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算命准的地方-关羽墓为什么千年未盗

admin2022-12-28 10:06:3215

运城算命准的地方,关羽墓为什么千年未盗?

三国的关羽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圣人。他自从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便一直追随刘备,带兵作战,戎马一生。期间,关羽不为曹 *** 等人的 *** 厚禄所动,誓死追随刘备,其忠义令人感叹。

同时,关羽还是位有情之人,《三国演义》中说他为人正直不近女色,曹 *** 为了拉拢关羽,赐给关羽很多美女,结果关羽一个都不要。

然而,有情有义,且文武双全的关羽却有一个致使弱点:骄傲自大。

公元219年冬,关羽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在曹吴两军前后夹击下,败走麦城,最终被吕蒙生擒,押解到孙权处。

孙权先是想劝降关羽,结果关羽非但不理会,而且还破口大骂,孙权怒火交加之下令人直接处死了关羽。

杀了关羽,孙权清醒过来,自知惹了大祸,于是想出了一招“移花接木”之计。把关羽的头颅交给了曹 *** ,好让刘备误以为曹 *** 和孙权是一伙,是曹 *** 派人将关于 *** 的。

曹 *** 一方面识破了孙权的毒计,另一方面感念关羽的情义,于是便以诸侯之礼把关羽的首级葬于洛阳。

而东吴的孙权也马上效仿,以侯礼就将关羽的身体葬在了当阳,以做“老好人”。而关羽的结拜兄弟加蜀国之主刘备听闻噩耗后,悲痛欲绝,一方面思忖报仇雪恨,另一方面在成都设立了关羽的衣冠冢以表纪念。

于是,民间就有了关羽一个美丽传说,12个字: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后人因为感念关羽的勇猛和忠义,纷纷立庙以示对其敬重,关羽也在民间被神话成了武圣的代言人,历朝历代人们对其景仰有加。

然而,两千多年后,也就是2016年时,随着关羽墓的发掘,考古队在发掘关羽墓时在其墓中发现了两具女尸,又引起轩然 *** 。

后经考古人员验证,关羽墓中的两个女子一个是中年妇女,另一个妙龄少女。她们的身份究竟是谁呢?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的妻子是在糜芳投降孙权后被活捉的:“权尽虏羽妻子士众。”至于被孙权活捉后,是死是活陈寿没有写也没说。另据清代康熙年间解州太守王朱旦的《关侯祖墓碑记》记载,说关羽 “侯长娶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这里指出了关羽的妻子姓胡,并具体载明其所生儿子关平的出生时间。

如果是活下来了,刘备必然会向孙权索要,孙权也不大可能将其扣作人质。因为关羽已死,扣下他的妻子基本已没什么可利用的价值。同样,孙权也不敢随意杀掉关羽的妻子,以免火上浇油彻底激怒刘备。

孙权没杀害关羽的妻子,也没将其交还给刘备,关羽的妻子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当然,可能分析推断出,关羽的妻子很可能在“软禁”的过程中,伤心过度而亡或自尽而死。

因此,墓里的中年女子极有可能是关羽的妻子,而墓中另一个妙龄女子又会是谁呢?

很多人认为,她很可能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

关于貂婵,其实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史书上并没有她的记载,只在《三国演义》中有出场几次,以婢女身份出场,到施展美人计,但在吕布被杀后杳无踪影。

然而,民间还有关公月下斩貂蝉的传说。那么,关羽和貂蝉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貂蝉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据说貂蝉是貂精转世,所以非常善于迷惑人,吕布就是被貂蝉迷惑致死的,当貂蝉落入曹 *** 手后,曹 *** 为了收买关羽,便将貂蝉送给关羽,因此关羽也被貂蝉所迷惑,于是便深深地爱上了貂蝉。后来诸葛亮为了除掉貂蝉,便对关羽说,要想去除貂蝉的妖气,必须在貂蝉拜月之时用刀砍她的影子,于是关羽便照做了,但是没有想到,当他手起刀落砍之时,貂蝉的头却掉落下来,这便是月下斩貂蝉的传说。

对此,专家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貂蝉只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因此,关羽墓中的女子当然不可能是貂蝉。

而关羽墓中女子到底是何人?还是一个待解的历史谜团。

三个奴隶国家是什么?

