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算命高人-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一语成谶的故事

admin2022-12-19 07:42:3578

武安算命高人,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一语成谶的故事?

1.“东南方有天子气”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有术士曾对他说:“东南方有天子气”。秦始皇对这一汇报十分重视,于是不久后开始巡游天下,先是向东巡,再是向南巡,其目的主要是希望 *** 南方的天子气。但很不幸的是,在第五次巡游中,秦始皇病死于沙丘。

2.“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句话的出处已无可考证,大概意思是即使楚国只剩下几户人家了,但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人。从秦国最终由楚人项羽所灭的结果看,似乎印证了这句谣言。

3.“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汉献帝元年,长安有句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 句千里草指董字,第二句十日卜指的是卓字,意思就是说董卓命不久矣,不久之后必死。说来奇怪,董卓不久后还真被吕布 *** 了。

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句话是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 *** 的口号。苍天指的是当时的东汉王朝,因为朝廷军队官员的服装以青色为主,黄天指的是黄巾 *** 军。随着张角病死,黄巾 *** 被 *** ,谣言也不攻自破了。

5.“燕飞来,啄皇孙”

汉成帝时,有句童谣:“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燕指的是当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这句谣言印证了赵飞燕与赵合德姐妹恃宠而骄,参与杀害皇子,谋害皇孙之事。

6.“李氏当为天子”,“桃李子,得天子”

隋炀帝征讨辽东时,有方士曾预言“李氏当为天子”,并建议隋炀帝杀光李氏族人。但却让李浑背了黑锅。李密一直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结果谁知“桃李子”指的是在山西起兵的李渊。

7.“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明朝建文帝初年,大街上有个和尚边走边唱:“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燕指的是燕王朱棣,后来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帝位。

想了解更多关于历史谶语和历史干货的,可以关注我哦,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小谢文史”。精彩更多哦!

关羽是如何力压众将把自己包装成武圣的?

在民间的语境里,孔子是“文圣”,与之相配的还有个“武圣”,也被民间尊为“武财神”,那就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将领关羽。其实,关羽的成“圣”成“神”之路远比孔子曲折。

关羽的一生可谓是战功卓著,他早期一直跟随刘备转战各地,期间曾被曹 *** 生擒,曹 *** 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适逢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 *** 亲自率军救援,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当时,曹 *** 为了留住关羽这样的将才,对去意已决的关羽仍重加赏赐,但关羽尽封曹 *** 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结拜大哥刘备身边。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关羽的“忠义之举”,为他后来晋封“武圣”打下了基础。

后来,刘备进兵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后曹 *** 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俘,被孙权杀害。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汉后主刘禅在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关羽牺牲后,也和大多数战死沙场的烈士一样,慢慢地也被时间遗忘了,直到唐德宗年间,关羽才被统治者想起。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设立“姜太公庙”,姜太公被尊封为“武圣”(这是我国史上的 *** 个武圣),享受国家级祭典。到了公元782年,为了扩大“姜太公庙”的规模,朝廷又才增加了从祀姜太公的人员编制。其中 *** 等为武圣姜尚、亚圣张良,关羽的老领导诸葛亮屈居于第二等的十哲。而关羽只是和张辽、邓艾、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这些汉末三国名将平起平坐的第三等六十四将之一。这也是关羽 *** 次亮相国家级祭典。

然而,到了北宋初期,朝廷以关羽“为仇国所擒”为由,把关羽从“姜太公庙”中移出,关羽也从配享国家祭典的名单中予以除名。统治者对关羽态度出尔反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拥曹反刘”的历史观的影响。他们认为曹 *** 拥立汉献帝是正统。

而这一“拥曹反刘”的确历史观直到宋神宗时期才得以改变。宋神宗曾自比刘备,对刘备推崇有加,完成了从“拥曹”到“尊刘”的重大转型,这一变化的更大受益者就是关羽。到了北宋末年,一生笃信道教,封赠过无数神灵的宋徽宗,就顺势给了关羽一个“崇宁真君”的尊号、 加封关羽为“忠惠公”。之后,关羽一直加官进爵,六年后,宋徽宗又加封关羽为“武安王”。道教也因此将关羽列为神灵。

