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算命最准的地方-世界上有哪些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

admin2022-12-28 15:15:3019

重庆算命最准的地方,世界上有哪些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

世界范围内的悬案有很多,比如“黑色大丽花、彭加木事件”等悬案。但是最让我感到恐惧,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应该还是1996年的南大碎尸案。

这真的像一场完美的犯罪,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留下任何DNA、指纹等有效线索。而且主要因为没有任何目击者洞晓!至今为止,我们都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现在20多年过去了,再去看这个悬案,破案的可能仍然是渺茫。

01:“南大碎尸案”事件综述

1996年的1月7号,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日子,也是刁爱青同学潘秀丽20岁生日。那天高兴的潘秀丽,约好了刁爱青等几个老同学聚餐。那天刁爱青和平常一样,仍然是腼腆不怎么说话。当天晚上刁爱青,和同学潘秀丽住在一起,第二天她回到了 *** 学。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潘秀丽和老同学刁爱青,两人最后的一次会面。1996年1月10号晚上,刁爱青在自己吃完晚饭后外出溜达。据说是因为同宿舍的女生,违反学校规则使用电器,导致了身为寝室长的刁爱青,被宿管阿姨给处罚,这也导致了刁爱青心情不好。于是她就打算外出溜达散散心!但就是这次的溜达,刁爱青之后再也没能回到宿舍。

刁爱青在外出的时候,还特意铺平了自己的被子。这似乎可以看出来,刁爱青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外出,而是准备回来睡觉。据最后看见刁爱青的目击者回忆,他看见刁爱青的地点,是紧邻南大附近的青岛路。当时刁爱青穿着红色的外套,从她的着装来看,并没有任何的异常情况。但是就是那天后的整整九天,刁爱青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彻底没有了任何消息。

一直到1996年1月19日,一场大雪天气以后,刁爱青的尸体被发现了。地点在在南京新街口、附近华侨路的小巷子里。一位打扫街道清洁卫生的老太太,她像往常一样出来工作。但是那天大清早一出来,她就看见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老太太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500多片煮熟了、同时排放很整齐的肉片。一开始老太太很高兴,以为大清早好运,捡到能够吃的肉了。

彼时老太太把那看成的是猪肉,她高兴的带着肉跑回家了。但是就是在清洗的过程时,老太太在这堆肉的里面,发现了3根属于人手的食指。这把老太太当时吓得够呛,差点把心脏病都吓出来了。之后反应过来的老太太,立刻 *** 时间就报了警。而至于尸体的其他部分,分别在水左港路、龙王山里发现。并且被放在一个提包、一件床单里面。

让人震惊的是,尸体在被煮熟以后,估计是总共被切成了整整2000多片。同时刀工相当精细、排放十分整齐。当时南京的刑侦支队,可以说在全国都是鼎鼎有名的。但是南京的法医在检测尸体时,仍然被凶手的手法给吓到了。

因为在这之前的时候,还没有一起碎尸案,能够做到这种瞠目结舌的程度。尸块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手法之熟练,就连一般的法医,都是不具备这种心理,并且也没有这种技术能力的。由此可见,凶手的残忍程度,以及超强的心理素质。

02:警方想方设法全力调查

警方在案发之后的 *** 时间,就对刁爱青的同学、好友进行了排查。但是由于人数太少,以及刁爱青本身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因此刁爱青认识的人,几乎瞬间就被排除了嫌疑。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够发动人民群众,一起对南大附近周边进行排查。而且警方特别提出,凶手很可能是骑着自行车的人。

同时根据凶手的碎尸手法来看,南京当地的警方曾一度认为,凶手的职位属于医生、厨师、屠夫这种。另外警方也不遗余力的对南京周边,符合这几种职业的人群调查。后来在经过各种渠道汇总!但是仍然没有太多进展。由于受害人刁爱青是一个大一新生,她的性格内向天真,同时她的交际圈并不广泛。这都给警方勘察办案,增加了很多的难度。

由于当年凶手抛尸的地点,除了一处是在郊区的龙王山,其它基本上都是在市中心的闹市区。在很多人的观点来看,凶手在市中心抛尸并不符合常理。因为按照我们的固定思维,在正常的碎尸案里面,凶手在杀了人之后,按照常理都是把尸体抛至荒郊野外啊。怎么可能如此大胆,把尸体抛尸至市中心地区呢?嫌疑人是不是在挑战社会呢?