三个奴隶国家是夏、商、周

夏朝帝王年表

夏朝共有十七帝,历470年。比较出名的就有禹、启还有暴君桀。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

桀文武双全,但荒 *** 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

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复亡。数年后死于南巢。

桀死亡以后便是商汤,也叫成汤,建立了商朝,话说笔者所在的城市便和商有关。名为商丘。

商年表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 ,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 (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 ,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 *** 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

百岁而崩, 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他有一个得力助手,名为伊尹,和后世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并称上古两大贤臣。诸葛亮也曾以伊尹周公自比。

商汤

运城算命准的地方-关羽墓为什么千年未盗

商分为前期和后期,原因是因为盘庚迁殷。现在的殷便在河南安阳殷墟。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

盘庚

周朝最后一位君主便是纣王,也叫帝辛。大家应该很是熟悉。封神演义便以此时为历史背景。妲己与纣王的故事,姜子牙的故事人人都能说上来,笔者就不过多介绍了。最后天命所归的周要崛起了。

周前期

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但是自他的父亲周文王便开始征战,进过多年战争,在姜子牙等人的辅助下得以建立周朝。

周文王最出名的便是他在狱中演《周易》。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有“盖文王据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而且中国古代其实不止有《周易》一本经书。夏朝还有《连山》,商朝有《归藏》。

不过很可惜都已经失传了。不过单单是一本《周易》,也足够许多人研究一生了。街上的算命先生如果说不懂《周易》,那都不敢出来摆摊。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 *** 礼乐。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更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

到了周幽王时期,便有了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 *** 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烽火便相当于狼烟。古代有战事发生才可以点燃。

其实仔细去想,一个王朝中央 *** 的更换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女人。杨玉环是受害者,陈圆圆也是。

东周年表

西周灭亡以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建立了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这期间的故事更是精彩。如果详细去说,不喜欢耗费多少笔墨。主要说一下最后的王——周赧王。

从最近的《大秦帝国天下》应该可以知道他也是一个可怜人。被秦昭襄王欺负的不行。

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今河南洛阳附近,当时东周的首都),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三周并立,三部分由东周周天子、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西周公国为瀍水及以西地界;东周公国北临黄河,西有洛水,东控虎牢关,南望嵩岳;周天子控制瀍水以东,洛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

姬延初居'东周'(即成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欲入东周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试探东周反应(此东周是春秋战国时的周朝,不是东周公国)。

遭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迁至'西周'(即王城)。而此时的西戎霸主秦昭襄王也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是年,周赧王驾崩,享年81岁,墓葬位于庆城县城东,枫香岗乡丁家溶村。

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

你会选择魏蜀吴中的哪一个?

我会选择蜀国,因为蜀国是最弱的,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自己熟悉历史,熟悉现代文明的好的东西,尽管不能把现代的好东西运送到蜀国,但你可以把你懂得现在的东西,交给古人,让他们发展起来,以便帮助刘备一统天下。另外,加入刘备的军事集团,时间也很重要,我会在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刚拉起小队伍的时候。我会以一个合理的理由加入他们,我会从一个小兵做起,因为那个时代当小兵的没文化不识字,这样我便会很快的脱颖而出,那个时代的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那个时代的人种庄稼产量很低,所以粮食是个大问题,而那个时代水利也不行,我会教他们 种土豆、红薯,兴修水利。红薯也好,土豆也好,不用水也能产量大。这东西既能当主食,也能当副食,由于大量的生产粮食,刘备招到了大量的人,我当过兵,我用现在的 *** 帮刘备训兵,那样刘备部队的战斗力会有很大提高,再加上关羽、张飞、赵云皆是万人敌,又是领兵的高手,我只需要按照历史上的发展进程,提醒刘备什么时候该怎么做就OK了,随着刘备军事集团越来越大,加上他身边又多了诸葛亮、庞统、徐庶等高级参谋支持,刘备很快就会统一天下,到那时我将申请辞别刘备去经商,利用原先和刘备接下的关系,我很快就能发家致富,到时候做一个富家翁也挺好的。我只说一点,不管你帮了别人多大的忙,你也要学会激流永退,你始终要记住一点,共患难的人往往不能同富贵。各位老铁们,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吧?

