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大全:姓卫的男孩名字-那些藏在歌曲里的故事

admin2023-01-06 20:21:3828

起名大全:姓卫的男孩名字,那些藏在歌曲里的故事?

最早有印象的是那首《丹顶鹤》

一个女孩十分喜爱丹顶鹤,

后来有一天,她为了救受伤的丹顶鹤,

跌进了沼泽地,最后就再也没有上来过…

(这其实也是小时候的阴影之一……特害怕沼泽地,会吞人…)

另外还有一首歌它背后的故事,让我感到意外。日文原版《樱花樱花想见你》

初听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首男孩对对心仪的女孩告白的歌曲,有点撒娇的感觉,也让人感到了“爱而不得、搔首踟蹰”的感觉。

然而。(注意这个转折!)

这首歌的作者高野健一表示,创作灵感是来源于一本小说《樱》,小说里讲诉了小狗樱和它的主人一家感动人心的故事。据说,写这个词的时候,作者是为了让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振作起来,所以构造的主人翁,便是一位失去女儿悲痛不已的父亲角色。

《樱花樱花想见你》这首歌是属于系列中三首歌的其中一首,三首歌分别是《さくら》(樱花/清明樱花祭)、《さくら ~あなたに出会えてよかった~》(樱花樱花想见你)、《桜ひらり》(春风暖樱花)。 *** 首歌仿述了父亲对逝去女儿的思念,第二首歌则以女儿的角度,对 *** 首歌“父亲的思念”进行了回应,并鼓励其父亲振作起来,重新生活;第三首歌,则再次以父亲的角度,回复了他的女儿,表示自己以后会坚强起来。

【感受一下歌曲歌词】

樱花,樱花,想见你,现在就想要见你

没关系,不要再哭了,我是风,正包围在你的身边。

樱花,樱花,想见你,现在就想要见你

谢谢,一直都最喜欢你,我是星星,会永远看着你守护着你。

和你认识真好,真的真的是很好很好。

已经不能在这里了,已经不走不行了,真的对不起。

我已经必须要一个人到远方去。

到哪里?请不要问好吗? 为什么?不要问好吗?真的对不起。

我已经不能再在你的身边了。

没看歌词以前,真的完全误解意思了……看完故事缘由,我难过了好久😢

除了凌迟以外还有哪些让人感到恐怖至极的极刑?

中国最早的刑罚,得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尧、舜、禹时代,那个时代产生了“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的法典,这是史上最早实行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刑罚。它崇尚以德治国为主,以法治国为辅助,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到了夏朝,明确了墨、劓、剕、宫、大辟“五刑,被称为″旧五刑"。墨刑就是黥刑,刺字,劓就是把鼻子割下来,剕就是膑刑,把膝盖骨挖掉或将脚截去,伤其下肢,孙膑就是受这种刑罚,宫刑就是把男性 *** 器割掉,司马迁受的就是这种刑罚,大辟就是死刑。

到了商朝,延用旧五刑,但死刑的 *** 增多了,除了斩刑外,还有醢、脯、焚、剖心、刳剔、炮烙、镬烹、虿盆、腰斩等刑杀手段。

醢就是把人剁成肉酱。脯刑就是把人 *** 后晒成肉干,焚刑就是把人活活烧死,剖心就是剖开活人的胸膛把心脏挖出来。刳剔刑是对怀孕妇女的刑罚,剖开孕妇的肚皮将婴儿活活取出来。炮烙之刑用就是用炭火烧热铜柱,将人绑在铜柱上烧死,或犯人落在碳火上烧死。镬烹就是煮刑,把人放在锅里用开水或者热油活活煮死。虿盆就是把人放在充满毒蛇的坑中让毒蛇活活咬死。腰斩就是把人从腰部切成两节,切完后人的上半身还没有死去。

西周时期仍延用旧五刑,但增加了许多轻的刑罚。春秋战国时期刑罚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车裂这种酷刑。

汉朝时出现了“新五刑″,即: 笞(用竹板子打)、杖(用棍子打)、徒(徒刑)、流(流放)、死(死刑)。

中国古代有许多刑罚,残酷到令人无法想象。和这些残酷的刑罚相比,斩首是相对最人道的刑罚了,而缢死或者毒死,就是对犯人“网开一面"的仁义之举。从春秋战国到清末,酷刑又增添了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刑罚。

除了凌迟外,还有下面几种。

剥皮,这种刑罚在汉朝时就有使用,在明朝朱元璋时代达到顶峰。剥皮的地方被老百姓称为“皮场庙”,明朝开国元勋大将军蓝玉,就是被处以剥皮酷刑,被人将皮活活剥下。

刷洗,这个刑罚像杀猪褪毛一样,将人 *** 放在铁板上,刽子手用滚烫的开水泼在他身上,然后用铁刷子一层一层刷去皮肉,这个刑罚发明于明朝朱元璋时期。

骑木驴,这个刑罚是针对 *** 女人的,这是对女人莫大的侮辱。

锯割。将活人用锯活活割死,让其忍受死亡的过程。这种刑罚始于三国时代,对人的身心是一种极度摧残的折磨。

灌铅。这种刑罚是将熔化的铅、锡生生灌入人的口中。

相比这几种刑罚,还有一种更加惨无人道,那就是″俱五刑"。历史上身受俱五刑的是刘邦的爱妃戚夫人,她被吕后以此刑处死。这种刑罚要剁掉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挖出眼珠。因为不致命,一时半会还死不了。这一刑罚的惨烈,刘邦的儿子汉惠帝看到后活活吓死。

