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辅佐星-古代三公指什么
紫薇斗数辅佐星,古代三公指什么?
三公为古代官名,其说法各异。
《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春秋公羊传》:“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两相印证,三公是秦及秦以前天子之下的更高管理的称呼,辅佐天子。《礼记》:“天子三公、九卿、二 *** 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又《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德韶者居之);“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是为三公”(才高者居之);或说“丞相主民、太尉主军”(德才兼备者居之)。
据杜佑的《通典》记载: “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 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 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皆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后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大唐因之。”
在夏朝和商朝以前并没有三公这个职称的。
周朝时候,“三公”是指:太师、太傅以及太保。
秦朝、西汉时候,改以丞相和太尉为中央最 *** 职,御史大夫位在其下。
西汉末至东汉初期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司徒、司空。
后来,魏、晋、宋、齐、梁、陈等皆沿用以太尉、司徒、司空作为“三公”。
到了北周,又改回原来周朝的称呼:仍以太师、太傅以及太保为“三公”。
隋朝再次称“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
唐朝时候就延续隋朝制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
新白娘子传奇中紫微星是谁?
紫微星是帝王之星,也就是当朝大宋的皇帝。
说紫微星是白素贞,那是错误的。一个原因就是上面说了。另一个原因是紫微星是北极星,也就是永远在天空中不动的星星,它被称为众星之主,在天象中,经常代表帝王,用来占卜和表示人类帝王的气数情况。 神话中,伯邑考 、刘秀 、李世民都是紫微星转世。 因此,白素贞不会是紫微星的。
说紫微星是许仙,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如另一个答案所说,台词是:许汉文(许仙)受苦,白素贞遭劫,紫微星有难。 正常人说话不可能重复提一个人。而且许仙就是牧童转世。
观音菩萨的原话是:许汉文受苦,白素贞遭劫,紫微星有难,我不与他们方便,谁与他们方便。
白素贞的儿子许士林是文曲星转世,他将来是要辅佐帝王的。那么白素贞如果被在诛仙台砍了,那就没有许士林了。
王母娘娘此时要是处置了白素贞,她腹中的文曲星自然不保,人间的紫薇星也就失去了这一次除去奸恶的大好时机,所以说白素贞蒙难,文曲星和紫薇星都会跟着蒙难,本来就是一个利益体嘛。
事实证明,后来的许仕林中状元以后,梁相国刁难陷害仕林,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大宋皇帝也借此罢了梁相国的官,文曲星也能很好的在人间辅佐紫薇星了。
天机星的资料?
天机星是南斗六星之一,属性为阴木。研究紫微斗数的人们把天机喻为谋士星或军师星,也有人称它为智慧星、善星。天机象征智慧,适合与文昌、文曲、天才、博士、龙池、凤阁等组合,这些组合有利于激发天机的聪敏。天机最怕和化忌、天虚、阴煞组合,或被火星、铃星所夹制。天机被紫微、贪狼相夹,或者被天府、天相相夹都是比较好的组合,而与天魁、天钺处于同宫或对拱状态,也有利于激发天机的潜质。天机星的代表人物是辅佐周天子得天下的著名军师姜子牙,也就是姜尚。姜尚早年郁郁不得志,甚至三餐不继,最后他施展钓鱼之计,向周文王举荐了自己,得到周文王的赏识,最后帮助周武王灭掉商。他的灵魂永驻天机星,主管智慧。
封神鸿钧之下的十一位圣人?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一起了解几个知识点。
①圣人所谓的圣人,聖上左边有“耳”表示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示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且德行遍处施行。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
②实力实力指实实在在的力量,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看得见摸得着,软实力看不见摸不着,也就是一个有形一个无形。
通过 *** 个知识点的定义,封神里符合标准的圣人有鸿钧老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昊天上帝、瑶池金母、火云洞三圣以及女娲娘娘。此十二位皆已得正果通晓大道,教化大众德行无处不在,封神中是很多人公认的圣人。西伯候周文王貌似也符合上述条件,但是距离鸿钧之下这个要求,似乎有些太过遥远,因此,就不列入今天的对比范围了。
按第二个知识点划分,十二位圣人硬实力就是法术法宝,软实力则为修行道行。玄门领袖鸿钧老祖为圣人之师,综合实力自然在众圣人之上。下面我们依次看看剩下的十一位圣人其实力孰强孰弱,那个圣人的实力最弱?
