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斗数解厄-三清四御三官四方护卫神是什么
紫薇斗数解厄,三清四御三官四方护卫神是什么?
三清,道教用语。
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位于玉几下三宝景阳宫。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乃道教诸天界中更高者。
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分别为:
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
原始天尊(玉清圣境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分别为: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天祸福;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地祗:协助玉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河山之秀。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
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分别为:
天官赐福:
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
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罪。
水官解厄:
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四方神也叫四方护卫神,是中国道教传说中神仙,保护一方,以壮威仪。分别为:
青龙孟章神君,守护东方;
*** 监兵神君,守护西方;
朱雀陵光神君,守护南方;
玄武执明神君,守护北方。
天赐官福这四个字能组成什么成语?
【名称】天官赐福 【拼音】tiān guān cì fú 【解释】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旧时用作祈福消灾的吉利话。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七回:“又到三官庙叩头,祝赞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事例】反正得有个天,“天官赐福”,字又太多了。 (老舍《牛天赐传》)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祈祷等你玩梦想世界游戏的话,这个成语是一个法术招式名称。呵呵。
中元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 *** ,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盆”。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
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 *** 序幕。 *** 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 《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中元节的习俗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3.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4.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 *** 的路。
*** 哪些寺庙属于阳庙?
阳庙与阴庙是有一些 *** 可以分别的:一、看庙里供奉的 *** :(1)阳庙庙里供奉的 *** 如果有正式神格的话,就是阳庙。像是天公庙、 *** 庙、玄天上帝庙、保生大帝庙等、大部分的王爷庙等。民间信仰里,正式神格的观念分几种,一种是玉皇大帝赐封的神格、一种是人间的皇帝赐封的神格,还有就是道教典籍里有记载的神仙。道教典籍里记载的神仙,有三清﹝玉清元始大天尊、上清灵宝大天尊、太清道德大天尊﹞、三界公﹝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等。玉皇大帝赐封,民间传说人往生后,要是生前行善有功于人民、或是死后灵魂有嘉惠百姓的功绩,玉皇大帝会赐予官职, *** 很多的王爷庙都是属此类。另外,要是庙宇的庙匾是「玉敕 XX宫」这种格式,「玉敕」两字便代表这间庙的 *** 是由玉皇大帝敕封,并承玉旨在当地建庙。人间皇帝赐封,很多由来已久的神明都经由人间的皇帝赐予封号过,像是康熙皇帝赐封 *** 为「天后」,保生大帝也是。(2)阴庙庙里供奉的 *** 没有正式的神格的话,就是阴庙。像是万应公庙、一般人家的祖祠、或是一些山精水怪的小祠堂等都算是阴庙。传统上民间会有习惯,将无主孤魂聚集起来集中奉祀,通称为万应公、有应妈(指女性)、万善爷、水流公/妈﹝注 1﹞等。庙宇的名称格式为万应祠、万应堂、万善同归、万善同......等等。这一类的庙宇有个特征,在庙宇里通常会悬挂「有求必应」﹝注 2﹞的红布。祖祠里因为供奉的是祖先的灵魂,大部分没有经过皇帝、玉帝的正式册封,所以也算阴庙。而某些地方如果有山精水怪或动物灵、恶鬼在地方上作怪的话,为了安抚它们,有时也会为它们建立小祠堂让它们享受人间香火,不再 *** 扰地方。这一类的庙宇通常规模不大,并且神明的名称会以「某某将军、某某元帅」来称呼。大部分也会悬挂有「有求必应」的红布条。注 1:水流公、水流妈是指在海里、水里遇难淹死的无主孤魂。注 2:「有求必应」的红布条乍看之下颇为吸引信徒,但由于悬挂「有求必应」布条的庙宇,大多数都是没有正式神格的阴庙,只有极少数为土地公庙、或是树王公等。在不确定供奉神明神格是阳是阴的情况下, *** 不要向他们祈求实现自己的愿望。否则不能保证实现愿望后,神明要求信徒以什么代价作为回报。二、看建筑(1)阳庙阳庙的建筑在传统上通常会有天井,并且把屋顶挑高。让阳光照进整个寺庙空间,营造出光明庄严的感觉。又因为传统上认为奇数是阳数,所以确实遵照传统建筑法则的庙宇,它们的台阶数、窗棂数目都是奇数。(2)阴庙阴庙的建筑在传统上则通常不会有天井,特别将庙宇的屋檐做得比较低,让阳光不容易照进庙宇,营造出阴森的感觉。且传统上认为偶数是阴数,所以确实遵照传统建筑法则的庙宇,它们的台阶数、窗棂数目都是偶数。三、较不易归类的庙宇以上一、二两点仅仅是分辨阳庙阴庙的一般性通则,但尚有部分庙宇不容易用以上原则归类,所以说明如下:(1)掌管阴间事务的正神一般掌管阴间事务的神明,虽然有正式的神格,像是城隍、阎罗、地藏王菩萨等神明,因为他们所掌管的事务性质,所以庙宇的建筑形式非常的像阴庙。但这一类庙宇因为 *** 有正式神格,所以还是归类在阳庙里面。(2)义民庙早期清领时期的 *** 因为移民社会的关系,常常有类似泉漳械斗的事件。又因为「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的朱一贵之乱、林爽文之乱之类的事件,造成很大数量的牺牲,因此许多地方皆有万应公庙。但其中有一类像是客家地区的义民庙,因为供奉的是帮助朝廷平乱、或是保乡卫里而牺牲的义勇军,所以当地居民们视之为地方守护神,或享有朝廷封赏。这一类的义民庙虽是阴庙,但是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跟阳庙是差不多的。且建筑规格也跟阳庙类似。(3)对地方有功、有灵验事迹的阴神像是茄冬有名的树王公、北部的十八王公等,虽然没有正式的神格,但因为有很多灵验的事迹,对地方对信徒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角色渐渐转化成信徒心目中的守护神。(4)经过汉化的平埔族信仰 *** 的平埔族因为汉化颇深,所以他们原本信仰的对象阿立祖(又称阿立姆,因平埔族为母系社会) 等等,有的早已转化为汉化的神明形象,像是「姥祖」、「潘将军」、「潘姑娘」等。这些神明虽然在传统民间信仰的观念里,没有正式的神格,但这类庙宇也应该视为阳庙。
什么叫天库?
