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里的破碎-隋唐英雄前十位是哪几个

admin2023-01-06 04:45:0924

紫薇斗数里的破碎,隋唐英雄前十位是哪几个?

隋唐英雄在民间传说中,是可与三国英雄并肩的存在。几百年来通过话本与评书,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为之入迷。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隋唐演义》按武力排出十八名隋唐英雄,尤其前十几名,除裴元庆还有原型人物外,大多数却是完全虚构的。

演中的前十位英雄排名,依次为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云召、罗成、 *** 、魏文通、尚师徒十人。下面逐一来说说这十位小说人物。

*** 条好汉,武艺天下 *** 的李元霸。

真实历史上的李元霸,为唐高祖李渊第四字,自幼体弱,大概十几岁时因病夭折。

李元霸从未上过战场,武艺 *** 更无从谈起。而演义把这人奉为天下 *** 勇士,就令人很怀疑演义原作者,是否也是个病秧子,然后在李元霸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情怀?

记得我们刚上初一时,那时代听收音机讲评书是人们主要的精神食粮。课余时,一历史老师与同学们闲扯,随口说了句:“李元霸其实是假的,一点都不厉害,根本没打过仗。”

当其时,全班男生十之 *** 皆每日听评书,正津津有味的入着迷。这下可好,都对这历史老师顿起反感之意,敢说李元霸坏话,那还了得。不见《说岳全传》中,岳云的锤法,学的不也是唐将李元霸之锤吗?

所以,文人们真坏,五百年前随手一乱写,直误导后人五百年。

毕竟在古代时,史书只有少数人才能看,不是人人可以参阅得到的!

小说中的李元霸,有着鬼怪般的神力,一对大锤各重八百斤,除了裴元庆,无人能挡得了他三锤。

现实世界中,谁要能把各重八十斤的铁锤像舞花刀似的闪展腾挪、缠头裹脑练上五分钟,那肯定会创吉尼斯纪录。说明不通武技的文人臆想武艺时,真神了!

李元霸与人战斗,喜欢将人抓起往空中一抛,然后接住双腿,凌空一撕,就将一活人撕成了两半,如今看来,这种变态式的武力描写,更令人对原作者的心态产生了疑问。

让李元霸撕成两半的好汉,下面就有。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是宇文化及的儿子,而与其父奸恶不同,此人武艺绝伦,且忠于隋帝。当然,这完全是一个虚构人物。

《说唐》中的宇文成都,身高一丈,腰大十围。我的天,一丈高,那就是三米三!

宇文成都的亮点,就是他的武器,一杆凤翅鎏金镋,天下无敌,杀得各路反隋英雄胆战心惊。

正史中的武艺排行数一数二的秦叔宝,接不住宇文成都的一击。

最后,宇文成都死在了李元霸手上,死法尤其残忍。

被李元霸凌空抛起,然后接住双腿扯成了两半。令人不忍直视。

而有深意的是,在李元霸杀宇文成都的情节上,小说作者又安排了这样一桥段:

李元霸艺成之后,曾得嘱咐曰:任何人都可杀,唯独不可杀使鎏金镋之将。然后,李元霸杀了宇文成都,自己也终遭雷劈而死。

宇文成都是宇文氏唯一忠臣,而隋唐天下本为宇文氏所创之西魏\北周之天下。

而杨坚曾为北周国丈,李氏更为西魏柱国大将军,二家皆世受宇文氏之恩。

所以,江山更替属天道,但宇文氏后裔中的忠臣,杀了却是要受天谴的。

小说作者之所以安排李元霸杀宇文成都后遭雷劈,所要表达的,大概就是这意思。

正史中,宇文化及有个弟弟,叫宇文士及,此人文武双全,与唐高祖李渊有旧交,更与秦王李世民交好,投唐,随秦王征战,屡立功绩。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率三千骑大破窦建德十万联军时,宇文士及率三百骑先登陷阵,立下战功。

