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华庄瞎子算命-无锡有哪些饱含童年与亲情的古桥
无锡华庄瞎子算命,无锡有哪些饱含童年与亲情的古桥?
金莲桥
金莲桥惠山寺前的金莲桥,位于惠山寺御碑亭前,是宋代抗金名相、无锡人李纲修建的,距今800多年。
得名于金莲池,池内千叶金莲,为南北朝时所种,只庐山、华山和惠山三寺才有。传说服之能成仙,现在已经绝迹了。千叶金莲随风而去,金莲桥却千年留存。
*** :锡惠公园内惠山寺前
公交:2、10、26、27、39、43、56、59、71路等
兴隆桥
座落在城西棉花巷外环河上,旧名“兴朗桥”,又名外吊桥,该桥已是无锡地区为数不多且保存完好的明代石桥。相传明代1573年为防御 *** 入侵,湖广提学副史邹迪光建了这座桥,为市级文保单位。
*** :城西棉花巷外环河
公交:107路兴隆桥站下
西门桥 (人民桥)
想不到吧,无锡有史可考最早的古桥竟是一个名字颇具“革命”色彩的人民桥,其次才是莲蓉桥、金莲桥、清名桥和跨塘桥。
解放前的西门桥
瞧这平平常常的样子,始建于隋炀帝杨广的大业年间(605-618)这座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西门桥曾是城里人玩锡惠景区的唯一陆上通道。瞎子阿炳曾经在桥上拉曲、徘徊。
定胜桥
定胜桥位于南长区虹桥下,原名永胜桥,曾与金钩、玉带、知足三桥齐名,相传是明代宰相莫怀古在此造相府,营建私家花园时,架在溪河上的四座桥。
至今,只有定胜桥还保持着原汁原味,为单孔石拱桥。由于此地巷弄甚多,参观者可从太湖大道上的金塘桥上,向北一睹其风采,或在西北边下桥,可直接走到定胜桥下。
*** :贺弄西口定胜河上
公交:15、67、81路
跨塘桥
跨塘桥有一老一新两座,一般将上世纪修筑永乐路时建造的公路桥称为新跨塘桥,而南边的仿古石拱桥称为老跨塘桥。
老跨塘桥原名阳春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由地方贤达募集善款建造而成。后经1939年、1971年两次改建,2001年因碍于城市交通而被拆除。
2007年,南长区 *** 为凸显吴文化底蕴,保护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在原址重建石拱桥。建成后桥梁净高6米,净宽4米,东西各有20级人行台阶,整座跨塘桥造型优美,结构稳固,座落于古运河,两相呼应,更突显出古老的韵味。
*** :南长街永乐路交叉口旁
公交:15、24、27、105路等
迎龙桥
迎龙桥位于五爱家园社区座落在南长区棚下街南端外环河上。迎龙桥原来是一座没有栏杆的梁式石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年,晚清重建。
*** :原南长区棚下街南端外环河上
伯渎桥
始建于清末,与清名桥相望。伯渎桥下的这段河道叫伯渎河,它是周太王的儿子泰伯、仲雍“三让天下”来到吴地,定居在无锡梅里,在南门附近开凿的 *** 条灌溉运河。
*** :原南长区大窑路(近清名桥)
公交:15、81、201路
清名桥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在清名桥南侧是伯渎河,流经梅村至常熟。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
清名桥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地铁:1号线清名桥站
莲蓉桥
莲蓉桥建于唐贞观年间,从唐 *** 始,莲蓉桥附近就是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座落在北城门外,横跨古运河。
*** :中山路645号
公交:133路、29路、207路、33路、52路、60路、61路、610路等
滨湖区
扬名大桥
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太湖街道老8路线旁,南北向跨于梁塘河上。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没有清名桥那样随着古运河而声名远播,但它比清名桥早建100多年,是无锡现存唯一的一座三孔石拱桥。
*** :滨湖区太湖街道老8路线旁
巡塘桥
元朝前,巡塘河上就建桥,为巡塘桥。单孔石拱桥是清光绪年间(1888年)重建的,2003年被列入《无锡市(市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 :滨湖区华庄镇巡塘古镇内
公交:156路,巡塘桥站下
梁塘桥
古桥修建的具体年代不详,据传梁塘桥在明万历年间曾用建造清名桥所剩石料重建,晚清年间又重建。200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位于滨湖区扬名与东(土夅)交界的梁塘河上
