真正让大家念念不忘的是这些姓氏背后的故事。
鲜卑族人自从自己的国家被灭掉之后,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鲜卑再次复兴,可是却又因为种种的原因,或者说鲜卑的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
不论鲜卑族人如何的努力,最后的结局依然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慕容复一辈子都为了自己家族的兴起,实际上却因为自己的执念,让慕容家族直接断掉了传承。
宇文家族想在这个乱世当中大展身手,却被大唐李氏直接夺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说骂名自己背了,可是好处却被别人抢走了,而独孤家族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而已。
可以说我们现在听到的这些所谓的很有意境的名字,其实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而已,大家所认为的意境只是对于故事当中的主人公一种认同。
就好像我们一提到南宫,就会想到武林世家一样,这几乎成了一种本能。
当然了还有一些朋友直接提到了这样的问题,日本的姓氏当中几乎都是复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鲜卑人直接跑到日本发展生存呢?
这个问题其实就很难回答了,毕竟鲜卑族人一直想着是复兴自己的鲜卑国家,既然要复兴,肯定是偷偷摸摸的,谁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徐州有个很有权的官二代?
“黑”和“死”这两个姓最少见,只有几百人左右,不在千家姓里,附属千家姓一份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麴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历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溥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阳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却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僪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逮 盍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司徒 司空 召 有 舜 叶赫那拉 丛 岳 寸 贰 皇 侨 彤 竭 端 赫 实 甫 集 象 翠 狂 辟 典 良 函 芒 苦 其 京 中 夕 之 章佳 那拉 冠 宾 香 果 依尔根觉罗 依尔觉罗 萨嘛喇 赫舍里 额尔德特 萨克达 钮祜禄 他塔喇 喜塔腊 讷殷富察 叶赫那兰 库雅喇 瓜尔佳 舒穆禄 爱新觉罗 索绰络 纳喇 乌雅 范姜 碧鲁 张廖 张简 图门 太史 公叔 乌孙 完颜 马佳 佟佳 富察 费莫 蹇 称 诺 来 多 繁 戊 朴 回 毓 税 荤 靖 绪 愈 硕 牢 买 但 巧 枚 撒 泰 秘 亥 绍 以 壬 森 斋 释 奕 姒 朋 求 羽 用 占 真 穰 翦 闾 漆 贵 代 贯 旁 崇 栋 告 休 褒 谏 锐 皋 闳 在 歧 禾 示 是 委 钊 频 嬴 呼 大 威 昂 律 冒 保 系 抄 定 化 莱 校 么 抗 祢 綦 悟 宏 功 庚 务 敏 捷 拱 兆 丑 丙 畅 苟 随 类 卯 俟 友 答 乙 允 甲 留 尾 佼 玄 乘 裔 延 植 环 矫 赛 昔 侍 度 旷 遇 偶 前 由 咎 塞 敛 受 泷 袭 衅 叔 圣 御 夫 仆 镇 藩 邸 府 掌 首 员 焉 戏 可 智 尔 凭 悉 进 笃 厚 仁 业 肇 资 合 仍 九 衷 哀 刑 俎 仵 圭 夷 徭 蛮 汗 孛 乾 帖 罕 洛 淦 洋 邶 郸 郯 邗 邛 剑 虢 隋 蒿 茆 菅 苌 树 桐 锁 钟 机 盘 铎 斛 玉 线 针 箕 庹 绳 磨 蒉 瓮 弭 刀 疏 牵 浑 恽 势 世 仝 同 蚁 止 戢 睢 冼 种 涂 肖 己 泣 潜 卷 脱 谬 蹉 赧 浮 顿 说 次 错 念 夙 斯 完 丹 表 聊 源 姓 吾 寻 展 出 不 户 闭 才 无 书 学 愚 本 性 雪 霜 烟 寒 少 字 桥 板 斐 独 千 诗 嘉 扬 善 揭 祈 析 赤 紫 青 柔 刚 奇 拜 佛 陀 弥 阿 素 长 