到了明朝时,伴随着佛道两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关庙遍布全国,香火繁盛,甚至超过了官方倡导的孔庙。

对比岳飞,逝后数十年,就被宋宁宗追封为鄂武穆王,理宗时改谥鄂忠武王,身后之荣比关羽有过之无不及。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将岳飞列为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从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祖享”。而汉末三国人物中,仅有诸葛亮一人同样被选中,从祀于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景泰五年(1454年),岳飞庙建于汤阴故土,代宗景泰帝御题为“精忠之庙”。

而关羽的“封帝”之誉则迟滞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万历帝令司礼 *** 李恩,到北京正阳门上九疏珠冠一,真素王带一,四幡龙袍一,黄牌一,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加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

“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愤泄靖康之耻,誓清朔漠之师,原职宋忠文武穆岳鄂王,兹特封尔为三界靖魔大帝。”(封岳诏书)

关羽与岳飞同时封为帝君,其实这也是关羽首次被朝廷封帝号,和岳飞同时建庙合祀。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宗教行为,所称尊号并非谥号,宗教色彩浓厚,所以并没经过内阁和通政司,太常寺也没有接到旨意,和留下官方档案记录。所以明朝士大夫并不认可这个帝号,《明实录》无载,孙承宗《重修汉前将军关壮缪公祠记》,仍然按蜀汉的谥号称呼,修庙祭祀,仅在民间开始同时流传“关帝、岳帝”之称。天启时期,有太常寺官员专门上奏质询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也不足为奇了。

关羽真正受到朝廷尊崇,是到了满清时期。努尔哈赤自己及其子孙,以关羽为满清的战争守护神,每次出战之前,必烧香拜佛祈祷关羽护佑。

从顺治入关起,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之后10个皇帝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后变成“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乾隆甚至连他的谥号都强行改了。从蜀汉追谥的“壮缪”变成了“神勇”,后改“忠义”。这都是非常正式、写在官方记录里的 *** 行为。关羽不再仅仅是民间崇拜,而是正式获得了和孔子并列的官方版“武圣”的地位。

满清 ***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其政治目的的,为维 *** 治,愚弄百姓,给大家灌输“忠君”思想,满清时期,更有“刘备转世为康熙&乾隆皇帝,关羽转世为天神为满清皇帝护驾”的传说,迄今在许多地区都有流传。

不仅如此,为了独尊“关圣”,因抗金而受人崇敬的岳飞则被雍正帝正式下令将移出武庙。同时雍正帝还下令追封关羽三代,在全国各地普建关帝庙,关羽被满清造神为唯一的“武圣”。从此,“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一样,被清代列入国家级圣人,享受正式的国家祭祀。

关羽成“神”成“圣”,初衷虽然是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但是随着各种宣传的不断深入,民间对其崇拜的风尚已根深蒂固,使得关羽在民间的地位稳步提升,因此,关羽才会成为真正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

为什么现在有一些人会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是现在才有人否定的。实际上,在诸葛亮的同时代,就有对他军事才能持否定的意见了。

*** ,历史的诸葛亮,不同于小说的诸葛亮。

在讲到诸葛亮时,会遇到一个极大的问题。因为对中国人来说,诸葛亮有两种存在:一种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一种是文学上的诸葛亮。我们平常在说诸葛亮时,也会有二者之间游走,甚至是倾向于文学艺术形象的诸葛亮。

比如说,今天都知道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这些事,统统只是小说的虚构,但是仍然喜欢在话题中引用诸葛亮的这些事迹。这时的诸葛亮,就跟贾宝玉、孙悟空、武松这些文学形象一样,我们不是在讲历史,而是在讲文化。

我们要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就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而非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件事。那么,关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锦囊妙计的传说就不能引用了,空城计、草船借箭那些子虚乌有的事也不能再说了。我们从史籍来看诸葛亮的军事表现。

第二,诸葛亮在军事上的长处

诸葛亮在军事上有其长处。

首先,他是个高明的战略家。这从首见刘备时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来,给刘备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而后来的历史,也恰恰是沿着诸葛亮指明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他厉害之处。

