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太阴陷-为什么盈则亏

admin2022-12-21 10:49:0834

紫薇斗数太阴陷,为什么盈则亏?

古人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总结积累了许多经验,以俗语或警句的方式流传下来,给后人以警示和启迪。

这里要探讨的“盈则亏,满则溢,盛极衰,喜极泣,欢余悲”是一组同意警句。

为什么盈则亏,满则溢,盛极衰,喜极泣,欢余悲?这其中又有何道理呢?

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月有阴晴圆缺”,即:月亮圆了以后就要逐渐出现亏损,变得不圆有缺;水盛满了以后就会流出来,这是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万物皆是如此,就如所说,人的发展与情绪也是:“盛极衰,喜极泣,欢余悲”。

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发展的巅峰,或是极度欢愉喜庆之时,往往容易失去理智的控制,对意外等疏于防范,这就容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或意外,所谓的“乐极生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盈则亏,满则溢,盛极衰,喜极泣,欢余悲”说的就是物极必反之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容易走向其反面,没有永恒的完美。

古人对物极必反的道理是深刻领悟的,除上述警句外,还有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即俗话说的“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等。“盈则亏,满则溢,盛极衰,喜极泣,欢余悲”的道理,对今天仍具有指导作用,那就是警示我们,为人处事要低调谦逊,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与人交往要把握分寸,不要把话说满、把事做绝……

只有掌握好“度”,理解“福兮祸所伏”,时时中和恭谦,处处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我家祖传算命?

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什么叫迷信。迷,通俗讲做迷糊,是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的意思。但若组词做“痴迷”、“迷恋”则是中性偏褒义之词。迷信,则是痴迷更痴迷的信一种学说或者事物,思想意识为其左右,是否迷糊了,不一定。有人痴迷一种学问或十分的执著一件事物,则是信念坚定,若是善念,必利己利人。反之,亦然。

由此,可以说,算命不是迷信,不过是一种术业,或者一门学问,过去,则是一种职业。若是痴迷了,便是迷信。

中国古代算命术的由来

据可靠文字记载,中国自商代以来便有算命术,甲骨文就是记载当时算命的过程和结果。这种算命术叫龟占,甲骨文上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卜辞”。所谓“命”,包括自然界的变化,世事和人事,不仅仅是现在所说的“算八字”。

殷商时期的西岐开始流行蓍草占卜,也就是“易占”。易占的结果被不断的总结、提炼,最应验的被记录下来,就是卦辞和爻辞。卦象、卦辞、爻辞后来被编纂成书,这便是《周易》。《周易》在西汉时开始被大规模的解读、解析,八卦被赋予象、数、向、义、理等新的元素,为易占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提高了《周易》的应用效率,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与此同时,以京房为代表的《周易》象数派,引入邹衍五行终始学说,代入天文学阴阳干支概念,更准确的诠释了《周易》祥察周天变化之本义。京房的易占,就是后来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甲法”,又称“六爻预测法”。

纳甲法是周易预测正宗 *** ,别看奇门遁甲、大六壬,以及“易隐”等易占多么的高古神奇,其实都是在纳甲法的基础上,不断代入元素,运用不同工具,增强了信息量和预测的难度而已。

由于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与易占,民间逐渐以此引申和分流。人们发现,人的出生信息与天文干支是相通的。于是,也按照易占的方式,运用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则,推算人的命运。由于这种预测术是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为基准点,来运算人的未来,便称为算命。又因为年月日时是构成人出生时的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又是由八个天干地支组成,所以,算命术又叫做“推四柱(四柱预测)”、“算八字(掐八字、八字预测)”。

中国古代预测学大致就是这两大分类,其实也是本宗于一源。这两大源流后来又继续分支,大致有堪舆术、测字术、相术等等。至于马前课、圆梦术、择吉术,等等,属于民间杂占,并非正宗 *** ,也不是周公、诸葛亮所发明。熟悉周易基础理论,掌握阴阳五行规则,这些杂占不在话下。

中国古代算命术不是迷信

本文导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算命术,需要有一个辩证的思想。因而,我从两个层面来简要讲一讲个人观点。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周易》的价值和内涵。《周易》是研究宇宙变化规律的大学问,是人类更高等的哲学。我不赞同中国古代哲学是朴素的辩证法之说,有《周易》在,就是一座人类文明的巅峰。