……

不愿回首这种催人身心的酷刑,好在它已随人类文明的脚步远去,但愿它们别再回人间。

有哪些不出名但非常好看的小说推荐?

【传媒教材类话题】

谢邀。我辑注《又然文存(上中下附编)》的流程,之前向出版单位报选题是《李又然文集(文字生涯长编)》。就在《李又然文集》上编(李又然著译)之中,以附注曾披露——上世纪50年代初,中央文学研究所就教材或辅教选本,有过争执或无限上纲;更有甚者,是一再要将教辅材料的诗与小说的推荐人并教研组等三人,打成 *** 集团。于是,我写了《读〈要区别开来〉和〈可笑孰甚〉——李又然选的两篇作为教材的作品及风波》的文章,以正视听。

问题来自1953年6月后,中央文学研究所 *** 期第二班副班主任徐刚(班主任马烽、副班主任还有李方立,三人均为中央文学研究所 *** 期 *** 班的学员)作总结涉及教研组教员李又然选的两篇作为教材的作品引起风波;此事甚至成为1955年12月30日公木、古立高所作《关于中国作家协会李又然案件的审查结论》举证材料之一。现辑注者终于找到“两篇作为教材的作品”全文刊发揭示真相,亦将当时副班主任徐刚作总结引发风波的回忆节选以辅阅读。

中央文学研究所唯一一个专任教员李又然1942年5月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最后一排的五个人中左一为李又然,右一为萧军-郑景康摄

鲁藜的诗《要区别开来——对阿垅“论倾向性”的初步认识和感想》,现在读来依然令人震撼,很适合 *** 期第二班学员日后作为文学编辑阅读,从那时到目前,很少有如此肝胆的文艺批评,何况是用诗来写作。马拉沁夫诸多的困惑,见其书信,当即可知。徐刚作为 *** 期 *** 班学员、 *** 期第二班副班主任,以“原则”要挟教员,显然不讲“原则”,不懂“原则”。这里有必要把鲁藜的这首批评诗、哲理诗找出来给读者看看,何谓坚持“原则”一目了然。

孙用以世界语翻译为汉语的以《春天的歌》为书名,于1931年,由中华书局按现代文学丛刊印行,计266页;该选辑为波兰小说家戈尔札克小说七篇,不知道李又然当年选用的是否这个版本——七篇小说的各题目为:⑴可笑孰甚;⑵毫无趣味;⑶打倒清洁;⑷堂倌者人也;⑸职业;⑹春天的歌;⑺讲文法的一课。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现只把戈尔札克的小说《可笑孰甚》找出来(方便读者难也找来),从中会帮助找到李又然选《可笑孰甚》为教材的前瞻。

*** 鲁藜:《要区别开来——对阿垅“论倾向性”的初步认识和感想》(略)中央文学研究所 *** 期第二班学员刘蕊华1956年3月, *** 、 *** 、 *** 等党和国家 *** 在 *** 与作代会代表及会议工作人员合影,刘蕊华参加 *** 戈尔札克作、孙用译:《可笑孰甚》

房东要领导他的女儿到世间来,又要送他的儿子到外国留学去。他说:对一切租户,我要加房租了——他就实地进行——觉得很为满意,像完成了自己的职务的人一样。看那,有一大批极可笑的事发生了。

这屋子里,有一家贩卖衣衫,围巾,手杖,和装饰品的商店。商店的东家为了房租的增高而烦恼着;于是他便只管沉思,计算,思量,综合,一直到他决定了的时候:

“我要辞退一个伙计——从现在起,缝一件汗衫我要少付十格络仙(德币名,约值英币一便士余),缝一条围巾则少五格络仙——今年,花红我也要不发了。”他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下了。

那天之后,七个女裁缝和三个做围巾的女工不得不每天多工作一小时之久,去赚到以前所得工资的数目。商店里的那个佣人也为了这事叹气,说他不能买一棵小圣诞树给他的孩子们了。那一个辞退了的伙计自己去开了文具店,三个月后,他蚀去了他妻子的嫁妆和自己的一点小资本;后来他卖掉了一切,上美洲去了。