临汾翼城有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名叫曹公村。曹公村里原来的住户主要有侯、裴、曹、贾四大姓。姓侯的本来姓姬,当年,满门犯剿,他们一家人逃到曹公村边时,追兵赶上了,问他们姓什么,正好对面树上有一只猴子,他急中生智指着树上的猴子说我家姓侯,这样一句谎话,躲过了一场劫难,从那时他们一家就定居下来。姓裴的据说是从闻喜迁居来的。姓贾的是从沁水端氏搬来的。姓曹的是当地的老住户。他们这四个大姓人家和全村的大家小户都相处得十分和谐,大家伙儿平平稳稳地过了好多年安静的日子。

一天晚上,从村外传来老牛不停地叫唤声,声音很难听,人们都觉得十分可怕。天明了,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到了半夜里又听见老牛哞哞地叫开了。一连十几夜,夜夜从半夜里开始老牛都要叫唤到天明。人们觉得奇怪,就跑到元窑洞里去拜祭走神爷,求走神爷保护全村人平平安安。

元窑洞在元窑河村边的半崖上,洞口差不多有一丈五尺宽,两丈多高,四十多里深浅。进了元窑洞往里走上 *** 丈远,有一个自然形成的石头莲花台,上面有一尊泥塑的佛像。莲花台后面有一池清水,那一池清水,春夏秋冬四季,天旱也好,雨涝也好,池里的清水不升也不降,总是清湛湛的。

元窑洞右边有一个大石龛,石龛里能放200多人。传说有一年历山一带遭了水灾,淹没了好多房屋,冲坏了好多庄稼,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尧王爷让大舜带了一些人马前来历山抗洪救灾。大舜带领的人马中有一位能钻山越岭、飞崖走壁的快腿能手,他行走如风,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当时他在大舜手下,主要担任通风报信和联络工作。大舜带领的人马把历山一带的洪灾治理了以后,快腿能手还按照大舜的安排,在贾家庄、芦子沟、芥芳沟等好多村子里帮助老百姓建房铺路,重建家园。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快腿能手,就在元窑洞里给他塑了一尊泥像,给元窑洞安上了门窗,亲热的尊称他为走神爷。

连续半月多了,曹公村里的老百姓每天夜里都听见老牛叫唤,弄得人心惶惶,担心有什么妖魔鬼怪来糟害村民,就去元窑洞里祈告走神爷。走神爷受了香火,马上显灵,他走出洞口,腾云驾雾在天空转了一圈,看了个一清二楚。第二天他变化成一位算卦先生来到曹公村。他给村里人说,你这个村外的东邻山上有一头野牛,它已经修炼了五千年了,眼看就成精了,如果不想办法 *** 住,它一旦成了精就要 *** 村里的风脉,给村里带来很大的危害。今天晚上我就帮你们镇住野牛,你给我挑选五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做我的助手,只要割了野牛的脑袋就啥事也没有了。

到了半夜里野牛又叫开了,算卦先生带着五个小伙子走到东岭山下,手舞玉石宝剑,口里念着咒语,只听见野牛发出一声惨叫,一颗牛头从半天空里滚了下来,算卦先生让小伙子们抬上扔到河东崖边六亩坪里去了。

算卦先生临走做了一番安排。大伙按他的吩咐,在村里安了五盘石辗、石磨、作为卧牛的五脏六腑;又在村里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栽了些松柏槐杨,做为卧牛的皮毛;最后把各家的院子互相连接起来,做为卧牛的身子;那六亩坪后的一条小路是卧牛的脖子;南山岭前的那条弯弯的小路是卧牛的尾巴,很快就把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卧牛的样子。

从此,村里家家人丁兴旺,户户发财致富,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村名就叫成了卧牛村。若干年后村里出了个大将军叫曹彬,曹彬为国家立了大功,宋王爷封他为鲁国公,为了纪念曹彬,才把村名改成了曹公村。

历史上的董卓手下有哪几个猛将?

董卓就像袁世凯,他的西凉军团如同“北洋军校”,培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将领,这些将领在董卓去世后,搅得东汉天下狼烟滚滚。他们彻底葬送了东汉帝国复兴的可能,也间接催生了三国历史的萌芽。

董卓的西凉军“成分”很单一,陇右籍军人占了90%以上,他们以董卓为核心,拒绝接受朝廷命令,形成庞大的割据势力。董卓手下的将领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圈、中坚层和后备组。

核心圈——董卓的“五虎上将”

人们都知道蜀汉政权的“五虎上将”和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其实西凉集团也有五大悍将。

1.牛辅

董卓一生子嗣不旺,只有一子一女,且儿子早亡仅留下一个孙女董白,女儿董氏就嫁给了这位牛辅。《三国演义》说李儒是董卓的女婿,这不是事实。

在西凉五虎中,牛辅的战斗力最强,包括后来搅得天翻地覆的李榷、郭汜、张济、贾诩等人,都是他的部下。

董卓迁都长安后,在长安至洛阳之间布下几道防线,其中牛辅奉命驻守河东安邑。牛辅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四处分兵,一路渡过黄河在陕县附近打败了东汉末年最牛的将军之一朱儁,一路直接突入颍川,协助徐荣、胡轸痛贬孙坚。

董卓死后,失去主心骨的牛辅立刻智商归零,他居然杀害了前来相助的董越,以自断臂膀的悲壮走向灭亡。面对强大的压力,疑神疑鬼的牛辅害怕被暗算,竟然弃军逃跑,结果刚出城就被自己的奴仆暗算了!

