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姓贺的属虎男孩怎样取名字 智慧起名大全-一些演员大秀书法

admin2022-12-21 19:12:3636

2022姓贺的属虎男孩怎样取名字 智慧起名大全,一些演员大秀书法?

娱乐圈中多才多艺的明星很多,懂书法的很少,今天为大家分享5位小智感兴趣的明星,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字写得怎么样吧!

易烊千玺

TFBOYS作为新生代最火的偶像团体之一,成员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们年龄尚小,却能歌善舞样样精通,深受零零后、一零后的喜爱。不过,我却对易烊千玺的书法产生了兴趣。了解之后发现,这位少年的书法称不上有多好,但和同龄人相比还是有一点水平。

先来看看易烊千玺写的一首杜甫的《绝句二首》,纵观其用笔虽然显得有些稚嫩,但是也可以看出他是 *** 地临过帖的,其横画与捺笔是出自的《颜勤礼碑》,其折笔又是欧楷笔法,这幅作品是庚寅年2010年写的,易烊千玺当时正好10岁,小小年纪,用笔沉稳,超出很多同龄人一大截。不过,在落款时千玺的“玺”字犯了书法禁忌,和整个篇幅不统一,没有使用繁体字。

《上下求索》是他十五岁的作品,看得出来易烊千玺在王羲之行书上是下了功夫的,无论是结体还是笔画都显功力,特别是其翻笔,用得较为老辣熟练。

这幅行书作品“大乐和风舞,真情伴我长”据说是现场创作,小小年纪在嘈杂的环境下写出如此沉稳的作品,也可以看出易烊千玺内心波澜不惊的状态。

这个“福”字用笔干净,结字大方,粗看颇有康熙“天下 *** 福”的神韵,但其结尾处显得有些杂乱!后生可畏,愿易烊千玺能持续地学习书法,说不定再过几年会有质的飞跃。

徐静蕾

有人评价徐静蕾的书法是业余水平当中还比较不错的,但在书法业内人士那里的评价可并不高。小智是比较赞同“业余水平中较好的”这样中肯的评价,不能因为是明星,就夸大迁就。对于想要认真学习书法的人而言,虽有所谓“方正徐静蕾体”,但不建议将其作为临摹的范本,观赏即可。

讲到娱乐圈习书法的女明星不得不提起徐静蕾,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多重身份间互相切换。先于电视剧中崭露头角,自导自演的电影让她成为了 *** 首位票房破亿的女导演,同时,她写的“方正静蕾简体”更是被收录到方正字体库里,成为进入方正字体库的演艺圈人士 *** 人。因此,才艺兼具的她被称为“才女”也是实至名归。

谈起她的书法历程,从六岁开始学习,每天都有规定的任务。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徐静蕾充满着感激:“我想长大了之后,所有的孩子都会感谢自己的父母在他小时候逼着他做了那样一件事,所以我也很感激自己的父亲一直这样鞭策着我,让我将书法一直坚持了下来。”

十岁时书写的颜体楷书

徐静蕾临写王羲之的《兰亭序》

勤学苦练的书法给年幼的徐静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小学毕业,因为个人书法在全国获得奖项,得以被保送到当时北京朝阳区 *** 的中学八十中,“才女”的称呼也由此诞生。年少成名的徐静蕾,曾经还为北京“赛特商场”等几处题写过牌匾。

题写牌匾

徐静蕾书法:春和气象,浩荡江天

徐静蕾的书法独出机杼,字体骨骼清秀,遒劲有力,清冽而优雅从容,让人不禁觉得赏心悦目。

韩寒

韩寒,赛车手、作家,并涉足音乐创作。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00名影响世界人物之一。其自编自导的 *** 作电影《后会无期》于2014年7月上映,并且他的字更是获得网友的称赞。

韩寒手写《平凡之路》

2014年有感而发

韩寒字迹

APP《一个》宣传语

韩寒把自己擅长的硬笔字应用到自己出书、作词歌曲、拍电影中去。韩寒独特的笔迹更是赋予了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个人特色。

