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紫破夹-天机星是什么
紫薇斗数紫破夹,天机星是什么?
紫斗基础-天机星 一 星曜特质 阴木,南斗第三星,乃益寿之宿,兄弟之主,化气曰善。故又名善宿,为延年益寿之星,天机星入命比较会有家庭纠纷,生活颇不安宁。充满热诚,一方面会为自己的利益动脑筋,也会热心公益;眼光锐利,性格温文有礼貌;对事务颇具分析能力;口才好,心思灵敏,多才多艺、心慈好奇。 天机是斗数中的智多星,具有敏感的直觉,基本运势中有天机,对于变动的感受与掌握特别敏锐,也极能适应变动,因此能多变多学,多才多艺,但也容易流于见异思迁,好高骛远,而投机取巧。如何善用此敏感的直觉,就是让天机充分发挥的关键。 个性特征: 具有敏感的直觉,能掌握改变的脉动,对于事情的反应与处理速度也较快,常能选择正确而又有效的处理方式,让人觉得机巧灵敏且适应力强。也因为能有高度的适应力,学习效果相对不错,能多习多得,多才多艺。与人相交,往往能发挥机灵的特点,善于与他人沟通协调,个性能收能放,通情达理,能得到他人的信赖。 改善建议: 直觉的判断可提升办事效率,加强了适应力,却也常常会因欠缺周延考虑而造成失败的结果。过于重视敏锐的直觉,眼光因而短浅,变的只留意眼前的情报或只会选择一些简单或便捷的方式来处理事情,以求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自然就加入投机取巧一族了。对于需要长久经营的事情,常会显现出不耐,而见异思迁。因此学习成果便有了折扣,常会博而不精。看在别人眼里,凡事都想追求,却总是守不住成果,不是好高骛远,那是甚么?追根究底,都是太重视那份敏锐的直觉所致。所以,遇有重大决定时,宜更完整、更有计划的思考与经营,不要只重视短期效果,再加上原本就灵活的适应力,还是会大大的好用呢! 天机在子午:颇具条理,为人端正。 天机在丑未:渐进表现,忠孝、仁爱。 机阴在寅申:主奔波,对艺术有兴趣。 机巨在卯酉:思虑快捷,善良有福份,口才流利才华特异。 机粱在辰戌:机智聪敏,性喜安定。 天机在巳亥:辛劳 *** 心,占有欲强。 二 起源和代表 天机星为姜子牙,为军师,所以有智慧,聪明之意,军师为大军精神所在,所以也主精神,判断力。姜子牙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怀济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姜子牙在昆仑山学道40年,出任国师前隐居垂钓以图大业,72岁奉师命下山助周灭纣,享年138岁。 帮助武王称霸天下的主要功臣是他的军师姜尚,又名姜子牙,原住在昆仑山的深山里,向元始天尊学习仙 道,并获得丰富的智慧。年轻时曾和马家 *** 成婚,后来因为生活始终无法改善,到了老年,马家 *** 竟然要 求离婚,姜尚不得已只好同意。谁知离婚後姜尚就交上了鸿运,在湖边垂钓偶遇文王,文王赏识他的智慧,于 是任命他为周 *** 师;后又辅佐武王战胜殷商,让周朝成为最富强的国家。死后灵魂被太白金星携回天界,永 驻天机星,掌管「智慧」。 星曜特质:谈吐有条理,聪明智慧高,内在思维缜密,喜欢以脑力激荡的 *** 做事,倾慕哲学;性子急,好动闲不住,喜欢研究历史,对古老的事物均有兴趣。应注意四肢、肝和神经 *** 等方面的疾病。 三 生活表现 身材适中,入庙肥胖,落陷则较瘦,多数情况下是中等肥胖的体态。吉星会合,心地善良,孝义六亲,外在形象端正稳重,作事有方。性格较急,有灵机应变之志,头脑反应敏捷,说话速度快,一生劳心。求知欲强,多学多能,但仍以专精一艺为佳。对哲学、宗教、神秘事物比较有兴趣和爱好.比较擅长于交涉、策划、剖析,足智多谋,行事颇有条理,有设计创新的才能。常见异思迁,一山还望一山高,故有不切实际的倾向。女性:性刚,把持家政。心地善良,勤劳孝顺,机智灵巧,思虑多,待人热情大方。坦白,乐助他人的美德,重感情,说话很实在,多愁善感,六亲缘份一向都有些隔膜。四 分析逻辑 一、星曜特性 1.形性 (1)形体 斯文,略胖,中等身材。 (2)性情 心思缜密,擅筹算,表面平和心多变,且性急不定,心沉闷。 2.特色 (1)才艺 多才多艺、心慈好奇、博而不精、服务就业、忌商或创业、文职清贵、武职忠良。 (2)智商 1.聪明巧智,但如天机化忌则为恶星,恐钻牛角尖。 2.神经过敏,多愁善感,有异性缘。 3.如与天才同宫,智商极高。 4.天机会羊、陀、火、铃易沦为小聪明。 (3)变动 1.天机主变动,不喜待在家中,会吉星发展有利。 2.运限逢之家庭易有纠争,尤其天机巨门更甚。 3.天机会化忌或天机会天马,有变动。 (4)比较 天机:好动,头脑,身体,交涉策划 破军,七杀 :人生的波动 贪狼:应对、进退、演艺 文昌:文曲: 文艺 口才 (5)机月同梁 天机、太阴同宫,另三方有天同、天梁来会,谓之。如就业则为主管参谋格局,进财稳定
封神演义中的费仲是什么来头?
