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要卖命钱-戴笠是怎么死的
算命要卖命钱,戴笠是怎么死的?
戴笠是近代一位很牛逼的人物,他一手创立了 *** 的 *** ,前后为其效力的人多达三十万!他有四大超级绰号。
*** 个绰号: *** 狂魔。戴笠的名字很有诗意,据说取自“卿虽乘车我戴笠”,但苇笠之下却是一个 *** 不见血的魔鬼。据悉,被戴笠盯上了的人,他和他的军统一出马几乎是在劫难逃。因此,世人到了谈“笠”色变的地步。1933年5月,刺杀了北洋军阀汉奸张敬尧;6月,暗杀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 *** 杨杏佛;1934年11月,刺杀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1936年10月,刺杀斧头帮帮主、“暗杀大王”、抗日志士王亚樵……死在戴笠手中的人可谓数不胜数。第二个绰号:情报专家。戴笠不但以暗杀出名,而且学是精报专家。1928年二次北伐期间,戴笠为 *** 搜集了大量的北洋军阀的军事机密,行踪遍及华北各地,令人叹为观止。到了抗战时期,戴笠更先收到了 *** *** 的消息;在日军侵占广州时,他率先分析出日德将结盟的形势;1942年9月,他根据情报预测到日苏必将一战,因此密电建议“对美须速派大员”,进行联盟。最神奇的是,日本袭击珍珠港前夕,戴笠的情报网在鼓浪屿破译了日军的情报,并报给了美军海军部。只是可惜的是,当时目空一切的美国人竟然嗤之以鼻,结果遭到重创。
第三个绰号:“ *** 的佩剑”。据悉,戴笠是唯一一个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见 *** 的人,并且不需要任何人通报!
第四个绰号:最神秘的人。戴笠被美国杂志称为中国近代最神秘的人。
当然,就是这样一位牛的不能再牛的人物,也难逃劫难。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专机途经南京附近时,飞机撞在了岱山上,结果是4个字:机毁人亡。
戴笠死到底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人为?成了后人争议的焦点。
比如沈醉说戴笠当时想要顺道飞去上海看胡蝶,因为当时胡蝶回上海与潘有声办理离婚手续,然后和戴笠结婚,最终惨遭不测。同时,也有马汉三谋害戴笠的说法和 *** 杀害戴笠的说法。
然而,真正还是随后展现出来。
1946年3月21日,军统少将沈醉专程来到了戴笠失事的现场,调查这一飞机坠毁事件。沈醉在现场和周边勘察后,得到了一个重大线索:一个鞘柄已经烧毁,但剑体依然寒光闪闪的九龙宝剑。
这柄宝剑的出现,为解开戴笠死因,提供了最重要的线索。
原来,这柄九龙宝剑是当年军阀孙殿英盗取乾隆墓时得到的宝物,孙殿英将宝剑给了戴笠想让戴笠给 *** 。而这戴笠拿到宝剑后,就将这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暂交给了马汉山保管。
1946年3月戴笠提审了汉奸、自称日本女间谍的川岛芳子以后,戴笠通过她和九龙宝剑得到了一个惊天秘密:马汉山曾经 *** 本人逮捕过,而且逮捕后,他出卖了军统!
