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算命原理-周易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admin2022-12-20 22:10:0516

周易算命原理,周易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周易是研究变化的学术。它将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纳为64类过程——即周易的六十四卦。但事物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它会在外力影响下改变它的自然轨迹,从一种过程的中途忽然变轨到另一种过程,这种不同过程之间的转化我们称之为——爻。周易的爻辞是分析和描述那种变化特征及其得失的文字。

周易预测的道理,在于同构异体的自然物之间具有同率感应——与自然界的共振原理近似。

以筮具感应所预测 *** 的节律特征,从而产生卦象,于是便可以以卦论事,预测事物发展的现状、变化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叫做卜筮。 其实它是以八卦为基本工具的体系,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地说:物有八态,谓之健顺丽陷动止入说,态之所变凡六十四种,是为过程。——也就是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从八卦讲起来就更复杂了,涉及抽象的八态,还是省略吧。

周易算命原理-周易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周易是谁写的人?

易经不是一个人写的。是三代圣人写的,伏羲,周文王(和周公),孔子。伏羲写的是先天八卦,周文王写后天八卦,孔子编十翼。

易经恐怖,形成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字呢。所以被誉为“无字天书”。

哈哈,终于被我找到一道我想回答的题了,你是我 *** 个认真回答的人。一定要选我,一定哦。不选我你可能真的会后悔。我算是易经的半个专家了。我还会用易经来算命。也可以教你。易经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哦。它形成,原理,怎么运用,都可以问我。

为什么以现代的阅读方式很难读懂周易?

《周易》确实难于读懂,读不懂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现代阅读方式引起的问题。在古代,《周易》就已经很难懂了。所以注释《周易》的著作形成了巨量的文献。这些注释,有的简化了《周易》,但不能说解得有道理;有的加上了各种新理解、新的解易 *** ,让《周易》更难懂,失去了《周易》“简易”的旨趣,注释本身就构成了理解《周易》的障碍。

冯友兰曾经把《周易》比作“宇宙代数学”。这个比喻用一门近现代的学科,比拟《周易》抽象性、普适性、模式化的特点和作用,还是很贴切的。但是,代数学和《周易》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要用代数学这样的近现代学科的思维 *** 去理解《周易》的思维 *** ,那就会发现,两者是大相径庭了。

周易算命原理-周易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题主所说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阅读是通过习惯性的思维进行的。

我们就用代数学的思维 *** ,和《周易》思维方式做个比较,就会明白,如果从现代阅读方式方面来讲,《周易》难懂,确实和现代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目的有关。这里举几个方面的问题试做探讨。

1、代数学的现代思维要求知识的“确定性”、明晰性;而《周易》却与生俱来具有多义性、多解性。

比如,八卦的取象,乾,既可以看做从来不存在的龙,这是比喻,又可以看做是马,还可以看做君子。在具体看卦的时候,还可以看做是老人、君主、领导等等。代数学一开始就明确各个因子的含义,运算完了,a、b、c各代表什么,仍然代表什么,毫不含糊。而《周易》不然,一个卦代表的象,可以反复取象,重叠取象,这是代数学忍受不了的逻辑。

这还仅仅是一个取象上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有多种意义的解读。解读情景不同,甚至得出的意义完全不同。比如大名鼎鼎作为“元亨利贞”的《乾卦》,既可以解作君子有为的积极意义,也可以解作孤阳亢进的被动局面。

同样面对《无妄》卦,有人看做是无妄之灾的卦意,有人解作《无妄》是指不确定性、随机性。

这令运用现代思维的大脑迷惑不解。现代人会问:最准确的是那一种?对不起,专家们会给出许多个不同的“最准确”的答案。

这些答案实际上要看你观察的是什么事,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去索取意义。读《周易》一定要知道这种多义多解的特点,不为所困,才可以继续和《周易》交流下去。

2、代数学的现代思维要求知识的逻辑统一性、一致性,而《周易》却具有多角度、多层次观察的灵活性、跳跃性。

拿卦爻辞来说吧。《噬盍》卦,看卦象,上离下震,就像口中含有食物。《序卦》解作“合也”,就是合上嘴,咬东西。卦爻辞里,则看做是执法。这可以看做是咬东西的意义的引申,意义上是一致的。《噬盍》卦整体上是探讨关于执法的问题。从爻辞中看,初爻“屦校灭趾”、上爻“何校灭耳,凶”,说的都是施法行罚的问题,受刑人得到惩处,初爻小惩大诫,上爻罪大难逃惩处。