僧 隐 仙 隽 宇 祭 酒 淡 塔 琦 闪 始 星 南 天 接 波 碧 速 禚 腾 潮 镜 似 澄 潭 謇 纵 渠 奈 风 春 濯 沐 茂 英 兰 檀 藤 枝 检 生 折 登 驹 骑 貊 虎 肥 鹿 雀 野 禽 飞 节 宜 鲜 粟 栗 豆 帛 官 布 衣 藏 宝 钞 银 门 盈 庆 喜 及 普 建 营 巨 望 希 道 载 声 漫 犁 力 贸 勤 革 改 兴 亓 睦 修 信 闽 北 守 坚 勇 汉 练 尉 士 旅 五 令 将 旗 军 行 奉 敬 恭 仪 母 堂 丘 义 礼 慈 孝 理 伦 卿 问 永 辉 位 让 尧 依 犹 介 承 市 所 苑 杞 剧 第 零 谌 招 续 达 忻 六 鄞 战 迟 候 宛 励 粘 萨 邝 覃 辜 初 楼 城 区 局 台 原 考 妫 纳 泉 老 清 德 卑 过 麦 曲 竹 百 福 言 第五 佟 爱 年 笪 谯 哈 墨 南宫 赏 伯 佴 佘 牟 商 西门 东门 左丘 梁丘 琴 后 况 亢 缑 帅 微生 羊舌 海 归 呼延 南门 东郭 百里 钦 鄢 汝 法 闫 楚 晋 谷梁 宰父 夹谷 拓跋 壤驷 乐正 漆雕 公西 巫马 端木 颛孙 子车 督 仉 司寇 亓官 鲜于 锺离 盖 逯 库 郏 逢 阴 薄 厉 稽 闾丘 公良 段干 开 光 *** 瑞 眭 泥 运 摩 伟 铁 迮
传统文化中的七有何奥秘?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源于经典玄学《道德经》和《易经》,前半句是从道家思想讲述宇宙万物的演化模式,后半句则是基于卦爻彖象之数理象提出的一般规律。
图片来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在下篇《德经》中,从本论上提出了道的概念。整个“道”姑且看作“一”,“道”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交融又产生和谐之气,最后阳气、阴气、和气三者相互作用,产生了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冲融产生和气。简单理解就是,道是万物的本质,是不可认知的,我们能看到和理解的是他的相,所谓“道生一”就是指他的相。有了确定的相,就会有与之相对且绝对的非相,我们称之为阳气和阴气,此乃“一生二”。阳气和阴气相互交融达到一种相对平稳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和气”,此乃“二生三”。最后,阳气、阴气、和气三者互相交融,不同比例的量形成差异万千的万物,便是“三生万物”。
我们常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从本质上是在追求“二生三”中的“三”,追求一种相对平稳和谐的状态。这也是儒、道、佛三家共通的哲学理念。此外,回到道法自然的演变,与《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来源 ***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覆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源于《易经》复【卦二十四】地雷复,大意为:亨通顺利。生于内长于外都没有害处,因为诸阳都会来协助它,没有阻碍。阴阳随着规律此消彼长,7天后便会回到最初之时,行动有利。
何为7日来复?易经64卦始于孚卦,紧接的是复卦,为其反对卦,孚卦阴长阳消,经过7天变为复卦,阴阳变化,周而复始。所谓“逢七必变”意指阴阳之变。我们常说“否极泰来”就是这个意思,只是与《易经》的顺序不同。
图片来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7是阴阳与五行之和,亦有轮回之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逝者过世,灵魂会在世间漂泊7天之后才能转生投胎之说。因此我们会为死者做七,从头七开始直至七七四十九天。
在佛教故事中,佛祖一出生就能行走,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花,而佛祖在菩提树下也是经历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开始顿悟。
*** 教和基督教里亦有七美德和 *** 之说,亦可以理解成上面我们提到的相和非相。
图片来源 ***十大复姓顺口溜?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复姓,你认为哪一个 *** 听?