太上老君鸿钧老祖座下的大弟子,执掌人教劈地开天已为教主,道场位于玄都洞八景宫。修为混元大罗金仙,其体与天地同老即使须弥山坍塌太上老君仍存。手持盘龙扁拐坐骑板角青牛,关门弟子玄都 *** 师。封神榜的主要拟定者之一,封神大战开始后站在阐教一方,竭力协助元始天尊攻破九曲黄河阵、诛仙阵以及万仙阵。
玄黄外兮拜明师,混沌时兮任我为。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兮渡进群迷。清静兮修成金塔,闲游兮曾出关西。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
法宝:太极图、玲珑宝塔、乾坤图、离地焰火旗、风火 *** 。
法术:一气化三清。
诛仙阵时,太上老君用太极图化作金桥出入如无人之境,玲珑宝塔护身诛仙剑也不能伤其分毫。风火 *** 秒杀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乾坤图将云霄压在麒麟崖下。离地焰火旗乃玄都宝物,同玉虚宫的戊己杏黄旗、西方教的青莲宝色旗、瑶池的素色云界旗并称天地四方旗。能混乱阴阳颠倒五行,可诸邪避退万法不侵。
元始天尊鸿钧老祖的亲传二弟子,地丑人寅时执掌阐教,以两卷黄庭教化众生。道场位于昆仑山麒麟崖上的玉虚宫。修为混元大罗金仙,是三花朝北阙五气透南溟,顶上能升起三万丈庆云,彩云霞光遍身环绕。手持三宝玉如意座驾四不像、觉檀九龙车。门下弟子出生 *** 道行深厚,如一代弟子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二代弟子玉虚宫十二上仙、姜子牙,三代弟子杨戬、哪吒、木吒、金吒、雷震子等。故享有奉天承运御道统,总领万仙镇八方的美誉。
元始天尊是封神榜的主要拟定者之一,也是封神榜的执行者。封神大战是正义的代表,众圣人众神仙齐来相助,最终打败师弟通天教主,封神后成为太上无极混元教主。
鸿蒙初判有声名,炼得先天聚五行。群仙队里称元始,玄妙门庭话未生。漫道香花随辇毂,沧桑万劫寿同庚。混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太极两仪并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玉京金阙传徒众,火种金莲是我为。二指降龙能伏虎,目运祥光天地移。黄巾力士听敕命,香烟滚滚众仙随。
法宝: *** 幡、宝盒、 *** 神水。(分发给徒弟的宝物这里就不介绍了。)
法术:庆云千丈,金莲万朵
九曲黄河阵秒杀碧霄, *** 神水对付蓬莱岛羽翼仙,弹指解金箍符印破捆仙绳,万仙阵命慈航道人,持 *** 幡破金光仙的四象阵。
通天教主鸿钧老祖座下的三徒弟,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的师弟。劈地开天时已成大道,地丑人寅时执掌截教,道场位于蓬莱岛紫芝崖上的碧游宫,修为混元大罗金仙炼就无量劫金身,五气传妙诀三花演无生。身穿八卦仙手执青萍剑坐骑奎牛,门下有四大亲传弟子、随侍七仙、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以及七十二地煞,门人遍布三山五岳各诸岛,在三教中势力更大享有“万仙来朝”的美誉。
封神大战中因误听弟子谗言妄动无明,摆下诛仙、万仙两大杀阵,逆天行事公然与师兄们对抗,遭到众圣人的联手围攻。后来,截教一败涂地通天教主被师父鸿钧老祖带回紫霄宫。
辟地开天道理明,谈经论法碧游京。五气朝元传妙诀,三花聚顶演无生。八卦仙衣飞紫气,三锋宝剑号青苹。伏虎降龙为 *** ,擒妖缚怪任纵横。鸿钧生化见天开,地丑人寅上法台。炼就金身无量劫,碧游宫内育多才
法宝:诛仙四剑、渔鼓、紫电锤、穿心锁
法术:重立地风水火再创世界
诛仙阵中震动宝剑,斩下元始天尊的护体金莲。
