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农历生日算命-更大器晚成的人物是谁
139农历生日算命,更大器晚成的人物是谁?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更大器晚成的人,不少人会想到姜子牙,古稀之年才初露锋芒,但是无论姜子牙再怎么大器晚成,他只是一个臣子,真正算得上是更大器晚成的人,当属刘邦。刘邦这辈子好像一切都是姗姗来迟,工作、成家、生子、创业、成功。
稳当工作直到三十五岁才拥有刘邦在十七岁之前,一直是模范少年,乡里乡间的名声相当好,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这是当时人们对刘邦的评价。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是当地的富户,如果不出意外,刘邦家境优越,名声又好,将会得到乡里的推荐,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而当官,可是频频出现了意外。
十七岁之后的刘邦忽然间就像变了一个人,从模范少年变成不良少年。不知从十七岁之后的哪一天起,刘邦的腰间多了一把剑,身后多了十几个小弟,整日游手好闲。经刘太公一打听,才得知刘邦在城里认了一个大哥,这个大哥叫做王陵,是一个游侠。
游侠组织类似于现在的 *** 组织,与 *** 组织同样,也是分等级的,最 *** 的游侠是像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这类的贵族人物,他们的手下都养着成千的游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足以敌国。
次一点的游侠也就是刘邦大哥王陵这一类人物,家庭富裕,有头有脸,为人仗义,与底层的游侠经常往来,也因此有不少底层的游侠认他做大哥。再次一点的就是刘邦这一类,家里有点家底,整天带着一帮小弟在乡间招摇撞骗。
刘邦的游侠生涯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终结,而在此之前的十八年里,刘邦基本上每天都带着一帮小弟到处惹事生非,肚子饿了就带着小弟到自家吃饭,至于经济来源肯定基本上都是灰色收入。
刘邦之所以不当游侠,并不是他不想当,而是他当不了了。公元前223年,秦国消灭楚国,刘邦的家乡沛县被秦国占领,秦国对于游侠是极为严厉的,秦国的统治阶层认为游侠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事实上也是),因此要加以打击。
游侠组织中比刘邦地位高的王陵这一类人物,由于是在城里混,比较有名,自然而然被列入通缉名单。刘邦则由于地位低下,只在乡里混,不在通缉名单之内。
当了十八年游侠的刘邦突然间回到家中,无职无业,他的父亲刘太公建议他去考公务员。刘邦仔细一想,做生意他不会做,种田他不想种,也就只有这一条路了。
刘邦从几岁时起就开始读书,一直读到他转变的那一年,也就是十七岁那一年,一些基本知识他是懂的,再加上他多年当游侠,剑术方面相当了得,因此他选择考武吏。不出意外,刘邦通过考试当上泗水亭长,这一年的刘邦三十五岁。
三十七岁成家、四十岁生子刘邦三十七岁那年,沛县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吕太公,是隔壁县单父县的富豪,由于在单父县得罪了人,无奈之下只能跑到沛县躲避。
吕太公与沛县县令是旧相识,沛县县令对于吕太公的到来极为重视,吕太公初到沛县,基本上有很多安定工作都是由沛县县令把持,就比如挑选府邸。
吕太公好歹也是一方富豪,具有一定的远见,知道如果要在一个新地方安定下来,那就必须要认识这个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因此他摆下宴席,邀请沛县的乡亲父老,规定谁送的礼越多,谁坐的位置就越前。
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听说了一方富豪吕太公摆宴席的消息,兴致冲冲的跑到吕府。这一来才知道,原来是要送礼的,而且坐的位置也是与礼有关,送的越多,坐的越前。
长时间的游侠生涯致使刘邦身上总有一股草莽英雄的气息,刘邦一听送的礼越多,坐的越前,昂起头,径直向府内走去,大喊:“泗水亭长刘季(当时刘邦叫刘季)贺钱一万!”