宇文士及以军功获封为郢国公。

在唐太宗登基后,先获宰相之职、任中书令,又出将,经略西北,以兵威震诸胡,任检校凉州都督,右卫大将军之职,是为初唐重臣。贞观十六年,宇文士及病逝,唐太宗为之流泪。

而小说中虚构的宇文成都身上,或有一些宇文士及的影子。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

小说中的裴元庆手持一对银锤,各重三百斤。坐骑为“照夜玉狮子”。是唯一能因硬接李元霸三锤的人物,而力大无穷名扬天下。后被新文礼诱入火雷阵中丧命。

少年英雄裴元庆之死,这是最令读者与评书听众扼腕长叹的悲剧。

当然,这人物是虚构的!

然而小说中裴元庆的父亲裴仁基是真实的!裴元庆也是有原型人物的,就是裴仁基之子裴行俨。

正史中的裴仁基为隋名将,其子裴行俨更是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名,这是父子双雄。

裴氏父子投瓦岗,裴行俨与秦叔宝、程呅金交好。

程咬金单经单骑突阵,勇救裴行俨,这是正史中记载的。

瓦岗军与王世充交战,裴行俨陷于敌阵中,负创坠马,危在眉睫。程咬金急驰而至,拖起裴行俨,二人合乘一马,杀出重围。

王世充的骑兵追击,有一敌骑率先追上二人,一槊刺中程咬金,洞穿肩背。

紫薇斗数里的破碎-隋唐英雄前十位是哪几个

程咬金忍痛返身,夺槊,断槊杆,再回槊一击,当场杀了此敌兵。

其余追兵大惊,为程咬金之勇所震慑,皆不敢再追...这真是盖世般的神勇!

裴行俨父子,是被王世充抄家灭门 *** 的。

李密败后,瓦岗众猛将顿失其主, *** 转投王世充。

王世充大喜,个个授以 *** 厚禄。

然而隋唐之交,天下大乱,是个良禽择木而栖的时代。

故而,除单雄信等少数外,瓦岗英雄大多瞧不上王世充。

后来,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随王世充出征,与秦王所率的唐军交战。众人阵前倒戈,辞王世充而投唐。

裴行俨因病,未能出征。及闻程咬金等投唐后,叹道:恨不能随行。

此话传入王世充耳中。于是,王世充杀裴行俨及其父裴仁基,并诛其满门老少。

唯独裴行俨有个幼弟,名叫裴行俭,因年少而留在河东老家,幸免于难。

裴行俭又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为唐高宗时代的名相、名将,既为威震突厥的大将军,又是著名的大书法家,文才武略、出将入相的典型人物。

第四、五、六条好汉,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

与前三名好汉比,这三个,是纯虚构的人物。

小说里,三人以伍云召为核心,再写出雄阔海与伍天锡。

杨广游江南,雄阔海与伍云召、伍天锡三人联手,欲在四明山截杀杨广,与大隋 *** 勇将宇文成都大战一天的演义故事,颇为精彩。

(1)雄阔海排第四。

雄阔海为人重义,与伍云召为结义兄弟。

此人天生神力,能徒手击毙两头猛虎。在扬州比武大会上力托千斤阐,救了众路英雄之命,最后力尽而亡。

(2)伍云召第五。

伍云召为贵族 *** 子弟,其父为大隋忠臣、右仆射伍建章。右仆射,那就是右相。

隋炀帝既为昏君,那肯定要杀忠良的,才是合格昏君。于是,伍氏一门三百余口被诛杀。

伍云召面如紫玉,外表俊朗,武艺冠绝天下。因其驻守南阳关。世人称“南阳侯”伍云召。

其父与宗族遭诛消息传来,便据南阳反隋。

但是,前来讨伐伍云召的隋将当中,还有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天下第二打天下第五,宇文成都居然让伍云召给射中了一箭。