接引道人西方二释之一,西方教教主,道场位于西方灵山的雷音古刹,莲花为父母九品立金身,修为混元大罗金仙。
极乐之乡客,西方妙术神。莲花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边分八德,常临七宝园。波罗花开后,遍地长金珍。谈讲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缘生此地,久后幸沙门。
法宝:十二品莲台、青莲宝色旗、舍利子、拂尘、念珠。
法术:自在无为
诛仙阵三颗舍利子钉住戮仙剑,一把拂尘上现出五色莲花架住通天的青萍剑。万仙阵途中秒杀龟灵 *** ,升起三颗舍利子遍地金光,使通天教主不能近身。
准提道人西方二释之一,有西方副教主之称。莲花化身修为混元大罗金仙,拥有二十四首十八手的法身。
准提道人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加持神杵人罕见,七宝林中岂易行。八德池边常演道,七宝林下说三乘。炼就西方居胜境,修成永寿脱尘埃。莲花成体无穷妙,西方首领大仙来。
法宝:七宝妙树、加持神杵、六根清净竹。
法术:二十四首十八手法身。
封神大战中收服蓬莱岛法戒、骷髅山马原以及孔宣。诛仙阵进绝仙门手执七宝妙树放出千青金莲射住绝仙剑,同众道友将通天团团围住,并以加持神杵打下奎牛。万仙阵七宝妙刷碎通天的青萍剑。
女娲娘娘上古神女生有圣德,曾采五色石补青天有功于百姓。修为不明与火云洞三圣交往甚密,在一些相关影视剧中实力在太上老君等人之上。
一天瑞彩紫霞浮,香霭氤氲拥凤軥。展翅鸾凰绵雅驯,飘飖童女自优游。幡幢缭绕迎华盖,璎珞飞扬罩冕旒。止为昌期逢泰运,故教仙圣至中州。
法宝:山河社稷图、缚妖索、金葫芦、招妖幡。
法术:炼石补天、召天下群妖。
派轩辕坟三妖惑乱成汤天下,协助姜子牙伐纣。缚妖索收服水牛精金大升,山河社稷图降服袁洪。
昊天上帝、瑶池金母封神中这两位圣人几乎没有出场,不过昊天上帝命十二金仙称臣,一个命字其地位不言而喻。玉虚宫南极仙翁去瑶池借素色云界旗自称小仙,四对仙女传话:“今特敕尔聚仙旗前去以助周邦,毋得延缓有亵仙宝。速往。钦哉!望阙谢恩。”基本上都是命令的口吻,且素色云界旗又称聚仙旗可号令群仙。关于法宝天庭定然使是灿若繁星,女儿龙吉公主有雾露乾坤网、四海瓶、乾坤针、捆龙索、二龙剑、鸾飞剑以及瑶池白光剑。昊天上帝坐镇灵霄宝殿号令三界,这样的实力恐怕无人能及。
火云洞三皇(伏羲、神农、轩辕)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伏羲乃三皇之首顶生二角居中而坐,神农居左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是身穿帝服的轩辕。三皇同女娲娘娘一样对苍生皆有圣德,不过,火云洞三皇有圣人之名却无圣人之实。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法力,也就是有道行修为的软实力,而没有法术法宝的硬实力。
通过以上的介绍与分析,下面我们作个综合的汇总:
诛仙阵中太上老君入阵毫发无损,还能棒打通天教主活捉多宝道人。元始天尊虽说也可全身而退然毕竟被斩下一朵金莲。同为混元大罗金仙但实力绝对在师弟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之上。西方二圣里接引道人更胜一筹,因为同样是会诛仙阵准提道人要现出法身抵挡,而接引只需三颗舍利子与一柄拂尘。一、软实力:五圣人同为混元大罗金仙,不过太上老君与接引道人修为境界超然物外与世无争,其余三圣显然有些逊色。准提道人一心想光大教门,元始天尊算计着阐教一家独大,而通天教主被徒弟随便的几句话轻易掉下圣坛。