不过按照警方的推测和调查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警方的观点认为,这个凶手很可能不是独居,他原本打算是把尸体,全部扔到龙王山这种僻远的郊区。但是由于自己没有交通工具,而且过南京长江大桥这种地方,又只能坐公交车这种大型交通工具。而自己一次性携带太多的尸块,势必很可能被人怀疑发现,并且长江大桥上是有 *** 巡逻的。

所以凶手只能分几次抛尸,在自己 *** 次成功扔到龙王山后,原本他打算继续往郊区赶去。但是突然有亲朋好友、室友这种情况回来了,或者是亲戚好友这些,来家里走访居住。又或者是因为凶手,急于逃离出南京城的住所。而且自己剩下的几大袋尸块,如果放在家里的话,肯定会被别人发现。为了尽快处理这些罪证,不让尸块被他人发现。凶手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就近往南京城的闹市区扔了。

并且由于凶手没有汽车,很可能是骑着自行车扔掉的。华侨路和水左港这两个地方,相距仅仅不到10公里远。因此警方也推断出,凶手的经济条件并不是阔绰,属于一般经济的家庭情况。并且从凶手抛尸的行李包、袋子来看,都是那种样式老旧的,有的更是当年知青那辈,上山下乡所用的东西。通过这个也推断出,凶手并没有什么钱财。

03:为什么凶手没有被抓住?

显然这个犯罪嫌疑人,显得相当有恃无恐,敢用如此残忍的犯罪手段 *** 。也说明了两种情况! *** 就是凶手十分的老练。很可能他在和刁爱青见面的时候,已经刻意性地避开了他人的注意。可能在最初的时候,凶手是本来就有非礼的打算,或者是 *** 的意图。

第二就是他和刁爱青接触的次数,很可能属于是很少并不多,同时时间很短的那种。比如在书店里偶尔搭腔说一句,除了当事人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就算偶尔有人看见了,也不会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怀疑。而且凶手很明显在事后,再也没敢顶风作案了。

也许是因为凶手自己恐惧、也许是他自己良心发现、也许是凶手出了事故病死、老死等等。再加上当时刁爱青案的线索不够,凶手极其缜密的作案手段,并没有留下太多证据。加上没有这种类似案件出现,警方也无法通过案件关联破案。

不过在2008年6月19号那天晚上,天涯社区出现了一个名叫“黑弥撒”的网友,他署名发表了一篇《给予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的帖子。在这篇长达千字的帖子里,作者以极其缜密的语言,对凶手的模样、个性特点、为何作案的动机、心理活动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当详细全面的介绍。

比如在对嫌疑人的样貌描述中,黑弥撒在帖子里如是写道:“案发时凶手在30-40岁之间,相貌端正,受过高等教育,住在南大附近,独居,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自身,但是没有人认识和知道。”黑弥撒的帖子发出来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是在6月20号的下午,有一个ID名叫“很多”的用户,对黑弥撒的帖子进行了长达几千次的回复。

用户“很多”从多个角度,对黑弥撒文章的用词,语言细节等等进行了分析。强烈的表示黑弥撒这个人,很可能和“南大碎尸案”有关。不过警方对“黑弥撒”有所调查,据说他的父亲是一个 *** 。黑弥撒本人在1982年出生,而案发是在1996年,彼时黑弥撒仅仅只有14岁,这也让他成功排除了嫌疑,打消了人们的对他的怀疑。警方认为黑弥撒发帖没有恶意,仅仅是个人推断猜测罢了。

04:南大碎尸案可能破案吗?