川岛芳子还给了戴笠证据:马汉山卖了情报以后,把那把九龙宝剑送给日本人了。后来,这宝剑就在她手中。但她被捕前,宝剑又被马汉山搜走了。
戴笠自然知道川岛芳子再会撒谎,也编不出“九龙宝剑”来,因为知道这柄宝剑的人只几人而已。
因此,戴笠对于马汉山是叛徒有点信了,但老奸巨猾的他却并没有立马动手除掉马汉山,他而是向他索要回了九龙宝剑并预备带回交给 *** 。
戴笠是准备将事情禀报头子 *** 以后再做决议。
然而,马汉山眼见戴笠拿回了九龙宝剑,而且是在提审了川岛芳子以后,心知事情败露了,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戴笠与马汉山、陈仙洲、黄天迈等在天津机场话别后,马汉山就已下了干掉戴笠的决心。他找来心腹死党刘玉珠,命其先期赶到戴笠即将抵达的青岛,设法在戴笠的专机上安置定时 *** ,制造空难事故。
1946年,3月17日,戴笠决定上午11时飞往上海。刘玉珠获悉戴笠登机的时间后,立即驱车来到机场,提出要登机检查安全。由于刘玉珠有华北督导员的身份,因此警卫并没有怀疑他,之后他便在专机上安放了 *** 。
随后,3月21日下午1时13分,当戴笠的飞机抵达南京郊县江宁县板桥镇上空时,定时 *** 被引爆,失控的飞机一头栽到了岱山的山腰上……
戴笠死后两年零3个月后,军统毛人凤亲赴北京干了一件大事:秘密逮捕马汉三、刘玉珠等三人。并且很快秘密处决了马汉三、刘玉珠等人。
当然,“马汉山阴谋 *** 戴笠说” 虽然被采纳最多,但戴笠的死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目前还没有定论,还是一桩无头公案,真相有待专家们进一步破解。
民间为什么把诸葛亮捧得高高在上?
在古代媒体、 *** 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仅凭借老百姓的意志就想要把一个古人捧得高高在上显然是有些难度的。要知道即使是被称作“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是在历代统治者的加持下才成为至圣先师的。
一、孔子的成圣之路孔子也不是天生的圣人,在68岁以前,孔子都在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奔走于列国。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父亲叫做叔梁纥,叔梁纥本是宋国人,后来为了逃避宋国战乱才来到了鲁国,并授官为
陬邑大夫(山东曲阜)。叔梁纥是贵族出身,宋国君主的后代,《孔子家语》中记载他“身长十尺,武力绝伦”。而叔梁纥来到鲁国后因为武力高超,与另外两位名将并称为“鲁国三虎将”。
但这样一位身份高贵,能文善武的全才却有一大遗憾,叔梁纥没有儿子,他的正妻只为他生了九个女儿,小妾倒是产下长子孟皮,但却患有足疾,而在先秦“礼法大于天”的时代,患有足疾无 *** 常行走的孟皮是无法成为家族的 *** 人的,于是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便请求纳颜氏的女儿为妾,最后不满二十的小女儿颜征在嫁与了叔梁纥,并为其产下了孔子。
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孔母颜氏被正妻施氏逐出了家门,孔子从此与其母一起过上了清贫的生活。成人后,孔子走上仕途,不过孔子担任的都是“委吏和乘田”等小吏,干着仓储和畜牧的工作,没有什么地位。直到三十岁时,孔子才有了些名气,因此才自称“三十而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之后,孔子来到齐国,并受到齐景公的重视,不过在得知齐国的大夫想要加害自己时,孔子仓皇逃回了鲁国。在鲁国时,孔子得到重用,开始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鲁国大治。不过后来由于与国君理念不合,孔子便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14年的孔子被请回鲁国,孔子虽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于是他从此便开始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因《乐经》失传,后世故称为“五经”)的整理工作。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
孔子毕生致力于在列国推广自己的为政理念,可惜,得到的都是统治者的敬而不用。在他死后,这一情况虽然出现了改观,但也只是表面而已。首先是他那套君君、臣臣的理念。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西汉初年,博士叔孙通为高祖刘邦献上“君君、臣臣”的朝仪规矩,从此朝堂之上再无“饮酒争功,拔剑击柱”的乱象,臣子们也有了规矩。刘邦深感儒家纲纪伦常的精妙,甚至说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的话来,从此便开始以更高规格的“太牢”来祭祀孔子。为了巩固君王的统治,从不敬儒生的刘邦到成了祭祀孔子的 *** 人。
到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上升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孔子也由此得到空前的尊崇。从此,各朝各代的治国理念都披上了孔学的外衣,实际行使的却是“外儒内法”的政策。不过孔子的地位倒是一次又一次提高了起来。
从汉朝开始,历代皇帝登基后 *** 件事便是为孔子改封谥号。汉朝时为“褒尊侯”,隋朝时为“先师尼父”,唐朝时分别有“先师”、“先圣”、“文宣王”,宋真宗时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朝时叫做“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嘉靖时期去掉王号,改称“至圣先师”,清顺治时又改做“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但不管叫什么,历代统治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加强孔子的地位而保证皇权的稳固,特别是在董仲舒的那套“三纲五常,天人合一”的理论被统治者运用之后。这大体就是孔子的成圣之路,不过是在历代统治者的刻意下形成的。
和孔子一样,因历代统治者的需要而受追捧的诸葛亮诸葛亮受追捧的原因和孔子受追捧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统治者的需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诸葛亮受追捧的具体原因却是与孔子不同,前者是因为有利于皇帝的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对象包括公卿大臣和士子百姓;后者的对象则是主要针对于大臣。就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写的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正是历代君王所想要的吗?