一、最著名的复姓——诸葛
如果说哪一个复姓在老百姓的心中印象最为深刻,那么要感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淋漓尽致的神话式描写。诸葛这一复姓绝大多数是由葛姓衍化而来。诸葛亮脚踏祭坛甚至能够呼风唤雨,大雾蒙江草船借箭、羽扇纶巾舌战群儒、深入蛮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八卦摆阵,蜀汉丞相的丰功伟绩被无限制的放大,小说的渲染功能由此可见一斑。诸葛氏也就此成为知名度更高的姓氏之一。

蜀汉丞相诸葛亮
二、最尊贵的复姓——司马
司马姓最早的出自西周,也是以官职为姓氏的代表,春秋时,宋国、楚国、晋国等各国都有司马这个官职。然而司马这个复姓真正在历史上开始光彩熠熠,同样要感谢诸葛亮这个一生中挥之不去的对手,那就是曹魏政权后期强势崛起的司马氏,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家族,司马懿虽然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胜少负多,步步算错,并最终对诸葛神相口服心服。但是他利用装病的计谋骗过曹爽,最终将权力移交两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而俗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名句就此传扬开来。

曹魏谋臣司马懿
后来,司马昭掌握大权,儿子司马炎则实现了大一统的伟业,先后灭掉魏、蜀、吴三国,建立晋朝,开始了东、西两晋对于中原156年的统治,司马家族也因此能人辈出,光耀门庭,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对于复姓司 *** 名人,排名 *** 的要数写出千古不朽,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 ”的史学家司马迁,第二位的应该是民间小故事——司马光砸缸里面的男主角司马光,后来成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当然司马家族里的皇帝有几十个,还有一个闹出了饥民,皇帝司马衷问大臣:百姓为何不吃肉粥的笑话。
三、隋朝兴旺的复姓——宇文
宇文姓起源于我国的东北辽东地区。在魏晋以后,来自鲜卑族的某个部落宇文氏,开始以宇文为姓。东晋时期,宇文氏在中原地区建立宇文国,北周政权也是由宇文家族建立的。到了隋朝,宠臣宇文化及独揽大权,把隋炀帝掌控在手腕之中,如果您听过《兴唐传》,一定对隋朝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的名字不会陌生,宇文成都身高过丈,腰大十围,有万夫不挡之勇。

隋朝第二勇士宇文成都
小说里最精彩的情节就是宇文成都与隋朝 *** 条好汉李元霸的比武PK,从举狮子到斗铁锤,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狂妄不可一世的宇文成都最终倒在了李元霸的锤下。而冤冤相报的结果,李元霸也未能善终。宇文氏尽管人数不多,但是在隋唐五代的历史时期将领如云,堪称一时之盛,到达了这个复姓的巅峰时刻。
四、人数最多的复姓——欧阳
谁也料想不到,位列中国复姓人口 *** 的,竟然是欧阳,人口大约324万。欧阳这个姓氏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子孙被楚国所灭,被封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从此姓“欧”或“欧阳”。
