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字辈取名字大全集 才高八斗起名示例-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

admin2022-12-18 07:40:2020

新字辈取名字大全集 才高八斗起名示例,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

诸葛亮,字孔明,演义中,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个半仙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不计其数。其中有这样一个传言: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临终前大喊:“庞德公救我”。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还是后世人之人杜撰的?庞德公又是何许人也?

下面依据演义和相关史料,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庞德公何许人也?

演义中确有庞德此人,却是一介武夫,开始时作为西凉马超副将,后跟随曹 *** ,樊城前被关羽水淹七军斩杀。诸葛亮乃是襄阳附近的文人雅士,是不可能和西凉马超有任何瓜葛的。因此,诸葛亮临终前喊的“庞德公”并非西凉庞德,而是另有其人。那么是谁呢?

“庞德公”襄阳人士,是凤雏庞统之叔,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友。诸葛亮也在襄阳隆中隐居,与他们都是好友。像诸葛亮"卧龙",庞统"凤雏",司马徽"水镜",都是庞德公给他们的评价。庞德公,字尚长,多次拒绝荆州牧刘表的邀请,淡泊名利,常常教导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诲人不倦。《襄阳记》中记载:诸葛亮经常“每至公家,独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庞德公是诸葛亮、庞统等人的师傅,他们的成就离不开庞德公的教导。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牧童曰:“吾师覆姓司马,名徽,字德 *** ,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

很有可能诸葛亮临终前喊的“庞德公”就是此人。那么庞德公能怎么救他呢?

诸葛亮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天公不作美,突降大雨。司马懿父子三人脱困而出,诸葛亮无可奈何。此后,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都是缩头乌龟,高挂免 *** 。后诸葛亮听闻东吴退兵,感慨天意如此,旧病复发,命不长久。他为了延续寿命,采用“祈禳之法”,若主灯七日内不灭,诸葛亮便可增寿;如果灯灭,必死无疑。

关键时刻,司马懿夜袭蜀营,魏延慌乱之中,将主灯扑灭。诸葛亮感慨“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他只能安排后事,死后秘不发丧,将他放在龛中,嘴里放七粒米粒,脚下踩一盏明灯,可保将星不坠,骗过司马懿。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

魏延将主灯扑灭后,诸葛亮回天乏力,如果庞德公在此,是“神仙”一样的存在,即使主灯扑灭,或许还有补救措施。或许诸葛亮临终前,坚信自己的恩师庞德公还有办法,延续自己的生命,完成自己那未尽的事业。至少,庞德公可以为诸葛亮续命一些时日,安全将蜀军撤回成都。

诸葛亮“祈禳之法”延长寿命,只是演义中的一家之言。事实上,人生老病死是很正常之事,人力是无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诸葛亮为蜀汉 *** 碎了心,事无巨细,就连军中责罚二十仗的事也亲自过问。他为蜀汉耗干了自己的心血,即使庞德公在此,也救不了大限已到的诸葛亮。

翻遍《三国演义》、《三国志》及相关史料,也找不到相关记载。由此推断,诸葛亮临死前,大喊“庞德公救我”是后世之人根据演义及史料杜撰而来。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你能和我分享个因为读书学习改变的故事吗?

1、我自己就是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和命运的。我的家庭7姊妹(4个兄弟+3个姐妹),4个弟兄读书多一点,3个姐妹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我们,读书少一点。结果,4个弟兄从最穷的农民都成为了公务员,3个姐妹仍然在农村当农民。

2、我不觉得农民比公务员差,或者说农民就没有改变命运。恰恰相反,现在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自由度、幸福感获得感,都是很高的。甚至,不少农民的经济收入,甚至比公务员更高。

3、但是我认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并不过时。我们与他人的不同,不仅仅是职业、地位、经济条件的高低,还有个人素质、见识、文化水平、未来发展…乃至于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命运和前途,是如影随形的,现在过得再好,前途一片漆黑,有意思吗?而读书,就能给人以希望。