就在这一间屋里,还有一家别的小店——蚀本的——它的东家也为了租价增高之故而烦恼着;后来他沉思着,最后又决定了:“以后我们买面包,土司,应该到卖得贱一点的面包店去,虽然他的货物要坏一点——买肉和别的什么,我也要到卖得贱一点的贩子那里去——关于粉和盐的种类,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懂得,而且牛乳就使掺一点水,也是和纯牛乳一样有相同的白色的——商业并非感情上的事哩⋯⋯”

在临街的二层楼上,住着一个律师。他也为了租价的增高而烦恼着,又告诉给他的妻。而律师夫人就决定了:“我不再做贫儿救济会的会员了——我要每月只付六卢布(卢布:俄币名,约值英币二先令一便士半)给女教师,七卢布给集古斯约的教师——我也不再为孩子们订阅《我的杂志》了,我要劝我的丈夫,别再订阅《三东》那种并非律师所必需的杂志,而且此后我也要在商店里争让价钱了。”

那位六卢布的女教师教授了课程上的功课,却省下来不付钱的一课,就用以教给那门房的儿子。那位集古斯约的教师对他的母亲说:“他们不肯多付钱,可是做学费也尽够了,至于冬天的皮外套——我全然不需要,因为冬天又是会热的吧。”

商场里的女店员们都诉苦说,现在的生意一点也赚不到什么,因为人人没有要买的东西了。

在四层楼上一间小小的事务室里,有一个通信售书人住着。当他一知道了增高租价,他就跑到他的朋友那里说:“你昨天对我说起的关于晚上两小时的事——我决意接受了。”他的朋友却回答道:“我听到好像他们已经雇定一个人了,可是我试去打听一下吧。”

他们告诉这候补者说,位置已经没有空了;他又带来这消息去告诉他的母亲——一个花白头发的穷寡妇。

有一个医生,住在三层楼的,出诊到上维斯妥拉区的一个病人那里,仍旧要收一卢布的诊金,因为人真不能以博爱自娱了,假如房东竟增高了租价。而那个病人的妻,将仅存的一卢布付给了医生之后,就没有钱去买药了——他拿了布到当铺里,而这布,他不会再去赎了。

四层楼上左边的公事房里,一位办事员断定说,在生活环境渐渐变得不幸了的时候,人是不能像猫一样的。为什么呢?假如有所给予,就应得有所收取。贿赂——人家都以这为丑恶之至的,然而它却有许多正的方面哩。

在戏园里——在洋台的上面——有一个位置空着——假如房租不曾增高,那边就有一位住在五层楼上一间小小的房间的租户坐着了。

在二层楼的院落里的办事室,因了租价增高之故,减少了它的办事人了——辞退了一个仆人。这人有三个孩子。失去了那位置,他就成为送报的人,比以前的收入要少二分之一。他将自己的房间的一角,以每月一卢布的代价,让租给一个年轻的花匠。这花匠常常去探望他的姊姊,而她的孩子们正患着喉症,他竟将这病传染给送报人的孩子们了。他们全在一星期之内死去。

这屋子的地下室里,住着一个鞋匠。当他知道了关于加租的可恼的消息,他的一个八岁的女儿正在向他讨十格络仙去买抄本。那个鞋匠就回答说:“女孩子可以不必再读什么书了!”他就送了她到跳舞场里。他有一个妹夫是在戏园里的。此外,他又给他的学徒们吃得更坏了。

有许多、许多可笑的事遇到了;不止一千,甚至于不止三千——它们的因果可以拖到世界的末日。仆人的三个孩子死了,因此这些孩子们的孩子也死了,以及他们的曾孙玄孙们,他们也许会在人类的生活中成为一个角色呢。你要问了:“那么著者在其中见到了什么可笑的呢?”

哦!在其中我见到了许多可笑的事情。

为了房东的女儿,爸爸要带她到世间来,为了他的儿子,必须旅行到外国留学去——住在这城里别处的,全不认识他们的女裁缝们就要不息地工作着。为了他们——学徒们有了更坏的饮食,商店佣人的孩子们没有了圣诞树,教师没有了暖和的皮外套。为了他们,杂志失去了订阅者,慈善会失去了一个会员,戏院失了一位歌剧的看客。商场的女店员们少去一部分的利润,寡妇的儿子失了职务。为了他们死去了三个孩子,又有一个孩子被送到了跳舞场,为了他们,住在那蚀本的小店里的买客去买和坏的粉和掺水的牛乳了。他们竟使诚实的面包师和肉店失掉了顾客。难道这样一切的事还不可笑吗?

为了引进一位 *** 到世间来,以及为了送一位青年到外国留学去,大部分的人们失掉了全部或一部分的工作上的利润——失掉了诚实,科学,和滋补的饮食,甚至于生命。为了他们人家将一个姑娘带出了学校,又将她送进了跳舞场。可笑的是:房东既不知道这个,他的孩子们也不知道这个;假如有人去告诉他们说,某处有一个穷的女裁缝,住在我们本城的一端的,为了他们而牺牲了自己,他们还要大以为奇哩。

那是那么难以置信地可笑,就是幽默家,也会真心一笑,然而幽默家的眼泪也许正是可笑孰甚的,是吗?