欧阳姓氏在唐宋时期曾经名人辈出,最著名的要数名列楷书四大家之首的欧阳询,他的楷书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显得气势奔放,气韵灵动,开一代之先河,后世影响深远。另一位名扬天下的文学家是欧阳修,在小学课本里那首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即是他的代表作。欧阳修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与王安石的变法斗争激烈,在政坛一比高下。

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
到了当代,复姓欧阳的人在文艺界大放异彩,例如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香港著名影星欧阳震华等。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还要数在《红楼梦》电视剧里出色地演绎了贾宝玉的欧阳奋强,他与陈晓旭在剧中天造地设的搭档和珠联璧合的表演令人过目不忘,然而岁月不饶人,现已年近花甲的欧阳奋强早已蓄上了胡须,两鬓飞霜,当年那个飘逸俊朗的少年郎不复存在,令人无限感慨。
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自然对《射雕英雄传》里西毒老魔头欧阳锋印象深刻,凌厉怪异的武功,诡异难测的个性都让人不寒而栗。而他那位宝贝疙瘩欧阳克,则是一个无恶不作的 *** ,武侠小说的人物,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笑傲江湖少侠令狐冲
五、英雄辈出的复姓——令狐
令狐同样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渊源的复姓,他们曾经是三千年多前周文王姬姓的后代,家族历史极其荣耀辉煌,属于根红苗正的名门望族。在著名小说《东周列国志》里,令狐家族的皇亲贵胄和王侯将相上演了激烈尖锐的冲杀对攻,令人过目难忘。令狐姓与魏姓联系紧密,他们同样发迹于山西,繁衍了两千多年。令狐辈名人不少,唐朝著名诗人令狐楚,常与白居易、刘禹锡共同赋诗唱和,在唐代令狐家族出过几个宰相,堪称显贵。
对于金庸小说迷而言,令狐冲的名字更是天下皆知。这位《笑傲江湖》中的男主角,敢爱敢恨,纵横江湖,恣意放纵,视江湖规矩于无形,练就绝世神功而不自傲,为了小师妹两肋插刀而无遗憾,在垂涎于武功秘籍和江湖地位如生命的师傅岳不群面前,境界立现,书中的江湖何尝不是人生的写照。追名逐利的社会真心难觅,翻云覆雨的人间情义无价。

武松斗杀西门庆
六、因为小说世人皆知的复姓——西门
西门一姓也是由所居住的地域而划分姓氏的代表。西门姓来源于春秋时期,有一位郑国的大夫居住在城的西门,他的后代便以“西门”为姓,西门姓氏里最早的一个名人就是魏国官吏西门豹。还记得小学课本里印象深刻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当正气凛然的西门豹把趾高气扬的河伯巫师投入江中的时候,真的感觉大快人心。
西门一姓虽然在历史上出现的著名人物并不多见,但是小说《 *** 词话》和《水浒传》的出现,却使西门一姓从此天下闻名,甚至后代都很少有人在使用这个姓氏了。对,他就是声名赫赫的西门大官人——西门庆。据说小说作者在影射明朝大奸臣严嵩的纨绔子弟严世藩,但是西门庆的形象过于经典,似乎已经成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呼延庆打擂
七、武将云集的复姓——呼延
呼延一姓同样源自匈奴,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以部落名为姓,称呼衍氏。到了东晋时期,呼衍部落与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改为呼延氏。另有一部分呼延姓来自于鲜卑族。姓名为呼延的猛将勇士可谓数不胜数,他们的祖上要追溯到宋代名将呼延赞,也是评书《杨家将》里面与杨继业老令公并肩战斗的功勋老将,为国打仗,不计生死,敌皆畏之。
在小说《水浒传》中,双鞭呼延灼据说是呼家将的后代,双鞭无敌,也是梁山好汉五虎上将之一,可见呼延家族真的是名将云集,传承日久啊!