「天库」代表的是本命财库,如果赚的钱经常存不住,或是自己的「长上」缘不佳,那就多多的补天库,因为我们今生所积的德是在後世所受用,所以我们先将「天库钱」或是「天钱」存放在天库之中,以备我们来生受用。
「地库」代表的是正财财库,假设您经常犯小人,诸事不顺,或是工作不如意,想变换跑道,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多补些「地库」绝对有帮助,「地库」是在还前生之债,还前世那些冤亲债主的债,让他们不要来扰乱我们在世的安宁,故可保在生者事事顺利,小人远离。
「水库」代表的是偏财运,对那些人缘关系差,或是缺少贵人相助的朋友们,还有就是做生意,经商的老板们,水库一定不能少补,不但不能少补,而且是越补越旺,水府掌管现世人的财富,故需要补「水库」才得以财富吉祥,财源滚滚。
以上补「天钱、地库」及补「天、地、水三官库」是【金阙玉皇大天尊】圣示的不二法门,独一无二,也是绝无仅有;每一个人的命都不同,与生俱来的因果债业也绝不相同,前世种的因,就是今世嚐的果,要断绝轮回,「补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补库等於补德、积库便是积德
」,要今生好过,来生不要再受苦,「补库」「补库」再「补库」,是独一不二的法门,再来就是要补对库,医生医病要对症下药,补库要补对库,随随便便去补库,没有【金阙玉皇大天尊】的恩准,东岳殿【东岳大帝】是不会去查你的生死簿,你的累世业债便不得而知,库官更不会接纳你所烧化的银钱,「补库」等於是白补,花钱消不了灾,等因果相讨,灾厄来时,再呼天抢地就来不及了!
我们每一个人自出世开始,便要面对自己「库钱」的命运,这是与生俱来、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根据每一个人命库中的资料,可以找出你是来自第几库的哪一条灵魂,便可查出你这一世所要面对的业报,亦即俗称的因果报应,这个因果业报就记录於每个人的「库钱」当中。
也就是说,「库钱」是累世所积恶业的统称,是以每世善、恶业相抵後的「差」来计算,以「贯」为单位,库钱所显现的金额越大,表示你所积欠的业障越多,欠多欠少人人不同,并据以形成此世波折起伏的原因之一,所以,你既又出世为人,肯定有所积欠,因为没有欠库钱的人,是不必再度落入六道轮回的。
库钱「业债」少自三百文多至三十万贯,每一个灵魂各有一个数字跟著你来到这一世,并以不同的遭遇吻合这个数字。大抵来说,十万贯是一个临界点,十万贯之内的人通常是一般芸芸众生,虽有小善小恶、小灾小难,但还算是平常的一生,即使有困难,也可经由後天的努力、善行获得改善解决;十万贯以上则较为特殊,到达十五万至十七万之间,部分人天生就有缺陷,或是人生波折起伏不断;超过二十万贯以上,通常都会一生受尽痛苦折磨。
举车祸的例子,同样的事故,欠十万贯之内的人,医治後可恢复正常;十一万贯可能只留疤痕;若欠到十九万贯肯定有严重後遗症,诸如残缺、瘫痪;到达二十五万贯则大大不妙,极易意识不清、昏迷、植物人等
此外,生死簿中也有还库、补库的记载,主要是经过【金阙玉皇大天尊】的恩准,经由掌管命库的库官认可,达到忏悔、弥补进而消除此生所带业障。最重要的是必须要获得【金阙玉皇大天尊】的恩准,掌管命库的库官才会同意,就等於我们人世间通行的钞票一样,必须是国家的中央银行盖章印制的才有效,否则人人都可以印钞票,那天下就要大乱了!
除了上述补「天钱、地库」之外,【金阙玉皇大天尊】还赐下补「三官库」的法门,所谓「三官库」就是「天、地、水官库」,正月十五日天门开「天官赐福」,七月十五日地门开「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日水库开「水库解厄」,我们遵照【金阙玉皇大天尊】的圣示补「三官库」,可以消解今世及累世的因果债业,效果特别显著!