府内的人一听到这句话,目光全部聚集到刘邦的身上,要知道当时刘邦一个月的工资才几百钱,而沛县县令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只有上千钱。县令与县令之间的往来,礼能有一千钱已经算是重礼,上万钱已经是王侯级别人物之间的往来,真是说大话不怕人笑话。
在宴席上刘邦 *** 无赖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明明一分钱的礼都没有送,仅凭一句空话,就真的敢坐到最上头的那个位置,他的朋友萧何看到他都觉得尴尬,替他开脱,小声对吕太公说:“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喜欢说大话,不要当真。”吕太公捏着胡须,并不回答萧何,只是笑呵呵地看着刘邦。
如果换别人,主人这么看着自己多多少少都会感到尴尬,可是刘邦他非但不感到尴尬,仿佛就好像真的送了一万钱的礼一样,坐在上座指这指那,说东说西,而在这期间吕太公一直盯着他。
酒席散去,吕太公示意刘邦留下来,白吃了一顿的刘邦丝毫不怕被打,你既然要留我,我就留下来,看你想干嘛?吕太公对刘邦所说的话出乎刘邦的意料,吕太公表示要把他的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打死刘邦都想不到,自己说大话白吃了一顿,主人竟然还要把女儿送给自己,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刘邦直接答应。
就在当年刘邦举行婚礼成家,三年后,也就是刘邦四十岁那年,吕雉为刘邦生下了 *** 个儿子刘盈。刘邦之前虽然与一位姓曹的寡妇有染,早早的生下一子,但是这个儿子并不算是刘邦的儿子,因为他的户口是登记在曹家,并不是刘家。
四十七岁创业,五十三岁功成名就秦二世元年,有一道政令下发到沛县,这道政令就是征发百姓到咸阳去修建阿房宫,刘邦身为泗水庭长,有责任将这些百姓押送到咸阳。
在刘邦押送这些百姓到咸阳的路途中,不断的有百姓逃跑,这里跑几个,那里跑几个,当行走到泽中亭亭舍时,刘邦越想越无奈,照这样下去,还没有到咸阳,人可能就跑光了,到时候自己的脑袋都有可能不保。
刘邦咬咬牙对众人说:“我也不想为难别人,我非常明白你们的处境,你们不想到咸阳去服役,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全部都走吧,我也要去落草为寇了!”
刘邦这句话一说完,那些家里有儿有女的全部都跑光,只剩下十几个年纪不大的小伙表示愿意跟随。刘邦带着这十几个小伙跑到芒砀山,芒砀山附近有十几座山,而且遍布沼泽,最主要的是树林茂密,是一个藏身的好地方。
刘邦在芒砀山当上土匪头子,经常率领着他手底下的那十几个小伙下山“借”吃的。秦始皇时期,又是修皇陵,又是修长城,又是修直道,百姓早已疲惫不堪,到秦二世年间又要修阿房宫,百姓对秦 *** 愈发不满,有不少的年轻小伙不想服役,直接就投靠当地的土匪,刘邦的土匪集团也因此将人数扩充到上百人。
过了几个月,历史上响当当的陈胜吴广在蕲县 *** ,全国各地的百姓基本上都联合起来杀害当地的秦朝官员,响应陈胜吴广的 *** 。
沛县县令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沛县的百姓杀害,也想举起反秦的大旗,但由于自己在民间的威望不够,而且不是本地人,镇不住场面,所以叫人去联系在芒砀山当土匪头子的刘邦。
刘邦率领着他手底下的那上百人一路笑呵呵的走到沛县城门前,却发现沛县城门是关着的,这才得知原来沛县县令反悔了,非但不打算 *** ,还打算杀掉与刘邦关系良好的萧何,萧何提前得到消息,翻城墙跑了出来。
沛县县令根本不明白他的处境到底是多么的危险,他之所以能够管理沛县的百姓,是因为他的后面是秦帝国,而现如今秦帝国已经满目疮痍,沛县的百姓开始人心思动,刘邦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在箭上绑上文书,射入城中,警告城中的父老乡亲:“天下苦秦久矣,如果说再不反秦,诸侯的队伍一杀过来,全部都得完蛋!”
