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吧吧算命-雍正王朝雍正为什么要年秋月卸甲
神吧吧算命,雍正王朝雍正为什么要年秋月卸甲?
电视剧《雍正王朝》讲述了雍正从王爷经过九子夺嫡成为皇帝的经过,也描述了他是如何治理国家的过程,这其中就包括处理八爷党、处理权臣隆科多以及处理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年羹尧跟年秋月又是什么关系呢?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他们俩是亲兄妹。
记得雍正是雍亲王的时候,为了让年羹尧踏踏实实为自己办事,于是娶了年秋月,成为侧福晋,这对于年家是天大的荣幸,待到后来雍正登基,年秋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年妃,雍正让年妃“卸甲”这一段又是打何处而来的呢?事情经过是这样子的。
话说雍正当上皇帝后,表面上君臣同心,百废待兴。实际上朝野之上并没有那么简单,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可并没那么容易认输,处处跟雍正作对。还有以三皇子弘时为首的一伙人洞若观火,再加上以李袚为首的清流们咄咄逼人。雍正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朝堂之上只有十三阿哥一人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
对于处理边境问题,群臣都建议缓缓再去消灭叛军,毕竟康熙在时,边境叛军就为患已久,消灭叛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雍正并不这么认为, 他的理解是不能给叛军任何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做大做强,到时候国家花费的会更多。他主张消灭叛军为 *** 要务,要想消灭叛军就得依靠年羹尧,所以年羹尧成了雍正的救世主。
年羹尧也是真给力,没多久的光景就把叛军主力消灭了。偏偏也是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年羹尧也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仗着自己功劳大,仗着自己是雍正身边的红人。借着进京述职的机会,真是威风至极。骑着大马,遇到百官相迎,他既不下马,还让百官跪迎,就这么一个场景让孙嘉诚着实看不惯。有点装大发了,因此年羹尧不觉得怎样,孙嘉诚却对年羹尧厌恶透顶,铭记在心。
年羹尧带着几个功劳较大的将领去面见雍正,当时正赶上夏天,年羹尧的下属都穿着铠甲,衣冠整洁,列队整齐,足以证明年羹尧带兵有方,治军严格。雍正还挺开心,紧接着雍正发话了,让这些有功的将领脱下铠甲凉快凉快,话音刚落,这几个将领没动。雍正有些纳闷,于是又说了一遍,结果他们还是无动于衷。年羹尧笑呵呵地对雍正说,这些人平时在战场上久经沙场惯了,他们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命。于是年羹尧开口说道,皇上让你们脱,你们就脱掉吧!直接发话,卸甲。这几个人立马脱下铠甲,雍正当时相当生气,但他没有说什么,毕竟是给年羹尧接风封功领赏的,就这样这顿饭雍正吃了一肚子气。
皇上生气非同凡响,得找个人撒气,找个谁呢?这时他想到了年秋月,你哥哥了不得,说话比我说话都好使。看来这气就得冲着你来了,于是把火都发到了年秋月身上,明明跟年秋月一点关系都没有,谁让她是年羹尧的妹妹呢?这就是所谓的让年妃“卸甲”。
这一段跟历史是有差距的,历史上雍正是十分爱年妃的,是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把火都撒到年妃身上。而电视剧毕竟是小说改编而来,出入很大,白天年羹尧的做法确实欠妥。也不知道哪根弦不对了,这是皇帝,并不是曾经的那个王爷,这么不给皇帝面子,你这是在挑战雍正的底线么?着实的把雍正得罪了!
这下可好, *** 子就得替你背锅,年秋月也曾经埋怨他这个哥哥,误了她与邬思道的情缘,将她一辈子给毁了。关在皇宫里一点乐趣都没有,郁郁寡欢。话又说回来,年秋月被雍正 *** ,她也只能忍着,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她是一介女流之辈呢!雍正也是够搞笑的,白天被年羹尧气,晚上拿年秋月出气,一点帝王气度都没有,完全就像是普通老百姓过日子,一副小家子气。
这就是年秋月“卸甲”,主要是雍正为了解气,同时有可能是让年秋月敲打一下年羹尧,不要如此狂妄自大,这个国家的主人姓爱新觉罗,别以为你当了几年大将军就可以放肆,你的一切都是朕给的,朕要想收拾你轻而易举,何况你的一家老小都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日后小心谨慎点,真要犯下大事,朕也救不了你,好自为之吧! #雍正王朝#
女子同情心泛滥被骗6万?