其次,他是个高明的外交家。有人说外交与军事有什么关系,其实外交乃是军事的一大方面,孙子兵法不是说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力排众议,联吴抗曹,这是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蜀国得以长存的基础。

其三,诸葛亮治军有方。诸葛亮有治军上是比较厉害的,纪律严明。蜀军训练有素,战斗力是比较强的,比如蜀军精锐之师无当军,可以同魏国最精锐的部队一较高低。

第三,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短处

诸葛亮在战略层面的把握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具体的战术层面,能力相对较弱。

首先,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足。陈寿评价他:“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的评价可能更有代表性:“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一针见血指出诸葛亮的权变机谋水平是不够的。五次北伐,兴师动众,每每光打雷,不下雨,稍稍遇挫,便束手无策,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没有奇谋妙策,往往陷入笨拙的阵地战、攻坚战,补给线过于漫长,是以难有大突破。

其次,诸葛亮用人水平不高。有人把蜀国北伐的失败归之于缺乏人才,可是人才是怎么来的呢?人才是历练来的,所以大家看刘邦 *** ,沛县那帮兄弟个个青史留名,难道沛县这种小地方藏龙卧龙吗?当然不是了,只是这帮兄弟天天打仗,打多了就成才了。那么诸葛亮问题在哪呢?他什么事都要亲自安排,麾下将领只要执行就了,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我们在史书中,对诸葛亮的北伐,没看到一处他听从谋士的建议,一处都没有。

其三,诸葛亮什么事都亲历亲为。作为一个统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诸葛亮是十分勤政的丞相,事无巨细,凡事亲躬。你可以说这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人不是机器,怎么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呢?特别是当到丞相这一级别,更要学会抓大放小。从诸葛亮掌权开始,这个毛病就没法改掉。亲历亲为的背后,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军事人才更是如此。如果诸葛亮能明白自己不是万能的,把军事上的事交给更专业的魏延等人,或许效果要好得多。

人在濒临死亡时会看到的东西是幻觉还是真实存在?

荷兰有一位画家的作品将地狱的情景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手叫绝。

1998年,波兰画家贝克辛斯基,在一次事故中心脏骤停了,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死去,但15分钟后他又复活了,并在12个月植物人后醒来。

这位画家称自己看到了地狱,看到了天堂,并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游历。

而身为画家的他也将梦回中的画面,通过“画”的形式展现给世人。画作内容让人啧啧称奇拍案叫绝。

很多人认为,他之所以能勾勒出地狱的景象,并非他真的到了地狱,而是与他的童年记忆有关,

1940年,德国 *** 在他的国家建立了集中营,集中营的日子是非常煎熬的,对于成人来说每日都受尽了折磨,而当时贝克辛斯基只有10岁,见证了 *** ,见证了黑暗与万人坑,恐惧的意识中会深深记住那种场景。

受宗教信仰,作为犹太人的他坚定的认为坏人一定会下地狱的。但地狱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只能靠想象。

因此,当他假死之后,潜意识回忆起童年 *** 时期的艰苦生活,并自动模拟出“地狱”画面。而他很多作品的画面,都透着 *** 集中营的气息。

潜意识的记忆相信很多人有过体会,当我们在睡眠时,经常会梦到一些平时早已经忘记一干二净的事情,而梦中的回忆却总能回忆起来,并勾勒出十足神奇的画面感。

还有老人在即将死亡时,总会说一些别人理解不了的话,其实也是这个原因,大脑陷入昏沉,反射出的记忆与画面往往是过去很久或者通过碎片记忆勾勒出的虚构画面。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都说刀枪无眼,但在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 *** 有好多位阎王爷都收不了的逆天人物。

由于这类大牛人数不少,小编我只选择几个比较有名气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 大将粟裕:被 *** 爆头都活了下来

1927年8月1日,粟裕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南昌 *** ,随后, *** 命令其嫡系将领,“黄埔八大金刚”之一的钱大钧率领大批人马,对 *** 军穷追不舍。 *** 军寡不敌众,只能边战边退。