沛县的百姓原本就仇视秦国,再加上当时刘邦说的话并不假,山东六国已经纷纷复国,陈胜的部下周文正率领着几十万大军杀向咸阳,眼看着秦国就要完蛋,百姓聚集起来联合杀掉县令,迎刘邦入城。
沛县县令死了,谁来当沛县县令呢?原本最有资格当沛县县令的是萧何,萧姓是当地的大族,但也正由于是大族,萧何才不敢当,毕竟谋反是诛九族的罪过,一旦失败,族人必死无疑,所以萧何将沛县县令的位置让给刘邦。刘邦这一年四十七岁,正式创业。
在刘邦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八年里,刘邦的 *** 生涯可以分为两部分 *** 部分是跟随,第二部分是争雄。
刘邦深知如果要在这乱世中分一杯羹,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要傍上一棵大树,而这一棵大树就是楚怀王。当时的楚怀王是由项梁、项羽叔侄二人拥立,虽然手中并无权力,但是却有一个楚王的名号,能够集结楚人(刘邦是楚人)。
楚怀王对于项羽、刘邦的态度截然不同,项羽的性格太过于张狂,自以为是,而刘邦则懂得收敛自己,尊重楚怀王,也正因此楚怀王在发布“先入关中者为王”的命令后,故意派项羽去与秦军的主力纠缠,派刘邦向西直接进军关中,直捣秦国的老巢。
项羽与秦军的主力纠缠,刘邦一路上都是小战斗。最幸运的是,刘邦在前往关中的路途中,还收集了不少之前他人溃败的士兵,部队越来越壮大,攻破秦国最后一道要塞武关,进入咸阳时,刘邦的部队人数已经高达十万(之前只有几万),要知道作为当时天下的霸主,项羽的兵力也就只有四十万。
刘邦虽然有楚怀王“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但是却不敢将约定当真,毕竟当时真正的掌权者是项羽,以自己那十万的兵力对抗项羽率领的那四十万大军,根本不够看,只能认怂,被项羽强行发配到蜀地。
后来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 *** ,将堵在自己大门口的三秦之地平定,正式与项羽决裂。刘邦自己率领大军东进与项羽争雄,而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则率领大军往东北方向行军,一路平定各国,与刘邦形成包围之势,包围项羽。
项羽再怎么勇猛也是个人,也知道害怕,时局越来越不利于自己,项羽与刘邦约定平分天下,中分鸿沟。可是刘邦却出尔反尔,先是答应项羽,后又反悔,在项羽撤兵的途中挥师攻打项羽,项羽招架不及,被刘邦逼入垓下。
这时的项羽已经无力回天,他的兵力只有十万,而当时韩信的兵力就已经高达三十万,再加上刘邦的军队,兵力直接逼近五十万,况且这将近五十万的大军士气正旺,而项羽那十万的大军则是溃败之军。不出意外,项羽与刘邦在垓下展开决战,胜利的人是刘邦,项羽无奈自刎于乌江。
随着项羽的失败,刘邦终于修成正果,这一年五十三岁。
结语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现在一事无成,不代表以后也一事无成,只要活着,就有可能成事。如果刘邦不是生在秦朝末年,那么他这一辈子也就是一个亭长,每天带着两三个人到这里喝酒,到那里喝酒,到这里吆喝,到那里吆喝,但偏偏生在了秦朝末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退休的工龄年限真的会影响工资吗?
退休的工龄年限会影响退休工资?那是以前的做法。现在退休后的养老金主的多少主要与我们实际的缴费年限以及缴费基数挂钩。至于退休的工龄年限究竟会不会影响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还是要看我们根据我们所在的企业性质决定。下面结合楼主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退休后养老金的历史演变在还没有开始实行社保缴费之前,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退休后领取到的确实叫做退休工资。这个时候,退休工资的多少与我们的工龄是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也受在职时的职位、职称所影响。我们常听到老一辈儿说的“35年工龄一档”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发生的。如果其工龄达到35年后,退休后的工资就等于在职工资的百分之90,也是退休工资的更高标准。当然对于一些建国前参加过革命工作者除外,实际上这些老干部不叫退休,而是叫离休,针对于这部分人群,他们是按照本人离休前月工资的100%来领取离休工资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阶段,工龄与我们退休工资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工龄的长短也将直接影响我们退休工资的高低。
随着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之后开始实施的是缴费制。这个时候退休后拿到手的钱已经不再叫做退休工资,而是有了一个固定的名词,叫做“养老金”。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与过往退休金的计算方式相比会更复杂一些,影响因素也变得更多。从目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来看,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本人退休地上一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都是影响养老金高低很重要的因素。其中,养老金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除此之外,机关事业单位还会为单位职工缴纳职业年金,有一些比较好的企业也会给员工缴纳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额。
二、退休工龄年限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事实上,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职工工龄与养老金核算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了。真正影响养老金多少的以我们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主。即使工龄再长,但如果企业为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短的话,最后核算出来的养老金也不会很多。但是退休工龄对我们养老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性质不同,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1、如果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话,大部分这一类型的单位都会严格遵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去执行。针对于社保这部分,也会按照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合理合法地为单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进到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当月,就会为我们缴纳社会保险。不出什么大的意外,我们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就等同于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影响了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
2、如果是一些 *** 企业,很多企业老板为了节省自己的用工成本,可能会规定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试用期之间是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我也见过有的企业甚至需要员工入职满半年或者一年后才为其缴纳社保。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还是以员工自己实际的社保缴费年限为主。
(二)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特殊工种的,工龄会影响养老金
对于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参加工作并在改革之后退休的劳动者,国家为了让这一部分人也能够享受养老金待遇,所以也设立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制度。所以各个地区在改革截止日之间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可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共同作为养老金核算的依据。所以针对于这一部分人,如果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成功的话,工龄就影响我们养老金的高低的。
除了视同缴费年限,还有就是特殊工种的认定。我们知道,认定为特殊工种之后我们是可以提前退休的。符合特殊工种认定需要两个条件: *** 是从事一些高危、有毒有害的工作;2、其工作年限能够符合认定标准。这里就需要看我们实际的工龄了。如果工龄满足其认定标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退休,早日拿到养老金了。
写在最后: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养老保险改革制度的出台是一个分水岭。未改革之前,工龄将职级将直接决定我们退休工资能拿多少,起到决定性的左右;但是改革之后,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就变得比较弱了,主要还是看我们实际缴费年限为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认清楚一件事情,就是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会跟我抱怨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工作,结果在办理退休时就是因为缴费年限未够15年,连养老金都领不到。但这就是现实。针对于退休待遇的角度来讲,我们工作了多少年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实际缴纳了多少年的养老保险。关于这个社保的问题,大家还是要提前做好规划,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退休手续办理的时候才会比较顺利,早日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一般情况下,缴费的年限越长,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就会越多!