从案发的1996年,到2016年的1月19号,整整过去了20年之久。网上很多消息在传,2016年2月19号这一天,属于南大碎尸案追诉期的最后一天。而在这之后,就算最终抓到了凶手,也很难去追究其刑事责任了。不过之后警方立刻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对于南大碎尸案会追究到底!”

时间跳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南大碎尸案受害者刁爱青的姐姐,刁爱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如果我妹妹没有遇害,今年也已经44岁了,很可能家庭、事业都很好。”刁爱华一提到妹妹时,总是泪流满面,并且相当遗憾和惋惜。

在刁爱华的眼里,妹妹刁爱青性格内向,但是学习十分勤奋,爱好就是读书也音乐。她和妹妹是姐妹花,自己读书不行,但是妹妹读书很厉害。妹妹她高考了两次, *** 次是发挥失利,第二次就被南大录取。妹妹当时并没有谈恋爱,因此无缘无故被杀,是不会和情杀和感情纠纷有关的。

同时受害人姐姐刁爱华也表示:“妹妹离开之后,对于家庭的打击相当大。父母一个72岁、一个是70岁,并且他们股骨头都坏死了,身体状况十分糟糕。父母他们现在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希能够看到找到杀害妹妹的凶手。”

而现在科技发达,此前的白银连环命案、南医大女生命案接连被破。让身为刁爱青姐姐的刁爱华,也重新燃起了关于妹妹的案子,能够破案的希望。但是也有警方职业人士表示:“凶手碎尸并且煮熟尸体的目的,就是为了毁灭指纹、DNA等重要线索。再加上当年没有监控等技术,加上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了,刁爱青案想要最终破案,真的是相当困难。”

总结

现在距离案发过去了整整24年,“南大碎尸案”仍然是扑朔迷离,未能够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但是我相信正义不会缺席,期盼的就是案件能够早日告破,不仅仅让逝者能够安息,也能够给予凶手最严厉的制裁。

我们期待昭明的那一天到来,让刁爱青泉下有知。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一定要多留心眼,保护自己最重要,生命真的是太宝贵了。

重庆算命最准的地方-世界上有哪些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

话剧雾重庆主要讲述了什么?

《雾重庆》中国话剧作品。

中国剧作家宋之(原名宋汝昭)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部早期代表作品,写于1940年。同年年末由中国万岁剧团首演于重庆国泰大戏院。

导演应云卫,主要演员有舒绣文、凤子、孙坚白、江村等。剧本描写了一群 *** 到重庆的青年,由于生活无着,穷途潦倒,有的卜卦算命,有的当交际花,有的开饭馆。他们或因不善逢迎,患痨病死去,或 *** 发财,自甘堕落,或毁誉于政客手中的故事。

作者愤怒揭露了 *** 大肆宣传的“陪都”重庆不过是 *** 达官显贵的花花世界和腐蚀青年心灵、消磨抗日斗争意志的罪恶魔窟。

这也是抗战以来 *** 部深刻揭露 *** 统治区罪恶社会的现实主义优秀剧作。

80年间共上演了5版《雾重庆》,2021年版话剧《雾重庆》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查明哲担任导演,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王弋领衔主演。

此次担任2021版《雾重庆》的表演指导戴克坦言 “我怀着对戏剧艺术的崇敬,对人情、人性的表达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想将戏里潜在的现代意识通过新一代重话人,呈现在舞台上。”

重庆市话剧院院长张剑表示与之前的话剧相比,此次推出的《雾重庆》不仅在舞美设计上加入更多的重庆元素,还通过一些现代化的表现方式,拉近观众与话剧的距离。

戴笠是怎么死的?