所谓“周”,并不是朱熹所言之“代名也”,而是周天,也就是宇宙。“易”则是由日月构成了这个字,日落月升,月落日出,是周而复始的交替,古人早就由此认识到天是圆的,是谓“周”。由此,得出太阳、太阴概念,这便是中国古代预测术的重要基石。《周易》就是根据周天的变化,推演宇宙间万象变迁。而五行终始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形态构成,此说迄今无法推翻,而且因为其赋予了阴阳概念,即便是反物质出现,五行学说也立得住。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形象的揭示了宇宙间目前认知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也隐含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变化规律。

周易之“易”有三义,我认为,“太仆掌三易”并非指的是“连三、归藏、周易”,而是指周易的三种变化状态,即简易、变易、不易。连山、归藏、周易是“易”发展的三个阶段,原本就如一棵树,由种子到树苗到成材,是一棵树长成的三个不同的时期而已。若是把太仆掌三易说成是连山、归藏、周易,则太仆只掌一易,是句废话。

周易之三义中,简易就是每个卦的爻变,没有改变卦的属性,是内部的量变。变易则是六个爻全部由阴变阳或者由阳变阴,变成了另外一个卦,则其五行属性发生了根本改变,是质变。不易,则是一个卦没有动爻,没有发生变化。然而,由于自然运行发生了日月、节令、方位等等的变化,不变的卦暗藏着变化。这就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理论的最早诠释。

落脚到算命(算八字)上,人在出生时就带有先天信息,要不,何来“先天性不足”之说呢?这个信息就是八字,比如,我写这篇回答时,有一个小生命隆重来到人间,则其生辰八字为:己亥 乙亥 己酉 壬申(今日立冬),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方位也以干支标记,那么,这个小生命的出生信息就与宇宙相通了(宇宙即时间和空间)。如此,其四柱上的每一个干支信息,就要与时令、方位相适应,并中和其他柱上的生克关系,否则,就会产生不寻常的信息。而随着他(她)的不断成长,将面临每一天每一时自然信息的变化,其成长过程就要以其先天信息应对这些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实践证明,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密码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读的。中国古代算命术基于这样的原理,我想,它不是迷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古代算命术又是迷信,为什么呢?

*** 是更大的硬伤

算命术自发明以来,祖师爷教人以善,帮助世人趋利避害。但是,由于这个行当逐渐职业化,其弊端便逐渐凸显出来。首先一条,便是宣扬 *** 。

所谓 *** ,就是人的命运是先天性的不可改变的,无论如何努力,都是枉然。这种 *** 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古代算命术的精髓。古代大师讲得很明白,他们把人的一生分为“命”、“运”两个层级,命是先天性的,运则是成长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的出生无法选择,即便是现代医学发达,可剖腹产选择出生时间。但是,从我的实践来看,几乎无一例能够按照事前预测得到想要的“麟儿”。我们得尊重宇宙规则,遵循自然法则,人的意志若是强加给自然,纵然一时得逞,也不可能决定一生的命运。为何?

命,是人生的出发点,然后,要经过漫长的跋涉,才能到达终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风和日丽、大道坦荡的顺境,也将经历险山恶水、暴风骤雨的逆境,甚至有致命的打击和生死的考验。这就是“运”,运就是人生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运”,这不过就是选择人生道路,不断完善自我的问题。

在算命术中应用,就是以人的出生信息,与每一段的运程(大运)、所处的年(流年)月(月令)日(还可以推算到时辰)、方位、所处的环境、所交往的人群,所从事的职业,等等诸多元素相比较,综合判断人的状态,推演未来变化趋势。

而这些元素同样以阴阳干支来代表,形成一个小宇宙,来分析判断人在这个小宇宙之间出于何种状态。如果好,就继续在这个小宇宙中运行自己的“命”。如果不好,则可以来一次小小的时空穿梭,进入到另一个小宇宙。这个其实不难,比如,身边的环境不好,可以稍作改变,移动一下方位即可。