祖峰

和韩寒、徐静蕾比起来,这位的书法可是造诣深厚了。

祖峰从求学期间(1997年)就开始参演电视剧,直到13年后(2010年)因参演电视剧《潜伏》饰“李涯”才广为人知,最备热议的是在《欢乐颂》中和刘涛演对手戏,饰演奇点。年过四十的他,凭借多部佳作而广受欢迎,而他的书法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现实生活的他,性格偏向内向,话不多,平时喜欢练书法、篆刻、抄经、读书。在结婚后,祖峰老师更是常常用小楷给妻子写信,读来不禁让人怦然心动。

祖峰小楷

祖峰的《墨宝金刚经》

硬笔书法

祖峰说自己从小对好看的字非常着迷,以至于常常盯着老师板书的字看而忘记了听课。在之后的时间里,祖峰自学书法和篆刻,平时也会通过 *** 视频加以练习。

篆刻了北影96级每个同学和老师的姓名

《北平无战事》中书写

有很多细心的网友们还发现在《北京遇见西雅图》最后字幕上的笔替竟然是祖峰老师。原来,因为书法写得非常好,在出演的电视剧中都能亲自上阵,根本就用不着笔替。

张鲁一

张鲁一是个极具艺术气质的演员,北大艺术硕士的学位,从小学习书法,喜欢绘画,还精通小提琴。曾在《麻雀》里演李易峰的上司毕忠良,也是一枚实力派演员!

由于自幼练习书法,《红色》中内向的徐天给田丹写信衷肠述,一笔一划都是张鲁一自己写的,你们感受一下又一位来自学霸的碾压。

宣传《嫌疑人X的献身》书法题字

他的粉丝都喜欢叫他鱼旦,因为他总是竖着签名,你看,张鲁一看起来像不像是“鱼旦”。

娱乐圈除了八卦,更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作为明星,本身就自带着娱乐话题性,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

人们通常只看到明星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往往忽视了他们背后同样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以及失败后的隐忍。学习书法也是一样,必须要有量的积累才能看到质的变化,唯有恒心才能造就不凡的才华。

2022姓贺的属虎男孩怎样取名字 智慧起名大全-一些演员大秀书法

有些被误传了千年的成语?

十四个被误用千年的成语

来源:乱翻书的清风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养猕猴】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节省下】其家口【口粮】,充狙之欲。俄【不久】而匮【缺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骗】之曰:‘与若芧【橡子】,朝三【早上三个】而暮四【晚上四个】,是乎【可以吗】?’ 众狙皆起毕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列子·黄帝》

由原文可见,朝三暮四其实是形容人善用手法,同时也指人思想片面,容易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愚弄。

现在则常被用于形容某人反复无常。

呆若木鸡

“纪渻子【人名】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骄傲而并无实力】而恃气【依仗气势】。”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向【闻响而应,见影而动】。”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怒目而视,气势旺盛】。”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别的鸡大声鸣叫,它也不会为之所动】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列子·黄帝》

由原文可知,呆若木鸡是用来本来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与世无争,则莫能与之争“。

现在却用来形容人发傻、 *** 。

东施效颦

'故西施病心【心口疼】而颦【皱眉】其里【村子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认为很美】 ,归【回去】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 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命苦啊】!”——《庄子·天运》

孔子去卫国,颜回问师金(鲁国乐师),说孔夫子这趟会怎么样。师金说,孔子命苦啊。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抱着仁义,如同抱着用过的刍狗(祭神用的),都已经是没用的东西了,他还当个宝儿似的到处传播却不受待见。

水上行船,陆上行车,这是起码常识。看见船既然能行水,便认为也能行陆,硬要推上岸去跑跑,累到死能跑多远呢。古代好比水,现代好比陆,难道不是吗?西周好比船,鲁国好比车,难道不是吗?想把古代西周的那一套政策。包括仁啦义啦,搬到现代鲁国来推行,正如推船行陆地,费力不讨好。灵活转变政策,方能顺应现实,永远立于不败。现代和古代不一样啦,如同猿猴比周公,你老师孔子想在猿猴社会推行周公礼服,那是鬼迷心窍啊。最后师金指出,孔子把古人的那套东西用在现在人身上,就如东施效颦一样可笑。