诸葛亮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的原因正是他的忠,他在大权独揽,主幼国疑的情况下,仍旧忠心事主的忠。而诸葛亮最后更是 *** 劳而死,堪称历代人臣的典范。因此统治者才会大力推崇他,哪个皇帝又不想多出一些像诸葛亮这种既有能力又忠心的臣子呢。
在三国时期的人物中还有关羽也是如此,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同样受历代统治者追捧,为了教导臣民忠君爱国,关羽的地位也被抬得越来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成为虚缈的神仙(嘉靖时追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总而言之,不论是孔子还是诸葛亮、关羽等,他们从凡夫俗子变成高高在上的仙圣并不是民间老百姓所能促成的。在古代媒体、 *** 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只有朝廷才能完成如此的大项工程。他们都因不同的原因而受皇帝追捧,但殊途同归,最后的结果就是保证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为什么白起坑杀40万项羽坑杀20万没人骂?
不论40万、20万、还是几百人,也不论军人还是文人,总归是普通的百姓吧,渲染这些数字哪个多哪个少其心何在?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多少皇帝口口声声:“民为重、君为轻”,内心真这么想的,又有哪个?
白起坑杀40万、项羽坑杀20万、秦始皇坑杀几百人,自然在当时都有不得不杀的理由,也许吧,当事人也面临着你死我活的选择,今天回顾历史,需要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人物设定等等因素,而这些,恰恰又是后世不得而知的。
谁说的白起、项羽没人骂?平台每每凭借流量和八股格式来衡量作者,导致了靠自媒体为生的一众可怜的小编,不得不玩起了“标题党”的那一套,胡乱地制造新闻和卖点,为的就是“博眼球”,不惜抛弃了所谓媒体人的实事求是精神,这也再次印证了“金钱”和“良心”相比,“良心”连一毛钱都不值。
白起和项羽,两个历史悲剧人物,历史早有定论,后世更是屡屡遭到恶评,可惜了一个“战神”、一个“万人敌”的身份。
甚至于这两个人在他们所在的时代里,都没逃脱掉现世报,所以说,都不用2000年以后,就是在他们所作所为刚刚成为历史的时候,报应就来了,而且都比“被骂”要严厉一百倍。
可是为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却被后世广为流传呢?无疑,这是被坑的那帮文人同类的功劳。
记录历史的自然是“儒生”出身的史官,而,流传后世的文学作品也是各类文人所做,记录上这段对儒生的“惨绝人伦”的历史,并加以渲染,自然是文人、儒生们“义不容辞”的指责了。这也有利于惊醒后来的君主少对掌握着笔杆子的“儒生”进行 *** 。
这也是今天“题主”之类人感觉到:秦始皇似乎被骂的多一点的原因。
至于,那40万+20万同样被坑杀的士兵,作为旁观者的文人,能有几分真正的关心呢?