然而,很多职业算命人并非如此运用古代算命的精髓,宣扬 *** 者不在少数。这样,就造成了对命运的迷失,从而失去了人生方向,以及对未来的判断而丧失信念。中国古代算命术是被玩坏的,自己把自己送到了“迷信”的路上而遭到历代排斥甚至打压。

其次,很多江湖骗术伤害了这门古老的技术,被无情的扫进了迷信的垃圾堆。江湖之上有高手,也有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大师、高人,他们以自己的良知默默的传承技艺,不夸大算命术,谨慎的从业或者潜心的研究。这样的大师值得尊重。

但是,一些有术或者无术的江湖术士,从业道德非常低劣。技术较高者,先讲准一个人此前发生的事情,得到高度信任后,便信口雌黄,编造其人未来的灾祸。然后,索要钱财,帮人“解灾”。到此,有谁敢不信?在此,绿野老道揭秘一下,所谓解灾,就是时空趋避。上面讲到,咱们可以来一次微型时空穿梭,选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位去做相同或者不同的事情。比如,咱们要踢一场球,预测出选定的日子下大雪,那么,我们再另选一个日子,这场球岂不是踢成了么?这样,根本就不需要搞那些荒唐的仪式,甚至画符、吃解药解灾。

至于学了几句口诀便敢街头算命的人,他们只是混生活而已,并无害人之心。懂得这一行的,尽量别去打扰他们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正是邪,完全在于从业者的选择。这种选择,也是“运”的抉择。算命原本不是迷信,咱们千万别自我迷失,自陷迷信泥淖。而要以科学的辩证态度,谨慎对待,任何夸大、神化、乃至于居心不良都要予以 *** 和去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做学问的一个基本态度。

上述言论仅供参考,如有冒犯哪位大师,敬请谅解。

铁扇公主为什么不把芭蕉扇送给红孩儿?

凡事不能假设,如果铁扇公主能提前知道一家人的凄惨下场,她不仅不会把芭蕉扇送给红孩儿,而且会提前赶到号山看着红孩儿,不让他招惹孙悟空这尊瘟神。

孙悟空和红孩儿发生冲突在前,铁扇公主事前并不知道。

红孩儿盘踞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铁扇公主居住在翠云山芭蕉洞,一家人住的说起来似乎没多远,但委实也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

孙悟空求助观音降服红孩儿后,又先后遇到了衡阳峪黑水河鼍龙、车迟国虎鹿羊三仙、通天河灵感大王、金兜山独角兕、西梁女国的如意真仙及女儿国国王和蝎子精、真假美猴王等八关后,才到达火焰山。

途中经历了十六难,两个国家、三条河流、四座大山,这应该走了相当远的一大段距离,中间更是山水相隔、路途艰辛。

取经团队到号山的时候,铁扇公主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因为她是一个得道的女仙,已经达到了长生不老之境,唐僧肉对他已经没有了吸引力,所以她不关心。

再说红孩儿在她眼里还是个小孩子,她只知道他贪玩好勇,当然也知道他喜欢欺负人,但她绝对没想到这个熊孩子竟然敢捉住了唐僧,而且还想吃唐僧肉。

直到红孩儿被观音收为善财童子,带回了南海,消息才传了过来,但这时候一切都晚了。

芭蕉扇乃铁扇公主至宝,有其特殊使命。

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至宝,本是昆仑山混沌之初天生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气。芭蕉扇能给火焰山降温施雨,保护火焰山这一带的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也就是说,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有其天生的特殊使命,它必须经常在火焰山灭火使用,否则火焰山这一带的百姓无法生活,所以他不能轻易外借。

其实这个火焰山的形成还和孙悟空有莫大的关系,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太上老君关进八卦炉中煅烧,出炉时他蹬倒了八卦炉,掉下来一块炉砖形成了火焰山。