戴笠是近代一位很牛逼的人物,他一手创立了 *** 的 *** ,前后为其效力的人多达三十万!他有四大超级绰号。

*** 个绰号: *** 狂魔。戴笠的名字很有诗意,据说取自“卿虽乘车我戴笠”,但苇笠之下却是一个 *** 不见血的魔鬼。据悉,被戴笠盯上了的人,他和他的军统一出马几乎是在劫难逃。因此,世人到了谈“笠”色变的地步。1933年5月,刺杀了北洋军阀汉奸张敬尧;6月,暗杀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 *** 杨杏佛;1934年11月,刺杀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1936年10月,刺杀斧头帮帮主、“暗杀大王”、抗日志士王亚樵……死在戴笠手中的人可谓数不胜数。

第二个绰号:情报专家。戴笠不但以暗杀出名,而且学是精报专家。1928年二次北伐期间,戴笠为 *** 搜集了大量的北洋军阀的军事机密,行踪遍及华北各地,令人叹为观止。到了抗战时期,戴笠更先收到了 *** *** 的消息;在日军侵占广州时,他率先分析出日德将结盟的形势;1942年9月,他根据情报预测到日苏必将一战,因此密电建议“对美须速派大员”,进行联盟。最神奇的是,日本袭击珍珠港前夕,戴笠的情报网在鼓浪屿破译了日军的情报,并报给了美军海军部。只是可惜的是,当时目空一切的美国人竟然嗤之以鼻,结果遭到重创。

第三个绰号:“ *** 的佩剑”。据悉,戴笠是唯一一个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见 *** 的人,并且不需要任何人通报!

第四个绰号:最神秘的人。戴笠被美国杂志称为中国近代最神秘的人。

当然,就是这样一位牛的不能再牛的人物,也难逃劫难。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专机途经南京附近时,飞机撞在了岱山上,结果是4个字:机毁人亡。

戴笠死到底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人为?成了后人争议的焦点。

比如沈醉说戴笠当时想要顺道飞去上海看胡蝶,因为当时胡蝶回上海与潘有声办理离婚手续,然后和戴笠结婚,最终惨遭不测。同时,也有马汉三谋害戴笠的说法和 *** 杀害戴笠的说法。

然而,真正还是随后展现出来。

1946年3月21日,军统少将沈醉专程来到了戴笠失事的现场,调查这一飞机坠毁事件。沈醉在现场和周边勘察后,得到了一个重大线索:一个鞘柄已经烧毁,但剑体依然寒光闪闪的九龙宝剑。

这柄宝剑的出现,为解开戴笠死因,提供了最重要的线索。

原来,这柄九龙宝剑是当年军阀孙殿英盗取乾隆墓时得到的宝物,孙殿英将宝剑给了戴笠想让戴笠给 *** 。而这戴笠拿到宝剑后,就将这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暂交给了马汉山保管。

1946年3月戴笠提审了汉奸、自称日本女间谍的川岛芳子以后,戴笠通过她和九龙宝剑得到了一个惊天秘密:马汉山曾经 *** 本人逮捕过,而且逮捕后,他出卖了军统!

川岛芳子还给了戴笠证据:马汉山卖了情报以后,把那把九龙宝剑送给日本人了。后来,这宝剑就在她手中。但她被捕前,宝剑又被马汉山搜走了。

戴笠自然知道川岛芳子再会撒谎,也编不出“九龙宝剑”来,因为知道这柄宝剑的人只几人而已。

因此,戴笠对于马汉山是叛徒有点信了,但老奸巨猾的他却并没有立马动手除掉马汉山,他而是向他索要回了九龙宝剑并预备带回交给 *** 。

戴笠是准备将事情禀报头子 *** 以后再做决议。

然而,马汉山眼见戴笠拿回了九龙宝剑,而且是在提审了川岛芳子以后,心知事情败露了,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戴笠与马汉山、陈仙洲、黄天迈等在天津机场话别后,马汉山就已下了干掉戴笠的决心。他找来心腹死党刘玉珠,命其先期赶到戴笠即将抵达的青岛,设法在戴笠的专机上安置定时 *** ,制造空难事故。