1927年10月16日, *** 军经过三河坝恶战,只剩下不到2000人,在 *** 指挥下转移到闽赣交界的武平休整,要说钱大钧也是厉害,只隔了一天时间,10月17日就追到了武平。

钱大钧一下子拉上来两个团四五千人, *** 当即命令粟裕所在的一个排占领武平西门外的山坡,掩护大部队转移。钱大钧部先是进入武平城内,随即追出西门,结果在西门外和 *** 军交火了。

埋伏在山坡上的 *** 军向 *** 军队猛烈开火,敌人不知虚实,害怕中了埋伏,慌慌张张退回到城内。就在混战中,粟裕被一发 *** 打中头部。

*** 头直接从他的右耳上侧头颞骨(就是我们耳朵后面那块硬硬的骨头)穿了过去。粟裕当时觉得一下子受到猛烈一击,然后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粟裕大将,脑袋里带着三块弹片打满全场

被 *** 爆了头,一般人直接就没命了,但是粟裕虽然身体不能动,意识却很清醒。他清清楚楚听到排长在说话:“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

在乱军之中,排长确实管不了生死不知的粟裕了,要是多呆一秒钟,他自己也会有生命危险。排长卸下了粟裕的驳壳枪,跟着大部队走了。

后有追兵,前无去路,自己动也不能动,要是别人,哪里还能活命?但粟裕没有放弃,他的脑中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跟上大部队,不然就真的完了!

粟裕感觉自己的身体微微能动,他想:我爬也要爬去找部队。他用力顺着山坡往下滚,这一滚就滚到了路边一片水田里。也是粟裕命大,正好还有几个 *** 军的战友走过来,发现水田里有人在挣扎。走近一看,原来是粟裕。

*** 战友一看粟裕还活着,急忙把他扶起来包好伤口,结果粟裕居然还能走,就这样在战友的搀扶下赶上了部队。

粟裕大将一生 *** 有六次负伤,这是情况最危险的一次。

1933年5月,时任红11军参谋长的粟裕在硝石之战中被敌人的 *** 打穿了左臂,由于医疗条件不到位,当粟裕被送到后方医院时,他的伤口已经感染,组织开始坏死,一般这种情况下的解决办法只有截肢。

结果粟裕觉得没有左臂以后打仗很不方便,死活不同意截肢,医生只好给他先做清创手术,办法也很简单粗暴,就是切开手臂,把坏死的组织全部割掉。

当时医院也没有麻药,这跟刮骨疗毒没啥区别,粟裕让人拿了根板凳,再拿条麻绳,用麻绳把手臂绑在了板凳上,镇定地对医生说:麻绳就是麻药了。

医生摇摇头切开了伤口,一刀一刀割了30多刀才算完毕,粟裕疼得满头大汗,浑身颤抖,但没有喊一声疼。

术后消毒更是一种折磨。为了避免二次感染,每天早上,要把盐水浸泡的布条从 *** 进口处捅进去,第二天再抽出来,然后再更换一条清洁的盐水布条捅进伤口。

这样的“消炎”跟拿刀割其实差不多,但粟裕一连坚持了好几个月,直至伤口愈合。

第二大将徐海东:全身17个窟窿,8枚 *** 打在胸膛上

开国大将徐海东,在大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粟裕,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老虎”大名鼎鼎,可比粟裕都出名, *** 做梦也想要他的人头。