和这些惨剧同时发生的历史中,文人们往往更喜欢“纸上谈兵”的故事,以及“霸王别姬”的故事罢,既有戏剧性,又能显得自己有思想和情感。
历史是血腥的,但是流血的多少,并不能作为衡量对错的度量衡……2000年的封建社会,是一部连续剧,一集一集的故事,人物不同但是上演的情节如出一辙。杀戮、背叛、 *** 、兴衰……,周而复始。白起坑杀40万、项羽坑杀20万、秦始皇坑杀几百人,本质上都是统治阶级对于敌人的残酷 *** ,受害者都是受压迫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死不会引起任何旁观者发自内心的同情,例如你问问那些大骂秦始皇的文人们,究竟是哪几百人被秦始皇害死了?哪几个是不该死的?他们能说出这些名字吗?
他们感兴趣的只是恐吓后来的统治者,不要拿博学大儒们开刀罢了,因为“我们有能力煽动起一帮人骂你2000年”!
有多少为统治者争权夺利被牺牲掉的人,死后能被他人真正记得?
为什么白起坑杀40万项羽坑杀20万没人骂,秦始皇坑杀几百人却被骂了两千年?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不论死亡人数的多寡,都反映了统治者的残暴,害死几百人的不比几十万的罪孽少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死亡人数300余万、德国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苏联约2680万人死于战争,据说战争有是否正义之分,但是,死亡的平民和士兵在非战时期,他们在各自的国家同样可能是农夫、医生、建筑工人、公司职员等等等等,你说哪个该死,哪个不该死呢?
如果我们忽略掉那些挑起战争和杀戮的幕后黑手,而单纯讨论那些毫无意义的数字,那我们真的是愚蠢。
为什么感觉一些人讨厌刘备唐僧和宋江这三个人?
把这三个人物放在一起挺有意思,@面壁者13号 认为,他们之所以都被讨厌的根本原因是衬托出来的。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我们喜欢的那些真英雄形象衬托出了他们的“伪君子”形象。
重情重义衬托出“假仁假义”在“三大白骨精”的故事里,孙悟空面对白骨精的再三蛊惑和挑拨,即使唐僧念紧箍咒折磨他,他还是选择打死厌恶的白骨精,保护有师徒情分的唐僧。
在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衬托下,我们就更加觉得,不知好歹、不辨是非的唐僧是“假仁假义”。
在“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和夫人、孩子失散。赵云单枪匹马闯入曹营,先是救下了甘夫人,然后又回去抱着阿斗杀出重围。赵云“七进七出”才拼死救出了幼主,再看刘备呢?接过阿斗的 *** 件事就是往地上摔!
在赵云的“忠肝义胆”衬托下,我们更加觉得刘备在假摔,是“假仁假义”的做派。
宋江因为写反诗被判刑后,晁盖出于报恩和情义,带领众多好汉舍命劫法场,然后又把梁山“头把交椅”让给宋江。宋江刚开始还不愿意上梁山,各种推托,后来在晁盖同意做二把手的情况下才答应下来。
在晁盖的“义薄云天”衬托下,我们更加觉得宋江这种“半推半就”的行为是“假仁假义”。
能者衬托出“废物”在《西游记》里,孙悟空神通广大,一路上施展各种手段斩妖除魔。而唐僧基本上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各种被抓,各种花式添麻烦。乍看之下,唐僧就是个啥也不会的“废物”。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论武艺不如关羽张飞赵云,论谋略不如诸葛亮,一个大男人还喜欢当着众人的面哭。乍看之下,刘备就是个身无长处的“废物”。
在《水浒传》里,宋江在一百零八将里也是最不出众的人。他没有吴用的谋略,没有林冲的武艺,没有李逵的胆识,甚至连时迁的“手艺”都没有。乍看之下,宋江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他们的徒弟、部下、兄弟,一个个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这样的衬托下,就会让我们觉得他们自己是个“废物”。
“冲锋陷阵”的基层衬托出“喊口号”的领导从读者的角度说,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我们对于文学作品里“冲锋陷阵”的基层形象更加容易“感同身受”。而那些“领导们“,他们借着“干大事业”的名义,靠着“喊口号”的方式“拉拢人心”,轻易地就会被我们厌恶。
至于到底谁是真正的“伪君子”,谁又是被过度解读了,@面壁者13号 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最近因为亲人朋友和同事的意外离世?
