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癸未比肩-1994年正月二十三日是公历几号
紫薇斗数癸未比肩,1994年正月二十三日是公历几号?
1994年阴历:正月廿三 甲戌年 【狗年】丙寅月 己丑日阳历:1994-03-04 星期五 双鱼座★ 1994年3月4日出生人的命运
今天出生的人,个性多变,连带会使自身运势受到影响,会有吉凶交互增减的现象出现。整体大运方面:年轻时心志浮动,不但做事定性不足,生活上也居无定所,身心无所依凭的结果,使你容易与人发生争斗,各方面发展也会没有突破性的成果。中年之时运势仍无起色,此时若能勤勉致力于事业或技艺的发展与钻研,矫正自身的缺点,便能在晚年创造好运道。晚年以后,福运到临,事业及财务收入都能达到顶峰,是属于平安福寿的命局。
干克支克是什么意思?
干克支又称盖头,天干就像锅盖一样盖在地支土,使地支无 *** 常发挥力量,这种干支组 *** 方都不受益。盖头组合共有十二组:甲辰、甲戌、乙丑、乙未、丙申、丁酉、戊子、己亥、庚寅、辛卯、壬午、癸巳。五行干支相克,如甲申、乙酉、庚寅、辛卯之类,无论是在八字原局中,还是在大运、流年出现,都会反映出你的生活将有事件发生。
干支相克,无论是干克支,还是支克干,都体现了“天地不载”之象,意味着天和地缺乏沟通,不能有机融合,犹如天和地打仗一样。既然是打仗,就免不了战争牺牲,战争结果暗示我们生活中某方面会出现遗憾。
当然,对应到不同八字,结合喜忌,会产生各不相同的信息。
举例,乾造:丙午、戊戌、甲寅、乙丑。
2003年癸未年,干支相克,未土克癸水正印,说明正印所代表的人事会出问题。实际上,该年他的母亲逝世。癸水又代表名誉和权利,该年他在工作中非常不顺,造成各种误解影响到他的名声,不得不放弃职权。
2004年甲申、2005年乙酉,地支官杀克天 *** 劫,必然应验与比劫有关的坏事。天 *** 劫为外,代表外面的同事、朋友。实际上,以前最合拍的同事和朋友,那两年因工作的事与他反目为仇。
2010年庚寅、2011年辛卯,天干官杀克地支比劫,也要应验比劫方面的坏事。地支主内,地支比劫代表兄弟姐妹。2010年庚金克寅木比肩,比肩代表兄弟,实际上他大哥在这一年患重病差点死掉;2011年辛金克卯木劫财,劫财代表姐妹,实际上他的妹妹在今年查出癌症晚期,劫财代表破财,所以他也为妹妹的病花了不少钱。
再举例,乾造:丙申、庚寅、甲子、庚午。
八字中年柱丙申干支相克,丙火克申金偏官,偏官代表儿子,必然应验儿子方面的坏事。实际上他 *** 个儿子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月柱庚寅干支相克,庚金克寅木比肩,比肩代表兄弟,必应验兄弟方面坏事,实际上在他前面,有长兄夭折。
再来看他干支相克的大运。
42岁以后行乙未大运,干支相克,乙木克未土正财,此运必应验破财和婚姻不顺的坏事。实际上,1998年戊寅年他经商被合伙人坑了,破大财;1999年己卯因老婆出轨,风波闹得很大,差点离婚。当然,这两年干支比劫克财星也是应验之期。
52岁以后行丙申大运,干支相克,丙火克申金偏官,偏官代表儿子,必应验与儿子有关的坏事。2010年庚寅,寅木是丙火生地,此年他的次子车祸受伤。当然,这一年流年干支偏官克坐下比肩,比肩代表兄弟也有坏事,其弟弟在外与人打架被拘役。
当然,这只是命理反应的一种直观现象,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要具体分析八字命运,还有很多其它规律和宝贵经验,要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更准确地预测。
后羿是怎么死的?