地铁:地铁1号线
公交:11、33、86、760路
锡山区
陈墅古桥群
东港镇的陈墅是一条保持比较完好的原生态的老街。这里有无锡市文保单位古桥群。其中有起龙桥、响板桥、小石桥等。
*** :港下陈墅村
乐稼桥
乐稼桥(锡山区鹅湖镇尚书院村,桥梁) 是一座清代三孔石梁桥。此桥是无锡地区为数不多的清代石梁桥之一。
*** :鹅湖镇新桥的尚书院村
公交:712路,具体哪一站下未知,有兴趣的可以再去打听。
飞虹桥
始建于宋,位于锡山区东亭街道祇陀寺前,由武康石建造而成,是无锡市发现的第三座宋代石桥。
*** :锡山区东亭街道祇陀寺前
公交:803路、802路、502路、806路、701路、720路、737路、706路
钓渚渡桥
始建于明朝,位于锡山区厚桥谢埭荡和常熟张桥卫浜间要道上,清嘉庆修之,曾是谢埭荡的一个胜迹,现已新建。
*** :锡山区厚桥谢埭荡和常熟张桥卫浜间要道上
大成桥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横跨于安镇街道大成村与羊尖镇宛北村交界处的宛山荡上,由花岗岩构筑,为单孔石拱桥。
*** :锡山区宛山荡
公交:715路, 在年余弘 *** 钢板厂站下,步行至宛山荡湿地公园
承先桥
承先桥又名崇村桥,建于17世纪中叶,位于锡山区与江阴市交界的崇村白荡窄口处。据说挖清淤泥后先把大木桩往河底夯结石,再用石灰糯米饭与明矾搅拌后层层浇灌,十分坚固,故称万年桩。
*** :锡北镇
公交:723、720、711、711路区间
万善桥
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位于严家桥市镇中市口旁,因造桥资金处于群众捐款“集资”,故取名万善桥。人们习惯称双板桥,曾名闻大江南北。
*** :严家桥古镇
公交:715路专线、728路
梓良桥
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位于严家桥唐氏仓厅南面,为纪念先祖,桥名题为“梓良桥”,唐氏后人于1993年重修,修后如原貌。
*** :严家桥古镇
公交:715路专线、728路
耕读桥
耕读桥始建年代不详,明、清两代都有重建。史料记载,最后一次重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 ),重建后,当时的地方官认为原名“菰渎”和“孤独”同音,不雅,于是更名为“耕读”,取“耕读传家”的意思,后来菰渎港也跟着改成了“耕读河”。
*** :锡山区耕读河上
惠山区
陆墟桥
位于惠山区陆区镇,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桥。 据记载:南宋初年,茶圣陆羽带儿子陆墟来到江南水乡安阳山脚下,开荒、种茶、开茶店、发展茶文化。陆羽去世后,陆墟就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单孔黄石桥,取名叫陆墟桥。
*** :惠山区陆区普照村
公交:611路
宜兴
宜兴的古桥可谓不胜枚举,此前,早有宜兴学者探访并记录、编纂成书的古桥名录多达133座,小编选几张照片给大家感受下宜兴的古桥风韵。
▲ 高塍镇范道范道桥。建于1929年。位于宜兴市高塍镇范道镇,为南北走向,一大一小双孔连体石梁桥。
▲ 大塍太平桥,俗称西庵桥,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单孔石拱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大塍村紫溪队(紫溪西庵旁)。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 *** 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徐舍镇邮堂永庆桥。
▲ 芳桥镇潮音寺西龙眼桥。
江阴
五云桥
五云桥位于江阴南门驻节亭南(又称接官亭),跨古锡澄运河。南门端明桥、高明桥(二桥俗称八字桥)为古锡澄运河由北向南的起始点,是古锡澄运河江阴至无锡的 *** 桥。
万安桥
古石拱桥,跨夏港河,宋绍定年间初建,后多兴废。明称延陵桥,清末改用现名。2001年加固整修,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墅桥
苏墅桥建于清顺治五年。位新桥镇苏墅村,跨蔡港河。苏墅桥因苏东坡(1037~1101)在此置田园庄宅而得名。苏墅桥于1992年列为江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胜水桥
胜水桥始建于明朝,清朝重修,后因年代久远倾圮,于民国13年(1924)重建,1985年马镇乡人民 *** 重修。胜水桥见证了四百余年历史的变迁,承传了江阴文化的脉络,留传了唐宋建桥风格。它曾是徐霞客外出探险考察时的发舟地和回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