正好芭蕉扇有两把,太上老君也有一把,他的那个是生火加温烧炉炼丹用的,而铁扇公主的主要是灭火降温的,二者功能正好相反。

这两把芭蕉扇具体关系不可靠,但是太上老君却借故派了个看炉道人,在火焰山守了五百年,直到唐僧师徒过去了才回去。

红孩儿法力高强,用不到芭蕉扇。

红孩儿外号圣婴大王,他仅用三百多年就炼成了三昧真火,口里能吐火,鼻子会喷烟,武功非凡,是个十分难缠的人物。

他的武器是一杆丈八火尖枪,和哪吒的枪一样。西游记中凡是用枪的都很厉害,二郎神用长枪,孙悟空打不赢他,黑熊精用长枪,孙悟空也打不赢他。

他本身武功就和孙悟空差不多,二人打斗多时不分胜负,后来猪八戒抢功,上来围攻,红孩儿毕竟还小,胆怯害怕了,于是锤破鼻子施展三昧真火,把孙悟空、猪八戒二人烧的狼狈而逃。

红孩儿又很狡猾,他变作一个赤条条的孩童吊在树上,骗得唐僧同情,后来孙悟空背他时想摔死他,又被他识破及早逃走了。

红孩儿占山为王,作威作福,有自己的一大帮手下,方圆百里的土地山神都得给他上贡,不上贡就要狠狠地被欺负,简直就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小霸王。

孙悟空根本奈何不了他,最后还是去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又让惠岸去天庭借来专用武器,最后才设计擒住了他。

综合分析,红孩儿的法术神通和功夫都要远远高于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根本就没有担心过他的安危,所以就没有把芭蕉扇送给他。

为什么说沙僧是隐藏的最深的一个人?

沙僧,绝对是《西游记》中一个不出世的高手,他的实际表现和真实实力之间的反差,再一次告诉了我们普通人这样的一个道理:和尚真的不一定老实,有时还很可怕。

印象中,清代文学家李渔笔下有位叫权老实的,平时踏实稳重,实际一点不老实。古龙《陆小凤》里面有个叫老实和尚的,也是一点不老实。

现在看来,也许是李渔和古龙对于《西游记》看得很深很透,把看上去沉稳、内敛、老实的沙和尚,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吧!

人群中,最沉默的那个人,往往最有实力。现在,唐僧身边,一只猴、一只猪、一只马,恰恰只有沙僧是最沉默的那个人。

一、沙僧降妖宝杖的背后隐喻

降妖宝杖重5048斤,据说,宝杖的木材是吴刚所提供,就是广寒宫里那个伐树不停的吴刚。杖心为金质,杖表缠有万道珠丝,长短粗细可随意变化。

奇怪的是,师兄弟三人,除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是13500斤,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也是5048斤,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紫薇斗数太阴陷-为什么盈则亏

其实,这就和唐僧的名号唐三藏有关了。

佛学上,三藏代表修行圆满后成就的所有 *** 大智慧。具体为经藏、律藏、论藏,包含了人道修行的所有佛法。佛祖曾说:“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所以,唐僧之所以又叫唐三藏,实乃已经预设其成佛去成就三藏了。

而一藏之数呢,恰恰就是5048。一藏之数又代表佛法本身是圆满的,其对应的是经藏。经藏度鬼,所以你看,沙和尚、猪八戒拜师唐三藏之前,是否就是魔鬼的模样?三藏之数15144,金箍棒13500斤,同样也在暗示,孙悟空最后虽然和唐三藏一样成佛了,终究修行未能圆满。

兵器是人使用的。

师兄弟三人,只有沙僧是人,他的降妖宝杖又暗合一藏之数,本身就已经隐喻其佛法是圆满的了。对沙僧而言,西天取经之行,只是走个流程、以完成正果,如何去走其实并不重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站在沙僧的角度,你以为他有必要把自己的实力完全展示出来吗?

二、为什么是赤脚大仙为其求情?

沙僧身为卷帘大将之时,在蟠桃宴上失手打碎了玉帝心爱的琉璃盏,遂被“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关键时刻,赤脚大仙出面求情,玉帝于是将其贬下凡间,每七日用飞剑穿其胸胁百余下,以示惩罚。

赤脚大仙何许人物?《西游记》中如此描述:中间现出一尊仙,相貌昂然丰采别。神舞虹霓幌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名称赤脚大罗仙,特赴蟠桃添寿节。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是一个有资格去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的神仙。同时,也是一个在天庭没有任何职位的神仙,因为赤脚大仙属于散仙。

另外,从赤脚大仙去瑶池赴会途中、被孙悟空连哄带骗去了通明殿、再幻化成他的模样去蟠桃会上骗吃骗喝来看,这位大仙也是个实诚的人,心里的弯弯绕很少、比较听信于人。

现在,玉帝动怒之下,要对身边人下手,天庭这么多有职有位的神仙都默然无语,他一个体制外的却主动出面去求情了,不是很蹊跷吗?