门神尉迟敬德与秦琼
八、出过门神的复姓——尉迟
尉迟一姓的起源自1600年前的北魏鲜卑族部落,这个部落跟随北魏国王拓跋氏攻打天下,拓跋邽称帝后,尉迟部落成为北魏皇室的一方诸侯。提起尉迟更大的名人,无疑要数尉迟敬德,这位身背双锏的黑脸大汉勇冠三军,闯三关,夺八寨,与秦琼刀剑纵横,降唐王费尽周折,建立不世功勋后,又在玄武门之变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李世民顺利登基。
后来尉迟敬德和秦琼历经朝代更迭,成为门神的代言人,家家户户过新年,大门上那位黑脸大将,手执钢鞭怒目而视的,就是我们的尉迟老将,真的可以说千古留名了。
九、惊鸿一瞥的复姓——长孙
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期间,很多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长孙这个复姓就频繁地在隋唐时期出现。最著名的人物要数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她无可挑剔的德容和修为征服了群臣子民,备受爱戴。而位列凌烟阁 *** 功臣的长孙无忌则同样名垂青史,他与武则天政治势力的斗争决定了唐朝中期的不幸命运,随着他的倒台,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开始走上前台,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十、令人浮想联翩的复姓——慕容
慕容这一复姓现在已经湮没无闻。据说这也是一个上古时期的姓氏,原来是高辛氏的后裔。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慕容垂的后燕国建立,他被后人称为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提起慕容好像大家都感到陌生,但是提起作家雪村大家都十分熟悉,雪村曾经是红极一时的 *** 作家,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风靡一时,雪村的真名叫慕容雪村,他也是慕容一姓在现在文坛里的一颗新星。

复姓钟离的八仙之一汉钟离
中国的单姓占绝大多数,历史上很多复姓都逐渐改成了单姓。改为单姓有以下几个原因:随着历史的沿革,少数民族在加快着汉化的过程,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以后改成了单姓,例如鲜卑族汉化时,拓跋宏改皇族姓为元姓,并将所有复姓都改了单姓。满清灭亡后,后裔都改了单字汉姓。今天的很多姓氏都是由古代的复姓改过来的,例如南郭、东郭等复姓改成了郭,诸葛改成了葛姓等。
到了明朝,随着朱元璋加速胡人汉化的过程,许许多多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复姓都改为单字姓,所以复姓到今天逐渐变得稀少起来。随着中国人姓名逐渐形成三字或两字组合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四个字的人名成了凤毛麟角,这也算是姓名学里的一种变革吧。
还有谁既是忠臣又是权臣?
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忠臣又是权臣的人不少,除了诸葛亮以外,还有伊尹、霍光、张居正、鳌拜等人。接下来,我们主要以霍光为例来回答问题。
要提霍光,就必然绕不过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山西临汾)人,西汉时著名的军事家和非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
作为汉武帝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极善于长途奔袭远程作战,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了汉武帝“大迂回和大穿插”的战争思路,多次击退匈奴的进攻,扭转了西汉之前对匈奴的战略守势。
可惜!天妒英才,元狩六年时霍去病便早早离世,年仅24岁。汉武帝闻讯后悲恸万分,停朝数日并追谥他为景桓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霍光,就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
霍光(?——前68年),字子孟,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在早年时,他由兄长霍去病保荐入宫,成为了宿卫宫廷的郎官,有机会在汉武帝身边行走。
由于霍光本人性格沉稳和低调含蓄,加之,他深知自己不是靠着自身的真才实学进入宫廷,而是依靠了霍去病的关系。因而,霍光更加的谨言慎行,严于律己,逐渐赢得了汉武帝本人的信任。据《汉书·霍光传》记载: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汉武帝步入晚年后,性情变得乖张跋扈,孤僻难测,对身边的任何人都不信任。甚至于,他对于自己一手悉心培养的太子刘据都不断怀疑,在“巫蛊之祸”中竟然逼其 *** 。
之后,汉武帝却又开始痛心不止,以严苛的手段处决了参与逼迫太子的一干人员。痛定思痛,汉武帝决心册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接手自己的万里山河。
刘弗陵虽然年幼,但却聪慧伶俐,而且体魄健壮,武帝从小就对他寄予了厚望。 一日,汉武帝命人绘制了“周公辅成王”的画像交给霍光,几乎就是公开的表达了传位刘弗陵和选定霍光辅政的旨意。
后元二年,汉武帝刘彻驾崩,享年七十岁。不久,刘弗陵正式登基称帝,史称汉昭帝。霍光和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辅佐幼帝,很快稳定了朝局。
但是,由于上官桀野心勃勃,他不满汉武帝的政治安排,更不满霍光凌驾于自己之上。于是,他密谋通过发动政变,推翻汉武帝的一系列临终安排。为了增加胜算,他竟然与燕王刘旦勾结,意图推翻刘弗陵的皇位。
这个图谋很快就在霍光的强势出手下灰飞烟灭了,而上官桀又联合了长公主,企图继续对付汉昭帝。豪横的霍光,这回没有客气,直接屠上官桀的满门,还逼迫燕王刘旦和长公主先后畏罪 *** 。
从此以后,霍光完全掌握了西汉的所有军政权力,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年的专权生涯,也开始了自己忠臣和权臣的岁月。
年轻睿智的汉昭帝,在21岁时就驾崩了。最失败的是,他竟然没有任何的子嗣留存下来,这煌煌大汉的江山,居然没有了继承人。为了继任之君的人选,各方争得不可开交,许多大臣都拥立广陵王刘胥为新帝。
但是,作为辅政大臣的霍光,他深知刘胥此人纨绔子弟一个,完全不能成为明君。在说服皇太后以后,霍光力排众议,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
不过,长期玩儿鹰之人也有被鹰啄眼的时候,霍光这次看走眼了。刘贺这货,完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不吝,男盗女娼、吃喝玩乐、奢靡无度……。
霍光非常干脆,在短短的二十七天后,就把这个垃圾皇帝给废了。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废帝以后,霍光更加小心慎重地开始继续选择皇帝人选。最后,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稀里糊涂的胜出,为何说稀里糊涂呢?