曾经有一年, *** 、朱总司令被 *** 通缉悬赏的赏额为15万大洋,他排第三,赏额为10万块大洋。

徐海东身经百战,全身上下有17个窟窿,其中8枚 *** 先后打在胸膛上,留下了16个窟窿。

第17个窟窿是他最后一次负伤留下,也是最致命的。

脸上有个“酒窝”的徐海东大将

在长征途中的陕南丹凤县庚家河战斗中,红25军被 *** 60师突袭,军长程子华双手都被 *** *** 打穿,又被 *** 打中大动脉,不得不脱离战斗。

程军长负重伤后,时任红25军副军长的徐海东带头堵击蜂拥而至的 *** 军,混战中他被一颗 *** 打中, *** 从他的左眼下钻入,从右颈下穿出。

徐海东当场昏迷,要是普通人,这一枪也要了他的性命,可是徐海东昏迷了四天四夜,居然没死,最后还带队走完了长征。

不过这一次负伤,也给他留下了一个终身印记:在抗战时期徐海东的照片中,我们会看到他的眼眶下面,脸颊上有一个“酒窝”,这就是最后一次负伤留下的弹痕。

值得一提的是,徐海东昏迷后,有一位名叫周少兰的年轻护士在战火纷飞中寸步不离地守护了他四天四夜,她用人工呼吸的办法,把徐海东喉咙里的血痰给吸了出来,并每天用自制的 *** 和盐水给他消毒。

多亏周少兰的坚持不放弃,否则的话,徐海东还是没命了。

解放后,徐海东大将脸上的“酒窝”仍很明显

徐海东醒来后得知是周少兰想尽办法救了自己的命,一员虎将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对周少兰说:“没有你,就没有我徐海东,以后,你就改名为东屏吧,你是我徐海东的屏障!”

后来,两人结为了革命伴侣,整整相守了35年。

要说徐海东也是痴情种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许多年轻貌美的女青年加入八路军,一些长年打光棍的八路军干部陆续结了婚。有个朋友便跟徐海东开玩笑地说道:“你要不要换老婆,我帮你介绍。”

徐海东一听大怒,骂道:“你说的是屁话!NMP的!我和周东屏是患难夫妻,还是战友,怎么能干这种对不起她的事儿!”

三、钟赤兵:一个月接连锯腿三次,依然走完长征

1935年1月26日,在关键性的娄山关战役中,时任红三军团12团政委的钟赤兵被敌人的 *** 打断了右小腿腿骨。

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极差,到了2月28日红军再次占领遵义的时候,钟赤兵的右小腿腿骨几乎都成了碎片,并且严重感染,小腿肿得跟大腿一般粗。

没有办法,为了保全钟赤兵的性命,只能截肢。医生用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的木匠锯,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活活地把他的半截小腿锯掉了。

结果,因为贵州连日阴雨,又缺乏必要的消毒设备,即使锯掉了腿,钟赤兵的伤口还是感染了。彭总亲自下令:一定要救活钟赤兵!于是医生又把他的小腿齐膝盖整个锯掉了。

不料,手术后伤口仍继续感染。最后,医生不得不硬着心肠将他的整个右腿从股骨根部截去。第三次截肢时,做手术的医生和护士全哭了。

武安算命高人-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一语成谶的故事

才一个月时间,竟然接连截肢三次,每次都是不打麻药直接开锯,要是普通人,可能哭着喊着给我一枪算了,可钟赤兵居然咬着牙坚持下来,还走完了长征。

武安算命高人-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一语成谶的故事

因为当时部队连日转战,本来组织上考虑把钟赤兵留在老乡家里养伤,但钟赤兵誓死不肯,对彭总说:“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无论如何,我不离开红军。”

钟赤兵的决心惊动了 *** ,最后特批钟赤兵随着休养连一起行动,抬也要抬着他走。

过雪山时,钟赤兵没让人抬,自己一点一点在雪地上慢慢爬,经常从高处滚下来。后来,当伤口稍有好转时,他就让战友把他绑在马上行军。

最后,钟赤兵靠着拄拐杖走到了延安,这不得不说是他的坚强意志创造的奇迹!

建国后担任军委 *** 局长的钟赤兵

到了解放战争中,钟赤兵还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后勤部长兼政委,为保障辽沈战役和东北全局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蒋公闻讯无语凝噎……

在特殊时期,钟赤兵也遭到 *** 和批斗, *** 知道后说:“钟赤兵是好人,打断了一条腿还走完了长征,是打仗打出来的,是功臣,要保护。”这无疑再次救了钟赤兵一命。

英雄的红军、八路军、 *** 中,此类奇人数不胜数,但此奇并非奇门异术的奇,而是“大可”也!他们向全世界宣告了,只要有人在,就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

再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