2.董越

董越是牛辅以外对董卓最忠心的一个,他奉命屯驻渑池,将防线布在了洛阳西大门。董卓死后,面对王允的招降他誓死不降,并前往安邑企图联合牛辅 *** 长安,替董老大报仇雪恨。

运城算命准的地方-关羽墓为什么千年未盗

董越做梦也没想到,牛辅竟然鬼迷心窍,听信算命先生的鬼话,认为自己是来抢班夺权的。结果董越连争辩的机会都没有,就做了牛辅的刀下之鬼。

3.段煨

段煨的出身比董卓还要牛,他有一个官至三公的族兄段熲。段熲在东汉末年多次出征西羌,为汉帝国的安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退守关中时,段煨奉命驻防华阴,筑牢长安的东大门。董卓死后,段煨不墨迹,他毫不犹豫地接了王允的绣球,依旧屯驻华阴,远离了长安的军阀混战。

几年后,李榷与郭汜开撕,人们这才想起来段大爷手上有兵。于是段煨奉命护卫汉献帝,出兵斩杀了李榷。

汉献帝东归后,征召段煨入朝为大鸿胪,从此他告别军界,领份工资与世无争,活得优哉游哉,寿终正寝。

4.徐荣

徐荣是西凉集团极少数的非陇右籍人士,他是东北那嘎达的。

曹 *** 对徐荣印象最深,当初在荥阳的汴水之战中,他被徐荣杀得大败,还身负箭伤,若不是曹洪舍身相救,估计就没有三国史了。

第二个对东北汉子胆寒的是孙坚,他在鲁阳与梁县之间被徐荣打得仅剩十余骑。部下祖茂换了孙坚的头巾吸引追兵,才让孙坚逃出生天。

正在杀得兴起时,董老大的死讯传来,徐荣成了无组织的人。于是徐荣“改邪归正”,宣布接受王允的领导,并奉命教训自己的小师弟李榷、郭汜。

哪知道青出蓝胜于蓝,徐荣居然被后起之秀打败,死在了新丰战场。

5.胡轸

胡轸脾气暴躁,又心高气傲,他奉命驻防梁县时放出大话:这一战必须砍几颗“青绶”的人头!

“青绶”即“银印青绶”的缩写,指代九卿级 *** ,仅次于“金印紫绶”的三公。

胡轸没想到遭到了“奸细”的暗算,一向跟他不对付的吕布在军中散步谣言,导致军心大乱,结果他惨败于孙坚,帐下猛将华雄还成了孙坚的刀下鬼。

董卓的死讯传来,胡轸迫不得已投降了王允。可王允一点也瞧不上这些大老粗,搞得胡轸很失意。所以当李榷等小师弟掀起大浪的时候,胡轸乘机对王允反戈一击,他联合李榷等人 *** 长安,打碎了王允的春秋大梦。

搞不清楚胡轸使了什么手段,后来他再次归顺朝廷,当上了司隶校尉。在这个职位上,他公报私仇弄死了一个叫游殷的同乡。

游殷死后一个月,有一天胡轸突然得了怪病,他 *** 衣服跪倒,对着空气说:“认罪,认罪,游功曹(游殷)带鬼来找我了。”说完就断气了!

中坚层——董卓的“第三只手”

由于董卓是历史反面人物,所以西凉集团很多人的历史被忽略,其实董卓的中坚层力量很庞大。

1.反正“三驾马车”马腾、韩遂、吕布

很多人将吕布归为董卓的核心圈,其实未必如此,吕布既不是西凉集团的老班底,更不是董卓的心腹,他是拿丁原人头当投名状的“反正者”而已。

在西凉军中,吕布虽然跟五虎一样授“中郎将”,不过他很少领军出征,即便出征也仅仅是给人打下手,而不是主帅。

跟吕布类似,后来搅得曹 *** 寝食难安的马腾、韩遂,都因为败在董卓手下,做了董老大的马仔。

2.第二梯队的李蒙、樊稠、杨定、王方、华雄等

李蒙也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当初与徐荣一起打败了孙坚,李榷、郭汜 *** 长安时就有他的份。后来他与李榷反目,被李榷在宴席上袭杀。