因为刘询受父亲牵连,在坐完大牢后被流放民间,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个农民此刻还叫刘病已。当霍光找到他时,“刘农民”当即就吓懵了,以为自己又要倒大霉了。不过,这次他非但没有倒霉,反而被上天无限眷顾,成为了皇帝,史称汉宣帝。
宣帝即位后,霍光继续辅佐新帝,教化他如何由一名农民尽快转变为一名皇帝。
在霍光的辅佐下,汉宣帝遵照了“与民休息”的无为之法,贯彻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核心思想,使得西汉王朝结束了混乱局面,再次出现了国力的复苏,史称为“昭宣中兴”。
作为四朝元老和三代辅臣,霍光无疑是成功的政治家。他为了大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辜负汉武帝临终嘱托。
不过,笔者最喜欢的超级史学家班固在肯定霍光功绩的同时,却对于他管教妻小的能力非常质疑。
霍光的妻子名叫霍显,她本来出身低贱,是霍光原配夫人的陪嫁婢女。由于霍光的原配夫人没有生育,遂将自己的婢女充作霍光的妾室。霍显倒也争气,很快就为霍家诞下儿子,所以在原配妻子去世后,被续为正妻。
可是,霍显越来越不满足于现状,她一心想要扶持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据《外戚列传上·孝宣许皇后》记载:
上言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
啥意思呢?汉宣帝刘询在当农民时,已经娶了许平君为妻。但是,现在霍光却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汉宣帝自然不同意。他借口说我这人念旧,不愿再另寻新欢,还是立许平君为皇后吧。
眼见自家的女儿被皇帝拒绝,霍光彻底死心了。可是,霍光的老婆却不死心,她为了让许平君腾出皇后的位子,甚至还不惜买通太医,下毒谋害于她。
许皇后在临产时,霍显竟敢安排太医将许皇后毒死。汉宣帝下旨严查此事,但霍光却倚仗权势,最终包庇了自己的老婆,没有为许皇后报仇。
汉宣帝无奈册立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继任皇后,但却坚决册立许皇后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以此防止霍家的外戚权势过大,危及到大汉的皇权传承和统治。
与此同时,霍家越来越嚣张跋扈,即便是低微的奴仆也敢吆五喝六。辛延年在《羽林郎》中写道: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亲政以后,汉宣帝开始步步提防霍家,在霍光过世后的第二年,死不悔改的霍家居然想 *** 当朝丞相,甚至还要废汉篡位。
于是,霍家的后人全被 *** 。兢兢业业辅政了半辈子的霍光,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结局竟是断子绝孙。
回顾霍光的一生,他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太多的类似之处,虽然存在专权揽政的嫌疑,但对刘氏江山却是忠心耿耿。他不仅维护和延续了大汉的统治,还使得西汉出现了难得的中兴局面,自己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麒麟阁十一功臣。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
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