1946年,3月17日,戴笠决定上午11时飞往上海。刘玉珠获悉戴笠登机的时间后,立即驱车来到机场,提出要登机检查安全。由于刘玉珠有华北督导员的身份,因此警卫并没有怀疑他,之后他便在专机上安放了 *** 。

随后,3月21日下午1时13分,当戴笠的飞机抵达南京郊县江宁县板桥镇上空时,定时 *** 被引爆,失控的飞机一头栽到了岱山的山腰上……

戴笠死后两年零3个月后,军统毛人凤亲赴北京干了一件大事:秘密逮捕马汉三、刘玉珠等三人。并且很快秘密处决了马汉三、刘玉珠等人。

当然,“马汉山阴谋 *** 戴笠说” 虽然被采纳最多,但戴笠的死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目前还没有定论,还是一桩无头公案,真相有待专家们进一步破解。

中国哪个城市出的民间高人多?

湖南湘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安、河南、山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地高手多出。

他的妻子为何会 *** ?

1979年2月25日,郭沫若的第三位夫人于立群吊死在北京的家中,终年63岁。她 *** 那天距郭沫若死后仅8个多月。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她是殉情而死,其实于立群心里有很大的苦衷。

说起来,这主要怪郭沫若,都怪他太多情,太滥情!

郭沫若曾对于立群的亲姐姐于立忱做了难以启齿的事,他在有老婆的情况下和于立忱谈恋爱,让其怀了孕,使其流了产,而和郭沫若相濡以沫40年的于立群对这些竟一无所知。

于立群在郭沫若死后不久,为其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几个尘封已久的信件,随手翻阅了下,随之这个天大的秘密才浮出水面。

郭沫若一生风流,曾经和五个女子有过婚恋关系,正式婚姻有三次。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和郭沫若是婚恋关系,而于立群只知道长姐和郭沫若是“挚友”。

重庆算命最准的地方-世界上有哪些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

于立群的长姐于立忱在上海突然自缢身亡,死前留下17字的绝命书:

“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

字里行间让出身名门的于立群清晰地感受到姐姐的愤悱之情,21岁的她难以抑制自己的悲伤,当众哭得稀里哗啦:她怎么也不愿相信自己彻底失去了最疼爱自己的姐姐。

于立群和姐姐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岑春煊的外孙女,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榜眼” 于式枚的孙女。爷爷榜眼及第以后,首任的官职是广东学台,相当于当今的教育厅长,于立群一共姐弟六人,于立忱是老大,她们只有一个弟弟排行最小,于立群排行第三,她本名叫佩珊,后来改名叫“立群”,出身名门使于立群姐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可是民国后,于家家道中落。

母亲带着她们最小的弟弟和妹妹,投奔到外公岑春煊家去了。由于她们的父亲于孝侯没有像样的工作,全家老小主要靠遗产度日。祖传的房产和字画被逐一卖掉,最后竟连于立群四姐妹的学费也交不上了。长姐如母,姐姐于立忱望着于立群求知若渴的样子,就放下脸面身段,去大街上卖字为妹妹们筹备学费。

于立忱字写得好,每到春节前一个星期,就会冒着严寒,在北平和平门外国立师范大学对面的厂甸处,摆桌写春联卖钱,一双洁白如玉的手被冻得通红。姐姐从小就长得美丽可人,才貌出众,不但字好,对联也做得别出心裁,周围的人们都喜欢请她 *** ,于立群和两个妹妹每年的学费都是姐姐写春联挣来的。学业有成的于立群对姐姐一直心存感激。

于立忱毕业于师范大学,曾主演过法国名剧——《哑妻》,轰动一时。后来于立忱被《大公报》社长张季鸾聘请为该报记者。在1934年时,于立忱得了肺病,正在追求她的张季鸾让她靠《大公报》的津贴,到日本治病并兼东京特派记者。