我17岁高大帅气的小叔子,7年前,从三楼意外坠下,头着地,地板几乎看不到血,也还能动。我们一开始都以为他伤得不严重。
想起这件事,真的令人痛心。一个将近1米8的大高个子帅哥,体贴又善良,忽然一下子说没就没了。有时候真的好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如果可以倒流,那晚无论如何我都会想尽办法打开那扇门,不要让他一个人偷偷喝酒!
那个晚上,孕早期的我孕吐严重,整天吃喝不下,跟个活死人一样虚软无力地侧躺在床上。白天刚又去打了记不清是第几针孕酮针,两边 *** 被扎得满是硬邦邦的针眼。除了偶尔起来上个厕所,我几乎都是躺床上过的。
老公忽然回来了,带着一个老乡。这个老乡想过来这边工作,还没落脚的地方,想来我们这里借住一晚。老公于是想到了让他和小叔子挤一个晚上。
他敲了敲小叔子的门,叫他名字,里面没人应。以为是他出去了。然后叫我拿钥匙开一下。
我拿来钥匙,用力拧,开不了。门在里面反锁了。很显然是小叔子在里面反锁的。老公又用力敲了两下门,顺便吼了两声,还是没反应。老公以为小叔子在洗澡或者睡觉睡得太沉,没听见。
我当时也没多在意。那时候已是晚上21点多。老公见小叔子不开门,就干脆带那个老乡出去外面酒店 *** 去了。前后出去大概半个多小时的样子,老公又回来了。
然后想起小叔子今晚是怎么了,怎么睡得那么沉?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小叔子的 *** ——“嘟——嘟——” *** 里一直都是这个声音。从窗口隐隐约约好像传来小叔子手机的彩 *** 。很显然他根本没有听到 *** ,也没有接。
他这是睡得有多死啊!老公不死心,又重新拨了一遍。前后拍门,叫名字,打 *** ,总共打了十几个 *** 。我这才感觉心里慌慌的,好像隐隐觉得要出什么事情。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我把这种感觉说给老公听。老公不开心地瞪了我一眼!让我别瞎说!于是我乖乖闭上了嘴。
又过去了半个小时,门还是没开。老公失去了耐心,直接回我们房间洗澡去了。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又回床上躺了下来。
老公洗好澡出来,像往常一样叼了根烟就去楼下大排档晃荡去了。
留下我一个人,想想还是不放心,用我自己手机也打了几遍小叔子的 *** ,依然没人接听。
老公下去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忽然听到楼下大排档那个送外卖的老阿姨慌里慌张来敲我门,让我开门。
我有点费劲地从床上爬起来,开门,问她有什么事?我没叫外卖啊!
老阿姨有点口齿不清,她一慌话更说不清了!只见她拼命摇头,然后半天才说出几个能让我听懂的字:“你老公让你帮他拿钱包下去,要快!还有,他弟弟的房间栏杆那里有东西掉下去了,很大声!你老公现在就在那边!”
我当时根本还没意识到出了什么事情。以为只是老公要买啥东西,想让我给他捎一下钱包。
我披了件衣服,有点不悦地暗骂两声,拿着钱包和老阿姨一起下楼去了。
刚下到一楼大排档,老阿姨就拉着我往隔壁小区跑。小叔子房间的栏杆对着的正是隔壁小区。下面不远就是小区门口,有一个保安24小时坐在亭子里值守。刚进入小区,就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我一眼就认出了坐在地板上的老公,还有他怀里抱着的…
他怀里抱着一个男孩的上半身,下半身还躺在地上,不断抽搐着的——正是小叔子!
我心猛地一跳!想起老阿姨说的那句,有什么东西从栏杆上掉下来…难道是小叔子从楼下坠下来了吗?!我立马跑到老公旁边,看着脸上挂着几丝血丝的小叔子,大声地叫他的名字,想确认一下他是否清醒?是否还会回应?