关于后羿,民间除了知道他射落9个太阳之外,还熟知他与妻子嫦娥的故事。关于嫦娥奔月最早记载于汉朝史书中:
1、传说中的后羿和姮娥
传说后羿在山中打猎,月桂树下遇女子姮娥,两人一见钟情,以月桂为媒,结为夫妻。尧帝时天空出现10个太阳,庄稼枯死,民生涂炭,后羿拉弓射落9个,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很多人由此慕名向他学习箭术,有个叫逄蒙的人也来拜师学艺。
此后,后羿到昆仑山向王母娘娘求来仙药,回家后把药交给姮娥保管。一天,后羿外出打猎,逄蒙装病没有跟随并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姮娥交出仙药。姮娥急迫中抓起仙药一口吞下,马上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最后在月亮上安家。
傍晚,后羿回家得知此事去杀逄蒙,发现对方逃走了。他望着夜空呼唤爱妻,发现月亮上有个身影酷似姮娥。就在后花园摆香案,放上鲜果,遥祭爱妻。百姓闻知后也在月下摆香案,求平安,最终形成中秋拜月的民间风俗。
千百年来,人们为这对分离于天上人间的爱侣感叹。也痛恨那个叫逄蒙的家伙,拆散了一对恩爱眷侣。传说中没有后羿的最终结果,但春秋时期的史料曾记载:“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翻译一下:逄蒙向后羿学习箭法,把箭术掌握了,为了成天下 *** 箭手,杀害后羿。此事曾引发孟子议论:“这件事后羿也有责任……”看来后羿应是死于逄蒙之手。不过既然姮娥飞天,后羿知晓逄蒙人品,会提防这个小人,怎么会被对方杀害了?
2、飞天嫦娥和纯狐
所以说,事情并非民间传说中的那么简单。现在就从这个姮娥开始讲起吧。
后羿妻子姮娥,就是现在常说的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改称嫦娥。对于嫦娥的来历后人颇有争议,看唐人写的诗: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 *** 。
诗里一反民间传说,称“嫦娥窃药”。为什么唐朝人会这样说?其实早在先秦,屈原就说了:“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翻译一下:寒浞娶了后羿的妃子纯狐,迷惑她,两人把后羿 *** 。后羿为什么能射穿七层皮革,却死于其妻和寒浞的合力杀戮?
这里所说的纯狐是谁?姮娥,也就是嫦娥!纯狐,据载是来自古东夷地区,以九尾狐作为图腾的部落。这个纯狐是来自这个部落的一个女子,她与寒浞合伙 *** 后羿,并成为寒浞的正妃。史载,寒浞此后改元建立寒国,以庚辰年(前2021)为寒浞元年。
3、寒浞(zhuó)又是什么人?
关于寒浞、纯狐(姮娥、嫦娥)、后羿的故事,来看看《左传》是怎么讲的:
夏朝衰败时,有穷氏后羿在穷石成为统治者。依仗精湛射术,不治理国家,不安抚百姓,沉溺于打猎,不重用武罗、伯因、熊髡、尨圉等人,却重用寒浞。寒浞,是伯明氏的坏人,被家族放逐,后羿收养并信任重用他。
寒浞一味在女人堆里讨好,收罗人心,愚弄百姓。扶植亲信,内外全是自己的人。后羿没有察觉,打猎回来时被寒浞、纯狐杀了煮熟,让他儿子吃,他儿子不忍下口,被 *** 在穷国城门口,有穷氏从此消亡。
寒浞和纯狐生了浇、豷(yì)两子,对百姓不施恩德,让浇带兵灭了斟灌、斟寻氏。让浇住在“过”地,让豷住在“戈”地。靡从有鬲氏那里收留大量两国遗民,攻打灭亡寒促,立少康为帝。少康在“过” *** 浇,后杼在“戈” *** 豷。
理解上述文字,需要解释几个名词:
有穷氏:“穷”通“穹”,指天穹,又借指“弓”,《释名》称:“弓,穹也。”有穷氏就是善于造弓的氏族,或者是以“弓”为图腾的部落,属于东夷。
寒浞:此人为伯明氏的子弟,祖先因有功被黄帝封于寒地(今山东潍坊),建寒国,族人以寒为姓。寒浞自小骄横,胡作非为,后被族人放逐。