此语今天大意虽未变,但其当初所指代的深刻道理却没有多少人懂得了。

愚不可及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发挥才能】;邦无道则愚【装傻】。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宁武子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卫成公前期,国家形势不错,宁武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很有建树;到了后期,国势趋乱,他就表现出愚笨的样子,韬光养晦,以等待时机。愚不可及指人懂得审时度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大智慧。

现在常被理解为愚蠢到了极点,这可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了。

2022姓贺的属虎男孩怎样取名字 智慧起名大全-一些演员大秀书法

危言危行

“邦有道,危【正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谨慎】。”——《论语·宪问》

意思是国家有道,则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仍要端正,但说话要谨慎。

现在常理解为危险的言行。

瓜田李下

“君子防未然,

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瓜田不提鞋,防止被误会偷瓜】,

李下不整冠【防止被人误会偷李子】”——曹植的诗《君子行》

2022姓贺的属虎男孩怎样取名字 智慧起名大全-一些演员大秀书法

瓜田李下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作为君子,行为要谨慎,应懂得避嫌。

现在有人也知道这是一句劝善的话,但具体什么意思却不知道。还有人居然还把这四个字和‘你侬我侬’放在了一起,”瓜田李下“成了男女谈恋爱的地方,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差强人意

“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汉【吴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回来说】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 吴公差强人意【还不错】,隐若一敌国【以一敌国】矣。’”——《后汉书·吴汉传》

这个成语意思是“还可以,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比较。 可能是因为现在把‘差’作‘差劲’理解,所以‘差强人意’成了令人不满意的意思了。

不学无术

“然光不学亡【无】术,暗【不懂】于大理【大道理】。”——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

此成语只是没有学识之意,并不是指不努力,不上进。人们常说谁谁整天不学无术,这么用是不对的。

侧目而视

'(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游说连横之策没有成功,穷困潦倒地回到家里,妻子不理睬他,嫂子看不起他。他潜心学习,学问大增。后游说赵王合纵抗秦,一举成名,衣锦还乡。妻子吓得恭恭敬敬站在一边,又恨又怕,嫂子跪拜谢罪。

侧目而视和怒目而视意思接近,但侧目而视还有怕的意思,而今天则常被人形容为令人惊叹之意。

曾几何时意思是过了没多久。今天常被误用为想当初之意。

蹉跎岁月

“误东未终极,白日勿蹉跎。”——晋 阮籍《咏怀》

'蹉跎'意思是白白的度过。再如《明日歌》里的“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所以,蹉跎岁月意指白白浪费掉的日子,现在常被误解为艰难的岁月。

糟糠之妻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抛弃)。”

——《后汉书·宋弘传》

光武帝刘秀手下一员大将叫宋弘。当年刘秀被王莽追杀时,宋弘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逃到饶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刘秀就把他托付给一户姓郑的人家照料。姓郑的这户人家对宋弘很好,特别是郑家女儿,虽然长得不漂亮,但对宋弘特别好。一来二去,二人就产生了感情,好了起来。宋弘伤好后,二人便结为夫妇。 后来刘秀得了天下,万事如意,只有一件让他放心不下。刘秀有个姐姐,早年丧父,终日闷闷不乐,很多人来提亲她都看不上。后来刘秀得知,原来他姐姐看上了大将宋弘。刘秀心想,这事还不好办?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不说,那模样和姐姐比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亲。哪知宋弘说了这么句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来人禀告后,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敬重有加。

宋弘,真男儿也!