编后附记:

以上,因李又然选的这两篇作为教材的作品,由徐刚一次总结引起风波,竟形成中央文学研究所教务处与教学研究组的意见相左,丁玲为此设家宴协调。之后,被人以反胡风和肃反为借口,将其升级为意识形态、思想斗争的整风问题甚至已趋向 *** 团结、 *** 队伍的政治事件,欲打成李又然 *** 小集团(玛金、蔡其矫);而李又然与丁玲关于师生、教学、左右的认识,是以英雄主义统领、还是以现实主义主导,泾渭分明,也源于此:

*** 《要区别开来——对阿垅“论倾向性”的初步认识和感想》全文载《文艺学习》(第1卷第3期),初收于《鲁藜诗文集/ *** 卷/诗歌(上)》(作家出版社2004年9月 *** 版)。

*** 《可笑孰甚》全文载《春天的歌》(中华书局按现代文学丛刊印行1931年)-戈尔札克作、孙用译。复制品购于“孔夫子旧书网”订单号:49684593 购买时间:2017/6/18 11:36:05 店铺名称:書林書局-民国不详刊本(复印本)1件59.00元/件-订单总额(元)67.00(快递:8.00)。

中央文学研究所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印鉴特别推荐:《中央文学研究所 *** 期 *** 班课程表(不全)/游国恩、李何林、李又然、丁玲、郑振铎、杨宪益、冯至、曹禺、孙家琇等老师的课较受欢迎》

【按】《我们是永远永远不能忘记的》节选自丁玲在《中国文学》(后称《中国》)创刊招待会上的讲话,原标题为《五世同堂 团结兴旺》(本文标题为本书辑注者拟),全文原载于《光明日报》(1984年12月13日第三版)。

《中国文学》欢迎大家在这里团聚,促膝谈心。室外是冬天的寒风,大家冒着寒风来到这里。但,这不是寒风,是春风,是春风送来的暖意。

在这喜庆的时刻,我们自然要缅怀我们的前辈,我们的战友。他们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我们邀请了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周立波等同志的亲属周海婴同志、张澄寰同志、韦韬同志、胡潔青同志、老作家林兰同志。

我们追悼柯仲平、萧三、冯雪峰、邵荃麟、田汉、赵树理、柳青、杨朔、郭小川、李季、吴伯箫、靳以、郑振铎以及刚刚去世的魏伯、李又然同志。

他们已经不能同我们一起战斗了,但他们的功绩,我们是永远永远不能忘记的。

《中央文学研究所 *** 期 *** 班课程表(不全)》

1.中国古典文学课程

裴文中:史前的文化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

郭沫若:屈原

俞平伯: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

郑振铎:三国六朝文集

余冠英:南北朝乐府诗、乐府词

郑振铎:唐代的骈文和传奇

游国恩:白居易和讽刺诗

叶圣陶:古文

郑振铎:词与词话

叶圣陶:辛家轩词

叶圣陶:元朝时代的文学

张 庚:元曲

聂绀弩:水浒传

郑振铎:明代的小说与戏曲

郑振铎:《桃花扇》与《红楼梦》

郑振铎:清朝末年的小说

钟敬文:人民的口头文学

2.五四以来的新文学

蔡 仪:五四新文学史

李何林:左联成立前后十年

李何林:抗日统一战线前期的新文学

李伯钊:苏维埃时期文艺史料

杨 晦: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

李又然:鲁迅先生思想的发展

吴祖湘:茅盾的小说

陈企霞:丁玲的作品

丁 玲:漫谈“左联”点滴

老 舍:抗战时期的文协

郑振铎:文学研究会

黄药眠:郭沫若的诗

3.文学理论课程

李广田:《实践论》与文艺工作

黄药眠:主题与题材

萧 殷:文学与语言

叶圣陶:语文问题

艾 青:谈诗

田 间:“诗”的报告

丁 玲:读书问题及其他

胡 风:怎样阅读文学名著

4.文艺思想与文艺政策

周 扬: *** “讲话”的历史意义

严文井:文艺批评

冯雪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几个问题

艾 青:文艺的阶级性与党性

周 扬:文艺统一战线与思想斗争

陈企霞:为文艺的新现实主义而斗争

胡 华:关于党史

徐 刚:中国 *** 党史

5.苏联文学

起名大全:姓卫的男孩名字-那些藏在歌曲里的故事

周立波:契诃夫的小说

冯雪峰:关于《毁灭》

陈企霞:苏联短小说

光未然:苏联独幕剧

众多学员事后的回忆文章可以弥补这份课程表的不足。第二期学员赵郁秀的听课记录保留得比较完整,她在《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回忆文章中说——

中国古典文学

除郑振铎讲授文学史之外,还有,

李又然:讲《诗经》

游国恩:讲《楚辞》和白居易

冯 至:讲杜甫

宋之的:讲《西厢记》

冯雪峰:主持《水浒传》的课后讨论

中国现代文学

李何林:讲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现代文学史)