4、“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读书,能给自己的心灵以慰籍。提炼情 *** ,高尚德行。因此,读书是有百利而不一害的。

5、但是,切记不要读死书、做书呆子。读死书做书呆子,不如不读书。这就如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样,读死书做书呆子,他们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盲人摸象,总是不得要领,然而坚持错误的时候,却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不但别人反驳费时费力,而且影响带坏一大批中间群众。因此有人曾说,知识越多越 *** ,也就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

如果谢娜去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

*** 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谢娜最近和央视“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前段时间主持了一期《我要上春晚》,今天就有人问如果谢娜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有多少神算?这个还真不好回答,我谈谈看法吧!

谢娜如果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胜算大概率不高!

按照常理,如果谢娜参加央视的《主持人大赛》,我觉得大概率是过不了关。谢娜的缺点很明显,知识面不够,文化素养差点,但是应变能力,搞怪是没有问题的。而央视选拔主持人,会偏重考虑学历、文化水平、整体形象是不是符合央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特质。从历届选 *** 的女主持人如:李思思,就可以看出央视的选拔标准。

当然也不能排斥,央视会求新,增添一些新的变化,这就另说了!

谢娜不一定符合央视标准,但是不能否认她也可以成为优秀的主持人

举个例子吧,易烊千玺、蔡徐坤,还有一个谁,都曾经参加过《天天小兄弟》的选拔,但是这几个人都被刷下来了。但是现在他们几个人的人气和发展,要远远超过《天天兄弟》其他人。特别是易烊千玺,这次凭借《少年的你》更是风光无限。

谢娜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同样也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况。她可能在 *** 或者第二轮就被淘汰,但是这并不妨碍谢娜自身的闪光。她的特点就是搞笑,在适合她的舞台,发挥她的长处,也可以称为优秀的主持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完美,有闪光点就已经很好了。

谢娜这几年在《快乐大本营》的成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要不然央视怎么会邀请她主持《我要上春晚》呢!

进了央视不一定是好事,对高手来说,反而可能耽误发展

可能大家还记得,和谢娜关系密切的何炅, *** 个上电视的主持人工作是在央视。何炅在央视少儿频道和金龟子一起主持《大风车》有两三年,何炅的代号“大拇哥”。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何炅进了央视,一直主持这个节目,能有今天的何炅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和他搭档的金龟子已经证明了。他进了湖南卫视,主持《快乐大本营》才有了现在的何炅!还有央视铁嘴撒贝宁,他的能力、口才不在何炅之下吧,但是人气绝对比不上何炅。这就是平台的作用。

对于优秀的人,有些平台反而会限制个人发展,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当然是个很好的机会!

总之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各自长处,不是说这个人不行,而是给的舞台是不是适合他的发挥!谢娜在央视主持不行,在湖南台却可以熠熠生辉!

为什么侯耀文会助郭德纲成名?

三个原因:一是爱才,老郭有才,爱钻研,如同他自己说的,传统段子他发掘整理的不少。二是忠诚,老郭讲究礼,从他的作品和教授徒弟都能看出来。对师父绝对尊敬,忠诚。从后来他帮师父处理后事就体现出来了。三是吃苦。老郭几度折戟京门,仍屡败屡战,能大小活都接,舍得下身法,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基于这三点,只要有贵人拉一把,成功是必然的,就看谁能慧眼识珠了

三国一共11位皇帝?

严格意义上的三国,共有60年的历史。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虽然刘备、孙权暂未称帝,但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完全形成。公元280年,孙皓投降,结束了从黄巾 *** 、群雄逐鹿、三分天下到三国归晋共计96年的混乱局面,进入了晋朝大一统的时代。

在魏、蜀、吴这三国之中,共出现了11位皇帝。

曹魏传了五帝,分别为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魏少帝曹芳、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

蜀汉传了二帝,分别为汉昭烈帝刘备、蜀汉后主刘禅;

孙吴传了四帝,分别为吴大帝孙权、吴少帝孙亮、吴景帝孙休、吴末帝孙皓。

在这11位皇帝之中,谁在位时间最短,而谁又最长呢?