糟糠指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糟糠之妻喻指共过患难的妻子。现在糟糠之妻常被理解为粗鄙丑陋的妻子,实在是太不应该。

明日黄花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价值的或已失去作用的事物。

现在常用“昨日黄花”,其实是不对的。

一言九鼎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列传》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邯郸被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关键时刻,赵国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平原君临危受命,挑选了二十名门客跟他一起去楚国,此时,毛遂自荐前去。到了楚国后,平原君立即与楚王商谈 援赵之事,可是迟迟没有进展。此时,毛遂就走上前对楚王说:“我们今天请你派援兵救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 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 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 楚王被毛遂一席话所打动,于是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大吕:钟名,与鼎 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毛先生以三寸之 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这就是成语“一言九鼎”来历,是指一句话的重要性。现在变成了信守诺言的意思。

有人能说一下关陇集团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历史上是没有“关陇集团”这个概念的。历史学家陈寅恪首次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命名为“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其实就是一个政治统治集团,活跃于北魏到唐初,在北魏到唐初的数百年时间里,他们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走向。要了解关陇集团,就得从北魏的那段历史说起。

公元386年,在前秦王朝四分五裂之际,鲜卑族的拓跋珪趁机在牛川(今内蒙呼和浩特)重建代国,自称代王,并定都于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县)。后来又改称为魏王,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公元398年,拓跋珪把都城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并在这里称帝,史称“道武皇帝”。

当时作为北魏主要敌对势力的柔然,盘踞在北魏的北方,虎视眈眈。而北魏都城平城又过于靠近北部,为了防止柔然的入侵,便在北方边地设置了六个军镇,这六个军镇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合称六镇。以拱卫京城平城的安全。

六镇作为北魏的重要军事要塞,受到朝廷的特别重视,派驻到这里的将士大部分都是鲜卑的贵族,也有一部分是汉族中的豪强,甚至一般的士兵,身份都比较高贵。当时能驻守六镇成为了一种荣耀。

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失去了国都的地位。北方的柔然政权在北魏的打击下也日益衰落,对北魏已经无法造成致命威胁,六镇的军事地位也就没那么重要了。驻守六镇的将士地位也就一落千丈。加上孝文帝在洛阳实行汉化改革,而身处北方边地的六镇军民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汉文化。长此以往,六镇的军民和南迁的鲜卑贵族之间无论是文化上还是心理上,差距越来越大。

对于早期的鲜卑人来说,当兵既是义务也是权利,军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南迁学习汉地封建化以后,兵户的身份就低人一等。当时的北魏朝廷受到汉地制度的影响,把一些罪犯常常发配到六镇充军,更使得六镇军民处境不佳。对朝廷不满的情绪逐渐在六镇中蔓延开来,最终爆发了六镇 *** 。

为了 *** *** 军,北魏朝廷联合北方的柔然,并对国内的一些地方豪强授权,允许他们自己组建武装配合朝廷平乱。肆州秀容(山西朔县北)的契胡酋长尔朱荣是其中的佼佼者。

*** 最终在北魏北方的军阀尔朱荣以及柔然的联合 *** 下,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激烈的阶级斗争使北魏政权摇摇欲坠。边镇豪强集团利用当时的混乱局面,各自发展势力。尔朱荣就在 *** *** 的过程中聚集了北镇的豪强和 *** ,势力迅速壮大,逐渐形成地方割据。

在这些归附尔朱荣的人中,就有高欢、贺拔岳、侯景、宇文泰等人,他们后来都成为尔朱荣的得力将帅。

随着尔朱荣的坐大,逐渐不受北魏朝廷的控制。此时的尔朱荣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地域性的军阀,他在等待机会,要控制北魏的洛阳朝廷,进而成就帝王的霸业。河阴之变后,尔朱荣虽然没有实现称帝的野心,但是基本控制了北魏朝廷。

公元528年,原州高平(今宁夏固原原州区)的匈奴人万俟丑奴称帝建立大赵。数年间,他们杀魏守宰,转战关陇各处。打败了萧宝寅、崔延伯等北魏将领,控制了关陇大部。

作为当时北魏朝廷的实际控制者,尔朱荣派自己的侄子尔朱天光为统帅,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左右大都督,并为副帅,领兵向关陇进攻,最终平定关陇。