俗话说,疏不间亲,又说家丑不可外扬。天庭这么多位高权重的神仙,天天看着卷帘大将在玉帝身边鞍前马后地把帘子卷来卷去,难道不知道他们关系很亲近吗?

有人说,不就是一个卷帘子的下人吗,有啥亲近的?只能说,那是你没有做过领导。要知道,一个能够随意进出领导办公室端茶送水、抹桌扫地的阿姨,绝对是领导放心信任的人,要不,你办公室偶尔做点好人好事还不马上给你捅出去?

既然大家都知道玉帝和卷帘大将很亲近,那为什么又不去劝解呢?这是因为,从古至今,外臣干涉过问内侍的事情是很犯忌的,不唯人间,上界也是一样的道理。

玉帝当然更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赤脚大仙的出面求情根本就是玉帝本人授意之下的行为,一则他是体制外的,本身没有多少顾忌,二则实在赤脚大仙太实诚了。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诸葛亮要军法从事来惩罚关羽,不就吃准了刘备、张飞他们肯定会求情吗?

玉帝显然比诸葛亮更高明,他是看清了可能没有人会出面求情,所以早就把肯定喊会刀下留人的赤脚大仙给安排好了。

实在是,这根本就是卷帘大将配合玉帝演的一场戏,虽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毕竟,事情本身是来不得半点疏忽的。

三、演这出戏的目的是什么呢?

原来,卷帘大将幼年时,游荡乾坤遇真人,修得三千功满,才被玉帝亲口封为卷帘大将,在灵霄殿下侍銮舆。到底什么样级别的真人教出的徒弟,才能得到玉帝如此信任、垂青、厚爱呢?

道教体系中,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 *** 位尊神。其中,三清指的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所以,答案是只有三清教出的徒弟,玉帝才会如此亲近地放在身边。卷帘大将遇到的那位真人,应该就是三清中的一位。

如此,一切疑问也就迎刃而解。天庭这么多神仙,演这一出戏的目的就是既要培养提拔卷帘大将,又要堵住众神仙之口。

于是,玉帝找借口将卷帘大将贬下凡间,并让其受尽每七日飞剑穿胸肋之苦,以减轻各方面的议论和压力。沙僧呢,也装得苦不堪言,并且连吃九个取经人,既示对惩罚的不满、也示对佛教的抗拒。

一时,佛、道双方众多高层对他们主仆的真实目都摸不着头脑。

而玉帝的真实目应该就是:提拔卷帘大将的同时,让其作为佛道之间隐秘沟通的桥梁。换句话说,沙僧本人就是玉帝想了解掌握佛教动向的最为可靠的信息渠道。

佛教那边呢,即使有人会怀疑沙僧,也会止步于此。一则唐僧是佛祖二弟子金蝉子历经十世转世而来,前面九世的转世,是否就是被沙僧吃掉的也未可知,现在如果怀疑人家过份了,沙僧趁孙悟空、猪八戒不在,干脆把唐僧吃了怎么办?

二则沙僧拜师唐僧、投奔佛教,实为观音菩萨指点,众所周知,观音菩萨是如来佛祖最为信任的菩萨,等同于佛教的发言人。不信别人可以,怎么能不信观音菩萨呢?

要知道,观音菩萨在道教那边也被深度接纳。观音菩萨前身慈航道人本为玉清元始天尊门下高徒。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观音菩萨代表的是悲。可是在民间,历来称颂观音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很显然,这里也有慈航道人的影响在内。

所以,低调寡言的沙僧,实在是佛道双方本质上都能接受的人物,也是双方都需要的人物。

四、沙僧的实力

《西游记》里,沙僧貌似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甚至经常不是被这个妖怪打败,就是被那个妖怪抓去。如宝象国不敌黄袍怪而被抓。如通天河与猪八戒合战金鱼精,两个时辰不分胜负。如敌不过六耳猕猴,驾云逃走。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说,这就是沙僧真实的实力,你们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大家想一想,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下凡,曾经一殿为臣,人家也是带有秘密任务才偷偷下凡,沙僧会去赢他吗?金鱼精是观音菩萨手下的,沙僧和八戒借机讨好还来不及,会去赢它吗?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本领差不多,沙僧赢的话不是让猴哥下不来台吗?