斟灌:是夏朝王族同姓的诸侯国,辖境大体在今天山东寿光一带。斟寻氏:是夏朝王族同姓的氏族,辖境大体在今天山东潍坊一带。
靡:又名伯靡,本是夏朝的重臣,是有鬲氏的首领。有鬲氏:祖先是皋陶,是夏商、西周初期强大的一个部落,辖境大体在今天的山东德州一带。
少康:又名杜康(酒的发明者),其父姒相被寒浞所杀。成年后娶虞国君主之女,收集夏朝遗民。在斟灌氏等同姓部落帮助下,与夏朝遗臣伯靡合力攻灭寒浞,恢复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后杼(zhù):史称帝杼,其父是少康,是夏朝的第七代君主。
4、真实故事是这样的
后羿本是善于造弓的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趁夏朝国力衰败,成为统治者。不理朝政,沉溺于打猎,后宫中养了众多美女,其中有来自东夷中以九尾狐为图腾部落的美女。
顽劣子弟寒浞得到后羿重用,他与纯狐合谋,使后羿远离亲信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后羿登基19年时,寒浞已大权独揽。一次在与纯狐行难以表述的事情时,被后羿捉拿在床,反被寒浞 *** 。寒浞自立为王,国号为寒,立纯狐为妃。
后羿就是这样死的。最后交待下寒浞的下场:
寒浞即位将有穷氏 *** 。他和纯狐生下两个儿子,儿子长大,国力强大后,在两个儿子支持下,打败夏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氏,攻陷夏都帝丘,夏朝灭亡。几十年后,夏王室唯一血脉少康在虞国帮助下,联合伯靡、斟灌和斟寻氏族人打败寒浞,复国成功。
史传,寒浞死时年近八旬,被亲信反水,开城献给少康……只是不知道纯狐的下场是什么?史书没有交待,野史中没有记载。只有民间传说里,飞天嫦娥和痴情丈夫后羿的故事流传千年。
图据 *** ,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身轻印重有什么好处?
月令印星,天干透煞,命局煞印相生,一般有这几种情况:身轻印重;身重印轻;身重印重;身轻印轻煞重。那么这些情况又该如何取运呢?
身重印重用财滋煞坏印;身轻印轻自然取运为印比为佳。而身轻印重;身重印轻取运又当如何?下面我们看看实例解。
乾造:己巳、癸酉、癸未、庚申。
癸生酉月,时柱庚申,印泄煞,年月巳酉合金,印重。癸虽有比肩支中根弱,属身弱印重带七煞,母旺子衰,反局八字。煞不可旺,煞旺一是生印;二是克弱身。运逢火,以财坏印,反激之。木运制煞,伤用神。这种命局宜顺其势,不可克制印母,取运反喜金水旺地,但金运必配合水,方为好运,单单只金运亦不为美。
乾造:壬寅、戊申、壬辰、壬寅。
壬生于申月,天干三重壬水,地支申辰拱子水,八字身旺,得二寅木泄水气,水能生木,木盛水缩,水不宜伤。母衰子众,宜安母之心,不可逆子之性,此局亦不可损印,取运宜煞印为佳。
红楼梦里贾惜春为何出家为尼?
四 *** 贾惜春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活置于青灯古佛旁呢?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她的亲人情感品质上的绝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自身处境的恐惧,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自己对哥嫂对丑恶的不满。
贾惜春身世的不幸鲜为人知。兴儿向尤氏姐妹介绍贾惜春,第六十五回说“四姑娘小,他正经是珍大爷亲妹子,因自幼无母,老太太命太太抱过来养这么大……”。
一般只知道林黛玉自幼父母双亡,伶仃孤苦,殊不知贾惜春身世的孤苦凄凉不亚于林黛玉,甚至甚于林黛玉。母亲的不幸的死,父、母、兄、嫂、侄等人的所为,给惜春纯洁幼小的心灵带来的创伤太沉重太难平复了,这世界污浊得令人太难忍受了!——宁国府如此地深恶痛绝!