谢邀:
女人一般都是善良同情心比较重的,听不得人家诉苦和哭穷,看见人家貌似可怜,自己就是不宽余也会多少支持一些,就是见不得别人可怜巴巴的样子,所以那女人被人骗了6万很正常,如果象演戏一样继续玩下去,她还会继续往外拿!这是必须的,因为女人是抱着给了希望对方环境好一点就会还回来的心理,你不给别人就不还了,所以心软爱幻想是女人更大的毛病,也是爱上当的原因,骗子就是看中女人这些特点,才会总是得手。
原来我上街,看见算命的,我总想去算一下,有时工作生活不顺,就喜欢听算命的胡吹,有时还算二个,看看准不准,还有小鸟叼签,手上钱不多,还要送一点给别人,其买这些人就是有点会察言观色,听话听音,根据你说话的意思胡说一通,我还津津有味的总是找他们算,我先生是个比较理性的人,他说:“他会算命怎么不把自己的命算一下?什么时候发财走运他先去不得了?他哄你几个钱养自己的命不知道?”是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再也不送钱给算命的人了,烦恼时自己安慰一下自己,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少上当受骗。
清明节女儿能上坟吗?
清明扫墓,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扫墓的时候,我们要休整祖坟,这是尊重先人,也是为了让祖先更好的庇护后人。
在祭奠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是我们一定要谨记,并避免那些不好的禁忌。
(1)坟墓被旁边之土石自然掩埋者,主子孙有重病之祸
(2)不可以自然石(未经裁整)为墓碑,否则子孙易有断绝香火或残废、重病或成养子之剋运不吉。
(3)墓碑上,青苔丛生或杂草掩盖,主子孙久年病之剋应。
(4)墓碑色泽黯淡者,子孙运程较不顺,且穴內易有水满棺之现象。
(5)墓碑倒陷、埋于土中者,主子孙家庭不和、杂乱,且易出癫狂之人。
(6)墓碑全部变为暗黑色者,主子孙运程不顺遂,事业也会遭遇阻碍,劳心劳力。
(7)墓碑折成两三块者,主子孙易有大血光之剋应,(墓碑上段为头部,中段为胸腹,下段为足部),那部位破裂,那部位即会有灾。
(8)墓碑內部有凹陷、伤痕者,主子孙易有背部疾病或残废之人。
(9)墓碑上有大斑点或大瑕疵时,主子孙易有长久病之剋应。
(10)墓碑顶部凹陷或破损者,主子孙有头部伤害或精神异常之人。
(11)墓碑高短而横长者,主子孙较劳心劳力,不得清閒。
(12)墓碑下半部暗淡色者风,主子孙肾臟易有疾病。上半部明亮,下半部暗淡者,主子孙在祖居发展不利。要出外才有发展机运。
(13)坟墓上面,更常被人践踏成走廊者,主子孙在社会上常被人欺侮、卑视,成就不高。
(14)坟墓终年不被阳光照到,而使墓地太过阴暗者,主子孙生病不断或有久年病人。
(15)坟墓长年被水浸棺者,主之孙易有风寒、风溼、酸痛、、溺水、好酒色之人。
(16)坟墓外的树木高大,覆盖整个坟地者,主子孙有久病之人。
(17)祖先坟墓被盗,而尸骨曝露,被野狗啃噬移位者,主子孙易有血光凶祸。
(18)坟墓左右或前方有高大之坟地者,主子孙运程不顺或有官讼是非。
(19)坟墓前方凹陷崩落,使坟地有摇摇欲坠之险象者,主子孙有血光、车祸、坠楼之祸。
(20)坟墓整个用水泥封闭者,主父子分居。
(21)坟墓旁有大树者,易有树根穿棺缠尸之现像,主子孙易有病痛、官非、不顺之应。
(22)坟墓前堆积砂土、砖块者,主子孙有肠胃病。
(23)坟墓旁种植花朵竞放者,主子孙风流易有桃花之应。
(24)坟墓上方有高压电通过者,主金钱会慢慢耗损,存不住钱财。
清代活了两百岁的寿星李庆远?
1933年,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了一篇特别的讣告:活了256岁的李庆远在四川开县去世,在讣告中,还提到李庆远(又名李青云)出生于1677年(康熙十六年),先后娶妻24名,生育了180名子女。
图丨李庆远(新闻报道)因此,李庆远也被称为“世界级老寿星”,那李庆远真的活了256岁吗?为什么这件事情是由美国进行报道的?我国关于李庆远有哪些记载?