演义对伍云召武艺的描写,也是精彩异常。

伍云召一杆丈八长枪,背上青虹剑,腰挎雕弓,枪术剑术俱精,尤善骑射,这是一个全能型的武林高手。

伍云召若不死,小罗成就根本出不了名。

南阳大战中,麻叔谋麾下十二员战将,被伍云召枪挑、剑砍、箭射之下,来一个、折一个,只杀得隋军血流成河,山野为之变色。

而演义安排伍云召在扬州比武大会上中暗算身死,实质就是为罗成登场作铺垫。

(3)伍天锡第六。

伍天锡是伍云召的堂弟,按理说,伍云召家世显赫,那么堂弟伍天锡自然也是贵族子弟。

只是伍天锡在演义中却是个强盗形象,平时还喜好吃人肉,尤其喜嚼人心,吃的俩眼通红。

伍天锡的兵刃,是一杆浑天镋,其人排名第六,自然也是有万夫不挡之勇。

但是,凡使镋的,就会死于李元霸之手。

伍天锡的死法,竟与宇文成都一样,让李元霸凌空抛起一撕,惨不忍睹。

第七条好汉罗成。

罗成是《隋唐演义》中的重头戏,但是,罗成仍然是个虚构人物。

玉面罗成的忠义与英勇,民间传说铺天盖地,这儿就不多说了。

重点说罗成之死。

最令人不解的是,《说唐》作者虚伪了一个盖世英雄,却抹黑了一个真历史上的真英雄。

为大唐灭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 *** ,“前后灭三国,擒三王”的大将军苏宁方,在演义里却成了害死罗成的十恶之叛徒,这就极为荒唐了。

这样的颠倒性情节设计,就使得隋唐演义故事严重的掉了身价。

第八条好汉,大隋靠山王 *** 。

老 *** 是炀帝的叔父,忠勇无双,一人在大厦将倾时, *** 西讨,企图力挽狂澜,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 同样是虚构的。

正史上隋炀帝上位不正,宗族中凡有实力的,防着还来不及,岂能让一个叔父掌着征伐之权。

不过, *** 的角色定位很好,王朝将亡,岂能无忠臣死节,老 *** 就是那个死节之臣。

正史上的秦叔宝,从军初本为来护儿帐下卫士,在演义中成了 *** 的兵。

第九、十条好汉,魏文通与尚师徒。

花刀将魏文通排第九。

顾名思义,既为花刀将,一手刀法自然出神入化,能跻身于前十之内,武艺自然厉害。只是,数十年不读演义,对此人印象已经很模糊了。

四宝将尚师徒排第十。

尚师徒名为四宝将,是指他拥有四种神兵宝马,分别为:

马鸣盔,七翎甲,提炉枪,以及神驹呼雷豹。

这简直是半人半神的传奇。

且来看看尚师徒的四宝,有何神奇之处。

(1)马鸣盔。

此盔又名夜明盔,盔上镶有夜明珠,使得戴此盔后,行夜路有如白昼。

更神的是,夜明珠只要放出光芒,能照亮数里,就是虫蚁亦无处藏身。

(2)七翎甲。

此甲又称唐猊铠,质轻而坚固无比、刀枪不入。

神奇之处在于,铠上有七个鱼角。穿此铠于身上,每有敌人潜入时,这七个角便会发出警示。

这简直就是穿戴式的相控阵战场预警传感 *** ,妥妥的高科技。

读到这里,已无荒谬,反而对古人的奇思妙想立生敬畏之心。因为古人这种想法,今人科技把它成为了部分现实。

(3)提炉枪。

枪重重一百二十斤,凡被此枪戳中者,伤口会流血不止,再难治愈。

枪上有环,环上有锁链,链挂一香炉形的铜砣。交战时可将铜砣甩出,以打击处之敌。

而提炉枪的妙处,在于枪上有小洞,将其 *** 活水之中会流出甘露,不但能解渴,还能解饿,这是一杆不折不扣的神枪。

(4)呼雷豹。

呼雷豹不是豹,而是绝世神驹战马,又名忽雷驳。

此马脚力奇强,一日竟可奔驰数千里,走山川如覆平地。

而此马厉害处还远不止脚力!