我们先看曹魏五帝。

*** 位:魏文帝曹丕,在位7年。

公元187年,曹丕出生,伴有天降异象,“有云气青色而圆如车盖,环其上终日”,善于望气者大为惊讶,认为这不是人臣之气,将来必是至贵之尊!

新字辈取名字大全集 才高八斗起名示例-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

五六岁时,曹丕学骑射;十岁时,曹丕亲身经历了宛城之败,曹昂战死,而曹丕自己“乘马得脱”,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曹 *** 共有25子,最有资格争夺储嗣之位的,只有长子曹昂、次子曹丕、幼子曹冲、再就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在曹昂战死之后,曹 *** 曾经打算传位于神童曹冲,但是曹冲在赤壁之战那一年就夭折了(年仅13岁),这样一来,夺嫡之争的主角就剩下曹丕、曹植了。

曹 *** 眷恋曹丕的孝道,又中意曹丕的才学,在立储之事上左右为难。在杨修的运作下,曹植一度占据上风,但是他恃才任性、酗酒闹事,让曹 *** 大为失望;在贾诩、司马懿、陈群等人的运作下,曹丕最终胜出,被立为魏王世子,时为公元217年。

公元220年正月,曹 *** 病逝,曹丕继承了丞相、魏王,驱逐曹彰,贬谪曹植。同年十月,汉献帝被逼禅让,曹丕还虚情假意地推让了三次,然后堂而皇之地受禅称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重,托孤于曹真、司马懿、曹休、陈群等人,随即病逝。

第二位:魏明帝曹叡,在位14年。

曹睿出生于公元206年,生母为文昭甄皇后(就是甄宓)。当年曹 *** 攻下邺城,曹丕乘乱纳甄氏,这个典故大家都清楚,不再赘述。

曹睿继承了母亲的良好基因,生得相貌俊美、超凡脱俗,而且聪慧过人,每当读书,就能“一经耳目,终不遗忘”。曹 *** 非常宠爱曹睿,称赞道“我基于尔三世矣”,我的家族基业有了你,就可以继承三代了!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立20岁的曹睿为太子;曹丕驾崩后,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由曹真、司马懿等人辅政。

曹睿在位期间,司马懿灭了孟达,升为骠骑将军;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曹睿再次启用司马懿,擢升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

诸葛亮连续伐魏期间,曹睿还算奋发有为,但是诸葛亮一死,曹睿就有点放纵自己了,开始大兴土木、翻修宫殿,逐渐变得骄奢 *** 逸。

公元238年,官至太尉的司马懿平定了辽东,威震朝野。

公元239年正月初一,曹睿病重,司马懿火速赶回朝中接受托孤。曹睿撑着一口气,拉着司马懿的手说,“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司马懿连忙磕头大表忠心,“宣王顿首流涕”,被自己的忠诚感动到涕泗交流!

曹睿死后,葬于高平陵。

第三位:魏少帝曹芳,在位16年。

曹芳出生于公元232年,但他的出身来历并没有明确记载,在《魏氏春秋》中认为是曹彰之孙,但这个说法并没有严谨的依据,因此存疑。

曹睿生了三个儿子,全部早夭;然后在宗族中领养了两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曹芳。

公元239年正月初一,曹睿立曹芳为太子,在司马懿磕头表忠心之后,曹睿当场就心满意足地撒手人寰了。当天,8岁的曹芳继位,是为魏少帝,由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

曹爽排挤司马懿,向年少不谙世事的曹芳进言,把司马懿架空为太傅。此后,曹爽大权在握,启用了名声极臭的台中三狗(何晏、邓飏、丁谧),让自己的兄弟掌管禁军,“多树亲党,屡改制度”,一时间权倾朝野,达到了“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活脱脱就是当年的曹 *** ,而曹芳却成了傀儡。

此期间,司马懿装病卖傻,躲过了曹爽的 *** 。

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然后指着洛水发誓,声称不会加害曹爽,富家翁曹爽投降后,随即就被司马懿灭了三族!