尔朱荣在基本平定北方之后,他与北魏皇族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当年河阴之变中,尔朱荣杀伐太重,引发民怨,使得他不得不离开洛阳而守在晋阳,而北魏的朝政由他在晋阳控制。皇帝身边无论是大臣还是内侍,都是尔朱荣的眼线。

不甘心做傀儡的北魏孝庄帝,一心要铲除尔朱荣,重振北魏皇权。公元530年,孝庄帝下诏让尔朱荣进京,趁机将38岁的尔朱荣手刃在洛阳明光殿。

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得知其被杀的消息后,立即率兵合力攻打洛阳,最终洛阳城破,孝庄帝和一些残余王公被俘虏到晋阳,最终被杀。留在洛阳城的尔朱世隆等人无恶不作,激起洛阳城人的愤恨。不久,尔朱荣昔日的部下晋州刺史高欢乘机攻占洛阳,消灭了尔朱氏的势力,控制了北魏的朝政。

然而在高欢控制下的朝政,依然昏乱。在此期间,北魏皇位如走马灯一般,先后出现了元晔、元恭、元朗三位废帝。

公元532年,高欢又立了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元修为帝,史称孝武帝。然而孝武帝元修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傀儡皇帝,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于是密令时任关中大行台的贺拔岳对抗高欢。

贺拔岳在关陇地区经营多年,掌握着关陇地区的军事实权。接到孝武帝的密令后,贺拔岳开始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这些军事将领基本以贺拔岳的旧部为班底,定居关中。他们要么是川武军士出身,要么是关陇本土的士族大户,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结合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就在贺拔岳紧锣密鼓地进行军事准备时,他的部下侯莫陈悦在高欢的挑拨离间下,暗杀贺拔岳于平凉。

贺拔岳遇害后,他昔日的部下,时任夏州刺史的宇文泰被众人拥立为继任首领,继续立足于关陇,与高欢分庭抗礼。

此时的宇文泰所面临的局势并不乐观,关陇内部他自己所属的军团主要以原六镇鲜卑人马为主,人数不多,而此时贺拔岳的旧部对他并非心悦诚服。面对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关东高欢,仅有700万人口的关陇,实力远远不如高欢。

当时关陇地区的地主阶层大多都是晋末丧乱以来,避难于此的人文志士。无论是扩充军事力量还是政治上要有所作为,宇文泰都必须获得关陇士族的认同和支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宇文泰为团结关陇的各方势力,与他们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军事同盟,逐渐形成了“关陇集团”体系。

宇文泰成为主帅后,首先安抚了贺拔岳旧部的军心,随后收拾了杀害贺拔岳的侯莫陈悦,稳定了关陇地区。孝武帝元修也在昔日尔朱荣的宠臣斛斯椿的忽悠下投奔了长安的宇文泰。

面对出逃的皇帝,高欢似乎无所谓,顺手又立了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元善见为帝,史称孝静帝。高欢还把都城迁往了邺城,同时拆毁洛阳城的宫殿,把建筑材料也运往邺城。洛阳城里的40万户居民也被强制一同迁往邺城,300余年的北魏京都,化为一片废墟。

孝庄帝元修投奔长安的第二年,因和宇文泰之间产生间隙,被宇文泰毒死。随后临洮王元愉之子元宝炬被宇文泰立为皇帝。此后,昔日六镇中的怀朔镇出身的高欢和武川镇出身的宇文泰,两人各自拥立皇帝,使北魏 *** 成东魏和西魏。

宇文泰控制了西魏政权后,被西魏孝文帝封为柱国大将军,他把武川人编成一军,并由武川人来统领。使得西魏的军事大权牢牢控制在武川人手中。

在随后的十三年中,陆续有七人被封为柱国大将军。这七人分别是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以及侯莫陈崇。这七人中,除了元欣是西魏皇族外,李虎和赵贵属于关陇本土士族势力的代表。其余都是出身代地武川。加上宇文泰,此八人史称“八柱国”。柱国,为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立,意为军队的高级统帅。