呼雷豹颔下有一肉瘤,肉瘤上有三根毛。

主人一抓肉瘤,马即轻叫。若一拉肉瘤上的毛,那就要出大事了。

呼雷豹会发出猛虎咆哮声,又如雷鸣,能使敌人的战马顿时屁滚尿流、瘫倒在地。

若是让尚师徒的呼雷豹,对着李元霸吼几下,估计李元霸会跌倒在马下否?

看了尚师徒这四宝,就觉得这样的宝物应出现在《封神演义》中,而不应现身在隋唐。

演义里的尚师徒不算是坏人,他的四宝,后来归了秦叔宝。

而秦叔宝、尉迟敬德这两位正史上被肯定为武艺 *** 第二的绝世猛将,在演义十八位英雄中,却是名列最后二位,分列十七、十八名。

紫薇斗数里的破碎-隋唐英雄前十位是哪几个

隋唐二代,帝皇家族本是亲戚。隋继承于北周,北周源于西魏,东、西二魏拆分了北魏,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期。

自隋开始,又将西晋之后的中国 *** 又归于一统。读一读隋之兴衰,很有意思。

(图片来自 *** )

{!-- PGC_COMMODITY:{"charge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466144347358153663&origin_type=&origin_id=105195025304_3466335031063109816&alkey=1306_105195025304_0_3466335031063109816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66335031063109816\",\"product_id\":\"3466144347358153663\",\"title\":\"大隋兴衰四十年(全4册) *** 全集 隋唐史学者蒙曼成名作\",\"cover\":\" *** s:\\/\\/p1.toutiaoimg *** \\/img\\/temai\\/09c8a67e317d6e0f44c38ad85e952ec1www800-800~400x0.webp\",\"pr *** \":6300,\"market_pr *** \":18000,\"cos_fee\":630,\"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466144347358153663&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440,\" *** _type\":4,\"cos_ratio\":1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466144347358153663\",\"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大隋兴衰四十年\"}","commodity_id":"3466335031063109816","detail_ *** ":"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 *** = *** s%3A%2F%2Fhaohuo.jinr *** ai *** %2Fviews%2Fproduct%2F *** 2%3Fid%3D3466144347358153663&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 *** \":180,\"pr *** \":63,\"real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466144347358153663\",\"shop_goods_id\":\"3466144347358153663\"}","img_ *** ":" *** ://sf1-cdn-tos.toutiaostatic *** /obj/temai/09c8a67e317d6e0f44c38ad85e952ec1www800-800"," *** _type":4,"origin_pr *** ":"","pr *** ":63,"promotion_id":"3466335031063109816","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大隋兴衰四十年(全4册) *** 全集 隋唐史学者蒙曼成名作"} --}

如果让你给妈妈写封信?

给妈妈写封信,你会怎么写?

给自己的妈妈写封信,怎么写?

我觉得给自己的妈妈写封信,并不是绘画做文章,而是不由得令人吐出自己心中母爱的肺腑之言,展示出思母爱母,感恩戴德的内心话。图于 ***

因为这种恩爱是世间最宝贵无价的,是金难换的。

在人世间!