从此,曹魏的大权落到了司马家族。

公元251年,太尉王陵不满司马懿把持朝政,在淮南密谋拥立楚王曹彪,被司马懿 *** 。司马懿大怒,将曹魏宗室王公全部置于邺城监管,“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独揽朝政;曹芳曾经密谋夺权,可惜泄密失败。

公元254年,司马师罗织罪名,将曹芳废黜为齐王。

曹芳被废之后又活了20年,一直活到司马炎篡魏建晋之后的第十年才去世。

第四位:高贵乡公曹髦,在位7年。

曹髦出生于241年,是曹丕之孙。曹丕生了十个儿子,其中长子为曹睿,第五子为东海王曹霖;曹霖生了两个儿子,而庶出长子就是曹髦。

公元254年,曹芳被废黜之后,14岁的曹髦被司马师拥立为帝。

公元255年,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在淮南起兵,讨伐司马师,而司马师亲自带病征讨。毌丘俭战死、文钦出逃东吴,此期间出现了文鸯踹营的典故,司马师被惊到眼珠爆出,很快就病入膏肓。

司马师临终前,把司马昭从洛阳召到许昌,托付了后事,随即剩下的那个眼珠就闭上了。这个节骨眼上,15岁的曹髦立即着手发动夺权政变,他下诏命令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师回京,但司马昭洞悉了曹髦的策略,立即带着军队赶回洛阳,再次将曹髦控制在手中。

公元257年,征东将军诸葛诞在淮南起兵,讨伐司马昭,而司马昭挟持着曹髦与郭太后亲自征讨,最终平叛、斩杀了诸葛诞。

新字辈取名字大全集 才高八斗起名示例-三国演义中的庞德公指的是谁

自此,司马昭的权势达到了顶峰,而曹髦几乎成了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未满20岁的曹髦不甘受辱,对侍中王沈、尚书王经等人说,“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自出讨之”,然后拔剑登辇,带着一群宿卫和奴仆冲了出来,与中护军贾充战于南面宫阙之下,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戟刺死!

司马昭赶到后,留下了伤心的鳄鱼眼泪。

第五位:魏元帝曹奂,在位6年。

曹奂本是燕王曹宇(曹冲的同母胞弟)的儿子,出生于246年。

公元260年夏,曹髦被杀之后,15岁的曹奂被司马昭拥立为帝。同年,曹奂拜司马昭为大将军、相国,封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之礼!

此时的司马昭,与当年的魏公曹 *** 站到了同样的高度。满朝文武,全是司马家族的忠实走狗。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任相国,承袭晋王之位。

曹丕当了九个月的魏王,就篡夺了神器,而司马炎更心急,他只当了三个月的晋王,就篡夺了魏国政权,满朝文武连升 *** ,简直喜大普奔!

至此,由曹 *** 夯基、曹丕篡逆而得来的魏国政权,在一代不如一代的背景下,在经历了46年的风雨飘摇之后,轰然倒下了!

曹奂被贬为陈留王,在邺城定居,得以行天子旌旗、行魏国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这种地位和待遇,在中国历代 *** 之君中都是 *** 的!