二、硬实力:太上老君的一气化三清单挑诛仙阵任尔纵横,法宝玲珑宝塔万道金光防御无敌。西方接引道人三颗舍利、元始天尊庆云金莲、准提道人二十四首十八手强 *** 身,都可轻松应对各镇一方。通天教主纵然有四把宝剑,但是无法伤害到任何一人,其余法宝像渔鼓以及紫电锤等基本上没什么鸟用。也许有人说诛仙阵通天以一敌四,其实就算一对一单挑通天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万仙阵也是四圣坐镇但并没有出手,都是通 *** 动发起攻击,结果那一头也占不了上风,青萍宝剑还被准提道人的七宝妙树刷成了渣。
不过,诛仙阵中准提喊孔宣帮忙拉低了自身实力,通天教主的逆天行事,在修为道行上使自己原本的 *** 正品沦落为地摊货。
因此,综合软硬实力得出结论:太上老君>接引教主>元始天尊>准提道人>通天教主。女娲娘娘掌管天下群妖,可以说是自成一派。紫霄宫鸿钧老祖是玄门领袖,那女娲娘娘就是妖族统帅,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平级。补天之功在人间的圣德独一无二,封神中出场黄旛飘 *** 童三四对,女娲娘娘跨坐骑青鸾,场面丝毫不逊色天庭的瑶池金母。是要硬件有硬件要软件有软件,其实与鸿钧老祖一个级别,综合实力就在五圣之上了。电视剧《武王伐纣之凤鸣岐山》里,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见了女娲娘娘都俯首参拜,也说明其地位实力非同一般。
封神中,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坐镇灵霄宝殿统领三界众生,论权力鸿钧老祖也得听其号令。一部封神榜不论什么门派最终都是为天庭服务,向昊天上帝俯首称臣。而天下之大唯有德者居之,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既然能坐到这么高的位置,必定有过人的修为道行。万仙阵龙吉公主被金灵 *** 打死后,元始天尊叹着气对西方接引教主说:“刚才被打死的是瑶池金母的女儿,天道如此可见非人力所为。
元始叹谓西方教主曰:“方才绝者乃是瑶池金母之女。天数合该如此,可见非人力所为。”
——《封神演义》· 八十三回
元始天尊的语气里对瑶池金母显然是仰视的姿态,如此,同门的大师兄太上老君应该也是居于其下。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可谓是要人要人 *** 有枪,女儿龙吉公主姜子牙都礼让三分,法宝法术不亚于阐教三代弟子。《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女儿尚且如此,父母的本事便可见一斑了。
因此,昊天上帝、瑶池金母的综合实力>太上老君、接引教主等五圣人。火云洞三皇前面已经提到,有圣人之名无圣人之实。修为再高对人间恩德再大,但是没有法宝法术,整体实力便大大的打了折扣。就好比一个家族里有的人辈分高可是年龄并不大,那么,如果和辈分低年龄大的打起来自然会吃亏。而三皇就是辈分高“年龄小”,吃亏就吃在没有法宝法术上。倘若杨戬求救时,赐个什么法宝之类的东西,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最后,对比下女娲娘娘与昊天上帝,女娲娘娘在三界自成一派,行事自己便可以做主不需要向谁请示或者看人脸色,这个从惩罚纣王可看出端倪。在人间的知名度家喻户晓,这个怕是鸿钧老祖也比不了。再者从《西游记》来看,如来佛祖降服妖猴后,玉皇大帝命云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可以说天界名流大咖应有尽有,但可曾见女娲娘娘?
同样,瑶池金母召开蟠桃盛会邀请的有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又可曾见过女娲娘娘乎?