有一种情,一生一世浓浓不淡,就是儿女之情。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就是自己的妈妈爱儿女。

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来爱,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妈妈。

在我们儿女心里,妈妈是最伟大的人。图于 ***

这是我们儿女们长大懂事后感悟到的,是妈妈含辛把我们养大,妈 *** 付出太多,实属不易。次次思爱的首一句话,就是妈妈,您辛苦啦,儿女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图于 ***

即使我们漂泊在远方,生活得很好,而在妈妈心里,却总是有一种不安宁的牵挂之心有,心里没有舒服的、平静休闲的暖暖自心。可以说儿女是妈 *** 内心灵魂,也是妈 *** 心头肉。

图于 ***

妈妈和儿女情长传奇故事!真是说不完,听不够。这一切的一切,凝结成一句话,只能说思母不忘,感恩不尽。

如说在母身边,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儿女的亲心回报,如不在母身边,只能把思母的灵魂投入母心窍。儿女唯一的问侯,唯一的祝愿,敬爱的老妈妈,健康快乐生活,儿女们方可放下永恒思母、感恩不变的寸心。

水浒传里哪个角色最令人不齿?

总有人说,梁山108将都是(或者说大多都是) *** 之徒,土匪强盗,都该杀掉等等。我就好奇,你们真的看过水浒吗?

梁山108将中,纵然有 *** 之徒,也只是少数。比如王英,作为车夫,他见财起意, *** 劫财而逃;张青孙二娘,朱贵、李立等人, *** 卖人肉包子等。

其他好汉,都很正常啊,他们都是被官府所迫,不得已上梁山而已。即便跟梁山有关,但本质还是在官府。

比如很多人吐槽的秦明、卢俊义。秦明家人被杀,是因为慕容知府自作主张,没调查清楚的情节下,擅 *** 了秦明家人。卢俊义虽然被骗上梁山,但主要还是李固以及梁中书要害他。

总体而言,梁山好汉根本不是 *** 之徒,真正令人不齿的,是高衙内高俅父子。

先说高衙内

高衙内没有名字,衙内只是当时人对官员之子的尊称。因为 *** 高俅是太尉,所以大家都叫他高衙内。

大家都知道,高衙内曾两次调戏林娘子,后来还居然病倒了。不过,在调戏林娘子之前,高衙内侵犯的女人也很多,书中说他“专一爱 *** 垢人家妻女”,大家敢怒不敢言,所以送他个绰号“花花太岁”。

由此可见,高衙内这厮真是该千刀万剐。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水浒中,高衙内并不是高俅的亲生儿子。

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无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高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因此高太尉爱惜他。

高俅刚发迹,还没有亲儿子呢。这时候,高衙内就来给高俅做儿子了。按说,这种过继也没问题,古代也很多,但问题是辈分乱了。

高衙内是高俅叔叔高三郎的儿子,也就是说,高衙内和高俅应该是堂兄弟,两人平辈不同龄。但是,为了巴结高俅,高衙内居然自降身份,做了高俅的干儿子。

从堂弟直接成了儿子,难怪高俅爱惜他。

如此违背人伦,简直丧尽天良。作者这么写,也是在变相地痛骂高衙内和高俅。

再说高俅

高俅本是一个泼皮无赖,以前因为带着富二代乱花钱,结果被人家父亲状告,高俅被赶出东京,不许他回来。

后来,因为皇帝大赦,高俅回到东京,又因为机缘巧合,跟了端王(后来的宋徽宗)。端王做皇帝后,把高俅提拔为太尉,这下高俅发达了。

小人得志,一定会有很多人遭殃。

果然,高俅才上任,立马就找王进报仇。王进父亲曾打伤高俅,按说和王进无关,可惜高俅一心要整王进,王进不得已只好带着 *** 投军了。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结果被林冲饶恕了。后来,他又调戏林娘子,林冲虽然没打到他,但是高衙内受到惊吓,回家就病了,而且奄奄一息,几乎没命。

这个时候,高俅居然直接找人设计,要弄死林冲,为自己的儿子续命。从林冲的话来看,他知道高俅有宝刀,还几次借过,两人关系应该不错,至少不是仇人。

可惜,就因为高衙内,高俅几次要弄死林冲。让林冲误入 *** 堂,发配路上让董超薛霸打死林冲,甚至为了害林冲,让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