吴祖湘:讲茅盾的小说

黄药眠:讲郭沫若的诗歌

陈荒煤:讲电影创作

柯仲平:讲解放区文艺

康 濯: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冯雪峰:讲鲁迅的小说

胡 风:讲鲁迅的杂文

孙伏园:讲鲁迅生平

西方文学

杨宪益:讲古希腊神话、史诗、戏剧

起名大全:姓卫的男孩名字-那些藏在歌曲里的故事

吴兴华:讲文艺复兴文学和《神曲》

冯 至:讲歌德的《浮士德》

叶君健:讲《唐吉·诃德》

蔡其矫:讲惠特曼

陈占元:讲巴尔扎克

高铭凯:讲《欧也尼·葛朗台》

张道真:讲《约翰·克里斯多夫》

孙家琇:讲莎士比亚

曹 禺:讲《罗米欧与朱丽叶》

卞之琳:讲《哈姆雷特》

吕 荧:讲《仲夏夜之梦》

吴兴华:讲《威尼斯商人》

俄苏文学

李何林、彭 慧:讲俄罗斯和苏联文学概

方 纪:讲托尔斯泰

张光年:讲《大雷雨》

潘之汀:讲契诃夫

冯雪峰:讲萧洛霍夫

授课较多的老师是郑振铎、李何林。在学员的回忆中,游国恩、李何林、李又然、丁玲、郑振铎、杨宪益、冯至、曹禺、孙家琇等老师的课较受欢迎。

为何最后选择 *** ?

公元前91年,卫子夫自缢身亡,临终前,她留了一封信给汉武帝。汉武帝打开看了几眼后,立刻愤怒咆哮:“ *** !生出来的也是个孽种!”

卫子夫被称为“千古一后”,这倒无可厚非。但若说她是汉武帝的更爱,那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实际上,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阅女无数的风流皇帝,他眼前的美人更是如过眼云烟,先是金屋藏娇,后有卫子夫,接着又有“赵之王夫人、中山李夫人有宠。后有尹婕妤、钩弋夫人更幸”。

总之,用他自己的原话就是:“三天可以不吃饭,但一日不能缺了女人伴宿。”

卫子夫陪伴了汉武帝48年,在这48年的光阴里,汉武帝临幸过无数女子,可千帆过尽,他的身边一直都有卫子夫。

不过,卫子夫在汉武帝身边这种长久的陪伴,也只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存在。

他们的故事起源于汉武帝的一见钟情,结束于卫子夫绝望 *** 。

初相见:卫子夫轻歌曼舞,汉武帝一眼动情。“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汉武帝刘彻与卫子夫的初次见面最合适不过。

公元前139年的春天,刘彻前往霸上去祭祖祈福。祈福完毕后,他决定顺道去看望自己的大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与刘彻自小感情深厚,她打算趁着这次机会,给自己这位皇帝弟弟进贡年轻漂亮的女子。

平阳公主这么做,也是为了帮弟弟化解没有子嗣的尴尬。

当时的刘彻深陷“不孕不育”的风波之中。从他16岁登基称帝以来,他的后宫妃子成群,但是一直没有女人怀上孩子。

时间一长,前朝后宫的人开始各怀心思,有人为皇嗣之事急得焦头烂额,还有不少人还做起了江山易主的美梦。

就连汉武帝的舅父田蚡,都发表过放肆言论。田蚡曾对淮南王刘安说:“皇帝无太子,你多做仁义之事,未来天下谁当王尚不可知。”

面对各种关心和挖苦,刘彻表现得倒是平静,但他的姐姐平阳公主却为此 *** 碎了心。

当然,平阳公主还有一点自己的私心。

当年她的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就曾经向汉景帝进献过良家女子有功,因此受宠继而势大的。如今弟弟刘彻身为天子却没有子嗣,她何不效仿姑姑,争取这个大好的机会?

于是,平阳公主挑选了十几个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将她们精心打扮一番,早早地恭候着汉武帝的到来。

好不容易等来了刘彻,平阳公主便趁着弟弟休息的片刻,将这十几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召进屋,供汉武帝欣赏。

舟车劳顿的汉武帝满脸疲惫,听闻有美女,便抬起眼皮仔细打量,但他扫视一眼后,身子又往后靠了下去,脸上毫无惊喜之色。

平阳公主见状,连忙命姑娘们退下,传唤摆上酒菜开筵。

刘彻享受着美酒佳肴,不觉中天色渐暗,公主府内灯火明亮,鼓乐笙歌,十分美哉。

刘彻在案头上喝着酒,忽然听到丝竹悠扬,一个婀娜女子唱着婉转清越的歌声出场。

这位能歌善舞的美女正是卫子夫,他们四目相对的刹那间,刘彻感觉自己像是醉了。

卫子夫出身寒微,她自幼被当仆人的母亲带入平阳侯府,开始学习歌舞,并成为平阳侯府的一名歌女。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这个毫无背景的小 *** ,就在一瞬间,打动了汉武帝的心。