这两次都是天庭更高级别的盛会,来者皆是“非富即贵”,不过两次都没有女娲娘娘。一来女娲娘娘自称一派或许不是一个 *** ,二来或许也是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根本就请不动。
综合上述所有汇总与分析,鸿钧之下的十一位圣人实力强弱依次如下:女娲娘娘>昊天上帝、瑶池金母>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元始天尊>准提道人>通天教主>火云洞三皇(伏羲、神农、轩辕)故鸿钧之下的十一位圣人,实力弱的是火云洞三皇,而最弱的是三皇里的人皇轩辕。为何是轩辕人皇呢?杨戬两次去火云洞求救人皇都是一言不发,连发言权都没有更别谈实力了,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一个热衷武侠与神话的文学爱好者,欢迎广大朋友们留言点评,不足之处望予以批评斧正,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云中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哦!
姜子牙为什么要封妻子马氏为扫帚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 *** )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小雉哥。
与现代叙事不同,古典文学中并没有与男主角对应的女主角,男主角的配偶通常只不过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
一部《封神演义》,头号人物大家都知道是姜子牙。姜子牙名为学仙,高山修道六十载,但他下山就破戒。先是破了酒戒,后是破了色戒。故友宋异人劝他喝酒它就喝,给他介绍对象他就娶。
子牙娶妻马氏,婚后子牙百事不顺,最后马氏提议“离婚”——离婚这个说法比较现代,当时(《封神》的创作年代:明代)女方提夫妻分手可是不小的问题。
子牙休妻时,还说出一段非常有名的话:“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最后子牙功成名就,马氏早已改嫁。闻听前夫显贵,马氏于是羞愧自尽,一道灵魂奔往封神台。日后斩将封神,列星之中便有了“扫帚星马氏”。
“扫帚星”,民间又称之为“铁扫帚星”。这个传说流传甚广,凡是家中男方不幸,女方便常常被称作“铁扫帚星”“扫帚星”。大意就是“扫帚星”会把家里的福都给扫走。
单说《封神》中这个故事,其实也是有来源的。
早期历史上姜太公虽然也有早年招赘后被女家驱逐的零星记载,但并没见曲折详细的故事流传。真正类似《封神》里扫帚星本事的,其实是朱买臣的出身。
朱买臣是西汉武帝时人,据《汉书》记载,朱买臣年轻时一贫如洗,卖柴为生,妻子嫌弃他,想要离婚。
这时朱买臣说了一句非常有感染力的话:“我五十岁以后就会发达,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跟我也吃了很多年的苦,不如等我发达了来报答你。”
妻子认为朱买臣最后只能饿死,不会发达。朱买臣遂任其改嫁。后来朱买臣果然当了大官,逢前妻及其当时的丈夫正在修路,于是让他们上了自己的车,带到自己的府邸养活着。
但奇怪的是,妻子对这衣食无忧的生活反而感到难以适应,最终自缢身亡。事后朱买臣还出钱让其丈夫把妻子埋葬。
妻子临死之前的具体事迹及心理活动,《汉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猜出,妻子一定是为自己当年坚决离开朱买臣而懊悔不已。
这个故事非常符合男权社会的下层民众心理,所以流传很广。
“我五十岁以后就会发达,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跟我也吃了很多年的苦,不如等我发达了来报答你。”朱买臣并不以算卦闻名(实际上算卦基本不靠谱),那他怎么会知道自己五十岁之后就一定会发迹?
其实,只不过是这句话应验了所以才被记载下来罢了。
古往今来,这句话不知有多少人说过,又不知将来有多少人还会重复说。但最终能够应验的,总是极少数。
因此人们给这个故事反复增添细节,最终演为戏曲《渔樵记》《烂柯山》《马前泼水》。
所谓“马前泼水”指的是,朱买臣发迹之后,前妻路上来求复合,朱买臣令其于马前泼一盆水,又令其收回。妻子当然不可能收回覆水,于是羞愧而死。
这就是《封神》里子牙妻姓 *** 来源。
这个情节的设定,更能迎合低端男性的心理,所以广受欢迎。
看多了这样的故事使人心灰意冷,仿佛穷人不该有对象。但穷通有命,不是简单人力可以解决的。所以下面我们用一些正面内容来作为结尾吧。
《新白娘子传奇》里唱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增广贤文》: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劝善文》:千结修来共低过,万结修来共枕眠。
《百忍劝善文》: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夫妻相聚本是缘分,请多珍惜缘!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