有关于工龄认定、工龄核算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认为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哦!
我是@职场敬心说,关注我,每天学习一个职场新知识!
古人说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说的不是宇宙构造图,说的是“道”。卢文弨说,“道曰方圆耳,非形也”。《吕氏春秋》说,“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
“天圆地方”讲的是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和秩序。天圆地方的“圆”字古字“圜”,这两个字的字义还是有差别的。 *** 是圜,平圆是圆。也就是说圜是指三维圆球体,圆是指二维平面圆形。所以这个规律、秩序涉及的空间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周而復始,这是“律”;天道运转之“运”,影响到地就形成了五行之“气”。我们平时说的“运气”就是从这来的。五行之气各居其位,就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行之气各居其时,就形成了“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和二十四节气。由天到地,再到五方五时,这是“序”。
这个“律”和“序”可以应用到每一个方面。每一个事物每一个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天运地气造化的,这被称为“全息理论”,预测占卜算卦都是以此为基础,精通易理的算卦先生对天圆地方的解释会更精深更全面。
方圆理论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理念影响到方方面面,方圆也演化出了另外一个词“规矩”。比如做人要“内方外圆”,内方,内心要方正,有原则有节 *** ;外圆,行为处事,要圆滑讲 *** ,也就是要有情商。
古人从未把天圆地方当作宇宙模型,反倒是现在很多人硬要把这四个字解释成古人狭隘无知的宇宙观。古今的宇宙模型也有,看看张衡的浑天仪,就知道古人的伟大了。
你当年考完数学后有什么感受?
刚好刷到这个问答,娃今天刚高考完数学。感受非常不好。
今天下午5点结束数学考试,娃出来我密切关注者她的情绪。没想到孩子直呼"这也太难了吧~"
这个回答直接让我蒙圈了。说比华大联盟的题目还要难。
没有具体问,也不敢问太多,怕影响娃的情绪。回家后孩子说,妈我考试衣服都湿了,太紧张了。唉,心疼死了。吃完饭让孩子洗了个澡,放松下情绪。
娃们考试是全国乙卷,按照平时的模考孩子能考120+,高考历年的真题能答140+。貌似没听学校和孩子说过高考真题有这么难。
看网友们说这是双减政策的结果。
政策的事情咱们不清楚,但这次的考试难度确实颠覆了近十年的高考真题的程度。看网友们都说今年数学白复习了。
孩子考完数学我的感受非常不好。虽然说要难大家都难,但这届孩子不容易,三年高中都在疫情中度过,付出的努力比往届学生多很多。早上的语文题型突然变化多端,下午的数学难出了天际。专家们都说高考80%是基础,20%是拔高。但今年的乙卷不按套路出牌啊,出题人你这是在闹哪样?
#2022高考季#
有没有15年以上没换手机号的朋友?
我的手机尾号98782,我这个手机号已经用了15年多了,那是2006年买的这个号。
这个号的尾数是有特殊含义的,我就是因为这个尾号才换的,这个号:就发妻发儿。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
原来这个号是移动的,用了五年左右,由于家里要装宽带,刚好装宽带网的郑师傅,我们是老朋友,他说现在可以携号转网,我就转成联通的了。
手机已经换了n个了,手机号就是舍不得换。
一是没必要换。二是也没有更有意义的号码值得换。三是如果换了手机号,那些常联系的老朋友,就没有办法联系到我了。
至于那些豹子号老虎号狮子号什么的,我以为只是数字的堆积而已,虽然在算命先生那里叫什么“堆贵”,然而,一个手机号应该是一个符号,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只要我们足够诚信,又没有多少计较,为什么要换号呢?
当然,我是忌讳带“4”这个数字的,所以,我不买含有4这个号码的。
现在的手机号,已经被赋予很多意义了,无论在哪些资料上,都留下了 *** 号码 。所以,以后也不可能换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