今天,我们就回到那段历史中来一探究竟,首先我们说一下有记载的相关情况,然后再说一下所谓的相关考证以及李庆远自己的说法,大家一起来找茬,共同分辨这件事情的真伪。
关于李庆远的情况,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在1927年,当时四川军阀杨森听说四川开县有一位200多岁的超级寿星,就派人把寿星李庆远请到了自己的驻扎地四川万县。
杨森虽然是军阀,平日里作威作福的,但他在面对李庆远时,却异常恭敬,毕竟200多岁的人,对于当时的人来讲就是“活神仙”。
于是杨森不但热情地招待了李庆远,还专程给李庆远量身定做了一身新衣服,并让人给李庆远照相后,把照片放大陈列在照相馆的橱窗里,照片上面标注着:
“开县 *** 十岁老人李青云(李庆远)肖像,民国十六年春三月摄于万州。”
经过杨森这么一宣传,李庆远瞬间成了名人,四川当地的各大报纸争相报道李庆远这一奇人,也让李庆远的事迹瞬间轰动了整个四川。
图丨清末民初老人(老照片)但当杨森向李庆远请教长寿秘诀时,李庆远却沉默寡言,并不愿意多谈养生的奥秘,后来耐不住众人的软磨硬泡,李庆远只说了一个“静”字,就没有再提别的。
见李庆远并不想说太多,杨森只能在一段时间后,把李庆远送回了开县陈家场的老家,不过由于李庆远已经出名了,所以到陈家场探访李庆远的人自此络绎不绝。
在李庆远回家后,杨森专门写了一篇名为《一个 *** 岁长寿老人的真实记载》,根据杨森的说法,李庆远的身体状态非常好,不但步伐矫健,还有很好的视力、很长的指甲、健康的肤色。
杨森虽然没有从李庆远口中获得长寿的秘密,但是他却打起了李庆远的主意,在李庆远回家不久后, *** 就在1927年4月18日,正式宣布 *** 定都南京。
作为军阀的杨森,脑袋反应极快,他立即想到了给 *** 准备一份特别的贺礼—李庆远,于是杨森就以“盛世人瑞”为题,给 *** 送了李庆远的照片,并详细介绍了李庆远的生平。
*** 接到杨森的贺礼后非常高兴,为了“以使中外人士共瞻我国人瑞,并且有以了然他的养生摄生之道”, *** 立即指示杨森护送“李神仙”前往南京。
杨森在得到 *** 的首肯后,想办法把李庆远送到了南京,在世人的注视下, *** 亲自给李庆远送上了“长寿报告”,算是对李庆远年龄的认定。
图丨清朝老人(老照片)也正是因为 *** 的这个举动,使李庆远彻底成了人尽皆知的名人,特别是在经过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报道后,李庆远的事迹震动海内外。
因此,等到李庆远回到老家后,国内外前去采访他的记者,以及好事者更多了,当然了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李庆远的养生之道。
随着采访的人越来越多,李庆远也开始总结起自己的养生之道,他对外人说自己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始终保持长期素食;二是始终保持内心平静;三是常年用枸杞、罗汉果、决明子、荷叶等煮水后泡花枝茶饮用。
李庆远还说,要想长寿必须保持三通,也就是血通、尿通、便通,只要保持了三通,再有一颗平静安宁的心态,就很容易保持长寿。
根据当时人们的观察,李庆远的饮食中,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这也证明李庆远所说的与他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由于李庆远已经出名,所以他接下来的行踪也被一直记录着。
比如,根据1931年9月15日,《万州日报》刊载的文章《开县 *** 十四岁老人李青云(李庆远)》记载:李庆远受到驻扎在万县的一位王姓师长邀请,从老家陈家场前往万县,并住在李家花园。
随后,在1933年,李庆远在开县陈家场病逝,病逝原因是“无疾而终”,病逝后李庆远被葬在开县长沙镇义学村李家湾。
以上,就是我们能够查到的,近代以来关于李庆远的报道,当然了这些报道中到底有多少水分,我们也不得而知。
那除了上面的情况,人们如何知道李庆远是在1677年(康熙十六年)出生的呢?当然是李庆远自己说的,按照李庆远的说法,他最初的名字叫周亮,后来又叫过王尧峰、陈远昌等名,祖籍在江苏木渎。
李庆远说他是在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左右,孤身一人来到开县陈家场的,当时陈家场的人都以为他只有50岁左右,不过他却对外说自己已经150多岁了。
当时,陈家场的人都以为他在开玩笑,李庆远却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陈家场附近大约100年前左右的人名、地名以及相关隐秘情况。
李庆远告诉众人,自己之所以了解这么多陈家场的情况,是因为他在100年前,曾经来过陈家场,在李庆远讲述了那么多事情后,众人惊为天人,对李庆远异常尊重。