根据《封神演义》 *** 回:纣王女娲宫进香记中提到的内容:“仲乃纣王之倖臣。近因闻太师奉敕平北海,大兵远征,戍外立功,因此上就宠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朝朝蠹惑圣聪,谗言献媚,纣王无有不从。大抵天下将危,佞臣当道。”可见他是纣王的嬖臣,诡计多端,施计废除姜皇后,为自己谋得 *** 厚禄。
在姜子牙封神时被封为“勾绞星”,也就是廉贞星,在紫微斗数里代表「生杀」之星耀。斗数中,星曜为阳刚者显贵而理智,阴柔者主富而重感情。廉贞是较易受它星影响的星曜,好坏变化不定。廉贞本质表现为阳刚,尤其逢紫杀时更具阳刚性,遇禄存可调和而能阴阳相济。总观廉贞与其它主星的组合,多为阳刚者,故一般宜得阴柔之星来调和,如府相禄存化禄六吉星等,不宜见煞忌来增阳刚性。为平衡天上各职之神,费仲被领为 *** 之星,职歪曲,诡辩,恶性。
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 意思是说:费仲这个人善于阿谀奉承、谄媚,而且唯利是图,对于殷商人民谈不上仁爱。史记对于费仲的评价也是非常差,不是什么好人。
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一、紫禁城的变迁
1406年,业已发动“靖难之役”的明帝国第三位皇帝朱棣下令在北京仿南京皇宫建制在北京建造宫殿,1420年宫殿完工,同年朱棣下令迁都北京,自此北京便成为了明清两代的首都,而紫禁城也便成为两朝二十八位帝王的居住地。
明成祖朱棣--北京紫禁城建构者
1911年武昌 *** 之后,清 *** 在无奈的情况下只得重新启用袁世凯并给予其内阁 *** 大臣之职位,令其全力剿灭革命党。但在当时十数省都已宣告 *** ,革命之火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下,袁世凯也不得不考虑与南方议和并产生了令清帝退位,建立共和国的设想。1912年元旦, *** 南京临时 *** 成立,宣告 *** 成立,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历史268年的清帝国在历经数十年的内忧外患之后宣告结束。
《清帝退位诏书》照片
但在清朝灭亡之后,清朝皇室依旧获得了很大的优惠条例,不但有每年400万银元的优待,而且还可以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之中。民国时期紫禁城宛然成为了一个小朝廷,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拖着长辫子的晚清遗老,他们不奉民国为中央 *** ,而继续选择效忠“清帝”溥仪,但这种情况持续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戛然而止。
二、北京政变下的紫禁城自1916年袁世凯去世之后,民国便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当中,皖系、奉系、直系、革命党等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方登台。1924年,东北张作霖奉系势力南下山海关,与当时把握北京 *** 中心的直系曹锟、吴佩孚展开了第二次战争,史称“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京政变的发动者--冯玉祥
但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原先属于直系阵营的冯玉祥突然在战争中率兵返回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冯玉祥不但扣留了时任民国大总统曹锟,还将溥仪等晚清遗老遗少统统赶出了紫禁城。1924年11月4日-5日,冯玉祥令临时执 *** 内阁会议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件》,将其中允许溥仪居住在紫禁城一条进行修改。5日上午,国民军将紫禁城护城河守卫缴械,并下令溥仪等皇室成员立即搬离紫禁城,下午四时,溥仪带领其后宫妃嫔与诸多 *** 等宫廷人员搬出紫禁城并乘坐汽车赶往醇亲王府。而紫禁城至此作为皇宫的使命宣告终结,属于其的新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电影《末代皇帝》内有溥仪退位后居住在紫禁城的大量戏份
三、由紫禁城到博物院,多亏了他11月5日晚,临时执 *** 下令成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开始清点留存在紫禁城的大量文物。11月7日, *** 下令对紫禁城要开放宫禁,日后作为公立图书馆、公立博物馆之用,至此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有了法律依据。11月14日,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并聘请李石曾为委员会委员长。
在历经一年多的努力后,委员会将紫禁城内文物清点完毕,共1170000件文物,其中著名文物例如王羲之书写的《快雪时晴帖》和仇十洲的《汉宫春晓图》等都保留了下来,没有被溥仪带出宫去,为我国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而关于整理故宫文物等大量工作又多亏了当时善后委员会的委员长李石曾。在清点完文物之后,李石曾考虑只有把故宫的建设事业逐渐引向公共事业建设轨道上,才能使得故宫得以更大程度的保护,也使其因对民众开放而焕发出新的光彩,于是建立故宫博物院一事也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如果没有李石曾先生的全身心投入,那么故宫由皇宫到博物院的过程也不会如此的顺利进行下去。
李石曾照片
由于委员会成员多为 *** 人,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将紫禁城改造为博物院来证明革命的合法性以及清除溥仪等清皇室在民国时期的影响。所以根据临时执 *** 摄政内阁命令和《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1925年9月29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决定成立故宫博物院并将时间定于1925年 *** 节,同年10月14日,故宫对外完全开放,自此故宫完成了由封闭到开放,由帝王之寝宫变为公众之博物院的过程。
故宫博物院匾额——李石曾书