可是上下爻之间的二三四五爻,则是描述吃肉和吃肉吃出东西来的意象,它的象学意义,是指深挖案情,得到案情真相,从而进行治罪。这个角度相比初爻、上爻在字面上就有了变化的。读卦爻辞时,就要能发现这个区别。用卦爻辞时,更要明白,所指的主体各是谁。

代数学是不允许出现这样指代不清晰的情况的。a 、b、c、d,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表达式确定下来的。不容许任何“或者”和“可能”,论证运算也不允许随意转换逻辑主体,让人猜谜。即使研究或然性的概率论,追求的也是统计意义上的确定性概念。

《周易》的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 *** ,重视的是事物的 *** 性和或然性规律,从模糊的表达中,索取或然性的启示。

3、现代人更重视共识性,而《周易》取象比类的 *** 本身,给《周易》的理解、运用带来了理解的个性化和直觉性。这也是《周易》解说和注释层出不穷,又很难定于一尊的原因。

现代科学是以 *** 证性或者有共识的公理作为基础,然后运用严密的逻辑 *** 推理新的认知。在《周易》研究方面,则是建立在经验性、先验性的理论基础上,从八卦、六十四卦的卦象到卦爻辞,如何运用卦象、卦爻辞,确实和读者的个人认知经验、认知水平有绝大的关系。读解《周易》,大部分时候确实存乎其人,《周易》认知和推论 *** 的特点,确实带有难于取得共识性的问题。

《周易》作为经,还是要有共识性的。特别是它曾经是科举考试的科目。这要求它必须具有共识性的内容和 *** 。为了追求共识性,历史上曾经指定朱熹编写的《周易本义》作为标准读本。但是,这本《周易本义》仍然引起了巨大争议。清代多位皇帝均指定专人编写了“御纂”体的《周易》著作,最著名的如《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义》等等,但这也仅仅是“折中”各家学说而已。在当时,这可能是唯一一种能够忍受非议的“御纂”书籍了。

《周易》缺乏共识性,就难于形成公共的共同阅读经验,这和现代著作是不同的。显然,这违背了我们通常所具有的阅读经验。

当然,《周易》虽然全面来看,分歧较大,但在解释《周易》的易传部分,争议相对要少很多,所以,历史上长期是《易传》提供了对于《周易》的共识,帮助《周易》巩固和树立了经的地位,如果按《易传》去理解,共识性则要多一些。所以,你可以看到,在电视上讲解《周易》的,都是按《易传》,而且多数是按程颐、朱熹的解释来教学的。很可能,讲解人的读《周易》的范围,也就那么大。但这不能算是全面的《周易》知识。全面地理解《周易》,必然会体验到——不难不足以见识真正的《周易》。

周易算命原理-周易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4、现代人缺乏《周易》时代的历史知识、文字学知识,看不懂相关的注解,而且容易以今度古,很难入门,或者造成误解误读。

《周易》的意义,是从易象得来,是从卦爻辞引申出来。读《周易》一般人都是从卦爻辞入手理解。但卦爻辞撰写在殷末周初时期,它必然涉及到大量的历史背景,因为年代久远,这些知识要么被历史堙没,要么不被今日理解,非常容易误读。如乾卦的“龙战于野”,今人比较认可这个“战”就是打仗,其实这个“战”,当时应该解作是阴阳相交的意思。如《归妹》卦,那是用滕嫁制度的情况,比喻、象征婚姻不顺、不得其位、不得其志等复杂情况。对滕婚制不了解,就无法把握《归妹》卦的意思。

5、现代人没有形成对待《周易》用途的确定看法和目的,影响了对待《周易》的理解。

《周易》有象数、义理、训诂、文史、占卜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是互相联系的。但编写解释和研究《周易》的著作,对此分歧很大,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没有融会贯通各种知识和《周易》各个方面解释 *** 的成熟著作,给现代人入门和研究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和不得其门而入的窘境。《周易》研究有很大进步,现在看到了许多过去历史上看不到的出土文献,深化了对《周易》的认识,这是现代人之幸。但是同时,现代主流 *** ,又忽视《周易》的特色,限制了《周易》完整功能的研究和解释,把《周易》的特色斥为迷信、落后、原始,实际上是限制了现代人利用和发挥《周易》功能的视野和思维。如果不能客观认识《周易》的特点,按《周易》的或然性逻辑对待《周易》,《周易》的门是很难入的。