刘彻看到卫子夫后的震惊反应,被平阳公主尽收眼底。

宴席结束后,汉武帝微醺着起身,准备去轩车内更衣。平阳公主迅速召来卫子夫,将她送进了刘彻更衣的轩车里。

“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上还坐,驩甚。赐平阳主金千斤。”----《史记 外戚世家》司马迁

汉武帝宠幸了卫子夫后,他给姐姐平阳公主赏赐了黄金千金。平阳公主再次顺水推舟,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刘彻也欣然答应了。

二度宠幸:冷落之后的荣宠逆袭。卫子夫跟着刘彻进宫后,并没有立马迎来麻雀变凤凰的尊宠生活,而是被现实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刘彻回宫后,似乎像完全忘了卫子夫的存在一般,再也没有想起来宠幸她。

第二年,也就是建元三年,独守空闺一年之久的卫子夫,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这一年,汉武帝按照惯例,释放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

为了表示皇恩浩荡,汉武帝还亲自前去相送。

卫子夫听说后,她便画上淡妆,身着素衣,跪在汉武帝的面前,哭着请求汉武帝放她出宫回家。

卫子夫这招“欲擒故纵”果然有效,她梨花带雨,垂泪轻诉,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使得汉武帝一下子就心软了。

他立刻想起了这个被自己遗忘在宫中一年之久的女子,想起了平阳公主府中那个美妙的夜晚。

怜香惜玉的汉武帝,当然不会放卫子夫出宫了。他拉起卫子夫,擦去她粉白脸上的泪珠,将她揽进了怀里。

当天晚上,卫子夫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宠幸。

《史记·外戚世家》载:“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这一次,汉武帝没有像上次那样对卫子夫转身便忘,他开始对卫子夫百般宠爱。

说来也巧,在经历第二次宠幸之后,卫子夫就怀孕了。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女孩。

虽说是个小公主,但刘彻欣喜若狂,因为他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 *** 个孩子。

而且,公主的出生,也堵住了朝堂上的悠悠众口,汉武帝不孕不育的谣言不攻自破。

刘彻有多爱这个长女呢?

小公主一出生,就被封为了“长公主”。

这里需要说一下,在西汉时期,“长公主”不是排行,而是极其尊贵的封号。

一般而言,皇帝的女儿(帝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

长公主出生后,卫子夫继续努力完成指标,她又接连生了2个女儿和儿子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的皇长子,他的出生,让汉武帝再次欣喜若狂,生子有功的卫子夫,被大臣们共同上疏推举为皇后。

自此,卫子夫开启了在后宫数十年的主政时光。

“一朝为后鲜争宠,亲人功高未尝骄;谨言慎行上敬爱,四十一年绝尘嚣。”---评价卫子夫

卫子夫性格善良,她管理后宫期间,依旧是恭谨谦和,从不飞扬跋扈,对待汉武帝的宠妃也相当和善,不仅赢得了汉武帝刘彻的恩宠,也赢得了大臣以及后宫各色人等的尊重。

一荣俱荣,除了卫子夫之外,她背后的卫氏一族,比如卫青、霍去病等更是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也不断加官进爵,外甥霍去病更是少年成名,被封为骠骑将军。

虽说卫子夫贵为皇后,但卫家人并没有借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居高自傲,相反地,卫青、霍去病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他们戎车七次出征,北登阗颜山,六次深入匈奴,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势力,解决了汉朝边患问题,为大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也可以说,卫子夫能成功坐上皇后之位,她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有很大的功劳。

卫氏家族足够优秀,也足够强大,这也在无形之中,成为了卫子夫的坚强后盾。汉武帝对卫子夫除了恩宠之外,还多了一份尊重。

这个阶段的卫子夫,她有地位、有儿子、有丈夫的尊重、更有坚实的娘家依靠,简直是人生圆满的大赢家了。

爱子心切、玺绶被夺,皇后明志 ***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将卫子夫打入冷宫,他 *** 太子刘据后,逼迫她悬梁自尽。

甚至在卫子夫死后,汉武帝也不愿意多看两眼她留给自己的申冤信。

卫子夫究竟犯了什么错,以至于汉武帝对这个陪伴自己48年的女人如此绝情呢?