10月10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开始,李石曾手书的“故宫博物院”匾额也被挂在了神武门上方。这场典礼十分宏大,自执政段祺瑞到军、警、教、等各行各界都有代表参加,而临近北京的各省督办也被邀请参加典礼,整个场面十分壮观,自此紫禁城完成了由封闭的皇宫向开放的博物院的转变。
文史君说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不仅仅是将皇宫改造成为人人皆可往的公立博物院,其背后隐藏的政治文化含义更是较为深远。紫禁城在帝制时代是更高权力的象征,紫禁城由封闭的帝王家变为开放的公立博物院,其地位的转变也象征着更高权力的转移:皇帝不再是中国的更高领袖,紫禁城自然也不再是中国的更高权力中枢。
借用罗志田先生的一本书的名称,即权势已经发生了转移。共和、平等等话语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家的主流话语,民众参观故宫的时候便会在脑海中浮现之前皇帝存在时刻的故事,现实与历史、权力与平等、开放与封闭在紫禁城内相互交融。直到现在,每当一部清宫戏热播的时刻,故宫也都会迎来新一拨的游览 *** ,去年的《延禧攻略》播出后延禧宫被“踏破门庭”的状况便是如此,所以故宫由皇宫到博物馆的转变,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件大事。
参考文献:1. 姜舜源:《从皇宫到博物院--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北京档案》2015年第11期。
2. 章宏伟:《紫禁城:从皇宫到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形容金色的词语?
金声玉色
【jīn shēng yù sè】
释义
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 *** 守。
金印紫绶
【jīn yìn zǐ shòu】
释义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 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
金蝉脱壳
【jīn chán tuō qiào】
释义
比喻用计脱身却不让对方及时发觉。
金谷酒数
【jīn gǔ jiǔ shù】
释义
金谷:晋石崇所建名园。酒数:罚酒的斗数。指宴会上罚酒三杯。
故宫古时候为什么叫紫禁城?
今天我们所称的“故宫”,并非他原来的名字。在明清时期他被叫做“紫禁城”。人们不禁好奇,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故宫明明是以红黄为主色调,为何被称作“紫禁城”呢?而后来为何又被改成“故宫”了呢?
午门
总的来说,关于其名称的来历有两种比较权威的说法。
*** 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天上的星宿有关。太和门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紫微垣位于三垣的中央,位置永恒不变,非常突出,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在紫微垣的两侧,愈加显得紫微垣耀眼夺目,因此也有“紫微正中”的说法。而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天上权力更大的统治者是玉皇大帝,他主宰着整个天界,法力无限。而紫微垣又处于天界的中央地带,位置又一直没有变化,于是便成了古人心中心目中天宫的所在。因此,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宫也被称作“紫宫”。
太和殿
而中国而古代的皇帝都喜欢把自己称为“上天之子”既“天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宫”,那么儿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称为“紫宫”。除此之外,皇帝居住的地方,四周一般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非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否则就是“范禁”。于是,“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将“紫宫”和“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紫禁城”。
碧玺
第二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相传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一次外出的路过函谷关的时候,有一股紫气从东方飘来。这个情形被一个守关人看到,他觉着能够吸引来紫气的人必定是个大圣人。于是,守关人便请老子撰写了著名的《道德经》,影响了后世。从此,紫气被后世人看作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
对此,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为证,他在代表作《秋兴》中曾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此以后,后世人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把传说中仙人的居住地称为紫禁,称为紫海,把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取祥和、吉祥之意,而皇帝作为真龙天子、一国之君,其居住的地方定会戒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明清两朝取“禁”字,将皇宫称为紫禁城。
珍宝馆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清代末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次年,在原来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了故宫博物馆。故宫,也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由此,紫禁城作为“天子”住所的作用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