如果仅仅只是把《周易》放在封建时代教科书的水平上去认识,那获得的认识是很有限的。那无非就是谨守《周易本义》的义理一途,仅仅得到一些古人阐述的修身治国的旧道理,用来比附现代的现实,把它的功能降低到“四书”的水平,让《周易》向现代读者的水平看齐,而不是让现代人努力向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周易》的智慧看齐。

现代人读《周易》,要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找几本代表作,以易解易,按易学易,然后用现代知识帮助理解,而不能以现代知识去削足适履,进行强解,这样读《周易》才可能有意义。

想学易经预测?

如果想要 *** 学易经预测,循序渐进的 *** 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说所有术数、预测、风水类都统称为玄学,但现在由于易经名气太大往往玄学和易经几乎成了同义词,如果想要 *** 学习玄学,本人根据自身经验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四柱八字作为入门是 *** 的,但八字学起来稍微复杂,好处就是文献和资料多,坏处就是良莠不齐,自创学派的泛泛之辈数不胜数,能够去伪存真,学到正确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我推荐2本用来入门的八字书,一是邵伟华先生的《四柱预测学》,二是张成达先生的《教你速断八字》,邵伟华先生的书知识比较 *** 全面,入门书籍不二之选,但书中夹杂比较多个人见解,有些与主流思想不太一致,需要辨别学习,张成达讲求速断,所以比较精炼,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学习八字,光看现代人写的书远远不足,原因就是大家都是从古书中学习,二次转述的知识难免有些失真,所以要自己看古书,才能真正学有所成,古书一般来说最经典就是任铁樵注释的《滴天髓》,其他古书暂不推荐了,能把一本书吃透已然不易,古人断命有一个特点,就是抓住核心来断,言简意赅,没什么废话,也不故名玄虚,因为过去的人都比较实在,没有必要骗我们后人的读者,通过对文言文古书的学习,自己得到的知识升华是很明显的,就像是从武功秘籍参透 *** 一样,每个人得到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思想体系。然后第二点比较关键的就是大家都比较缺乏实战经验,学会八字断命知识以后,也不能学有所用,就像学会屠龙之术却无龙可屠,因此要多多断命,提升实战经验。

二、然后可以学习风水或周易预测,风水再此不多讲了,周易预测真正本源的就是六爻,延伸有梅花易数和奇门遁甲等等,说到六爻学习的话入门可以看看现代人写的六爻书,推荐王亭之先生的周易预测书籍,然后再看古书升华一下,有几本书是一定要看的,分别是《海底眼》《火珠林》《黄金策》《断易天机》,古书看完后,理论体系以及个人思想体系都已经很高了,剩下就是实战多断卦了,断卦有一个技巧,就是抓住核心的五行生克制化,取准用神,你的卦会越来越准,一事一测、卦不欺人。

三、总的来说,入门学习顺序可以按照下面顺序来学习:

*** 阶段学基础,八字、风水、手面相、取名择日

第二阶段学预测,六爻、梅花易数、六壬金口诀

第三阶段学三式,奇门遁甲,大六壬,太乙神数

第四阶段学星命,紫微斗数

另外就是,不要信什么数字能量学,什么手机号码左右生死吉凶,对此我不想过多置评,古人的理论能传下几千年,自有它的价值和道理,现在某些人的数字能量学,他人在一天,这学术就有一天市场,什么时候他不在了,自会消亡,相信古代也不乏跳梁小丑,但真正能流传下来的就又有几家呢。

修之深者可通道,用之久者可通神。只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风水师。

易经有哪些未解之谜?

且不说什么未解之迷,仅书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看过那么多引用、机械的搬用这段的,古代的、近代的、尤其是如今的有关《易经》的文章,只是照搬原文,未见有一篇文章把此原理解释明白、解释清楚的,给人的感觉总觉的作者自己只是机械地在说,他自己也照搬原著,他自己到底说的啥连他自己也未明白。未解之迷、未解、解不清的语句、道理、涵义太多太多了……为什么非天一生水?不能是天二生水?没有一篇文章能说清楚让人看明白能信服的理由,那怕能胡蒙出一个理由或原理的都未见到,只是皆是鹦鹉学舌,连自己也不知学舌的是啥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