按照李庆远的说法,他大概在十岁左右就离家外出游历,先后去过 *** 、陕西、甘肃等地采集草药,而他也基本上以给人看病和贩卖草药为生。
图丨清末民初游走各地的百姓(老照片)李庆远说自己曾在100岁寿辰时(公元1777年,乾隆二十四年)获得了清 *** 的奖励,并且自己在200岁左右时,还经常到各地讲学。
同时,李庆远还说自己会武功,曾经当过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将领,当时的名字叫陈远昌,不过在他跟随石达开到达四川后,石达开的军队在大渡河全军覆没,他侥幸活了下来。
于是,他改名换姓,对外称自己为李庆远,伪装成一名卖草药的医生,辗转来到开县陈家场避难,然后一直生活到民国时期。
人们之所以相信李庆远参加过石达开的部队,是因为李庆远经常给大家讲太平天国时的故事,并且每一个故事讲得都非常精彩。
不过说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先说一个,李庆远明显的逻辑漏洞,那就是石达开的部队在大渡河全军覆没时间是1863年5月。
按照李庆远的说法,他是在大渡河失败时,乔装打扮来到陈家场的,可李庆远还说过自己是在1820年左右来到陈家场的,这里面的时间是矛盾的。
除非是李庆远在1820年来到陈家场后,又离开了陈家场,并参加了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队,但是这期间同样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
图丨石达开(剧照)至于还有传言,李庆远会水遁、火遁,甚至可以遁来钱财等物,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毕竟一个人出名后,就会被好事者传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总体来讲,人们对李庆远的认知,大多数都是李庆远自己对外说的,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未解之谜,并且从清朝史料中,并没有找到关于李庆远的任何记载。
李庆远出名后,记者在采访了李庆远的同时,也采访了陈家场的人,人们都说李庆远道骨仙风,生活习惯与常人明显不同。
李庆远不但不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还定时 *** ,有时候一次 *** 就是几个小时,而且李庆远的话非常少,从不跟别人聊天,当人们问到他的年龄时,他也只是说自己两百多岁。
并且,李庆远虽然有媳妇,却基本上跟媳妇处于分居状态,平时主要是让媳妇帮他洗衣做饭,李庆远以中医闻名,特别擅长 *** 眼科和骨科,所以李庆远的生活也算是相对富足的。
1930年,当时四川成都大学的教授胡忠谦通过鉴定,证实李庆远出生于1677年,至于这位教授当时到底是怎么证实的,我们也不知道。
以上就是关于李庆远的整体情况,综合来看,李庆远确实是清末民初的一名中医,并且懂得一定的传统武术,以给人治病卖药为生,甚至在出名后还写过一本《养生自述》。
图丨清朝时期的人(老照片)但是关于他256岁的高龄,却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证明,根据以上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疑问,以供大家讨论:
*** 个疑问:为何无清朝史料记载?李庆远说他是在1677年(康熙十六年)出生的,在100岁寿辰时(公元1777年,乾隆二十四年)还获得了清 *** 的奖励,但无论在清朝野史还是正史中,都无法找到相关记载。
并且,清朝曾经搞过四次千叟宴,如果说康熙搞的那两次,由于李庆远年龄小,没有参加上,可是乾隆搞的那两次千叟宴,他的年龄早就符合标准了,为什么没有参加呢?
乾隆在1785年(乾隆四十九年)搞清朝第三次千叟宴时,李庆远已经108岁,而等到乾隆在1796年(嘉庆元年)搞清朝第四次千叟宴时,李庆远已经118岁。
乾隆搞的这两次千叟宴完全没有李庆远的身影,并且乾隆在搞清朝第四次千叟宴时规定,年过九十岁的赏赐七品顶戴,年过百岁的赏赐六品顶戴。
也就是说,李庆远不但符合参加千叟宴的标准,还可以获得六品顶戴的荣誉,但后来根据李庆远的情况,却完全没有参加过千叟宴的记录,更拿不出六品顶戴。
图丨乾隆(剧照)第二个疑问:李庆远到哪里讲学了?根据李庆远的说法,他在两百岁左右的时候,还到处忙着讲学,可李庆远两百岁时是哪一年呢?那是1877年(光绪三年),按照李庆远的说法,他在1863年从石达开的部队离开后就来到了陈家场。
难道他中途又变换身份出去当老师了?而且,如果他真活了200多岁,肯定知道很多知识,那自然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可怎么没有听说他有任何优秀的学生呢?