樊稠也参与了李榷、郭汜的 *** 长安,并一度官居右将军。后来马腾联合韩遂与李榷火并,樊稠有点心猿意马,导致师兄弟反目,结果他与李蒙一起被李榷于宴席上杀害。

杨定在董卓死后官居后将军,是汉献帝东归的主要参与人。可惜那时候董老大的弟子们都杀红了眼,再也不认同门情谊,杨定就与段煨较上了劲,结果被郭汜痛贬,单骑逃跑,成了历史上的“失踪人口”。

《三国演义》对华雄的战斗力描写得足够精彩了,只是斩杀他的不是关二爷,而是孙坚。就这么牛叉的一个人物,在董卓阵营中既没有五虎的威名,也没有后起之秀的笑傲江湖。

后备组——董卓的“西凉军校”

后董卓时代,对历史影响进程更大的是以下几个人:李榷、郭汜、贾诩、张济、张绣等。

李榷、郭汜不用多说,他俩将半身不遂的东汉政权搞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原本相对安宁的三辅地区,被他们活生生踩成了地狱!

在二人背后有一张看不见的黑手——贾诩!没错,号称三国 *** 毒士的贾诩。

当初董卓死后,李榷、郭汜等人就像没 *** 孩子,可怜巴巴地准备领着残兵败将回到家乡当山大王。假如这样的话,东汉或许真的有还阳的可能性,至少不会那么快断气。

可就是贾诩的一条毒计摧毁了美好的梦想,他劝说李榷郭汜 *** 长安,作最后一搏,成了上天堂,输了下地狱也不迟。真是一条舌头搅得天下风云动!

贾诩的命还特别好,他在李榷、郭汜、段煨、张绣、曹 *** 之间横跳,每换一个新主,旧主还不生气。活到曹丕称帝后,他还当了太尉封了侯,最后以77岁高龄病逝。

张济、张绣叔侄原本名气不算大,张济送汉献帝东归后,又遭到董承排挤,一气之下跑到南阳打草谷,不小心被刘表干掉了,张绣接过叔叔的班。

张绣最牛叉的事就是差点要了曹 *** 的老命!在宛城,曹 *** 放肆地强纳张济的遗孀,因此激怒了张绣。一场关门打狗,曹 *** 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命丧黄泉。

后来张绣在贾诩的运作下,居然又神奇地与曹 *** 勾肩搭背,结成了亲家,活得相当滋润。

一个“糙哥”董卓,他为何能打造出强大的西凉军团呢?

其一、西凉地处边陲,养成了彪悍的民风

由于地理因素,西凉与西羌、匈奴接壤,长期与这些彪悍的少数民族武装发生冲突,因此当地的豪族势力都有自己的家族武装,民风彪悍得很。

以董卓为例,他就是在与羌人长期的“相爱相杀”中慢慢杀出了名气,进而得到朝廷认可和依赖,组织了一支半官半私的武装。

可以说离开了西凉这种特殊的政治地缘关系,董卓不可能被“养虎为患”,也不可能组织起如此彪悍的一支武装。

其二、西凉集团基于政治诉求所爆发的凝聚力

西凉集团的凝聚力相当强,这是他们能走向帝国巅峰的很重要原因。是什么东西让他们获得了如此强的凝聚力呢?集团政治利益诉求!

东汉末年随着军功豪门集团的瓦解,关东豪门集团成了东汉帝国的实际领导者,排在第二位的是关中集团和河东集团。

但从军事战略意义上讲,西凉集团的地位不容忽视,只是政治利益这东西谁也不会谦虚地让渡,尤其是关东集团的袁氏、杨氏、陈氏、荀氏、司马氏等大佬,对西凉集团的崛起表现得忧心忡忡加虎视眈眈。

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让西凉集团如同小妈生的孩子,怎么办?只有团结起来对付嫡子。所以,东汉末年的政治版图,事实上是西凉集团不得不团结的外部力量。

其三、董卓超强的领导能力

这一点史书不会去记载,但很显然,如果董卓没有出色的领导力,甚至人格魅力,绝不可能将一帮骄兵悍将,将西凉众多豪族融合在一起,这也是董卓死后西凉集团立刻分崩离析的原因。

按史 *** 载,年轻时候的董卓,能让西羌豪酋们俯首帖耳,以结交董卓为荣,心甘情愿地认他做大哥。

客观讲,董卓确实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抛开道德审判 *** 本质就不难看出,他与袁绍等人的矛盾,其实就是西凉和关东、关中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没有圣人与强盗之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