为了抗衡东魏的高欢,宇文泰创设了府兵制,以十二大将军、八柱国为其将领。八柱国中,宇文泰虽为柱国之首,总领诸军,但是其地位早已超然,元欣作为皇族,其兵权有所限制,柱国对其而言只是挂名,剩余的六人每人统领两名大将军,就是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 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这就是府兵的 *** 了。

十二大将军中,除了元育、元赞、元廓来自宗室外,其余的宇文导(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贵、侯莫陈顺、达奚武、豆卢宁、贺兰祥(宇文泰的外甥)、王雄、李远、杨忠(杨坚之父)皆出自武川和关陇士族。

关陇集团各势力为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柱国和各将军们之间互相联姻,借姻亲关系巩固彼此之间的结盟关系。宇文泰先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西魏废帝元钦,李密的父亲李辉,杨坚的弟弟杨瓒,贺拔岳的大儿子贺拔纬,赵贵的儿子赵永仁。他的第五女嫁给了大将窦毅,窦毅的女儿也就是宇文泰的外孙女嫁给了唐高祖李渊,并为李渊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儿子。

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堪称历史上 *** 岳父,他把三个女儿都嫁入皇室。长女为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四女嫁给了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儿子李昞,生子李渊,便是唐高祖。后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七女成为了隋文帝杨坚的皇后。

从西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而这些家族后来的盛况,都源于在南北朝最后的乱世中这些名将的丰功伟绩。

八柱国中,元欣以皇室之威辅佐宇文泰;李虎以善战而立名;而赵贵对宇文泰有拥立之功;李弼文韬武略更胜一筹;于谨善于谋略;侯莫陈崇骁勇善战;独孤信以德抚民。正是由于这些人各显其才,最终铸就了宇文泰及北周的辉煌。

当然关陇地区的 *** 豪右如京兆韦缜、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武功苏椿、河内司马裔、敦煌令狐整也是宇文泰不可缺少的辅佐力量。

宇文泰在世时,关陇集团内部虽时有矛盾和摩擦,但是凭借宇文泰高超的政治手腕,尚能使得大家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彼此之间的融洽合作居于主导地位。

宇文泰去世后,无人能驾驭平衡彼此之间的关系,关陇集团内部便开始矛盾不断,危机四伏。

公元556年,西魏恭帝拓跋廓 *** 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宇文觉即位,建立北周,是为孝闵帝。作为宇文泰侄子的晋公宇文护却摄政专权,引起了元勋曾经八柱国之一的赵贵不满,于是密谋除掉宇文护,事前找昔日八柱国之一的孤独信商议,被孤独信阻止。随后此事被宇文盛告发,赵贵被杀,孤独信被逼自尽。

生性刚毅的孝闵帝也不满宇文护的专权,于是联合李植、孙恒、乙弗凤等人企图杀掉宇文护。但被人告发,孝闵帝被废,最终被杀,而李植、孙恒、乙弗凤等人也被宇文护除掉。关陇集团内部逐渐失和,随着杨坚势力的崛起,则直接导致了关陇集团的衰落与灭亡。

关陇集团出身的杨坚,在代周之后建立隋朝,他深知关陇集团对皇权的控制和威胁。所以在取得政权后,极力打压关陇集团势力。他对关陇集团出身的子弟不再付以重任,为了彻底摆脱关陇集团的影响,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二人甚至兴建东都洛阳,将政治中心迁移到关东。其政权中人物已摆脱了“关中本位”之限制,关陇集团在杨坚禅周之后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其功臣和宰相出身于关陇集团的已不及半数。无论是从当初太原起兵后的立功名单还是唐高祖朝宰的相名单中,都看不出当时仍在执行“关中本位政策”组建关陇集团。到了唐太宗时期,无论是功臣宰相的名单中,还是凌烟阁画像名单中,关陇集团人物都非常寡少,只占少数,唐太宗仍然不执行“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消失于唐初,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长孙无忌或许是关陇集团最后的绝唱。

寒气冲天意思?