所以,沙僧输是正常的,赢才是不正常的。

也许有人会说了,明明沙僧本领不行,你别叽叽歪歪、生搬硬套帮他找各种理由了。

那好,我们就让沙僧自己说。

在流沙河大战悟空和八戒时,沙僧是这么说的:“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 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

可以说,不但没有一句谎话,反而把他最关键的工作职责也表露了出来。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这不就是妥妥的御前带刀侍卫吗?李连杰演的《 *** 保镖》大家都看过吧,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通常,高层上面,要么有地位,要么有实力。新闻里大会,经常看到清一色的工作人员倒茶、一众的黑衣人把门,如果你只是把人家想象成 *** ,那也没有办法。但可以明确的是,里面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能干趴下三五个民间壮汉,这就是实力。

而卷帘大将,就是高手中的高手、心腹中的心腹。卷帘只是他的副业,警卫才是他的本职。

“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

这是沙僧另外说的一段话,个中信息丰富异常,一句话,他的人脉资源远非常人可以想象,知道的秘密也绝非普通神仙可以比拟的。

很明显,这是一个内在实力和实际地位都高高在上的和尚,只是他的低调、谦虚、内敛,让大家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紫薇斗数太阴陷-为什么盈则亏

五、南无八宝金身罗汉

“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幸皈吾教,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这是佛祖对沙僧个人表现的总结和表彰。

金身罗汉,原本是授予乌鸡国国王的。向日,佛祖差文殊菩萨度乌鸡国国王早证金身罗汉。文殊菩萨囿于工作纪律要求,以凡僧见之,国王不知好歹,把菩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如来知情后,即改变了主意。

这次灵山大封,佛祖就把本来一国之君才得配享之的封号,转赠给了沙僧,以示肯定和鼓励。

佛教中,通常佛的地位高于菩萨,菩萨的地位高于罗汉,罗汉的地位高于使者。但是,这只是一概而论,只能说大体如此。比如,观音菩萨的实际地位就要远远高于大多数佛。

实际上,猪八戒受封的为净坛使者菩萨,白龙马受封的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沙僧受封的为金身罗汉菩萨,虽然比不了佛,实际地位要高于罗汉、使者的。区别在于,猪八戒和白龙马成就的正果等级都是职正果,沙僧成就的正果等级为大职正果,比猪八戒和白龙马要更高一些。

这么解释吧,比如同是市委 *** ,有的是省委候补委员、有的是省委委员、有的甚至是省委 *** ,这些 *** 的真实地位也就有了明显的差距。虽然,称呼上,他们都叫某 *** 。

沙僧所获赏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虽然是菩萨的封号,却获得了佛的荣誉。理由为,唐僧和孙悟空分别被封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成就的就是大职正果。

也就是说,沙僧已经是佛的正果等级,相当于一只脚已踏入佛位,可以说是“准佛”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由卷帘大将而金身罗汉,沙僧妥妥地一直在道、佛两家的高层认真工作,却又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语。这样的工作经历,除了观音菩萨,又有谁能比得了呢?

鲸豚沉潜 *** ,幽兰沉湎于山谷。果然,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如此的低调和优秀。

沙僧,就是那样的一个人。

满执位是什么意思?

满执位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十二建星,是用来测黄道吉日,与四柱命理没有直接关系。

其在古代星象学中叫“十二值”,别称叫“建除十二客”。“十二迮星”是以十二个字命名的,依次序排列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十二建星是与破军星的位置相联系的。

破军星,又叫瑶光星,是肉眼也能看见的北斗七星斗柄柄头的星。农历每年有二十四节气,通常每月一节一气,节气不同,破军星按北斗星斗柄方向所指的方位也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