曹奂得以安享晚年,一直活到了公元302年。

我们再看蜀汉的两位皇帝,也就是刘备、刘禅父子,鉴于大家对这两位非常熟悉,我们节省篇幅,简略介绍。

*** 位:汉昭烈帝刘备,在位3年。

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乃中山靖王之后,有汉室血统身份,因为家道中落、起步太低,打了一辈子逆风仗,到四十多岁了还在各种东躲 *** 、到处寄人篱下。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全面爆发,刘备梭哈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最终拿下了汉中,同年进位为汉中王。此后不久,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围困曹仁、威震华夏,但随即被孙权、吕蒙背刺,败走麦城,被擒身亡。

公元220年,曹 *** 病故、曹丕篡汉。刘备得到传言,说汉献帝已经遇害,于是为之发丧。

公元221年夏,刘备在成都武担山即皇帝位,史称蜀汉。同年,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的劝阻,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义,发动了夷陵之战,却被陆逊一把火烧掉了大半辈子的基业。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故,并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

刘备临终前,谆谆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嘱托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受诏,但他与动不动就磕头发誓的司马懿截然不同,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就是家无余财、三代殉国!

第二位:后主刘禅,在位41年。

公元207年,甘夫人梦到仰吞北斗,生下了刘禅,取小名阿斗,后来被人称为“ *** ”。

公元223年夏,刘备病死,17岁的刘禅在成都继位。

在诸葛亮南征北战期间,刘禅选择了躺平,反正有相父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谁还去 *** 心国事啊,还不如吃喝玩乐斗蛐蛐!

公元234年,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病逝,刘禅开始独掌朝政。

平心而论,刘禅绝对不是什么 *** ,熟悉史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刘禅还是有一些作为的,至少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又延续了三十多年,而且内政相当稳定!只不过到了后期,刘禅开始宠信黄皓,吓得姜维不敢回朝,还在外面屯田避祸。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刘禅选择了不战而降。刘禅到底能不能守住成都,这是一个复杂的题外话,本文不讨论。

姜维假投降,做最后的拼死挣扎,“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只可惜举事不成,最终无力回天。

乐不思蜀的典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不说了。

最后,我们看一下宫廷内斗最血腥的东吴政权。

*** 位:东吴大帝孙权,在位24年。

孙权乃孙坚次子,生于公元182年。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孙权坐领江东。公元208年,孙权差点被张昭忽悠到投降,幸被周瑜、鲁肃等人拽住。公元221年,刘备倾国之力伐吴,孙权向曹丕称臣,不到一年,大魏吴王孙权就反水了。

在刘备、曹丕相继病故后,直到公元229年,隐忍了多年的孙权终于称帝了,建国号为吴,定都武昌,后迁往建业。

在称帝前后的20年间,孙权五征合肥,全都铩羽而归,孙十万这个铁帽子王,一辈子都没摘掉!

到了晚年,孙权开始大选秀女,为后宫充实了十几个美女,陆续剩下了好几个儿子,这也为后来的东吴宫斗埋下了隐患,他还亲手炮制了南鲁党争。

公元251年,孙权病重,托孤于大将军诸葛恪,随即在内殿驾崩,享年71岁。

第二位:吴少帝孙亮,在位7年。

孙权有十个老婆,生了七个儿子、两个女儿,而孙亮是最年幼的孩子,出生于公元244年,生母为小潘后。

在此介绍一下孙权的子女组成。

次子孙虑,于公元232年病逝;长子孙登,最受孙权器重,曾被当成 *** 人来培养,但他在公元241年突然病逝。

三子孙和,于公元242年被册封为太子;同一年,四子孙霸被封为鲁王。

五子孙奋、六子孙休,全都是海选的秀女所生。

孙权60岁时,宠幸了16岁的小潘后,生下了孙亮。

全公主孙鲁班、朱公主孙鲁育,均为步练师所出。

公元242年,孙权让太子和鲁王分宫别僚,这个举措,直接导致了二宫夺嫡之争(史称南鲁党争)。 *** 背后有陆逊、诸葛恪、朱据、施绩等人,而鲁王党背后有全琮、步骘、吕岱、孙鲁班等人,在长达八年的二宫之争中,江东士族被血洗,陆逊也被孙权搞到抑郁而死, *** 与鲁王党两败俱伤,孙和这个太子被废了,而孙霸直接被孙权赐死了!