造成这一切悲剧的起因,便是汉武帝晚年时期的那场“巫蛊之祸”。

晚年的汉武帝,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开始追求长生不老,迷恋方士丹药,同时,他也逐渐变得疑神疑鬼。

整个巫蛊之祸的起因其实很简单,先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夫,也就是丞相公孙贺,他的儿子公孙敬声因贪赃枉法被下狱,公孙贺为了救儿子,便申请抓捕名为朱世安的一名要犯,意为戴罪立功,好为儿子赎罪。

朱世安被捕后,他在狱中上疏,揭发了公孙敬声与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在汉武帝刘彻路过的道路上,埋下木偶,以此来诅咒刘彻。

刘彻知道后,震怒异常,下令彻查此事,而公孙贺也因此下狱。

最终,公孙贺父子被杀,其族被灭,并且,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也因此事被杀。

这事到此似乎也就结束了,但随着卫氏家族势力的坍塌,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前朝的人也开始上行下效,尤其是之前忌恨卫子夫的人,开始各种不怀好意的兴风作浪。

汉武帝的宠臣江允,因其向来与太子刘据和卫皇后不合,便趁汉武帝病重期间献谗言,说汉武帝之所以久病不愈,是因为有人行巫蛊之术诅咒天子。

汉武帝听后怒火上头,而江充便顺势领旨,在后宫中四处寻找行巫蛊之术的木偶人。

江充先是查办后宫中不受宠幸的夫人,随后又查到皇后卫子夫的椒房殿。将整个禁中的御座毁地面掘开以后,仍一无所获。

最后,江充表示,在太子的东宫找出了一个桐木人偶。

刘据面对着这个无中生有的人偶,顿时百口莫辩。由于汉武帝此时不在京城,刘据又无法面见汉武帝,他便以为汉武帝已经被奸臣控制。情急之下,刘据起兵诛杀奸臣,救出汉武帝。

卫子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儿子,她用皇后的权力,同意刘据使用玺绶,调用兵器以及长乐宫的卫队。

另一边,汉武帝在奸臣的谗言下,以为刘据在外边起兵 *** ,于是立马派人追杀刘据。最终,刘据 *** 身亡。

刘据死后,汉武帝顿感大快人心,他还送了一封信给卫子夫:“你教导的好儿子竟然敢谋逆,我已经将他斩杀!”

卫子夫十分委屈,她本来是支持太子铲除奸臣,现在又被当成是支持太子 *** 。

心灰意冷的卫子夫决定追随儿子而去,于是就用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听闻卫子夫自尽的消息,汉武帝也没有表现出一丝难过和惋惜。

当年汉武帝高调示爱,有一见钟情的炽热冲动,也有对她生儿育女的感激,更有王权势力的利弊权衡。

如今,卫子夫容颜老去,也无法从外力上助他一臂之力,汉武帝如同厌弃一只破旧玩偶一般,毫不留情地将她弃之不顾。

对汉武帝而言,王权利益,才是值得他倾尽所有,终生捍卫的。

而卫子夫从一介歌女到一 *** ,从万千宠爱备受尊宠,再到权力失势,奸臣构陷自缢而亡,这种大起大落的命运,实在令人可惜可叹。

CBA有史以来都有过哪些霸气的绰号出现?

要说CBA中拥有霸气侧漏绰号的运动员,中国篮球名宿刘玉栋绝对是最经典的一个。

中国篮球传奇名将“战神”刘玉栋,江湖又人称“刘师长”、“坦克”、“中投王”、“定海神针”。1970年出生,身高1.98米,体重106公斤。

1989年年仅19岁的刘玉栋进入 *** 男篮接受军队的洗礼,第二年进入了在当时甲A篮球联赛中独孤求败的巨无霸战舰八一队,开始了他篮球生涯的“战神”传说。

刘玉栋篮球生涯辉煌的战绩:

1993年、1995年、2001年3届亚锦赛冠军;

1994年-2002年连续3届亚运会男篮金牌;

1994年获得中国男篮在世锦赛历史上的 *** 成绩第8名;

1996年获奥运会男篮第8名;

2000年奥运会男篮第10名。

在CBA(包括末改制前的甲A联赛)为八一队夺得7次总冠军(其中一次6连冠);CBA联赛10年更佳球员;

2001-2002赛季场均砍下37分+7.8篮板+1.7助攻+2.2抢断的杀神数据,创造了国内球员单赛季场均得分的纪录,并单赛季囊括了“CBA常规赛MVP”、“CBA总决赛MVP”和“赛季得分王”三项大奖,创造了CBA联赛的纪录,当赛季常规赛在八一队主场116:99战胜吉林队的比赛中,刘玉栋砍下职业生涯更高的57分。

要知道,当时的比赛是上下半场共40分钟,而不是现在的四节48分钟!

2005年常规赛八一队主场对阵吉林队的比赛中场,宁波雅戈尔体育馆座无虚席,在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当时的篮协 *** 李元伟亲手为获得“CBA十年贡献奖获”的刘玉栋戴上铭刻其战神传奇的至尊“战神钻戒”!