当时于立忱就住在东京郊区, *** 日本的郭沫若一家也居住在这附近。于立忱久闻郭沫若的大名,借此机会常常去访问郭沫若。

于立忱长得亭亭玉立,线条柔美。她有着清爽的头发,清秀的脸庞,清澈的眼眸,两道柳眉将整个人衬托得更加秀气,雪白的肌肤晶莹剔透婉如凝脂雪莲,唇红齿白,笑起来清甜可人,让人见了过目不忘,她讲起话来有理有据,妙语连珠,让人信服。

一来二去,郭沫若就喜欢上了才貌双全的于立忱。此时的郭沫若已有两个婚姻上的妻子,是5个孩子的爸爸。

郭沫若的 *** 位妻子张琼华,此时正在老家替郭沫若照顾年迈的双亲。

张琼华在1912年和郭沫若结婚,她22岁,他20岁。二人的婚姻是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母亲杜遨贞一手包办的,郭沫若在结婚5天后就离家出走了,夫妻二人没什么感情。张琼华在郭家守寡68年,未离异,一生无子女,后来郭沫若对其鞠躬致歉。

郭沫若的另一位妻子是日本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此时的她正在郭沫若身边与他共同遭受生活的磨难。

这位痴情的女子是在1916年同郭沫若恋爱同居的,安娜的娘家在仙台地区,是历史上有名的武士家族,名门望族。

认识郭沫若时,安娜正在东京圣路加病院当护士,而那时的郭沫若在冈山高等学校攻读医科,两地相隔千里。一个偶然的机会,郭沫若见到了安娜,并对22岁的安娜一见钟情,他马上写情书对安娜展开热烈的追求。

他在给安娜的 *** 封信中写道:“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了) *** 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安娜被郭沫若的真诚和浪漫所感动,她常常陶醉在郭沫若才华横溢的爱情诗里,感到这个男人很特别,不可思议,对她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不由得给郭沫若回信。

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安娜和郭沫若连续通信40多次,有时一周就有5次通信。

安娜在回信中说:“我所思慕的哥哥:每天每天我都在思念你,我不知道你的现状是怎么样……”

另一封回信说:“哥哥:除你而外我是不能再爱别人,我这个 *** ,我这个灵魂,除你而外是不许为任何人所有。”

可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安娜的恋情不被娘家人接受,他们告诉安娜,如果继续和郭沫若来往就把她逐出家门,除掉宗籍。安娜爱上了郭沫若,她选择和娘家断绝关系,一无所有也要跟随郭沫若,郭沫若给她取了个中国名字:郭安娜。

安娜跟着郭沫若吃尽了苦头,当时郭沫若只是个异国求学的学生,没什么经济收入,安娜又失去了娘家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他们只好四处租房子住。郭沫若拼命写作译书,没有桌椅用皮箱代替,没有砚台用磨平的砖头代替……,生活相当窘迫。安娜承担所有家务,还为郭沫若生了四儿一女,她任劳任怨竭力哺育着儿女。

于立忱的出现打破了安娜的平静生活。

她知道,郭沫若和于立忱一个是才华超众文彩四溢的多情才子,一个是冰雪聪明、秀外慧中的气质美女,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对于和自己生活了18年的丈夫的移情别恋,安娜“深感不安”。 作为基督徒的安娜,脾性大度,能够容忍、同情他人,她没有哭闹,只是选择默默忍受。

爱上郭沫若的于立忱,对《大公报》社长张季鸾的追求,直接断然拒绝,使一直关照她的张社长很生气,他表示不再承担于立忱的旅日费用。

于立忱只好于1937年初返回上海。身患疾病、忧郁,加上张季鸾的苦缠,5月于立忱在上海自缢身亡。

郭沫若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秘密回国,发现于立忱已经死了,就写了《断线风筝》纪念她,后来还两次拜谒于立忱的墓,把《咏风筝》这首诗写下来送给于立群。(此处是李斌先生所讲)。