孙鲁班作为东吴 *** 妖女,最受孙权的疼爱和偏信,她在二宫之争中各种作妖、害人无数,最后看到小潘后上位,就通过运作,将7岁的孙亮扶持到了太子位上。

公元252年,孙权驾崩,9岁的孙亮继位。

次年,孙亮与孙峻合谋,将权臣诸葛恪除掉,但孙峻又开始把持朝政(孙鲁班与孙峻私通)。诸葛恪是废太子孙和的妻舅,于是孙峻将孙和赐死了!

两年后,孙峻病故,将权利过渡移交给了堂弟孙綝。

公元258年,孙亮不满孙綝一手遮天,密谋夺权,在经过一番激烈博弈、疯狂杀戮后,孙亮失败,被孙綝废掉了,然后流放外地。

此期间,朱公主被姐姐诬陷至死,而妖女孙鲁班被孙綝放逐,死于外地。

第三位:吴景帝孙休,在位7年。

公元258年,孙亮被废黜,23岁的孙休被孙綝拥立为帝,是为吴景帝。

孙休比较有手段,他稳住了孙綝,然后启用了老将丁奉,一举将孙綝铲除。此后不久,谣传孙亮有复辟之心,孙休将孙亮再次流放,然后在途中将孙亮毒杀!

公元263年,蜀汉岌岌可危,孙休派丁奉督率各军赶赴沔中去救援蜀国,但晚了一步,刘禅直接降了。

公元264年,孙休忽然暴病,急招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入宫托孤,将10岁的太子托付给他们。然而,孙休一死,濮阳兴、张布就违背了孙休的遗愿,拥立孙皓为帝!

第四位:吴末帝孙皓,在位17年。

孙皓出生于公元242年,是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为人残暴、专于杀戮,恶名惊动华夏!

公元264年,孙皓一上台,反手就灭了濮阳兴、张布的三族!

孙皓还继承了孙权的优良传统,海选秀女、歌舞不休,而且继承了东吴宫廷中的屠戮手段,并且发扬光大,譬如他灭了张布之后,却宠幸了张布的女儿,扭头又把张妃活活棒杀,过后又想起了张妃的美貌,就霸占了她那个已为人妇的姐姐!

孙皓报仇、十年不晚,他流放了孙霸(鲁王)的母亲和两个儿子,而孙霸之母死于途中。谣传孙奋(孙权第五子)有称帝之心,孙皓大怒,将孙奋及其五个儿子全部诛杀!孙皓还逼反了自己的三弟,然后将其全家诛杀,又因为猜忌,把四弟也给杀了。

孙皓杀起人来,平易近人、一视同仁,就是这么接地气!

这种做派,不 *** 简直天理难容!如果没有陆抗,孙皓早就被灭了。

公元280年,西晋平东将军王濬率兵顺流而下,熔毁横江铁链,攻克丹阳郡、攻取石头城,孙皓决定投降,他效仿了刘禅的做法,素车白马、肉袒面缚,备 *** 之礼,向王濬献上降表。

至此,延续了52年的孙吴政权宣告终结。

我们归纳梳理一下。

曹魏政权,曹丕在位7年,曹睿在位14年,曹芳在位16年,曹髦在位7年,曹奂在位6年;蜀汉政权,刘备在位3年,刘禅在位41年;孙吴政权,孙权在位24年,孙亮在位7年,孙休在位7年,孙皓在位17年。

也就是说,在魏蜀吴三国十一位皇帝之中,在位时间最短的是刘备,而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就是被所有人嗤之以鼻的刘禅。

诸葛亮曾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如果刘备不意气用事,而是听从了赵云等人的劝告,也不至于只当了三年皇帝。

刘禅是个聪明人,看开了,而南唐后主李煜就看不开,都当了 *** 之君了,还整天到处吐槽,不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就是“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要么就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于是赵光义赏赐给他一杯毒酒。

刘禅秉承着“此间乐,不思蜀”的余生宗旨,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安乐公,该吃吃、该喝喝,难道不是更香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