应该是牛气冲天,意思是:比喻事业兴旺发达,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也是指一个人的气焰嚣张或自信到顶点或者很厉害的意思。

拓展造句:

1、国庆节到了,给你一组祝福“组合拳”: *** 拳隔山打牛,祝你牛气冲天;第二拳降龙伏虎,愿你龙威虎猛;第三拳偷鸡摸狗,贺你鸡犬 *** !

2、晨曦中最温暖的那缕阳光就是我对您最真挚的祝福,夕阳西下时最夺目的那末红霞也是对您最热诚的祈祷:牛年元宵节,祝您牛气冲天!

刘郎已恨蓬山远?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

1、这句诗的意思

我就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谁知更隔着蓬山千万重!

可说这是李商隐的一首艳情诗。写的是女主人思念远方的情郎,远隔千里难相见。也抒发了男子对身处它乡情人的刻苦思念之情。

2、作者写这首诗的缘由

李商隐为会写这样一首诗呢?原来他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在这期间,他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恋,可是他们的感情却不能让外人明知。

所以,他只能以诗代情,并隐其题。李商隐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可以说很多都是描写他两人之间的思念的情诗。因此,这首诗也不例外。

3、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意思是:

说好的要过来,其实就是一句空话,此去便杳无行踪。我在楼上等着你,一直到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因为别离而积思成梦,梦里悲啼,长唤难醒;醒来就匆匆提笔给你写信,那急切的心情,还没等墨磨浓信就写完了。

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我就像那古代的刘郎,早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所思念的人啊,更是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4、那么诗中的“刘郎”是谁?有什么典故呢?

“刘郎已恨蓬山远”一句取自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

刘晨阮肇是刘义庆的《幽明录》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的刘晨、阮肇两人一起到天台山采药,结果迷了路。

他们在山里困了好多日子,所带的干粮也吃完了,两个人饥饿难忍。幸好山里有桃子等野果,也有溪水喝,他们就靠这样勉强度日,但也始终没有走出天台山。

有一天,他们正走着,发现了一条大溪。溪边有两个姿色妙美的女子,就像天上的仙女一般。

两位女子见到他们笑道:“刘晨、阮肇你们俩可是来晚了。”

刘晨、阮肇一听,非常惊讶,仙女们竟然知道他们的名字,好像是老朋友一样,于是他们就跟着仙女们向前走。

仏女把他们带到了一间瓦屋里,屋里挂着绛罗帐,帐角上挂着铃铛,上面金银交错,床头还站着十个侍婢。

仙女们又请他们吃胡麻饭、山羊脯、牛肉,味道甘甜美味。

吃完饭,有仙女走进来,手里拿了几个桃子,对他俩笑着说“祝贺我们夫婿的到来”,于是刘、阮两人就与仙女结为夫妻。

过了十天,他们想要回家,但仙女们不让,只好又停留了半年。

适逢春日,刘晨﹑阮肇更加思念家中,于是仙女们就叫来三四十个女子,奏乐送别二人,并给他们指出回家的路。

两个人到家后,却发现亲人和邻居都不见了,家中的房屋也变了,一切看起来是这么陌生。

这时有人来,说是他们的七世孙,还说祖上说他们两个人去山里采药,迷了路就再也没回来。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这时已经过去了三百年时间了。

“刘晨阮肇”这个典故被后世的文人不断写进诗词,“刘郎”和“阮郎”就成了“情郎”的代名词。诗人李商隐也是借用这个典故,写出了自己怅惘与思念之情。

5、如何欣赏理解这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诗人运用刘郎的典故,充分描写了两人想再相会的那种期望与遥遥无期绝望心情。也刻画出了诗人所表现的相思、怅惘、忧愁的多重情感。诗人的“一万重”更让这种忧伤之情与苦闷更加突显,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情感更加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李商隐用这句“刘郎己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就是想告诉后人,当年的刘晨已经找不到回去以前仙女居住的路了,而我现在要找到你比当年的刘晨还要难,不管怎么说,刘晨最终还是有回家的路,但我去哪里找你都不知道。这种无奈、愁绪、怨恨、又有所期待之情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图片来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