并且,也没有人提到,有这样一位优秀的200岁高龄老师,有人说李庆远是去大学讲学了,那就更离谱了,因为那时根本没有大学。
我国 *** 所现代大学是1895年建立的北洋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大学,李庆远怎么可能到北洋大学堂任教呢?我们根本找不到他任何讲学过的痕迹。
所以,关于李庆远在两百岁左右还到处讲学的事情,明显不正确,如果真有这样一位两百岁的老师,肯定会引发轰动。
第三个疑问:李庆远为什么出名那么晚?正如我们上文所说,李庆远真正出名是从1927年开始的,也就是军阀杨森找到他,给他拍了照片,并让他上了报纸,李庆远才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
图丨军阀杨森那李庆远以前为什么不出名呢?按照他的说法,虽然他改换过几次名字,但是当他到陈家场后,他就主动说了自己的年龄,所以陈家场的人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虽然那时候消息闭塞,没有外传也是正常的,但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知道李庆远压根就不是一个低调的人,他主动说出自己过去的所有经历。
就是在向人们证明自己有多么的高寿,按照道理来讲,他在之前也应该会对外说自己的年龄啊?如果他说了,那他早就应该出名了。
甚至在乾隆时期,如果乾隆听说有这么一位百岁人瑞,那好大喜功的乾隆,也肯定会召见李庆远的,然而乾隆并没有,那这里就有意思了。
总结:李庆远真实情况的推测那李庆远事件到底有多大水分呢?我们还是回到李庆远出名的那一刻,也就是1927年,杨森找到李庆远的时刻,结合杨森后来的举动,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推测。
图丨清末民初老百姓(老照片)当年,李庆远是一名外地到陈家场的中医,为了打开知名度,更好地卖药治病,所以把自己包装成一个200多岁的老人,毕竟消息闭塞的山村中,老百姓更愿意相信这种神乎其神的传说。
由于李庆远有点真才实学,和一定的文化履历,所以他不但能给老百姓治好病,还能讲述很多历史故事,这也让老百姓相信了李庆远。
毕竟那种年代,对于山村中的老百姓来讲,哪有那么大的能力对李庆远的真实情况进行考证,可李庆远也没想到,随着他对自己的包装,自己竟然真的出名了,而且还传到万县去了。
军阀杨森在得知有这样的奇人后,自然要想办法召见李庆远,没有办法的李庆远只能硬着头皮去了,李庆远在去了后,之所以话少,就是不想露出破绽。
而杨森在接触了李庆远后,他做的事竟然是给李庆远拍照片,并放在照相馆中进行宣传,目的也只能是炒作,因为杨森想把李庆远献给 *** 。
那杨森为什么要这么做啊?我们翻开史料,杨森早在1924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建设新四川的口号,那他到底建设得怎么样啊?总得有个证明吧!
图丨清末民初老百姓(老照片)李庆远这样的两百多岁老人就是 *** 的证明,有这样的人瑞在,说明杨森治理下的四川百姓富足安宁,同时,杨森可以借此吸引包括 *** 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注意力。
毕竟这种奇闻异事,放在任何时代,都会吸引人们的关注,那说到这里,一切也就都解释通了,这里面就是炒作,而李庆远真实年龄到底是多少,对于杨森来讲并不重要。
所以李庆远压根就没有活256岁,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科学家进行解释,因为现代科学表明,人不可能自然活到200岁以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对于李庆远的真实年龄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很多人过40岁后会发现谁都靠不住?
是的,确实如此,所以才有求人不如求己!但是这是表面,根本原因还在于自己的感情投资,在于自己的价值投资。换位思考,要求别人帮助自己时,看看自己帮助了多少别人。
***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是天性使然,人也是动植物的一员,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法则,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而已。
第二:人又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或者说社会的细胞,人活着不单单为了自己,还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助人为乐是人与动植物的最根本区别,由此组成了人类社会。
第三:人类社会能够统治地球,是因为互帮互助,互利共赢,团结一致,所以我们还是要多帮助别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四:别人帮你是你的福分,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感情投资非常重要,如果别人信任你,那么别人就会帮助你。
第五:别人不帮你,也很正常,千万不要理所应当,更不要无动于衷,一句谢谢,一个感恩回馈将是你的感情投资翻倍增长。
第六:不奢望别人什么,最重要的做好自己。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自己好好活着,必然要求自己的本事或者说能力够强,这方面只有靠自己,自己不努力,别人想帮也帮不了。
总而言之,小时候常听父母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今看来千真万确,一点不假。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