贾惜春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洁癖,第七十四回书中说“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洁孤独僻性”。这种洁癖似乎过分,使人觉得她的性情似乎太古怪了。贾惜春躲进了大观园这个“清净女儿之境”,殊不料这“清净女儿之境”仍难和污浊隔绝,仍然面临着世局的骇人的风浪,预示着这“清净女儿之境”将很快幻灭!
贾惜春生于钟鸣鼎食之家,长于诗礼簪缨之族,我们从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贾府中知道,她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在贾府四千金中地位优于庶出的贾迎春、贾探春,虽然父亲早已出家,母亲从未出场,可是在生活中,由于贾母的怜惜,她被抱在荣国府随同迎春、探春和宝玉同在贾母身边成长,在贾元春省亲后,她和众姐妹住进了大观园,书中如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写道“过了藕香榭——便是惜春卧房” ,惜春住在“藕香榭”的暖香坞。
贾惜春怎么会厌世呢?纵观惜春的为人和她的成长,不难发现她所看重的并不是这物质上的锦衣玉食,正如大 *** 贾元春并不把皇宫生活的物质享受看作“意趣”一样,住在藕香榭的四 *** 贾惜春看重的不是环境的舒适而是藕的香清高洁的品质,但是,在她追求高洁品质的同时,从她的至亲胞兄贾珍所居的宁国府却不时传来种种真丑事,这重创了她贵族 *** 的骄傲与自尊,惜春厌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她的亲人情感品质上的绝望。
第七十四回“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为她立正传,通过描写她与嫂子尤氏的争执揭示出她内心的渴求与抗争。抄检大观园中,因为她的丫头如画触犯了规矩而要被罚出园外,惜春毅然断绝了和如画多年的主仆情分,不仅不为如画求情,反而主动要求按荣国府规定逐如画出园,表现得冷酷无情。
尤氏为如画辩解,但却碰了惜春的钉子:“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洁孤独僻性,任人怎说,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更又说的好:‘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尤氏道:‘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
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又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
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惜春最看重的就是她个人的名节和体面。在贾家,由于她年幼而又失去亲父母的护持,哥嫂对她漠不关心,虽然是千金 *** ,却被养在堂祖母处,这就使得她的处境实质上是半客居状态,在堂祖母的心里,她的分量未必如客居的林黛玉、薛宝钗尊重,养成了惜春冷僻的性格。
在贾府,无论多么热闹的场合,都听不到惜春欢喜的声音,她静静的冷静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在内心深处,她有着作为贵族 *** 的高傲和自尊。
贾惜春对名节的看重,充分显示了她作为贵族 *** 意识深处的矜傲和 *** 的文化品格。贾惜春较高的文化修养,使她在意识深处对文人的名节观是非常认同的,也以此要求自己。但是,由她的哥嫂所主导的宁围府,却不断发生与高尚行为与修养相悖的丑事,这对生活充满向往、充满期待的惜春来说是耻辱的。
但是作为未婚年幼的女性,她在封建家庭里没有任何向身为族长但行为荒 *** 的兄长建言的可能。何况,她有着很强的高洁意识。惜春的“躲是非”表明她的文雅守礼,但不等于她可将“不堪的闲话”置之度外,她内心其实非常希望宁国府守礼而行,但哥嫂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这对表面冷面冷口、实则对亲人期望很高的惜春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她借如画之事语带机敲道:“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
尤氏的强辩,使惜春的痛苦雪上加霜,使她直觉她希望宁国府“香清”的希望是必定要落空的,她只有决绝的划清界限:“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要与宁国府断绝关系。她的痛苦谁能知晓?