之前的CBA常规赛MVP奖杯是一个 *** 爆款大果盆,姚 *** 把它给换了,新奖杯叫“战神杯”,杯上面的那个做着高手投篮动作的运动员,名字叫刘玉栋。

姚 *** 说:“我们用CBA历史上20多年来最著名的球员外号来命名这座奖杯,希望它可以成为我们新一代年轻运动员追求的荣誉。”

刘玉栋是中国男篮1994黄金一代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和男篮历史上最出色的大前锋之一,巅峰时期是八一队先发五虎上将之首,有万夫不挡之勇,为八一王朝守疆勤王,击败无数觑觎王朝之英雄豪杰,立下赫赫战功。

刘玉栋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身长八尺六寸,腰圆膀阔,豹头环眼,燕颔卧蚕眉,肩臂雄壮,天生神力国内罕见,卧推竟能达150公斤以上,篮球生涯早期英雄露颖,球风强挚壮猛,勇力超人,攻防兼备,冲锋陷阵,势不可挡,人送绰号“坦克”。

1997年上半年,“战神”膝盖副韧带断裂,下半年膝盖半月板重伤被摘除;2003年上半年在膝盖手术中取出10块碎骨,下半年跟腱断裂。断断续续的伤病导致“战神”的双侧半月板先后被摘除,双侧跟腱也先后断裂过!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承受多么大的痛苦,才能如刘玉栋这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气吞万里如虎?

不久前的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上,“战神”刘玉栋作为主火炬手,点燃了军运会的圣火。看着昔日的战神跑起来有点缓慢和艰难,莫名有点心疼的感觉。

篮球生涯巅峰期和末期,因为伤病缠身,刘玉栋逐步改变了以往大开大合、勇猛彪悍的打法,甚少再在内线肌肉丛林中铁血肉搏 ,但刘师长又修炼出独步天下的中投绝技,一招后仰直臂高手中距离投篮无人能防,神准而稳定,无解的中投打得对手怀疑人生,此期间人封“中投王”。

“老男孩”王治郅远赴重洋追逐梦想后,八一队面临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现状,刘玉栋以一己之力支撑着八一队,球技更加成熟、稳定而高效,精神和内心也愈加强大,已臻化境,已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灵魂人物,屡屡上演以一己之力大逆转、一剑封喉绝杀的好戏,此期间又被冠以“定海神针”称号。

篮球生涯中后期,“战神”以超人的意志力数次战胜被医生判定导致其篮球生涯终结的重伤(包括一次曾从膝盖上取出十块碎骨的重伤),在赛场上始终斗志昂扬,顽强不屈,越是伤病和逆境,越显英雄本色。有时赛前赛后上下楼梯都很艰难的刘玉栋,但一披挂上阵便爆发出超人类的斗志和能量,在场上挥戈杀敌依然勇冠三军,招招 *** 诛心,率队收割胜利如探囊取物,是球队的绝对核心和灵魂,为战斗而生的刘玉栋凭借如此强悍的杀神表现,世人赠其“战神”之号!

只要战神在场上,就是一种让对手绝望的存在,篮球生涯的中后期即使双膝已经几乎不能弯曲,但就是凭借一招略带后仰的直腿直臂高手中投制霸球场,面无表情如石佛一般,冷血而又杀气毕露,投篮如同机器流水作业一样精密规范,投中了一个又一个,丝丝入扣而且作品完美无暇。

1994年世锦赛,“战神”刘玉栋场均砍下11.5分,其中在对阵美帝的梦二队时,得到全队更高16分;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刘玉栋场均砍下全队第三高的8.7分,在对阵美国梦三队时,替补出场再次拿下全队更高18分。

在12个赛季的CBA篮球生涯里,“战神”的两分球命中率在50%以上,三分球命中率有9个赛季达48.42%,罚球命中率达87.82%。

2002年是CBA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当年的总决赛,32岁的CBA传奇、“战神”刘玉栋和22岁的篮球天纵奇才姚明狭路相逢,巅峰对决打得火花四溅、荡气回肠。

整个系列赛,球场永远是这两大名将对飚,在上海,只要姚明一接球,整个体育馆就挥拳欢呼,只要刘玉栋一接球就摇头叹气;在宁波,只要刘玉栋一接球,整个体育馆就欢声雷动,只要姚明一接球就无奈叹惜。

姚明仿佛天神下凡,攻防两端无人能敌,场均41.3分+21板+4.3帽,而刘玉栋也开启战神模式,里突外投,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场均41.5分+6.2板+2.8助攻+1.8抢断。

最后一场,只有一个膝盖能弯曲的刘玉栋依旧带伤跃马横枪,以惊人的意志上阵血战,继续以战神模式暴走,上海队走马灯似的单防、包夹,就算姚明的巨灵神掌快打到他脸上,也无济于事,一样能命中二分或三分,全场怒砍53分,虽然倾其所有,但依然没有挡住历史的巨轮,王朝更迭势所必然,最终姚明新王登基。

神勇而悲壮的“战神”刘玉栋,以总决赛场均41.5分+6.2板+2.8助攻+1.8抢断(其中58.8%的两分球命中率,55.6%的三分球命中率)这样震撼的数据力压姚明,获得了总决赛MVP,“战神”的传奇足以震古烁今。

走过烽烟戎马岁月山河,“战神”历尽了篮坛生涯的种种艰辛,尝遍伤病的万般痛苦,创造了一连串篮球巨星的经典,传奇的人生注定会让历史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