可我叫了几遍他还是闭着眼睛,一抽一抽地,也不会说话。老公一脸沉重,和我说,保安看到小叔子坐在栏杆上然后摔下来了,刚好头着地。已经打了急救 *** ,救护车正在赶过来。
当时看着小叔子似乎伤得不是很重。因为除了脸上有点血,其它地方没有看到有流。地上也基本没怎么看到血。听到是头先着的地,我当时还一直在心里祈祷着,保佑他不要伤到脑子,一切平平安安恢复如初!
救护车很快就到了。救护人员看了一下现场,简单检查了下小叔子的伤势其中有个男医生摇了两下头就示意其它医护人员把小叔子抬上救护车。我原以为他摇头只是单纯地为此次坠楼感到遗憾。
我和老公永永远远都想不到,看似没有什么伤的小叔子,在送去医院后不到5个小时,他就永永远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晚刚发现坠楼,老公 *** 时间打 *** 给他家里,通知了他父亲和大哥,说小叔子坠楼的消息。他爸和大哥立刻从200公里外的老家赶过来。因为我身体不舒服,老公没让我上救护车,他一个人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
我独自一人回房间,脑子里乱哄哄的,一时还不太能接受小叔子坠楼的事实。一方面也特别担心他撞到头以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万一傻了或者瘫床上了怎么办?他还那么年轻啊…
我一晚上都静不下心,时不时就发个信息问老公情况怎样了?小叔醒了吗?
老公一直回复的是:正在抢救室抢救。
直到凌晨4点,我依然睡意全无,整个心思都在小叔子身上,每时每刻都在心底默念:菩萨保佑小叔子早点醒过来,平平安安的!
上完厕所出来,想拿手机再发一条信息给老公,老公突然打 *** 过来了。
我以为是小叔子醒了,快速按了接听,激动地问老公:“怎么样,是不是小叔醒了?”
老公沉默,没应我。
我性子有点急,重新问了一遍。
这次 *** 那边传来老公哽咽的声音:“老婆,你小叔他…他走了…”
我一时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啊!刚才看他不是没怎么受伤吗?看起来都不严重,怎么会这样?”
“我也希望这是假的。可是,他真的走了…刚才3点左右的时候走的,我没告诉你,现在才来告诉你。”那头的老公极力压制自己的哭声,“医生让我们不要哭,把动静闹大了怕殡仪馆知道会过来强行拉走尸体。你也不要太难过,好好照顾自己和肚子里的宝宝。”
我顿时双腿发软,一下子瘫坐在地板上,怎么也无法说服自己接受小叔去世的现实。昨天还是一个好好的大活人,怎么现在说没就没了?我拼命告诉自己,一定是假的,一定是…
我还清楚地记得,前几天我因为孕吐吃不下,一整天没吃任何东西。小叔去他表哥那里吃饭,他家包了饺子,小叔说很好吃,还特意用盘子装了一盘,连汤带饺子,端到我床前来给我吃。虽然我最后还是没吃几个又吐了,但他的这份心意,让我心里感到很温暖!在他家,从来没有人关心过我有得吃没得吃。经常做好饭给他家人,一转身给孩子喂个饭的时间人家都吃完了。小叔可以说是除了老公之外,对我比较上心的。
他是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大男孩,和谁都能聊到一起,经常呼朋引伴一起玩耍。
记得刚嫁过去第二年年底,我大女儿才半岁,一直是我自己在带。当时楼房还没盖好,我和老公住的那座瓦房离他家人几百米开外。晚上就我一个人在那边带孩子,哪里都去不了。
那年小叔14岁,爱跑爱跳,经常和小伙伴们组队去窑鸡窑红薯,并且时常在我面前聊说有多好玩,多好吃。
我一脸羡慕,说小的时候没条件,只吃过窑红薯,长大了也没去窑过,不知道窑鸡是什么味道……
他听了立马说,下次有去窑带些回来给我吃!