宁府“不堪的”丑事使她蒙羞,她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自己对哥嫂对丑恶的不满,这对于“心中有病”的哥嫂来说已经是她力尽可能做到的 *** 的劝谏了。所以,贾探春说“这是他向来的脾气,孤介太过,我们再扭不过他的。”孤介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耿直不随流俗。
贾惜春则号“藕榭”。芙蓉花林黛玉以孤僻、高洁为主要特征,“藕榭”贾惜春亦如是。藕为高沽之植物,它生于淤泥而不染,被誉为“泥中玉”,与荷花同根相连,由荷花而关联的这两人身上有许多共性,早失父母,都有孤介、清高的人格特征。但惜春的处境更为恶劣,因为她的家人、她的亲哥嫂贾珍的所作所为已使宁国府名誉扫地,她对此不满、愤恨又无可奈何,这是她厌世、拒绝生活之欲的缘由之一。
惜春厌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自身处境的恐惧。在贾家,她年龄小,人微言轻,又因不受祖母宠爱而被人忽视。高傲矜持的她就从不与谁过近地接触,更不愿刻意去笼络和讨好谁,贴身丫鬟如画逐出,她都没有想到要去讨人情。孤独如影随行伴随在她周围,她并没有怨言,她谨慎守礼,以她少女的细心静静观察她周围的环境,无论贾惜春表面如何的冷僻,内心深处她对姐姐们、对亲人们怀着深深的期望和关怀,没有这一份关切,她就不是作者珍惜的“惜春”之人。
但发生在姐姐们身上的一幕幕悲剧,却令她心生恐惧。荣华富贵的大姐元春,虽贤德却抵不住无常性命;宽容、亲和的二姐迎春备受丈夫欺凌而死;三姐探春虽敏,却命如风筝;作为年幼的小妹她虽惜春.却“无计留春住”,呈现存她眼前的是看落红一片,百花凋零,如此这种种使她痛苦,何处是彼岸?只有佛门清净之地才会有心灵的安宁。
惜春的判曲“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细致地解说了她的心理历程。
《虚花悟》头一句:“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以惜春为本位,申诉三个姐姐命运得凄惨,三个姐姐无论是嫁给“权”还是“钱”,为维护家族都竭尽努力,但最后都无力回天,尤其大姐、二姐还搭上了性命,这些都让惜春痛苦、恐惧,“待如何”是他问也是自问;最后一句:“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这是惜春在绝境中的希望,只有皈依佛门,才能获得平静。惜春在苦闷中遁入空门。
惜春出世的磨难似乎少了些磨折,但她的心理痛苦却是如此的深,不难体会出,惜春的“不作狠心人,难成自了汉”的决绝,这“狠心”二字,道出了惜春出家时情感的痛苦,否则,何必“狠心”呢?她并没有普渡众生的宏愿。然而,她却对自己的姐妹们怀着深切的悲悼之情。她的决绝从另一方面展示了贾府末世悲秋的萧萧余韵,也彰显了她的高洁。
皈依了佛门,是不是有一个极乐世界可以超脱惜春的人生苦难呢?曹雪芹的回答是否定的。
他借助惜春的判词告诉了我们:“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独卧青灯古佛旁”表现了惜春出家后可怕的孤寂和痛苦,“可怜”则抒发了作者对惜春的无比怜悯之情。
作者的怜悯之情是通过为贾惜春设计的居住环境的改变来体现的。幼年的惜春随贾母而居,这是温暖的;入住大观园初,按第二十三回介绍:“惜春住了蓼风轩”;而第三十七回却通过薛宝钗介绍道:“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此外,第五十回中写道“过了藕香榭——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至此,惜春住处已名为“藕香榭”,而家道沦落后,她是“独卧青灯古佛旁”。
从随贾母而居到“独卧青灯古佛旁”,贾惜春的环境由温暖富贵走向了孤寂贫困。
《红楼梦》作者别具匠心的以“藕榭”为惜春之号,不仅是为了暗示其高洁,还隐喻她与佛门的关系。佛教认为,大彻大悟、高洁善美的佛是从污浊丑恶的人世间,经过修行后而成为超凡人生的,这就是如同高洁艳美的荷花是从污浊水中长出来一样。
故佛经《大智度论》曰:“譬如莲花出自淤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于是佛与荷花使结下了不解之缘:荷花亦被尊为佛门圣花。作为与佛门圣花同根相连的藕,虽然她深植于淤泥,仍然如“玉”美好,且如果没有藕根的深植淤污泥,就没有荷花的清香与高洁。泥中玉的隐喻不仅说明贾惜春出于宁国府这孽情滋生的“只有门前的石狮子是干净”的淤泥中的“藕”的高洁,还暗示了惜春必然经历苦修后从污浊丑恶的淤泥巾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