草料场是战时重要物资,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高俅为了自己儿子的私欲,居然干出如此下三滥的事,真 *** 至极,毫无人性。

高俅曾带兵攻打梁山,但是打仗的时候,人家居然带着歌 *** 孩,太会享受了。

高俅叫取京师原带来的歌儿 *** ,都令上船作乐侍宴。一面教军健车船演习,飞走水面。

瞧瞧,歌儿 *** 还都是从京师带来的。大概是觉得下面地方的人不够好,所以才带京城的人。这也能看出来,高俅平时在京城都是干什么了。

所以,连作者都说高俅、蔡京、童贯和杨戬都是“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的贼臣。而且,辽国之所以会投降,王庆之所以会做大,也都是因为贿赂了高俅等人。

这样的人,不是很 *** 吗?

正因为有高俅的这样的人做官,所以北宋后来才会大乱。然而有些读者不去批判高俅这样的人,却转头批判被奸臣逼上梁山的好汉,不是本末倒置吗?

然后有台辅红鸾咸池天德?

紫微、贪狼、巨门、廉贞、武曲、破军;天府、天相、天梁、天同、七杀、天机、太阳、太阴;文昌、文曲、左辅、右弼、天魁、天钺、禄存、天马;擎羊、陀罗、火星、铃星、地劫、地空; 天官、天福、天虚、天哭、龙池、凤阁、红鸾、天喜、孤辰、寡宿、蜚廉、破碎、华盖、咸池、天德、天才、天寿、天刑、天姚、解神、天巫、天月、阴煞、台辅、封诰、八座、三台、恩光、天贵。;

一些帝王陵墓坐北朝南?

其实,古代的帝王陵墓朝向并不统一,有坐西向东,有坐北向南,秦始皇陵并不是唯一一座坐西向东的。

先来看看秦始皇陵陵园平面图,陵园有内外两圈围墙,封土正对着内墙东、西的门,相比于南门是偏离的,而外墙则压根没有北门。另外根据钻探资料,秦陵东墓道的尺寸更大。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考古工作者判断它是一座东西向的陵墓,而且是坐西向东。

秦始皇陵为何坐西向东?

其实对于秦始皇自己来说非常简单——他的父亲、爷爷、爷爷的爷爷都是这么修陵的。在赵正即王位之后,就有人负责为他修陵,自然也是按照祖宗的规矩来修。更何况,他那会儿还是个小屁孩,这事儿都是由大臣们来主持的。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发现了春秋至战国中期的秦公陵园,这些陵墓也都是坐西向东的。

所以,秦始皇陵坐西向东,本不足为奇,更不是孤例。如今 *** 上甚至有些正式出版物,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忽视了整个宏大的陵墓发展背景,只把秦始皇陵拎出来说,好像坐西向东有多么深刻的政治主张,其实都是不严谨的。

甚至到了西汉时期,西汉帝陵继承了坐西向东的这个传统,从下面汉高祖长陵的平面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至于为何从春秋至西汉,这些帝王陵墓要坐西向东,学术界也是讨论过不少了。

有些学者认为,秦人的一部分祖先可能是从东边迁来的,所以死后墓葬朝东,以表示不忘本也。与之相反,有些学者认为,既然墓葬朝东,墓主人的头刚好朝西,这恰恰反映出秦人祖先从西边而来。

同样的考古材料跟史料,居然有这么截然相反的认识,其实还是因为大家对秦人祖先来源究竟是东方还是西方,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至于是不是能够把墓葬朝向跟祖先来源联系起来,更是缺乏证据了。

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墓葬朝东是表达秦人东进的野心。这就更说不过去了,我们前面说了,从春秋开始,秦公的陵墓就是朝东的,那时候秦人的国力压根没有达到能支持这个野心的程度。更何况,如果这样说得通,为何到了西汉还要坐西向东?

所以,实话实说,目前对于秦汉帝陵坐西向东的根本原因,答主也无法给个满意的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