我以为他只是说说,没想到过了几个晚上,他还真的拿回来了!一共拿了4个鸡翅和两个红薯!滚滚烫烫,分明是刚刚起窑就拿回来了!
我心里一阵阵感动,开心地冲他笑。他露出一惯的阳光笑容,放下东西叮嘱我,一定要趁热吃,趁热吃才香!说完又跑出去了!
小叔对我这个嫂子,比我老公对我还好。老公回家过年,只顾着找朋友打麻将,吹牛。我一个人带孩子,他看都不看一眼,更别说给我带吃的。如果我小叔子现在还在人世,他肯定是一个非常暖心称职的好老公!
可惜,这么年纪轻轻的,说走就走了。以前都不知道他会喝酒,根本想不到他会一个人反锁在房间里面喝酒。更想不到他居然还喝那么多,喝完以后还坐到栏杆上……
小叔子过世100天的时候,家里人叫了一个走阴人来请他上来说话。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请到了他?
他一上来(上走阴人的身)就是哭,一直哭,说他不想年纪轻轻地就走。不是他自己跳下去的,他坐在栏杆上,是被一个女孩子拉下去的。那个女孩子夸他长得帅,可能就是因为看他长得帅,才把他拉了下去……
他还聊了好多,跟我公婆说了很多话。叫公婆不要太伤心,他在下面过得很好。特别交代公公,不要怪罪任何人,特别是二哥(我老公,当时小叔出事是和我们住一起)。他说这都是命。
最后,他还拉过老公的手,再三叮嘱他不要老是和我吵架,两个人要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他说看到我们两总是吵架他也不开心。
大概就说了一个小时吧!他匆匆忙忙说要回去了。家里人都哭成了一片。
后来,我们回到小叔子坠楼的地方,询问了周边的居民,近几年附近有没有女孩子意外去世过?
好几个居民立刻回答说有,也就两三年前,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路口出了车祸……
我们的脊背一阵阵发凉。这种事情,不知道怎么说?人死后,我一直不相信还会有灵魂存在的,也不相信死了的人还能通过某种途径和世人说话。可是这一个个谜题,至今我还是无法解开。
我的小叔子,虽然过世了这么多年,我还是会常常想起他。想起他给我端的饺子,想起他给我窑的鸡翅,经常想着想着就忍不住流泪。他在我心里,已经和自己的弟弟差不多的存在。非常可惜,也非常遗憾!
所以,尽管在他火化的那一天,众人都说那个地方太多亡魂,都来阻止我一个大肚子的人去 *** ,我最后还是坚持去了,去见他最后一面。
那是我人生中 *** 次去那个地方,心里居然没有半点害怕。
殡仪馆里的员工带领我们来到一个大冰柜前,大冰柜又分了好多个格子,他拉出其中一个长格子出来。里面有一个黄色的袋子包裹着我小叔子的尸体。
殡仪馆人员把大袋子搬出来,放在一个棺材里,然后打开袋子,让家属确认。
我凑上去看了一眼。小叔像睡着了一样躺在袋子里。脸上没有半点痛苦。唯一不同的是,他脸色有点淤紫,嘴唇发白,依稀还能看见他眉毛上还挂着一点冰。
我公公沉沉地说了一句:“xx,我们今天来送你了。以后到了那边,自己照顾好自己。”其他人沉默不语,表情严肃,心里很痛,都强忍着没哭出来。我没忍住,流泪了。
才过几分钟,殡仪馆的人就连棺材一起拉走,拉去火化了。整个过程就一个多小时,我的小叔子,最后安安静静地躺在了一个木盒子里。。。
每每想起这些事,我的心就要痛好久,好久。小叔子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唯一一个因意外而不在的人,还是亲人。这么多年,他的音容笑貌我还记得很清楚。如果现在他还能发出声音我绝对能 *** 时间就认出来。
只是那是永永远远不可能了。
在下面的你,今年已经24周岁了。不知你结婚了吗?过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