无论怎样,一个如花少女就这样香消玉损了,留给人的是无限的沉思,死因几十年成谜。

郭沫若的第三任合法妻子——于立群,这位就是主题所说的女主

郭沫若初见于立群,就被她脱俗的气质所惊艳。当时的于立群留着两条小辫子,一身蓝布衫,被阳光晒得半黑的健康肤色,言谈举止稳重端庄,没有普通女明星的轻浮与浅薄。

另外,更让郭沫若惊喜的是,于立群和姐姐长得很像,郭沫若从于立群的脸上仿佛又看到了于立忱的面影。

见到郭沫若,于立群把于立忱留给郭沫若的诗笺交给了他。

郭沫若心情十分激动,面对比自己小24岁的于立群,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有责任保护立群,但愿我能把爱 *** 的心转移到她的身上!”

从此以后,郭沫若就有意识地制造和于立群见面的机会。

此时的郭沫若在当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立群对他十分敬重与爱戴,郭沫若很快就获取了于立群的芳心。

而于立群在当时也是十分优秀的, 她14岁就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剧社,又去了上海电影学校进修,演过话剧,也拍过电影,艺名黎明健,多才多艺,人也漂亮,是上海有名的明星。

郎才女貌,1938年,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周 *** 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婚礼上周 *** 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郭沫若说:

“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婚礼了!”。

于立群一生历尽坎坷,她却是陪伴郭沫若到最终的一位夫人。于立群经常参加抗日救亡文艺演出,又和郭沫若结缘于抗战,又是抗战期间结婚,所以,于立群又被人称为“抗战夫人”。

婚后,于立群替郭沫若抄写文章、查找资料、起草文件、招待客人,为郭沫若终日忙碌,协助他出版了许多革命书籍,郭沫若也没再在感情上瞎折腾。

抗战胜利后,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曾带着五个孩子漂洋过海来找郭沫若,可是此时郭沫若和于立群已经有了几个孩子了,郭沫若对她避而不见,当然于立群也不愿她人分享丈夫,作为深爱郭沫若的她,自然会吃醋的。安娜在痛苦万分中回到日本。她原谅了郭沫若,认为错不在郭沫若,所有的一切都是日本 *** 的罪过。期间安娜从来没有打扰过于立群和郭沫若的生活。

郭沫若和于立群过得充实而幸福,共生育有6个子女,4男2女。

重庆算命最准的地方-世界上有哪些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

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建英,女儿庶英、平英。小儿子建英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北京大学硕士,当前在美国电脑公司任职。

可是,在于立群晚年时,却接连发生让她心痛欲绝的事:1、1967年,正在中国音乐学院读书的儿子郭民英突然 *** ;2、1968年,在北大读书的儿子郭世英被人打死。

接连遭受丧子之痛的于立群精神受到极度创伤导致旧病复发,多次住院 *** (于立群之前就曾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曾和郭沫若及子女们分开,到外地住院静养过。),而她深爱的丈夫郭沫若也被打击到一年连续住7次院。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因患大叶性肺炎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于立群再次被打击的悲痛欲绝。郭沫若逝世后,于立群为了纪念他,特地编选了一本郭沫若在解放后所作的诗集——《东风 *** 枝》,还全身心地投入到《郭沫若文集》的出版工作中去。

不久,于立群发现了郭沫若和自己姐姐之间相恋的那些事,这让她的精神再次受到极大打击,与自己同床共枕几十年的男人,曾让自己的亲姐姐怀过孕,孩子被无情打掉。自己深爱的男人竟然对自己的姐姐做出如此不堪之事,这让于立群难以接受,综合多方面打击,最终让于立群选择自缢死亡。

于立忱和于立群一对姐妹花爱上同一个男人,最终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无论怎样,她们的死和郭沫若是脱不了关系的。处于晚年的于立群突然丧子、丧爱人,又突然发现姐姐的死和自己深爱的男人有关,她承受不住人生的一次次打击,最终走向不归路。而对于郭沫若,这位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在感情上确实是混乱不堪,风流成性。安娜的儿子曾说道:“对于家庭来说,他是一个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